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陝西臨潼姜寨遺址

陝西臨潼姜寨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2-09 10:33:18

❶ 陝西臨潼出土了怎樣的研墨工具

在陝西臨潼姜寨遺址出土的那套繪畫工具中,有一根石質磨棒,它的用處就是用來研墨的。由此可推定,早在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已出現了原始的石墨。

❷ 臨潼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710600

❸ 陝西臨潼的一處古代文化遺址是哪

你說的是不是半坡遺址博物館?

在半坡路155號,跟團走東線吧親

❹ 在陝西臨潼姜寨遺址中發現了哪些物品

在陝西臨潼姜寨屬於仰韶文化的遺址中,發現有玉雕耳墜,在山東寧陽大汶口、浙江杭縣良渚和餘姚河姆渡等文化遺址中,曾發現雕刻細致的玉環、玉璜、玉璧和象牙雕刻的小杯、琮筒、雙鳳紋飾片等實用器皿或裝飾品。

❺ 陝西臨潼都有哪裡好玩

歡迎啊
臨潼旅遊資源豐富。
擁有兵馬俑、華清池2個國家五級景點,驪山、秦陵2個國家四A級景點,其中秦陵和兵馬俑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驪山風景區是國家首 驪山風景區批公布的風景名勝保護區之一。
區內歷史遺跡十分豐富,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51處,其中省級5處。
著名的「褒姒一笑失天下」、「鴻門宴」和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等重大歷史事件就發生在此。
姜寨遺址是仰韶文化早期保存較為完整的歷史遺跡。
臨潼民風淳厚,許多現代禮俗都源於美麗傳說和動人故事。現存的驪山老母單子會(驪山古廟會)和雨金葯王古廟會最為著名。
臨潼是世界著名的旅遊熱點,主要景點年接待遊客600萬人次左右,其中外賓50萬人次左右,旅遊綜合收入每年10個億以上。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是建立在兵馬俑坑原址上的遺址性博物館。自1979年10月1日開館以來,沐浴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春風,經過艱苦創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成為舉世聞名的大型遺址性博物館。兵馬俑已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198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秦始皇陵(包括兵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不僅是中國人民、也是全人類的一份珍貴文化財富。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建立和發展,曾歷經坎坷和艱辛,凝聚著許多人的心血和汗水 兵馬俑。兵馬俑是1974年3月發現的,當地農民在一片砂石堆積、墓冢累累的荒野上挖井時偶然發現了一些陶俑殘片。後經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精心勘探和試掘,發現是座規模宏偉的大型兵馬俑坑(即一號俑坑),裡面埋藏著和真人、真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馬約6000件。這一巨大的發現,在中國和世界上引起了轟動與震驚。
兵馬俑坑由於規模宏偉,陶俑、陶馬的數量巨大,發掘工作要延續數年乃至幾十年。在這漫長的歲月中,如何保護好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使它免遭風雨霜雪的侵害,成了令人憂心的重大問題。當時我們考古工作者曾計劃用竹竿、蘆席搭蓋一個臨時性的保護大棚,以解決燃眉之急。正當我們為此焦急之時,1975年8月26日,當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的王冶秋飛抵西安,傳達了國務院要在此建立兵馬俑博物館的決定,並把它作為國家的專項工程。
博物館的籌建工作是1975年底開始的,1976年2月負責籌建工作的人員陸續進入工地,9月正式破土動工。建館伊始正是國家多災多難的困難時期,國民經濟瀕臨崩潰,許多大的建設工程紛紛下馬,建館資金嚴重不足,建材籌集困難重重。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建館的人員經過 臨潼區風貌圖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克服了各種困難,於1979年9月底,一座雄偉的佔地面積達16000平方米的一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竣工,在新中國成立三十周年大慶的10月1日,向國內對、公開開放。
