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坪遺址
㈠ 長沙會戰的抗戰遺址
會戰遺址概況
為紀念中國抗戰勝利60周年,再現當年長沙會戰的歷史,長沙市決定在2005年7月底前修建好嶽麓山上的6大抗戰遺址。
長沙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對兩份全面修復整理嶽麓山抗戰文物的提案進行了督辦。「嶽麓山保存了大批抗戰遺跡。」長沙市政協文教衛體和文史委員會的負責人說,抗戰期間,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長沙進行了四次大規模會戰,史稱「長沙三次會戰」和「長衡會戰」,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阻擊了日軍的侵華步驟,產生了很大的國際影響。在這幾次會戰中,嶽麓山曾是中國第九戰區司令部戰時所在地。自上世紀30年代起,這里相繼建成岳王亭、忠烈祠、陸軍第七十三軍抗戰陣亡將士墓、長沙會戰紀念亭等紀念性建築物,山中保存了當時的戰壕、彈坑、炮台及九戰區戰時指揮所等遺址,並出土有當年抗日將士遺留的槍支、彈殼、電話筒等文物。
抗戰遺址不同程度破損
折戩沉沙鐵未銷!但的嶽麓山已難以感受當年金戈鐵馬的激情。因種種原因,除七十三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和忠烈祠(含岳王亭)在得到修復整理外,嶽麓山上的這批抗戰文物很多沒得到保護和利用,或坍塌荒廢,或被風雨剝蝕。
其中長沙會戰紀念亭於上世紀50年代被拆毀後,其亭內「長沙會戰紀念碑」廢置路旁;記錄了九戰區各參戰部隊士兵(名錄)的紀念碑石,成了雲麓宮前坪圍欄的欄板;九戰區戰時指揮所(地處清風峽內山洞)長期關閉;曾作為指揮所的警察紀念堂(1935年建)則成了一棟危房;73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原來規模宏大,忠烈祠至紀念碑中軸線的兩側,曾分別建有長明燈、紀念亭(分別稱歸宿亭、紀念亭),現中軸線雖已修復,但兩側仍處殘破狀態。至於那些戰壕、彈坑、炮台等,則更是無人管理,已逐漸被人淡忘。
六大遺址再顯崢嶸歲月
嶽麓山風景名勝區麓山景區管理處主任劉祖建說,在保持原樣、不破壞周邊環境、不違背歷史事實的基礎上,計劃修繕6處抗戰歷史遺跡:七十三軍抗戰陣亡將士公墓、清風峽作戰指揮部、湖南省會警察紀念堂、長沙會戰碑、陣亡將士名錄碑、炮台、戰壕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