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游客
1. 写景区的作文三百字四百字
妈妈常跟我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所以一到周末的时候,妈妈就陪我内去爬山。
今天我和妈容妈又去爬了塘朗山。刚开始我们沿着登山道爬,爬到一半的时候,妈妈觉得太空旷了,一路上没碰到一个人,妈妈有点害怕,就带着我迅速地下了山,然后沿着盘山路往上爬。
一路上我们一边听评书一边爬山。我们爬呀爬,爬呀爬,妈妈说:“今天肯定爬不到山顶了。”可是我觉得坚持就是胜利,我们不能半途而废。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不知不觉地爬到了山顶。我对妈妈说:“你还说爬不到山顶,这不也爬上来了吗。”我和妈妈坐在山顶的草地上眺望着远处的风景,我说:“楼房怎么像在雾里一样。”妈妈说:“那是环境污染,空气的能见度太低。”妈妈在山顶上又给我讲了很多故事。
快乐的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离开山顶,在半路上,妈妈牵着我,我闭着眼睛走路,我牵着妈妈,妈妈闭着眼睛走路。最后我们总算找到一个休息的地方。可是没休息几分钟,我们又踏上了快乐的旅途。就这样我们连续走了两个小时才从山上下来。
妈妈告诉我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课堂,你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山河的壮美,才能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 大理网红稻田被游客踩出坑,官方如何回应
10月7日,有网友爆料,云南大理喜洲古镇3000亩网红稻田被游客踩踏,现场到处是坑,可惜了已经成熟的稻谷。10月8日,稻田负责人回应,称黄金周人流量太多,为防止游客下田已加宽了田埂,稻田免费开放,不好控制,假期结束后就会收割稻子,后期也将加宽田埂,增加步道。
对此,网友也纷纷发表批评意见“踩网红草已经很过分了,现在还踩稻田,那可都是粮食啊!”
(2)稻田游客扩展阅读
网红打卡地被破坏是对人性素质的考验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个词,叫网红打卡地,就是指相关平台播出了某地视频,引起了广泛关注,随即大量游客、拍客前往拍摄留念的地方。而这些对方因为视频的播出和火爆而变得拥挤,许多游客会想要去体验一下明星走过的路,亲自去镜头里面的场景看一看。但是当地的居民却因此感到烦恼,感觉自己的生活受到了侵扰。
就比如之前在《都挺好》里面的苏家老宅——同德里,自从这部剧大火之后,苏州的同德里就从了网红打卡地。每天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到这里来拍照留念,特别是苏家五口住的同德里七号,成为了最火爆的一个地方。
可是随着游客的增多,原本住在同德里的居民们却多了一些烦恼。因为一些游客的素质不高,有网友爆料,说有人居然会在深夜去敲门,还大喊“苏大强在不在”,这已经严重干扰了居民们的生活。住在同德里七号的顾奶奶还因此进了医院两次,爷爷也是身体很不好。
现如今都在提倡着文明出行,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游客前往“网红地”进行参观打卡,本意是想记录下美好。可是如果出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这个美好也就不在了。所以希望大家轻轻地来,也轻轻地走,不要留下任何伤痕。
3. 云南大理的网红稻田被游客踩出坑,遇到这种事你会制止吗
每一个人都做自己,就不用去阻拦他人了,年轻人能够劝阻住,老人没有办法。眼见就需要收种了,大理网红水稻田却被游人踩出坑,10月7日,大理喜洲古镇三千亩网络红人水稻田被游人爬行,当场四处是坑,可惜了早已成熟的稻谷。
收费标准并不可以从源头上处理这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收费标准会给游人一种田边照相理所应当的觉得,也许仅有在水稻田边搭建护栏这一种方法了。水稻田最先是食材,次之才算是打卡签到拍照的情况,期待一些游人在游玩的情况下还是主动一点,提高一下素养,水稻田必须大丰收了被踩成那样,内心却没有一丝丝内疚的。
