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齊故城遺址

齊故城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1-24 18:11:22

① 從故城遺跡中怎麼看出齊國的輝煌

在故城臨淄,我們仍可領略到齊國當年的輝煌和氣派。宮城內高大土台建築的規模和氣勢在列國中也是極為突出的,城、壕、排水涵洞等一系列周密防禦工事的建設,大批兵器和巨量殉葬的戰馬,都是尚武好戰習俗的明證。

齊國是春秋戰國時期列國中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當時周成成王封呂尚(太公)於齊,並授予他征伐四方的特權。憑借這一特權,齊國東征西伐,無往而不勝,很快兼並了周圍的一些小國。公元前675年,齊桓公稱霸,挾天子以令諸侯。公元前656年,齊伐楚,管仲還振振有詞地代表周王室指責楚成王「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左傳·僖公四年》這樣,整個山東東北部盡為齊國所有。國力的強盛也使國都臨淄成為當時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列國中最大、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在戰國時期臨淄還是「百家爭鳴」的策源地。齊宣王喜好文學游說之士,於稷門(城南門)外立學堂,設稷下學宮,鄒衍、淳於髡、田駢、慎到等76人皆賜為上大夫。據載,當時的荀子、孟子等名家都曾到稷下學宮主持過討論。稷下學士來自各國,分屬不同的流派,學術觀點不同,一時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諸子百家爭鳴,活躍了當時的學術思想,在我國古代思想發展史上佔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在當時齊國的樂舞也聞名於世。公元前517年,孔子來到齊國都城臨淄,耳聞目睹了齊國韶樂的演奏盛況,不禁為之心醉神迷,他陶醉於音樂的世界中,竟然「三月不知肉味」,並感嘆「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論語·述而》)。韶樂是舜時樂曲,舜,東夷人也,齊人由於文化淵源上的關系,繼承了舜樂的正宗和精華,孔子也稱得上是一位內行的音樂家,這使得他對齊國的韶樂演奏推崇備至,如痴如狂。

臨淄故城及故城的遺跡、遺物是當年齊國輝煌歷史的見證,也是齊國留給後人的一筆寶貴遺產。

往日的輝煌不在,而那輝煌的遺物卻如迷霧般飄浮在齊國故都的遺址上久久不散。

② 齊國故城遺址公園修建在什麼地方

齊魯網淄博10月31日訊抄(淄博台 孫傑襲 王喬)據山東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道,淄博臨淄齊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項目日前獲得國家文物局立項批復,今年12月開始進入施工階段,預計用三到五年時間,拓展殉馬坑、打造城牆保護展示區,冶鑄遺址保護展示區等十多個展示保護點,投資規模將達到7000萬元。目前,率先列入拓展開發規劃的臨淄東周殉馬坑,將在明年通過復原的形式將主墓和其餘深埋地下的500多匹殉馬全面向遊客展現。

③ 即墨故城遺址的介紹

即墨故城又稱朱毛城、康王城,位於離平度市城區約30公里的古峴鎮大朱毛村一帶,因古墨水河得名即墨,曾為膠東國都,是齊國東部著名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建於春秋時期,廢棄於隋開皇十六年。現存即墨故城遺址系西漢膠東王城,地面有城牆遺存,分內城、外城。民國年間曾出土一窟古錢幣,1986年出土「燕明字刀幣」達28公斤,另有弩機、銅舫、劍、戈、刀、幣等。1984年,即墨故城遺址被青島市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④ 齊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建在什麼地方

臨淄,作為齊國故都,擁有豐富的齊文化資源,2016年2月,佔地23250畝的齊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將開工建設,預計2019年底將建設完工;囊括「一城二十館」的齊都文化城項目已投入運營。其中臨淄古玩城、東孫戰國墓展館及16個民間主題博物館已建成投用。足球博物館已開放試運行,齊文化博物院展陳2016年也將與廣大遊客見面;除此之外,淄河河道治理項目、齊城文化園項目也將於近期開工建設。屆時,齊國古都旅遊觀光客流將有望重現春秋戰國時期「揮汗如雨」的勝景。齊都

⑤ 齊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建在什麼地方

臨淄,作為抄齊國故都襲,擁有豐富的齊文化資源,2016年2月,佔地23250畝的齊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將開工建設,預計2019年底將建設完工;囊括「一城二十館」的齊都文化城項目已投入運營。其中臨淄古玩城、東孫戰國墓展館及16個民間主題博物館已建成投用。足球博物館已開放試運行,齊文化博物院展陳2016年也將與廣大遊客見面;除此之外,淄河河道治理項目、齊城文化園項目也將於近期開工建設。屆時,齊國古都旅遊觀光客流將有望重現春秋戰國時期「揮汗如雨」的勝景。齊都

