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西遊記的來源

西遊記的來源

發布時間: 2020-11-24 19:16:57

『壹』 西游記的作者來歷

吳承恩(約1500-約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淮安)人。

我國明代著名小說家,他所創作的《西遊記》為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一生窮困的吳承恩,奮盡全力完成中外聞名的《西遊記》後,帶著悲喜交加的心情,約於萬曆十年離開了人世。

他雖然終身未能騰達,但他和他的《西遊記》,在中國學史上取得了光輝而崇高的地位,永將光照千秋。

『貳』 西遊記以什麼文化起源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吳承恩也正是在中國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偉大的文學巨著。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叄』 唐僧師徒四人的來歷和原名

玄奘(602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俗姓陳,名褘,出生於河南洛陽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南境)。他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遊記》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

《西遊記》中的唐僧:俗家姓「陳」,由於是老和尚從漂流的江水中撿到,所以起名「江流」。陳江流是第一個名字。剃度之後法號「玄奘」。後唐王賜姓「唐」,賜名「三藏」。

孫悟空:天生石猴,無名無姓。統領花果山群猴之後自號「美猴王」。出海求學,菩提老祖賜姓「孫」名「悟空」。回到花果山後攪龍宮,鬧地府,天界招安反出後,自封「齊天大聖」

豬八戒:天蓬元帥。貶下凡間以「豬」為姓,觀音賜名「八戒」。唐僧收他為徒弟後賜名「悟能」。

沙僧:卷簾大將。貶下凡間後居住流沙河,以「沙」為姓。被觀音點化,賜名「悟凈」。

(3)西遊記的來源擴展閱讀:

其他角色

佛與菩薩:如來佛、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阿儺、伽葉、金蟬子、靈吉菩薩、彌勒佛、毗藍婆、地藏王菩薩、白雄尊者、十八羅漢、斗戰勝佛、凈壇使者、金身羅漢、八部天龍。

妖魔鬼怪:混世魔王、寅將軍、熊山君、特處士、黑風怪、凌虛子、白衣秀士、虎先鋒、黃風怪、白骨精、黃袍怪、金角大王、銀角大王。

壓龍大仙、狐阿七大王、獅魔王、紅孩兒、鼉龍怪、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靈感大王、獨角兕大王、如意真仙、蠍子精、六耳獼猴、鐵扇公主、牛魔王等。

『肆』 概括西遊記中唐僧的來歷

唐僧前世為如來二弟子金蟬子,原型為唐代高僧玄奘。玄奘,生於今河南洛陽,俗家姓名「陳褘」,法號「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

早在西夏時期的敦煌壁畫,就有唐僧取經故事,唐僧、還有人相似猴的孫悟空手牽白馬。後來不斷演繹,就有了《西遊記》。 實際上三藏法師是一種敬稱,指精通佛教聖典三大類別「經、律、論」三藏的法師,又稱三藏比丘、三藏聖師,或略稱三藏。


(4)西遊記的來源擴展閱讀:

角色形象

在小說《西遊記》中,作者把唐僧這一堅韌不拔、執著追求的性格進行了進一步地刻畫,成為多少人為之學習的楷模。作為師父,他對徒弟要求很嚴,經常教導徒兒「要以慈悲為懷」。

大徒弟盡管機智不凡,本領高強,但在連傷「良家三人性命」後,師父也不能顧及情面,而將他逐回老家;作為僧侶,他行善好施,為民除害,為人們播撒著善良的種子;作為求學者,令人們贊嘆不已的是他那堅強的意志和執著追求的精神。

他不僅對徒弟要求嚴格,而且也從不懈怠自己。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征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信念,使他終成正果。唐僧,給我們的啟示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他胸懷天下,惠及黎民百姓,為了求取真經而不惜遠行,並在所到之處宣揚佛法和親民敬君的思想。

