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流沙河
Ⅰ 西游記流沙河讀後感200
西遊記》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戰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凈」,說的是唐僧師徒三人被阻八百里流沙河,八戒大戰沙悟凈,欲建首功,最後還是觀世音菩薩派木叉去幫唐僧收服了沙悟凈。
讀完後,我認為這一回在《西遊記》中是很重要的一回,因為從這一回沙僧加入了取經集體,他們這個各有所能,優勢互補的團隊就形成了:唐僧雖軟弱,但能掌控這個團隊,孫悟空太張揚,但不畏強暴,敢作敢當;豬八戒貪吃好色,但仍衷心耿耿,能活躍這個團隊的氣氛;沙悟凈謹小慎微,但能不辭辛勞,忍辱負重。他們就是靠這個團隊精神,一路上跋山涉水,攻堅克難,降妖伏魔,行慈揚善,歷經十四年十萬八千里,終於取回了真經。
我想,他們四個人是個小團隊,我們七(10)班是個大團隊,我們要靠團隊精神。如果我們這個團隊的每一個人都能勤奮學習,遵章守紀;如果我們這個團隊的每一個人都能揚長避短、取長補短、團結互助、共同向上;如果我們這個團隊的每一個人都始終能把班級的榮譽放在第一位;我們也一定能夠取到「真經」。文明班級,優秀集體離我們還會遠嗎?
我們什麼時候都要重視發揚團隊精神。
Ⅱ 西遊記中渡流沙河的片段
你說的是剛到流沙河 還是收了沙悟凈後的啊
話說唐僧師徒三眾,脫難前來,不一日,行過了八百黃風嶺,進西卻是一脈平陽之地。光陰迅速,歷夏經秋,見了些寒蟬鳴敗柳,大火向西流。正行處,只見一道大水狂瀾,渾波涌浪。三藏在馬上忙呼道:「徒弟,你看那前邊水勢寬闊,怎不見船隻行走,我們從那裡過去?」八戒見了道:「果是狂瀾,無舟可渡。」那行者跳在空中,用手搭涼篷而看,他也心驚道:「師父啊,真個是難,真個是難!這條河若論老孫去呵,只消把腰兒扭一扭,就過去了;若師父,誠千分難渡,萬載難行。」三藏道:「我這里一望無邊,端的有多少寬闊?」行者道:「徑過有八百里遠近。」八戒道:「哥哥怎的定得個遠近之數?」行者道:「不瞞賢弟說,老孫這雙眼,白日里常看得千里路上的吉凶。卻才在空中看出:此河上下不知多遠,但只見這徑過足有八百里。」長老憂嗟煩惱,兜回馬,忽見岸上有一通石碑。三眾齊來看時,見上有三個篆字,乃流沙河,腹上有小小的四行真字雲:「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師徒們正看碑文,只聽得那浪涌如山,波翻若嶺,河當中滑辣的鑽出一個妖精,十分凶丑:一頭紅焰發蓬鬆,兩只圓睛亮似燈。不黑不青藍靛臉,如雷如鼓老龍聲。身披一領鵝黃氅,腰束雙攢露白藤。項下骷髏懸九個,手持寶杖甚崢嶸。那怪一個旋風,奔上岸來,徑搶唐僧,慌得行者把師父抱住,急登高岸,回身走脫。那八戒放下擔子,掣出鐵鈀,望妖精便築,那怪使寶杖架住。他兩個在流沙河岸,各逞英雄。這一場好鬥:九齒鈀,降妖杖,二人相敵河岸上。這個是總督大天蓬,那個是謫下卷簾將。昔年曾會在靈霄,今日爭持賭猛壯。這一個鈀去探爪龍,那一個杖架磨牙象。伸開大四平,鑽入迎風戧。這個沒頭沒臉抓,那個無亂無空放。一個是久占流沙界吃人精,一個是秉教迦持修行將。他兩個來來往往,戰經二十回合,不分勝負。
這是結尾
那悟凈不敢怠慢,即將頸項下掛的骷髏取下,用索子結作九宮,把菩薩葫蘆安在當中,請師父下岸。那長老遂登法船,坐於上面,果然穩似輕舟。左有八戒扶持,右有悟凈捧托,孫行者在後面牽了龍馬半雲半霧相跟,頭直上又有木叉擁護,那師父才飄然穩渡流沙河界,浪靜風平過弱河。真個也如飛似箭,不多時,身登彼岸,得脫洪波,又不拖泥帶水,幸喜腳干手燥,清凈無為,師徒們腳踏實地。那木叉按祥雲,收了葫蘆,又只見那骷髏一時解化作九股陰風,寂然不見。三藏拜謝了木叉,頂禮了菩薩。正是木叉徑回東洋海,三藏上馬卻投西。畢竟不知幾時才得正果求經,且聽下回分解。
Ⅲ 西遊記大戰流沙河情節概述(100字)及此情節閱讀感言(20字)
主要內容:
師徒三人路過流沙河,無法通過,悟空前去打探,師傅被捉,八戒使九齒釘耙於河怪大戰三回合,悟空用計多次騙河怪出河,好捉他但每一次都讓河怪逃走。悟空請觀音,觀音讓木吒隨去,之後河怪才知這和尚原來是西天取經的師傅。後來,河怪既叫沙河上又叫沙悟凈
