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宋代瓷窯遺址

宋代瓷窯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1-25 00:05:29

遺址三大懸:北宋晚期汝窯是官窯還是民窯

汝窯 。 河南省是我國北方瓷器的重要產區,不少瓷窯集中在豫中地區。宋代這里先後出現了幾個馳名於時的瓷窯,臨汝窯就是其中之一。
一部分燒宮廷用瓷,就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汝窯;另一部分燒民間用瓷,為便於區別,今稱為臨汝窯。
汝窯的特點主要是:
一、釉色青而潤澤。
二、開創了青瓷印花的特殊風格。
三、通體有極細的紋片,宛如冰裂,蟹爪,但也有裂紋的。
四、底部有細小的支釘燒痕。這是由於汝窯改變了定窯復燒的做法,用細小支釘托住。
官窯 。 據說宋大觀、政和年間,徽宗曾下令在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建窯燒瓷,供宮廷使用,這就是所謂「官窯」。
為了與南宋的官窯相區別,有時又稱為北宋官窯。
北宋官窯的產品釉色以月白為上,粉青次之,天青,翠青又次之。釉內且有冰裂,梅花,蟹爪等細小裂紋,還有帶鱔血狀的油斑。
北宋汴京官窯隨著北宋朝滅亡而終結,高宗南渡後在杭州另立新窯,這是汴京官窯的繼續,因稱南宋官窯。
南宋時候,在臨安(今浙江杭州)有兩處官窯。一在鳳凰山下的後苑修內司,世稱修內司官窯;另一處在郊壇下,稱為郊壇下官窯。《格古要論》說:「官窯器,宋修內司燒者,土脈細潤,色青帶粉紅,濃淡不一,有蟹爪紋,紫口,鐵足,好者與汝窯相類。