4. 大理网红稻田被游客踩出坑,这如何让人气愤
随着人们在城市中生活得久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念农村的生活,以及农村美丽的田园风光。
国庆假期中,大理有一个地方,就将所属的千亩稻田,开发成为了旅游景区,而且还免费供给游客参观、游览。
近千亩的稻田,在收获的季节里,呈现出金灿灿的颜色;引得无数的游人,前来观光、游览。也因此这片稻田,成为了一个网红打卡景点。
所以我们在游览景区时候,在欣赏美景之余,也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做一个有修养和素质的文明游客。不要因为自己的一己私欲,而成为大家吐槽的对象。
5. 假日期间,大理网红稻田被游客踩出坑,对于文明旅游,你有什么想说的
国庆十一长假期间,大理市喜洲镇洱海流域边的近万亩水稻进入收割期,而美景也给这片即将收割的稻田带来了灾难。游客忘情地徜徉在一片片成熟的稻田之中,而也让这些犹如金色地毯般的稻田遭殃,不少游客上前拍照留念的同时稻田被踩出坑、现场狼藉不堪。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作为一名游客而言,观光旅游的同时应该对大自然景观心存敬畏,严于律己,做到“远观”而非“亵玩”,欣赏美景风光也要牢记文明素养,文明游览,莫让美景花海变成难以复原的残景。在此,也希望广大游客能将“文明旅游”四字牢记于心,“打卡拍照”固然没错,但不应该以践踏景观为前提,而花海、稻田更不应该为游客的素质缺失去“买单”,更不应该因为游客的低素质缺失而早早凋零。
6. 查干湖在哪个省市
查干湖,大部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西邻乾安县,北接大安市,处于嫩江与霍林河交汇的水网地区,是霍林河尾闾的一个堰塞湖。
妙音寺是查干湖旅游区的一个重要景点之一,最早建于乾隆二十年即公元1755年,建国后曾遭严重毁坏。
直至2000年,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恢复重建,至2002年7月建成。建筑面积6999平方米,占地面积为60000平方米。该寺坐北朝南,主要采用了藏汉蒙结合式建筑,依照传统中轴对称式格局建成,整体布局庄严雄伟,气象万千。
其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殿。院内有钟楼、鼓楼、法物流通处、蒙医诊所和东西僧房左右配殿龙王庙外,还有藏式白塔及蒙古族特色的敖包,白塔前陈列有寺内出土一亿三千年的古树化石。
初游妙音寺,远远看见山门气势恢宏,奇丽壮观。进入山门,大有进入洞天仙府之感,似乎觉得到了清净之地,有了仙风道骨般的清爽与超脱。在大门正中首先看见一个法轮在转,这是一个外面镶有金色花纹的圆柱形手动法轮,据说前来游览和朝拜的人转动它,可以为自己带来好运。
郭尔罗斯王府:票价 35元/人/次
查干湖畔的王爷府是郭尔罗斯前旗末代旗王齐默特色木丕勒的府邸,位于查干淖尔大街北侧,引松河西侧,是一座大型仿晚清古建筑群,占地面积二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213平方米,连同前面的广场,后面的花园总占地面积四万多平方米。王爷府建筑布局严谨,气势恢宏,以四合院为单元,六进六出,呈现出博大精深,豪华壮丽的塞北名府的特色,为蒙地少有的宫殿式的府宅。东西两区为商业区,中部是主展区,是集旅游观光、历史展览、民俗探源、人文开发、餐饮娱乐、商务洽谈、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王府历史展厅,展示的是末代旗王齐默特色木丕勒之王公世家、重建府第、王府统治、兴办学堂、王室生活、政教一体、抗垦斗争等概况。亦是郭尔罗斯近、现代历史的一个缩影。
王府民俗展厅,选取了衣食住行、婚俗节令、礼仪信仰、民间文艺、体育与娱乐、社会生产等六个方面,展示出素有“歌舞为伴、诗史为鉴”的蒙古族游牧文化、游牧风俗、游牧精神,在沧桑巨变中,留下的良风美俗。
查干湖渔猎文化博物馆暨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博物馆:票价 35元/人/次
