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玩四游 » 游客心理

游客心理

发布时间: 2020-11-24 04:00:59

『壹』 旅游者有哪些心理需求

第五节 旅游者需求心理(摘抄)

一·旅游者在不同旅游阶段的旅游需求心理·

(一)准备阶段的旅游需求心理
旅游者有了旅游的愿望,并具备旅游条件以后,便着手准备旅游活动,即进入旅游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旅游者需要确定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方式以及日程安排。
1、确定旅游目的地(信息来源于“口碑”效应、民间渠道、官方宣传)

确定旅游目的地时,需要占有尽可能的多的资料和信息,帮助他(她)做出抉择。这些信息的来源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口碑”效应。“口碑”效应 是旅游者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等熟悉的人言论对旅游者的旅游抉择所施加的影响。
(2)民间渠道。它是指旅游者通过报刊、杂志、书籍、电影、电视、录象等途径获取的。由非旅游组织或个人提供的有关旅游接待国、地区或旅游点的信息。比如,某旅游者因为看了《庐山恋》这部电影而激起去庐山旅游的愿望;从历史书上了解到埃及是世界四大发明文明古国之一,为埃及的金字塔所吸引而欲去埃及一游。
(3)官方宣传。是指旅游街道国或地区为了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而进行的一系列广告宣传和推销活动。例如,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录象、幻灯等视听和视觉手段和报纸、杂志、旅游小册子等印刷品进行关高宣传活动;通过主办和参加各种旅游博览会进行宣传和招揽活动。
2、确定旅游方式(团体旅游与散客旅游)
旅游方式有两种,即团体旅游和散客旅游。不同的旅游方式有不同的的特点,旅游者在决定了旅游目的地以后,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旅游方式。团体旅游有四大优点:省时方便、经济实惠、相对安全、导游服务
3、确定旅游日程(考虑个人闲暇时间、兴趣爱好、经济水平)
旅游者在确定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方式之后,如果参加散客旅游,还得亲自确定旅游日程安排,包括游览日期、游览时间、游览点的确定,以及交通工具、住宿设施的选择等。此时。旅游者主要考虑的因素是:(1)本人的休闲时间。决定游览日期的长短以及出发和返回日期;(2)兴趣爱好。决定游览项目和游览点以及每个游览点的逗留时间;(3)个人经济水平。决定选择交通工具和拟投宿饭店的档次,如经济宽裕则可选择豪华、舒适的交通工具和档次较高的饭店。
(二)旅途阶段的旅游需求心理
1、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需求心理是安全、准时、舒适。其中安全啊旅游者首先的而且是最基本的需求。国际旅游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飞机,尽管很多人认为坐飞机旅游是一件够刺激,但很危险的事,而调查表明,在现代交通工具中,飞机是最安全的。
旅游者对交通的第二种需要心理就是“准时”。旅游者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准时出发,准时抵达目的地,准时住进饭店,准时离开目的地,准时返回家中,一旦发现飞机、火车、轮船、汽车误点,他们就会变得烦躁不安。
要求舒适方便是现代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一种普遍需求心理,尤其是长途旅游,旅游者容易疲劳、烦闷、产生度“时”如年的感觉。无论是火车汽车、还是飞机,旅游者希望有舒适的宽敞的座位,热情周到的服务和冬暖夏凉的条件,以清除旅途的疲劳和不适合。
2、旅游者对旅馆的需求心理是干净卫生、便利、安全。
(三)游览阶段的旅游需求心理(寻求知识性、刺激性)
(四)结束阶段的旅游需求心理(既流连忘返又归心似箭)

二·不同类型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心理·

1、外国旅游者

除商务旅游外,来我国的外国旅游者大都参加旅行团。外国旅行团根据其不同组成成分分为观光团、专业团和青年学生团。
观光团主要以参见游览我国的名胜古迹,了解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风土人情为目的。
专业团是指由一行业的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专业团的旅游者除过观光外,还从事一定的专业考察和交流活动。他们对本专业有很浓的兴趣,希望对了解我国通航的情况,因而对安排他们进行科学技术、文化等的交流活动和参观访问十分感兴趣。
2、华侨及港澳台同胞
3、国内旅游者
4、女性商务旅游者