兵馬俑博物館初期的建館方案是1975年10月擬定並獲國家批準的。當時僅發現了一號兵馬俑坑,而二號和三號兵馬俑坑是1976年夏季在考古勘探的過程中才發現的。這就決定了兵馬俑博物館的一期建設方案是不完備的。一、二、三號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園內的一組陪葬坑,三個坑內共有陶俑、陶馬約8000件,像個龐大的地下軍團,也是座古代雕塑藝術的寶庫。兵馬俑博物館開館以後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引起了人們的濃烈興趣。自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開館以來,觀眾如潮,在全球形成了一股秦兵馬俑熱。
如此,兵馬俑博物館原有的建築規模及較簡陋的設施,已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如何把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建成世界一流的大館,成為人們十分關注的問題,也是博物館全體人員迫切的願望。在陝西省政府和國家旅遊局的熱情關懷和支持下,於1986年將兵馬俑博物館的二期擴建工程正式列為陝西省的重點工程項目。擴建的主要工程是建造二號和三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以及文物庫房、文物綜合陳列廳等二十餘項配套設施工程。總建築面積45000平方米,總投資4850萬元。從此兵馬俑博物館的建設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規模宏偉,館區佔地面積20餘公頃,展覽建築的總面積達42000餘平方米。各種配套設施齊全,環境優雅、舒適。考古發掘、科學研究等也都取得了可喜的 臨潼區風貌圖成績。但是今後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兵馬俑坑僅是秦始皇陵園內的一組陪葬坑。經我們二十多年來的考古勘探,在陵園內已發現大小不等的各種陪葬坑及墓葬500餘座,以及許多建築基址。其中比較重要的有銅車馬坑、馬廄坑、珍禽異獸坑、石質鎧甲坑,以及大型寢殿、便殿遺址等。整個秦始皇陵園像座豐富的地下文物寶庫。兵馬俑和秦始皇陵園的關系密不可分,因而兵馬俑博物館今後的發展必然要和秦始皇陵園的整體工作結合起來。我們初步設想,在集中精力先把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建設好的基礎上,再逐漸向陵區發展。在陵園內有選擇地再發掘一些有重大科學價值的陪葬坑、陪葬墓,並建館予以保護。這樣就會形成若乾性質、內容各不相同的分館。這些分館和兵馬俑博物館組成秦陵博物院,以負責整個陵園的保護、考古發掘、研究和陳列工作。將來,這里不但是人們參觀旅遊的重要景點,也是專家學者進行學術考察和研究的園地,文物保護專家對文化遺產進行科學保護的實驗基地。上述設想雖有待於做進一步地考察和論證使其逐步完善,但總的方向大體是正確的。今後的任務雖然非常艱巨、復雜,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經過大家共同的努力,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未來的事業,必將更加輝煌!
華清池
華清池亦名華清宮,位於西安城東,驪山北麓,距歷史文化名城西 華清池安30公里,自古就是游覽沐浴勝地,是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歷史文獻及考古發掘的資料證明,華清池具有6000年溫泉利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園林建築史。
現在的華清池只是唐華清宮的一小部分。今天看到的華清池是在清代重建的基礎上不斷整修擴建而成的,佔地面積85560平方米。近年來,唐華清宮遺址區域內相繼發掘、出土了我國現存唯一的一處皇家御用湯池群落和我國最早的一所皇家藝術院校,並在其遺址上建起了唐御湯遺址博物館、唐梨園藝術陳列館,以翔實的文物資料展示出華清池的6000年沐浴史和3000年皇家園林史。
華清池在中國現代革命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1936年12月12日,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就發生在此,華清池內至今仍完的保留著當年蔣介石行轅舊址棗五間廳。
驪山國家森林公園
驪山是我國古今馳名的風景游覽勝地,因系西周時驪戎國國地,因此稱為驪山,唐時臨潼名昭應、會昌,驪山又曾因此改名為昭應山、會昌山。周秦漢唐以來,這里一直是皇家園林地,離宮別墅眾多。驪山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東西綿亘25公里,南北寬約13.7公里,海拔1302米,山上松柏長青,壯麗翠秀,似一匹青蒼的驪駒而得名。