Ⅳ 西遊記中流沙河屬於哪國
《西遊記》第二十二回有這樣的描寫:唐僧師徒三人行過黃風嶺,來到一片平陽之地,只見一道大水狂瀾,渾波涌浪,師徒們驚嘆不已。但見岸上有一塊石碑,上有三個篆字,乃「流沙河」,腹上有小小四行真字:「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這是小說中對流沙河的描寫,小說是可以虛構故事情節的,更何況是神話小說,人們當然不會以此去現實中也尋覓那寬800里的流沙河。不過,眾所周知,《西遊記》以唐代玄奘法師赴西天取經的經歷為藍本,在《大唐西域記》(《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等作品的基礎上,經過整理加工最終寫定。所以,《西遊記》作者吳承恩在編寫小說中,虛構誇張的成分固然少不了,但許多情節,包括人物、地名在現實中還是有跡可循的,在西北有關的典籍中,確實有較多的關於「流沙河」的記載。
目前我國被稱作「流沙河」地方有五處:西雙版納的流沙河,四川省漢源縣的流沙河,河南省內唯一的內陸復航河——周口流沙河,新疆塔里木盆地東北部焉耆回族自治縣的開都河(古稱流沙河),和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境內的大沙河(古代也稱流沙河)。由於玄奘法師西天取經的行程所限,他往返均未經過西雙版納、四川、河南這三地,所以可以排除《西遊記》中描寫的「流沙河」當與這三處無關。事實上,許多學者的確認為《西遊記》中描寫的「流沙河」就是張掖的「大沙河」,(姑且稱為「張掖說」)或是新疆的開都河。(姑且稱為「新疆說」)
Ⅳ 西遊記中的流沙河現在叫什麼河
開都河,西遊記 里的流沙河,流入博斯騰湖,流出來就是孔雀河,穿庫爾勒而過
根據西遊記中描述,沙僧紅發蓬鬆,晦氣臉色的特徵,應該是屬於生活在中亞的歐羅巴人種。 這也符合毛先生關於沙僧是老外的觀點。後來沙僧做卷簾將被貶至流沙河,而流沙河「東連 沙磧,西抵諸番,南達烏戈,北通韃靼」,正是今天的額爾齊斯河。
這是一個叫流沙河的地方。
流沙河, 是西雙版納三大河流之一,屬瀾滄江一級支流,源頭在勐海縣勐滿鄉星火山和西定鄉三棵樁,流經勐遮、勐混、勐海壩子。
經典名著《西遊記》里的流沙河位於新疆焉耆縣開都河南岸,此間的流沙河非彼流沙河,只是名稱一樣,以致後來人們也就以訛傳訛了。
Ⅵ 西遊記流沙河收沙僧概括
流沙河收沙僧:師徒四人路遇流沙河,八戒執九齒釘耙與之河妖三次相鬥,均不內能取勝,悟空雖智計百容出,卻也江郎才盡。後得觀音菩薩相助方得渡河,後經菩薩點化,那河妖才認唐僧為師,共取西經。此人正是沙和尚——沙僧。
(6)西遊記流沙河擴展閱讀
沙僧,原為天宮玉皇大帝的卷簾大將,因為失手不小心打破了琉璃盞,觸犯天條,被貶出天界,在人間流沙河興風作浪,危害一方,專吃過路人。
後經觀音點化,賜法號悟凈,一心歸佛,同八戒、悟空一同保大唐高僧玄奘法師(又稱唐三藏或唐僧,俗名陳禕)西天拜佛求取真經。
沙僧個性憨厚,忠心耿耿。他不像孫悟空那麼叛逆,也不像豬八戒那樣好吃懶惰、貪戀女色,自他放棄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著唐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謹守佛門戒律,踏踏實實,謹守本分,最終功德圓滿,被如來佛祖封為"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屬於菩薩位,不是羅漢位。
Ⅶ 西遊記里的流沙河在什麼地方
吳承恩寫入《西遊記》小說中的流沙河,實際上是今新疆塔里木盆地東北部焉耆回族自治縣的開都河。
流沙河的奇異就在於沙隨水動,水流沙流,這是大自然的造化,大自然讓河水夾雜著細碎輕巧的浮沙,年年歲歲游動著,水與沙始終不分離。在流沙河坐船遊玩,最過癮的是看船尾 切開的一道線,從這條線隱約可以看見河水裡的浮沙在游動,船速一快,水和沙形成了波濤,再開快些,水和沙能噴濺起兩米多高的浪花。水和沙的奇妙結合,讓來這兒的人感受著河流的氣勢,神話的引力,還有細沙與水的浪漫、神奇。
資料來源:網路-流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