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导游嫌购物少骂游客
① 导游强制游客消费,你怎么看
不买。看他咋样?只要参团游客抱成团,什么事没有。不信你导游试回试。让你导游哭都是答非常可能的,你导游脏话乱飞就不允许游客反击?你出低单是你的问题,参不参团是我的自由,谁说一定要钻你的坑而不允许游客挖你的坑?凭什么你让我花5000元买你进价50元的乌鸡种、石种翡翠,缺一点德可以原谅,你是无底线缺德。
② 第一,试陈述导游人员应提供怎样购物服务技巧,以较少或避免游客对购物服务的
第一次整治的导游应该怎样提高购物服务?要记牢以后便叫别人好处,游客也要对服务的这下态度一些东西的话,
③ 云南女导游嫌购物少骂游客导游是谁
陈春艳。“当时我真的很冲动,不管怎样我确实不应该骂人。”这是“当事导游”陈春艳在接受记者独家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辱骂游客视频曝光后,她随即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在交流中她一直未曾抬起头来,她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么严重。
骂人当然不对,但陈春艳表示她也有不少“委屈”。在再三表示懊悔后,她说,视频中展示的只是当时发生的一部分,她也有苦恼。
陈春艳告诉记者,当天所带的团是一个“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游”的低价团,合同上签的就是“旅游购物团”。“我是按合同来带团的。在回昆明途中,按合同要进几个购物店。这引起了部分游客的不满,说导游黑心,还骂我讽刺我。本来是要一直带他们去西双版纳的,因此就没有再跟了。”
陈春艳坦承,像这样的低价团,只有游客多多购物消费,自己才拿得到带团的酬劳。“如果团费是交够的,咱们导游应得的报酬旅行社也给了,(那么)该怎么玩就怎么玩,怎么还会产生这样的事呢?”
“事实上导游接这种团也是有压力的。我带了四五天的行程,最后还要被指鼻子骂,谁愿意?”说到这里,陈春艳把头埋得更低了。
陈春艳入导游这行时间不短,三十出头的她,算算已经在这行当里干了六七年了。她说自己当初也是抱着对这份职业的美好愿景入行的,但这些年下来,她越发觉得实在太累。
④ 导游嫌购物少骂游客受到什么处罚
根据《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导游人员计分办法实行年度10分制。
导游人员在导游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除10分:
(1)有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的;
(2)诱导或安排旅游者参加黄、赌、毒活动项目的;
(3)有殴打或谩骂旅游者行为的;
(4)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的;
(5)未通过年审继续从事导游业务的;
(6)因自身原因造成旅游团重大危害和损失的。
⑤ 女导游骂游客事件中导游的行为侵犯了游客的哪些权利
消费者自由购买权
不能强买强卖
是去放松心情
又不是去购物
⑥ 女导游大骂游客没良心戳中谁的良心
官方回应称已立案调查
“你们的良心和道德在哪里?来云南你抱着什么心态?骗吃骗喝骗玩吗?一车人没人家一个人买的多,你们对得起谁……”日前,网曝云南一导游因不满游客消费低而辱骂游客。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执法总队2日回应称,目前已就此立案调查,将根据调查情况依法从重从严从快对相关旅行社和导游进行处理。
女导游大骂游客没良心
5月1日,有游客发布视频显示,在云南旅游过程中,一名导游因部分游客消费金额低或有的游客没有消费,向游客大发怒火。视频中,一名导游直言不满自己所带团游客购物消费过低,甚至使用侮辱性的语言攻击游客。
在这段时长2分31秒的视频里,一名女性导游手拿话筒,向游客大发怒火:“这辆旅游大巴是给有德行、有道德、有良心的游客坐的,你们的良心和道德在哪里?来云南你抱着什么心态?骗吃骗喝骗玩吗?一车人没人家一个人买的多,你们对得起谁……”
视频最后,该名导游还点出了到达下一站,游客需要购买黄龙玉、烟嘴、化妆品等。
官方回应将严肃处理
对此,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执法总队负责人刘昆峰表示,该事并非发生在“五一”假期,在“五一”假期前夕旅游执法部门就已有所了解并立案调查。根据视频,确实存在强迫购物、使用侮辱性语言、服务态度差等问题,但由于视频信息有限,具体是哪个旅游团、出游时间,涉及哪个旅行社和导游尚无法确定。
刘昆峰说,目前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执法总队已联合西双版纳和昆明两地的旅游执法部门加快事件调查,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涉事人员和单位,对此类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同时也欢迎游客为旅游执法部门调查补充提供更多的信息。同时,特别提醒广大游客,如发现旅行社和导游存在欺骗游客、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可拨打各地96927投诉电话和省总队0871—64608315进行投诉,省旅发委将进行调查,核实情况反馈给消费者。
⑦ 对导游骂游客有何看法
有些团,团费很低,有些游客贪图便宜,你也不想想团费都没有飞机票贵,旅游公司难道会自己往里贴钱?天上会掉大饼?
