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城遺址
❶ 河南信陽有哪些名勝古跡
1、浉河區:雞公山風景名勝區、南灣湖風景區、車雲山、集雲山、雲霧山、天雲靈山寺
山、連雲山、四望山、波爾登森林公園 。
2、 平橋區:濕地公園、震雷山、天目山、城陽城遺址保護區、北湖國家水利風景區、淮河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3、羅山:靈山寺、董寨鳥類自然保護區、九里落雁湖、龍池、何家沖。
4、 光山:大蘇山、凈居寺(宋真宗題匾)、五嶽湖風景區、萬海峰將軍舊居、鄧穎超祖居、司馬井(司馬光砸缸)、王大灣會議舊址。
5、潢川:望河樓、三義觀、七里清泉司馬光故居 。
6、淮濱:期思古城、淮濱縣濕地保護區 。
7、息縣:濮公山。
8、固始:九華山旅遊風景區、陳元光故居、王審知故居、鄭成功墓地、番國故城遺址。
9、新縣: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天台山、淮嶺生態園、黃毛尖、香山湖、許世友將軍墓、金蘭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連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10、商城:金剛台國家地質公園、湯泉池、黃柏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鯰魚山水庫、觀音山。
❷ 信陽必去的十大景點有哪些
信陽抄旅遊景區
雞公山 南灣湖 靈山寺 黃柏山 西九華山 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 許世友將軍故里
博物館: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信陽博物館、城陽城遺址博物館
國家濕地公園:淮河濕地公園、龍山湖濕地公園、香山湖濕地公園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陽城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司令部舊址、黃國故城、鄧穎超祖居
❸ 信陽是不是古都
春秋時期,吳國伍子胥 孫武伐楚,攻破楚國鄞都。楚國把國都遷往信陽。
現在信陽專市有個地名就叫做楚王城屬,但此處非彼城,而是當時市政開發時為了圈開發商的銀子而喊出來的。真正的楚 王城遺址在現在信陽北20多公里的地方。那裡考古發掘了成陽城遺址。
據說那裡曾經出土過編鍾,但我不知道是不是整套的。我原來的女友老家就是那片的,在她家裡我見到過弩箭的箭矢和古錢幣,都是青銅的。十幾年前她們村裡有個駝背老頭,在下過雨的地上撿到過金幣;另有兩個人也是在雨後的山坡上分別撿到過一大一小2件玉器,當時文物販子去收購都給了大的8萬多小的4萬多的價錢。當時全村轟動,也去那個山坡上找,但都沒有那個運氣了。
❹ 求信陽長台古渡遺址的照片
大概是這里吧
❺ 信陽歷史歸屬哪裡
信陽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中華眾多姓氏均源於此。
早在八千多年前,境內淮河兩岸就出現了相當規模的原始農業,保存著裴李崗文化、龍山文化 和屈家嶺文化20多處。
戰國時期,信陽是楚國的疆域中心;
唐朝中葉,信陽再次成為中央王朝糧食、兵源和財源的重地。
❻ 信陽市城陽城址博物館共分幾個展廳
城陽城遺址博物館主體建築包括1個序廳、3個展廳、1個多媒體廳、2個墓展廳
3個展廳中,第一站廳楚都城陽主要展示城陽城建城背景、發展沿革、保存現狀以及楚墓群重大考古發現等內容,陳列出城陽城作為楚國北攻東進軍事重鎮的歷史地位,共展出兵器、貨幣、生產生活工具、文獻等共計42件/套。
第二展廳驚世發現(一)廳採用文物展示、圖版說明及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方式,向遊客展示城陽城址一、二號墓的驚世發現,共展出一、二號墓文物84件/套,其中包括成組的樂器、成套的車馬器、兵器、生活用的顏色鮮艷的漆木器、以及鑲有金銀圖案的銅、鐵器、種類繁多的陶器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建國以來出土最早最完整的青銅編鍾、最早的毛筆、最早的竹書、最早的床、最早的枕頭、最早的銅胎漆器等。