❷ 瓷窯的瓷窯遺址

邢窯——唐代 胎質細潔、釉色白潤。 今河北省內丘縣(當時屬邢州) 。
邛窯——隋代至宋代,唐尤為著名 以燒制青釉、褐釉、綠釉、彩繪等器物為主,除燒制盤、碗之外,還有各種瓷塑玩具。 今四川省邛崍縣代方堂(古屬邛州) 。
越窯——唐、五代至宋 釉色原以青中微黃,後改進為清水般的湖綠色,刻劃有花鳥、人物或幾何圖案。 今浙江省餘姚縣上林湖一帶(古屬越州)。
柴窯——傳為周世宗(柴榮)時所燒造 據文獻記載,器物具有「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特點。相傳在鄭一帶尚未發現窯址和器物 。
定窯——唐代燒白瓷至宋而著名 宋代定窯瓷器除乳白色外,兼有黑、醬、綠釉瓷器。器物裝飾以刻花、劃花、印花為主。北宋後期曾一度燒制宮廷用瓷器 今河北省曲陽縣的澗磁村、燕山村(古屬定州)。
鈞窯——北宋、金、元均燒造 此窯利用氧化銅和氧化鐵呈色不同這一特點,燒成藍中帶紅或帶紫的色釉。紅、紫的色澤如玫瑰、海棠,非常艷麗。胎骨灰白色,釉細而潤,其中佳器底部刻有數目字。 今河南省禹州市(古屬鈞州)。此外,與禹州鄰近的臨汝、郟縣、登封、新安、湯陰、安陽以及河北磁縣等地瓷窯均仿燒鈞瓷器。
汝窯——宋代名窯,元佑初年曾為官窯 胎骨香灰色,釉色近於卵青。此類器物燒制的時間短,質高物精,目前尚未發現窯址。在臨汝南鄉等地發現另一種青瓷,釉色較龍泉窯深而帶蔥綠,胎骨淡灰色,有印花、刻花兩種,圖案有花卉、水波、魚及禽鳥。現稱「臨當窯」。 今河南省汝州市(宋代屬汝州) 。
磁州窯——宋元時代北方民間瓷窯 器形以盤、碗、罐、瓶為主,兼有瓷枕和玩具。胎質堅細,呈灰白色;釉色白中微帶黃,上有黑、褐花紋,器里多不掛釉。繪制花紋的方法有繪花、繪劃花、剔花和珍珠地劃花等,花紋復雜,以卷葉、纏枝牡丹、水波紋、花卉禽魚等圖案為多,線條流暢,構圖灑脫,是北方民間瓷器的代表作。 今河北省邯鄲漳河兩岸的觀台鎮、東艾村、冶子村附近。
當陽峪窯——宋代北方民窯 胎深褐色,器外多施一層陶衣,里外皆掛釉,釉色潔白瑩亮,襯以黑地或黑花,黑白色彩對比強烈。花紋以纏枝牡丹為多。用繪花、刻花或剔花製成。此外,絞胎技法具有獨特風格. 今河南省修武縣當陽峪。
龍泉窯——宋代著名瓷窯。始於五代,至南宋而鼎盛。明代仍繼續燒造,清代中期以後衰落停產。 此窯繼承越窯傳統,燒造青瓷。南宋龍泉窯瓷器分為兩種類型:一種胎質細密潔白,釉色以粉青、梅子青為代表,花紋裝飾上出現了堆塑和貼花。此種類型即習稱的「弟窯」,一般稱龍泉窯皆指此。另一種類型即習稱的「哥窯」。龍泉窯器形復雜,除一般日用器皿外,還燒制各種文具及仿古的瓶、鼎、觚、爐等。 今浙江省龍泉大窯、金村等處。
哥窯——宋代名窯 龍泉窯的一種類型。相傳南宋有章氏二兄弟在龍泉燒瓷器,兄名生一,所燒者稱哥窯、弟名生二,所燒者稱弟窯。傳世的「宋哥窯」,胎薄,色黑鐵,通稱「鐵骨」;釉面多有疏密不同的紋片,稱為「百圾碎」,口沿施釉淡薄,顯出胎色。圈足底亦露胎,礦有「紫口鐵足之稱」。 今浙江省,龍泉大窯、金村等處。
鶴壁窯——宋元時代北方民間瓷窯。唐末開始燒造,北宋中期以後為興盛時期,元代仍在燒造。 唐代鶴壁窯瓷器多白釉和黃釉,唐宋的器形有盤、碗、壺、罐等,並能燒造大件器皿,也有玩具和瓷枕。以白釉為主,有白地黑花的,也有加綠彩的;用繪花、刻花、剔花的技法,制出簡潔的花卉禽魚等圖案。器里往往寫有趙、楊、張、劉等姓氏銘記。元代除燒制傳統的品種之外,還仿製鈞窯的瓷器。 今河南省鶴壁市。