兵諫亭 :「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攜夫人宋美齡來陝,以遊山玩水為名,布置大規模的剿共活動,期間張、楊兩位將軍在洛陽、西安、臨潼等地數次勸諫蔣「聯共抗日」均遭到拒絕,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時許,張、楊帶兵對華清池形成包抄之勢,酣睡中的蔣介石突 兵諫亭聞槍響,倉惶在兩名侍衛攙扶下從華清池五間廳後窗逃跑,藏於半山腰一虎斑石東側石峽洞內,後來被搜山部隊發現,扶掖下山,送往西安,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座高4米,寬2.5米的石亭,建於1946年3月,由胡宗南發起,黃埔軍校七分校全體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氣亭」,解放後,該亭更名為「捉蔣亭」,1986年12月在紀念「西安事變」50周年前夕,為了緩和兩岸關系,再次易名為「兵諫亭」。
西安事變大型浮雕:「西安事變大型浮雕」總長60米,高3.6米,由12組畫面內容構成,史料詳實,造型逼真,生動再現了「西安事變」這一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
西安事變大型浮雕烽火台:古代戰時傳遞戰報、調兵的設施。周幽王 「烽火戲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便來源於此。
其它景點包括:老母殿、天文台、鳥語林、兵諫園、石瓮谷、金沙洞、遇仙橋、三元洞坡下碑、舉火樓、飲鹿槽、牡丹溝、秤錘石、雞上架、達摩洞、翠蔭亭、捨身崖、日月亭。
八大奇跡館
世界八大奇跡館位於西安臨潼秦陵北路中段,它是一座根據史料復原,微縮並有機連為一體的大型室內藝術館,該館氣勢磅礴,規模宏偉。
世界八大奇跡館生動真實地再現兩河文明七大奇跡肅穆、典雅、精美 臨潼區風貌圖的古典建築藝術風格和黃河文明「八大大奇跡」大、古樸的秦代藝術風格,從參觀中你可以了解人類璀璨的古代文化。
「世界八大奇跡」除古埃及金字塔和中國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坑以外,其餘六大奇跡:巴比倫空中花園、阿爾特米斯月神廟、奧林匹亞宙斯雕像、摩索拉斯王陵、羅德島太陽神巨像、亞歷山大港大燈塔都早已盪然無存。世界八大奇跡館再現了這些人類奇跡的最初風采,使朋友們游歷「世界八大奇跡」的願望得以實現。還可以了解有關歷史、文化、藝術、建築、宗教等方面的知識,使遊客賞心悅目中得到美的啟迪和享受。
鴻門坂博物館
鴻門宴遺址位於臨潼區新豐街辦鴻門堡村,距秦兵馬俑博物館2.5公里,南依驪山,北臨渭河,地處通關通長安之要道,交通便利。
鴻門坂博物館始建立於1984年,1985年正式對開放,佔地10000餘平方米,是集文物、園林、休閑一體的觀光勝地。歷史上著名的鴻門宴遺址就處在博物館裡面。
館內現有3個展覽區,3個參與區,2處遺址,1座碑林。楚漢驕雄聚焦鴻門、楚漢相爭大漢初史、鴻門宴會廳展覽區以星象雲圖變幻為經線,以劉邦、項羽兩位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的生平歷程為緯線,通過版畫、雕塑、文物、文字講述了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95年的歷史。主軍帳宴會廳以《史記?鴻門宴》為藍本,再現當時「項庄舞劍,意在沛公」驚心動魄的歷史場景,展現了鴻門宴前後發生的動人場面,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環境場面形象逼真。讓遊客真切感受到2000多年前楚漢相爭的景象。
此外,鴻門宴博物館還推出了「吃鴻門宴、宿項王營、觀兵馬俑、沐華清池」等主題活動。
被命名為「中國御溫泉之都」 屬全國唯一
2008年5月27日,臨潼區被中國礦業聯合會和國家國土資源部聯合命名為「中國御溫泉之都」。據了解到,這在全國是唯一一個。
從「中華溫泉文化國際論壇」獲悉,經有關專家實地考察和專家委員研究論證認為,臨潼是我國溫泉文化的發祥地,當地華清池溫泉是我國開發利用最早的溫泉。據考證,驪山溫泉被人類使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至今那裡仍保留著世界上最早的皇家浴池,還留下了歷代名人的名篇佳作。為此,中國礦業聯合會和國土資源部授予臨潼區「中國御溫泉之都」稱號。
中國礦業聯合會和國土資源部聯合授予臨潼區中國唯一「御溫泉之都」的榮譽稱號。主要緣於臨潼驪山溫泉的五大特色優勢:
一、人類利用最早、開發時間最長的溫泉。
二、皇家使用最長和皇帝沐浴最多的溫泉。
三、文化底蘊最豐厚、歷代名人最關注的溫泉。
四、保護開發利用最好的溫泉。
五、儲量豐富,水質優良。
據了解,臨潼區政府已經摸清了溫泉資源的家底,調查表明,驪山溫泉隸屬大型地熱田,溫泉分布面積達186平方公里,品質之好國內罕見。區政府制定了溫泉開發利用的統一標准,合理開發利用溫泉資源。目前,佔地5000餘畝的唐文化旅遊區內的「中國御溫泉之都」規劃已編制完成。

