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容量计算
一、环境容量估算原则
环境容量的估算原则必须遵循以下几个方面:①环境容量的确定与量测涉及到旅游环境的各子环境系统及其组成要素,具有高度广泛性、综合性和复杂性。森林公园的环境容量应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3个方面综合考虑。②森林公园作为生态旅游的开发载体,旅游资源来自于森林自然环境,是生态旅游环境组成部分以及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旅游发展会促进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从而使更多的环境要素成为资源,而生态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长期超载会造成生态旅游环境的恶化和生态旅游资源的枯竭等,相反又会制约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中的辨证思想。因此环境容量的估算应不超过风景资源环境质量保护的忍耐度,以保证境内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③根据景观资源特点,选择合适的估算指标和估算方法,计算指标应留有余地,以适应旅游高峰期对游客增长需求。
二、森林公园环境容量估算方法
目前研究环境容量的方法主要是2大类,一个是经验测量法,这类方法是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而得出的经验值。这种方法多用于空间环境容量、生态旅游资源容量、旅游者心里容量的测量上。这类方法目前用得较多的是调查统计法,主要作为旅游区规划前一些定量分析。另一个是理论推测法。理论推测法往往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推算,以求得到更为适合的环境容量。这也是目前作为研究分析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1、生态环境容量的测量
生态环境容量的测量立足于维持当地原有的自然生态质量,目前的测量主要是从2个方面来计算的,一个是基于自然环境对污染物的净化功能,一个是基于自然环境空气净化,调节生态平衡的能力。
对于第1种测量方法,天然生态环境对生态旅游者所产生的污染物能完全吸收和净化,如生态旅游者聚集所产生的对水的污染,可在较短时间内为当地天然生态系统所净化,这样得出生态环境容量的测量公式:
式中:F为天然生态旅游环境日容量,Si为天然生态环境每日净化吸收第i种污染物的数量,T 为各种
污染物的自然净化时间,一般取1 d,对于非景区内污染物可略大于1 d,但累积污染物最迟应在1 a内完全净化完,n 为旅游污染物种类数,Q 为每天人工处理掉的第i类污染物量,P 为每位生态旅游者1 d内产生的第i类污染物量。
对于第2种测量方法,绿色植物具有放出氧气、吸收CO2和S02等有害气体、吸收粉尘等净化空气的作用,以及减弱噪音、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的功能。据测定,1 hm2阔叶林1 d消耗CO2 1 t,放出O2 0.73 t,每个成年人1 d约消耗O2 0.75 kg,放出 CO2 2.45 kg,因此每人平均须有1O m2森林或4O m2的草坪的绿化面积,再考虑到各种工业所放出的CO2等有害气体,每人平均须拥3O~4O m2的森林绿地,才能维持空气中O2和CO2的正常比例,使空气保持清新。生态环境容量可根据Rs=Sf/Sk计算。式中,R为生态容量,S为风景区实际游览面积,Sk为人均绿地面积,取值4O m2·人-1,f为风景区森林覆盖率。
2、空间环境容量的测量
森林公园旅游空间环境容量是旅游线路、旅游景点和旅游景区容量之和,再加上非活动区接待旅游者的容量,其公式为:
式中:T为森林公园空间环境容量,Di为第i旅游景区容量,Ri为第i景区内线路容量,m、p分别为景区数、景点内道路系数;C为非活动区接纳旅游者容量。Di的计算可以用面积计算法,公式为:D=S×T/P,其中D为每个景区可游览的面积,P为每个人平均游览的最小面积,T为周转率(T=景区全天开放时间/游完全程所需要的时间)。Ri的计算可以用道路计算法,公式为:R=A×T/B,其中A为线路的全长,B为每个人合理占有游道的长度,T为周转率。
⑵ 青城山的旅游日空间容量是多少怎么计算啊。。。
从到青城山景点入口处算起,不坐缆车大约2-3个小时登顶,吃饭游玩逗留1小时,下山需要1小时。如坐缆车,可以节约四分之三的步行时间。
如果你早晨10点开始爬山,下午三点过怎么着也能下来了。
⑶ 旅游环境容量计算中的人均游览面积取值怎么算有固定值还是不同类型有不同值
