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玩四游 » 游园心情

游园心情

发布时间: 2020-12-08 12:30:29

❶ 形容天气晴朗,人心情愉悦的诗句

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抹浓妆总相宜。——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5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李白《阳春歌》

拓展回答: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在这首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白日”,指晴朗的日子,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天的景物,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诗人想到这里,自然就会“喜欲狂”了。

《登科后》译文: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游园不值表现了诗人什么的心情

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的惊喜之情。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原文为: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2)游园心情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这是叶绍翁的触景生情之作。此诗所写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时节。由诗人春日乘兴游园的所见所感所作。

写作特色:

其一是写春景而抓住了特点,突出了重点。叶绍翁这首诗应是从陆游诗中脱胎而来,用一“出”字把红杏拟人化,更是抓住了春景特点,突出了重点。

其二是“以少总多”,含蓄蕴藉。比如“一枝红杏”就是“满园春色”具体而集中的表现,一枝红杏就代表了墙内百花。

其三是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而且是优美的情、高洁的人。门虽设而常关,“小扣柴扉”又“久不开”,其人懒于社交,无心利禄,已不言可知。门虽常关,而满园春色却溢于墙外,其人怡情自然,丰神俊朗,更动人遐思。

其四是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度。后人更赋予这两句诗以生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这两句诗也便获得了新的生命,流传不绝。

❸ 牡丹亭游园中杜丽娘在游园时思想感情是如何变化的呢

牡丹亭》游园部分共六支曲子,写的是杜丽娘游园时的心境,表达的是她触景生情的怅惘,暗自叹惜的忧愁和无可奈何的自慰。这是伤春的情怀,从反面表达了她的热望和追求。这是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可神通难以语达的心灵波动。

附:

一\艺术特色

主要写作特点是即景生情,而且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调和法,即情与景在情调上一致。一是不调和法,即情与景在情调上相反,使乐景生哀情。

前三支曲子中的即景生情,采用的是调和法,春景和春情在情调上是一致的,其中虽有感慨,也是一种热切希望的感慨。后三支曲子中的即景生情,采用的是不调和法,在明媚的春景中,产生的却是忧愁、感伤。

两种方法的采用,从正反两个方面表现杜丽娘想冲破封建牢笼,对自由爱情、幸福生活的热烈追求,是相得益彰的。而以乐景写哀情的处理,更显得动人。

二\赏读曲文。

赏读六支曲子,紧扣景与情的结合,鉴赏六支曲子中透出的杜丽娘的内心感受。

第一支曲子

解说:莺儿鸣叫婉转催梦醒,心儿被处处春光撩乱。孤零零伫立在重宅深院。熏沐的沉香烧尽,残断的绣线抛完,为什么今年思春的情怀胜过去年?

鉴赏:曲中展示了怎样的景?透出了怎样的情?

提示:一边是莺啭催动的无限春光,一边是枯燥单调的闺阁寂寞。这种一动一静、一闹一寂的强烈反差,催动着少女思春的情怀,因此,一句“恁今春关情似去年”自问,把意欲挣脱束缚、向往自由(大好春光)的热望,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

第二支曲子

解说:晴空的庭院游丝如烟,春在飘荡的游丝上呈现。刚迈步又迟延,退而回房理花钿,没想到菱花镜偷照了半个颜面,害得我将发髻梳偏。步出闺阁羞将身姿显现。

鉴赏:从游园前的整装美容,可以看出杜丽娘怎样的心理活动?怎么去理解这种心理活动?

提示:欲行又止,想扮得和春色相当;整装美容后,第一次从镜中惊奇地发现自己的俊美,使自己情不自禁、羞答答的将发髻也弄歪,还故意自我埋怨,写出了少女含情脉脉、自我欣赏的微妙心理。杜丽娘的这一发现极为重要。它更激发了杜丽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第三支曲子

解说:你说红裙衫显现得色彩鲜艳,嵌着宝石的头簪亮闪闪。这正是我爱美天性的表现。正愁我的美貌和情思无人识见,没担心沉鱼落雁鸟惊喧,只恐怕春花羞愧愁绪添。

鉴赏:对春香的赞赏,杜丽娘是怎样回答的?从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她什么样的心情?

提示:一方面对自己的美貌毫无掩饰的自我欣赏,一方面又为自己的美貌和情思无人赏识而惋惜。这里的惋惜不是孤芳自赏的矜持,而是一种无人理解、知音难觅的感慨。这样就形成了形体美、情思深与心灵空、意念虚的巨大反差,深刻地表现了杜丽娘面对大好春色,心情想有寄托的希望之情。

小结:这三支曲子写的是杜丽娘游园前的心理活动,表达的是她想寻找春天、寄托情思的热望。其中,有思春的兴奋,赞春的惊喜,惜春的感慨,当然,这“春”,既包含着“春光”“春色”,也包含着“春情”“春思”。

第四支曲子

解说:没想到春花灿烂开遍,可惜是开在破败冷寂的庭院。可叹春色美好春光虚度的日子难捱,那赏心的乐事、欢欣的快意不知落在谁家院?瑰丽的楼阁飞檐,华丽的亭台栏槛;细雨丝丝、轻风片片,烟雾笼罩、游船斑斓,——深闺人领略这大好春色太难!

