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接待游客
1. 焦作市神洲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简介:焦作市神洲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9年5月,是经河南省旅游局批准,并颁发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在焦作市工商局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旅游企业,主要经营范围:组织、接待旅游者在国内外旅游,为其安排交通、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娱乐及导游服务;承接会议接待、会务服务、团体参观考察、度假疗养等业务;承揽旅游运输和社会团体包车;代订飞机票、火车票;代订全国各地宾馆酒店;代办各国因公、因私护照和签证等业务。
法定代表人:冯志坚
成立时间:1999-05-26
注册资本:9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10811100013194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解放中路52号
2. 地质公园建设助推焦作地方经济发展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2004年2月13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的一声宣布,云台山地质公园以中国第三名的身份成为全球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焦作云台山通过“地质公园”这个平台,由河南走向了全国,从全国走向了世界,已经成为不仅在国内具有很高知名度、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的公园。自2001年初云台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启动到2004年初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成功,她仅用3年时间便走完了一般景区10余年走过的道路,出现了被旅游界褒称的“焦作现象”,在地质公园建设和地质遗迹保护中起到了极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地质公园建设助推经济发展
建设云台山国家与世界地质公园大大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是实现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路子。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公园的开发力度,使公园的科学品位、旅游档次快速提升,客源市场从原来的华北地区拓展到全国范围,也开始得到国外游客的青睐。2000年,云台山公园接待游客20万人,旅游门票收入300万元。到2004年,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仅云台山园区就接待游客125万人次、门票收入9000万元;五大园区共接待游客414.32万人次、门票收入16442.34万元,旅游综合收入40.32亿元,同比增长9%,拉动地方GDP增长4.3%。2010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958.99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6.0亿元,旅游综合收入147亿元,占GDP的比例达到11.8%。
二、地质公园建设助推城市转型
公园所在地——焦作市,是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一矿一市”、“一市一业”模式建立起来的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煤炭规模化开采已超过百年,累计开采原煤3亿吨,上缴国家利税50亿元,资源型产业所占比例一度超过90%。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煤炭资源枯竭,经济结构失衡、社会负担加重、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等问题集中暴露,“九五”期间全市经济年均增速只有3.5%,焦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地质公园建设拉动了旅游经济,促使焦作市确立“旅游立市”的战略,使焦作旅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成功转变,旅游业已成为支撑焦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组建了云台山旅游集团公司,投资近5亿元用于旅游景区精品建设,建成了连接云台山、青龙峡、峰林峡的青云大道,初步形成“大云台山”的旅游格局;举办了三届焦作山水国际旅游节,第五届“中国·焦作太极拳国际交流大赛”升格为由国家体育总局、河南省政府主办。启动了太极文化名城建设、打造“太极圣地”品牌,投资2000余万元加大以陈家沟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开发力度,启动了投资11亿元的焦作市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建设。“云台山”和“焦作旅游”成为国内知名品牌,旅游业成为焦作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旅游业的发展,给焦作带来的不仅仅是GDP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它所带来的客流和信息流的剧增对焦作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极大地带动了其他领域的转型工作。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云台山悬泉飞瀑、青龙峡深谷幽涧、峰林峡峰丛林立、青天河碧水连天、神农山龙脊长城,共同构成一幅山清水秀、北国江南的锦绣画卷;她已经成为河南省的一张名片,建设好、发展好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必将有力地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重要贡献。
3. 老君山介绍
老君山地处华山之阳,位于陕西省洛南县巡检镇,海拔1700米,是我国的道教名山。所在地陕西省洛南县巡检镇地处洛南县,潼关县交界处,属洛南县。老君山处于东秦岭腹地,与著名华山为邻,老君山亦有观景台,在天气情况好的时候可远眺华山,也是老君山的一大特色。
