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河遺址遺跡
㈠ 誰知道劍河在哪裡
劍河縣位於貴州省東南部、黔東南州中部,東鄰天柱、錦屏縣,南連黎平、榕江縣,西接雷山、台江縣,北靠施秉、鎮遠、三穗縣。距省城貴陽294公里,距州府凱里98公里。總面積2176平方公里,轄7鄉5鎮308個村(居委會),2003年末,全縣總人口23.87萬人,其中以苗、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佔96%。
因三板溪水電站建設,劍河縣城將由柳川遷至寨章一帶復建,目前劍河新縣城建設正在緊張有序地開展,其近期(2005年)人口規模16907人,用地規模126.8公頃。劍河新縣城位於三板溪水電站庫區水尾,65號高速公路和320國道從城邊穿過,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力爭通過搬遷復建,把劍河新縣城建設成為黔東南州旅遊集散中心和具有苗侗民族特色的現代生態湖濱旅遊城市。
劍河地質構造屬江南古陸地的一部分,為山地性高原,處於雷公山中山地貌向湘西丘陵過渡地帶,山勢崎嶇,高山聳翠。最高海拔1626米,最低海拔348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6.7℃,年平均降雨量122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236.3小時,年無霜期300天左右。農業生產條件較好,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紅苕、馬鈴薯等,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烤煙、油桐等。
劍河地阜物博,資源豐富。境內森林覆蓋率達63.2%,木材蓄積量為566萬立方米,是貴州省10個林業重點縣之一,享有「綠色王國」之美譽,1997年被國家綠化委員會評為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盛產松、杉、樟、楠等林木,有禿杉、鵝掌楸、紅豆杉、水杉、劍柏、銀杏等國家一、二、三級珍稀保護樹種。境內野生動物繁多,有33目64類183種,其中獼猴、娃娃魚、穿山甲等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礦產資源富有,主要有煤、金、錳、鐵、鋅等。境內水資源豐富,有清水江、南哨河、八卦河、巫密河、高定溪等大小河流、溪溝334條,河流總長910公里,年平均流量26.4億立方米。其中清水江是湖南沅江的上游幹流,流經境內河段長98公里,流域面積1532平方公里。現有8座地方小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2950千瓦。目前正在清水江流域修建的三板溪水電站是國家「十五」計劃重點水利工程,總投資58.6億元,裝機容量100萬千瓦,劍河縣是該水電站建設的主庫區,一座縣城和南加、南寨、柳川、南哨、革東5個集鎮需整體搬遷復建,被淹土地面積44.25平方公里,占整個庫區被淹面積的52%,涉及9個鄉鎮80個村320個村民小組6561戶31385人。劍河被譽為「葯材之鄉」,有杜仲、厚朴、天麻、靈芝、黃柏等中草葯材1024種,其中植物類897種,動物類127種,礦物類1種,總蘊藏量達10餘萬噸。
劍河山川秀麗,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百里天然原始闊葉林景區橫跨久仰、南哨、太擁三個鄉鎮,蜿蜒50多公里,縱深2公里,景區內珍藏40多種國家一、二、三級珍稀保護樹種和5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是我國現存不多、保存完整的亞熱帶原始闊葉林區,擬建成全省科考與生態旅遊觀光度假勝地。老山界、久仰十里杜娟、盤溪瀑布群、平塘溶洞群等20餘處風景區美不勝收;十里長灘、雷打塘、關門岩、夫妻岩、中流砥柱、八仙石柱等旅遊景點流光溢彩。三板溪水電站關閘蓄水後,將形成面積為85平方公里、回水長度達130公里的庫區湖,拱托出「湖中有山、山中有湖」的奇妙美景。劍河民族風情濃郁,民族服飾五彩繽紛,素有「十里不同天、五里不同服」之說,全縣民族服飾有16種之多;民族節日豐富多彩,有六月六民歌節、牯藏節、祭祖節、洗寨節、過卯節、姊妹節、招龍節等民族節日,每逢節日,民族婦女穿著盛裝,佩戴銀飾,載歌載舞,不同地有不同的歌舞形式,主要有蘆笙舞、木鼓舞等。存在著摩崖碑刻、柳霽古城、大廣坳紅軍戰斗遺址等人文景觀。「苗鄉聖水」——劍河溫泉,有泉眼6個,流量1200噸/晝夜,水溫常年保持在36℃-46.6℃之間,泉水含有硫化氫、鐵、鉀、鈣、氡等多種元素,為國內三大名泉之一,其理化指標與法國著名的維稀溫泉相似,為稀有氡硫溫泉,具有消毒、去疾、健膚之功效,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現正開發成為集觀光、沐浴、療養、度假為一體的旅遊勝地。溫泉苗族農民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文化,被國家文化部評為命名為「中國農民畫鄉」。革東鎮八郎村古生物化石群已探明的古生物化石有11類168屬300多種,其種類、數量、化石的質量屬世界罕見,目前正申報為世界地質公園和世界文化遺產。
劍河楊梅獨具特色,開發生產的活塞、松香、鉛筆、蛇酒遠銷海外,南哨鄉九當村的農民竹雕暢銷日本、韓國等。晶頭、竹筍、蕨菜等綠色食品更是受到內外消費者的青睞。經過上千年自然和人工選育的種群資源——劍白香豬,經國家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目前開發的劍白香豬系列產品有臘香豬、香腸、火腿等,在2003年廣州國際食品博覽會上榮獲金獎。民族食品最富盛名,主要有腌魚、牛癟、歐九菜、山野菜等。