『伍』 揭秘西遊記中牛魔王的真正來歷是什麼

從名稱來看,是從「鳩摩羅什」的「鳩摩」演化來的,到如今印度都以牛為神物,把牛是當地最神聖不可侵犯的動物。鳩摩羅什起初信奉印度教,身邊肯定帶有很多以牛為標志的飾物,說不定整天戴著個牛形面具,以訛舛訛,後來就被傳成「牛魔王」了。
後來公元401年,即後秦弘始三年,鳩摩羅什被姚興接到長安,尊為國師,經常在逍遙園給包括後秦王姚興在內的3000弟子講經說法,鳩摩羅什佛名遠揚,經常有人為了聽他講經,從千里之外趕到長安。估計到開壇那天,街道上人頭攢動,張三問:「幹嘛去呀?」,李四答:「聽『鳩摩王』講經去」,這張三又傳給王五,王五又告訴馬六,傳來傳去就成了「牛魔王」了。
《西遊記》中,有一段孫悟空結義的故事,並且是一段逐漸被炒熱的故事,原因就是這七個兄弟中,只有孫悟空和牛魔王被詳細刻畫,其他幾位則銷聲匿跡。
先看看《西遊記》源頭的幾部著作: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沒有結義的情節,並且,也沒有牛魔王。
《西遊記雜劇》中,沒有結義的情節,雖然出現了鐵扇公主,但沒有出現牛魔王。
牛魔王和玉面公主
《西遊記傳》中,沒有結義的情節,但出現了牛魔王及火焰山,然而,情節非常簡單,甚至比不上任何一個其他的降妖故事。
《唐三藏西遊釋厄傳》中,和《西遊記傳》的情況十分類似。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七大聖是百回本《西遊記》的首創,並且,牛魔王的故事也是有意被大大豐富的。但是既然西遊記的源頭上沒有多少素材,那麼七大聖及豐富的牛魔王故事是從何而來呢?
《二郎神醉射鎖魔鏡》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清源妙道真君和哪吒喝酒,無意中一箭射破三面寶鏡(一面是照妖鏡,一面是鎖魔鏡,一面是驅邪鏡)中的鎖魔鏡,結果「為你射破鎖魔寶鏡,走了金睛百眼鬼、九首牛魔羅王」。
於是二郎神和哪吒連手降伏兩洞妖魔,看這一段:「哪吒神怒從心上起,可早變化了神威,顯著那三頭六臂,六般兵器,一來一往,一上一下,有似高飛。」牛魔王怎當神雄勢,他見了也走如飛。(院主雲)俺這壁是哪吒出馬,三頭六臂顯神威,變化多般敢戰敵。
他是那玉結連環都帥首,殺的那霧罩乾坤天地迷。探子,慢慢的再說一遍。(末唱)哪吒神大叫如霹靂,顯神通敢更疾。
那業畜荒,怎敢道遲,引殘兵望東走似飛。哪吒神,好似狼轉好是疾,直趕到黑風洞里。
(院主雲)俺這壁兩員神將出馬,選幾個呼的風喚的雨偏能廝殺,騰的雲駕的霧快顯神通。有大鬼和小鬼能輪大斧,有雷聲和霹靂亂散頑兵,殺的那金睛百眼難逃命。牛魔羅王武藝低,二郎驅使天兵將,哪吒顯耀虎狼威。你慢慢的再說一遍。
「騰騰騰火焰起,見見見火輪上煙迷四下里,火火火降魔杵偏著,颼颼颼火星劍緊劈,他他他綉球兒高滾起,呀呀呀牛魔王怎生支持。來來來縛妖索緊綁住,是是是回軍也齊將金鐙系,俺俺俺得勝也盡和凱歌回。」《二郎神醉射鎖魔鏡》中有:「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內有一健蛟,興風作浪,損害人民。
嘉州父老,報知吾神。我親身仗劍入水,斬其健蛟,左手提健蛟首級,右手仗劍出水,見七人拜降在地,此乃是眉山七聖。吾神自斬了健蛟,收了眉山七聖,騎白馬白日飛升。灌江人民,就與吾神立廟。」,這一段是二郎自述。《二郎神鎖齊天大聖》中有:「(外扮梅山大聖上)[雲]跣足開懷發滿頭,堂堂七聖逞搊搜。山精野怪聞吾怕,占斷梅山第一籌。
小聖梅山七聖中大聖是也,小聖弟兄七人,神通廣大,變化多般,獨占此梅山之境,怒來摧山斷嶺,喜來風靜天晴。上帝因小聖七神勇猛正直,鎮壓梅山之境,隨二郎真君聽其神號,斬妖除邪。
正在山頂觀望四方,上聖呼喚,俺七神不敢久停久住,等不的眾神,小聖先赴壇前。駕起祥雲,可早來到也。鬼力報復去,道有梅山大聖來了也。」這是梅山七聖中的大聖自述。同樣,是伴隨著二郎而來,並且,這個組合顯得威風勇猛。
《西遊記雜劇》中有:「(天王上雲)兀那那叱,那胡孫又走了,你與眉山七聖大搜此山,必要拿此胡孫,滅其形象者。」以上幾段的共同點是都有梅山七大聖,並且經常和二郎,哪吒一起,具有一定的神通。如果說孫悟空,牛魔王等七個聖的組合是來源於梅山七聖,這個說法可信嗎?
從以上雜劇中可見,梅山七大聖的故事在當時有相當的影響,而在七大聖成為二郎的助手之前,就應該是二郎收七大聖了,無論是先戰後收也好,還是自動歸伏也好,都可見,梅山七大聖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組合,再擴展開來,二郎,哪吒和梅山七大聖的關系,也是一段傳奇。唯一不見的是,二郎收伏梅山七大聖的更激烈的戰爭傳說,如果能發現的話,則將更能說明問題。
把這些故事進行抽象,將是這樣一件事:就是二郎收服七聖。
《西遊記》正是利用這些在民間頗有影響的傳說,改造成花果山的七聖。於是,梅山七大聖的傳說與降伏牛魔羅王的傳說捏合在一起,巧妙融合,形成了花果山的七結義及大戰牛魔王的故事。

