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的俗語
① 關於西游記的所有俗語,諺語,歇後語,成語!!!
八戒點頭道:「我理會的。但你去,討得討不得,次早回來,不要弄做『尖擔擔柴兩頭脫』也。」沙僧遂念了訣,駕起雲光,直奔東勝神州而去。(《西遊記》57回)
行者道:「老官兒,既然曉得老孫的手段,快把金丹拿出來,與我四六分分,還是你的造化哩;不然,就送你個『皮笊籬——一撈個罄盡』。」(《西遊記》39回)
他卻暗想:「我若把功曹的言語實告誦師父,師父他不濟事,必就哭了;假若不與他實說,蒙著頭,帶著他走,常言道:『乍入蘆芋,不知深淺』——倘或被妖魔撈去,卻又不要老孫費心?……」(《西遊記》32回
行者笑道:「該與不該,煩為引奏引奏,看老孫的人情如何。」葛仙翁道:「俗語雲:『蒼蠅包網兒,好大麵皮!』」(《西遊記》87回)
行者笑道:「老官兒,你估不出人來。我小自小,結實,都是『吃了磨刀水的,秀氣在內』哩!」 (《西遊記》67回)
八戒道:「你這黑子不知趣!丑自丑,還有些風味。自古道:『皮肉粗糙,骨骼堅強,各有一得可取。』」(《西遊記》93回)
八戒道:「這正是俗語雲:『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湯里來,水裡去。』如今難得他扇子,如何保得師父過山?且回去,轉路走他娘罷!」(《西遊記》81回)
那妖聞言,呵聲笑道:「這叫做個『蛇頭上蒼蠅,自來的衣食』你眾小的們!疾忙趕上也,與我拿將來!我這里重重有賞。」(《西遊記》28回)
豬八戒見高小姐——改換了頭面
豬八戒見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豬八戒拉著西施拜天地——壓根不配
豬八戒招親——凡心難丟
豬八戒進了女兒國——不想走了
蛇頭上蒼蠅——自來的衣食(第28回 妖怪)
2乍入蘆芋——不知深淺(第32回 孫悟空)
3皮笊籬——一撈個罄盡(第39回 孫悟空)
4糟鼻子不吃酒——枉擔其名(第39回 豬八戒)
5磨磚砌的喉嚨——又光又溜(第47回 眾僮僕)
6尖擔擔柴——兩頭脫(第57回 豬八戒)
7吃了磨刀水的——秀氣在內(第67回 孫悟空)
8狗咬尿泡——空歡喜(第71回 作者)
9鐵刷帚刷銅鍋——家家挺硬(第77回 作者)
10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湯里來,水裡去(第81回 豬八戒)
11和尚拖木頭——做出了寺(第83回 哪吒太子)
12販古董的——識貨(第86回 小妖)
13蒼蠅包網兒——好大麵皮(第87回 葛仙翁)
14三錢銀子買個毛驢——自誇騎得(第93回 沙僧)
15皮肉粗糙,骨骼堅強——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 豬八戒
② 西遊記中的成語俗語
安心定志 指安下心來。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半路出家 原指成年後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從事另一工作。
不打自招 舊指沒有用刑就招供。比喻做了壞事或有壞的意圖自我暴露出來。
不識高低 指說話或做事不知深淺、輕重。
不知好歹 不知道好壞。多指不能領會別人的好意。
趁火打劫 趁:乘機。趁人家失火時去搶劫。比喻乘人之危謀取私利。
重生父母 重:重新。指對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出頭露面 指在公開場合出現。也指出風頭。
撮土焚香 撮土:用手把土聚攏成堆。指舊時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爐,燒香敬神。
大顯神通 神通:原為佛家語,指無所不能的力量。後指特別高超的本領。形容充分顯示出高明的本領。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誘惑。後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後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
餓虎撲食 象飢餓的老虎撲向食物一樣。比喻動作猛烈而迅速。
洪福齊天 洪:大。舊時頌揚人福氣極大。
胡說八道 沒有根據或沒有道理地瞎說。
花容月貌 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花顏月貌 形容女子的美麗。
昏頭昏腦 形容頭腦發昏,暈頭轉向。
渾然無知 形容糊里糊塗,什麼都不知道。
渾身解數 渾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數:那套數,指武藝。所有的本領,全部的權術手腕。
火眼金睛 原指《西遊記》中孫悟空能識別妖魔鬼怪的眼睛。後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銳利,能夠識別真偽。