近年來,我縣按照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緊抓一個機遇(三板溪電站建設),打牢兩個基礎(交通、教育),突出三個重點(工業、城鎮建設、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培育四大產業(旅遊業、畜牧水產業、中葯材業、農畜產品加工業),著力抓好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切實打好新階段的扶貧攻堅戰,不斷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2003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41686萬元,比上年增長12.9%。其中第一產業完成228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3%;第二產業完成7418萬元,比上年增長96.95%;第三產業完成11468萬元,比上年增長6.3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38920萬元(含高速公路投資),比上年增長405.45%。完成財政總收入2226萬元,同比增長22.6%。新階段扶貧開發不斷推進,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1466元,農民人均占糧324公斤。全縣已有161個村修通了進村公路,全面完成了農村電網二期改造,實現寨寨通電;程式控制電話新增2130戶,通電話村數增至173個;解決了285個村的飲水困難。全年完成三板溪水電站庫區農村移民搬遷8847人,完成房屋拆遷336433M2,新建房屋322296 M2,完成移民資金投入10689.37萬元。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完成了8個鄉鎮的縣級「普九」驗收,計劃於2004年全面實現「兩基」攻堅任務。其它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穩步推進。「陽光政府」建設成效明顯。
2004年是我縣經濟發展重要機遇期的關鍵之年,全縣幹部群眾正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移民搬遷和「兩基」攻堅為重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頑強拼搏,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邁進。
英國劍橋大學校園中的那條河也稱為劍河,徐志摩在《再別康橋》中提到的康河就是現在的劍河。
㈡ 全球寒武系第階 (劍河階或台江階) ()
全球寒武系第5 階是按國際地層委員會提出的新的寒武系劃分 4 統方案中第3 統的第1 個階,是國內外同行專家正在著力研究要建的一個新的階及其底界的全球層型剖面和點位 (GSSP) 。
目前,參與競爭全球寒武系第5 階及其底界界線層型的剖面有 3 處: 一是中國貴州省劍河縣革東鎮八郎村剖面,二是美國內華達州與加利福尼亞州交界地區的相關剖面,以及俄羅斯西伯利亞 Molodo河地區剖面。這 3 處剖面,近幾年都分別在加緊研究,相關國際界線工作組的專家對 3 條剖面也分別進行過考察。2008 年下半年,國際界線工作組 (全球寒武系 2/3 統界線) 進行了初步討論和表態,多數專家認為美國剖面頂部發育不全,底部未發現關鍵的三葉蟲化石 Bathynotus,同時缺乏微體化石、地球化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因此,該剖面有遜於中國貴州劍河剖面。至於俄羅斯西伯利亞 Molodo河剖面,多數專家認為,雖然該剖面地層出露很好,化石豐富,但該剖面是一條濃縮剖面,而且交通十分不便,難以抵達,不宜作為國際層型剖面。目前多數國際界線工作組成員看好中國剖面,認為中方的研究進展明顯,正確,建議中國專家正式向國際寒武系分會及界線工作組提交總體研究報告和正式建階和 GSSP 的提案。
本項研究由貴州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趙元龍教授為首的團隊完成。經多年研究,取得以下主要進展: ①選定了全球寒武系第5 階的層型和界線層型剖面; ②對第5 階正式命名為劍河 (或台江)階; ③建立起了劍河階內的生物地層序列; ④明確了劍河階底界的定義; ⑤取得層序地層和化學地層較好的研究成果。現分述於下。
(一) 全球寒武系第5 階 (劍河階或台江階) 層型剖面位置
2000 年,彭善池根據貴州劍河八郎凱里組剖面將全球寒武系第5 階命名為台江階,自下而上建立了 4 個三葉蟲化石帶: Oryctocephalus indicus 帶,Peronopsis taijiangensis 帶,Ptychagnostus gibbus 帶和Ptychagnostus atavus 帶。但是,因後來國際寒武系分會將 Ptychagnostus atavus 帶定為全球寒武系第6 階———達魯米階 (Drumian stage) 的首現帶。因此,原台江階的含義需作修訂。趙元龍等棄用台江階而改稱劍河階。其層型剖面選定在貴州省劍河縣革東鎮西北方向 3 km 左右的八郎村後約 500 m 的烏溜-曾家崖山脊上,距 320 國道約 3 km,交通方便,剖面地理坐標為北緯 26°44鮣″,東經 108°24鮖″。
(二) 全球寒武系第5 階 (劍河階或台江階) 層型剖面描述
1. 烏溜 曾家崖層型剖面
上覆地層 甲勞組
灰色、淺灰色中薄—中厚層白雲質灰岩、白雲質、鈣質砂岩、粉砂岩和粉質白雲岩。底部含三葉蟲 Kootnia san-wanensis,Parafuchouia prompta 等
中國主要斷代地層建階研究項目(2001~2009) 進展與成果
中國主要斷代地層建階研究項目(2001~2009) 進展與成果
