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信三崔遺址
A. 東漢三崔有誰
崔寔(?-公元170 年),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少年時很沉靜,愛好閱讀典籍。父親崔瑗去世後,他減賣田產,起建冢塋,立碑刻頌。葬完父親後,家產竭盡,家境窮困,他便以賣酒販粥為業。時人多以此來嘲笑他,但崔寔始終不改。服喪完畢後,三公都來徵召他,他都沒有應召。
東漢桓帝初年,朝廷下召命公卿郡國舉薦至孝有操行之士。崔寔受到郡里的推舉,被徵到公車(漢代官署名,為衛尉的下屬機構,上書及徵召等事宜都經由公車受理,後以指此類官署),因生病不能對策,拜為郎。
後來朝廷讓崔寔到太尉袁湯、大將軍梁冀府里去做官,崔寔都沒有去。大司農羊傅、少府何豹上書推薦崔寔才美能高,適合在朝廷任職。他應召拜為議郎,被提拔為大將軍梁冀司馬,與邊韶、延篤等在東觀(東漢宮廷中貯藏檔案、典籍和從事校書、著述的處所)整理典籍,著書立說。
之後,他又出任五原太守。五原的土質宜於種麻,而當地人不知道如何織布,老百姓冬天沒有衣服穿,為抵禦寒冷就堆些細草睡在草裡面,有官吏來就披著草出來。崔寔到任後,讓百姓賣掉儲藏的糧食,替他們添制紡績、織綞、觫媼(su四聲ao三聲)等工具並教他們如何使用,百姓才免受寒冷之苦。
當時,北方少數民族經常入侵雲中、朔方等地,殺戮官吏平民,掠奪牲畜財產,百姓一年內多次逃命。崔寔到任後,整飭軍旅,操練將士,嚴肅烽火,不久便士氣高昂,軍威凜凜。寇虜聽聞後,不敢再來冒犯。
後來崔寔因病應召回京,拜為議郎,再次與諸儒博士共同審定《五經》,並與博通經史、才華橫溢的蔡邕並稱為「雙鳳」。
桓帝延熹二年,梁太後去世,大將軍梁冀被誅。崔寔因做過梁冀的府吏,受到牽連,因此被免官,禁錮數年。此間,東北部的鮮卑人屢犯邊境,皇帝詔三公推薦威武謀略之士。司空黃瓊深知崔寔治邊有方,政績卓著,極力舉薦。於是,崔寔被封為遼東太守。然而,赴任途中母親劉氏病逝,崔寔上書皇帝請求歸葬行喪。服喪期滿後,他又被封為尚書。崔寔見朝無綱紀,世昏政亂,借口生病不理政事,數月後被免職回家。靈帝建寧三年,病逝於家中。
崔寔和他的先輩們一樣,諳熟經史百家,善於辭論文章,所著碑、論、箴、銘、答、七言詩、祠、文等共計15篇。其《政論》《四民月令》尤為著名,流傳於後世。
《政論》一書中寫道:「農桑勤而利薄,工商逸而入厚」「一谷不登,則飢餒流死」「國以民為根,民以谷為命,命盡則根拔,根拔則本顛,此最國家之毒憂」。此書指切時要,議論准確,當時就為人們所稱道。漢末著名思想家仲長統曾給予高度評價,他說:「凡為人主,宜寫一通,置之座側。」
他的《四民月令》是與中國最早的農書西漢的《氾(fan二聲)勝之書》齊名的古代農書。它按照一年十二個月的次序,將東漢時期一個普通家庭中的事務分作三大類:一是家庭生產和交換;二是家庭生活,包括祭祀 、醫葯養生 、子弟教育 、住房和器物修繕收藏等;三是社會交往。這三大類中,他著重強調的是家庭生產的交換。比如,一月,也就是現在的正月,「雨水中,地氣上騰,土長冒橛,陳根可拔」,可種春麥、瓜、芥、葵,大、小蔥等;可移竹、桐、松等樹木;令女紅促織布、令典饋釀春酒、作諸醬等。
崔駰、崔瑗、崔寔祖孫三代,父傳子繼,兢兢業業,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為人民作出了有益的貢獻,稱得起「崔氏三賢」,在中國文化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B. 東漢 文學三崔
三崔指東漢文學家崔駰、崔瑗、崔寔父子孫三人。
「三崔」都是東漢大臣,善於文辭,所寫表達政見、抒發感情之賦、碑銘、箴、頌等,較有文學影響。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時序》:「自安、和以下,迄至順、桓,則有班、傅、三崔、王、馬、張、蔡。」