相传太上老君在得道成仙,故而得名,山上有老君洞,“炼丹炉”,老君像等。
概况
老君山现已开发为老君山旅游风景区,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巡检镇,与陕西商州区、潼关县、华阴市、河南省灵宝市相邻,山势较缓,海拔1700米,地处东秦岭腹地,山地资源丰富。
2.交通信息
可达老君山的线路有三条,一条是经洛南县城到达巡检镇;一条是经华阴市罗夫镇走省道s202到巡检镇;一条是经渭南市潼关县走潼洛路到巡检镇。
3.总体介绍
老君山群峰俊秀,怪石嶙峋,苍松劲树,四季常青。春季山花烂漫,馨香四溢;夏季翠绿可餐,清爽宜人;秋季红叶似火,热情奔放;冬季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新建的一千五百一十五米登山盘道,路面平整,曲径通幽;二千九百九十九级台阶周围老藤错落,鸟语百啭;山风一起,松涛汹涌,啸声阵阵,
老君山群峰俊秀,怪石嶙峋,苍松劲树,四季常青。春季山花烂漫,馨香四溢;夏季翠绿可餐,清爽宜人;秋季红叶似火,热情奔放;冬季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新建的一千五百一十五米登山盘道,路面平整,曲径通幽;二千九百九十九级台阶周围老藤错落,鸟语百啭;山风一起,松涛汹涌,啸声阵阵,不绝于耳。雨中登山,薄雾缭绕,风雨潇潇,如泣如诉,凭高远眺,醉若天仙。清理整修的老君山溶洞溶柱林立,景观别致,烛火通明,古香古色。
太上老君是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传说太上老君在洛南县巡检镇的老君仙洞中修炼成仙,时值正月二十三,玉皇大帝亲驾迎接,故民间人士每年此时举办老君山庙会,以示祝贺。
老君仙洞中现有天然溶柱形成的“圣君卧榻、系牛柏、炼丹炉、塔林、高山飞瀑、天门、青牛、豆腐坊”等道教信物,成为老君山生态旅游开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目前老君山的登山道路、太上老君雕像、游客休息亭、溶洞照明等旅游基础设施工程已完工,初步建成生态旅游登山观光区、老君洞喀斯特地貌观赏区、奇石盆景展览馆、洛南县文化艺术碑林、太上老君纪念馆、群山飞瀑、玉皇殿观赏区、老君山索道、青牛洞岩溶地貌观赏区等旅游风景名胜。
4.景观特色
老君山新建的一千五百一十五米登山盘道上,路面平整,曲径通幽;二千九百九十九级台阶周围老藤错落,鸟语百啭;山风
一起,松涛汹涌,啸声阵阵,不绝于耳。雨中登山,薄雾缭绕,风雨潇潇,如泣如诉,凭高远眺,醉若天仙。
老君山溶洞溶柱林立,景观别致,烛火通明,古色古香,老君仙洞中现有天然溶柱形成的“圣君卧榻、系牛柏、炼丹炉、塔林、高山飞瀑、天门、青牛、豆腐坊 ”等道教信物,老君山留有老君庙、玉皇殿等名胜景观,塑有太上老君像、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牌位供香客朝拜,千百年来一直为道教信众朝圣之所。天然溶柱鬼斧神工般雕成的大自然奇观,与天然、原始的自然地貌融为一体,成为老君山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 跪求焦作影视城近10年游客接待量
10年?旅游局也不好查吧,
5. 河南省旅游市场的现状
一、河南旅游业发展现状
1、河南旅游业整体状况。河南的文化旅游资源可概括为五大特色,即“古、河、根、拳、花”。河南是古文化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前列,馆藏文物达130万件,占全国馆藏文物总量的八分之一。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河南省的旅游业取得很大的发展。全省各地通过多种渠道,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景区、景点有300余处。龙门石窟、白马寺、嵩山少林寺、龙亭、等一大批名胜古迹景点面貌焕然一新,一些新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休闲度假旅游景区景点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云台山、白云山、龙峪湾、等景区景点逐步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目前,全省已经有郑州、洛阳、开封、濮阳、济源、登封等6个城市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行列;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嵩山少林寺、开封清明上河园、林州红旗渠、焦作云台山等15个景区景点,进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行列;龙门石窟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岳嵩山、焦作云台山和内乡的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分别被列入国家地质公园和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生物保护圈。这些,都为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河南发展旅游业的交通优势。围绕旅游资源的开发,全省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新郑、洛阳、南阳三个机场开辟的国内航线通达全国各主要城市和港澳地区;以郑州为中心的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横贯东西的陇海铁路与南北走向的京广铁路、焦柳铁路、京九铁路分别在郑州、洛阳、商丘交汇,使河南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北站和全国最大的铁路货运站-郑州东站,在全国铁路运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河南省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偏东,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正在打造的中原城市群,核心层指郑汴一体化区域,包括郑州、开封两市区域;紧密层包括洛阳、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7个省辖市区域;辐射层包括安阳、鹤壁、濮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9个省辖市市区。
河南省北临山西的太原,河北邯郸,人口稠密;东临山东、安徽,接近东部沿海城市,市场范围广阔;西有陕西的西安,正所谓“东都洛阳,西都长安”,有利于两省旅游资源的相互补充;南临江苏的徐州、湖北的武汉,南北景观差异性显著,对南方游客吸引力大;可以说河南这种区位优势是非常优越的。