第三站廳驚世發現(二)廳主要陳展內容為七、九號戰國楚墓的重要發現,七號墓因「規模大、文物多、品位高」而被評為「2001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發現」和「2002年度全國重大考古發現」,九號墓出土一套9鼎8簋的陶器,彰顯了墓主人尊貴的身份地位,本展廳注重科技手段的運用,圖片展示、多媒體、觸屏機等將城址風貌展示、文物陳列、場景再現融為一體,從多個角度、多種形式表現城陽城古墓豐厚的楚文化底蘊,共展出文物114件/套。
七號墓室本體保護展廳以七號墓現存的墓室、木棺、木槨等為依託,保持原墓葬結構不變,復制、擺放部分文物,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展示古墓全貌,使遊客身臨其境,感受楚文化的內涵和魅力。
❼ 誰了解河南信陽這個地方的信息
信陽市位於河南省南部,東鄰安徽,南接湖北,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漢間的戰略要地,豫南經濟、文化、教育、物流中心,也是鄂豫皖區域性中心城市。信陽山水秀麗,氣候宜人,素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之美譽,是中國著名的宜居之城、魅力之城、創業之城,自古以來人傑地靈、英雄輩出,是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信陽是華夏文明最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早在八千多年前,境內淮河兩岸就出現了相當規模的原始農業,從東到西分布有裴李崗文化、龍山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址多處。西周時期,信陽分別是弦、黃、蔣、息、蓼、番、申等諸侯國的國都、封地,戰國時期曾為楚國的別都(遺址在今信陽平橋區)。三國及東晉末分別為弋陽郡、義陽郡的郡治所在地,唐代為申州、光州之州治。盛唐時期,義陽是中央王朝重要的糧食、兵源和財源基地,北宋初年改稱信陽州,一直延用至今。明清時期,信陽的經濟、文化已經相當優越,糧食充裕、商業繁榮、名士薈萃,且人文底蘊濃厚,進士、舉子輩出。
信陽在歷經春秋、戰國之後,中原文化與楚文化在此交融共生,形成了厚重豪放、細膩浪漫的豫風楚韻,釀就了信陽獨具特色的淮上文化風情[1]。孔子周遊列國終點、子路問津、司馬光砸缸、亡羊補 信陽美麗夜景牢的故事都發生在這里。在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播放的樂曲《東方紅》,就是由信陽長台關出土的楚國編鍾演奏的。信陽是中華姓氏之根,漢姓100大姓中,黃、賴、羅、蔣等13個姓氏都源於此(如黃姓起源於潢川、羅姓起源於羅山、賴姓起源於息縣、蔣姓起源於淮濱,陳姓、王姓、潘姓、孫姓、沈姓均起源於固始[2])。信陽地處江淮之間,是歷代中原人南遷的始發地和集散地,唐朝時期光州固始籍將軍陳元光率鄉勇南下閩粵平定蠻苗叛亂,於當地厲行法治、開墾荒地、興修水利,之後從家鄉派遣大量百姓南下定居,故信陽享有「中原第一僑鄉」之美稱。
信陽氣候宜人,植被茂密,山水秀麗,素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之美譽。是中國最顯著的南北分界的標志地。境內有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的雞公山、水域比西湖大70多倍的風景名勝區──南灣湖、朱元璋敕封「皇廟」,全國獨一無二僧尼同寺的靈山寺、天然溫泉療養勝地的湯泉池、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等著名旅遊景點。
信陽飲食文化優越,信陽菜、信陽小吃聞名天下,獨具一格。信陽毛尖更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北宋文豪蘇東坡謫居信陽時,曾給予「淮南茶,信陽第一」的稱贊。
信陽北距鄭州300公里,南距武漢200公里,東距合肥346公里,西距西安534公里。是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通信樞紐、全國44個交通樞紐城市之一,是豫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物流中心[3],也是中國連接南北,承東啟西最重要的支點城市。
