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記大人國感想
1. 格列佛游記大人國讀後感400字
讀書筆記也就是讀後感,寫作的一般結構是:引-議-聯-結,即引用文章的精彩段落,並聯系自身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最後總結受到的啟發。
剛好在看格列佛游記,這里有《格列佛游記讀後感400字(3篇)》,我每次遇到讀後感的作文,都會在《夏雨閣的讀後感》上找找,你也可以看看,不過範文只能借鑒,給你提供思路,最好還是自己寫。
希望對你有幫助!摘自夏雨閣的讀後感http://www.xiayuge.com/geliefo/50.html
2、像格列佛一樣的奇遇
暑假裡,我看起了媽媽給我買的《格列佛游記》,我剛看了幾頁就被裡面聰明伶俐、個性鮮明的人物,跌宕起伏、有趣誇張的情節牢牢地吸引住了。航海家格列佛是一名隨船醫生,他勇敢、聰明,會說十幾個國家的語言,航海的經驗也很足。
一次航海,他經過了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和慧馬國,發生了許多有趣又驚險的故事:他在大人國被一群巨大的老鼠抓走,但他臨危不懼,拿出匕首,勇敢的和老鼠搏鬥,最後竟然把老鼠全部殺死了。
我愛看這個故事,裡面的故事實在是太特別了!每一個段落都會讓我發笑,裡面描寫的人物怪模怪樣,讓我覺得滑稽極了,連爸爸媽媽這兩位成年人都搶著看,這個故事真是太神奇了,我感覺這書有一股魔力,使我的眼睛無法離開書本,連吃飯都忘了。
我佩服格列佛,佩服他的勇敢,佩服他的機靈,特別是他那種遇到困難永不退縮的精神。要是我可以穿越時空,我會陪同格列佛一起上路,和他一起遠航,一起沖破難關,一起打敗怪物,一起獲取知識,當永遠的勝利者!要是我以後也當了一名航海家,我就可以游覽各國的美麗景色,說不定還會發生像格列佛一樣的奇遇……
2. 急急急!!!!!!!!!格列佛游記大人國主要內容
格列佛回家後不久,就隨"冒險號"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風暴,船被刮到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格列佛被一位高達20米的農民捉住。為了賺錢,農夫把格列佛當作小玩藝裝入手提箱里,帶到各城鎮表演展覽,讓他耍把戲,供人觀賞。最後來到首都,這個農民發財心切,每天要格列佛表演10場,把他累得奄奄一息。當這個農民眼看無利可圖時,便把格列佛賣給了皇後。由於小巧伶俐,格列佛在宮廷中非常得寵,但是也常常遭到老鼠,小鳥等動物的侵襲。面對國王,格列佛慷慨陳詞,誇耀自己的祖國的偉大,政治的賢明,法律的公正,然而遭到國王的抨擊與駁斥。
格列佛在該國的第三年,陪同國王巡視邊疆。由於思鄉心切,他假裝生病,來到海邊呼吸新鮮空氣。天空中的鷹錯把他住的箱子當成烏龜叼了起來。幾只鷹在空中爭奪,箱子掉進海里,被路過的一艘船發現,格列佛獲救後,乘船回到英國。
3. 格列佛游記大人國讀書筆記
1, 小人國。
小人國原先的制度規定,欺詐與誣陷皆乃重罪,可見,斯威夫特老兄是很討厭在智慧方面玩弄手腕的人,斯威夫特喜歡智慧,但是崇尚簡單和誠信。
小人國現在用繩上舞技的高低來決定官場升降。這倒有很多類似的例子,中國曾用八股文來檢驗書生的治國才能,女人曾以小腳為美的標准,有少數民族以脖子的長度來判斷誰最漂亮性感,錢鍾書說這個社會也讓人吃飯,只不過不讓人用自己的本領吃飯,都是這道理。
對鞋跟高低的態度,決定黨派,這個諷喻也很好玩。現在網上這一派的FANS和另一派的FANS們打口水架,起因不就是鞋跟高低之類的無聊問題嗎。文革時,站錯隊與否,也取決於你賭一下,是高跟黨將得勢,還是低跟黨將得勢。
死人頭向下埋,這個想法真不錯。既然死的人可以懸棺,可以天葬,可以腌制起來,可以分而食之,為什麼不可以頭向下埋,呵呵。山東萊州的風俗是,活人東西方向睡,死人才南北擺放;而距之僅數百里之遙的萊西,堅決認為活人應該南北方向睡,死人才應該東西擺放。這風俗曾經讓我竊笑不已,我甚至替他們想好了活人應該站著睡或者應該拿大頂睡的姿勢,可惜這建議一直沒有用上的機會。比較起來,還是小人國的人比較聰明,讓死人頭向下睡,那麼活人的姿勢只要與死人不同,就不會惹起迷信者的流言。
小人國的人寫字是從一角斜向另一角,這個創意也很絕。的確,論起寫字方向來,歐洲人可以從左到右,阿拉伯人可以從右到左,中國人可以從上到下,卡斯卡考人可以從下向上,小人國當然可以從一角寫到另一角,呵呵。斯威夫特這個老鬼,機靈勁兒有的是:)
2, 大人國。
