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魏長城遺址

魏長城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1-24 18:59:44

『壹』 大荔縣有什麼風景名勝、人文遺跡和特產小吃。

一、大荔縣風景名勝、人文遺跡:

  1. 豐圖義倉景區: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朝邑鎮南寨距縣城16公里,是一座貯藏糧食的民辦倉庫,光緒八年(1882年)由東閣大學士閻敬銘倡議修建,光緒十一年(1885年)竣工。因慈禧太後硃批「天下第一倉」而馳名全國。該倉從建至今,一直用作糧站,為朝邑十二景之一,現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趙渡四景:原朝邑縣趙渡鎮一帶,在春秋戰國前西周時期,系芮國都城所在。1929年此處曾出土過「芮國鼎」。該鎮是原朝邑縣一座名鎮,人傑地靈。清代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閻敬銘,民國時期的著名紳士、社會活動家徐少南均系趙渡鎮人。

  3. 岱祠岑樓:也叫東岳行祠,又叫岱祠行宮,四名崇佑觀,五名東岳廟。位於大荔朝邑鎮大寨村東,距縣城東16.3公里處。岱祠始建時間不詳,只知唐貞觀元年(公元627
    年)重修,明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增建殿宇。該祠東西寬89年,南北長129米,佔地總面積為11480平方米。原建築有山門、中岑樓、東歌樓、西
    東樓、牌坊、香亭、長春閣、左鍾樓、右鼓樓、獻殿、坐殿、寢殿等。東廡並有七十二山神。這些建築都很雄偉,它們斗拱挑角,雕梁畫棟,只是因遭破壞,全部毀
    壞,只有岱祠岑樓還保存完好。

  4. 金明民俗博物館:位於大荔縣城西3公里處,108國道旁,
    佔地30餘畝。館內存各種拴馬樁830根。其中人頭、猴頭、人騎獸、猴奇獸210根,獅子頭590根,其他30根,精品500餘根;中堂獅子、土地廟用
    獅、拴娃獅450個,獅子從唐代到近代個各時期皆有;歷代門墩343付。其中獅子門墩209付,抱鼓門墩74付,其他60付;供桌210件,上下馬石
    180個;柱頂石、石槽子、石門腦、墓誌、佛座、磨盤、碑座等550件;館內一座假山乃青石雕成,高2.4米,寬1.5米,由六塊石頭雕刻組合而成,堪稱
    鎮館之寶;有歷代的生產工具、農具、生活用品等萬余件;各時期古錢幣、瓷器、陶器、文房用品、祭祀用品一應俱全;從抗美援朝到"文革"的紀念章2700餘
    枚,毛主席瓷像、紙像、絲織像等300件。

  5. 同州湖景區:同州湖景區以同州湖為核心,南至官池科技產業園區,北到縣城馮翊路,西鄰同州湖西路休閑景觀大道,東瀕洛河,景區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其中同州湖核心區佔地約2000畝,水面面積1000畝。

  6. 沙苑國家沙漠公園:沙苑地處渭洛河夾槽地帶,東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西周秦漢時期灌草植被豐富,動物種類繁多,為歷朝的牧馬場所。面積400多平方公里,自古以來林湖相依、草木茂盛、人文薈萃、神秘神奇,是唐文化的重要承載地,是我國內陸平原最大的沙漠沙丘地帶。

二、特產小吃

西瓜、黃花菜、花生、冬棗、櫻桃以及爐齒面、帶把肘子、九品十三花等。

『貳』 晉魏長城遺址峰火台又叫什麼台

晉魏長城遺址峰火台又叫墩台。
魏長城遺址位於 陝西省華陰市、大荔縣、韓城市境內。
魏長城,南起華山朝元洞西,依地勢蜿蜒北上,經大荔、澄城、合陽等縣,止於韓城市南面黃河西岸城南村,是戰國時秦國與魏國的分界線。
據《歷代長城考》載,城與塞分為兩事,在內地者稱城,在北陲者稱塞。所以,今十二連城到包頭間的大青山南麓的這段魏長城,又稱固陽塞。

