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玉種地遺址

玉種地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1-29 03:31:20

1. 代表中國遠古南北玉器文化遺址分別為

北方 紅山文化遺址 代表器物 玉C龍 玉豬龍

南方 良渚文化遺址 代表器物 玉琮 玉鉞

望採納

2. 哪些遺址里出土過玉豬龍

玉豬龍廣泛出土於紅山文化時期的遺址中,並且在一些春秋墓葬中還有傳世器的出土。舉一些有名的:

1、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紅山文化遺址

豬龍形佩,出土於虢季墓中,長4.3、寬2.2、厚0.25厘米。青玉,淺冰青色,有黃白色斑紋。玉質細膩,潤澤光潔,半透明。體呈扁長「C」字形狀,兩面紋飾相同。頭尾相對,龍口平齊,圓眼,小耳,卷角,口下與卷角處各有一小穿孔。該器物與牛河梁遺址中出土器物特徵基本接近

3. 良渚遺址的一處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等大量玉器是屬於什麼崇拜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德國考古學院通訊院士鄧聰教授蘇州透露,從目前考古實證研究來看,世界范圍內人類最早使用的玉器——東亞玉器的年代,可能出現於距今4萬年左右。此前,考古界一般認為玉器最早出現在距今1萬年前後。
鄧聰提出,東亞玉器的出現很可能與現代智人形成有著密切的關系,最早的玉器也是現代智人現代行為的一種表現,這種現代行為是一種前所未有創新的象徵性能力的表現,而玉器就是這種象徵性的載體。
「從歐亞大陸考古考察,我們估計中國最早的玉器今後可能從新疆北部以至內蒙古一帶可能有所發現。8000年前興隆窪文化的玉器傳統,也是在上述所說這種4萬年左右玉文化體系中孕育而生的」。這位長期致力於玉器考古學研究的香港學者認為,玉器初現是心智革命,發生於東北亞舊石器時代從中期轉變到晚期階段,約在距今4萬至3萬年間。地理上,包括東北亞洲的西伯利亞南部以至蒙古和中國新疆阿爾泰一帶,其中玉器原料,部分有可能釆用貝加爾湖一帶的軟玉礦。
據介紹,在中國,上世紀30年代北京周口店上洞發掘出土有大量距今2萬年前後的玉石珠及墜飾和穿孔牙墜、有孔貝殼及魚脊椎骨飾,這是中國舊石器時代出土人體飾物最豐富的地點,也是目前考古發現上中國最早的玉器相關的遺存實證。

4. 興隆窪文化遺址中的玉器發現有哪些意義

興隆窪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玉玦、玉斧、玉錛等玉器100餘件,年代為距今8200年至7400年,由此認定興隆窪文化玉器是我國年代最早的玉器,開創了我國史前用玉之先河。

5. 良渚遺址出土了哪些玉器

良渚文化距今已有4000~5300年的歷史,目前已發現的良渚遺址群面積約有30平方公里,各類遺址有30餘處。主要位於浙江太湖流域。

反山遺址是良渚文化遺址群中等級、身份、地位最高,具有「王陵」性質的墓地。

反山遺址考古發掘工作開始於1986年歷時3個多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基建工程完成。

反山是一座並不起眼的小土台,佔地約3000多平方米,高約5米。發掘證實,它是良渚文化時期人工營建的土台,兼有祭壇和墓地雙重功能。在太湖流域3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經江、浙、滬考古學家發掘、調查得知,這類稱之為「山」或「墩」的地點,已有100多處,皆由人工營建,埋葬著大大小小、等級不同的貴族墓。

考古工作者在反山發掘了660平方米。

在距地表1.60米深的地方,發現了一處祭壇遺跡和9座良渚文化的貴族大墓,這是一座高度超過5米的人工土台,也就是反山的主體。9座墓葬分列南北2排,南列5座,北列4座。墓葬均是南北向的長方形豎穴土坑墓,3米多長、1米多寬,大多深1.3米,這在良渚文化時期是很少見的。這些墓葬內隨葬了豐厚的器物,多則數百件,最少的也有數十件,總數達到1200多件(組),其中以玉器為主,超過1100件(組),以單件計達到3500餘件。

眾所周知,中國並非產玉大國,在四五千年前的古代,中國最有名的玉器文化中,以遼西和內蒙東部的紅山文化與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最突出。據不完全統計,良渚文化玉器出土的數量大約已超過萬件,而反山一處幾乎佔了1/3。而且種類豐富,有琮、壁、鉞、柱形器、環、鐲、冠狀器、三叉形器、錐形器、半圓形器、璜、串飾、墜、帶鈞、長短不一的管、形態不同的珠、鳥、龜、蟬及大量鑲嵌用的玉片、玉粒等20多種,幾乎包括了所有的良渚文化玉器種類,其中很多是新發現的,極大地豐富了良渚玉器的器種。