斯威夫特似乎把人類社會擺在了大人國和小人國之間。遠古時的巨人國是最好的,後來因為墮落,身材變小,於是成了大人國;大人國也還可以,可是如果進一步墮落下去,身材會再小十二分之一,這時就是我們人類了;如果還墮落,那麼就再小十二分之一,成了小人國居民,只好靠在繩子上的舞技高低來決定官場人選。這個十二比一,我想是有原因的,一年正好十二個月,斯威夫特以月喻年;這么說來,中國人喜歡用十二生肖,十二年為一循環,就是以年喻月了。大家都曾想給時間以彈性,給空間以想像。
大人國國王,討厭戰爭,對製造火葯殺人深惡痛絕,在他看來,人類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毒害的爬蟲,人類社會的一切都是不正常的。這里,表達了斯威夫特的反思,對人類社會各種不公平制度的詰責。
格列佛在大人國,像寵物一樣被飼養,像猴子一樣表演,供人取樂,這是他的生存價值。這比喻倒不錯,我們人類不也正是這樣對待其他物種,甚至這樣對待同類中的弱者嗎?弱者的命運,有時只能是供人取樂,任人玩弄。這是這個世界的法則,靠。
格列佛說,大人國最美麗的處女們,也引不起他的興趣,因為她們身上的斑點被放大了,自己的眼睛像顯微鏡一樣;而且她們身上的氣味太熏人,因為自己小小的鼻子對氣味已經足夠敏感,誰讓她們是巨人呢,氣味也自然而然加倍了。她們並不把格列佛當成人,所以當著格列佛的面脫得精光,小便,還把格列佛剝個精光,讓他騎在自己的奶頭上玩兒。斯威夫特揭示了一個重要的道理:性與愛,並不是絕對存在的,而是受人類社會環境的巨大影響。表面上自然而然的東西,其實是在一切必要條件已然具備的情況下才自然而然地發展著。蘋果落地並不是必然的,不信你去一下太空,男女性慾也不是必然的,不信你去一下大人國。人類只是慾望的玩偶,從某種角度看。
大人國王後,身邊有個侏儒,這個侏儒以玩弄和傷害比他更小的格列佛為樂。弱者以踩踏更弱者來獲得心理平衡和自信,這條丑惡的法則一直伴著我們,不是嗎。聽說,現在有的妓女要定期召個男妓來為自己服務一下,以平衡一下心理,相當於看了一次心理醫生。
斯威夫特還描寫了不少大小的對比,挺好玩。冰雹大如網球,虱子嘴像豬嘴,蜜蜂有鳥兒大,狗叼著格列佛送給主人,猴子抱著格列佛到處跑,還有十歲男孩搶格列佛玩、一歲嬰兒捏著他想吞下去,這些描寫都相當生動,顯示了斯威夫特不凡的寫作功力。斯威夫特對兒童心理和行為觀察細膩,很不簡單。
同學你好,如果問題已解決,記得右上角採納哦~~~您的採納是對我的肯定~謝謝哦
4. 格列佛游記大人國讀後感600字
大人國:回到家裡沒有幸福多久,格列佛又出海了。這次漂流到了一個專「大人」國,格屬列佛在這里簡直就成了小玩具了。
後來發現他的農民一家把他當成展覽品四處展覽,差點兒沒把他累死。所幸後來他被賣給了王後,往後對他很好,他還有自己的保姆照顧。
不過因為體型太小,常常遭遇危險。他受寵也遭來了別人的羨慕嫉妒恨。小人作祟,以及時不時一種動物就會跑來把他叼走,真是太不安全了。
格列佛懷著民族自豪感對國王講述他們英國的豐功偉績,然而大人國的國王卻不以為然,他覺得那都是充滿種種下流慾望的產物而已。
後來一隻老鷹把格列佛連同他的房子扔到了海里,然後格列佛被一艘船救了,回到了祖國。
回到家裡格列佛簡直太不習慣了,一會兒以為自己在小人國,一會兒以為自己在大人國。
5. 格列佛游記大人國概括
格列佛第二次航海遇險,被抓到了大人國,成了那些身高七十多英尺的巨人的玩物。一切版對格列佛來說都是龐然權大物,他一下子變成了「侏儒」。
他因為身材「矮小」而常常遭遇危險,一隻蘋果會把他砸在地上動彈不得,猴子會像抱嬰兒似的把他抱在懷里,從腮幫子里摳出食物往他嘴裡塞,就連他喝乳酪時都得小心,免得掉進乳酪碗里淹死。大人國的國王賢明,人民也和諧,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人國。
(5)格列佛游記大人國感想擴展閱讀
小說不但抨擊了社會現狀,還在更深的層面上,直接諷刺了人性本身。在第四卷里,關於「錢」的那段議論就是如此。
格列佛來到沒有金錢,沒有軍隊警察的慧駰(馬)國,向他的馬主人解釋說:「那裡的耶胡認為,不管是用還是攢,錢都是越多越好,沒有個夠的時候。因為他們天性如此,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得無厭。富人享受著窮人的勞動成果,而窮人和富人在數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
6. 格列佛游記大人國讀後感 500字 求幫忙
暑假是個放鬆身心的好時間,在這個閑暇的暑假中,拿起《格列佛游記》,仔細閱讀著其中有趣、驚險的故事,真的可以把人帶入斯威夫特的游歷的世界……
書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個愛好出遊的人,他渴望著周遊世界,走遍世界的每個角落。也許正是他那無畏的探索精神,才讓我們也領略到了這奇特的四個國家吧。