開放、宜居的信陽城歡迎四海賓朋前來觀光旅遊、投資興業。
城市榮譽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市、中國創業之城20強、中國魅力城市30強、2010中國休閑城市30強、
錦綉信陽城(10張)2009中國十佳宜居城市、2010中國十佳宜居城市、2011中國十佳宜居城市、2010年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省級衛生城市、國家雙擁模範城市、全國最佳環保示範市10強、中國節能減排示範城市、中國綠色經濟十佳城市。
編輯本段
行政區劃
信陽市下轄浉河區、平橋區、潢川縣、淮濱縣、息縣、新縣、商城縣、羅山縣、光山縣等七縣兩區,代管固始縣,另有羊山新區、南灣湖風景區、上天梯管理區、雞公山管理區、信陽工業城、省級潢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等6個處級行政單位(市政府派出機構)。區號:0376,車牌號:豫S。
序號 地區 代碼 面積(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萬人) 郵編 駐地
1 浉河區 411502 1783 59.4 464000 湖東街道
2 平橋區 411503 1889 63.6 464100 平橋街道
3 羅山縣 411521 2065 50.4 464200 城關鎮
4 光山縣 411522 1829 58.5 465450 紫水街道
5 新縣 411523 1554 27.5 465500 新集鎮
6 商城縣 411524 2117 49.5 465350 城關鎮
7 固始縣 411525 2946 102.3 465200 城關鎮
8 潢川縣 411526 1638 63 465150 定城街道
9 淮濱縣 411527 1209 57 464400 城關鎮
10 息縣 411528 1836 79.4 464300 城關鎮
信陽市區管轄街道鄉鎮
區 數量 街道鄉鎮
市區 浉河區 轄9個街道、3個鎮、6個鄉 老城街道、民權街道、車站街道、五里墩街道、五星街道、湖東街道、南灣街道、金牛山街道、雙井街道、李家寨鎮、吳家店鎮、東雙河鎮、遊河鄉、董家河鄉、浉河港鄉、譚家河鄉、柳林鄉、十三里橋鄉
平橋區 轄5個街道、5個鎮、9個鄉 羊山街道、前進街道、南京路街道、平橋街道、甘岸街道、明港鎮、五里店鎮、邢集鎮、平昌關鎮、洋河鎮、肖王鄉、龍井鄉、胡店鄉、彭家灣鄉、長台鄉、肖店鄉、王崗鄉、高粱店鄉、查山鄉。市政府派出機構:上天梯管理區
編輯本段
歷史沿革
西周至春秋時期,信陽境內分封有弦國、黃國、蔣國、息國、蓼國、番國、申國。弦國(隗姓),國都在今光山縣城西5公里處。黃國(嬴姓),國都遺址在今潢川縣隆古鄉。蔣國,為周公旦之子伯齡封地,國都曾設在今淮濱縣期思鎮。息國(姬姓),為周文王之子羽達的封地,國都在今息縣城西南6公里的青龍寺。蓼國,相傳為夏代皋陶裔孫封地,春秋時國都建於今固始縣城東北6公里的蓼城崗。番國(已姓),國都遺址位於今固始縣城以北。申國(姜姓),都城在今南陽市北,為「南申」,被楚所滅後,於今信陽市區另築謝城(遺址在今平橋區平昌關鎮)稱之為「東申」。從公元前688年開始,楚國相繼吞滅上述各國,委派縣尹(尊稱為縣公)進行管理,設置了直屬於楚國中央管轄的地方政權--息縣、期思縣、申縣是為本市設縣之始。
秦代以郡轄縣,本市境內設7縣。即:蓼縣,治所在今固始蓼城崗;安豐縣,治所在今固始縣石佛鄉;雩婁縣,治所在今商城縣東北隅的李集;西陽縣,治所在今光山縣境內;期思縣,治所在今淮濱縣境內;息縣,治所在今息縣境內;城陽縣,治所在今平橋區長台關楚王城遺址。
漢沿秦制,郡縣轄區縮小,息縣改名新息縣,又增設5個縣。即:安昌縣,治所在今平橋區平昌關;弋陽縣,治所在今潢川縣城;車大縣,治所在今光山縣境內;黽縣,治所在今羅山縣高店;鍾武縣,治所在今平橋區中山鋪。東漢初年,新息、弋陽、雩婁、蓼、車大等縣改置侯國,改鍾武縣為平春侯國,置褒信侯國(國都在今息縣包信鎮),後相繼恢復為縣制;又置義陽縣,治所在今浉河區。
三國時屬魏國。新置弋陽郡(治所在今潢川縣境內),是為本市設郡之始。後又設義陽郡(治所在今平橋區平昌關),旋省去,西晉時又重設該郡,治所設於仁順城(在今浉河區境內)。東晉時,豫州治所遷至西陽(今光山縣境內),是為本市設州之始。
宋代,新息縣、褒信縣仍屬蔡州。申州於宋初先後改稱義陽軍、信陽軍,軍治所不變,轄信陽、羅山2縣。光州轄固始、定城、光山、仙居(南宋時省入光山縣)4縣。原殷城縣先改稱商城縣,後廢縣改為商城鎮,並入固始縣。