『叄』 西安名勝古跡有那些

西安旅遊簡介

西安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羅馬、開羅、雅典)之一,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是著名的世界歷史名城。西安周圍有120多座帝王陵墓圍繞 。從100 多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藍田猿人,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的半坡村,西安的建城史已有 3100 多年,眾多王朝在此建都,歷時 1100 多年。難怪「秦中自古帝王州」!在漢唐時期,西安就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對外交流的中心,是當時人口最早超過百萬的國際大都市。「西羅馬,東長安」是西安在世界歷史地位的寫照。秦風韻故都,滿意在古城!龍在中國,根在西安!
西安還是著名的絲綢之路的起點。西漢時期,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正式開辟了以長安為起點,聯結歐亞大陸的通道「絲綢之路」。從此,中國的使臣、商賈和中亞、西亞、南亞各國的使節客商往來絡繹不絕,中外商業貿易迅速發展,文化交流日趨活躍,友好往來不斷加深。
「西安文物甲天下」,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跡遺存使西安享有「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稱。全省境內有重點文 陝西歷史博物館、大雁塔、鍾鼓樓遙望物保護單位 554 處,其中陝西省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9 處,陵墓 8822 處,古遺址 5700 余處,文物點 21100餘個。秦始皇兵馬俑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始皇陵是最早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遺跡,西安古城牆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古城牆遺址。近年,漢陽陵的開發又一次造成了世界的轟動,其出土的裸體彩俑被譽為「東方維納斯」。市內有 6000 多年歷史的半坡遺址;明代建立的藏石碑三千多塊、被譽為石質歷史書庫的碑林博物館;文物儲藏量全國之最的陝西歷史博物館;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師譯經之地大雁塔;西北歷史最長的清真寺化覺巷大清真寺,以及西安周邊的華夏始祖軒轅黃帝之陵黃帝陵;漢武帝劉徹之墓漢茂陵;唐女皇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唐乾陵;釋伽牟尼佛指舍利存放之處法門寺,唐大明宮遺址等馳名中外的景點。自然景觀峭拔險峻,獨具特色,境內及附近有西嶽華山、終南山、太白山、王順山、驪山、樓觀台、輞川溶洞等風景名勝區,更有周邊的森林公園十餘個。人文山水、古城新姿交相輝映,構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韻風姿。
近年來,西安旅遊業發展迅猛,旅遊設施不斷完善,旅遊業已成為西安市真正的支柱產業和先導產業。西安市還首批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
西安主要人文旅遊景點: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城牆、鍾樓、鼓樓、西安碑林、大明宮、阿房宮遺址、西安事變舊址、青龍寺、西安半坡遺址、八仙庵、鴻門宴遺址、大慈恩寺、秦始皇軍事直道、西周灃西車馬坑、蔡文姬墓、周至老縣城自然保護區、老牛坡遺址、櫟陽城遺址、清真大寺、仙游寺、楊虎城陵園、東渭橋遺址、秦二世胡亥墓、嘉午台、高家大院、漢陽陵博物苑、樂游原、唐長安城牆遺址公園、騾馬市、湘子廟、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大唐芙蓉園……
西安主要現代休閑景點、購物點、小吃街:雁塔北廣場、大唐不夜城、滻灞生態區 / 小寨、東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騾馬市步行街、康復路、金花 / 粉巷、德福巷、回民街……
樓觀台

