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鏡灣遺址
❶ 珠海有什麼名勝古跡啊
1.寶鏡灣遺址:位於珠海市金灣區南水鎮高欄島西南部的寶鏡灣。包括遺址和摩崖石刻畫。 寶鏡灣遺址面積10000餘平方米,是一處沙丘連山崗遺址。1997-2000年,先後進行一次試掘和三次發掘,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的陶器、石器、玉器、水晶器等遺物及居住遺跡。 遺址附近還發現了5處7幅摩崖石刻畫,畫面內容與遺跡之間有某些內在的聯系,如陶片紋飾與岩畫線條有很大的相似性。這些摩崖石刻畫分別是「藏寶洞」3幅,「大坪石」、「太陽石」各1幅。摩崖石刻畫應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的產物,是南越古先民的生活寫照或圖騰崇拜。 寶鏡灣遺址出土大量的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商時期的遺物,對於研究環珠江口的史前文化具有重要的標尺作用。寶鏡灣岩畫中的人物現象,以大船為中心的密集神秘圖案,對於研究南方沿海這一時期的祭祀活動、宗教信仰、圖騰崇拜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2.陳芳家宅
陳芳家宅:位於珠海市香洲區前山街道辦上沖梅溪村。
陳芳家宅與梅溪牌坊同屬於一個景區,但是由於家族建築可看的內容要比幾個孤零零的牌坊要多,因此遊人也多。 三座建築代表了嶺南民俗的建築風格。「鄉約」是當年梅溪村民集會、制定村夫民約、教育子弟的場所。現僅存的前壁有石碑一塊,記錄了陳芳當年捐贈土地二十塊共一百多畝,作為三個建築物管理維護、教師及僧人的費用,並告誡子孫後代任何時候不得收回此項捐贈,鄉鄰人等不得占為私有或者轉賣。很難想像就這么一堵牆是如何保留下來的,這間建築又是何時毀壞的?僅從保留下來的地面來看,當年的建築在當時也是很不錯的,地面上有地磚。梅溪大廟是當年梅溪村供奉佛祖、為村民做法事的場所。據說當年香火旺盛,很多人到此燒香拜佛、祈求平安。現在廟依然存在,被改做中國牌坊精品展覽館。裡面介紹一些牌坊的基本常識,還有國內一些著名牌坊的模型。建築做了一些改動,牆上的窗戶被堵上了,窗下的字跡依稀可辨,「向解放軍學習……」,述說當年的故事,檐下的木雕雖然有些損壞,但是當年的美麗猶存。陳氏宗祠是當年梅溪村陳氏家族供奉祖先的地方,現辟為展覽館。我參觀的時候正在展出澳門某位收藏家收藏的各類牌匾。宗祠房頂的瓦似乎是一般的板瓦,只是靠近檐下的部分以及瓦當卻是琉璃的,不知道是後來改建的還是當年式樣?陳芳家宅建於1891-1896年,包一座陳公祠、三座大屋、一座洋房和一座花廳,中西合壁的建築風格,佔地面積5742平方米,建築面積2495平方米。與上述三座建築緊鄰,上圖是陳芳家宅的入口。門房是一座碉樓,建於1896年,為陳家大院的主保衛樓,全部用花崗岩砌成,分三層。它結構特別,底層為進院大門通道,無法直接上至二層、三層,只能從院內家丁樓的二樓通道才能進入碉樓二樓。上面有槍眼,門是推拉式,可以用來拒敵,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那是一個動盪的年代,象陳芳這樣的人都需自保。廣東一帶的碉樓很多,以開平最典型,也最集中。花廳由前廳、過廊、後廳、家庭舞廳、後花園等幾部分組成。花廳,不是擺花的地方,是指該建築物的裝飾以雕花組成,進入廳內,從門到窗,從天花到牆壁,處處有雕花。前廳是當年陳芳合家聚會、接待客人、招呼朋友、商談生意的地方,後廳為陳芳及夫人的卧室。整個建築中西合壁,布局合理,並從夏威夷引進九里香、菠蘿等,植於過廊,更顯環境幽雅。在抗戰時期,花廳被日軍做為後方醫院,記錄了一段悲壯的歷史。