元代,息州(金國於1208年設置,明代初年降為縣,州治所在今息縣縣城)轄新息、褒信、新蔡、真陽(今正陽縣)4縣,光州轄縣不變。信陽軍先後改稱信陽府、信陽州,轄縣不變。
明代,光州轄光山縣、固始縣、息縣、商城縣。信陽州轄羅山縣、確山縣。原定城縣、信陽縣省去,分別由光州、信陽州管實土。
清代,信陽州仍轄羅山縣。光州於1724年升為直隸州,直隸河南行省,轄縣不變。
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州改縣,信陽州、光州於1913年分別改為信陽縣和潢川縣。此期,省下設道,信陽、羅山、息縣、潢川、光山、商城、固始7縣歸豫南道(治所在今信陽市)管轄。1914年,豫南道改稱汝陽道,治所在信陽,轄豫南地區信陽、南陽、南召、鎮平、沘源、泌陽、桐柏、鄧縣、內鄉、新野、方城、舞陽、葉縣、汝南、正陽、上蔡、新蔡、西平、遂平、確山、羅山、潢川、光山、固始、息縣、商城、淅川共27個縣。轄境約當今河南省伏牛山、沙河、洪河、淮河以南地區。1927年撤銷汝陽道,改設豫南行政區,1929年撤銷。1932年,省、縣之間設置行政督察區,為省派出機構,河南省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潢川縣城,轄信陽、潢川、光山、固始、商城、息縣、羅山、經扶(今新縣)8縣。1949年1月,該專員公署不存。
建國初,信陽分信陽專區和潢川專區。信陽專區原為1947年中原解放區豫皖蘇區所屬的第八專區,1952年10月,原潢川專區所屬潢川、息縣、固始、商城、新縣、光山、羅山、淮濱等8縣劃入信陽專區。
1998年6月9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信陽地區和縣級信陽市、信陽縣,設立地級信陽市、浉河區、平橋區。信陽市轄羅山縣、光山縣、新縣、商城縣、固始縣、潢川縣、淮濱縣、息縣和浉河區、平橋區。2011年6月,經河南省批准,固始縣升格為省直管縣(由信陽市代管)。
編輯本段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信陽處於東經114°06′,北緯32°125′,地勢南高北低,崗川相間。西部和南部由桐柏山、大別山構成的
宜居信陽好風光(20張)豫南山地,面積近7000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37.1%。兩山首尾相接,連成一體,蜿蜒於豫鄂邊界,是江淮兩大流域的分水嶺。大別山在信陽境內長約200公里,東段山脊高峻雄偉,海拔在千米以上,西段寬闊低緩,以千米以下低山為主,間有丘陵分布;桐柏山在信陽境內69公里,山勢高峻陡峭。中部是丘陵崗地(合肥-潢川盆地西半部分),位於豫南山地以北,明港、寨河、固始連線以南,海拔50-100米,面積7000多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38.5%。由於受淮南水系的強烈切割和沖淀,形成高差20-40米的丘陵起伏,崗谷相間的形態組合特徵。此區梯田層層,河渠縱橫,塘堰密布,水田如網,酷似江南風光。北部是平原和窪地,面積4000多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24.6%。其中平原海拔30-59米,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17%;窪地海拔22-35米,主要分布在淮河兩岸,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7.6%。
氣候條件
信陽地跨淮河,位於中國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上,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這種過渡氣候造成淮河南北自然景觀的差異:淮南山清水秀,水田盈野,稻香魚躍,猶如江南風光;淮北平原舒展,一望無垠,盛產小麥、雜糧、棉花,北國情調濃厚。