其中,崔駰成就稍大。其賦,劉勰贊為「入博雅之巧」。崔瑗以銘、頌、箴為善,而崔寔則以《政論》為當世所稱頌。
(2)陽信三崔遺址擴展閱讀:
1、崔駰
崔駰(?—92年),字亭伯,冀州安平(今河北安平縣)人。東漢大臣。
自幼聰明過人,博學多才,13歲遍讀《詩》《易》《春秋》,精通訓詁百家之言。少游太學,與班固、傅毅齊名。漢章帝時,撰寫《四巡頌》,頌揚漢朝之德,文辭典美,受到漢章帝重視。
竇太後當政時,大將軍竇憲以為主簿。竇憲橫暴驕恣,屢次諷諫勸阻。竇憲不能容忍,拜長岑長。棄而不任,返歸家園。永元四年,病逝於家中。
代表作品有《四巡頌》、《安封侯詩》、《三言詩》等。
2、崔瑗
崔瑗(生卒年不詳),字子玉,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東漢著名書法家、文學家、學者。
書法方面尤善草書,師法杜度,時稱「崔杜」。撰有《草書勢》,文見《晉書卷三十六·衛恆傳》。崔瑗的草書,後世評價很高。後來張芝取法崔、杜,其書大進,成為漢代草書之集大成者,被譽為「草聖」。
代表作品有《南陽文學官志》、《座右銘》等。
3、崔寔
崔寔(約103年—約170年),東漢農學家、文學家,冀州安平(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人,是文學家崔駰之孫,崔瑗之子。
元嘉元年(151年),上《政論》。後任議郎、五原太守等職,有惠政。
代表作品有《政論》、《四民月令》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崔
C. 陽信縣河流鎮有幾個行政村
河流鎮 陽信縣來河流鎮是省委、省政源府確定的首批中心鎮之一,位於黃河三角洲開發區,全鎮總面積57.5平方千米,轄78個村委會,81個自然村,人口39205人。其中回民人口6000餘人,是魯北最大的回民聚居地。鎮政府駐河流店村,郵編251807。
自然村:祁家、耿斗、後張、西四廟、牛騰雨、沙呂、王姑庵、栗家、史家、崔家、前張、中四廟、張古風、封家、凌家、崔廟、田家、馮家、前馬、小耿、沈家、高家、呂家、河北宋、韓榜、帽李、後劉、劉家、張集、沙王、趙家、陳寺林、南曹、丁家、白家、河流街、小李、王下馬、趙伍、趙宋、於家、劉同智、王鴻道、大耿、紅廟、東孟、東周、汪家、尚家、北曹、徐大、高池、中孟、西周、張井楊、劉廟街、東馬、郭家、董家、南萬、東寺楊、毛馬、張三川、東七里坦、豆腐店、大寺楊、馬英房、位家、西七里坦、邢塢、後寺楊、朱家、王大、北萬、南宋、西寺楊、西孟、戶李、煙花陳。
D. 崔斯薩波特城代表了哪種文明
古老的崔斯薩波特城,代表了一種遠古的文明——梅奧克文明。令考古工作者驚奇的是梅奧內克文明比瑪雅文明更古容老,而只有梅奧克文明才能代表中美洲的「母文化」,但令人不解的是這種文明是如何產生的,又是如何發展的,沒有任何遠古的遺跡來表明它漸進發展的過程,彷彿梅奧克文明一下子就達到如此高的程度。而當文明高度發達時,梅奧克文明卻突然消失了,沒有任何證據來說明消失的原因。荒野的崔斯薩波特遺址,散發著不盡的遠古之謎。
悠遠的梅奧克文化,似乎隨著古城的沉寂而消失了;重見天日的古城遺跡,並不能驅散那層層不解的迷霧。
E. 暗黑3舊崔斯持姆在哪裡
從暗黑3劇情復開始,你一路殺到教制堂的都是舊崔斯特姆的居民變的腐屍。
第一關最開始去找妖母的那些破房子是舊催斯特姆。如果你注意的話,有一個破舊木牌上寫著「格里斯華爾德最好的武器」。那就是游戲中看見暗黑1里,格瑞斯華爾德的鐵匠鋪在暗黑3時代的遺址了。
F. 濱州市陽信縣流坡塢鄉都有什麼村
文明小康村,紅抄綠燈往襲南10華里閆家村,又名閻龍潭庄,閆集,常駐人口1389人。其中汽車運輸22家,蛋雞養殖超20000隻的有3家,特種養殖存欄獺兔30000餘只,生豬養殖和櫻桃谷鴨養殖N家。閆家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