鉴赏:杜丽娘面对着怎样的春色?她的心里在怎样活动?

提示:面对的是由近及远的红花紫蓓、亭台楼阁、细雨轻风、烟雾游船,这是一片动人的春景。在这样的春景中,先是惋惜只有“断井颓垣”相伴,后是感叹“忒看的这韶光贱”,核心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惆怅郁闷。通过杜丽娘的直白,以“乐景”写“哀心”,“倍增其哀”,宣泄了杜丽娘内心的郁闷,表达了她追求自由的热望。

第五支曲子

解说:杜鹃花红遍了青山,荼花外游丝飘忽柔软。春香呵,牡丹虽好,哪能开在百花之先!凝神听,燕子的清脆叫声明快如剪,黄莺流啭的歌声柔和润圆。

鉴赏:怎样理解“春香呵,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得先”?

提示:字面上的意思是,牡丹虽然美艳,但它迟至暮春才开花,不能开在百花之先。其实这是杜丽娘以牡丹自比,哀叹自己的青春被耽搁了。

第六支曲子

解说:看不厌的春色无限留恋,即使赏遍十二亭台也是枉然。倒不如就此尽兴回房打发日子暗自怜。

鉴赏:“枉然”、“过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境?

提示:“枉然”,是一种得不到任何收获或满足的失望;“过遣”,是一种打发日子的无可奈何。这两种心境都出自惆怅、忧伤。曲中不著修饰的白描出来,更显得真切动人。这种心境是对自己青春逝去的感伤,也是对礼教束缚的愤懑。透过感伤和愤懑,我们可以看到对自由、幸福的热望和追求。

❹ 杜丽娘游园的心理变化分析800字

从早起到游园归家,杜丽娘的 情绪依次为晨起时的怀春张望,妆扮时的自惊美艳,游园时的感春自叹,游园后的幽怨惆怅。

❺ 游园不值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你好来!

  1. 《游园不值》一诗自,作者因游赏受阻而扫兴又得兴,这应该看作是一种精神奇遇。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2. 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作者游园不成,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

  3. 这首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❻ 杜丽娘游园时的心情由激动转为悲伤的原因

当他永远的时候,心情有激动转化为悲伤。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事情,一个人的心情总是会触景生情。

此时过往的一些事情就会涌上心头,特别是对于人生的一种感慨,或者是对于自己人生的一种忏悔。就会让人心里边出现一些不舒服的症状,杜丽娘其实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一种悲伤的情绪,这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也是在描述心情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的写作手法。

❼ 应怜屐齿印苍苔表达了作者什么的心情

因游赏受阻而扫兴的心情。

此诗所写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时节。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

作者游园是为了追寻春天的脚步,而主人闭园是因为爱惜青苔,这么一说便沟通了主客惜春之心,使访友不遇的惆怅顿时化为乌有。作者看到的是一枝红杏,而引导读者想到的是满园春色,读者与作者在这里又产生了共鸣。‘关不住’和‘出墙来’,互为因果,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出自《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南宋建炎三年(1129),因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叶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牵连,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宋光宗至宋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又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原文如下: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如下: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词句注释如下:

⑴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⑵应怜:概是感到心疼吧。应,表示猜测;怜,怜惜。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7)游园心情扩展阅读: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

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❽ 游园不值诗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游园不值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游园不值_
作者:叶绍翁版
应怜屐齿权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❾ 河边风景好的说说心情

1、秋天到了,田里全部金黄,河边的桃树渐渐脱下绿衣裳换上了金衣裳,随着天气的慢慢变冷,桃树姑娘忍痛割爱,把自己的衣裳写成祝福,送给大地,动物们收到祝福,就从从准备好过冬的粮食。

2、秋天,河岸两边的花和树上的叶子都凋谢了。树上结了许多果子,有红通通的苹果,黄澄澄的梨,火红的柿子。在秋雨的洗礼下,果实变得格外诱人。

3、河的两岸就是游园,人们称它叫“千亩游园”。走进游园,首先是一片梧桐树林。树林里,一棵棵梧桐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树上枝繁叶茂,大大的叶子挤在一起,好像给游园戴了一顶大大的帽子,把阳光都挡在了外面。所以,现在即使是夏天,走进这个树林也感觉非常凉爽。

4、冬天转眼就到,田里雪白一片,桃树姑娘光着身子挺立在河边,孩子们可开心了,在自家门前堆雪人,打雪仗,高兴极了!

