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游記300字
❶ 北京游記作文三年級300至500字的好句子
故宮旅遊 今天是個好天氣,因為今天能看見藍天,北京的天每天都是灰濛蒙的,看不透,所以說今天是個好天氣。早餐吃了一碗北京特色小吃——炒肝,開始了新的旅程。
今天的主角是紫禁城,也就是故宮,換句話說我們要去皇宮轉轉。在進故宮之前得先從天安門進,所以一定要登上天安門城樓,在登上城樓時,眼前便是天安門廣場鳥瞰,這個角度正是當年毛主席在開國大典致詞時站過的地方,我也特意站在那感受一下當時宏偉場面。
下了天安門,經過端門,便來到了故宮的正門——午門。午門的講究很多,它是由三面牆圍成一個正方形的廣場,正面三洞門,兩旁各設一洞門。其中正中間的門只有皇上平日里可以走,皇後在新婚當日也可以走一次,再有就是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走一次。左右兩個門是文武大臣和宗室王公出入的門。而其它文武百官只能走兩個側門。從午門的正面看是三個門,從後面看是五個門,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說。
我在午門門口租了一台電子導游機,它可以幫你游故宮,邊走邊講。進了午門便真正進了紫禁城,首先要跨過內金水河,前面是一片開闊的廣場,正中有個宮殿式的大門。故宮里所有的門其實就是一個宮殿式的建築,這個門叫太和門,門兩旁蹲坐著一對大青銅獅,這一對獅子號稱中華第一獅,威風八面。
穿過太和門,又見到一個更大的廣場,前面是一座更大的宮殿,也是故宮里地位最高的宮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皇上升朝的地方。太和殿果然氣派,故宮里最大的數字是九,而太和殿的殿檐上設有十個走獸,由此可見太和殿的地位已經用九這個數字都不能代表了。太和殿建於三層漢白玉石階上,是當時北京的最高建築。在殿的底座漢白玉石階上雕有1142個龍頭,龍頭的嘴通於地面,每逢下雨時,積水便通過這1142個龍頭流到地面上,所以便有了「千龍吐水」這一奇觀。
太和殿的後面是中和殿和保和殿,這三大殿構成了故宮的前宮。再往後便是後宮,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時的故宮每個殿的牌子上都有漢滿兩種文字,而現在從午門到保和殿所有的牌子卻只有漢文,為什麼呢?因為當時袁世凱當了83天皇帝,下令把前宮所有的滿文摳掉了,這也是袁世凱竊國的鐵證。
沿著保和殿這條中軸線一直朝里走,路過乾清門,來到乾清宮。這座宮殿是順治和康熙兩個皇帝的寢宮,到雍正帝的時候,雍正帝為康熙帝守孝27個月,就把寢宮搬到了養心殿。從此以後,歷代皇帝就正式住進養心殿了。穿過交泰殿便來到坤寧宮,這里在明朝時是皇後的寢宮,清朝時是皇帝大婚的洞房。現在坤寧宮的擺設都是按光緒帝結婚時的原樣復原的。
在故宮裡面也有一塊九龍壁,這塊九龍壁是仿製北海九龍壁建的,所以沒有北海的九龍壁精美。但是卻發生了一段感人的故事:當年在故宮建九龍壁時需要燒制270塊琉璃磚,每一塊琉璃磚都不一樣,組合起來才是一塊完整的九龍壁,所以少了一塊就全部作廢了。當工人們燒磚時不小心打碎了一塊,這可是要犯殺頭之罪的。這時木匠師傅挺身而出,冒著生命危險,用木料雕刻了一塊仿製品,刷上油漆,瞞過了官員的檢查,工匠們才免去了一場災難。通過這件事,反映了當時的朝廷腐敗,也顯出了勞動人民的團結友愛精神。但是這塊木製品畢竟經受不住歲月的洗禮,現在已經腐爛了。
妻子最想看的的宮殿是還珠格格小燕子住過的漱芳齋,但是漱芳齋卻不對外開放,正處於修繕過程中。
在儲秀宮門前,我們看到了當時秀女睡過的床,這些秀女當中,就有後來的慈禧太後。
在珍寶館里,我們見到了故宮里的從多寶物,其中有皇上的玉璽、龍袍、龍冠。各種珍奇異寶琳琅滿目,不計其數。
讓我們有幸看到的是宣統與皇後婉容的照片以及慈禧的晚年照片,到了清末年間,皇宮里已經有了照相機,所以留下了中國末代皇帝的照片。宣統帝很黑很瘦,而婉容不愧為皇後,非常漂亮,在當時可以說是天下第一美女啦!
故宮裡面的景物實在太多了,一天時間也游不完,下午3點多鍾時,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故宮,而我一步一回頭的想再看看這座紫禁城,看看這個住過20多位中國皇帝的皇家宮殿。
❷ 探險家的故事300字
我探索,故我成功
上帝總是愛和人們開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當你克服重重困難、躊躇滿志地准備擁抱勝歉利的時侯,卻猛然發現自已又回到了起點。此刻倘能坦然面對,必定心懷一個信念——「下一個蘋果正等特著我!
科學的探索之路充滿曲折與荊棘,探索的過程也就無比艱辛,惟有具備堅強的意志、超人的毅力和博大的胸懷者,方能在一次次的失敗與挫折中不斷完善,最終走向成功。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一例。他為了尋找做燈絲的最佳材料,曾經做了無數次實驗,他用過普通的金屬絲線,還用過其他許多材料,可結果都歸於失敗。有些人因此而嘲笑愛迪生,認為他做了這么多實驗,一點價值也沒有。而他卻坦然地笑笑說:這些實驗的價值就在於告訴後人,這些材料都不適合做燈絲,可以使後人避免重復失敗,這離成功不是更近一步了嗎?的確,生活中任何一次探索,從本質上講,都是成功。
不僅科學的探索如此,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還記得1993年一個叫蒙特卡洛的地方嗎?還記得薩馬蘭奇向世人宣布結果的情景嗎?還記得澳洲人喜極而泣,緊緊擁抱的情景嗎?還記得12億中國人當時的極度失望嗎?一個即將到手的蘋果就這樣突然墜落了。自從1993年北京申奧敗給悉尼後,國人便刻骨銘心地記住了上面的每一個細節,我們不得不承受這失敗的打擊。但是,失敗沒能冷卻中國人的申奧熱情,挫折沒能阻止龍的子孫探索的步伐。正視失敗,勇於探索,不屈不撓,正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中國人在知道200O年奧運會主辦權的「蘋果」不屬於自己後,便移動梯子,自標指向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這只「蘋果」我們卧薪嘗膽,完善自己,扛起「新北京、新奧運」的大旗,終於在2001年圓了申奧夢。回顧昨天,在1993年的「世紀申奧」活動中,悉尼、北京還有那屬於全人類的奧林匹克,其實都是贏家!
失敗後的不斷反省,不斷探索,使我們摒棄了浮躁和對形式的過於專注,走向了成熟。最終我們不僅贏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而且還使中華民族的自信心空前高漲,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增強。
綜上所述,在追求與奮斗的旅途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遭遇挫折、失敗,但挫折有挫折的價值,失敗有失敗的意義,成功最終屬於不懈探索的人。我探索,故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