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跡遺址
㈠ 南京的名勝古跡
南京博物院 江蘇省美術館 南京梅園新村紀念館 南京雲錦博物館 南京地質博物館 南京航海博物館 南京石頭城社區歷史文化博物館 靜海寺《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
53家免費公園: 南京下馬坊公園 南京琵琶湖景區 南京平山森林公園 南京竹鎮森林公園 南京寶塔山森林公園 南京聚寶山森林公園 南京雨花寧南森林公園 南京仙林陽山森林公園 南京靈岩山森林公園 南京大荊山森林公園 南京方山森林公園 南京油山森林公園 南京綠水灣濕地公園 南京龍袍黃天盪濕地公園 南京興隆洲濕地公園 南京九龍湖濕地公園 南京鳳凰公園 南京城東公園 南京濱江風光帶 南京烏龍山公園 南京太平山公園 南京明故宮遺址公園 南京東水關遺址公園 南京午朝門遺址公園 南京東華門遺址公園 南京西華門遺址公園 南京西安門遺址公園 南京武定門公園 南京清涼山公園 南京石頭城公園 南京大鍾亭公園 南京神策門月城公園 南京鼓樓公園 南京烏龍潭公園 南京鄭和公園 南京明御河公園 南京北極閣公園 南京和平公園 南京南湖公園 南京綉球公園 南京小桃園 南京菊花台公園 南京浦口鳳凰山公園 南京江浦公園 南京龍口公園 南京湖心島公園 南京東山公園 南京龍小山公園 南京文化公園 南京翠園 南京平頂山公園 南京煉油廠公園 雨花台烈士陵園 其他免費景點: 清涼山公園 石頭城公園 夫子廟 綉球公園 紫金山 玄武湖環湖路 展覽館營業時間一覽: 1、雨花台烈士陵園 開放時間為8:00—17:00,每日接待量控制在15000人,有園中園收費,周一閉館
2、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上午8:30—下午4:30,周一閉館
3、靜海寺《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 上午9:00—下午5:00,周一閉館
4、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 上午8:30—下午4:30,周一閉館
5、南京市規劃建設展覽館 上午9:00—下午4:00,周一閉館
6、南京雲錦博物館 上午9:00—下午5:00
7、南京市檔案館 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2:00—5:30。目前正在裝修,預計6月份可以開放
8、南京國防園免大門票,園內小館暫不免票,上午7:00—下午5:00
9、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 南京農業大學內,接受團體預約參觀,聯系電話:84399033
10、南京市稅收文化教育基地周一至周六開放,上午9:00—11:30,下午2:00—5:00 部分公園詳盡介紹:
1.鼓樓公園
鼓樓公園被綠樹掩隱著在風雨中飄搖,紅牆和琉璃瓦在樹叢中忽隱忽現.古老的城樓在朝霞里,在夕陽中散發著神秘的意味,那長條石鋪制的地磚上覆蓋著一些濕潤的流翠般的青苔,錯落著展示時間。
2.北極閣公園
以綠地園林為主的東廣場、以「北極飛川」人工瀑布為主的中廣場和以景觀大道、幾何樹陣為主的西廣場三個部分,通過有機組合綠化植被、噴泉水景和硬質鋪裝,力圖構築一個自然和諧、充滿趣味的市民休閑空間。
3.大鍾亭公園
大鍾亭在鼓樓。現在的大鍾亭在高樓的環繞下,蜷縮成了一方小小的園地,亭內亭外早已隔成了兩個世界,外面的是喧鬧的現代都市,裡面是清茶幽香,青煙繚繞,迴廊曲折,鬱郁蔥蔥,,古色古香,於鬧市中獨保一份純粹於自然。
4.明故宮遺址公園
南京明故宮是北京故宮的藍本,是南京歷史上第一個全國統一王朝的皇宮,在今中山路南北兩側。這座朱元璋的宮殿,由皇城與宮城兩部分組成,合稱皇宮。皇城在外,圍護著宮城。
5.東水關公園
位於內外秦淮河分界處,公園集雄偉壯觀的城牆、碧波盪漾的水面和婀娜多姿的碧樹芳草於一體,展現了十里秦淮的秀麗景色
6.和平公園
北京東路和中山北路的交接處喚做雞鳴寺,真正的雞鳴寺傍山而立,這軒陌交錯的路口橫卧著的,就是和平公園。小山小水小庭院,樹倒是高大挺拔,因而整個公園看上去更像是乖巧的女孩依偎在綠色的懷抱中。
7.白下藝術公園 位於瑞金路旁
8.中山門公園 包括中山門城牆
9.武定門公園 武定門公園位於秦淮區武定門外,沿明代城牆南北向全長千餘米
10.神策門公園 神策門的神奇在其形制。一般的南京城門都是先有城門,後有瓮城,呈「凸」字形。而神策門卻是將這個「凸」字倒了個個兒,把大大的瓮城「腆」在城門之外。
11.清涼山公園 清涼山古名石頭山、石首山,踞於南京城西隅,以建有清涼寺得名,是南唐帝王的避暑行宮。清涼山上,名勝古跡隨處可尋,有「駐馬坡」、「南唐古井」、「清涼寺」、「崇正書院」及「掃葉樓」等.
