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巴东
Ⅰ 旅游跟团好,还是自己去
跟团旅游好,跟团的最大好处是便利,衣食住行都有人安排妥当,你只需要出钱就好了,一般而言,由于规模经济的特性,成团的旅行的游玩成本会相对于散客,既然是和自由行相比,那最大的缺点显然是——不自由!不自由!不自由!
当然跟团旅游也有风险,导游的服务、同行的素质、半强制性消费、路线安排是否合理……等等等都是需要去考量的,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不可控的,但即便如此,跟团旅行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都远胜于自由行。
但是自由行总会伴随着一些不确定因素,交通工具,行程,天气,酒店,住宿,这些可以自定义的东西都可能跟你开个玩笑——交通工具被扣,堵车错过航班,展馆时间变更,突遇暴雨被淋湿器材……
这种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分分钟会生气。而且,自由行如果需要达到优质旅行团的舒适性,开销成本会很大、很大。总体来说,还是跟团游比较好。
Ⅱ 关于三国的历史故事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吕蒙(178-219),字子明,孙权继位后前来投奔,在剿灭吴郡城外的山贼的战斗中初显锋芒,在东吴四英将中卫列第三位,其余三位是周瑜、鲁肃、陆逊。吕蒙早年没有上过学,是个大老粗。但吕蒙并非无谋之人,周瑜攻打南郡时还向吕蒙请教过战术。后来孙权看出吕蒙的能力,便劝他多看些兵书,这就是著名的“孙权劝学”。吕蒙立即请假在家,认真苦读兵书。后来鲁肃回吴郡时与吕蒙交谈,感叹“昔日吴下阿蒙,如今竟是这般模样”。吕蒙说“士别三日,更当刮目相看”。217年,鲁肃病逝。吕蒙不久后代鲁肃之职,成为了东吴的第三位水军都督。然后,关羽攻打樊城,吕蒙用白衣渡江之计成功袭取荆州,使关羽败走麦城。吕蒙再作为主将四面围住麦城,终于活捉了关羽。
三顾茅庐,呵呵,这个大家都知道,不用我说了吧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懿死后,大儿子司马师辅助十三岁的,权势比司马懿更大,但没有多久,就病死了。司马师在病重的时候,便把一切权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司马昭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皇帝曹髦只有13岁,知道自己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 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投火,都劝他暂时忍耐。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 司马昭除掉了曹髦,另外从曹操的后代中找了一个十五岁的曹奂接替皇位,这就是魏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