我想,利立浦特與布羅卜丁奈格,也就是小人國和大人國,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了。利立浦特的居民們雖然都不過是一般人手掌那麼大的人,但他們卻十分的勤奮與聰明。格列佛為這個國家出了不少力,最後卻遭到了朝廷中人的彈劾,被迫離開這個國家。這也從某個角度折射了當時英國政府的昏暗、各黨派之間的爭斗以及與法國的戰爭等等,充分表現出了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在大人國,格列佛又從小矮人的角度仰視人類,諷刺了人類的一些不好的習性。
第三部中的飛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飛島上的人們只重視音樂與數學,一點沒有想到要全方面發展,才能讓國家強大起來。而且那些致力研究一些奇怪實驗的人,譬如用蜘蛛網作防線,用嗅覺、觸覺辨別顏色,還有把糞便還原為原來的食物等等。這些實驗都是很愚蠢,有的實驗甚至根本沒有意義,但他們卻依然熱衷於做這些實驗,而不去造更好的房子或是種植出更優良的糧食,讓土地都變的荒廢後還不以為然,真的令人不解。作者辛辣地諷刺了那些只會紙上談兵的科學研究者,並諷刺了人類的瘋狂和邪惡的本性,人性隨著歷史的前進一步步地墮落,走向深淵。
在慧嘶馬國中,格列佛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和友誼美德的慧嘶馬。在慧嘶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他們不懂什麼叫「懷疑」、什麼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里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是人們所追求和嚮往的地方。在這里,你不需要考慮別人說話的真假,因為他們不知道說謊是什麼。
但是,格列佛卻因過於崇拜慧嘶馬,而成了憤世嫉俗的偏執狂,根本看不到人的優點,把人看作與野胡一樣,最終格列佛也成為了作者嘲諷的對象。
這部小說真實地描繪出了一幅格列佛出遊的圖畫,讓讀者看到了社會上美好的一面與黑暗的一面,由此也想到了很多。
說起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慧駰國,便會想到《格列佛游記》這本書。這個暑假我就看了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講了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國、大人國、慧駰國接受的不同待遇。比如:他在大人國時擁有一個"行軍房"跟隨軍隊"行軍";在小人國時國王、大臣們對格列佛的尊敬、敬佩、仰慕;在飛島國他受到了國王和大臣們的侮辱;而在慧駰國,格列佛吃的並不是米飯、菜,而是麥片麵包加牛奶,這個待遇比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的待遇差多了。這些故事讓我身臨其境,彷彿與格列佛一起去探險、"行軍"。
它是一本啟發我們思想的好讀物。每個事件都是故事雖小,但是它卻告訴我們深刻的道理。譬如,格列佛勇敢去探險的精神值得稱贊;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關心,才能有更多的朋友,多一份關心,就多一個朋友。布羅卜丁奈格,也就是大人國,這里的學術不發達,但卻有一個英明的君主,布羅卜丁奈格的國王性格儒雅、聰明、善於思考,格列佛給他講述的有關英國的事情他聽的很認真還提出的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與主張。他公正無私、治國有方、蔑視權利、主張和平。在格列佛的眼中,他是一個理想君王的形象。但作者在描寫這里的人時,卻擴大了他們身上的缺點,我覺得的這對於人類的諷刺有些過分。
勒皮他飛島國,作為讀者,我十分厭惡這里愚昧的人,這里的人只回研究數學和音樂,對於其他的學科不聞不問,十分輕視,他們的飛島是一個固定在金剛軸上的飛行器,據說寫這個,作者是為了諷刺當時的皇家學院 對飛行器的研究熱情。這里的人研究數學紙上談兵,不切實際,真是十分的諷刺啊。
7. 《格列佛游記》''大人國''讀後感
小說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像和誇張,描述了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度周遊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