耀州窯——宋代名窯,自唐代開始燒造,北宋末為興盛時期,金元時期仍在燒造。 唐代燒造的是白釉或黑釉瓷器。北宋後開始燒造青瓷。器形以碗、盤、碟、罐盒、爐等為主。胎質灰白而薄。釉色勻凈。花紋多刻花、印花,裝飾花紋豐富多樣,有牡丹、菊花、蓮花等花卉紡魚、鴨、龍、鳳等。金元時期燒造的器皿胎釉粗厚,花紋圖案較前簡單。 今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附近(宋代屬耀州)。
建窯——宋代名窯 所燒黑釉瓷器,以小碗最多,胎骨烏泥色,釉面多條狀結晶,釉面多條狀結晶紋,細如兔毛,稱為「兔毫盞」。有的器底刻有「供御」,「進琖」等字樣。 福建省陽縣池墩村。
德化窯——明代著名瓷窯。始於宋代。 此窯以燒制白瓷而著稱。宋元時期燒制青、白釉瓷。德化白瓷胎釉渾然一體,如同白玉一般。除乳白色以外,還有象牙黃和粉黃色的。更有貼花、印花和堆花。所制佛像最傑出。今福建省德化縣。
石灣窯——明代著名瓷窯,清代以後繼續燒制至今 釉有灰黑、青綠、淡黃、灰藍等色,常帶有藍、紅等色的斑紋。此窯仿製的鈞窯瓷器另有創造。 今廣東省佛山市石灣。
吉州窯(又稱永和窯)——宋代著名南方民窯。起於五代,盛於宋,衰於元。 有青釉、綠釉、白釉、黑釉、彩繪瓷等。黑釉花樣較多,有像滴珠、鷓鴣斑、玳瑁斑的,也有繪雙鳳、龍鳳、木葉紋的。紋飾運用灑釉、剔花、印花、貼花等手法,而剪紙貼印手法更是吉州窯的獨特創造。 今江西省吉安市永和鎮(隋至宋吉安稱吉州)。
景德鎮窯——我國著名制瓷窯場。始於南朝陳時,經唐、宋、元、明、清至今。 唐代已燒造白瓷,宋代景德年間燒造官窯器,底書「景德年制」四字,從此有景德鎮之名。以產影青瓷器著稱。元代青花、釉里紅等已燒製成功。到明代,景德鎮開始成為我國瓷業中心,一道釉和釉繪等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更有五彩、鬥彩等彩繪瓷器的創造。到清代彩釉更有改進和創新,能燒制粉彩、琺琅彩等。其中康熙、雍正、乾隆年間燒造成的最精美,並各有其特色。 今江西景德鎮市。
崔公窯——明代景德鎮著名瓷窯之一。因為明隆慶、萬曆年間崔國懋在此燒制而得名 崔國懋在此窯燒制的仿宣德、成化年間的瓷器,頗為精美。 今江西省景德鎮市。
周窯——明代景德鎮著名瓷窯之一,因明隆慶、萬曆年間蘇州人周丹泉(名時臣,字時) 主要燒制仿古瓷器,所仿定窯很逼真。又能制陶印、文具、連環等。 今江西省景德鎮市。
壺公窯——明代景德鎮著名瓷窯,因燒制人吳為(吳一作昊,別號十九),自稱壺隱道人而得名。 善於仿造永樂、宣德、成化年間瓷器,都很逼真。 今江西景德鎮市。
臧窯——清代康熙中期景德鎮燒制的官窯瓷器,因康熙二十年至二十七年臧應選駐廠督造而得名 器物款識多寫劉伴阮(名源)監制。釉色以紅為最著。 今江西省景德鎮市。
郎窯——清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江西巡撫郎廷極在景德鎮督造的官窯瓷器 釉色以紅寶石為最著。 今江西景德鎮市。
年窯——清雍正年間景德鎮燒造的官窯瓷器,由於年希堯掌管窯務而得名 釉色發明很我色胭脂水釉為最著。 今江西省景德鎮市。
唐窯——清乾隆前期景德鎮所燒造的官窯瓷器,因唐英掌管窯務而名 所造各色釉彩,仿造各種古瓷,以工細著稱。 今江西省景德鎮市。