5、冬天,河水结冰了,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不一会儿河边就变得白雪皑皑了,都分不清哪是河哪是地了。小朋友们在厚厚的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白茫茫的雪地霎时间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

6、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河水上面的冰在温暖的阳光的照射下融化了,河两岸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小朋友们可以在河边采野花、捉迷藏,十分有趣。

7、草地旁边有几排粗壮的大树,长长的枝条上小鸟欢快的唱着动听的歌曲,知了在树叶里拼命的叫着,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

8、不必说那幢幢楼房,棵棵绿树,朵朵小花,丛丛绿草;也不必说那早出晚归的人们,在丛草中嬉戏的孩子,和主人一同出门的小狗小猫,忙于采蜜的小蜜蜂。单是河边那一排健身通道,就别有一番趣味。

9、夏天,红彤彤的太阳在空中徘徊,热得知了不停地叫,晒得小狗伸出舌头。这时,河里的荷叶变得更绿了,荷花也盛开了,粉的像霞,白的像玉,在荷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娇美,小鱼们也在荷叶下自由自在地嬉戏。

10、我们又来到了河边,蛙妈妈正带小蝌蚪宝宝散步,一群小鱼又游过来,仿佛是和小蝌蚪宝宝在捉迷呢。远处一群孩子正在放风筝,他们跑着笑着开心极了。天上的风筝五彩缤纷,如同一个个美丽的仙女正在迎接春姑娘呢!

11、走出树林就来到了花的世界。在离树林不远处,是一大片的紫徽花林。紫徽树上开满了紫徽花。紫色的紫微花小小的,几十朵挤在一起,形成了美丽的花球。树上结满了一簇簇的花球,好像打着一个个紫色的小灯笼,让人留恋忘返。

12、走出花海前面又有几座小亭子,许多人聚集在那里。他们有的打牌,有的聊天,还有的在那里练习吹乐器。看着眼前的美景,听着悦耳的音乐,我觉得自己根本不是在城市里,而是在世外桃园。

13、这是一条十米宽的河,河水并不清澈,可是,河上浮着的莲叶却四季常绿,每天放学回家,我总要看她一眼,心情也变得到了放松。特别是在盛夏时分,一朵朵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她们没有西湖荷花那样巨大,也没有桂花那样芳香,更没有桃花那么繁密,她们只是默默的开着,虽然零散,却无不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14、早在以前,我就听说过这潍坊的绿化是不一般呀。原先偶尔回趟老家路过这里,我也有同样的感觉,那里有一排排茂密的大树,大片的草地和一簇簇的小花,这不但遮掩了汽车的嘈杂,也净化了浑浊的空气,果真是名不虚传呀!

15、在清漪河的北头,有一座橡胶坝。橡胶坝的北面是上游,南面是下游。河水从上游慢慢往下游流淌。在经过橡胶坝的时候,河水像瀑布一样流向下游,溅起了朵朵白色的浪花。从远处看,河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一条长长的银蛇。

16、一来到小河边,就看到清澈见底的河水,清得能看到河底的鹅卵石,照出孩子们的影子。河里可是个动物世界啊!有横行霸道的螃蟹,长胡子、大眼睛的大龙虾,温柔体贴的小鱼……河旁边有一棵柳树,像一位姑娘在河边上梳理她美丽的长头发,美丽极了!河边的小野花、野草并不是引人注目,但是只要在这条边上,都会被我们轻而易举地发现。当然,河边也有大家常见到的桃花了,桃花在春天里欣然怒放,像蝴蝶在枝头翩翩起舞。在不远处,孩子们有的在跳绳,有的在放风筝,还有的在荡秋千,她们玩得不亦乐乎!

17、小河里的水清澈见底,几个小朋友在高兴的打水仗,浑身都湿了也无所谓,河内的小鱼游来游去,一点也不怕河边玩耍的孩子们,远处还有几个大人静静的坐着在钓鱼。

18、夏天到了,田里一片深绿,河边的桃树上挂上了一个个诱人的桃子,让人垂涎三尺,大人们啊,喜欢在树阴下乘凉,打扑克,下围棋。知了在树干上不停的叫,使这个安安静静的了夏天增添几分生趣。

❿ 游园不值古诗描绘了什么的春天表现了诗人什么心情

《游园不值》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作者游园未遂,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表现了春天有压抑不了的生机,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拓展资料:

作品原文

游园不值

南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诗文简介: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写的是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

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作者简介: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其学出于叶适,与真德秀友善。诗属江湖诗派。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