位于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景区,是我国惟一一座以渔猎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于2011年7月落成,并向游客开放。渔猎活动是人类原始时期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查干湖及松花江沿岸的青山头红石砬子等大量的出土文物和文化遗址证明,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查干湖畔繁衍生息。从传说中的肃慎、东胡、秽貊三大部落到夫余、渤海时期,查干湖畔的先民们依然以渔猎为主要生活方式。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环境,使这种原始、古老的生活方式一直延续了1000多年,直到辽金时期,随着北方地区的游牧文化、渔猎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日益交流与融合,查干湖畔的农耕文化才逐渐发展。从辽代至元代,皇帝每年春天都要带领群臣、嫔妃来到查干湖进行“春捺钵”,在湖畔举行盛大的祭湖仪式,凿冰捕鱼,设“头鱼宴”款待群臣使节。相传成吉思汗率蒙古铁骑攻占金国重镇塔虎城后,来到湖畔青山头,面对查干湖亲奉九种礼贡焚香祭拜,并将查干湖称为“圣水”。至明、清时期,查干湖的渔猎活动已经空前繁盛,成为漠北的渔猎天堂,人间的乐土。
满蒙文碑,
孝庄祖陵陈列馆及满蒙文碑
孝庄祖陵陈列馆及满蒙文碑
俗称库里碑。碑文为满蒙两种文字。1981年,省人民政府批准此碑为吉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名为“满蒙文碑”,全称为“追封忠亲王暨忠亲王贤妃碑”。满蒙文碑是后金及清初满族统治者实行满蒙联姻政策、清王朝与科尔沁关系的重要历史见证。碑体雄伟,造型奇特,雕刻精美,巧夺天工,是蒙地罕存的清代艺术珍品,也是吉林省清代碑刻中规模较大、雕工精细、艺术处理比较完美的石碑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石碑为火成岩,碑额、碑跌呈褐色,碑身呈淡灰色。石碑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通高5.82米。碑额呈长方体,顶端两角略圆,高145厘米,宽130厘米,厚40厘米。碑身呈板状长方体,高292厘米,宽125厘米,厚34厘米。碑面上共阴刻383个印刷体满蒙两种文字,每种文字的第一行皆为“追封忠亲王暨忠亲王贤妃碑”。碑座为一完整巨石雕刻而成的石龟。尾长310厘米,高145厘米,最宽处132厘米。龟四足撑地,身上纹饰雕刻精美。
满蒙文碑为清代孝庄文皇后的生父生母碑。孝庄,又名布木布泰,清初内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有“满蒙第一美女”之誉。《清史稿.外戚表》载:“孝庄文皇后父寨桑,莽古斯子。顺治十一年五月壬辰,追赠和硕忠亲王”。《清史稿.列传.后妃》也有同样记载:“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寨桑女,孝端皇后侄也。天命十年二月,来归。崇德元年,封永福宫庄妃。三年正月甲午,世祖生,世祖即位,尊为皇太后。顺治十一年,赠太后父寨桑和硕忠亲王,母贤妃”。忠亲王寨桑就是清世祖顺治皇帝外祖父,忠亲王贤妃,即顺治皇帝的外祖母。两人死后,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被皇帝追封为和硕忠亲王和贤妃,顺治十二年五月初七,按顺治皇帝及孝庄太后旨意,由寨桑夫妇的长孙和塔立碑于墓前。
区内八景:
(1) 查干湖光:查干湖号称“北国明珠”,水质澄澈、烟
莲花池
莲花池
波浩淼、水鸟翔集、芦苇如涛,景观壮美、静谧而苍凉,给人以震撼性的美感;
(2) 草原天堂:郭尔罗斯草原位于松嫩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辽阔。引松运河像闪亮的缎带镶嵌其间,灌溉着稻田,也滋养着草原;蒙古屯乡蒙族族风情纯正浓郁。那达慕大会、祭火、新年、祭敖包、成吉思汗大祭、端午猎日等节事活动丰富多彩,对游客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3) 芦苇荡漾:查干湖水波浩淼,芦苇荡漾,一片烟水迷离。查干湖的芦苇荡,不仅是重要的造纸原料,也是鸟类重要的栖息避难所,同时还是蔚为壮观的旅游景观;