12.石頭城公園 位於清涼門旁.石頭城又稱「鬼臉城」,除了「鬼臉照鏡子」,石頭城公園還有不少歷史傳說呢.
13.菊花台公園 菊花台公園位於中華門外石子崗,總面積22.41 公頃,為紀念性公園。內有九烈士墓、六角亭、雙竹亭、桂花亭、六角竹亭、雀梅王、天隆寺、塔林、玉乳泉等景觀。古時園內盛產菊花,故名「菊花台」。
14.綉球公園 綉球公園位於挹江門外北側,園內有一座石頭山,形如一球,是獅子山的余脈,因與獅子山形成「獅子盤綉球」之勢而名綉球山,公園也由此而得名。綉球山頂有亭,登亭遠眺,可觀覽四周景色:東觀宏偉的挹江門城樓,南望新建高樓林立,西看長江如帶,北見獅嶺雄勝。綉球公園中最富「傳奇」色彩的,當屬西崖石頭上那個長84厘米,寬31厘米,深25厘米的「馬娘娘腳印」。
15.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位於江東門附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通過大量文物史料和精心構建的紀念雕塑、建築,生動形象地展示了60多年前那段慘痛歷史。
16.玄武湖濱湖大道 由解放門進入.
17.雨花台烈士陵園
今日的雨花台林木幽深,松柏蒼翠。陵園中最雄偉壯麗的景觀是位於南北中軸線上的一組紀念性建築。這組建築從建於北殉難處的烈士就義群雕開始,中經烈士紀念碑、紀念橋和紀念館,止於最南端的忠魂亭。整個建築融中外藝術精華於一體,氣勢雄渾,風格庄嚴,既體現了先烈們不朽的精神氣質,又表達了後人對他們的崇敬和悼念之情。
附收費景點: 南京旅遊景點門票價格(2009年更新)
南京中山陵80元(含靈谷寺,憑門票可免費乘坐景區內小火車)
南京靈谷寺80元(含中山陵,憑門票可免費乘坐景區內小火車)
南京明孝陵70元(南京中山陵,南京靈谷寺,南京明孝陵三景聯票140元,憑門票可免費乘坐景區內小火車)
南京太平天國歷史陳列館15元
南京中華門25元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30元
南京瞻園(大明王府)50元
南京長江大橋公園15元
南京長江二橋公園25元
南京海底世界 110元(南京易游商務旅行社提醒您:含海豚表演,兒童1米-1.4米60元,1米以下免費)
南京總統府40元
南京美齡宮15元
南京玄武湖25元
南京朝天宮25元
南京珍珠泉30元(含動物表演)
南京閱江樓40元
南京莫愁湖15元
南京電視塔30元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15元
南京傅抱石紀念館 2元
南京陽山碑材48元
南京湯山古猿人洞25元
南京湯山蔣介石別墅12元
南京夫子廟25元
南京王謝古居 8元
南京棲霞山15元
南京雞鳴寺5元
南京將軍山35元
南京綠博園30元(老年證免票)
南京渡江勝利紀念碑 3元
南京綉球公園 3元
南京寶船遺址公園30元
南京白馬公園10元
南京太子山公園 1元
南京燕子磯 8元
南京天妃宮10元
南京中山植物園15元(南京中山植物博覽園新園50元)
南京白馬石刻公園10元
南京月牙湖公園 2元
南京情侶園12元
南京天生橋30元
南京無想寺 7元
傅家邊農業科技園22元
㈡ 南京有哪些名勝古跡
南京抄有很多名勝古跡,像南京博物館,南京總統府,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中山陵,明孝陵風景區,南京故宮,南京明城牆,鼓樓-明代銅鍾,煕園,瞻園,夫子廟,玄武湖風景區,九龍橋,江寧織造府,六朝陵墓,雞鳴寺,雨花台、王安石故居,千佛崖,棲霞寺舍利塔,定林寺塔,保聖寺塔,靜海寺遺跡等等有很多大大小小名勝古跡,要想旅遊玩的話建議提前網上查下距離和位置,提前做好路線規劃。
㈢ 南京有哪些名勝古跡
夫子廟,雨花台,中山陵,湯山葫蘆洞古人類化石地點,石頭城遺址,朝天宮,寶聖寺塔,南朝陵墓石刻,明徵君碑,千佛崖,南唐二陵,棲霞寺舍利塔,王德墓,定林寺塔,鼓樓,煦園,很多的,可以去玩玩
㈣ 南京有哪些名勝古跡
南京是六朝古都,是歷朝人文薈萃之地,沉澱了無數歷史古跡,包括南京故宮、九龍橋、鼓樓、江寧織造府、六朝陵墓、明孝陵、雞鳴寺、雨花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王安石故居等莫屬等等,數量空前絕後的!
