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的管理
1. 游泳池管理
绿估计是因为含有叶绿素的浮游生物太多,一般加药是加硫酸铜,所以游泳池的水一般呈淡蓝色
2. 请问!关于游泳池管理的具体制度
这个国家没有硬性的规定,
一般来说 游泳初学的学员限制在25人以内教练可以比内较好的控制,容超过25人教学效果质量会有下降。
但是现在有的教练也有一个教练带一个30人以上班级的做法.我个人不赞同这种不负责的做法。
一般来说,只要学员的数量限制在25人以内,一个教练就可以很好的保证学员的安全了,但是因为教学一般是在游泳池人比较少的时候开展的,所以可以让一个救生员多关心一个班级,如果人数多的话最好专门安排一个救生员跟随一个教练,以保障安全。
这个就要看教练和游泳池负责人的良心了,因为国家没有硬性标准,只有一个试行条例,不过这种情况不会太久。
比较标准的做法是一个教练一个救生员25个学员。
3. 如何对游泳池进行卫生管理
首先我们要做到严格的去遵守游泳池的规定,其次,还应该保护好自己,不要给管理员带来很大的麻烦。更不要在游泳池里撒尿之类的,大多的游泳池消毒剂都是针对泳池中的尿素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同时也是体现我们文明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人人都变得自律和自觉之后,也就减轻了管理人员的负担。
4. 游泳馆管理方案
1.每个换衣箱两把钥匙,一明锁一暗锁,编好号码,按号锁换衣箱;
2.每套钥匙押金10元,损坏或丢失按价赔偿。
5. 室外游泳池的管理规定和水质标准
建设部于2007年3月8日批准发布了《游泳池水质标准》(CJ244-2007)城镇建设行业标准,于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现将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如下:
1游泳池原水和补充水质要求
1.1游泳池原水和补充水水质必须符合GB5749的要求。
2游泳池池水水质基本要求
2.1池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2.2池水中不含有病原微生物。
2.3池水中所含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3游泳池池水水质检验项目及限值
3.1游泳池池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游泳池池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
1、浑浊度≤1NTU
2、PH值 7.0~7.8
3、尿素≤3.5mg/L
4、菌落总数(36±1℃,48h)≤200CFU/mL
5、总大肠菌群(36±1℃,24h)每100mL不得检出
6、游离性余氯 0.2~1.0mg/L
7、化合性余氯≤0.4mg/L
8、臭氧(采用臭氧消毒时)≤0.2mg/m3以下(水面上空气中)
9、水温23~30℃
3.2游泳池池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应符合规定。
游泳池池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
1、溶解性总固体(TDS)≤原水TDS+1500mg/L
2、氧化还原电位(ORP)≥650mV
3、氰尿酸≤150mg/L
4、三卤甲烷(THM)≤200μg/L
3.3常规检验微生物超标或发生污染事故时,池水还应按当地卫生部门要求的附加水质检测内容和非常规微生物检测内容进行检测.
游泳池管理规定
一、游泳者应自觉购票(一人一票),保管好自己衣服物品,服从泳池管理人员的管理。
二、凡患有肝炎、心脏病、皮肤癣疹(脚癣)、重症沙眼、急性内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等患者、酗酒者和经期女性严禁进入游泳池游泳。
三、入池前必须做好准备活动,下水前用水擦脚、胸、背部,以免抽筋,入池前先进行全身沐浴,自觉脱鞋并通过消毒池消毒方可入池游泳。
四、严禁在池内或池边吐痰、吸烟、擦鼻涕、大小便、洗澡或乱扔物品;不得将宠物带入池区以及有其他污染游泳池的行为。
五、所有游泳者要注意安全,不得将玻璃器皿带入池内,严禁在池内和池边嬉戏打闹和大声喧哗、玩耍;严禁跳水、潜水、攀爬,不会游泳者或儿童严禁进入深水区游泳。
六、身高在120cm以下的儿童,每名儿童必须有1~2名有能力的监护人陪护,否则谢绝之内。
七、所有游泳者,必须穿干净,深色和不褪色和游泳衣、裤,严禁裸泳。
八、游泳者须自行保管好各自的衣服物品,不得贵重物品存放在更衣室和带入游泳池内,若有遗失,概不负责。
九、爱护游泳池配套设备设施及公物,若有损坏照价赔偿,未经许可严禁动用救生器材。
6. 怎样做好小区游泳池的管理工作
游泳池的管理主要是水质的管理,水质管理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控制细菌病毒污染
为了控制有害的细菌病毒污染,必须在池水中合理投加消毒剂。最常用的消毒剂有溴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 在特殊的情况下,可在池水中一次投加超量的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形成较高的氯浓度,抑制藻类生长和降低难闻的氯仿气味,还能够破坏聚集在一起的有机污染物。此外,一次性通入过量氯气,使池水中的氯浓度达到10 mg/L左右,可有效防止细菌和藻类繁殖,泳池可每周一次进行这样的处理。
2、 防止藻类生长繁殖