樓觀台,號稱"天下第一福地",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勝跡,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東南15公里的終南山北麓,風景幽美,依山帶水,茂林修竹,綠蔭蔽天,古籍贊美它:"關中河山百二,以終南為最勝;終南千峰聳翠,以樓觀為最名。"
樓觀台既有周秦遺跡、漢唐古跡,又有山青水綠的自然風光:古跡主要有老子說經台、尹喜觀星樓、秦始皇清廟、漢武帝望仙宮、大秦寺塔以及煉丹爐、呂祖洞、上善池等60餘處;自然風光以森林見長,這里山嶺倚山背水,茂林修竹,融自然人文於一體,是人們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其中老子墓、大秦寺塔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綜合介紹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坐落在距西安37公里的臨潼區城東,南倚驪山,北臨渭水,氣勢宏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秦始皇兵馬俑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極具影響力。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上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俑陣經發掘對外開放後便轟動世界。1978年,前法國總理希拉克參觀後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跡,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跡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國。」從此秦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發掘情況
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東發現三個大型陪葬的兵馬俑坑,並相繼進行發掘和建館保護。三個坑成品字形,總面積22780平方米,坑內置放與真人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共約7400餘件。三個坑分別定名為一、二、三號兵馬俑坑。
·一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
一號坑最大,坑深5米,面積14260平方米,坑內有6000餘陶人陶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環形方陣。坑東端有三列橫排武士俑,手執弓弩類遠射兵器,似為前鋒部隊,其後是6000鎧甲俑組成的主體部隊,手執矛、戈戟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車在11個過洞里排列成38路縱隊。南北兩翼的後衛部隊。
·二號坑
二號兵馬俑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積6000平方米,是一坐西朝東,由騎兵、步兵、弩兵和戰車混合編組的大型軍陣。大致可分為弩兵俑方陣,駟馬戰車方陣,車步、騎兵俑混合長方陣,騎兵俑方陣四個相對獨立的單元。共有陶俑陶馬1300餘件,戰車80多輛,並有大量金屬兵器。
·三號坑
三號兵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面積約520平方米,它與一、二號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似為統師三軍的指揮部,出土68個陶俑和4 馬1 車。
大唐不夜城

西安曲江新區建設的大唐不夜城,被打造為重現大唐盛世風採的文化商業步行街區。貞觀文化廣場是其核心部分,由西安大劇院、西安音樂廳、曲江美術館和曲江太平洋影城四組文化藝術性建築組成。該廣場採取立體式設計,以地面層的四個下沉式廣場把地面和地下的活動場所有機聯系起來。貞觀文化廣場在總體設計中,四個主體建築以正對大雁塔的南北軸線為空間對稱關系,主體空間高度接近的電影院與美術展館布置在用地的北部,兩者的大屋頂均設計為重檐歇山;而音樂廳和大劇院布置在用地的南部,兩者的大屋頂均設計為重檐廡殿。2008年12月初,世界500強企業、國際投資大鱷美國華平投資集團成功進駐大唐不夜城,建設西安新樂匯;2009年初,西安新樂匯成功招商,4月,大唐不夜城點亮工程啟動,5月,景觀大道開始改造建設…… 大唐不夜城的中軸景觀大道是一條1500米橫貫南北的中央雕塑景觀步行街,其上分布著盛世帝王、歷史人物、英雄故事、經典藝術作品等九組主題群雕,立體展現大唐帝國在宗教、文學、藝術、科技等領域的至尊地位並彰顯大國氣象。貞觀紀念碑是不夜城的地標性雕塑,由李世民騎馬像組成及周圍的附屬雕塑組成:中間,李世民威武端跨高頭大馬之上手,抖韁繩欲勒馬前行,意氣風發;四周,號手、旗手各半的24人儀仗隊、鼓手2人及文臣武將各3人緊密相隨。碑體正面雕刻「貞觀之治」四字,背面為貞觀政要名錄數百字。據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研究所副所長、教授段海康介紹,該紀念碑是他和他的創作團隊將大唐時期的雕塑元素和西方紀念碑式雕塑創作手法相結合精心創作的,以反映大唐帝國的繁榮盛況和李世民的文治武功。碑體由暖黃色花崗岩雕琢而成,而李世民及其坐騎由青銅鑄成。主雕塑南北長36米,南北寬18米,總高17.95米,總重量約8到10噸。亞洲最大的景觀大道改造完成,以李世民、李隆基、武則天、玄奘等一代帝王、歷史人物、英雄故事為主題的大唐群英譜雕塑以九組雕塑群與現代化的水景系統、燈光系統、立體交通系統完美結合,多維再現盛唐風范。隨著西安音樂廳、曲江美術館、曲江電影城三大文化場館的盛大開放,亞洲最炫美的大唐雕塑景觀步行街的亮相,西安新樂匯等大型城市商業綜合體全面開業。
興慶宮公園
位於西安交大北門對面,由古代皇家園林改建而成,裡面環境優美,2008年免費開放。
曲江池遺址公園
2008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的免費大型娛樂休閑場所,位於大唐芙蓉園西南側。北接大唐芙蓉園,南至秦二世陵遺址,佔地面積1500畝。
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
位於大雁塔北廣場東南側,在古代唐慈恩寺遺址基礎上改建而成(注意與大慈恩寺區分)。
大雁塔北廣場
位於西安市南郊的大雁塔北廣場,內有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每晚都會向觀眾呈現非常壯觀的噴泉盛會。
大唐芙蓉園
大唐芙蓉園位於西安市曲江新區,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文化主題公園,建於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以北,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
環城公園
環城公園以古城牆為主線,輔以環城綠化,護城河環繞,風格古樸、粗獷,有野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
革命公園
1927年2月,為紀念西安的死難軍民,馮玉祥率眾公祭,建「革命公園」,負上築冢,建立烈士祠和革命亭,供市民憑吊紀念。