4、河南旅行社发展现状。全省现有国际国内旅行社530多家(其中国际社32家),旅游涉外、星级饭店300多家,旅游车船公司55家,旅游涉外定点单位150多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初步形成了有一定档次和规模,功能齐全、协调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特别是通过近年来开展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和旅游景区等级质量评定工作,使河南的旅游环境和旅游管理水平、接待服务质量有了很大地改善。
2010年河南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58亿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00亿元,达2294亿元,其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分别排在全国第6位和第8位,位居中部地区首位。
2012年河南省旅游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及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全省旅游业发展情况,分析当前河南省旅游业发展形势,部署2012年全省旅游业的重点工作。2012年工作预期目标是:接待海内外游客3.48亿人次,同比增长13%,旅游业总收入3222亿元,同比增长15%。
二、河南省旅游业面临的问题
近几年来,河南省国内旅游市场发展势头迅猛,呈现出持续、全面、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但与先进省份的差距在逐渐拉大。2002年,我省入境接待旅游人数排在全国仅为第20位,旅游创汇排在全国第21位。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问题主要由以下几点:
1、旅游知名品牌缺乏。虽然河南历史悠久,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旅游资源也多姿多彩,旅游景点、景区数量众多,但是缺乏世界级和国家级的旅游精品线路。但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表现手法大同小异;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景点和旅游热线极少,知名景区、景点比例小。“清明上河图”、“木兰诗篇”、“河洛风”等旅游精品工程推出后,虽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但还没有唱响全国舞台。尽管河南省旅游商品品种较多,但缺少向外宣传促销的拳头产品,除了少林寺外,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景点几乎没有。
2、市场宣传力度不够。与其他省份相比,我省对旅游宣传促销的投入偏少,在重点市场只能做蜻蜒点水式的宣传促销,有许多城市甚至没有专项促销经费的预算。各级旅游部门在搞产品开发的同时,忽略了市场开发。其次,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尚未形成合力,难以产生轰动的宣传促销效果。
3、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尽管近年河南省交通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集中表现就是旅游交通运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航线少、航班少,火车客运超负荷运行,旅游集散城市火车起点车次不足;通往旅游区的公路等级低、路况差、不安全因素多;这种交通状况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特别在旅游旺季,旅游热线和旅游景区的交通不便问题尤为突出,直接影响了旅游服务质量、综合接待能力、安保障能力和整体效益的提高。
三、针对河南省发展旅游业的一些建议
1、加大旅游资源的整合及品牌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有潜力的旅游资源,加强旅游资源的空间联系,避免景点过于单调;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结合。我省戏剧、曲艺、杂技等艺术品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要把这些资源,通过与旅游的结合,把河南省文化旅游的特色和优势展现出来,提高旅游项目的文化附加值。加大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嵩山少林寺、开封清明上河园、林州红旗渠、焦作云台山等国家4A级知名旅游景区的品牌建设。
2、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河南省旅游业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应重点加强旅游道路、景点停车场、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安全等方面的建设。道路交通方面,加大主要景区和交通干线之间的旅游公路建设;加快郑州航空枢纽和支线机场建设,完善旅游航线网,增加旅游目的地和主要客源地间车次安排;通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把临近的景区联系起来,形成旅游资源的组团式发展。鼓励和景区配套的酒店旅馆的发展。
3、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文化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和旅游服务水平。要在产品上显示旅游地的特色,以旅游地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为题材设计产品图案,尽量用当地的特产材料作原料进行生产。对一些精湛的民间工艺制作,开放工艺流程、制作现场,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吸引力,增加游客的滞留时间。