计算方法
风景区的环境容量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风景名胜区所拥有的景观资源对游人的容纳量。这种容纳量对一个风景区来说是固有的,容纳量的大小是衡量一个风景区具有多大的景观内涵,是否具有开发价值和发展前景的一个重要因素。
环境容量的估算方法可分为面积容量法、游线容量法、生态容量法及卡口容量法等。
1、面积容量法
面积容量法与风景资源类型、风景资源界面的大小、风景资源内涵以及地形地貌相关。范围越大、风景资源内涵越丰富、地形地貌越有利于开发,则风景容量越大,反之就越小。风景容量是一个风景区所能达到的最大的环境容量,是不可变的,可以用技术参数来估算。该方法适用于地势较平坦的前区即综合配套区及河滩地带。
计算公式:C = A/a
(C—游览区合理环境容量 A—景区可游面积,除去湿地和周边保护地 a—每人适当游览面积)
可游面积(公顷)=总面积(公顷)×可游比例30%
环境容量(人)=可游面积(公顷)/人均适当游览面积(米²/人)
2、游线容量法
游线容量法与风景区的道路性质、长度、宽度有关。该方法适合于地势较陡、成线性布局的景点。
计算公式:N = H/A
(N—合理容量 H—游线长度 A—人均游线面积)
线路推算法中区域游人容量取人均单位规模指数5—10米²/人。
3、生态容量法
生态容量法是规划人员在合理地考虑保护风景资源的情况下,用生态压力指标,制定出的容量。生态容量法的估算受景区本身的地域环境、风景资源内涵,生态指标、规划管理部门对保护景区的要求等因素的影响。生态压力表示景区在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的情况下,所允许的最高游人量。规划中取生态压力指标为1.0— 2.0人/公顷。
计算公式:O = S × d
(O—生态容量 S—景区可直接游览面积 d—生态压力指标)
景区可直接游览面积=景区的总面积 × 50%—70%
(4)卡口容量法
卡口容量法的估算,是在风景区规划完成,游览方式和游路组织确定后进行的。卡口容量法受风景区的地形地貌,游览方式、游览组织、交通运输工具等的影响,单位以“人次/单位时间”表示。
⑷ 旅游合理容量的日容量公式
1.旅游资源容量
仅就资源本身的容纳能力而言,极限值的取得较为简单,以资源的空间规模除以每人最低空间标准,即可得到资源的极限时点容量,再根据人均每次利用时间和资源每日的开放时间,就可得出资源的极限日容量。
式中:T为旅游地容量;
Di为第i旅游景区容量;
Si为第i旅游景点容量;
Ri位第i旅游景区内道路容量;
m、n、p分别为景区、景点数、景区内道路条数;
C为非活动区接纳游人量。
⑸ 旅游资源丰富度计算
1.
旅游资源容量
仅就资源本身的容纳能力而言,
极限值的取得较为简单,
以资源的空间规模除以每人最低空
间标准,即可得到资源的极限时点容量,再根据人均每次利用时间和资源每日的开放时间,
就可得出资源的极限日容量。
式中:
C
为极限容量;
T
为每日开发时间;
To
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
A
为资源的空间规模;
Ao
为每人最低空间规模。
2.
旅游感知容量
由于影响旅游者个人空间因素复杂多样,
大多数情况下难以有一个使所有旅游者都能满足的
个人空间值(基本空间标准)
。因此,旅游者平均满足程度达到最大时的个人空间值,就被
作为旅游资源合理容量或旅游感知容量计算时的基本空间标准。相应测量公式为:
式中:
Cp
为时点容量;
Cr
为日容量;
A
为资源的空间规模;
σ
为基本空间标准;
K
为单位空间合理容量;
T
为每日开发时间;
To
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
3.
生态容量
对于无需由人工处理方法处理部分旅游污染物的旅游地,其旅游的生态容量量测公式为:
式中:
Fo
为生态容量(日容量)
,即每日接待游客的最大允许值;
Pi
为每位旅游者一天内产生的第
i
种污染物量;
Si
为自然生态环境净化吸收第
i
种污染物量,量
/
日;
Ti
为各种污染物的自然净化时间,一般取一天,对于非景区内的污染物,可略大于一天,
但累积的污染物至迟应在一年内完全净化;
n
为旅游污染物种类数。
在绝大多数旅游地,
旅游污染物的产出量都超出旅游地生态系统的净化与吸收能力,
因而一
般都要对污染物进行人工处理。
在用人工方法处理旅游污染物的情况下,
旅游地可以接待旅
游量的能力会明显扩大,
这种扩大了的旅游接待能力同原有生态环境限制下的旅游接待能力
(生态容量)已不一样,可以称之为扩展性旅游生态容量,其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
Fo
为扩展性生态容量(日容量)
;
Qi
为每天人工处理掉得第
i
种污染物量;
其它符号意义同生态容量计算公式。
4.