南京故宮
又稱「明故宮」,「南京紫禁城」,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位於南京城的東部,以皇城與宮城為主體,以一系列建築旨在突破皇權「神聖」為內容,以全國最高中央行署機構為大明王朝核心區域(只有「三法司」在太平門外),是明初南京城的核心所在。
㈤ 南京的古跡有哪些
明孝陵——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陵地 明孝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地。位於南京市東郊中山門外紫金山南獨龍阜玩珠峰下。佔地面積170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至洪武十六年(1383)完成主要工程,整個陵園建築直到永樂十一年(1413)才告結束。朱元璋1368年登基稱帝,1398年逝世葬於此。由於朱元璋妻馬皇後先葬於此,因皇後謚"孝慈",故名"孝陵"。明孝陵是南京地區一座建築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原有紅牆周長22.5公里。自下馬坊至寶頂,綿延十數里,布局宏偉,規制嚴謹。自前至後有下馬坊、神烈山碑、崇禎時期立"禁約碑"、大金門、碑亭、渡嵛橋、神道石刻、欞星門、金水橋、文武方門、殿門、孝陵殿、寶城明樓、崇丘。所有建築僅存磚石部分,木結構均燒毀。神道兩側現存石獸6種24尊、翁仲8尊。碑亭俗稱"四方城",亭內的"神功聖德碑"系朱棣為其父朱元璋所立,通高8.84米,寬2.24米,厚0.83米,立於永樂十一年(1413)。孝陵殿現存須彌座3層,巨型柱礎56個。現有建築為清同治年間所建。明樓的城基東西長60米,南北寬34.22米。最後為崇丘,北面圍以磚牆成圓形,丘上和周圍山上,萬木蔥郁,鳥鳴花香。陵址及規制皆由朱元璋自定,其藏而不露、含蓄蘊藉的風格對其後的明、清時期帝陵的興建產生了頗深的影響。 陽山碑材 陽山碑材,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京城東約25公里處江寧縣湯山鎮西北的陽山。此處為古代採石場。永樂三年(1405)明成祖為其父朱元璋建孝陵碑,在陽山開鑿了巨石作碑材,因體積太大無法運輸而棄之山間。碑材分碑額、碑身、碑座三塊。碑座位於最南端,三面均已鑿成,高13米,長30.4米,厚13米。碑額與碑座相距百米,橢圓形,其側面有14個凸出的石芽,備雕龍首、龍爪之用,高10.7米,長20.3,厚8.4米。碑身體積最大,像一堵橫卧的巨形石壁,表面鑿刻平整,離地留有三處,連接碑身作為支撐,東端連接山體,還未鑿開,碑身長49.4米,寬10.7米,厚4.4米。碑材總高約73米。三塊石材表層留有累累人工釺痕。 明故宮遺跡 明故宮遺跡,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京市區中山東路東段。明故宮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建築規制與現存的北京故宮相似,規模宏偉,一派皇家威儀。東起東華門,西至西華門,南達洪武門,北抵玄武門,南北縱距2.5公里,東西橫距2公里,佔地5平方公里。坐北向南,分內宮城和外皇城。曾作為明初洪武、建文、永樂三代皇宮,達54年之久。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南京明故宮仍留原有建制。清為駐防城,咸豐三年(1853)原有建築毀於兵火。現存地面文物有午朝門、東安門、西華門(三門墩台)、內外五龍橋、石壁、碑刻、石柱礎等。在原三大殿遺址范圍內的地下,埋有300餘個大小石柱礎。現以午朝門為主體進行修整,並擬辟為公園向遊人開放。 南京人化石地點 湯山葫蘆洞古人類化石地點(南京人化石地點),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京城東約30公里處江寧縣湯山鎮雷公山葫蘆洞。1993年江寧縣在對雷公山溶洞進行旅遊開發挖掘時,於洞中發現猿人頭骨化石2具、牙齒化石1枚和一些動物化石。南京市博物館與北京大學考古系合作進行了科學發掘。研究與鑒定結果表明,南京人生活的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中期,距今35萬年左右,在體質發展階段上應屬於人類演化的直立人階段。