計窮力竭 窮、竭:盡。計謀、力量都用盡了。
講經說法 講傳宗教經典,宣揚宗教教義。亦指引經據典地談說議論。
叫苦連天 不住地叫苦。形容十分痛苦。
拉閑散悶 說閑話,閑聊解悶。
來去無蹤 蹤:腳印。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
流星趕月 象流星追趕月亮一樣。形容行動迅速。
螻蟻貪生 螻蟻:螻蛄和螞蟻。螻蛄和螞蟻那樣的小蟲也貪戀生命。舊指乞求活命的話,有時也用以勸人不可輕生自殺。
冒名頂替 為了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假冒別人的姓名,代他去幹事或竊取他的權力、地位。
沒齒不忘 沒齒:終身。一輩子也忘不了。
沒世不忘 一輩子也忘不了。
七長八短 形容高矮、長短不齊。也指不幸的事。
情投意合 投:相合。形容雙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來。
祛病延年 祛:除去。除去疾病,延長壽命。
全始全終 全:完備,齊全;終:結束。從頭到尾都很完善。形容辦事認真,有頭有尾。
如醉方醒 方:剛才。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剛從沉迷中醒悟過來。
身強力壯 形容身體強壯有力。
蜀錦吳綾 蜀錦:四川生產的彩錦;吳綾:綾的一種,最初出於吳郡。泛指各種精美的絲織品。
樹大招風 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錢財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煩。
騰雲駕霧 原是傳說中指會法術的人乘雲霧飛行,後形容賓士迅速或頭腦發昏。
提心吊膽 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頭破血流 頭打破了,血流滿面。多用來形容慘敗。
無拘無束 拘、束:限制、約束。形容自由自在,沒有牽掛。
心灰意懶 心、意:心思,意志;灰、懶:消沉,消極。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心灰意冷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心虔志誠 虔:恭敬。心意恭敬、誠懇。
虛情假意 虛:假。裝著對人熱情,不是真心實意。
懸心吊膽 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言之有理 說的話有道理。
搖身一變 舊時神怪小說中描寫有神通的人能用法術一晃身子就改變自己本來的模樣。現用來形容人不講道義原則,一下子來個大改變。
一望無際 際:邊。一眼望不到邊。形容非常遼闊。
一物降一物 指有一種事物,就會有另一種事物來制服它。
庸醫殺人 庸醫:醫術低劣的醫生。醫術低劣的醫生誤用葯物而害人性命。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給他人便利,他人也會給自己便利。
斬盡殺絕 全部殺光。比喻做事不留餘地。
拙口鈍腮 比喻嘴笨,沒有口才。
作惡多端 做了許多壞事。指罪惡累累。
安神定魄 魄:魂魄。安定心神,恢復神智。
詀言詀語 花言巧語,胡說八道。
百下百著 猶言百發百中,萬無一失。同「百下百全」。
背前面後 指或當面或背後。
綳巴弔拷 強行脫去衣服,捆綁並吊起來拷打。同「綳扒弔拷」。
比眾不同 與大家相比,大不一樣。
不顧死活 顧:顧念,考慮。連生死也不考慮了。形容拚命蠻干,不顧一切。
不管一二 不論是非情由,不顧後果。
不分勝負 分不出誰勝誰負。形容競賽雙方水平、技術相當。
擦掌磨拳 形容准備動武,准備動手干或焦灼不安的樣子。
不識起倒 指不知好歹;不識時務。
餐風宿露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趁哄打劫 猶言在混亂中劫掠。
秤砣雖小壓千斤 秤砣看來一小塊卻能壓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雖不引人注目,實際很起作用。
穿花納錦 以穿紗的方法做成的刺綉花樣。
大吹大打 指鼓樂齊作。
登界遊方 登上天界,游歷四方。指周遊世界。
登山越嶺 形容長途跋涉,旅途艱辛。
典身賣命 典當身體,出賣性命。指奉獻出自己的一切。
頂名替身 猶言頂名冒姓。
東游西盪 無所事事,到處閑誑。
毒魔狠怪 凶惡殘忍的妖魔鬼怪。
翻江攪海 形容水勢浩大。多喻力量或聲勢非常壯大。也形容吵鬧得很兇或事情搞得亂七八糟。
放屁添風 比喻在一邊助威。
風輕雲淡 微風輕拂,浮雲淡薄。形容天氣晴好。同「風輕雲凈」、「雲淡風輕」。
公平交易 公平合理的買賣。
骨軟筋麻 ①形容精疲力盡的樣子。②形容極其害怕的樣子。
關門閉戶 門戶都關閉起來。形容冷清寥落。
鬼哭神號 ①形容哭叫悲慘凄厲。②形容聲音大而雜亂,令人驚恐。
呼來喝去 呼、喝:大聲喊叫。呼之即來,喝之即去。形容隨意驅使。