『肆』 渭南發現有什麼國和什麼國的長城遺址

渭南發現的長城遺址,為戰國時期魏國和秦國的長城遺址。
(一)魏長城遺址
戰國時期,七過抗衡,爭城掠地,戰爭頻繁。東周顯王十七年即公元前352年,魏國為防禦西面的強秦,沿境築城,作為軍事屏障,故稱「魏長城」。據《史記·魏世家》記載:「梁惠王十九年築長城」。《史記·蘇秦傳》記載:「大王之地,西有長城之界。」《史記·秦本記》記載:「魏築長城自鄭濱洛以北有長。」「魏西界,與秦相接南自華州、鄭縣西北過渭水東岸向北有上郡,郝州之地皆築長城,以界秦境。」
魏長城遺址在華陰境內有8處,朝元洞、紅岩、城南、河彎子、西關等村都有殘垣存留。其起於華陰市華山北麓玉泉院澗西的朝元洞,從南至北經大荔、澄城、合陽直到韓城市的黃河邊沿,全長150公里。
(二)秦東長城遺址
迄今考古發現的位於渭南蒲城境內的長城遺址共兩處:一處位於晉城村東北洛河右岸最高處的源頭,遺跡為東西走向,長約400米,上夯下塹城牆遺址,基部利用自然地形;另一處位於晉城村北的一條沖溝的南側,北起蒲城縣西頭鄉,向南經東陳庄、平路廟至鈐餌鄉,全長約50公里。
該段長城修建於戰國秦簡公時期。時秦國為加強防禦,為保障國內改革而修築。它是戰國時期最早的長城,也是秦國數條長城中的重要長城,又稱秦東長城。在這些遺址中,發現了大量戰國時期的繩紋瓦片、雲紋瓦當、生活器皿陶片和陶水槽殘體。殘存城牆多為下墊上夯,以自然河溝為倚托,用自然河岸塹削為城。就地取材,利用原有的長梁地形,上部施以夯築。它是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因此又稱為「塹洛」長城。