❷ 高欄島的島內景點
海灣所在的山麓、山腰,共分布著「天才石」、「寶鏡石」、「大坪石」和「藏寶洞」等4處共6幅岩畫,這些岩畫發現於1989年10月,其年代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它們均刻於平整的大石面上,其中以「藏寶洞」最為豐富,最大的一幅岩畫長5米、高3米,整幅畫以船形為中心,周圍有舞蹈人形、波浪紋、蛇紋、屋形紋等,圖案密集而復雜,一般認為是青銅時代的產物。當地傳說是清代海盜張保仔的「藏寶圖」,但實際上應是南越遠古先民海上生活的反映,或者是他們的圖騰崇拜、宗教信仰的寫照。在岩畫附近的沙丘和山崗上還採集到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片、石器等遺物。這些岩畫為廣東所僅見,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寶鏡灣
四五千年前,環珠江口地區的無數沙丘、沙堤上,生活著一群群頗富創造力的南越先民。直到今天,我們還能在這一地區找到300多處史前遺址。珠海市博物館的基本陳列之一《珠海寶鏡灣岩畫與遺址考古成果展》就從多個角度向觀眾展示了南越先民搏風擊浪的動人畫卷。這一《珠海寶鏡灣岩畫與遺址考古成果展》也撩開環珠江口地區史前先民生活的神秘面紗。
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大的史前石錨說明四五千年前環珠江口地區的南越先民已掌握了停船技術。該石錨橢圓形,重18.5千克,中間有一圈凹槽,便於系繩與船連結。類似的石錨在香港、珠海平沙等地也有發現,只是重量稍輕而已。
說明當時南越先民不僅製作了大量和漁獵活動有關的石器,也製作了大量與祭祀、權力、等級相關的玉石、水晶禮器。精巧別致的平首圭、薄如蟬翼的石鉞,早已脫離了生產工具的范疇,演變為神聖的禮器。
柱洞是先民打地基、造房時留下的痕跡寶鏡灣遺址屬山坡——沙丘類型遺址。寶鏡灣先民的房子大致是這樣蓋起來的:一、先打洞,洞呈圓形。二、把木樁的下端安裝在洞里。三、凸出地面的木樁上端盡量削平。四、削平後架桁鋪板。五、鋪了板後用茅草荊條之類的東西築圓圍。圓圍設門,甚至開窗。六、在圓圍的上端架木竹條構成大圓錐體框架。七、在框架上再鋪茅草樹葉。八、再搭建一「舷梯」和房子相連。這樣,一間別致小巧的干欄式圓形房屋就造出來了。類似半坡遺址之復原房屋,不同處是半坡無干欄而此處有干欄。
❸ 廣東的名勝古跡等
|廣州市
三元里平英團遺址 |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 |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 | 廣州公社舊址 | 光孝寺 | 洪秀全故居 |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 | 黃埔軍校舊址 | 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 | 陳家祠堂 | 秦代造船遺址、南越國宮署遺址及南越文王墓 | 懷聖寺光塔 | 廣州沙面建築群 | 廣州聖心大教堂 | 廣州大元帥府舊址 | 蓮花山古採石場 | 中山紀念堂(含中山紀念碑) | 余蔭山房 | 南漢二陵 | 六榕寺塔 | 廣裕祠 | 粵海關舊址 | 廣東咨議局舊址
深圳市