信陽日照充足,年均1900-2100小時;年平均氣溫15.1-15.3℃,無霜期長,平均220-230天;降雨豐沛,年 羅山縣農田風光均降雨量900-1400毫米,空氣濕潤,相對濕度年均77%。信陽四季分明,春季天氣多變,陰雨連綿,季降水日數多於夏季,降雨量達250-380毫米,佔全年降水量的26-30%,夏季高溫高濕氣候明顯,光照充足,降水量多,暴雨常現,降水量400-600毫米,佔全年的42-46%。秋季涼爽,天氣多晴,降水頓減,季均降水量170-270毫米,佔全年的18-20%。冬季氣候乾冷,降水量少,約80-110毫米,佔全年的10%;冬季在四季中歷時最長(130天左右),但寒冷期短,日平均氣溫低於0℃的日數年平均30天左右。
水流水域
信陽河流眾多,分屬長江、淮河兩大水系。其中,淮河流域面積占 南灣湖全市總面積的98.2%,長江流域面積僅佔1.8%。信陽地處淮河上游,淮河在河南省境內流長437公里,其中在信陽境內長363.5公里。淮河支流密集,流程在百公里以上的有史河、灌河、浉河、白露河、潢河和竹竿河,均按西南-東北方向匯入淮河。全市河流水面面積共計3.7萬公頃,佔全市總面積的1.96%。
信陽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年均水資源總量90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1230立方米,是河南省人均3.2倍。全市有大型水庫5座,中型水庫13座,小型水庫866座,總庫容40.52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占河南省總量的22%。著名水域光山五嶽水庫、商城鯰魚山水庫、市區南灣湖、北湖等,出山店水庫是淮河上游控制性工程,適宜建設大型水電項目。
礦產資源
信陽已探明各類礦產49種,礦產地280多處,其中金屬礦17種,非金屬礦24種;有大型礦11處,中型礦31處。特別是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上天梯非金屬礦為亞洲第一大非金屬礦,總儲量7.3億噸,其中珍珠岩儲量1.2億噸,佔全國50%以上,膨潤土5億噸,河南省第一,沸石5600萬噸。此外,還有二氧化硅礦800萬噸,金紅石礦100萬噸,鋅礦100萬噸,鉬礦6.5萬噸等。
農副產品資源
信陽農林漁牧產品資源豐富。水稻、油菜、紅黃麻、板栗、銀杏、茶葉等農產品年產量均居河南之首,信陽毛尖飲譽海內外。畜牧業是信陽農村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鴨、豬、雞、鵝等飼養量大,並培育出了華英、亞美、三高、正興等產業化龍頭企業。
編輯本段
經濟概況
經濟數據
2010年GDP1150.0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8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460.9億元,增長14.8%;第三產業增加值343.3億元,增長12.2%。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2.98億元,比上年增長18.9%,增幅居全省第7位。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4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311元。產業加快向產業集聚區集聚,綠色食品、高端製造、新型建材三大基地建設加快推進。山信糧業優質稻米產業化綜合加工項目、台灣光景光電攝像頭生產、奧特陶瓷牆地磚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產。河南雞公山文化旅遊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全面推進,志高文化科技動漫產業園開工建設,與港中旅、上海文廣等一批知名企業合作深入開展,主題文化建設紅紅火火,物流業方興未艾。
交通狀況
信陽北距鄭州300公里,南距武漢200公里,東距合肥346公里,西距西安534公里。是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通信樞紐、全國44個交通樞紐城市之一。
民航:信陽明港機場(2009年12月11日開工建設)。
鐵路:境內京港高鐵、京廣鐵路、京九鐵路、寧西鐵路四條國家級鐵路大動脈。在建的京港高速鐵路客運專線時速達350公里,預計建成後北到鄭州只需一小時,到北京三小時,南至武漢不到一小時,至廣州三個半小時;信陽--隨州--常德鐵路,衡潢鐵路之濮陽-潢川段被納入新修編的中長期鐵路規劃。信陽周圍密集的綜合鐵路網,而中國的國道公路、高速公路等大多沿鐵路而建,所以,信陽是連接中國東西南北重要的交通樞紐,在華中的交通位置和鄭州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南北呼應,對發展中國物流交通業極其有利。