南京人在我國古人類演化序列中的位置,應在北京人時期偏晚的階段,而早於安徽和縣人。南京直立人的出土是我國古人類及舊石器時代考古領域的重要發現,具有重大意義。 南京城牆 南京城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京城牆建於元至正廿六年(1366),完工於明洪武十九年(1386),歷經21年。原建的宮城、皇城已毀,現存都城城垣和外郭城。原城垣全長34.36公里,高14~21米,寬7~14米,開門13座。現存城垣21.35公里,其中較完整的有19公里,城門4座,水門1座。明南京城牆在建築設計時就一改以往都城牆取方矩之古制,而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蜿蜒起伏,呈不規則多邊形,"據崗壟之脊,控河湖之勢",極有利於軍事防禦。砌築城牆的磚塊是由相當於現今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5個省的28府、118縣、工部及三衛、三鎮製造。為了確保城磚的質量,磚上刻有負責官員和燒窯、制磚人的姓名。現存幾座城門,以正南門即中華門最為雄偉堅固。南京城牆的建造集我國古代城牆建築技術之大成,是研究中國古代軍事防禦和建築科學技術的珍貴實物。 夫子廟遺跡 夫子廟遺跡,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京市區秦淮河畔貢院西街。宋仁宗景 元年(1034),建文宣王廟,俗稱夫子廟,為建康府學。宋乾道四年(1168)在夫子廟東側建鄉試場所貢院。兩處歷代均有修整、擴建。貢院至清同治年間擴建後,考棚號舍有2萬余間,居全國各省之冠。明清期間夫子廟地區為文人墨客聚集地,故商業十分繁榮。現存夫子廟主體建築大部分為1984年逐步修復的,只有100米長的照壁為明代遺物,且為全國保存最大的照壁。泮池邊的石欄、大殿後的明倫堂、貢院的明遠樓為清代建築。貢院內保存的明、清時期碑刻22通,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南唐二陵 在江寧區東善鄉祖堂山南麓的「太子墩」,距中華門23公里。為南唐烈祖李升與皇後宋氏合葬的欽陵和中主李璟與皇後鍾氏合葬的順陵。欽陵偏西9°,順陵偏東5°,兩陵相距50米,均從北朝南。陵除起墳外,地面已無建築遺存。 欽陵規模較大,陵墓上部為一圓形土墩,高約5米,直徑30米。墓門外有石灰粉飾的八字磚牆,中為拱形墓門,表面塗朱。墓室分前、中、後3個主室,都仿地面木結構房屋式樣,在壁面上砌出柱、梁、斗拱等,平面呈長方形。前、中兩室為磚結構穹窿頂,東西各有磚砌側室1間;後室墓穴為石結構疊澀頂,東西各有石砌側室3間,主、側室3進13間,互有券門貫通。墓室全長21.48米、寬10.45米。前室南北長4.50米、東西寬3.85米、高4.30米,四壁正中各闢券門1;室的四角和券門兩側分別隱出八角形、方形倚柱1根,柱上施以一斗三升式斗拱,拱承托柱頂枋。所有倚柱、斗拱、立枋等均飾以蓮花、牡丹和卷草等圖案,採用暈染法繪制。室頂為四壁之上四方合拱而成。地面用磚橫列平鋪而成。中室長4.56米、寬4.45米。北壁門楣上有雙龍戲珠浮雕,門兩側浮雕守門兩武士。建築形制與前室相似。中、後室之間有長1.90米、寬3米、高2.30米的甬道。後室規模最大,寬5.90米、長6.03米、高4.74米。正門為巨大青石板製成的方形石門。室頂彩繪日月星辰,青石板鋪砌的地面刻有江河圖案,所謂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象徵帝王所統治的天地。室正中為青石棺床,棺座兩側有6條飛龍棺床平面淺刻卷草和海石榴花紋作邊飾。10間側室均設有陳放隨葬品的磚石台。 順陵的形制與欽陵相似,但規摸較小,後室兩側較欽陵各少一間側室,主、側室共三進11間,皆用磚砌,無石刻浮雕等裝飾。墓室長21.9米、寬10.12米。 二陵曾被盜掘。1950年至1951年,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會同江寧縣有關單位進行發掘,出土有陶俑、陶獸、陶禽以及銅鐵、漆、木器和玉哀冊等文物640餘件。二陵的發現,對於研究唐宋之際的建築、繪畫、雕刻、陶瓷、服飾以及帝王陵寢制度等都有其獨特的價值。 二陵為解放後在江南地區最早發掘的帝王陵墓。為加強其保護,1956年,在李升墓後室砌鋼筋混凝土梁架,1962年,在二陵內加修下水道排水設備。1981年至1983年,先後建成圍牆、雙闕、華表式鎮墓獸、青石小橋桃以及碑亭、陳列室、接待室等仿唐建築。