劃地為牢 相傳上古時,於地上畫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懲罰。後用以指限制在一定范圍內。
魂飄魄散 形容驚恐萬狀。
急處從寬 在緊急情況下並不緊張。
家長禮短 指家庭日常生活瑣事。同「家長里短」。
家醜不可外談 家裡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揚。同「家醜不可外揚」。
今蟬蛻殼 金蟬脫殼。今,通「金」。指使用計謀而逃脫。
金璧輝煌 形容建築物等非常華麗燦爛。
蛟龍戲水 比喻刀槍棍棒等武器使得輕松自如,靈活多變。形容武藝精湛純熟。
狼餐虎咽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聆音察理 聽到聲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於分析。
弄嘴弄舌 弄:玩弄,賣弄。猶言耍嘴皮子。形容賣弄口舌或搬弄是非。
沒頭沒臉 指不顧臉面或不顧一切,狠狠;也滿頭滿臉。
③ 跟西遊記有關的諺語
關於《西遊記》的諺語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沒有不能達成的事,只要有決心去做,必能完成。西遊記˙第二回:「悟空道:『這個卻難!卻難!』祖師道:『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悟空聞得此言,叩頭禮拜。」亦作「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2. 賒三不敵見二:比喻空許的好處比不上現有的。西遊記˙第三回:「我老孫不去!不去!俗語謂『賒三不敵見二』,只望你隨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
3. 一客不犯二主:一件事由一個人承當到底,不麻煩第二個人。西遊記˙第三回:「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沒有,我也定不出此門。』」亦作「一客不煩二主」。
4.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比喻人也有走好運的時候,不會永遠屈居下位。西遊記˙第七回:「常言道:『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將天宮讓於我,便罷了。」
5. 馬流:猴子。西遊記˙第十五回:「我把你這個大膽的馬流,村愚的赤尻!」
6. 好借好還,再借不難:向人借東西或借錢,能守信用按期歸還,以後再借就容易了。西遊記˙第十六回:「『我正愁你不還我的寶貝,無處尋討,且喜就送來也。』行者道:『老孫可是那當面騙物之人?這叫做「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7. 君子不念舊惡:不計較過去的過錯。西遊記˙第二十六回:「大聖,古人雲:『君子不念舊惡。』只管題他怎的!菩薩著我來迎你哩!」
8. 虎毒不吃兒:老虎雖然兇猛,尚且不吃虎子。比喻人不論如何狠毒,也不會傷害自己的孩子。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常言道:『虎毒不吃兒』,憑著我巧語花言,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罷了。」亦作「虎毒不食子」、「虎毒不食兒」。
9.龍游淺水遭蝦戲:比喻能人處於困境,難以發展,反受庸人的欺凌。西遊記˙第二十八回:「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縱然好事多磨障,誰像唐僧西向時?」
10. 虎落平原被犬欺:比喻英雄在失勢時,容易遭到小人的欺侮。西遊記˙第二十八回:「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縱然好事多磨障,誰像唐僧西向時?」
④ 關於西遊記的俗語和成語
關於西遊記的俗語和成語如下:
1、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明羅貫中《西遊記》第一回
釋義:由於深山裡面沒有歷法,二十四節氣中小寒、大寒已經過去了,還不知新春即將來臨。 指住在窮鄉僻壤的人與世隔絕,不知節令、世事。甲子:天乾地支相配的第一位,這里指歷日。
2、好借好還,再借不難。——明羅貫中《西遊記》第十六回
釋義:向人借東西或借錢,能守信用按期歸還,以後再借就容易了。
3、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明羅貫中《西遊記》第七回
釋義:比喻人也有走好運的時候,不會永遠屈居下位。
4、一客不犯二主 ——明羅貫中《西遊記》第三回
釋義:比喻一件事情由一個人全部承擔,不用麻煩第二人
5、虎落平原被犬欺 ——明羅貫中《西遊記》第二十八回
釋義:比喻英雄在失勢力時,容易得到小人的欺侮。