❸ 從蕪湖出發到繁昌縣的宋代瓷窯遺址游覽,路線怎麼走

本人繁昌人,建議別去。宋窯未成景區。在我家門口,我去過N多次,看不到什麼。
如果的確想去繁昌玩兒,可以從蕪湖汽車站或者馬飲客運坐汽車前往。
繁昌目前最出名的是馬仁寺風景區。
遺址還有孫村人字洞
因為好幾年不在家門口混,所以對門票一類不熟悉。宋窯在縣城城南,繁昌汽車站5路公交車到一中後門口下,詢問當地人一般即可去宋窯遺址了。

❹ 宋代以前有什麼窯口

您的這一個瓷器,真品是宋代的「越窯瓷執壺」,真品市場上一般喊價要超過100000元;真品喜歡就可以當一個品種收藏!

❺ 當陽峪瓷窯遺址的當陽峪窯

宋代北方民間瓷窯。窯址在河南修武當陽峪,故名。窯場未見文獻記載。窯址面積很大。回胎質有細潔的白胎、堅硬答的灰胎、粗松的砂胎和缸瓦胎。釉色光潤瑩亮。裝飾技法有刻花、半劃半刻、填彩、三彩和絞胎等,其中以絞胎技法具有當陽峪窯的獨特風格。刻劃花最復雜的一種是用多種色釉的剔劃法,先在胎上施黑釉,次加白釉,再在白釉上罩黃釉,最後上一層綠釉,然後用尖銳器件,刻劃花紋,剔出所需要的多種色彩。圖案以纏枝牡丹為最多。當陽峪窯,是磁州窯系中較優秀的民間瓷窯之一。在遺址內發現了崇寧四年的窯神廟碑。是確定窯址年代最重要的物證 。

❻ 上店窯的遺址主要在哪個朝代

上店窯來的遺址主要在唐宋時期。自
唐宋瓷窯遺址,1984年在耀州窯遺址發掘出土了一處唐宋時期燒造瓷器的作坊和窯爐遺跡。保留較為完好的有宋代制瓷作坊一組,內有粉碎原料工具石臼、練泥池、安裝轉輪的軸坑、烘乾坯件的火炕、施釉用的陶缸及沉澱的釉葯等遺物、遺跡。作坊外有與生產相聯系的堆料場、晾坯場、燒成窯爐等重要生產設施遺跡。還保存有發展有序疊壓關系清晰的多座宋代燒瓷窯爐,較為完整地再現了宋代耀州窯陶瓷生產工藝的各個環節,在中國同類瓷窯遺址中是十分罕見的。
上店窯,即耀州窯。耀州窯始於唐代,北宋末為鼎盛期,宋代六大窯系,終於民國。其窯址位於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舊稱同官,宋代時屬耀州,故名「耀州窯」,包括陳爐鎮、立地鎮、上店鎮及玉華宮等窯在內。

❼ 想知道: 廈門市 同安宋代瓷窯遺址 在哪

宋代瓷窯遺址址位於同安汀溪水庫左側,離縣城約10公里。據考證,這個窯基遺址是宋代大型瓷器生產作坊之一,出產的珠光瓷遠銷日本。

宋代瓷窯遺址最佳旅遊季節:
廈門5-6月是梅雨季節,7-9月為台風季節,而且7月份氣溫最熱,1月份氣溫最冷,最好還是3、4月份或者11、12月份去比較好,氣候最佳。因為去了宋代瓷窯遺址不可能不去廈門其他的景點吧。

宋代瓷窯遺址交通:

可在廈門火車站右側乘廈門到同安的公共汽車、的士或小巴前往,到達同安城時再轉乘同安的小公共汽車到各旅遊點參觀。

宋代瓷窯遺址住宿:

同安鎮中心有許多酒店,到這附近灑店入住,價格便宜(150左右,標房),且安全,衛生~

宋代瓷窯遺址美食:

到了同安,最有名的當然是同安封肉,當然,這里也吃得到廈門的各種傳統小吃,如沙茶麵,肉棕等

❽ 宋代瓷業繁榮景象是怎樣的

在唐、五代瓷業大發展及瓷藝顯著進步的基礎上,宋代瓷業出現一派繁榮。據考古發現,宋代瓷窯遺址遍布今全國17個省、自治區的134個市縣。其瓷業雖然沒有完全改變唐代「南青北白」的局面,但是各地瓷窯所生產的瓷器在造型、釉色及裝飾上各有特色,形成了人們通常所說的六大窯系:定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磁州窯系、龍泉青瓷窯系和景德鎮青白瓷窯系。市場的激烈競爭使各瓷窯系都創造出一批有特色的名瓷,爭奇斗艷。上述六大窯系都是民窯,產品主要滿足社會各階層人們的需求。此外還有專門為宮廷生產,產品一般不作為商品的官窯。官窯的工匠來自民窯,但往往集中了一批有才華絕技的工匠,所以燒出來的瓷器有許多屬於精品,體現了當時制瓷工藝所達到的精湛水平。瓷業市場上繁花爭艷的壯景足以反映宋代瓷業的發達興旺。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