1984年成立南唐二陵文物保管所,舉辦南唐二陵出土文物陳列,展出文物及有關資料50多件。 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佛崖 千佛崖,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在南京城東北棲霞山山崖之上。是江蘇省唯一留存的南朝佛教石窟。南齊永明年間明僧紹之子在崖上首鐫造無量壽佛和兩側的觀音、大勢兩菩薩,其窟稱"無量殿"。此後至明代,各朝代均有增添。現存大小佛龕294個,大小佛像515尊,俗稱"千佛崖"。龕平面多作馬蹄形,單室。造像組合三壁一佛、三壁三佛、單鋪七身、五身、三身不等。題材多以阿彌陀佛、彌勒佛、千佛為主,還有釋迦多寶、七佛等。1924年,寺僧以水泥塗附施彩,已失原貌。"文化大革命"期間又遭洗劫,保存完整者寥寥無幾。最近個別佛像水泥剝落,可見石質部分仍保存較好,服飾衣紋清晰。其造像的雕刻風格圓潤細致,秀美典雅,與北朝的雲岡、龍門石窟遙相輝映,是我國古代石刻藝術的珍品。
㈥ 南京有哪些古跡
[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也是我國現存古代最大的帝王陵之一。坐落在鍾山... [夫子廟]夫子廟即是孔廟,夫子廟是孔廟的俗稱,原來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於宋,位於秦... [中山陵·祭堂]中山先生祭堂現在通常稱靈堂,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築風格的宮殿式建築,長30米,寬25... [總統府] 總統府,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明朝初年曾是歸德侯府和漢王府。清朝為江寧... [雞鳴寺]位於城北雞鳴山東麓,是南京著名古寺之一。本是三國吳後苑,晉為廷尉署。梁大通元年(... [崇正書院]崇正書院在清涼寺東側山坡上,明嘉靖年間修建。書院共三進,前兩進兩側有游廊相連。第... [玄武湖公園] 玄武湖公園位於南京城中,鍾山腳下的國家級風景區、江南三大名湖玄武湖之中,... [千佛岩]千佛岩是從南朝齊永明二年至梁天監十年(484-511年)逐漸開鑿而成。所有佛像或... [南京大學]在山川秀麗、人文薈萃的六朝古都南京,坐落著一所著名的高等學府南京大學,她是中國建... [中山陵·革命歷史圖書館]中山陵革命歷史圖書館位於陵墓西,行健亭東, 1933年夏建成。 [鍾山風景名勝區]鍾山風景區是南京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是國務院公布的44個風景名勝區之一,位於南京... [珍珠泉]位於浦口以西6公里處,現已建成南京地區唯一的省級旅遊度假區,面積1400多公頃。... [弘覺寺塔]弘覺寺塔位於牛首山東峰南坡,始建於唐大歷九年(774年),相傳是唐代宗李豫為「感... [南京固城湖]固城遺址位於高淳城東10公里,今固城鎮政府所在地。固城遺址呈長方形,南北約800... [中山陵·音樂台] 南京中山陵風景區音樂台位於中山陵廣場東南。佔地面積約4200平方米,由楊... [孫中山紀念館]南京孫中山紀念館原名藏經樓,位於中山陵與靈谷寺之間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 [北極閣]北極閣在雞鳴山上。雞鳴山位於鼓樓廣場東面,北依台城,緊臨玄武湖。南朝宋時在山頂上... [夫子廟大成殿]巍峨輝煌的大成殿作為夫子廟的核心景區,是供奉和祭祀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棲霞山]棲霞山位於南京城東北22公里,又名攝山,南朝時山中建有「棲霞精舍」,因此得名。棲... [南京長江大橋]位於南京市西北面長江上,是一座我國自己設計建造的雙層雙線公路、鐵路兩用橋
㈦ 南京有名的古跡
明孝陵景區