『伍』 陝西123件國寶級文物都有哪些

延安革命遺址 1937-1947年 延安市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 漢至宋 漢中市 大雁塔 唐 西安市 小雁塔 唐 西安市 興教寺塔 唐 西安市長安區 西安城牆 明 西安市 西安碑林 漢至近代 西安市 葯王山石刻 隋至明 銅川市 半坡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 豐鎬遺址 周 西安市長安區 阿房宮遺址 秦 西安市 漢長安城遺址 西漢 西安市 秦陵兵馬俑
大明宮遺址 唐 西安市 黃帝陵 黃陵縣 秦始皇陵 秦 西安市臨潼區 茂陵(漢武帝劉徹墓) 西漢 咸陽市 霍去病墓 西漢 咸陽市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墓) 唐 咸陽市禮泉縣 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墓) 唐 咸陽市乾縣 順陵(武則天之母楊氏墓) 唐 咸陽市 陝西境內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西安事變舊址 1936年 西安市 藍田猿人遺址 舊石器時代 藍田縣 周原遺址 西周 扶風縣、岐山縣 司馬遷墓和祠 西漢至宋 韓城市 陝西境內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瓦窯堡革命舊址 1935年 子長縣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 1937-1946年 陝西省西安市 大佛寺石窟 唐 咸陽市彬縣 鍾山石窟 北宋 子長縣 昭仁寺大殿 唐 咸陽市長武縣 西嶽廟 明至清 華陰市 西安清真寺 明至清 西安市 秦雍城遺址 東周 鳳翔縣 秦咸陽城遺址 戰國至秦 咸陽市 黃堡鎮耀州窯遺址 唐至元 銅川市 長陵 西漢 咸陽市 杜陵 西漢 西安市長安區 橋陵 唐 蒲城縣 扶托村 商周 西安市戶縣 陝西境內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姜寨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臨潼區 鄭國渠首遺址 戰國 咸陽市涇陽縣 魏長城遺址 戰國 華陰市、大荔縣 、韓城市 統萬城遺址 十六國 陝西省靖邊縣 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包括青龍寺遺址) 隋、唐 西安市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 隋、唐 麟游縣 灞橋遺址 隋-元 西安市 華清宮遺址 唐 西安市臨潼區 武侯墓 三國 漢中市勉縣 泰陵 隋 咸陽市 永陵 西魏 富平縣 仙游寺法王塔 隋 周至縣 府州城 五代-清 府谷縣 西安鍾樓、鼓樓 明 西安市 水陸庵 明 藍田縣 延一井舊址 清 延長縣 陝西境內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甜水溝遺址 舊石器時代 大荔縣 花石浪遺址 舊石器時代 洛南縣 元君廟--泉護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華縣 康家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 老牛坡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商 西安市 櫟陽城遺址 戰國至漢 西安市 京師倉遺址 西漢 華陰市 良周遺址 秦、漢 澄城縣 東渭橋遺址 唐 高陵縣 玉華宮遺址 唐 銅川市 西漢帝陵 西漢 咸陽市、西安市 唐代帝陵 唐 富平縣、蒲城縣、三原縣、涇陽縣、禮泉縣、乾縣 三原城隍廟 明 三原縣 鳩摩羅什舍利塔 唐 戶縣 公輸堂 明 戶縣 倉頡墓與廟 明、清 白水縣 泰塔 北宋 旬邑縣 香積寺善導塔 唐 西安市長安區 西安城隍廟 明、清 西安市 白雲山廟 明、清 佳縣 八雲塔 唐 周至縣 涇陽崇文塔 明 涇陽縣 彬縣開元寺塔 北宋 彬縣 韓城普照寺 元 韓城市 韓城文廟 明 韓城市 韓城城隍廟 明 韓城市 黨家村古建築群 明、清 韓城市 耀縣文廟 明 銅川市耀州區 澄城城隍廟神樓 明 澄城縣 鎮北台 明 榆林市 重陽宮祖庵碑林 鍾馗故里、財神劉海故里 元至清 戶縣 慈善寺石窟 隋、唐 麟游縣 洛川會議舊址 1937年 洛川縣 楊家溝革命舊址 1947~1948年 米脂縣 陝西境內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龍崗寺遺址 舊石器時代至漢 南鄭縣 石峁遺址 新石器時代 神木縣 石摞摞山遺址 新石器時代 佳縣 李家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鄉縣 北首嶺遺址 新石器時代 寶雞市 東龍山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漢 商洛市 橫陣遺址 新石器時代 華陰市 李家崖城址 商至周 清澗縣 梁帶村遺址 周 韓城市 楊家村遺址 周 眉縣 法門寺遺址 南北朝至清 扶風縣 麟州故城 唐至明 神木縣 秦東陵 秦 西安市 張騫墓 漢 城固縣 明秦王墓 明 西安市 蔡倫墓和祠 清 洋縣 精進寺塔 唐至宋 澄城縣 長安聖壽寺塔 唐 西安市 長安華嚴寺塔 唐 西安市 百良壽聖寺塔 唐 合陽縣 昭慧塔 唐 高陵縣 開明寺塔 唐 洋縣 大秦寺塔 宋 周至縣 太平寺塔 宋 岐山縣 武陵寺塔 宋 永壽縣 神德寺塔 宋 銅川市 法王廟 宋至清 韓城市 北營廟 元 韓城市 五門堰 元 城固縣 吳堡石城 明至清 吳堡縣 周公廟 明至清 岐山縣 榆林衛城 明至清 榆林市 張良廟 明至清 留壩縣 扶風城隍廟 明至清 扶風縣 玉皇後土廟 明至清 韓城市 玄武廟青石殿 明 合陽縣 慶安寺塔 明 渭南市 咸陽文廟 明 咸陽市 盤龍山古建築群 明 米脂縣 姜氏庄園 清 米脂縣 豐圖義倉 清 大荔縣 靈岩寺摩崖 漢至民國 略陽縣 石泓寺石窟 隋至明 富縣 楊珣碑 唐 扶風縣 萬安禪院石窟 宋 黃陵縣 易俗社劇場 民國 西安市 渭華起義舊址 1927年 華縣 吳旗革命舊址 1935年 吳起縣 保安革命舊址 1936年~1937年 志丹縣