反山玉器的雕琢技藝和形式也屬一流水平。除了光素無紋的玉器外,共有100餘件玉器雕琢了對稱和諧、規整精緻的紋樣。紋樣主要以神人面紋和獸面紋相結合的為主,這是良渚文化獨特的標志,即集中反映了良渚文化對神的尊敬和崇拜,也體現了良渚文化強烈的凝聚力,另外還有少量新發現的龍首紋。

神人面紋和獸面紋既能組合,又能分解後單獨出現,有的雕琢繁褥復雜,有的則十分簡化。反山玉器上發現了完整的神人和獸面復合的圖像。用淺浮雕和陰刻線兩種技法結合的手段雕琢而成的。圖像的上部是頭戴寬大羽冠的神人面紋,臉面作倒梯形,圓眼重圈,兩側有小三角的眼角,寬鼻以弧線勾出鼻翼,闊嘴內用長線、短線刻出16顆牙齒。神人的雙手呈抬臂彎肘,扶在所騎跨的獸頭之上的狀態,五指呈伸展狀,細膩之處清晰可見關節。神人之下為騎跨之獸,獸面以橢圓形的凸面為眼瞼,中以重圈為眼,眼瞼以橋形凸面相連,寬鼻上勾畫出鼻樑和鼻翼,闊嘴刻出嘴唇、尖銳的牙齒和兩對獠牙,獸的前肢作蹲伏狀,有尖利的爪子,這種獸的外貌特徵與虎相似,是一種食肉動物。神人和獸面復合,表達了良渚先民「通天絕地」的神巫觀念,反映了當時意識形態的深層內涵。如此完整的神人獸面圖像,堪稱微雕一般的工藝水平,只有在反山玉器中出現,它代表了良渚文化玉器雕琢技術的高峰。

反山良渚文化玉器的大量出土,引發了學術界、古玉愛好者、收藏者的極大興趣和關注,學術界迅速掀起古玉研究的熱潮。八十年代以來,「北有紅山,南有良渚」,加上三星堆、大洋洲、石家河、凌家灘、三門峽虢國墓地、曲村晉侯墓地、成都金沙遺地等等,從新石器時代到商周、春秋,中國古代玉器的頻頻出現,使得玉器文化更燦爛輝煌,極大推動了研究的進展。

良渚文化玉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數玉琮。這種造型奇特的玉器是良渚先民的創造,器形為外方內圓,中間是上下貫通的圓孔,所有的良渚玉琮均刻飾神人獸面紋。對於玉琮的用途、功能,可說是眾說紛紜,意見不一,但研究者在論述時,都把玉琮與神、巫聯系起來進行闡說,而玉琮的主人,則應是掌握神權的人。良渚文化出土玉琮的地點,也不過十餘處,凡是隨葬品中有琮的墓葬,其他隨葬品一定比較豐富,反映了墓主人身份、地位之高。反山共出土了21件玉琮,其中最大的重達6500克,而且是所有良渚玉琮中唯一在中間直槽上雕琢了八幅完整的神人獸面紋的一件,被稱之為「琮王」,成為國寶級文物。

玉璧是良渚文化玉器中唯一不雕琢神人獸面紋的器種,以厚重、圓大、光素為特點。在良渚文化隨葬品中較多見,反山23號墓出土玉璧多達54件。研究者多認為玉璧是財富的象徵物。

玉鉞是與石鉞形態基本一樣的器物,石鉞是良渚文化常見的石器,作為砍伐的工具或武器。用玉材製成鉞,就不具實用性,但意義就不同尋常了。在大型的良渚文化玉器中,玉鉞的數量最少,而隨葬品中只要出現玉鉞,尤其是那種鉞的上端帶王冠飾、把手也用玉製作的豪華型玉鉞,其主人的身份、地位就特別高。不具實用性的玉鉞,象徵著軍事指揮權。

反山墓地的主人們擁有代表神權的玉琮、象徵軍事指揮權的玉鉞、體現大量財富的玉璧,以及裝飾在冠帽上、佩帶在身體上的各種特殊玉飾件,充分顯示了他們是凌駕在廣大平民之上的貴族階層。