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與馬皇後的陵墓,座落在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明孝陵是南京地區建築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陵垣周長達22.5公里。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7屆會議決定,將明孝陵與北京十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一部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明孝陵布局宏雄,規制嚴謹,陵神道開了彎而且長的先例並影響了明清兩代,現存下馬坊、碑亭、石獸、望柱、翁仲石人、「 治隆唐宋」碑殿、四方城和寶城等古跡,縱深2.62公里, 當年圍繞的紅牆22.5公里現存遺跡,尚可窺見皇家陵園的氣勢規模和我國古代建築雕刻藝術的高度成就。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死後,為了防止後人盜墓,曾於同一天從南京13個城門同時出殯,而且車馬儀仗完全相同,使人難辨真偽。當年陵園內亭閣相接;享殿中煙霧繚繞,松濤林海,鹿鳴其間,氣勢非凡。因屢遭兵火,現僅存神烈山碑,下馬牌坊,大金門,四方城及神功對德碑,神道石獸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等六種24隻,神道石柱二,文臣武將各四。
陵墓的神道從四方城開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於衛橋與中山陵之間,其頂部已毀,僅存方形四壁,內有立於龜趺座上的石碑一塊,碑高8.78米。碑文由朱棣親撰,計2746字,詳述明太祖的功德。碑座、碑額雕琢瑰麗。神道由此向西經外金水橋(今紅橋),繞過梅花山再折向北,長約1800米。其中段為石象路,這段路上相向排列著12對石獸,分別是獅、駱駝、象和馬等6種,每種兩對,姿態是一對伏,一對立。後面是一對高大的華表,上雕雲龍,氣勢不凡。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別列著4對身著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將,可惜有些已經損壞。石人石獸的體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藝術珍品。
明孝陵的朱紅大門坐北朝南,正對梅花山,門額上書「明孝陵」三字。碑亭後原建有兩御亭,西邊叫宰牲亭,東邊的稱具服殿。明孝陵地面木結構建築大多毀於1853年清軍與太平軍之戰,現僅存下馬坊、禁約碑、內紅門、碑亭中壁、石像生、方城明樓下部等磚石建築。
明孝陵景區名勝眾多,風光秀麗,位於其正南的賞梅勝地梅花山,建有萬株梅園、博愛閣、暗香閣櫻花園、花開時節,暗香浮動,遊人如織;東側的紫霞湖、正氣亭、定林山莊,林壑幽深;西南的中山植物園,佳卉留芳;東南的海底世界,以及新建成的紅樓藝文苑,還有名人墓葬:孫權墓遺址、廖仲愷、何香凝之墓。整個景區面積156.7萬平方米,是春季覽勝的佳地。
中山陵風景區
鍾山,古稱金陵山,紫金山共有三座東西並列的山峰。屹立在城東郊,是寧鎮山脈中支的主峰。東西長7千米,南北最寬處4千米,周圍綿延10餘千米。 巍巍鍾山,青松翠柏匯成浩瀚林海,其間掩映著兩百多處名勝古跡。
中山陵原名總理陵園,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陵墓。中山陵依山而築,坐北朝南,西鄰明孝陵,東毗靈谷寺,崗巒前列,屏障後峙,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靈柩於1929年6月1日奉安於此。墓地全局呈"警鍾"形圖案 ,其中祭堂為仿宮殿式的建築,建有三道拱門,門楣上刻有「民族,民權,民生」橫額。祭堂內放置孫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孫中山先生手書《建國大綱》全文。
中山陵自1926年春動工,至1929年夏建成。面積共8萬余平方米。主要建築有:牌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從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綠絨毯上的「自由鍾」。山下中山先生銅像是鍾的尖頂,半月形廣場是鍾頂圓弧,而陵墓頂端墓室的穹隆頂,就像一顆溜圓的鍾擺錘。
當時,孫中山先生的葬事籌備處廣泛徵集陵墓設計方案。結果,建築師呂彥直設計的「自由鍾」式圖案榮獲首獎。呂彥直還被聘請為陵墓總建築師。這組建築,在型體組合,色彩運用,材料表現和細部處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調和諧,從而更增強了庄嚴的氣氛。