⑥ 臨淄故城遺址建築結構是怎麼樣的

臨淄故城遺址位於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西部和北部,臨淄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都城,是當時列國之中最為繁華的都市之一,也是當時東方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臨淄因東瀕淄河而得名,南面山巒起伏,山嶺綿亘,有牛山、稷山、峱山和名泉天齊淵。東、西、北三面是遼闊的原野,這里土地肥沃,河系縱橫,盛產五穀。東北距渤海百餘里,具有漁業和鹽業的便利,可謂是物華天寶。

姜尚輔佐姬昌、姬發父子滅掉商朝,建立了周王朝後,被封於齊地,建都臨淄。當時的縱橫家蘇秦在描述臨淄的繁盛時說:「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是一個「有戶十萬,市租千金,人眾殷富,鉅於長安」的天下名都。

齊國傳至六世,為了避免東方萊夷的侵擾,被迫遷都到薄姑,即今博興縣境內。公元前859年,七世齊獻公率營丘人殺了他的哥哥齊國胡公,返都營丘,於是把營丘改名為臨淄。

春秋末年,齊國衰落,卿大夫相互兼並。齊康公被田和放逐在海島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後來,唯一的食邑也被收回,康公只好在陡坡上挖洞為灶。

田和自立為國君,被稱為田氏齊國,仍然以臨淄為都。到公元前221年秦滅齊為止,臨淄先後作為姜齊和田齊的國都,長達630餘年。

齊國故城建於淄河的西岸,由大小兩城組成,共有門13座。其中大城是郭城,小城是宮城。

大城是官吏、平民、商人和手工工人居住的區域。

城的南邊是官署的所在地,東北角以及西部是冶銅、冶鐵、制骨、燒陶等手工業作坊區,其間還分布有商業區。

東牆因臨河修築,十分曲折。城牆用夾板夯築,從東周至漢代,經多次增築和修補,早期夯層比較薄,多為小杵夯,晚期夯層比較厚,多為平夯。

臨淄故城大城有城門6座,東西面各一座,南北面各兩座,門道寬度一般為10米左右。

城內有7條主幹道路,大多與城門連接,有的貫穿全城,路寬6米以上,其中兩條南北主幹道路寬達20米。這些道路多十字交叉,把城內劃分為棋盤式的區域。

人工挖掘的排水溝、護城壕與天然河流有機相連,構成了一個完善的用水、排水和城市防禦系統。

臨淄的小城位於大城的西南角,是國君居住的宮城。平面呈長方形,城的北部是宮殿區,東北部嵌入大城。

小城現在尚存有夯土台基,稱「桓公台」。它是全城的制高點,傳說是齊桓公在春秋時期稱霸天下時,會見諸侯和檢閱兵馬的地方。

西部是苑囿區,這里曾修建了大規模的離宮別館,建築華麗,景色優美。

小城有5座城門,東、西、北面各一座,南面兩座。東門和北門通向大城,門道外口兩側城牆皆向外凸出。

小城內的3條主幹道路分別與南門、西門和北門連接,路寬8至17米。沿城牆內側還有寬6米左右的環城路。

據《齊記》記載,齊城臨淄有門13座。見於史書的有雍門、申門、揚門、稷門、鹿門、章華門、東閭門、廣門等。但記載沒有確切方位,因此後人各執一說。

遺址現存西門有申門、雍門,東門有廣門。11座城門中小城5座,大城6座。門道跨度均在8米以上,最寬者達20米。

大城中的兩條南北大道與兩條東西大道在東北部相交叉,形成一個「井」字形,這一帶應是都城中最繁華的市井中心。

臨淄故城的排水機制,顯示了齊國人非凡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水平,被譽為世界同期排水建築史上的傑作。齊國古城,東臨淄河,西靠系水,東西兩面城牆即以兩道河岸為基礎修建而起,淄河與系水就成了兩道天然的護城河。

臨淄先民們又在南城牆和北城牆外挖築人工護城壕溝,使之與淄河以及系水相互溝通,形成了四面碧水繞城的外部排水護城網。

同時,根據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勢,在修建城池時,他們經過周密設計和科學安排,建出了排水道口,以及時排泄自然降水和城內生活廢水。

在臨淄故城的冶鐵遺址數量最多,多達6處,分布在大城和小城的各個區域。在最大的一處冶鐵遺址內,特別是它的北部一叫有許多夯土基址,曾在此發現過漢「齊鐵官丞」、「齊采鐵印」等封泥,當是漢代的「鐵官」所在地。

除了發現過冶鐵遺址外,在冶煉業中還發現了冶銅遺址和貨幣鑄造遺址。跟冶鐵遺址一樣,冶銅遺址也是分散在大城和小城各處;而貨幣鑄造遺址則分屬於不同的時期。

在繁榮昌盛的齊國臨淄,手工業非常發達。所以故城內手工業遺址非常多。臨淄齊國故城內的制骨作坊遺跡范圍較廣,主要在大城東北部和北部,比較集中的有四處地方,即崔家莊東北部,河崖頭村西南部,東古城村以南部,田家莊東北部。