河南文化与旅游的依存度很高,关联性很强,文化对旅游带动力也很大,在加快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深度挖掘我省的文化旅游资源内涵,充分发挥文化效力,这样,有利于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展示及利用;有利于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其文化品位,提高旅游业的品质;有利于河南丰富的地域人文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把河南的特色文化旅游推向国内国际市场,拉动经济增长,进而实现河南由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经济大省的跨越。
6. 焦作青天河风景区目前接待外地游客吗
今天和风景是目前是接待外地游客的
7. 焦作影视城的景区历史
中国焦作影视城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995年由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焦作市人民政府投资2.3亿元兴建而成,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居全国影视城之首,是首批“全国影视指定拍摄基地”。是“中国十大影视城”、“全国首批九家影视拍摄基地”。
2012年 ,焦作影视城景区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自1995年创建至今,焦作影视城凭借着宏大的基地规模、丰富的拍摄景地、专业的置景道具、规范的协拍队伍、齐备的服务设施、优质的影视服务、丰富的外景拍摄资源,引得海内外剧组纷至沓来。经过缜密的研究、策划,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新领导班子确定了以影视文化为突破口、勇闯影视拍摄大市场、以影视文化带动焦作旅游、从而带动焦作相关产业发展的经营思路。工作之始,该影视城印制了精美的影视拍摄宣传手册,多次深入横店、无锡等影视拍摄基地,广泛接触剧组高端人物,全面介绍该影视城的拍摄资源,并先后参加了上海影视产品交易会等,积极与影视界知名人士和各大媒体沟通。通过强有力的宣传,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名声远播,当年就吸引了《曹操与蔡文姬》、《貂蝉》、《洛神》三大剧组前来拍摄,获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之后,《长平之战》、《鲁班大师》等剧组纷纷前来拍摄,影视拍摄出现繁荣景象。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影视界的好评,仅2004年就接待了来自中央电视台、武汉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美国历史频道等25家电视台、剧组前来洽谈拍摄事宜。
2005年,《争霸传奇》在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杀青后,中央电视台的40集电视连续剧《卧薪尝胆》、20集电视连续剧《西门豹》在这里开拍,内蒙古电视台的35集电视连续剧《马鸣风萧萧》、美国历史频道的记录片《秦始皇》也相继在这里开拍。国内名导、明星俞胜利、六毛、刘松仁、陈道明等纷至沓来,在焦作掀起了明星狂潮,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不失时机地推出了“欢乐剧中游”大学生特别通道、“影视明星签名照大派送”等游园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剧组演职员的大量进入,给我市的旅游业、娱乐业、餐饮业、建材业带来了无限商机,所需的物资供应以及车辆马匹供应、群众演员录用、影视演员培训、制景工程、道具加工、影视服装加工已形成相关产业链,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据了解,仅《争霸传奇》剧组中的群众演员就有2.13万人,在我市消费800多万元,预计其他剧组在我市的消费将达到5000万元。新版《水浒传》、新版《三国演义》、《战国》、《争霸传奇》、《卧薪尝胆》、《大秦帝国》、《楚汉争雄》、《大风歌》、《西施秘史》《王屋山下的传说》、《潘多拉的宝剑》、《中国成语故事》等百余部、千余集国内外影视剧在此拍摄,沈好放、高希希、陈家林、尤小刚、黄健中等百余名蜚声海内外导演在此选景,陈道明、范冰冰、张涵予、陈坤、金喜善、黄圣依等诸多影视明星在此真情演绎。多年来,焦作影视城接待剧组拍摄递增速度、品牌影响力提升速度、旅游团队及游客接待人数居全国影视城领先位置。
为提升景区品味,创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进而成为焦作创建中原经济区转型示范市中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助推剂,焦作影视城加快建设脚步,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综合实力,积极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过程中,焦作影视城专门成立了创建AAAA级景区工作指挥部,认真对照创建工作的相关规范和细则要求,从旅游交通、浏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和环境保护、景观质量等方面,对景区的各项设施设备进行规整、新建和完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类文字简介和标识,新辟残疾人通道,增设医疗急救中心,新建、修缮游客服务中心、影视宾馆等公共设施,改善了景区条件,提升了服务质量。2012年12月,焦作影视城顺利通过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审,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焦作旅游中一张新的当之无愧的名片!焦作影视城的影视文化也成为焦作乃至河南旅游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而闻名遐迩。焦作影视城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后,不但进一步丰富了我市旅游的载体,为我市创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2年一年,焦作影视城年接待游客近120万人次。焦作影视城继国家AAAAA级景区无锡、横店影视城店后,已与象山影视城、上海车墩影视基地等一起构成了国内外知名影视拍摄基地的第二大阵营。