中國主要斷代地層建階研究項目(2001~2009) 進展與成果
中國主要斷代地層建階研究項目(2001~2009) 進展與成果
中國主要斷代地層建階研究項目(2001~2009) 進展與成果
下伏地層 下—中寒武統 「清虛洞組」
0. 深灰色、灰黑色中—中薄層白雲岩、泥晶白雲岩夾灰黑色白雲質、炭質透鏡狀泥頁岩。含三葉蟲 Kunmingaspis yunnanensis; 單板類 Helcionella terraustralis。
2. 苗板坡剖面
剖面位於貴州省劍河縣革東鎮屯州村西北苗板坡山脊上,在鳥溜-曾家崖剖面以北約 1 km 處。地層出露完好,化石豐富 (圖65) 。
圖65 貴州劍河縣革東鎮烏溜-曾家崖剖面及苗板坡剖面中—上寒武統柱狀圖
上覆地層 上寒武統甲勞組
灰色、淺灰色、灰綠色中厚層白雲質、鈣質砂岩、粉砂岩和泥質粉砂岩,底部為厚約 6 m 的灰色中厚層泥晶生物屑灰岩,含三葉蟲 Kootnia samwanensis,Parafuchouia prompta 及大量遺跡化石等
中國主要斷代地層建階研究項目(2001~2009) 進展與成果
中國主要斷代地層建階研究項目(2001~2009) 進展與成果
中國主要斷代地層建階研究項目(2001~2009) 進展與成果
下伏地層 下—中寒武統清虛洞組
深灰色、灰色中層細晶白雲岩、泥質白雲岩
(三) 全球寒武系第5 階 (劍河階或台江階) 底界的定義
全球寒武系第5 階 (劍河階或台江階) 的底界也是全球寒武系第3 統的底界。根據近些年的研究,並得到國際界線工作組多數專家共同認可的意見是,該階的底界以三葉蟲印度掘頭蟲 Oryctocephalus in-dicus 的首現為標志。該種三葉蟲在國內外分布廣泛。在候選層型烏溜-曾家崖剖面上,其首現點位在凱里組第10 層近底部; 在苗板坡參考剖面上,其首現點位於凱里組第8 層的中上部處。
(四) 全球寒武系第5 階 (劍河階或台江階) 的生物地層序列
經過多年研究,課題組在層型剖面 (烏溜-曾家崖剖面) 凱里組中發現豐富的三葉蟲化石,至今已有 62 屬,百餘種。根據其組合分布特點,他們自下而上建立了 3 個三葉蟲帶 (圖66) 。
(1) Bathynotus holopygus-Ovatoryctocara granulata組合帶: 分布於層型剖面第1~9 層。本組合帶除帶化石外,與其共生的重要三葉蟲有 Redlichia (R. ) takooensis longispina,Chittidilla (Diandongaspidella)brevis,Ch. (D. ) plana, Oryctocephalops guizhouensis, Protoryctocephalus balangensis, Nangaops brevis,N. danzhaiensis,Probowmania (P. ) balangensis,P. (Mufushania) nankingensis,Eokaotaia gedongensis,Olenoides hubeiensis 等。這一組合中出現 Redlichia,該屬多見於亞太地區下寒武統中,偶見於中寒武統,說明其層位應偏低,應屬全球寒武系第4 階。
(2) Oryctocephalus indicus 帶: 分布於層型剖面第10~21 層。本帶為全球寒武系第5 階 (劍河階或台江階) 的第1 個帶。本帶除帶化石外,與其共生的重要三葉蟲有 Parashuiyuella subcylindrica,Nan-gaoia (Shilengshuia) conica,Pagetia significans,Olenoides paraptus,Pagetia danzhaiensis,Euarthricoceph-alus (Microryctocara) similis,Oryctocephaloides robustus,Curvoryctocephalus taijiangensis,Oryctocephalus re- ticulatus,Euarthricocephalus (E. ) taijiangensis, Metabalangia yupingensis, Burlingia ovata, Xingrenaspis xingrenensis,Eosoptychopara (Danzhaina) conia,Majiangia majiangensis,Kaotaia globosa,Metarthricoceph-alus spinosus, Douposiella guizhouensis, Küctsingocephalus qiannanensis, Eosoptychopara (Danzhaina ) spi-nosa,Danzhaiaspis elongatus 等。
(3) Peronopsis taijiangensis 帶: 分布於層型剖面凱里組第22~30 層。為全球寒武系第5 階 (劍河階或台江階) 上部的一個帶。本帶三葉蟲的分異度和豐度均不及前兩帶。除帶化石外,限於本帶的三葉蟲僅有 Probowmania (Gunnia) quadrata,Pianaspis (P. ) subcylindrica 和 Olenoides jialaoensis; 另共生有從下伏帶延續上來的分子 Olenoides paraptus,Pagetia significans,P. danzhaiensis,Majiangia majiangen-sis,Kaotaia globosa,Eosoptychopara (Danzhaina) spinosa 及 Oryctocephalus orientalis 等。
圖66 烏溜-曾家崖剖面凱里組三葉蟲分布及生物地層劃分