這里的遺物十分豐富,不僅出土過刀石砥礪,而且殘骨余料遍地皆是。

臨淄齊國故城名勝豐富,除了地面上的名聲遺跡,還有地下的著名墓葬。在齊故城郭城東北部有一處春秋時期的齊國君主和大貴族墓地,已發現大中型墓20餘座。

其中齊都鎮河崖頭村的墓葬就是齊景公的墓。這是一座「甲」字形大墓。槨室位於墓室中部,用自然石塊壘砌。

齊景公墓周圍的殉馬坑大部分保存完好。北面西段54米,有殉馬145匹;西面南端30米有殉馬83匹。殉馬排列密,全部殉馬當在600匹上下,在世界范圍內都極為罕見。

⑦ 古代的臨淄齊故城是哪個時期的遺址

臨淄齊故城抄是西周至戰國時期齊國都城遺址,在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周圍。周武王滅商後,封姜尚(即姜子牙)為齊侯,建都城於營丘。至七世齊獻公元年(公元前859年)始都於臨淄,至齊亡均以此為都。城位於淄河西岸,由大城和小城(宮城)組成。

⑧ 從齊國故城城牆遺址怎麼樣看出精妙的建城技術

從挖掘的故城遺址可以看出當時齊國人高超的建城技術,如此技術,在今人看來,也是一個奇跡,它在我國乃至世界的建築史上都有著深刻的影響。

據《吳越春秋》說:「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齊都臨淄正是城、郭俱備。從大城、小城城牆相交處的解剖看,大城城牆夾在小城城牆之中,說明當時是先建郭城,後造宮城,而宮城內宮殿皆設於制高點——高大土台之上,以顯示權威,也便於控制全城。

城牆用泥土一層層夯築而成,牆基寬28米-43米不等。因城牆依地形而築,蜿蜒起伏,故不平直,有多處拐角,現保存較好的尚有14處。東、西牆外面的系水、淄河,成為天然的屏障,表明齊國建都臨淄時是經過認真周密考察的。故城在不臨河的南北兩面有13~25米寬的城壕,與系水相接,注水可形成護城河,而壕內挖起的泥土可用於就近築城,省去不少取土之勞。城牆歷經2000多年的風風雨雨至今仍斷續存在,可見當初夯築得相當牢固。

在城內,與11座城門相呼應,有10條主幹街道,其中宮城內3條,郭城內7條。街道最寬者20米。最窄者也有4~6米,它們都與城門相銜接,把齊城分切成10多個棋盤格局的區域,以便於規劃商業區和居民的里、社等的設置。

故城全城有統籌安排的排水溝道和排水口。小城排水溝渠深3米,長700米,寬20米,通過西牆下的排水涵洞注入系水。郭城由兩條主渠道組成的排水系統分別注入系水和淄河。有這樣的配套排水設施,城內居民盡可無積水內澇之虞。

郭城西北隅的排水道口是一處用大石交錯排列壘砌的涵洞,涵洞水口分上中下三層,每層5個方形水口,水口只能排水而無法進人,有防禦上的考慮。道口在二三十米寬的城牆底下,這要在築城以前就要事先布置好的。由此可見,規劃一座城池,不僅城牆走向,城門位置,連城內道路及排水設施等都需要統籌考慮,可見,齊國故城的科學性和當時的先進性亦在於此。

⑨ 江國的故城遺址

據史料記載和專家考證,古代江國位於正陽境內,領土疆域在淮河流域一帶,其都城遺址在而今的大林鄉塗店村,東西長2公里,南北寬1.2公里。在古城遺址內,曾出土有商、周時代生活用陶器殘片。公元前623年,楚國滅掉江國,江國子孫紛紛外逃,流落外地,以國為姓,始有江姓。在最近幾年的尋根認祖活動中,國內外的一些江姓族人紛至沓來,其中新家坡的「南洋江氏總會」一直與我縣的「江氏宗親會」保持聯系,並捐資在大林鄉修建了沿淮小學和江氏祠堂。
遺址內西北有一高台,高8米,面積為2000平方米,為古江亭遺址。江亭在西漢時猶存。《後漢書·劉表、袁術、呂布列傳第十五》載:術,不得過,復走還,六月,至江亭。《後漢書·郡國二》載: 汝南郡,高帝置;安陽、候國,有江亭,故國,蠃。《水經注》:淮水又東經安陽縣故城南,江國也,今其地有江亭,春秋文公四年,楚滅江。
江國故城曾經有口皆碑的二柏土地遍、三步兩架橋、七步兩座山、十二蓮塘月兒彎、鳳凰台、江祠、江亭、卧牛堆、觀音寺等遺跡,如今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為當年的古江國平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⑩ 臨淄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門票多少錢

門票價格:35元/人
臨淄齊國故城包括大城和小城2部分,大城東臨淄河,小城位於大城西南部,總周長約21.3千米,總面積達16平方千米。臨淄齊國故城保存完整,地上地下文物古跡十分豐富,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據著重要地位。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