美麗信陽(9張)
信陽市各轄縣均有火車站,其中:信陽站為一等站,潢川站為二等站,固始站、息縣站、明港站、羅山站、商城站、淮濱站、新縣站為三等站,光山站為四等站。
公路:境內京港澳高速、滬陝高速、大廣高速三條國家級高速公路,羅山經淮濱到阜陽的高速公路被立項;107國道、106國道、312國道三條國道,分別在主城區和潢川縣城形成雙十字交叉。公路總里程達7660公里,公路密度40.5公里/百平方公里;干線公路總里程1457.875公里。 過境的京珠高速公路省道10條,長1000.155公里:S204三(河尖)馬(達河)線、S213吳(家莊)黃(谷畈)線、S216平(輿)長(竹園)線、S219永(和)定(遠)線、S224確(山)平(靖關)線、S335棠(村)西(峽)線、S336馬(集)息(縣)線、S337羅(山)淮(濱)線、S338鍾(鋪)周(黨)線、S339陳(淋子)東(雙河)線。
水運:信陽目前有兩大出海港口,分別是淮濱飲馬港和固始望港港,其中淮濱飲馬港是河南第一大內陸港。[5]信陽第一艘萬噸貨船「豫 固始望港碼頭信貨11588」2011年4月在揚州萬隆船廠下水,是河南省目前最大噸位的貨船,載重噸可達2萬噸,建造歷時15個月。該船下水結束了信陽無萬噸級貨船的歷史,信陽有5艘載重2萬噸以上船舶正在建造之中,標志著信陽航運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通訊:國家通信干線京廣光纜、京九光纜以及西合光纜在信陽形成「信息高速公路」雙十字通道。
物流:金牛物流園區建設工程項目是全省擬建的包括信陽、洛陽、南陽、商丘、安陽五個區域性中心城市建立的5個物流樞紐中心之一,園區位於金牛山辦事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環境優美,是建設物流園區的理想之地。
❽ 信陽歷史悠久嗎
信陽是一座歷史古城。早在八千多年前,境內淮河兩岸就出現了相當規模的原始農業,從東到西分布有裴李崗文化、龍山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址多處。
商、周之際,這里建立了申、息、弦、黃、蔣、蓼等諸侯國。春秋、戰國時期,楚滅申、息等諸侯國,建申、息、期思等縣,一代名相孫叔敖造田興水,使楚國富甲一方,他設計並主持修建的期思陂,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項大型水利工程。
在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播放的樂曲《東方紅》,就是由信陽長台關編鍾(於1957年在信陽長台關一座戰國楚墓中出土,共13件,現藏河南省博物館,保存完好,深埋地下兩千多年,至今仍樂律准確)演奏的。
盛唐時期,義陽是中央王朝重要的糧食、兵源和財源基地,是申州州治。北宋改義陽為信陽,一直延用至今。
明、清時期,信陽的經濟文化已經有相當規模,糧食充裕,商業繁榮,名士薈萃。
信陽作為「革命老區」(鄂豫皖蘇區),如今是河南省唯一被列入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遊區」之中的省轄市。
1949年4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信陽,信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屬河南省的信陽專區和潢川專區,1952年10月合並為信陽專區,1965年分出駐馬店專區。1970年信陽專區改稱信陽地區,1998年6月9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信陽地區和縣級信陽市、信陽縣,設立地級信陽市。
信陽地處江淮間,作為歷代中原河洛人南遷的肇始地和集散地,作為「中原僑鄉」。在當今漢族100個大姓中,就有十多個姓氏源於信陽或有一支源頭在信陽。據考證,黃、潘、賴、羅、廖、孫、蔣、白、傅等姓都源於信陽。
❾ 信陽的歷史文化
http://ke..com/view/3638.html?wtp=tt
網路上看看,比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