在層型剖面上,凱里組內疑源類化石也較豐富,具有 2 個明顯不同的組合。0~57 m 內分布的是Leiomarginata simplex-Fimbriaglomerella membranacea組合,本組合分布層位與三葉蟲 Ovatoryctocara gran-ulata-Bathynotus holopygus組合帶的層位相當。本組合內共生的疑源類有 Cymatiosphaera favosa,Micrhys-tridium brevicornum,M. sp. ,Leiofusa sp. ,Asperatopsophosphaera sp. 等。剖面 52 m 以上分布的是 Cris-tallinium cambriense-Heliosphaeridium nodosum-Globosphaeridium cerinum組合,與其共生的疑源類有 Cris- tallinium bium,Granomarginata prima,Dictyotidium sp. ,Synspharidium sp. ,Pterospermella solida,Re-tisphaeridium densum, Micrhystridium pallim, Fimbriaglomerella minuta, Lophosphaeridium tentatium,Pterospermella vitrea. ? Liepaina plana,Retisphaeridium howelli,Leiosphaeridia sp. 等。上部組合常見於波蘭、東歐等地的傳統劃分方案 (三分方案) 的中寒武統中; 下部組合常見於上述地區的傳統下寒武統中。
(五) 其他研究成果
(1) 三葉蟲滅絕事件。經研究證實,在全球寒武系第2 統與第3 統之間 (即第5 階的底部) 存在一次三葉蟲的滅絕事件。從目前已獲三葉蟲化石分析,在整個凱里組內共有 62 屬三葉蟲,界線之下有22 屬 (含亞屬) ,界線之上有 40 屬,穿過界線的僅有 9 屬,未能穿過界線的達 13 屬,其滅絕率達59% 。腕足類也有類似情況。
(2) 化學地層研究證實,在界線點位 (Oryctocephalus indicus 首現點位) 附近碳同位素和大量微量元素均有明顯異常,其中碳同位素的最大負面漂移點位與界線點位基本吻合。此結果可作為定義劍河階底界的非生物標志。
(六) 全球寒武系第5 階 (劍河階或台江階) 與國內外的對比
經三葉蟲化石帶對比,劍河階的底界與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 Amginian 階下部的 Kounamkites 帶的底界一致。二底界之下均含 Oryctoryctocara granulata 和 Oryctocephalops; 劍河階的底界與美國西部地區的 Delamazan 階下部的 Oryctocephalus indicus 帶的底完全吻合; 定義劍河階底界的標志三葉蟲化石 Oryc-tocephalus indicus 還廣泛分布於亞洲的韓國、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地區等地。在國內,建立在斜坡相區的全球寒武系四分方案中的階與中國寒武系傳統的以台地相區建立的三分方案的階之間的對比,因各自所含化石的不同,目前難以直接對比。根據層位推斷,全球寒武系第5 階 (劍河階或台江階) 大致相當於傳統三分案中的毛庄階加徐庄階,劍河階的底部與毛庄階的底部大體一致。與劍河階大致同期的岩石地層除凱里組的大部分外,還有華北地區的饅頭組中上部,陝西紫陽地區的毛壩關組,浙江餘杭地區的楊柳崗組,湖南西部和貴州東部地區的敖溪組,貴州三都地區的柳江組,雲南昆明、曲靖地區的陡坡寺組,湖北宜昌地區的覃家廟組等。
㈢ 貴州劍河仰阿沙的歷史
【仰阿莎的神話】
在很古很古的時候,在一個山谷中間,有一個綠幽幽的深潭,山的兩邊有蒼翠的樹木和奇麗的花草。井裡的泉水清幽幽,能照得見天空的雲霞、飛鳥,能照得見井旁的樹木和花草。有一天,從東方飛來一群鷺鷥,從西方飛來一群水鴨,它們一見到這個美麗的水井,就想到裡面去找魚蝦,氣得看守水井的地神跳起來吼道:
"呸!你們到這里來干哪樣?這不是魚塘,這是仰阿莎出生的地方。明天她就要出世了,你們可不要啄呵!誰敢動她一根毫毛,我就要叫它屍骨不歸家!"鷺鷥和水鴨,只好夾起尾巴飛走了。
第二天,忽然天昏地暗,電光閃閃,雷聲隆隆,瓢潑樣的大雨落下來了。井裡冒著水泡,發出"波--波--波"的響聲。過了不久,雨止了,天也晴了,五彩斑斕的雲霞,象苗家姑娘綉的奇花異朵,飄浮在晴朗朗的天空。這時候,仰阿莎從水井中冒出來了,成群的蝴蝶圍著她飛舞,數不清的鳥兒繞著她歌唱……大家都在歡樂地慶賀美麗的仰阿莎誕生。
仰阿莎生出來的第一天就會笑,第二天就會說話,第三天就會唱歌,第四天就會織布、綉花。仰阿莎的歌聲,是那樣委婉動聽,飛遍了山山嶺嶺,響徹了村村寨寨。在陰天里,她的歌聲能驅雲逐霧,把太陽喚出來;在冬天裡,她的歌聲能驅寒逐冷,唱得滿山滿嶺開遍鮮花。蜜蜂聽見了她的歌聲呵,忘記了采蜜;百鳥聽見了她的歌聲呵,忘記了歌唱;青年小夥子們聽見了她的歌聲呵,忘記了手中的活路;姑娘們聽見了她的歌聲呵,一字一句地學唱。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一年年地過去了。映山紅開了又謝,謝了又開,映山紅開過十八次了,謝過十八次了,仰阿莎姑娘已經十八歲了。十八歲的仰阿莎呵,長得更加美麗啦!美麗的仰阿莎,有一對水葡萄似的眼睛,有一個白茶花似的又白又嫩的臉龐,有兩條錦雞毛似的又細又長的眉毛,有一頭黑絲線似的又黑又亮的頭發。她穿起自己綉的花衣服,蜜蜂會飛來採花蜜;她穿上自己做的百摺裙,那縐折比菌子上的縐紋還美麗。九十九個江略里的姑娘,哪一個能比得上她;九十九個江略里的青年小夥子,哪一個不愛她。
後來天上的太陽看中了仰阿莎,指使烏雲給他做媒,烏雲施展種種手段,迫使仰阿莎嫁給了太陽。但太陽並沒有把美麗的妻子放在心上,為名利,整天在外面奔跑,一連六年不歸家,仰阿莎就這樣寂寞又痛苦地生活地生活六年。在太陽家裡,惟一和她相處的人就是月亮。月亮雖說是太陽的弟弟,但實際在家裡是太陽的長工。月亮勤勞而誠實,很同情仰阿莎,仰阿莎在月亮那裡得到了她不曾得到過的溫暖,而且也從月亮的身上看到她所幻想的東西。後來,她終於愛上了誠實的月亮,逃到很遠的地方結為夫妻。事後經過理老的評理,仰阿莎與月亮終於獲得勝利,而月亮也就把江山贈給太陽。
【歌舞劇《仰阿莎》】