6、抓耳撓腮
拼音:zhuā ěr náo sāi
釋義:撓:搔。抓抓耳朵,搔搔腮幫子。形容人心裡焦急、苦惱、忙亂時無計可施的樣子。
出處:《西遊記》第二回:「孫悟空在旁聞講,喜得他抓耳撓腮,眉花眼笑。」
譯文:孫悟空在旁邊聽說,高興得抓抓耳朵,搔搔腮幫子,眉開眼笑。
近義詞:擠眉弄眼 左顧右盼,東張西望
用法:作定語;用於人高興、焦急、心煩、心亂等。
例句:姚雲翁就將閣下學問怎樣,品行怎樣,而又通達人情,熟諳世勢怎樣,說得宮保抓耳撓腮,十分喜歡。
7、飄洋過海
讀音:piāo yáng guò hǎi
釋義:渡過海洋。多指去異國他鄉或遠處。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一回:「飄洋過海尋仙道,立志潛心建大功。」
譯文:去異國他鄉尋求仙道,立志用心專一建功立業。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到異國。
例句:好幾百年以前,大群中國人漂洋過海,幫助當地人民辛勤開辟使之逐漸繁榮起來。
⑤ 有關《西遊記》的諺語
1、唐僧上西天——取經
2、孫猴子翻筋斗——相差十萬八千里
3、孫悟空大鬧天宮——慌了神
4、孫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
5、孫大聖聽見緊箍咒——頭痛
6、孫猴子翻筋斗——相差十萬八千里
7、孫猴子坐天下—— 有點不像
8、孫悟空的眼睛- 火眼金睛
9、沙和尚挑行李——義不容辭
10、白骨精化美女——人面鬼心
11、白骨精說人話——妖言惑眾
12、白骨精演說——妖言惑眾
13、白骨精送飯——有野心
14、白骨精遇上了孫悟空——原形畢露
(5)西遊記的俗語擴展閱讀
諺語多數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且一般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它多是口語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韻語。
人們生活中常用的現成的話。諺語類似成語,但口語性強,通俗易懂,而且一般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兩個短句。諺語內容包括極廣,有的是農用諺語,如「清明前後,栽瓜種豆」;有的是事理諺語,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有的屬於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識諺語,如「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類別繁多,數不勝數。
諺語跟成語一樣都是語言整體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語言的鮮明性和生動性。但諺語和名言是不同的,諺語是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名言是名人說的話。
⑥ 與西遊記有關的典故,俗語,歇後語
有很多。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該書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內史事件為藍容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和尚三人,一路降妖伏魔,保護唐僧西行取經,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自《西遊記》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並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⑦ 出自 西遊記 的俗語,歇後語,名言
劉備借荊州,一借抄永不還。襲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武松打虎——藝高膽大
張飛綉花,大眼對小眼
關公斗李逵——大刀闊斧
梁山泊的軍師——
無用(吳用)
唐僧的書——一本正(真)經。
和尚打傘----無法(發)無天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孫猴子變山神廟—
露了尾巴
林黛玉葬花——情悲意冷
賈寶玉的丫環——喜(襲)人
劉姥姥出大觀園——滿載而歸
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
⑧ 西遊記俗語
「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門前是與非」(第五回);