大鵬所城
珠海市
寶鏡灣遺址 | 陳芳家宅
佛山市
佛山祖廟 | 康有為故居 | 東華里古建築群 | 南風古灶
韶關市
雲龍寺塔 | 三影塔 | 滿堂圍 | 石峽遺址 | 南華寺 | 雙峰寨
河源市
龜峰塔
梅州市
葉劍英故居 | 丘逢甲故居
惠州市
葉挺故居
汕尾市
海豐紅宮、紅場舊址 | 元山寺
東莞市
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台舊址 | 東莞可園 | 南社村和塘尾村古建築群 | 卻金亭碑 | 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
中山市
孫中山故居
江門市
梁啟超故居 | 開平碉樓
湛江市
雷祖祠 | 硇州燈塔
肇慶市
梅庵 | 德慶學宮 | 悅城龍母祖廟 | 肇慶古城牆 | 七星岩摩崖石刻
潮州市
廣濟橋 | 許駙馬府 | 筆架山潮州窯遺址 | 潮州開元寺 | 己略黃公祠 | 韓文公祠 | 道韻樓 | 從熙公祠
清遠市
慧光塔
❹ 香洲到萬人墳、寶鏡灣的路線
1、605路
香洲 - 安平大廈 - 翠香中 - 郵政大廈 - 百貨公司 - 灣仔沙 - 公積金中心 - 望海樓 - 海濱公園 - 九洲城 - 吉大 - 中電內大廈容 - 竹苑 - 蘭埔 - 銀石雅園 - 前山橋東 - 華發新城 - 北山 - 南屏街口 - 南屏中學 - 泰樺廣場 - 南屏水庫 - 藍溪楓景 - 珠光汽車公司 - 廣生 - 南屏果場 - 公交信禾物流 - 翠灣 - 廣昌 - 均昌 - 珠海大橋西 - 珠海大橋東 - 燈籠路口 - 鶴洲東 - 鶴洲北 - 湖心路口 - 市實驗中學 - 藝術學院 - 省科干學校 - 南翔路口 - 紅旗招商辦 - 心和制衣 - 南順路口 - 聯港工業區 - 紅燈 - 金銀商都 - 大環 - 傑騰造船 - 太陽鳥遊艇 - 江龍船舶 - 連灣 - 平沙遊艇區 - 平沙路口 - 亞馬遜部落 - 衛東一隊 - 衛東五隊 - 北水小學 - 北水 - 南水鎮 - 南水市場 -
2】再乘摩的到寶鏡灣遺址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❺ 珠海市博物館的館藏文物
珠海博物館來寶鏡灣遺址出土的水晶玦自
珠海博物館明·青花梅瓶
陶瓷器類
明·青花梅瓶
明·德化窯白釉爐
元·黑花龍鳳梅瓶
遼·雞冠壺
彩陶雙耳罐
書畫類
· 古元版畫
· 於右任行草掛軸
· 左宗棠行書對聯
· 鮑俊行書掛軸
玉器類
· 寶鏡灣遺址出土的水晶玦
· 寶鏡灣遺址出土的長條石圭
青銅器類
· 鎏金銅佛像
· 珠海採集的銅斧
地方文物類
· 唐廷樞著《英語集全》
· 唐寶珊等捐贈軍政府南北議和全權總代表印
民俗類
·陳明真收藏書畫捐贈儀式
❻ 珠海南屏有哪些名勝古跡
珠海稱為「古跡」的只有兩處:一是寶鏡灣遺址:位於珠海市金灣區南水鎮高欄島西南部的寶鏡灣;
二是陳芳家宅:位於珠海市香洲區前山街道辦上沖梅溪村。
南屏也沒什麼名勝。
❼ 2006年,珠海市有兩處文物保護單位升級為「國寶',被評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的 是什麼
2006年,珠海市有兩處文物保護單位升級為「國寶',被評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的是「寶鏡灣遺址」和「陳芳家宅」
❽ 珠海歷史文化遺址有哪些
你好。你說的范圍比較廣,不過我幫你找了一下,符合你要求的挺多的,尤其是在史前遺址和夏商周遺址上:
珠海史前時期遺址:
淇澳後沙灣遺址
三灶草堂灣遺址
唐家大塢環遺址
香洲蛇洲島遺址