『陸』 《西遊記》起源於什麼時候

《西遊記》創作於明末清初,是以玄奘法師到古天竺國游歷求法的事跡為藍本改編而成。悟空這一人物在歷史上確實出現過,但他確確實實是個人,其他兩個徒弟都是杜撰出來的。在古印度都有著家喻戶曉的神猴傳說,吳承恩只是借鑒過來成為中國的孫悟空。具體的樓主可以在網上搜一下錢文鍾教授講的《玄奘西遊記》或者《玄奘精神》,裡面有詳細的講解

『柒』 西遊記的由來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吳承恩也正是在中國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偉大的文學巨著。

(7)西遊記的來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西遊記》的作者明代人吳承恩(有爭議)生活在明代的中後期,歷經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慶、神宗萬曆五個時期。

明朝中後期的社會情況和開國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正不斷激化,並且日趨尖銳 ;思想文化上啟蒙思想興起,人性解放的思潮高漲,市民文學日益蓬勃發展,小說和戲曲創作進入到一個全面繁榮興盛的時期,經濟上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作品賞析

《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傑出的充滿奇思異想的神魔小說。作者吳承恩運用浪漫主義手法,翱翔著無比豐富的想像的翅膀,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聖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態人情和世俗情懷,表現了鮮活的人間智慧,具有豐滿的現實血肉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西遊記》以它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魅力,把讀者帶進了美麗的藝術殿堂,感受其藝術魅力。