歌舞劇《仰阿莎》是根據流傳在黔東南苗族地區的同名苗族古代敘事長詩改編創作,該長詩被苗族譽為「最美麗的歌」,是我國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的一朵奇葩,在我國民族民間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影響面大,意義深遠。對《仰阿莎》這個題材的改編,改革開放後就一直在進行著,社會各界、各級關心民族藝術的領導、文化藝術界的專家等對《仰阿莎》搬上舞台給予了極大的關注。
【仰阿莎湖】
仰阿莎,為苗語人名,意為"水邊的小姑娘",是清水江河畔一個動人的傳說,流傳於劍河。州政府為了把三板溪庫區打造成既有美麗山水,又有深厚文化內涵的旅遊品牌,就把三板溪庫區定名為仰阿莎湖。三板溪庫區電站大壩2006年建成後,壩高185.5米,為國內第二、世界第三高壩。湖區航道達120公里形成方圓85平方公里的湖面。打造了一個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千奇百怪、美不勝收的"山水生物公園"。湖區沿岸有文斗、裕和、韶藹、瑤白、河口、固本等民族村鎮;湖區有烏下江風光、烏斗溪多級瀑布群、五溪原始森林及豐富的野生動物等;湖區西南面是高原台地青山界,青山界有五萬畝天然草場,點綴著許多高原湖泊,俗稱"九十九眼天池",蘊藏著許多美麗動人的民間傳說。按照旅遊專家的考察,青山界可開發成為旅遊避暑的勝地,可建成國際性的高爾夫球場及山地自行車場,還可開發滑草運動。仰阿莎湖是集民族歷史文化村寨、避暑、探險、水上運動、航渡、生態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仰阿莎湖景區是典型的休閑娛樂景區,按國際旅遊目前的趨勢,它可對70%的遊客具有吸引力,它對以黎平為核心的侗族風景區將是有力的補充,可拉動侗族風情景區的客流量。同時保障黎平機場的人流量,使侗族風情和休閑娛樂景區互動發展。
仰阿莎湖景區是三板溪電站蓄水形成的山區淡水湖泊,主航道有130公里,支航道有120公里。平均水面寬360米,最寬水面1500米,總面積85平方公里。距貴陽機場210公里,距凱里70公里,南距黎平機場15公里,北距湘桂鐵路靖州站60公里。湖區風光有柳川水上游樂中心、巫包苗族紅綉、繞號苗族錫綉、巫山峽谷、南寨白水洞瀑布、天堂界風光、柳基苗族古城、雷打塘、南加平湖、康中水上度假區、巫莎度假區、青山界風光等,是一個集民族風情、自然風光、水上游樂和人文景觀於一體的旅遊聖地。
劍河縣城因回水所淹,將遷至革東,高標准、高起點建成「現代化的極具苗、侗民族特色的山水園林旅遊城市」,新縣位於仰阿莎湖尾,距溫泉景區6公里,距八郎古生物化石群遺址5公里,距州府凱里市75公里,距國家級舞陽河風景名勝區70公里,320國道和65號高速公路從城邊穿過,另建二級油路通往黎平機場,區位優越,交通便捷。
㈣ 劍河有什麼好玩的
劍河山川秀麗,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百里天然原始闊葉林景區橫跨久仰、南哨、太擁三個鄉鎮,蜿蜒50多公里,縱深2公里,景區內珍藏40多種國家一、二、三級珍稀保護樹種和5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是我國現存不多、保存完整的亞熱帶原始闊葉林區,擬建成全省科考與生態旅遊觀光度假勝地。老山界、久仰十里杜娟、盤溪瀑布群、平塘溶洞群等20餘處風景區美不勝收;十里長灘、雷打塘、關門岩、夫妻岩、中流砥柱、八仙石柱等旅遊景點流光溢彩。三板溪水電站關閘蓄水後,將形成面積為85平方公里、回水長度達130公里的庫區湖,拱托出「湖中有山、山中有湖」的奇妙美景。劍河民族風情濃郁,民族服飾五彩繽紛,素有「十里不同天、五里不同服」之說,全縣民族服飾有16種之多;民族節日豐富多彩,有六月六民歌節、牯藏節、祭祖節、洗寨節、過卯節、姊妹節、招龍節等民族節日,每逢節日,民族婦女穿著盛裝,佩戴銀飾,載歌載舞,不同地有不同的歌舞形式,主要有蘆笙舞、木鼓舞等。存在著摩崖碑刻、柳霽古城、大廣坳紅軍戰斗遺址等人文景觀。「苗鄉聖水」——劍河溫泉,有泉眼6個,流量1200噸/晝夜,水溫常年保持在36℃-46.6℃之間,泉水含有硫化氫、鐵、鉀、鈣、氡等多種元素,為國內三大名泉之一,其理化指標與法國著名的維稀溫泉相似,為稀有氡硫溫泉,具有消毒、去疾、健膚之功效,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現正開發成為集觀光、沐浴、療養、度假為一體的旅遊勝地。溫泉苗族農民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文化,被國家文化部評為命名為「中國農民畫鄉」。革東鎮八郎村古生物化石群已探明的古生物化石有11類168屬300多種,其種類、數量、化石的質量屬世界罕見,正申報為世界地質公園和世界文化遺產。
㈤ 貴州有那些名勝古跡
貴州名勝、古跡 跨地區 梵凈山 在江口、印江、松桃苗族自治縣三縣交界處。 大小金頂 在梵凈山巔。 九龍池 在梵凈山上金頂與鳳凰山之間。 定心池 在梵凈山上。 浯陽河三峽# 發源於甕安縣境,經黃平、施秉、鎮遠至湖南黔陽注入沅江。 盤江鐵索橋 在關嶺、晴隆二縣交界的北盤江渡口。 侗寨鼓樓 在黎平、榕江、從江、天柱等縣侗族聚居的村寨中。 百里杜鵑林 在大方、黔西兩縣交界處。 郎德寨 在凱里市與雷山縣交界處,距縣城30餘公里。 赤水河# 在貴州、四川兩省邊境。 安順市 西秀區 寧谷遺址 八番六朝壁畫墓 西秀山石塔 王若飛故居 文廟 在安順市區東黌學街。 安順龍宮# 在安順市馬頭鄉龍潭村。 普定縣 穿洞古人類文化遺址* 白岩腳洞古文化遺址 平訟摩崖 馬官鎮: 玉真山寺、翔鳳寺 平壩縣 高峰山 天台山 在平壩縣城西南13公里滇黔公路右側2公里。 城關鎮: 清建鍾鼓樓、西門坡信泉、五里喜客泉 白雲鎮: 飛虎山新石器遺址 夏雲鎮金銀山村: 金銀山漢墓群、觀音洞 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犀牛洞 在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城東約1公里東坡山。 