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秦漢遺址
『壹』 宣化屬於哪個省市
宣化屬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市轄區,東南距首都北京170公里,西鄰「煤海」大同180公里,北接內蒙古草原,世稱「神京屏翰」之域。
宣化區地域廣闊,屬中溫帶亞乾旱氣候區,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地形多樣,水源充足,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盛產優質玉米、馬鈴薯,農副產品鸚哥綠豆、芸豆、白牛奶葡萄在國際、國內享有盛名。境內山場廣大,野生花卉、中草葯材種類齊全。
2016年,同意撤銷宣化縣、宣化區,設立新的宣化區,以原宣化縣、宣化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宣化區的行政區域,政府駐地在原宣化區人民政府駐地。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入選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1)宣化秦漢遺址擴展閱讀
宣化區境內有110、112、207三條國道,宣大、京藏、張石、張承、京新五條高速,京包、大秦、宣龐及京張城際、藍張、張唐六條鐵路,距張家口機場僅20公里,已形成集公路、鐵路、航空於一體的現代立體綜合交通體系。京張城際鐵路通車後,京宣兩地車程可縮短到35分鍾左右。
宣化區內物產豐富,匯集了洋河、柳川河、桑乾河及大、小泡沙河五支水系,已探明有開采價值的礦藏達30餘種,煤炭、鐵礦石、黃金、輝綠岩、富鉀頁岩、白雲岩等儲量較為豐富,膨潤土上表儲量位居全省之首。
享有盛名的宣化戰國紅瑪瑙資源豐富,紅色瑪瑙有22種,黃色瑪瑙有19種,分布於塔兒村鄉滴水崖村周邊山區,核心區域近20平方公里。
古城宣化,早在秦朝時就成為上谷郡,明朝時為著名的長城九鎮之一,清朝時是全國72府之一,現今為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被譽為「京西第一府」。
宣化區境內各個歷史時期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城址、古寺廟和革命文物建築極為豐富,主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清遠樓、鎮朔樓、下八里遼墓群(1區);
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5處,宣化城(含拱極樓)、五龍壁、時恩寺大殿、察哈爾省民主政府舊址、下八里遼墓群(2區);張家口市文物保護單位1處,立化寺塔;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