『陸』 渭南發現有什麼國和什麼國的長城遺址

渭南市的大荔縣有戰國時期魏國長城遺址,渭南蒲城縣有秦國長城遺址。


魏長城遺址位於渭南市大荔縣西北,距今大荔縣城約15公里,靠近洛河東岸。大荔境內的魏長城大部份保留在地面上,現在保存在地面的計有12處。


蒲城縣秦國長城遺址


蒲城縣戰國秦長城遺址又稱秦東長城遺址


這段長城遺址修築於戰國秦簡公時期,北起蒲城縣西頭鄉,向南經東陳庄、平路廟至鈐餌鄉,全長約50公里。


當時秦國為加強防禦,保障國內改革而修築長城,它是戰國時期最早的長城,也是秦國數條長城中的重要長城。

『柒』 陝西富平有哪些革命歷史

大明宮遺址,大雁塔,青龍寺

重點文物
陝西境內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延安革命遺址 1937-1947年 延安市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 漢至宋 漢中市
大雁塔 唐 西安市
小雁塔 唐 西安市
興教寺塔 唐 西安市長安區
西安城牆 明 西安市
西安碑林 漢至近代 西安市
葯王山石刻 隋至明 銅川市
半坡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
豐鎬遺址 周 西安市長安區
阿房宮遺址 秦 西安市
漢長安城遺址 西漢 西安市
大明宮遺址 唐 西安市
黃帝陵 黃陵縣
秦始皇陵 秦 西安市臨潼區
茂陵(漢武帝劉徹墓) 西漢 興平市
霍去病墓 西漢 興平市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墓) 唐 禮泉縣
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墓) 唐 乾縣
順陵(武則天之母楊氏墓) 唐 咸陽市
陝西境內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西安事變舊址 1936年 西安市
藍田猿人遺址 舊石器時代 藍田縣
周原遺址 西周 扶風縣、岐山縣
司馬遷墓和祠 西漢至宋 韓城市
陝西境內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瓦窯堡革命舊址 1935年 子長縣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 1937-1946年 陝西省西安市
大佛寺石窟 唐 彬縣
鍾山石窟 北宋 子長縣
昭仁寺大殿 唐 長武縣
西嶽廟 明至清 華陰市
西安清真寺 明至清 西安市
秦雍城遺址 東周 鳳翔縣
秦咸陽城遺址 戰國至秦 咸陽市
黃堡鎮耀州窯遺址 唐至元 銅川市
長陵 西漢 咸陽市
杜陵 西漢 西安市長安區
橋陵 唐 蒲城縣
扶托村 商周 西安市戶縣
陝西境內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姜寨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臨潼區
鄭國渠首遺址 戰國 涇陽縣
魏長城遺址 戰國 華陰市、大荔縣 、韓城市
統萬城遺址 十六國 陝西省靖邊縣
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包括青龍寺遺址) 隋、唐 西安市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 隋、唐 麟游縣
灞橋遺址 隋-元 西安市
華清宮遺址 唐 西安市臨潼區
武侯墓 三國 勉縣
泰陵 隋 咸陽市
永陵 西魏 富平縣
仙游寺法王塔 隋 周至縣
府州城 五代-清 府谷縣
西安鍾樓、鼓樓 明 西安市
水陸庵 明 藍田