❻ 人們在陝西臨潼出土了哪些文物

人們在陝西臨潼姜寨遺址發掘先秦墓葬時,出土的文物中包括凹形石硯、研杵、染色物等工具和陶制水杯等一些彩繪陶器。這些彩繪陶器上所繪圖案流暢清晰,裝飾花紋粗細得體,這並不是竹木削成的筆所能做到的。因此,人們推斷,這時可能已經出現毛筆的雛形了。

❼ 陝西臨潼姜寨遺址有哪些地勢特點

在史前時期數以萬計的村落遺址中,陝西臨潼姜寨遺址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處地點。這里地勢平坦,氣候濕潤,土層深厚,河流縱橫,以渭河為主幹,北岸有清河、石川河,南有零河、戲河、玉川河、沙河、臨河、潼河等支流。姜寨遺址就座落在臨河岸邊。

❽ 陝西臨潼姜寨遺址發掘出土了哪些物品

發掘出土的各種遺物也非常豐富,生產工具類3811件,生活用具類1528件。其中完整和可以復原的陶器939件,陶片10萬余片,陶器種類以缽、碗、盆、瓶、盂、壺和器座為基本組合,有120片陶器和陶片上有刻畫符號;生產工具和加工工具有斧、鏟、刀、敲砸器、砍伐器、錛、鑿、磨盤、磨棒等,以石質為主,也有骨質和角質的;狩獵、漁業工具有鏃、網墜、矛、叉等;此外還有笄、墜飾、管狀飾、陶鳥等飾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還發現了一件紅銅片。

❾ 陝西臨潼姜寨遺址有哪些建築特點

姜寨遺址堆積豐富,延續時間長,從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類型,持續有史家類型專、廟底溝類型屬、西王村類型,最上層還有陝西龍山文化的遺存,前後達2000多年。遺址的最下層,遺存保存非常完好,清理出房屋基址120座,有方形的和圓形的,有地穴式和半地穴式的;灶坑261個,有坑穴式的、有地面式的,還有灶台式;窖穴297個,有方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和不規則形,這些坑穴當初大部分是作為臨時儲藏東西的地下倉庫挖建的,所以大部分都比較規整,少數是倒垃圾廢物的灰坑;窯址3處和制陶作坊一處;在這里還發現了其他地方罕見的牲畜圈欄和牲畜夜宿場各2處;在居住區內發現多段零星的道路,有的是用料僵石鋪墊的,有的是用紅燒土鋪墊的,也有的是人工踩踏形成的,保存最長的一段長53.3米;在居住區內外,共清理墓葬380座。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