⑧ 导游不满意游客消费低,大发雷霆,大骂游客的行为,侵犯了游客的什么权利
女导游骂游客 不满游客消费低导游大发雷霆
不满意游客消费低,云南一导游大发雷霆,大骂游客的道德、良心在哪里,昨日这一视频在微信朋友圈被广泛转发。随后记者从旅游部门了解到,旅游部门已经安排人手调查处理,将严肃查处导游及所涉旅行社的行为。
不满游客消费低
导游大发雷霆
昨日是五一黄金假期的第一天,但有游客通过微信视频爆料称,在西双版纳旅游时被导游强行要求消费满3000-4000元。爆料视频昨日上午在微信朋友圈内被广泛转发,该起事件涉及的一批游客正乘坐大巴到西双版纳州旅游。
视频中,一名中年妇女因部分游客消费金额低或有的游客没有消费,向游客大发怒火:“你们的良心和道德在哪里?”然后,该名女性导游称:“我付出了四天的时间,有父母、孩子,如果大家(游客)不消费,对得起你们的良心吗?”
随后,该名女导游又说:“你们有的三四名游客才消费1000多元,还不如其它旅行大巴上的一个游客就消费一万多,有的一个人买镯子就花四五万。”
她接着说,在此次出行的50多辆旅行大巴中,消费最少的就是她所在的这辆大巴。这也是她很生气的原因。她进而发出威胁的话语:“如果每个人不消费满3000-4000元,将取消版纳的旅游,旅行社将不再负责返回沈阳、河南游客的2000多元的机票费用。”
视频显示,大巴正在驶向西双版纳的路上。在一顿怒火之后,该名导游点出了到达下一站(版纳),游客需要为家人购买黄龙玉、烟嘴、化妆品等,直到买满指定的数额。
从整个视频看,该名导游并未提及其所属哪家旅行社。同时视频中也并未交代旅行社及出游时间等信息。
⑨ 导游强买强卖辱骂游客为何没人吱声
上大学的时候做过领队,兼职过导游。我从来没有带客人购物过,没有威胁过客人,反而我被司机威胁过,常规旅行社的司机和导游长期合作已经养成了很多坏习惯。当时新旅游法颁布一两个月,由于我带的是大学生的纯玩,没有给他好处,所以他一直很不满,甚至停车不走。是的,他有很多办法停在路边,他可以说自己不舒服,可以说车有问题,可以说前方有危险。随便怎么样他都可以把包括我在内一车人放在路边,在山里真的没办法,给他老板打电话,他老板只是说你要顺着他,先回来再说。司机尚且如此,何况是掌握着整个旅行节奏的导游。旅游法基本形同虚设,可以投诉,可是旅社包括车辆公司上层都和旅游局有关系,导游在当地都是有关系的,最后责任全部都推到客人身上,说客人故意挑事蛮横无理,主动下车。追责一个导游,比淘宝买到假货维权还难。你说敢不敢把你扔在路边,虽然比较少见,但是真的敢。旅行社和导游的关系其实就是合作而不是雇佣。旅行社把游客打包给导游,导游工资不到100甚至没有,所以他挣钱全部出自客人。很多导游都是个人承包团,就像包工头,他不属于旅行社,所以导游有问题旅行社不用负责的,客人就是货物被贩卖到了下一家。再说云南,绝对是我国旅游管理最松懈的省份,最厉害的时候香格里拉导游拿刀威胁。这其实也是和云南出产玉石茶叶这些超高利润的东西有关,50块的东西卖500,500的就卖1W,导游疯狂的背后是可观的收入。其实有时候旅游局也喜欢人们举报,反正好处不会落到客人头上。让人欣慰的是传统旅社已经在走下坡路,更多的自由行新型旅社已经出现,要么改变,要么拜拜。作为旅客也不要贪便宜,两千的双飞云南10日游什么的,自己算一算啊。要么长脑子,要么交钱。
⑩ 导游辱骂游客事件屡禁不止 是法不责众还是另有隐情
“买不够万块弄死你”、“不支持我玩死你”、“一路下来,一分钱没有消费的话,比卖淫更可耻……”近年来导游辱骂游客的事件频频被曝光,不合理低价旅行团和强迫购物等问题依然突出。
东莞的一位网友前段时间在微博上发布视频,吐槽到云南丽江旅游的不愉快经历,该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导游在旅游大巴上不断游说团友购物,甚至出言恐吓,“不支持我玩死你”,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经调查,“东莞游客小鹿”一行29人于11月5日参加由丽江古城国际旅行社组织的香格里拉二日游,旅行社将该团游客委托给迪庆州香格里拉畅行假期旅行社接待,该线路诚信指导价为295元/人。该团队为散客拼团,价格在580—190元/人不等,其中有两人与丽江古城国际旅行社签订的旅游合同为190元/人,地接社实际从组团社收取上述两名游客费用100元/人,属“不合理低价游”。迪庆州香格里拉畅行假期旅行社使用“黑导游”尼玛次里在带团中强制游客消费,且安排该团队进入未经旅游主管部门等级评定的购物场所购物。