『贰』 简述旅客旅行中有哪些共性心理

准备阶段的旅游需求心理:旅游者有了旅游的愿望,并具备旅游条件以后版,便着手准备旅游活动权,即进入旅游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旅游者需要确定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方式以及日程安排。

确定旅游目的地(信息来源于“口碑”效应、民间渠道、官方宣传)确定旅游目的地时,需要占有尽可能的多的资料和信息,帮助他(她)做出抉择。



(2)游客心理扩展阅读:

旅客旅行的心理定义:

旅客旅游从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旅客旅行可以理解为是暂时在异地的人的空余时间的活动,主要是出于修养;其次是出于受教育、扩大知识和交际的原因的旅行;再是参加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活动,以及改变有关的关系和作用。

旅客旅行对旅游的定义为,旅游是为了消遣而进行旅行,在某一个国家逗留的时间至少超过24小时。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各个国家在进行国际旅游者统计时的统计标准之一:逗留的时间。

『叁』 旅游活动的不同阶段,游客的心理活动有什么变化

1.入境初期阶段:求安全心理,求新、求异心理 游客初到一地,兴奋激动,但由于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环境不同,因而会产生茫然和不安全感,这个阶段游客求安全的心态表现得非常突出,甚至上升为他们的主要需求。同时,游客这时的注意力和兴趣从日常生活转移到旅游目的地,对什么都感到新奇,什么都想看、想要问、都想知道,一些当地人司空见惯的平常事在游客眼里可能事一件新鲜事。这时导游人员应多组织些轻松愉快的参观游览活动,对游客提出的在导游人员看来似乎事幼稚可笑的问题也应该认真的回答,以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2.个性表露阶段:懒散心理、求全心理 随着旅游活动的进展、接触的增多,旅游团成员间、游客与导游人员间越来越来熟悉,游客开始感觉轻松愉快,这时会产生一种平缓、轻松的心态,游客的性格开始暴露,其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 懒散心理。游客的弱点越来越暴露,时间概念差,群体观念弱,游览活动中自由散漫,丢三落四,旅游团成员间的矛盾逐渐显现。 求全心理。人民花钱外出旅游,往往把旅游活动理想化,希望旅游活动的一切都时美好的、理想的,从而产生生活上、心理上的过高要求。游客在这一阶段提出的问题范围更广泛、更深刻,个别游客还会提出一些不友好、挑衅性的问题。导游人员在这一阶段的工作最为艰巨、最容易出差错。这个阶段最能考验导游人员的组织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对其导游技能、心理素质的一次重要考验。3.离境前阶段:忙于个人事务

『肆』 掌握游客心理很重要

是的, 掌握游客的心理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带游客参观,因为景点比较多,选择大部分游客喜欢的景点更可以迎合他们,也会对你的工作和收益产生帮助。

『伍』 游客的旅游心理是怎样产生的

让人们想旅游的心理有不同产生原因:
1、心情不好,换个风景好的地方换个心情
2、放假了,待在家里太无聊想出去玩
3、去心爱的他所在的地方看他,顺便去玩
4、听说那个地方很好玩、风景特别美
5、看到照片发现那个地方我也特别想去
6、……
总结无非两个本质原因:内心自发的想旅游;受环境影响想旅游。

『陆』 谈谈旅游活动中,如何把握游客心理,做好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可分行业说明)