『捌』 魏長城遺址的遺址狀況

魏長城殘跡在華陰市境內有八處,分布約十餘里。華山朝元洞西有城墩遺址。紅岩、城南、河灣、西關等村附近都有長城殘垣。其中城南村東一段,長365米,殘高七米,底層最寬處9.2米,並留有堡寨和烽火台遺跡。從殘垣現狀看,城全部用細土夯築,非常堅實,且保護較為完好。城西有漢相曹操主簿楊修及前秦苻堅宰相王猛陵墓。
近幾年來,文物工作者經過實地考查,在准格爾旗到包頭之間,發現了魏長城遺址。幾千年的風雨剝蝕,魏長城已成為一線廢墟。《歷代長城考》載,城與塞分為兩事,在內地者稱城,在北陲者稱塞。所以,今十二連城到包頭間的大青山南麓的這段魏長城,又稱固陽塞。 大荔魏長城位於今大荔縣西北,距今大荔縣城約15公里,靠近洛河東岸。
勘探表明,自大荔縣西北黨川村至長城村,即由南向北由黨川村、黨家窯、東高恆村至長城村南北長達7公里,均發現有魏長城的遺跡。大荔境內的魏長城大部份保留在地面上,現在保存在地面的計有12處,其中保存最長的為長城村至東高恆西北一段長城,計長2100米,牆的寬度16.25、高2.2-11.4米。
這段長城保存比較完整,南北略呈直線。長城村東北一段長城計長120、寬0.75-9.35、高1-3.1米。東高恆西北一段長城計長100、寬0.4-1、高0.3-2.5米。東高恆以南一段長城計長1170、寬9.5-20、高1-2米。黨家窯以南一段長城計長110米。黨州村西北一段長城計長115、寬3.5、高1.85米。大荔魏長城的夯土為黃色,土質堅硬,夯層為4-7厘米。夯窩直徑為5-7厘米。大荔境內的魏長城,基於地形條件,形狀規整、南北略呈直線。 華陰魏長城的遺跡大部份保留在地面上,現在保存在地面上的長城遺跡計有十二處,保存最長的有700米,最寬的約20米,最高的約18米。如朝元洞西北發現一段魏長城計長500米、寬21.6米、高14.1米。南洞村西北發現一段長城計長180米、寬約20米、高2.6米。北洞村北有一段長城計長100米、寬15米、高16米。洪崖村有一段長城計長700、寬18、高2.2米。黨傢伙以北有一段魏長城計長550米、寬6米、高約18米,這段長城保存比較完整,南北略呈直線。西關堡以北有一段長城計長700米、寬16米、高8米。風箱城東南有一段魏長城計長5OO米、寬1.92—2.35米、高3.8米。另外少部份地方因挖土和河水的沖刷破壞,地下已無長城的遺跡。特別是從風箱城以北至渭河一段,地勢很低,均為河灘,地下已無長城的遺跡,推斷原來風箱城以東至渭河是有魏長城的。據探測華陰魏長城的起點在朝元洞東南約150米處的華山山麓,東邊是長澗河,夯土建築在距地表約5米的生土上,推斷魏長城是利用較高的山麓地勢構成的。華陰魏長城沿著彎彎曲曲的長澗河向北伸延,隨著河道的拐彎長城的弧度也較大,有的略呈直線。

『玖』 司馬遷遺址在哪

司馬遷遺址,即司馬遷祠墓於陝西省韓城市南十公里芝川鎮東南的山崗上。
司馬遷祠,即俗稱司馬廟,是為紀念我國著名史學家司馬遷而建的祠墓。其坐落在韓城市南10公里芝川鎮的韓奕坡懸崖上,始建於西晉永嘉4年。它東臨黃河,西枕梁山,芝水縈回墓前,開勢之雄,景物之勝,為韓城諸名勝之冠。
1982年2月,國務院公布司馬遷祠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位。司馬遷祠墓建築自坡下至頂端,依崖就勢,層遞而上。登其巔,可東望滔滔黃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長城,北觀芝水長流,可謂山環水抱,氣象萬千。壯觀的自然形式和秀麗的風光,映襯出司馬遷的高尚人格和偉大的業績。

『拾』 原平市東魏長城遺址在哪

原平市段東魏長城遺址於寧武縣東庄鄉三張庄後村向東5.5千米延入原平,經後口、龍宮、段家堡、官地等四個鄉,於官地鄉黑峪村北300米處止。境內約長43千米,大體呈東西走向。

後口鄉段長城遺址自北梁村西1千米處開始,東經北梁村、白草窳村、縻子窪村、長畛村、於長畛村南100米越無名河、北同蒲鐵路,又經四十畝村,進入龍宮鄉界。大體呈東西走向。只有四十畝村附近局部南折,全長約為19千米。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