事后,相关部门对该事件进行调查,丽江市旅游委给予丽江古城国际旅行社吊销经营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同时,迪庆州旅游委给予迪庆州香格里拉畅行假期旅行社吊销经营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给予桑达土司藏寨购物店处5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并将涉事“黑导游”尼玛次里移送公安机关。
由此看来,涉事旅行社和导游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此类事件背后的起源还是“不合理低价游”。2015年以来,国家旅游局将整治“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游客购物消费等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并出台了《关于打击组织“不合理低价游”的意见》和《关于打击旅游活动中欺骗、强制购物行为的意见》,但这种乱象为何屡禁不止呢?
首先,频频发生的导游强迫游客购物、辱骂殴打游客事件,暴露出了旅行社与导游之间劳资关系不规范,薪酬体制缺少保障等问题。从某个视角看,导游也是弱势群体,无底薪、无保障、无身份是目前大多数导游的生存现状,一句话,带不到团就吃不上饭。90%以上的导游没有基本工资,只有少部分有带团补贴,绝大部分都“仰仗客人消费”。可以说,导游基本上成了一份没有安全感的“高危”职业。为了能养家糊口,导游们大都宁愿冒着被吊销导游证、被砸“饭碗”的风险,也要唱“黑脸”。
为此,云南省日前出台了导游归属管理及导游公司体制改革方案。明确要求,旅行社导游公司聘用导游时,必须签定劳务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导游薪酬由基本工资、带团补贴及绩效奖励构成,按月发放。对严重违规的导游将纳入黑名单,在一定期限内任何旅行社导游公司不许聘用。
其次,部分消费者存在捡便宜心理,的确也是低价团能够钻空子的原因之一。经营者利用游客贪图便宜的心理,低价揽客,而后通过欺骗、强制游客购物等手段非法获利。低价游的主要表现是旅行社为了吸引游客上门,采取压低旅游产品报价的手段,以旅游活动的形式,大量安排购物和自费项目。其实质是从旅游质量打折、频繁安排购物和实质环节中,弥补成本并赚取游客参与购物的“回扣”。
旅游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切不可贪图便宜参加低价旅游团。谨防网络欺诈,切勿相信街头旅游小广告及“旅游贵宾券”、“旅游赠券”以及以保险公司等名义,提供所谓的“免费旅游”等消费陷阱,自觉抵制“零负团费”及“不合理低价”,避免因贪图便宜而上当受骗。
消费者在参加合同中约定的购物活动时,应慎重鉴别质量和价格,购买贵重物品更要慎重。发票应标明购买商品名称、数量、单价,并加盖商家发票专用章或财务章,以备退货、投诉之用。
国家旅游局提示消费者:游客要坚决抵制“不合理低价游”,不得与经营者签订虚假合同。因为消费者如与经营者签订虚假合同,一方面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另一方面,一旦被查获,不仅不能获得赔偿,还将受到处理。
2016春节黄金周即将到来,旅游市场上低价游等消费陷阱又“张开大口”。奉劝消费者们,对于此类名为旅游团、实为购物团的欺骗性宣传,一定要擦亮眼睛,克服捡便宜的心理,坚决不受诱惑。( 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