『捌』 西遊記故事來歷和發展演變五十字數

西遊記》主要描寫的是孫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唐僧取經是歷史上一件真實的事。大約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僅25歲的青年和尚玄奘離開京城長安,隻身到天竺(印度)游學。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他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贊譽。貞觀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他這次西天取經,前後十九年,行程幾萬里,是一次傳奇式的萬里長征,轟動一時。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吳承恩也正是在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令中華民族為之驕傲的偉大大文學巨著。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人。約生於明弘治十三年至正德初年之間(1500—1510),約卒於萬曆十年(1582)。吳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讀書人,任過縣學的訓導、教諭。但到了他父親吳銳這一輩,由於家貧困,出贅徐家,「遂襲徐氏業,坐肆中」,當起了小商人。盡管如此,吳家卻不失讀書的傳統。據說其父吳銳雖為商人,不僅為人正派,而且好讀書,好談時政,這自然對吳承恩產生較大影響。吳承恩從小就很聰明,很早入了學,少年得志,名滿鄉里。天啟《淮安府志》卷十六說吳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但成年後的吳承恩卻很不順利,在科舉進身的道路上屢遭挫折,到四十多歲才補了一個歲貢生,五十多歲任過浙江長興縣丞,後又擔任過荊王府紀善,這是同縣丞級別差不多的閑職。吳承恩創作《西遊記》大約是中年以後,或認為是晚年所作,具體時間無法確定。除《西遊記》外,他還創作有長詩《二郎搜山圖歌》和《禹鼎志》。現存《射陽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詩一卷、散文三卷,是吳承恩逝世後由丘度編訂而成。 《西遊記》全書一百回,從大的結構上看,可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寫了孫悟空出世、拜師、大鬧天宮,這是全書最精彩的章節,熱鬧非凡,孫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頓折騰,將他的反抗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寫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經的緣由。第十三回至最後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寫唐僧西天取經,路上先後收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個徒弟,並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到了真經,修成了正果。 《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像面前驚嘆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傑出代表的《西遊記》亦不例外。正如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指出,《西遊記》「諷刺揶揄則取當時世態,加以鋪張描寫」。又說:「作者稟性,『復善諧劇』,故雖述變幻恍忽之事,亦每雜解頤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確如此。 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如在孫悟空的形象創造上,就寄託了作者的理想。 孫悟空那種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奮起金箍棒,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大無畏氣概,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出人民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又如取經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災難的幻化,或是邪惡勢力的象徵。他們的貪婪、兇殘、陰險和狡詐,也正是封建社會里的黑暗勢力的特點。不僅如此,玉皇大帝統治的天宮、如來佛祖管轄的西方極樂世界,也都濃濃地塗上了人間社會的色彩。而作者對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態度也頗可玩味,在《西遊記》中,簡直找不出一個稱職的皇帝;至於昏聵無能的玉皇大帝、寵信妖怪的車遲國國王、要將小兒心肝當葯引子的比丘國國王,則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對這些形象的刻畫,即使是信手拈來,也無不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西遊記》不僅有較深刻的思想內容,藝術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豐富奇特的藝術想像、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詼諧的語言,構築了一座獨具特色的《西遊記》藝術宮殿。但我認為,《西遊記》在藝術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創造了孫悟空、豬八戒這兩個不朽的藝術形象。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斗。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如意金箍棒下決不對妖魔留情;與一切困難敢斗,決不退卻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非常好。 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斗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如好吃,好佔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心裡老想著高老莊的媳婦;他有時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實在多,這正是小私有者的惡習。作者對豬八戒缺點的批評是很嚴厲的,但又是善意的。他並不是一個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們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唐僧的形象寫得也不錯,但比起孫悟空、豬八戒來,則要遜色得多。沙僧更是缺少鮮明的性格特點,這不能不說是《西遊記》的缺憾。盡管如此,《西遊記》在藝術上取得的成就仍是十分驚人的,孫悟空、豬八戒這兩個形象,以其鮮明的個性特徵,在中國文學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藝術豐碑。

『玖』 西遊記來歷

《西遊記》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吳承恩也正是在中國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偉大的文學巨著。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9)西遊記的來源擴展閱讀:

作品賞析

《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傑出的充滿奇思異想的神魔小說。

作者吳承恩運用浪漫主義手法,翱翔著無比豐富的想像的翅膀,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聖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態人情和世俗情懷,表現了鮮活的人間智慧,具有豐滿的現實血肉和濃郁的生活氣息。

後世影響

據初步統計,《西遊記》已有日、英、德、法、意、西班牙、俄、捷克、羅馬尼亞、朝鮮、越南、波蘭、匈牙利、世界語等多種文字的譯本,日文譯本最多約三十多種。海外對《西遊記》研究十分注重,多從主題思想、歷史背景、成書過程、語言特色、版本源流等方面進行探討,給作品以很高的評價。

『拾』 來源於《西遊記》的成語

來源於《西遊記》的成語:
一、安神定魄
釋義:安:安定,安穩;魄:魂魄。指安專定心神,穩定神屬智
出處: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11回:「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劑,連進了數次粥湯。」意思是自從喝了安定心神穩定深智的葯劑,連喝了數次粥湯。
示例:賈母叫鴛鴦找些安神定魄的葯,按方吃了。
二、不顧死活

釋義:顧:顧惜,眷顧。不顧自己的生命,比喻拚命
出處: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63回:「這獃子不顧死活,闖上宮殿。」
示例:他們更希望有經驗的人來領導他們,他們原意不顧死活地保衛家鄉。
三、不容分說

釋義:容:允許。指不允許分辯陳說
出處: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59回:「那羅剎不容分說,雙手輪劍,照行者頭上乒乒乓乓,砍上十數下。」
示例:寶釵不容分說,笑灌了湘雲一杯。
四、不識好歹

釋義:歹:壞。不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出處: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26回:「你這潑猴,不識好歹!」
示例:古書又不是毒葯,竟會這樣胡鬧起來,這明明是不識好歹呀!
五、典身賣命

釋義:典當身體,出賣性命。指奉獻出自己的一切
出處: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40回:「就典身賣命,也酬謝師恩。」
示例:我不需要你「典身賣命」的承諾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