焦作影视城是以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时期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在中国众多的影视城中以依山而建、气势磅礴、造型古朴为特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园林特色。主要景点由文化广场区、周王宫区、市井区、楚王宫区、古战场区等多余处影视拍摄景观组成。城门广场区以铜铸方鼎、西周东迁和大秦一统的大型浮雕、青铜武士、古钱币状大门以及三皇像、六哲人、四神兽雕塑等为代表,集中体现了影视城所处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色彩,周王宫区包括周王宫、摄影棚和灵台。周王宫雄伟壮丽、依山而建、层层相叠、逐级而上,体现中原地区黄河文化的古朴与浑厚。摄影棚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可满足各类题材影视片的拍摄需要。灵台位居影视城最高处,是古时皇帝祭天和群英会盟的活动场所。楚王宫秀美亮丽,充分体现了长江流域楚文化的丰富内涵。市井区集中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平民百姓生产生活的场景,黄泥墙、茅草屋、小作坊在国内影视城中绝无仅有。由市政府投资700万元安装的大型夜间灯光表演系统,使影视城成为焦作市夜间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和好去处,堪称“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原的好莱坞”。
8. 焦作市的旅游资源及开发和利用
焦作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造就了这里丰富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现已开发建成云台山国家级风景区,青天河、神农山、青龙峡省级风景区和峰林峡、青龙峡、月山寺市级风景名胜区,以及中央电视台焦作影视城、龙源湖乐园等现代休闲娱乐场所。由云台山、青龙峡、峰林峡、神农山、青天河五大园区组成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首批28个世界地质公园之一;历史积蕴丰厚,拥有府城遗址、嘉应观等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焦作市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焦作山水品牌开始在全国叫响,目前已成为一个全国新兴的旅游热点城市,云台山景区已连续六个黄金周占据全省景区游客人数、门票收入双第一的龙头地位,2004年“五一”黄金周,云台山景区在国家监测的99个重点景区中,又取得了游客人数第8、门票收入第5的良好佳绩。2006年全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950.35万人,比上年增长18.0%,其中,接待国际游客9.00万人,增长30.9%;接待国内游客941.35万人,增长17.9%。旅游总收入73.97亿元,增长54.9%。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6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3处。拥有星级酒店19家,旅行社92家。
9. 焦作旅游业情况
近年来,通过强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焦作旅游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根本性变化,不但打造了世界地质公园、焦作山水、太极拳三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题品牌,而且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实现了城市转型,树立了焦作崭新的对外形象。
1999年,我市做出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决策;2000年,确立焦作山水旅游定位;2001年,完成焦作山水旅游新格局的构建;2002年,掀起全市创优高潮;2003年3月,“焦作山水”、“云台山”被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2003年底通过国家旅游局创优验收;2003年6月,正式申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2004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命名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世界首批地质公园。五年来,我市旅游接待人数、门票收入、综合收入三项经济指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连续五个黄金周位居河南省第一,其中云台山园区连续六个黄金周位居河南省第一。
发展旅游业以来,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85%,国民生产总值年人均增长10.7%,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5%。在促进地方税收方面,以2002年为例,全市地方税收累计完成7.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95%,其中增长的大部分来自第三产业,全省地税系统为此专门在焦作召开现场会。在推动道路运输方面,以焦郑、焦晋高速公路为例,起初两高速公路的过路费每天加在一起只有几万元,而发展旅游业以后,随着大批游客的到来,两条高速公路的过路费每天达50万元。虽然说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很多,但旅游业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从每年3月下旬开始,我市大小宾馆家家爆满,不少到焦作旅游的游客不得不到郑州、新乡、济源、山西晋城等周边城市住宿。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山西晋城市一位旅游企业老总感慨地说:“如今我们这里的宾馆饭店住的客人都是到焦作旅游的游客,焦作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繁荣了本地经济,还带动了周边城市。”二是表现在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到2003年底,我市第三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0%,全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大关,增长10.2%,宾馆饭店的日平均入住率由1999年的不足50%跃居到2001年以来的95%。三是表现在对招商引资的拉动上。旅游业的发展增强了焦作城市的活力,对外地企业吸引力显著增强,使蒙牛集团、上海骏利集团、加拿大爱德集团等相继来焦作投资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