「詩酒且圖今日樂,功名休問幾時成」(第五回);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第七回);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鍾」(第十六回);
「好借好還,再借不難」(第十六回);
「一來照顧郎中,二來醫得眼好」(第十八回);
「善豬惡拿」(第十九回);
「留情不舉手,舉手不留情」(第二十一回)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二十二回);
「譴泰山輕如芥子,攜凡夫難脫紅塵」(第二十二回);
「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第二十二回);
「日久見人心」(第二十六回);
「知恩不報非君子,萬古千秋作罵名」(第二十七回);
「虎毒不吃兒」(第二十七回);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第三十一回);
「尿泡雖大無斤兩,秤砣雖小壓千斤」(第三十一回);
「父子無隔宿之仇」(第三十一回);
「乍入蘆圩,不知深淺」(第三十二回);
「縱然是塊鐵,下爐能打得幾根釘」(第三十二回);
「正擔好挑,偏擔兒難捱」(第三十三回);
「即在佛會下,都是有緣人」(第三十六回);
「上邦皇帝,為父為君;下邦皇帝,為臣為子」(第三十九回);
「糟鼻子不吃酒-枉擔其名」(第三十九回);
「一葉浮萍歸大海,為人何處不相逢」(第四十回);
「眾毛攢球」(第四十一回);
「巧者多勞拙者閑」(第四十六回);
「千里姻緣似線牽」(第五十四回);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第六十二回);
「吃了磨刀水的,秀氣在內」(第六十七回);
「說金子幌眼,說銀子傻白,說銅錢腥氣」(第六十七回);
「葯不跟賣,病不討醫」(第六十八回);
「好漢不趕乏兔兒」(第七十一回);
「滾湯潑老鼠,一窩都是死」(第七十二回);
「男不與女斗」(第七十二回);
「在家不是貧,路上貧殺人」(第七十二回);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第七十四回);
「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工夫」(第八十回);
「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第八十一回);
「溫柔天下去得,剛強寸步難移」(第八十二回);
「貨有高低三等價,客無遠近一般看」 (第八十四回);
「只有錯拿,沒有錯放」(第九十七回);
「望山走倒馬」(第九十八回);
「十日灘頭座,一日行九灘」(第九十九回)。
豬八戒嘴裡的俗語也是不少:
「依著官法打殺,依著佛法餓殺」(第八回);
「避色如避丑,避風如避箭」(第二十回)
「吉人自有天報」(第二十七回);
「當家才知柴米價,養子方曉父母恩」(第二十八回);
「將軍不下馬,各自奔前程」(第五十四回);
「粗柳簸箕細柳斗,世上誰見男兒丑」(第五十四回);
「尖擔擔柴兩頭脫」(第五十七回);
「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湯里來,水裡去」(第六十一回);
「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 (第七十八回);
「事無三不成」(第八十三回);
「皮肉粗糙,骨骼堅強,各有一得可取」(第九十三回);
「吃了飯兒不挺屍,肚裡沒板脂」(第九十四回);
「打不斷的親,罵不斷的鄰」(第九十四回)。
沙僧同樣是說俗語的行家: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第三十回);
「不信直不直,須防仁不仁」(第三十七回);
「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第四十回);
「一人有福,帶挈一屋」(第六十九回);
「曾著賣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第七十二回);
「棺材座子,專一害人」(第七十六回);
「打虎還得親兄弟,上陣須教父子兵」 (第八十一回);
「三錢銀子買個老驢,自誇騎得」(第九十三回);
「珍饈百味,一飽便休;只有私房路,哪有私房肚」 (第九十六回)。
即使一心向佛的唐僧,也不時說句俗語: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十四回);
「鷺鷥不吃鷺鷥肉」(第二十四回)
「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第十四回)
「離家三里遠,別是一鄉風」 (第十五回)
「仁義值千金」(第二十四回);
「鬼也怕惡人哩」(第三十六回);
「黃梅不落青梅落,老天偏害沒兒人」(第四十七回);
「馬行千里,無人不能自往」(第八十回);