扁擔山 在縣城西15公里。 黃果樹瀑布# 在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城西南15公里白水河上。 天星橋石林景觀 在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黃果樹下游6公里。 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 高寨、格必河、五峰山洞穴群 松山鎮: 印山「仁者壽」石刻、紫雲洞、塔山石塔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灞陵橋瀑布 在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城東5公里。 紅岩碑 在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南10公里龍爪樹後面曬甲山。 關索嶺 在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城東22公里,與「雞公背」對峙。 畢節地區 畢節市 七星關摩崖石刻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 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政治部舊址 抗日救國軍司領部舊址 田壩橋鎮:黑穿洞,長10餘公里、有較高開發價值。 青場鎮: 豬拱箐清代苗族起義遺址、青場新石器古文化遺址 大屯彝族鄉: 余氏土司庄園* 黔西縣 城關鎮: 水西園、觀農台、文筆塔、王三善碑、李世傑墓碑 素樸鎮: 古勝城遺址 大關鎮: 大關鹽號 雨朵鎮扯泥壩: 清乾隆年間兵部尚書李世傑及夫人墓院 甘艷鄉: 甘棠漢墓 沙井苗族彝族仡佬族鄉: 觀音洞古人類文化遺址 金坡苗族彝族滿族鄉: 百里杜鵑林 大方縣 大渡河橋 在大方縣城東南35公里的大渡河上。 千歲衢 在大方縣城西南20公里白布河右岸。 織金縣 東山 在織金縣城東0.5公里。 織金洞* 在織金縣東北官寨鄉東街口,距縣城23公里。 乾宏洞 在織金縣城東北。 奢香墳* 在大方縣城邊霧籠坡上。 金沙縣 後山古墓 石場敖家墳摩崖 清池鎮: 鍾靈塔、萬壽宮、禹王宮、節孝坊 後山鄉: 宋代古墓群 赫章縣 可樂古人類文化遺址 輔處漢墓 六曲河鎮: 拉樂漢墓 可樂彝族苗族鄉:可樂古墓群,近年先後發掘出土新舊石器時代人類化石、石器及秦漢時期文物2,000餘件。鎮內經考古發掘,疑為秦漢陽縣治,是當時西南大城市之一,至隋而衰。 古達苗族彝族鄉大石板村:石板古彝文「弧耳岩碑」有漢、彝文碑2方,記述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漢、彝族人民勘山開道事跡。 納雍縣 六沖河九洞天風景區 樂治鎮:明建宣慰府第,為貴州宣慰使行轅。 維新鎮: 清建萬壽橋 董地苗族彝族鄉烏路開村:沙落宣慰洞,深達4公里。 董地苗族彝族鄉沙落村:沙落硅化木-森林化石,生長年代距今約1.5億年。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草海 在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縣城附郭。 銅仁地區 銅仁市 東山 在銅仁市區東南隅。 九龍洞 在銅仁市區東17公里麻龍溪。 德江縣 木葉鄉馬蘭底「都軍萬戶侯」張義源墓 煎茶溪宋墓群 潮砥「黔中砥柱」石刻 梅林寺清咸、同起義遺址 江口縣 白水洞地下河 梵凈山 思南縣 瓮溪鎮荊竹園 楊家坳岑頭蓋清咸同農民起義軍遺址 石阡縣 石阡溫泉 在石阡縣城南隅松明山下。 松桃苗族自治縣 梵凈山原始森林 城東雲落屯西晉懸棺葬 長興虎渡口古文化遺址 永安紅三軍軍部舊址 甘龍鎮: 麻兔(烏羅長官司副司)土司故城 萬山特區 城郊仙人洞古代汞礦坑道遺址 中華山 米公山佛教廟宇遺址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 烏江洪峰標記石刻 毛渡唐務州故城遺址 麻竹溪唐城樂縣故城遺址 洪渡鎮唐洪杜縣城遺址 蠻王洞、觀音崖、龍頭山摩崖 土地灣「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舊址 石坡蘇聯紅軍金角洛夫墓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紅二、六軍團會師紀念碑 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木黃左側將軍山腰,前臨橫河。 玉屏侗族自治縣 玉屏風光 在玉屏侗族自治縣湘黔鐵路玉屏站附近。 貴陽市 文昌閣 在貴陽市東門月城上。 東山 在貴陽市東門外。 扶峰山 在貴陽市東門外。 甲秀樓 在貴陽市南明塘。 地下公園 在貴陽市南小車河畔。 森林公園 在貴陽市區南約2.5公里。 黔靈山 在貴陽市西北角,距市區約1.5公里。 宏福寺 在黔靈山頂。 麒麟洞 在黔靈山麓。 花溪 在貴陽市城南17公里。 清鎮市 紅楓湖# 在清鎮市區附近,距貴陽市33公里。 百花湖鄉: 百花湖、雲歸山 開陽縣 畫馬崖摩崖 雙流鎮: 民國鍾昌祚墓 馬場鎮谷坪村: 唐代楊威將軍墓 宅吉鄉: 曙雲洞 米坪鄉: 響水洞、觀音洞、麻娘洞 修文縣 陽明洞 在修文縣城北1.5公里龍崗山。 三潮水 在修文縣城北2公里觀音山下。 息烽縣 息烽集中營舊址*(包括玄天洞、貓貓洞) 息烽溫泉 在息峰縣東北天台寺山下,距縣城40公里。 永靖鎮陽郎壩村: 息烽集中營舊址*(包括玄天洞、貓貓洞) 九庄鎮: 多繽洞 西山鄉底寨村: 文昌閣、水口寺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興義市 魯布革風景區 貓貓洞 張口洞古人類文化遺址 劉氏庄園 查氏宗祠碑 「西南屏障」石刻 魯屯石牌坊 馬嶺河峽谷* 在興義市境南盤江支流馬嶺河。 