您这个题目太厉害了。可以写一个专业论文了呢。OK,我写一下提纲吧。
首先,不管是旅游业还是别的什么行业,首先自己心理要有一个标准,或者叫做目标和要求。那就是做最好的自己,绝对不要有嫉妒心,绝对不要对同行业,的公司或者别的导游有不好的念头。我只做最好的自己,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做最好的自己,卓而不群
1,为什么人们要旅游,为什么要有导游?
首先谈一下旅游的类型,有的是单纯的游山玩水,欣赏风景;有的是因为名胜古迹,缅怀历史和人文;有的是,为了购物,比如有什么名牌折扣店之类的;有的是纯度假消费;等等,有的是以上的目的都有。
为什么要有导游呢?顾名思义,就是向导,并且有关心照顾的意思。照顾游客的行程,起居,饮食,关心情绪变化,身体不适,并且介绍历史,文化,沟通交流。
2,把握游客心理,做好产品和服务
心理就不用把握了,既然来了,就是有兴趣的。问题是您怎么样把这个线路的兴趣放大化,具体化。引人入胜。这就和您的学识有关了。导游不简单呢。风土人情,饮食文化,历史文化,典故,还有讲话的技巧,怎么讲才生动有趣。对不同类型的人,不同年纪的人,不同文化程度的人,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博闻多学)
产品,那就是这个线路游客能得到什么好处。旅游的大餐,从宣传的时候就开始了。您知道吗?眼睛会饥饿,思想会饥饿,感觉也会饥饿。您的产品就是满足游客的这些饥饿部分。
服务,从观察开始。考验导游的洞察力。从这个团的接手开始,了解每个游客的资料和情况。姓名。然后接触以后,从年龄上,气色,活力上,了解谁应该在旅游中重点照看。然后,要能够处理一些简单的应急情况。比如闹矛盾,比如意外,比如身体不舒服,感冒,肚子痛,发痧。等等。然后,路上自己要先提问。谁可能身体有哪些不适的先通知自己。哪些人吃东西有禁忌的,先通知自己。等等。
差不多先这些吧。具体写太累了。
希望能帮到您。

『柒』 美国心理学家谁提出游客心理模式游客可根据心理特征分为单一型和什么等两大类

我认为心理学家无论提出怎样的游客,心理模式,但是游客的心理特征还是要分多种类型的。

『捌』 了解游客的心理和性格特征与接待好游客有什么重要的关系试谈谈个人在这方面的感想和看法。

了解游客的心理抄和性格特征与接待好游客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因为了解了游客的心理需求,你就可以想办法满足游客的旅游兴趣,接待好游客,将使游客兴致高涨,你们为游客服务的良好态度会赢得更多的回头客,你将会得到游客们的义务宣传,将会有更多的游客参加这个线路的旅游,你们的工作业绩就显现出来了,你们的报酬也将大大增加......

『玖』 游客投诉的心理原因

(一)求尊重心理
求尊重是人之常情。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受到导游、同行游客的尊重、认同,尤其是身份地位较高的旅游者。而作为旅游从业者和导游如果处理不好这一类的心理关系,可能会让旅游者看来是不尊重他的行为,有时候甚至是一种侮辱。所以在这种心理的压迫下,往往消费者会买下错误的旅游纪念品,导致自己不满从而投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的旅游购物行业已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仅商品品种日益丰富,生产企业数量逐年递增,购物场所也越来越多样化。旅游者多数具备较强的经济独立能力,其社会地位偏高,所以遇到不被尊重之事反映相对也较为强烈,因此可能会导致投诉等情况出现。

(二)求补偿心理
求补偿心理的出现必定是旅游者觉得自己在旅游购物过程中合法利益受到损害,想通过投诉的方式来补偿自己。这种情况在旅游购物过程中尤为常见,部分导游在利益的驱使下,售卖品相低,质量差的纪念品给顾客,并对旅游者的心理尊严施压,使旅游者为证明其尊严与实力的同时,自己获得高额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旅游消费者往往要动用投诉手段解决自己的不满。

(三)宣泄心理
宣泄心理是较为简单的一种投诉心理,是指客人因不满产品或者是导购人员的服务时,故意投诉来发泄怒气,以寻求心理安慰并期望得到补偿,这是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的安抚和疏导,便可以在投诉的源头进行补救,及时排除消费者的宣泄心理,从而解决投诉问题。
以上剖析的是正常的游客投诉心理,然而面对投诉还要理智分析,把“不正当投诉心理”拒之门外,从而做到高效处理,给游客良好的售后体验

1.不当竞争型
这种投诉一般发生在同行业的竞争中,有公司会乔装成普通顾客来投诉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并且会匿名举报,这种通过抹黑他人提高自己的行径,旅游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提倡消费者向企业公司而非第三方投诉。
2.过度维权型
过度维权是指顾客为了自身利益,在产品或服务存在问题时,向旅行社提出索要高价不合理的赔偿,如一个团队因航班延误调整,客人要求全额退款补偿其损失,这在旅游市场中并不少见。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