(4) 百鸟争鸣:查干湖是吉林省重要的湿地保护区,鸟类生活的栖息地和迁徙中转之地。新甸泡位于查干湖保护区的核心地带,芦苇丛生,水草丰茂,一到鸟类繁衍迁徙季节,这里百鸟云集,堪称鸟类天堂;
(5) 冬渔奇观:查干湖盛产青鱼、鲤鱼、鲢鱼等数十种鱼类,每到冬季,渔民凿开厚达1.5米的坚冰,将200米长渔网徐徐送入水中,喊着号子,将成千上万斤的鱼拉出水面,运向四方,场景非常壮观;
(6) 鸿鹄凭栏:鸿鹄楼位于查干湖滨制高点上,楼高29米,取意查干湖为鸟类天堂,号称鸿鹄楼。飞檐斗角、雕梁画栋,建筑精美,风格独特。登楼远眺,只见水天一色、白帆点点、云水无边、百鸟翔集,实为人间佳境;
(7) 百舸争流:鱼汛季节,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场景异常壮观;
(8)水上乐园:广阔水面上的游艇等现代娱乐设施构成吸引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水上乐园。
境外八景:
(1) 青山日出:青山头三面环水,被查干湖环抱。日出时节,烟水迷茫,云蒸霞蔚,景致壮美;
(2) 大坝日落:油田大坝西临查干湖,水面辽阔,是观赏日落的绝佳位置。日落时分,夕阳灿烂,水上金光闪闪,景致让人沉醉;
(3) 长山烟雨:长山不高,宛如卧龙,横亘在查干湖北面,烟雨之中,山形奔走,彷佛要腾空而起,场景奇妙;
(4) 佛寺晓月:历史上的妙因寺曾是前郭地区的宗教文化中心,庙宇规模宏大,香火鼎盛,四方朝拜信者,络绎不绝。在原址上重建的妙因寺,依山面水,建筑精美,体现了正统的藏传佛教风格,是人们修身养性、观光旅游的胜地;
(5) 蓝天白云:天高云淡,白云朵朵,大地辽阔,牛羊成群,草原胜景美不胜收;
(6) 飞雪迎春:漫天风雪,笼罩了查干湖和草原,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
(7) 原驰腊象:冬季,冰雪覆盖了草原大地,一片银装素裹。低山在草原上微微隆起,好一派原驰蜡象;
(8) 草原风暴:茫茫草原一到冬季就成了狂风肆虐的世界,呼啸的寒风,裹挟着冰雪,穿过蒙古高原来到这里,刮得天地一片萧条,让感觉迟钝的现代人,感觉到自然的风格和力量。
7. 如何看待大理网红稻田被游客踩出坑这件事
我认为这是中国游客当中的陋习,美景可以免费欣赏,但是如果要是为了欣赏美景就把美景破坏了就是一件不能再糟糕的事情了。虽然游客们是本着对这一稻田的喜爱才踏入稻田的,但是这一行为已经暴露了部分游客的低素质。除了网红稻田被游客踩出坑这一事件,本次国庆大旅游过程中还有其它很多不文明的现象被暴露出,如千年石佛被游客摸出包浆,已经破坏了石佛的美感。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国游客的素质这些年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有很长地一段路要走,中国游客素质全面地的提升还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8. 大理的网红稻田被游客踩出坑,期间没人制止吗
在这个过去的十一假期里,很多的景区都出现了游客爆棚的景象,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多,各类不文明的游览现象,也就通过网友爆料凸显了出来。
云南大理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眼下也正是水稻成熟的季节;这里喜洲古镇三千亩网红稻田,在假期中对于游客免费开放,因此迎来了大批的游客,前来参观拍照。
在整个假期期间,很多游客来这里游玩时候,都会拍照合影、留恋。其中有很多游客,只在田埂上拍照;但也有部分游客,为了追求好的拍照效果,而深入到稻田中拍照。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对稻田的水稻造成了踩踏;有了第一个下田的人,后面的游客也就接踵而来。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使得这3000亩网红稻田,在假期结束以后,变得满目疮痍。
通过这件事情,也再次提醒我们,在外出游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文明礼貌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