望謨縣 平繞老屯 桑郎雙鼻洞 董萬洞 興仁縣 交樂漢墓群 雨樟鎮交樂:交樂漢墓群,1987年在此發掘出土銅車馬、搖錢樹、瑪瑙、陶器、巴郡守丞鎏金銅印和巨王侯印等大批珍貴文物。 普安縣 銅鼓山古文化遺址 白沙烽火台 青山清真寺 江西坡碧雲寺 冊亨縣 燕子洞 郭家洞 晴隆縣 蓮城鎮明代「天塹驚虹」碑 大廠鎮石膏晶洞 貞豐縣 清代「馬二元帥府」 文昌宮 明代定頭城 三岔河 安龍縣 十八先生墓 在安龍縣城北關馬場。 招堤 在安龍縣城北門。 六盤水市 鍾山區: 龍鳳地宮、硝灰洞古人類文化遺址、劍齒象化石遺址 水城縣 高家渡鐵索橋 盤縣特區 碧雲洞 在盤縣城關。 六枝特區 郎岱木城碑記 平寨鎮: 桃花公園、桃花洞古人類文化遺址 落別布依族彝族鄉納罵村: 納罵洞 牛場苗族彝族鄉: 安健墓 牛場苗族彝族鄉上官寨:清以前為安氏土司官邸,土司碉樓尚存。 遵義市 桃溪寺 在遵義市西郊,距城5公里。 湘山寺 在遵義市城邊。 遵義會議會址 在遵義市老城子尹路。 中共中央負責人遵義寓所 在遵義新城古式巷。 赤水市 十丈洞瀑布 在赤水市東南38公里黎明鄉境內。 葫市摩崖造像 在赤水市赤水河戎市灘右岸石壁上。 仁懷市 鹿鳴塔 懷陽洞摩崖石刻 紅軍「四渡赤水河」茅台渡口紀念碑 中樞鎮: 鹿鳴塔 壇廠鎮:懷陽洞為仁懷名勝之一。 茅台鎮:紅軍「四渡赤水河」茅台渡口紀念碑,在仁懷市赤水河畔。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第三次由茅台渡口通過。 茅台古井 遵義縣 揚粲墓* 在遵義縣龍坪永安鄉皇墳嘴,北距遵義市約10公里。 禹門山 在遵義縣東禹門鄉。 海龍囤 在遵義縣太平鄉龍岩山東。 婁山關 在遵義縣大婁山中。 綏陽縣 寬闊水風景區 洋川鎮神仙洞 桐梓縣 夜郎壩宋墓 周市石棺墓 蟠龍洞摩崖石刻 張學良囚禁地 婁山關鎮: 天門洞、小西湖、蟠龍洞、周西城祠 九壩鎮九壩街村: 岩灰洞古人類遺址 婁山關鎮蒙渡村: 清黎純齋書「蒙渡」摩崖石刻 夜郎鎮: 太白故宅、望月台、懷白台、白碑台等遺跡 習水縣 望鄉台摩崖造像 紅軍長征「四渡赤水河」土城渡口紀念碑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在土城鎮渾溪渡口搶渡赤水河(即著名的四渡赤水第一渡)。 三岔河鄉三岔場: 袁綿道墓 鳳岡縣 太極洞 文峰塔 龍泉石刻 正安縣 新州「尹道真務本堂」 宋武略將軍墓 魚塘摩崖 余慶縣 他山 在余慶縣南松煙鋪的蒲村。 湄潭縣 金橋宋墓群 水源洞瀑布 清虛洞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舊城鎮明真安州城垣 復興崖墓 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瓮溪橋 濯水萬壽宮 大坪漢墓 金銀洞宋墓 燕龍山明墓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凱里市 香爐山 在凱里市西15公里。 施秉縣 雲台山# 在施秉縣城30公里沅陽河北岸。 從江縣 增沖侗寨鼓樓* 在鼓樓頂部懸有皮鼓,鼓聲一響,全寨皆聞,村民立即趕來,共商族中大事。增沖鼓樓有「鼓樓之王」的美譽。 西山鎮陡寨村:陡寨風雨橋,保存著侗族古代建築的藝術特色。 往洞鄉信地村: 信地鼓樓 錦屏縣 飛山廟 龍大道烈士故居 鎮遠縣 青龍洞* 在鎮遠縣城東中和山。 新橋聾子河大溶洞 在鎮遠縣,距青龍洞約4公里。 麻江縣 碧波鄉平田寫字岩摩崖石刻 杏山鎮千河山養鵝土司界碑 台江縣 施洞口 在台江縣城北30公里清水江畔。 天柱縣 「石柱擎天」 三棒岩 金鳳山洞穴 九龍山 鍾鼓洞 黃平縣 岩門司古城 飛雲崖 在黃平縣城東10公里東坡山。 榕江縣 紅七軍「五一」集會舊址 紅七軍軍部舊址 劍河縣 南明鎮「天河洗甲碑」 翁座鄉南加「例定千秋碑」 三穗縣 永寧山文筆塔 武筆塔 雷山縣 雷公山 雷公坪清咸同起義遺址 西江「千戶」苗寨 報德鄉郎德村: 古城堡、碉卡 黎平縣 地坪風雨橋 在黎平縣城南110公里地坪上、下寨與甘龍之間。 岑鞏縣 回龍寺 文筆塔 中木召古庄園遺址 明代思州宣慰司副使墓 丹寨縣 打鼓井 金瓜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都勻市 張翀摩崖 在都勻市東北角紅葉山左之石壁上。 福泉市 竹王城 在福泉市楊老驛,距市區23公里。 貴定縣 仰望抗貢碑 甘塘鄉規碑 牟珠洞摩崖石刻 惠水縣 羨塘燕子洞 羅甸縣 拉來寨崖墓 董當鄉大、小井洞穴群 甕安縣 偏岩摩崖 江界河紅軍搶渡烏江遺址 玉華山咸同起義遺址 高庄冷少農故居 雍陽鎮天生橋 荔波縣 樟江風景區# 在荔波縣境。 小七孔 在荔波縣西南30公里樟江風景名勝區。 龍里縣 城南蓮花洞 城內冠山紫虛宮 平塘縣 者密鎮: 喀斯特地貌洞穴 長順縣 白雲山 在長順縣廣順東20公里。 獨山縣 上道神仙洞 三都水族自治縣 都江鎮布仰摩崖 引朗石板墓群 九阡水族起義遺址
㈥ 黔東南有哪些歷史遺跡
紅軍長征時期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會議會址、榕江紅七軍軍部舊址、革命先驅龍專大道故居和周達文屬故居
黔東南有鎮遠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一座,有黃平舊州鎮、黎平德鳳鎮和雷山西江鎮等三座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有黃平、麻江銅鼓和劍河溫泉等三個國家文化部命名的農民畫之鄉,還有九個省級藝術之鄉,即郎德苗族歌舞藝術之鄉、黎平茅貢侗戲藝術之鄉、從江小黃侗歌之鄉、台江苗族反排木鼓舞藝術之鄉、黎平肇興侗族鼓樓藝術之鄉、黃平泥哨藝術之鄉、岑鞏思州石硯藝術之鄉、施洞苗族刺綉藝術之鄉和雷山挖拜苗族銀飾藝術之鄉
苗族吊腳樓和侗族鼓樓、花橋蜚聲海內外。鎮遠天後宮、四官殿,岑鞏禹王宮,天柱三門塘劉氏宗祠,錦屏飛山廟,黎平南泉山寺、地坪風雨橋、紀堂鼓樓,台江文昌宮,九擺苗族鼓樓,丹寨萬壽宮和麻江狀元第等雖歷盡滄桑,但都是歷史的見證。
