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游記
1. 漢城為什麼改名叫首爾。
1394年,朝鮮太祖李成桂將都城從開京(今開城)遷往漢陽,正式命名為「漢城」。
1945年,剛剛從日本肆無忌憚的蹂躪中擺脫出來的「大韓民國」,定都漢城,改稱서울(英譯Seoul,意思為「首都」)。
重新更名後,中國政府並沒有根據其韓語發音或英文音譯而變換稱呼,而是跟隨其他華語地區,沿用這個城市在李氏朝鮮時的舊稱——「漢城」。
2005年1月,韓國漢城市市長李明博(2008—2013年任職韓國第17屆總統)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漢城市的正式中文名稱改為「首爾」,不再稱「漢城」。
(1)朝鮮游記擴展閱讀:
首爾(諺文:서울;英文:Seoul),全稱首爾特別市,舊稱漢城。大韓民國首都,是世界第十大城市 、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亞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韓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首爾位於韓國西北部的漢江流域,朝鮮半島的中部。最早為周朝的真番東夷小國的棲居地,1394年朝鮮國王李成桂遷都漢陽並改為漢城。1948年起改稱韓語固有詞「서울」(首都的意思),成為朝鮮半島唯一沒有漢字名的城市。2005年1月,韓國政府宣布「서울」的中文翻譯名稱正式更改為「首爾」。
首爾全市下轄25區,面積約605.25 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極高城市之一。雖然首爾僅占韓國面積的0.6%,但其GDP卻佔全國GDP的21%。 首爾是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世界重要的經濟中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居世界第五。同時也是高度數字化的城市,網速和數字機會指數均居世界首位。
首爾也是一座年輕的城市,朝氣蓬勃的人群、繁華喧鬧的城市、迷人的自然景觀、悠久的歷史文化。充滿活力的首爾到處呈現出令人心動的景象,擁有首爾大學、漢陽大學、成均館大學等大專院校34所,是名副其實的大學之城。
首爾有冠岳山、三角山、仁旺山、景福宮、德壽宮、昌德宮等名勝古跡。市區內的濃蔭下,古老的宮殿、廟宇等同直入雲霄的現代建築群交相輝映,顯示了首爾既古老又現代的歷史和時代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