经济发展容量
决定经发展容量的因素很多,可分为两个方面:旅游内部经济因素,即旅游设施;旅游外部
经济因素,即基础设施、支持性产业等等。一般来说,只要旅游资源丰富并具吸引力,旅游
需求充足。
则发展旅游业获益较大,
旅游设施、
相关基础设施及支持性产业节能较快地满足
旅游者的需求。
就满足旅游者的基本要求而论,
当地经济发展容量的大小可以食宿与娱乐设
施的供给能力为指标,
其中又以食宿为基本的方面,
二者所决定的旅游容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
Ce
为主副食供应能力所决定的旅游容量,日容量;
Cb
为住宿床位决定的旅游容量,日容量;
Di
为第
i
种食物的日供应量;
Ei
为每人每日对第
i
种食物的需求量;
Bj
为第
j
类住宿设施床位数;
m
为游人所耗食物的种类数;
j
为住宿设施的种类数。
5.
旅游地容量
旅游地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是从各个景区的容量和景区间连接道路的容量和得来。
测量公式
如下:
式中:
T
为旅游地容量;
Di
为第
i
旅游景区容量;
Si
为第
i
旅游景点容量;
⑹ 容量5885人次旺季184天 平季60天 游人占旺季60%淡季121天游人占旺季20%计算
邓瑶MCEodRicky小龙灬乖
⑺ lac环境容量和旅游容量的区别
景区环境容量是指在保证景区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退化的前提下满足游客舒适、安全、卫生、方便等需求,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允许容纳游客的最大承载能力。研究环境容量是为了寻求和阐述游客数量与环境规模之间适度的量化关系,合理的环境容量是旅游景区进行科学经营管理、组织观光游览和确定景区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
旅游环境容量测算:
1、测算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旅游区环境容量的测算除了必须保证景区的旅游资源免受“超负荷”的人为破坏,保持优美的自然景观特色和良好的游览环境,还特别要保护好景区内的水资源和各种植物资源。不仅当前要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要使良好的旅游资源长期被子孙后代持续有效地利用。
(2)舒适原则。必须考虑满足游客的游览兴趣、舒适程度与需求期望,以取得游览、度假、休闲、疗养的最佳效果。
(3)安全卫生原则。必须考虑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为游客提供安全、卫生、方便的旅游环境。
2、测算方法
环境容量的测算一般有面积法、线路法、卡口法三种。鉴于旅游区是山、水、林、相结合的多元化度假、休闲区域,结合景区景点设置及游览方式安排,确定旅游区环境容量以采用线路法和面积法测算为主;对住宿设施、餐饮设施环境容量则采用卡口容量法测算:
具体计算公式分别是:
(1)面积容量法:C=A×D/a
式中:C---日环境容量,单位:人次;
a---每位游客应占有的合理游览面积,单位:平方米/人;
A---可游览面积,单位:平方米/人;
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8小时/游览景点所需时间)。
(2)完全游道法:C=M×D/m
式中:M---游道全长,单位:米;
m---每位游客占用合理游道长度,单位:米/人;
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8小时/游完景点所需时间)。
(3)不完全游道法:C=M×D/(m+m×E/F)
式中:M---游道全长,单位:米;
F---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
E---沿游道返回所需时间;
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8小时/游完景点所需时间)。
(4)卡口法:C=B×QB=tl/t3tl=H-t2
式中:B---日游客批数;
Q---每批游客人数;
tl---每天游览时间,单位:分钟;
t2---游完全程所需时间,单位:分钟;
t3---两批游客相距时间,单位:分钟;
H---每天开放时间,这里取480分钟;
⑻ 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方法有哪些
第一种参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一些规定及相关的研究文献,同时根据分区的不同要求,对不同分区按照不同标准进行计算,结果如下:
规划区环境容量预测
分区类型
面积(ha)
容量参考值(m2/人)
容量参考依据
日容量
核心保护区
0
禁止游客进入
0
限制游览区
2500
参照阔叶林地要求,按照2500m2/人标准计算
一般游览区
500
参照疏林草地公园的标准,按照500m2/人标准计算
村镇建设区
300
参照城镇公园标准,按照300m2/人标准计算
外围缓冲区
——
——
——
总计
公园的日环境容量为 (人次),如果按照一年300日计算,
则公园的年环境容量为 万人次。
第二种
采取面积法进行计算。
C=A×D/a (面积法)
其中C表示日环境容量(人次),A表示可游览面积(平方米),a表示每位游人应占有合理游览面积(平方米),D表示周转率=景区开放时间(小时)/游览所需时间(小时)。
⑼ 一个公园怎么计算容纳人数
是按面积。相当于买房的公摊面积计算方式。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C=A/Am (3.1.2)
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
A——公园总面积(m2)
Am——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m2/人)
⑽ 公园厕所的面积怎么根据游人容量计算出来
公园面积多大?每直径300M-500M的面积要有一个WC,每个蹲位1.5-3P.其余的自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