㈦ 世界文化遺產或自然遺產或自然文化遺產的資料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遺產文化遺產地
長城 1987.12
北京故宮、沈陽故宮 1987.12
陝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1987.12
甘肅敦煌莫高窟 1987.12
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1987.12
山東泰山 1987.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安徽黃山 1990.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西藏布達拉宮 1994.12
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1994.12
山東曲阜的孔廟、孔府及孔林 1994.12
湖北武當山古建築群 1994.12 文化遺產
江西廬山風景名勝區 1996.12 文化景觀
四川峨眉山—樂山風景名勝區 1996.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雲南麗江古城 1997.12
山西平遙古城 1997.12
江蘇蘇州古典園林 1997.12
北京頤和園 1998.11
北京天壇 1998.11
重慶大足石刻 1999.12
福建武夷山 1999.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2000.11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2000.11
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鍾祥市)、清東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縣)、盛京三陵 2000.11
安徽古村落:西遞、宏村 2000.11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2001.12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2004.7
澳門歷史城區
㈧ 大家告訴我劍河哪裡比較好玩
劍河縣旅遊景點有老山界、久仰十里杜娟、盤溪瀑布群、平塘溶洞群、十里長灘、雷打塘、關門岩、夫妻岩、中流砥柱、八仙石柱等旅遊景點。存在著摩崖碑刻、柳霽古城、大廣坳紅軍戰斗遺址等人文景觀。
仰阿莎湖景區
仰阿莎湖景區是三板溪電站蓄水形成的山區淡水湖泊,主航道有130公里,支航道有120公里。平均水面寬360米,最寬水面1500米,總面積85平方公里。距貴陽機場210公里,距凱里70公里,南距黎平機場15公里,北距湘桂鐵路靖州站60公里。湖區風光有柳川水上游樂中心、巫包苗族紅綉、繞號苗族錫綉、巫山峽谷、南寨白水洞瀑布、天堂界風光、柳基苗族古城、雷打塘、南加平湖、康中水上度假區、巫莎度假區、青山界風光等。
老山界風景區
南哨境內較高的山峰,主峰海拔1528米,界頂面積約7平方公里,有「十里青山」、「一夫峰」、「龍角峰」、「界板冷竹」、「峽谷青峰」、「峭壁飛泉」、「綠色蘑菇」、「龍角二柱」、「龍須二束」等景觀景點密布其間。
溫泉旅遊區
劍河溫泉位於貴州省凱里市劍河縣城6公里的320國道公路旁,距天門洞風景區1公里。溫泉在山腳之下,原有溫泉眼10餘口,現存6口泉眼。泉水晶瑩清澈,每秒鍾流量10公升,各泉眼溫度不同,從38℃至50℃不等。
革東古生物化石景區
革東古生物化石景區是世界寒武紀生命大爆炸的三個遺址之一,動物群時代介於雲南澄江動物群和北美布爾吉斯動物群之間,生物化石門類眾多、數量豐富,有三葉蟲、疑源類、雙殼類、遺跡化石外和棘皮動物、觸手動物、多孔動物、刺胞動物、原體腔動物、腕足動物、軟體動物等11個門類、168屬、500餘種。
㈨ 求貴州省劍河縣旅遊景點
劍河縣城夜景 劍河溫泉 仰阿莎水庫 十里長灘 青山界 老山界 天堂界 雷打塘 反排苗寨風情 展留刺綉內 部分景區還處於容待開發狀態,尚未成熟。每年農歷六月初六舉辦仰阿莎文化旅遊節,有唱山歌 鬥牛 斗話眉 斗雞 劃龍舟等民俗活動。劍河人民熱情好客,劍河人民歡迎您!
㈩ 劍河縣的旅遊景點
劍河縣旅遊景點有老山界、久仰十里杜娟、盤溪瀑布群、平塘溶洞群、十里長灘、雷打塘、關門岩、夫妻岩、中流砥柱、八仙石柱等旅遊景點。存在著摩崖碑刻、柳霽古城、大廣坳紅軍戰斗遺址等人文景觀。
仰阿莎湖景區
仰阿莎湖景區是三板溪電站蓄水形成的山區淡水湖泊,主航道有130公里,支航道有120公里。平均水面寬360米,最寬水面1500米,總面積85平方公里。距貴陽機場210公里,距凱里70公里,南距黎平機場15公里,北距湘桂鐵路靖州站60公里。湖區風光有柳川水上游樂中心、巫包苗族紅綉、繞號苗族錫綉、巫山峽谷、南寨白水洞瀑布、天堂界風光、柳基苗族古城、雷打塘、南加平湖、康中水上度假區、巫莎度假區、青山界風光等。
老山界風景區
南哨境內較高的山峰,主峰海拔1528米,界頂面積約7平方公里,有「十里青山」、「一夫峰」、「龍角峰」、「界板冷竹」、「峽谷青峰」、「峭壁飛泉」、「綠色蘑菇」、「龍角二柱」、「龍須二束」等景觀景點密布其間。
溫泉旅遊區
劍河溫泉位於貴州省凱里市劍河縣城6公里的320國道公路旁,距天門洞風景區1公里。溫泉在山腳之下,原有溫泉眼10餘口,現存6口泉眼。泉水晶瑩清澈,每秒鍾流量10公升,各泉眼溫度不同,從38℃至50℃不等。
革東古生物化石景區
革東古生物化石景區是世界寒武紀生命大爆炸的三個遺址之一,動物群時代介於雲南澄江動物群和北美布爾吉斯動物群之間,生物化石門類眾多、數量豐富,有三葉蟲、疑源類、雙殼類、遺跡化石外和棘皮動物、觸手動物、多孔動物、刺胞動物、原體腔動物、腕足動物、軟體動物等11個門類、168屬、500餘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