格列佛歷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那裡,他一隻手能拖動整支海軍艦隊,一餐飯要吞吃一大批雞鴨牛羊外加許多桶酒。小人國的人為了把他這個龐然大物運到京城,動用了五百工匠,無數繩索,九百個「大漢」,一萬五千匹高大的御馬等等。在如此的一個微縮國度里,所有的政爭和戰事都不免顯得渺小委瑣。黨派之爭以鞋跟高低劃分陣營,「高跟黨」與「低跟黨」你爭我斗,勢不兩立;相鄰的國家不但想戰勝並奴役對方,還要爭論吃雞蛋應敲哪頭之類雞毛蒜皮的「原則」問題。
而後,格列佛又來到了大人國,他與大人國國王的一段對話,不僅構成對英國的批評,也展示了兩種不同的思路,並使它們互為評議。
在這本書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訪問了荒島上的慧因國,結識了仁慈、誠實和友善的慧因。在慧因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人們更不理解它的含義。他們不懂什麼叫「懷疑」、什麼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里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
我很羨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國,慧因國是我們所追求和嚮往的理想境地,在這里你不需顧慮別人說話的真假,而在現實中,有著太多我們不願看到的事情發生: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拐賣兒童謀取暴利、有人甚至為了金錢犧牲自己的一切。難怪我們的老師、長輩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要上當受騙。這與我們提倡的幫助他人、愛護他人是很難統一的。當我遇到有困難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時,我遲疑;當有人替我解圍時,我不敢接受。這些都讓我內心感到痛苦、矛盾,無所適從。既妨礙了我去「愛」別人,同時也錯過了別人的「愛」,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
最近發生的一件事,也從另一方面體現了這一點:交通銀行為了回饋用戶的支持,舉行了一場現場抽獎儀式,在抽一等獎的時候,嘉賓抽出了第一位幸運兒,但其留下的手機號碼少一位數字。按照抽獎規則,中獎者「必須留下有效聯系方式」,所以該號碼被宣布作廢。但令銀行沒想到的是,此後連抽6次,顧客留下的手機、座機號碼全都是空號或停機。第7個電話倒是有人接聽,但對方告知,沒有這個人。一等獎抽到第8位時,電話通了,這位顧客在電話中被銀行工作人員告知中獎後,回應道:「別騙我,哪有這等好事?」隨後就掛了電話。原本預計在半個小時內結束的抽獎活動卻拖至三個小時才結束,一些人分析說,「簡訊中獎」、「電話中獎」等騙局、陷阱太多,致使一些人不敢隨便留自己的電話號碼,而留下真實電話的中獎者,也不敢輕易相信電話通知的中獎消息。
我期盼著有一天我們的社會也像慧因國,孩子們的眼中不再有疑慮,教育與現實是統一的。我願為此付出努力,也希望大家與我一道,從自己做起,從現在開始做起,讓這個社會多一點真誠、少一點虛偽。
8. 格列佛游記大人國讀後感六百左右
《格列佛游記》第二章讀後感---大人國
小說的第二章與內第一章形成對比。 第二章講了格列佛容回家不久,就隨"冒險號"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風暴,船被刮到布羅卜丁內格(大人國).格列佛被一位高達20米的農民捉住.農民帶格列佛到全國各大城市展覽,最後來到首都.這個農民發財心切,每天要格列佛表演10場,把他累得奄奄一息.當這個農民眼看無利可圖時,便把格列佛賣給了皇後.由於小巧伶俐,格列佛在宮廷中非常得寵,但是也常常遭到老鼠,小鳥等動物的侵襲.面對國王,格列佛沾沾自喜地介紹了英國各方面的情況及近百年來的歷史,但被國王一一否定。格列佛在該國的第三年,陪同國王巡視邊疆.由於思鄉心切,他假裝生病,來到海邊呼吸新鮮空氣.天空中的鷹錯把他住的箱子當成烏龜叼了起來.幾只鷹在空中爭奪,箱子掉進海里,被路過的一艘船發現,格列佛獲救後,乘船回到英國。 第二章主要通過大人國國王對格列佛引以為榮的英國選舉制度、議會制度以及種種政教措施所進行的尖銳的抨擊,對英國各種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懷疑和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