藻类属于极微小的植物,有上百种不同的类型。藻类能在水中迅速繁殖,首先会消耗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导致pH迅速上升,进而随着死亡的藻类消耗水中的氧气,一天之内就会使清澈的池水成为一坛死水。空气中的孢子、草坪和泥土的冲刷物进入水体会带入藻类,暴雨过后常常会发生这种情况,特别是在水温较高的情况下。 通常在水中有足够余氯的情况下,藻类繁殖能够得到有效抑制。专用的除藻剂络合铜极易溶于水,能抑制藻类生长,并使水呈现蓝色。
3、 调节好水的硬度,
硬水是指水中的钙离子浓度超过250 mg/L并且碱度高于150 mg/L。硬水中的pH相对稳定,但不应该采取提高水硬度的办法稳定pH。对于硬水水源应当在补水口设置软水器进行预处理。 软水的碳酸钙浓度小于50 mg/L或氯化钙浓度小于30 mg/L。软水中的pH难以保持稳定。消毒剂采用次氯酸钙有助于提高水的硬度。水的硬度应当适中,过高则会在池壁上出现聚凝体,过低则会侵蚀池壁的砂浆。
4、保持池水的透明洁净 水的透明洁净可以采用可溶性固体总量(TDS)这个指标来反应。TDS指会在池水中发生聚集的带有电荷的化学物质,特别是当池水蒸发或没有加入足够新鲜补充水的情况下。这种物质难以被肉眼看见,但由于其导电性会腐蚀泳池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水泵、管道、过滤器等。这些物质通常以氯化物或硫酸盐的形式存在:长期使用次氯酸钠作为消毒剂会导致氯化物的聚集;定期投加硫酸铝和硫酸氢钠等物质会导致硫酸根浓度升高。周期性地反冲洗和及时补充新鲜水是控制TDS的最好办法。
5、稳定池水的pH
pH反映池水中的H+或OH-浓度,《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规定的池水pH范围为6.5 ~8 .5。为了保护泳池合理运行,泳池的使用者应当密切关注这一指标是否达标,采用简单的试纸就可以测出水的pH。为了稳定池水的pH,应当投加专用的稳定剂使得池水的pH保持在合理范围。
同时要关注另一个同pH密切相关的指标:总碱度。 总碱度反映了水体pH变化的难易程度。如果总碱度低于80 mg/L,则pH的稳定性不够,容易波动;总碱度高于200 mg/L时,pH的稳定性过高,难以进行调节。池水的pH应具有合理的稳定性,既可以调节又不会产生过大的波动,因此总碱度应保持在合理范围。此外,高的碱度和高的pH会导致水体混浊并形成沉积物;过低的碱度会使设备产生腐蚀并引起泳者身体不适。
7. 国家有统一的对游泳池的管理规定吗
国家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有关游泳池的通用管理规定。
但是各城市的游泳池都有回自己的管理规定或向泳答客承诺的条款,一般泳池的管理规定或承诺中都有“游泳池开放前,管理人员必须对救护设施、各项用品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游泳池水质进行检测、消毒杀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安全。”这样一条,如果你所去的泳池的规定中有这样的条款,他们就应当对你身上出现的问题负责。
8. 小区游泳池的管理!
手续有
1经营许可证
2卫生许可证(如果要卖饮料还应该有食品卫生许可证)
3污染物排放许可证
注意事项就是
1不要出事故
2水处理干净一点就好
9. 高分求一份《小区游泳池经营管理方案》
为加强体育场馆的管理,现特对进入室内游泳池的活动人员作如下规定:
1、游泳者必须凭票入场,身着游泳衣游泳。
2、游泳池范围内禁止随地大小便、吐痰。
3、禁止在游泳池内吸烟,嚼、吐口香糖,乱扔果皮、纸屑。
4、禁止在游泳池内随意嬉戏打闹,或恶意推人下水。
5、15岁以下小孩无监护人不得单独进入游泳,否则后果自负。
6、游泳者衣服、钱物一律自行保管或统一寄存,若出现丢失,后果自负。
7、游泳人员进入游泳池范围内应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若出现违规现象管理人 员有权要求其离开游泳池。
8、进入游泳池范围内应爱护公共财产,若发现损坏现象一律照价赔偿。
9、 教学训练和活动相冲突时应以教学训练为先,教师和学生使用器材相冲突时,应以学生为先
安全管理
游泳池开放时间由会所管理,非开放时间禁止进入泳池。
.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确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向每个游泳健身者宣传游泳安全卫生常识。
.如会所发现患有肝炎、心脏病、皮肤病、性病、严重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等病患者,会所有权禁止此会员的游泳活动。
设置安全标志和救生器材
10. 游泳池的卫生管理有哪些要求
游泳池在同一时来间内,不得超负荷自容纳。游泳池每年开放前必须取得当地卫生防疫部门颁布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游泳池开放期间应建立卫生制度,详细记录每日游泳人数、池水温度、室内温度、池水余氯量,消耗池水余氯的机会、加氯量和加入新水量或循环次数,一般以游泳每人占2平方米、传播疾病0.5平方米水面为宜。游泳池应设淋浴室,保证游泳者进入游泳池前必须强行通过淋浴洗去体表污物,以减少污染池水的几率。游泳池应设浸脚消池,池中可放入含有效氯的漂白上清液,设专用记录簿、加氯量和加入新水量或循环次数,消耗池水余氯的机会、室内温度。游泳池应设淋浴室,每4小时更换一次,以减少污染池水、传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