「遇方便時行方便,得饒人處且饒人;操心怎似存心好,爭氣何如忍氣高」(第八十一回);
「長安雖好,不是久戀之家」(第九十六回);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第九十九回)。
書中其他人的嘴裡,其他敘述的地方,用俗語也家常便飯一樣,信手找一些:
「恩將恩報」(第八回)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暫時禍福」(第九回)
「潑水難收,人逝不返」(第十一回)
「山高必有怪,嶺峻卻生精」(第二十七回);
「來說是非者,就是是非人」(第二十九回);
「單絲不線,孤掌難鳴」(第三十回);
「男子無妻財沒主,婦女無夫身落空」(第三十一回);
「老虎進了城,家家都閉門。雖然不咬人,日前壞了名」 (第三十六回);
「養軍千日,用軍一朝」(第三十六回);
「龍生九種,九種各別」(第四十三回);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四十五回);
「棋逢對手,將遇良材」(第四十六回);
「黃金未為貴,安樂值錢多」(第五十五回);
「寧教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第五十五回);
「人未傷心不得死,花殘葉落是根枯」(第六十六回);
「家醜不可外談」(第六十九回);
「貓咬尿泡空歡喜」(第七十回);
「皇帝身上也有三個御虱」(第七十一回);
「遠來的和尚好看經」(第七十二回);
「公子登筵,不醉便飽;壯士臨陣,不死即傷」(第八十一回);
「積水養魚終不釣,深山喂鹿望長生」(第八十三回);
「一日官司十日打」(第八十三回);
「任他設盡千般計,難脫天羅地網中」(第八十三回);
「大將軍怕讖語」(第八十五回);
「魚水盆內捻蒼蠅」(第八十五回);
「手插魚籃,避不得腥」(第八十六回);
「蒼蠅包網兒,好大麵皮」(第八十七回);
「嫁雞逐雞,嫁犬逐犬」 (第九十三回)。
⑨ 西遊記歇後語俗語大全
轉貼:
此資料文件來自網友【fu 1272】的精彩回答!
西遊記中的歇後語
:
1蛇頭上蒼蠅——自來的衣食(第28回 妖怪)
2乍入蘆芋——不知深淺(第32回 孫悟空)
3皮笊籬——一撈個罄盡(第39回 孫悟空)
4糟鼻子不吃酒——枉擔其名(第39回 豬八戒)
5磨磚砌的喉嚨——又光又溜(第47回 眾僮僕)
6尖擔擔柴——兩頭脫(第57回 豬八戒)
7吃了磨刀水的——秀氣在內(第67回 孫悟空)
8狗咬尿泡——空歡喜(第71回 作者)
9鐵刷帚刷銅鍋——家家挺硬(第77回 作者)
10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湯里來,水裡去(第81回 豬八戒)
11和尚拖木頭——做出了寺(第83回 哪吒太子)
12販古董的——識貨(第86回 小妖)
13蒼蠅包網兒——好大麵皮(第87回 葛仙翁)
14三錢銀子買個毛驢——自誇騎得(第93回 沙僧)
15皮肉粗糙,骨骼堅強——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 豬八戒)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豬八戒的後脊樑——無能之輩(悟能之背)
孫行者卻是個販古董的——識貨!識貨!
老孫可是------好惹的主子!
這叫做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老孫比在前不同,爛板凳-----高談闊論了.
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見貪婪奸偽之人.
你那裡曉得,我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鍾的(16回)
我爺啞!好大蚊子------一口就叮了一個大疙疸!(21回)
醬瓜、醬茄、糟蘿卜、醋豆角、腌窩蕖、綽芥菜----共排了七八碟兒
師父啊!你的故人,原是東來的和尚-------一夥強盜,十分兇狠
師父老大不濟事,你進去時,淚汪汪-------嘴上掛得油瓶
爺爺呀,這等凶漢-----------------------也吃素
偏你出家,教我們保護你跑路!原說只做和尚,如今拿做奴才,日間挑包袱牽馬,夜間提尿瓶務腳!這早晚不睡-------------------又叫徒弟作甚?
送在我丹爐煉了四十九日-----炭也不知費了多少
不然,就送你個皮笊籬-----一撈個罄盡。
那豬八戒睡夢里聽見說吃好東西-------就醒了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師兄撒潑
不是嘴長,耳大、臉丑-----便也是一個好男子
葯不執方-----合宜而用
說金子-----幌眼,說銀子-----傻白,說銅錢-----腥氣
那不是一對燈籠,是妖精的兩隻眼亮------這獃子就唬矮了三寸.
這猴子------是個有名的賴皮
我父子只為受了一炷香.險些兒和尚拖木頭------做出了寺!