中山陵前臨蒼茫平川,後踞巍峨碧嶂,氣象壯麗。音樂台、光化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經樓、行健亭、永豐社、仰止亭、中山書院,等紀念性建築,眾星捧月般環繞在陵墓周圍,構成中山陵景區的主要景觀,不僅寄託了海內外捐贈者對孫中山先生的崇高敬意和緬懷之情,而且都是建築名家之傑作,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整個景區面積約31.1萬平方米。 音樂台在中山廣場南面。舞檯面積近250平方米,台後建有弧形大照壁,壁高11.3米,寬16.7米,具有匯聚聲音的功能。台前有彎月狀蓮花池。池前依坡而建扇形觀眾席,可容納觀眾3000餘人。
流徽榭座落在流徽湖上,亭長14米,寬9米,三面臨水,一面傍陸,幽雅寧靜,適於遊人休憩。藏經樓地處中山陵東面密林高阜,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築。藏經樓包括主樓、僧房和碑廊三部分,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現辟為孫中山的經典菱處,還展出奉安大典珍貴史料。 光化亭是陵區最精美的一座紀念性建築物。亭為八角形,重檐飛角,全部用花崗石構建,不用一釘一木,設計與建造匠心獨運,具有典型的民族風格。
南京夫子廟
南京夫子廟是供奉和祭祀我國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宇,其全稱是「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廟」,簡稱「文廟」。孔子自古被人們尊稱「孔夫子」,故其廟宇俗稱「夫子廟」。 南京夫子廟始建於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由東晉學宮擴建而成。這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歷經滄桑,幾番興廢,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重建之後,於1937年遭侵華日軍焚燒而嚴重損毀。1984年,市、區人民政府為保護古都文化遺產,經有關專家科學論證和規劃,幾度撥專款,歷數年的精心維修和復建。如今的夫子廟已煥然一新,再展輝煌。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城南京的特色景觀區,也是蜚聲中外的旅遊勝地。1991年被國家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
「一帶秦淮河洗盡前朝污泥濁水,千年夫子廟輝兼歷代古貌新姿。」 這里南京夫子廟重建的思樂亭石柱上鐫刻的一幅楹聯,它把秦淮河的清姿麗質和夫子廟的建設新貌含蓄而充分地展示出來,給遊人以無窮的回味和遐思。
夫子廟是供奉和祭祀孔夫子的廟宇,又稱文宣王廟,簡稱文廟。它已作為古城金陵的秦淮名勝而蜚聲中外,成為名聞遐邇的游覽勝地。夫子廟始建於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迭經滄桑,幾番興廢,經現政府連年撥款興修重建,使夫子廟以大成殿為主體的既有明清風格,又有廟市街景合一特色的古建築群拔地而地。
夫子廟自1984年復建以來已接待遊客八千多萬人,一般每天都有十多萬人來觀光、購物,旅遊旺季可達三十萬人。人們摩肩接踵,流連忘返,盡情領略迷人的秦淮風光。
雞鳴寺
雞鳴寺,又稱古雞鳴寺,位於雞籠山東麓山阜上,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
雞籠山東接九華山,北臨玄武湖,西連鼓樓崗,山高62米,因山勢渾圓似雞籠而得名。
雞籠山背湖臨城,滿山濃蔭綠樹,翠色浮空,山青水秀,風景綺麗。雞鳴寺寺址所在,三國時屬吳國後苑之地,早在西晉永康元年(300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創道場。
東晉以後,此處被辟為廷尉署,至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梁武帝在雞鳴埭興建同泰寺,才使這里從此真正成為佛教勝地。