6. 紅山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哪些動物玉器

朝陽田家溝紅山文化墓地群有4個墓地地點,墓葬中的一件蛇頭形耳墜回在紅山文化的玉器當中是第答一例,這和《山海經》的耳雙蛇的記載相關。紅山文化出土的豬龍玦形器,在遼寧、內蒙古和河北等地均有發現,它可能是由豬的形象再度被神格化所衍生而來的,或者是「龍」在早期神話傳說階段的形象。紅山文化遺址還出土了鳥、龜、虎形佩和魚形石墜等小型的動物形象作品,它們主要是用玉或綠松石雕刻而成的。另外,貓頭鷹是紅山文化主要圖騰崇拜物,玉貓頭鷹在紅山文化出土數量最多。

7. 興隆窪文化遺址的玉器原材料來源是哪裡

在敖漢旗興隆溝遺址採集到的一件錛,玉質為閃石玉,暗綠料,玉料來源於遼寧省岫岩縣。阜新查海文化遺址,距今8200年,總計發現了50多件玉器,玉質主要是閃石玉,玉料來源於遼寧省岫岩縣。此外,在遼寧省東溝後窪遺址下層發現9件玉器和大量滑石飾品,在長海小珠山下層發現斧一件,在庄河北吳屯遺址發現鑿3件等,其玉質主要為閃石玉,玉料來源於岫岩縣,滑石也應來自產滑石的岫岩縣。

8. 紅山文化遺址中出土的一件黑色玉器是什麼

名稱:C形玉雕龍

年代:新石器時代

國家一級文物

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9. 侯馬晉國遺址出土的玉器有哪些

山西省侯馬晉國遺址發現了大量盟誓辭文玉石片,稱為「侯馬盟書」,又稱「載書」,盟書筆鋒清麗,為毛筆所寫,多為朱書,少為墨書。其書法犀利簡率,提按有致,舒展而有韻律。

它見證了春秋末期晉國趙鞅參與晉國內部由六卿內爭至四卿並立的一場政治斗爭,正是這場斗爭,拉開了作為標志戰國時代開端的「三家分晉」這一重大事件的序幕。我國古代有殺牲取血、血寫誓詞之說。侯馬盟書文字卻是用紅色礦物質顏料寫成的。這是血書盟辭習俗的延續與改進,既保持了盟書的內涵,又突出了北方文化的特色。

戰國玉器已逐漸擺脫商用玉器的圖案藝術風格,向寫實方向發展。比如曲阜魯故城發現的玉馬,各部位刻畫細微,形象生動逼真。

還有一件戰國孤品,稱為玉勾雲紋燈,高12.8厘米,盤徑10.2厘米,足徑5.9厘米。燈白玉質,有赭色沁。燈盤中心凸雕一五瓣團花為燈芯座。盤外壁和燈柱上部飾勾雲紋,內壁及燈柱下部飾勾連雲紋,底座飾柿蒂紋。

玉勾雲紋燈的座、柱、盤分別由3塊玉雕成,嵌粘密實,紋飾精美,富有層次感,顯示出精湛的雕刻技術。造型設計獨具匠心,燈柱上部處理成三棱形,下部為圓柱形並收腰,於簡單流暢的造型中又顯露出豐富的變化。

戰國玉鏤雕龍形佩,發現於安徽長豐縣楊公鄉戰國墓,長21.4厘米,寬10.9厘米,厚0.9厘米。玉料呈青色,有深淺不同的灰白和褐色沁斑。佩體片狀,龍形,兩面鏤雕相同紋飾。龍張口回首,龍身滿飾谷紋,尾上雕一大鳥,龍頭內外側及尾部又各凸雕一小鳥,於龍身中部有一圓形鑽孔。

同此形制的玉佩,該墓共發現兩件,分別置於人體盆骨的左右,顯然是主人佩戴的成組玉佩。

另一件玉鏤雕雙龍首佩為成組玉佩中部的中心玉件,長13.5厘米,高7厘米,厚0.3厘米。佩青玉制,有色變沁斑,薄片狀,整體呈「弓」字形。

佩以中線為對稱軸,對接雙龍,兩端雕龍回首仰視,唇吻部位捲曲誇張。龍身短而寬,飾凸起的谷紋,谷紋以短陰線勾連。佩中部廓外上、下鏤雕雲紋,上部及兩下角都有鏤雕的孔洞,可穿繩。這類帶有前肢的半身龍玉佩在戰國玉佩中非常罕見。

還有戰國玉扭絲紋瑗,直徑8.3厘米,厚0.3厘米。瑗呈內、外雙重環狀,環面飾扭絲狀紋飾,兩環相連之6處,其中3處飾橫向的扭絲紋。兩環間有細長的透孔相隔,共6處,其中3條透孔中部開圓形小孔,應為穿繩懸掛所備。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