拱北西瓜鋪遺址
橫琴赤沙灣遺址
三灶英表山遺址
南水大基灣遺址
高欄寶鏡灣遺址
珠海夏商周時期遺址:
橫琴紅旗村遺址
三灶洲仔遺址
平沙北水村遺址
荷包鎖匙灣遺址
南水挪家咀遺址
北水營地山遺址
前山南沙灣遺址
前山爛塘遺址
香洲稜角咀遺址
灣口繒船埔沙丘遺址
官田坑沙丘遺址
馬山沙丘遺址
灣口沙場沙丘遺址
連灣大老勾遺址
淇澳亞婆灣遺址
淇澳東澳灣遺址
淇澳南芒灣遺址
三灶青灣遺址
金鼎染布溝遺址
唐家後門涌遺址
前山沙口圍遺址
前山水涌遺址
南屏白沙坑遺址
橫琴南環遺址
東澳島南沙灣遺址
小萬山鏟灣遺址
南水菠蘿山遺址
金鼎白沙遺址
連灣長江咀遺址
南新棠下環遺址
金鼎外沙遺址
唐家雞山遺址
香洲華子石遺址
前山婆石圍遺址
前山橫坑仔遺址
前山貓地遺址
南屏煙墩環遺址
南屏蟹地腳遺址
南屏沙煲地遺址
桂山十五灣遺址
淇澳雙尾草埔遺物點
淇澳金星門遺物點
香洲神前遺物點
拱北中學山崗遺物點
南屏梅花山遺物點
南屏北山遺物點
南屏南山林遺物點
南屏雞爪地遺物點
灣仔中學山崗遺物點
三灶欖坑遺物點
高欄飛沙遺物點
荷包大樹挖遺物點
平沙下連灣遺物點
❾ 珠海文物保護單位是什麼
「珠海市」蘇兆征故居
位於珠海市淇澳島東溪坊。原是蘇兆征祖父在清代所建。青磚木構平房,一座兩間,建築面積68平方米。屋前有小院落,圍以矮牆。中國早期工人運動領袖蘇兆征出生在此並度過青少年時代。
「珠海市」楊氏大宗祠
位於珠海市南屏鎮北山村。清同治七年(1868年)依山而建,佔地8838平方米。主體建築為五間三進,兩旁廂房的布局。規模宏大,古樸幽雅。
「珠海市」石溪摩崖石刻
位於珠海市香洲區山場村後山上。山澗旁有30多題摩崖石刻。清道光年間本村進士鮑俊在此地築亭榭,邀文友仿蘭亭修禊聚會。「鵝」、「石溪」、「蓮島」、「曠觀」等大字獨
具匠心,屬鮑手跡。後人也仿此刻石。
「珠海市」梅溪石牌坊
位於珠海市前山鎮梅溪村。共3座。建光緒皇帝為旌表清朝駐夏威夷第一任領事官陳芳及其父母、長子賜建的。兩座八柱三間三樓;一座四柱三間三樓。以花崗岩構築,雕刻工藝精緻。
「珠海市」三灶島「萬人墳」遺址(含「千人墳」遺址)
位於珠海市三灶鎮竹瀝。葬1938年抗日戰爭時期被日軍殘害的三灶島群眾,華僑和港澳同胞集資修建。有牌坊、紀念碑和墳墓,佔地約1萬平方米,1979年遷葬於此。千人墳位於三灶鎮魚弄村,佔地300平方米。
情況:
從新石器時代到先秦時期的高欄島寶鏡灣遺址、淇澳島東澳灣沙丘遺址、三灶草堂灣沙丘遺址,到距今三千多年的高欄島寶鏡灣摩崖石刻畫;從明清時期的南門菉猗堂、北山楊氏大宗祠、梅溪牌坊等古建築,到盧慕貞、唐紹儀、蘇兆征等一批近代歷史名人的故居,每一處文物古跡都是珠海社會歷史發展進程的見證。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最關鍵的工作是保護。如何更好地保護這些豐富的文化遺產,也成為近年來文化部門努力的方向。
1998年,《關於做好我市文物保護工作的議案》被列為市四屆人大六次會議議案。當年,市政府決定從旅遊專項經費中劃出100萬元、此後五年每年由市財政撥款50萬元、作為文物保護專項資金,專門用於文物保護工作。多年來,文保部門精打細算先後搶救維修了唐家唐紹儀故居(含共樂園、望慈山房)、淇澳蘇兆征故居、拱北蓮花亭、前山寨城牆、三灶萬人墳、前山梅溪牌坊(含陳芳故居、家族墓園)、淇澳天後宮(含白石街)、南屏甄賢學校、東澳島東澳銃城、前山蘇曼殊故居(含辦理蘇社添祖居產權過戶)、三灶高欄寶鏡灣岩畫(含遺址考古發掘)、山場石溪摩崖石刻群、斗門張世傑墓、金鼎盧慕貞故居等一批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