同泰寺與台城(宮城)隔路相對,整個寺院依皇家規制而建,規模宏大,金碧輝煌,盛極一時,無愧於「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剎之譽。
寶塔南面正門上額題「葯師佛塔」四個大字,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的手跡。北門門額上鐫刻有「國泰民安」匾額,為南京市市長所題。塔內供奉有葯師佛銅佛像一座,此像原供奉於北京雍和宮,1972年由趙朴初向國務院提請、經周總理批准送給南京靈谷寺,靈谷寺維修時,將該佛像暫存市文管會,寶塔建成後,又從文管會迎奉於塔內。塔內每層中間還有四個佛龕,為明代金絲楠木雕,原為北京中南海舊物,每個龕內供奉有一尊捕木的葯師佛像。 觀音樓左側為豁蒙樓,樓甚軒敞。豁蒙樓東即為景陽樓,樓上有對聯一副雲:「雞籠山下,帝子台城,振起景陽樓故址;玄武湖邊,胭脂古井,依然同泰寺舊觀。」這兩座名樓為供人憑欄遠眺之處,今已分別辟為茶座和素餐館,為遊客提供良好的服務,使遊客得以一面品茗就餐,一面臨窗賞景,情景至雅。
雞鳴寺集山、水、林、寺於一體,環境十分幽雅。寶剎庄嚴,銅佛閃耀,寺內樓閣參差,殿宇輝煌,浮圖聳空,香火繚繞,遊客不絕。佛殿建築精美佛像庄嚴;宏觀則山明水秀寺優美濃蔭碧翠留人步;登宏塔而俯瞰則群峰拱挹;煙嵐蓊鬱。東抗鍾阜,西接北極,下瞰台城,俯臨玄武,山色湖光,湖中梟雁,歷歷可數。每當春秋之交,仁立塔上,放目遠眺,荷花萬頃,紅綠相間,如漢宮晚妝,美不勝收。㈧ 南京的名勝古跡
[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也是我國現存古代最大的帝王陵之一。坐落在鍾山... [夫子廟]夫子廟即是孔廟,夫子廟是孔廟的俗稱,原來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於宋,位於秦...
[中山陵·祭堂]中山先生祭堂現在通常稱靈堂,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築風格的宮殿式建築,長30米,寬25... [總統府] 總統府,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明朝初年曾是歸德侯府和漢王府。清朝為江寧...
[雞鳴寺]位於城北雞鳴山東麓,是南京著名古寺之一。本是三國吳後苑,晉為廷尉署。梁大通元年(... [崇正書院]崇正書院在清涼寺東側山坡上,明嘉靖年間修建。書院共三進,前兩進兩側有游廊相連。第...
[玄武湖公園] 玄武湖公園位於南京城中,鍾山腳下的國家級風景區、江南三大名湖玄武湖之中,... [千佛岩]千佛岩是從南朝齊永明二年至梁天監十年(484-511年)逐漸開鑿而成。所有佛像或...
[南京大學]在山川秀麗、人文薈萃的六朝古都南京,坐落著一所著名的高等學府南京大學,她是中國建... [中山陵·革命歷史圖書館]中山陵革命歷史圖書館位於陵墓西,行健亭東, 1933年夏建成。
[鍾山風景名勝區]鍾山風景區是南京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是國務院公布的44個風景名勝區之一,位於南京... [珍珠泉]位於浦口以西6公里處,現已建成南京地區唯一的省級旅遊度假區,面積1400多公頃。...
[弘覺寺塔]弘覺寺塔位於牛首山東峰南坡,始建於唐大歷九年(774年),相傳是唐代宗李豫為「感... [南京固城湖]固城遺址位於高淳城東10公里,今固城鎮政府所在地。固城遺址呈長方形,南北約800...
[中山陵·音樂台] 南京中山陵風景區音樂台位於中山陵廣場東南。佔地面積約4200平方米,由楊... [孫中山紀念館]南京孫中山紀念館原名藏經樓,位於中山陵與靈谷寺之間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
[北極閣]北極閣在雞鳴山上。雞鳴山位於鼓樓廣場東面,北依台城,緊臨玄武湖。南朝宋時在山頂上... [夫子廟大成殿]巍峨輝煌的大成殿作為夫子廟的核心景區,是供奉和祭祀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棲霞山]棲霞山位於南京城東北22公里,又名攝山,南朝時山中建有「棲霞精舍」,因此得名。棲... [南京長江大橋]位於南京市西北面長江上,是一座我國自己設計建造的雙層雙線公路、鐵路兩用橋,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