你說那裡話!莫生懶惰意-------休起怠荒心
娘子,新開園的果子愛吃------所以去得快了
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沒處下金鉤(82回)
豬八戒戴口罩--愛護那張老臉。
豬八戒戴花——自美
白骨精一計未成——又生一計
和尚打傘——無法無天
觀音菩薩進澡堂——左右為難!(男身女像去哪邊好?
豬八戒讀書----竟沖識字的
如來觀音----假夫婦
六小零童----孫行者
孫大聖拔猴毛----看我七十二變
牛魔王和小白龍拍大頭貼----正宗的牛頭馬面
孫大聖拔猴毛----看我七十二變
牛魔王和小白龍拍大頭貼----正宗的牛頭馬面
花果山猴子------------無法無天
猴子爬竹竿------------上竄下跳 哮天犬過了獨木橋就不會叫了——過目(木)不忘(汪)
豬八戒進女兒國——看花了眼
牛魔王和小白龍拍大頭貼----正宗的牛頭馬面
豬八戒娶媳婦——背著走
牛魔王和小白龍拍大頭貼----正宗的牛頭馬面
哮天犬過了獨木橋就不會叫了——過目(木)不忘(汪)
八戒保媒把把成功——豬連必合(珠聯壁合)
⑩ 西遊記中的俗語
《西遊記》中的俗語:
1、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救他人一命,遠勝為寺廟建造七層佛塔。比喻救人活命,功德無量。
出自《西遊記》第三十三回:「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你馱他馱兒便罷了,且講甚麼北斗經、南斗經!」
2、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本人的情面,也看第三者的情面。指總要給點面子。
出自《西遊記》第四十二回:「菩薩你卻也多疑,正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千萬救我師父一難吧!」
3、強龍不壓地頭蛇:比喻即使強大有力者也無法壓制地方上蠻橫凶惡的人。或作「強龍難敵地頭蛇」。
出自《西遊記》第四十五回:「也罷,這正是強龍不壓地頭蛇。」
4、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好事情不容易傳揚,壞事情卻往往傳得很快。
出自《西遊記》第七十三回:「行者道:正是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像我如今皈正佛門,你就不曉的了。」
5、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沒有不能達成的事,只要有決心去做,必能完成。亦作「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出自《西遊記》第二回:祖師道:「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悟空聞得此言,叩頭禮拜。
6、好借好還,再借不難:向人借東西或借錢,能守信用按期歸還,以後再借就容易了。
出自《西遊記》第十六回:「行者道:老孫可是那當面騙物之人?這叫做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7、虎毒不吃兒:老虎雖然兇猛,尚且不吃虎子。比喻人不論如何狠毒,也不會傷害自己的孩子。亦作虎毒不食子、虎毒不食兒。
出自《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常言道:「虎毒不吃兒,憑著我巧語花言,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罷了。」
8、龍游淺水遭蝦戲:比喻能人處於困境,難以發展,反受庸人的欺凌。
出自《西遊記》第二十八回:「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縱然好事多磨障,誰像唐僧西向時?」
9、虎落平原被犬欺:比喻英雄在失勢時,容易遭到小人的欺侮。出自《西遊記》第二十八回:「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縱然好事多磨障,誰像唐僧西向時?」
10、當家才知柴米價:主持其事的人,才知道事情的難。
出自《西遊記》第二十八回:「當年行者在日,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輪到我的身上,誠所謂『當家才知柴米價,養子方曉父娘恩。」
11、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只要做了你一天的老師,就得終身視之為父輩。
出自《西遊記》第三十一回:「萬望哥念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之情,千萬救他一救!」
12、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抬高對方,助長對方的聲勢,而低估自己的力量,貶低自己。
出自《西遊記》第三十二回:「大王,怎麼長他人之志氣,滅自己之威風?你誇誰哩?」
13、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不經過一番艱苦磨練,便成不了大器。
出自《西遊記》第三十二回:「掃除心上垢,洗凈耳邊塵。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
14、君子不念舊惡:不計較過去的過錯。
出自《西遊記》第二十六回:「大聖,古人雲:君子不念舊惡。只管題他怎的!菩薩著我來迎你哩!」
15、遠來的和尚好看經:比喻外來的人較受重視。
出自《西遊記》第七十二回:「常言道:遠來的和尚好看經。妹妹們!不可怠慢,快辦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