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玩四游 » 游园感受

游园感受

发布时间: 2020-12-14 13:05:18

『壹』 关于盲人游园活动的感想作文,1000字左右

盲人,这个词大家并非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都可以见到盲人。我们所看到的盲人,都是用拐杖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走路。而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能清楚地看到大自然的美好色彩,可盲人却难以做到这一点。在盲人的眼中,世界似乎永远是黑暗的,没有一点光明与美好。为了生活,他们往往只能通过触摸、嗅觉、听觉等去感受大自然。
为更好地了解盲人,我曾亲身体验了一次盲人世界。当我请妈妈用干净的手帕蒙住我的眼睛时,顿时,我的眼前一片漆黑,见不到一丝光明。我试着走几步路,刚向前走了两、三步,我就感觉身子失去了平衡,一下子给摔倒了,磕破了一点皮,妈妈关心地劝我别再体验了。但我觉得,磕破一点皮算不了什么,那些盲人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往往更容易摔跤。想到这些,我决定坚持下去。于是,我从地上爬了起来,继续我的盲人之旅。走了一会儿,我没有再摔跤,主要因为我掌握身子平衡了。走路好一点了,盲人们干活做事时是怎样的呢?这时,妈妈让我把一只盛满食物的盆子送到厨房里,由于眼睛被手帕遮住,看不见路,辩不明方向,所以每走一步,总是试探着挪动前行,可一不小心又与大门相撞了。这回门倒没啥事,我的额头却叩出了一个大包包、流出了血,手上端的盆子也自然摔落在地上,东西洒得满地皆是,只好请妈妈帮我清理一下。
妈妈把手帕摘下后,我的眼前一片光明。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我凝思了许久,盲人走路做事,可真不容易,随时随地都有栽跟头、碰钉子,甚至是生命的危险。而他们大都非常坚强,能够勇敢面对生活困难,自强不息,干出了常人难以做好的事。比如,大家熟悉的的俄国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一位盲人,这部书是他在病床上用历时三年的心血完成的一部小说;还有一位叫海伦•凯勒的女孩,她也失去了光明,但她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五种语言,并著有《我的生活》等14部书籍。他们能够做出健全人都无法做到和做好的事,我打心眼里敬佩他们。
通过体验盲人生活这件事,让我深感触动。作为一个四肢健全的正常人,我们应该多去关心帮助盲人。盲人过马路时,主动上前扶一把;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主动去帮上一把,为盲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感受到
的温暖,感受到我们共同拥有一个美好的世界!

『贰』 对昆曲 游园惊梦的理解与感受

没有《游园》这一出(出),昆曲里常说的《游园惊梦》,都是第十出《惊梦》里的,《寻梦》则是第十二出。之所以叫游园,我想是因为这一出是比较经典的剧目,而游园这一情节也是很经典的,经常演出的,所以就常称为“游园惊梦”。
以下是余秋雨《笛声何处》里的,我觉得回答你这个问题还不错。部分文字有所省略,你可以找找这本书看看。

“( 一)《牡丹亭》汤显祖的《牡丹亭》无疑可列入中国戏剧文化史上哪怕是以最苛严的标准选定的几部第一流的佳作之内。
为了论述的方便,,还需要把人们也许早已很熟悉的《牡丹亭》的故事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这是一个在明媚的春光里开始的故事。南安太守杜宝家的后花园里已是一片姹紫嫣红,但是,他的独生女儿杜丽娘还被牢牢地关在闺房里。一天,杜宝听说女儿在刺绣之余还偶尔午睡一会,,十分生气,觉得有失家教,决定聘请一位家庭教师来严加管束。请谁呢?杜宝夫妇合计:女儿除父亲外还没见过其他男性,,最好是请一位女先生来;但是合适的女先生是很难请到的,,他们终于选定了一个六十多岁、咳嗽多病的穷学究陈最良。
没料到,,刚开课就出了乱子。陈最良为杜丽娘和伴读丫头春香讲解《诗经》的第一篇《关雎》,,明明是一首求爱的恋歌,,陈最良却依据礼教习惯讲解成有什么贤达、风化的意义在内,,两位姑娘当然既不懂,,又不满。春香当着陈最良的面顽皮地抢白了一通,,杜丽娘则在先生背后反复吟味《关雎》中的词句,,悄然叹道:圣人不是也在这里说“情”吗?真是古今同怀啊!不读书还好,,一读书竟惹起了春愁,,惹起了杜丽娘青春的郁闷。春香丫头见小姐困闷,,就建议她到后花园走走,,消遣消遣。
虽然是自己家的后花园,,按照规矩,,姑娘们也是不准进的。知道有这么一个破败的后花园的存在,,还是春香丫头不久前的发现呢。杜丽娘当然很想去看看,,但又十分害怕父母亲得知,,后来想起父亲这些天外出了,,就郑重其事地取来历书选日期,,决定几天之后大胆地到后花园去领略一下春光!
杜丽娘终于一步跨进了后花园。这些花,,这些草,,这些鸟鸣,,是那样的平常,,但都在杜丽娘心中激起了青春的感应,,掀起了情感的波澜。她立即发觉,,自己的生命与眼前灿烂而又易凋的春花是那么相像。她奇怪地感受到,,在这恼人的春色中,,自己竟然产生了需要寻找一个“折桂之夫”, 与之“早成佳配”的强烈愿望。她闯到闺房后就迷迷糊糊地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手持柳枝的英俊青年朝她走来,,并把她搂抱到牡丹亭畔、太湖石边、芍药栏前,,千般爱恋,,万种温情。直到从梦中惊醒,,杜丽娘还在低声呼唤着: “秀才,,秀才,,你去了也?”
(部分文章省略)
“《牡丹亭》的情节,,奇异到了怪诞的地步。你看杜丽娘,,也不是有过两小无猜的爱侣,,也不是有过一见钟情的际遇,,只是游了一次园,,做了一个梦,,就恹恹而死。梦中之人果有,,死后尚能复生,,这就更奇特了。后代的人们有理由疑惑:这样大胆的艺术措置,,能够取信于人吗?戏剧领域的任何艺术创造都在睽睽众目的逼视之下,,一点细小的失真常常成为人们长年讥笑的话柄,,像《牡丹亭》这样的怪诞,,能在剧坛容身吗?

历史证明,,它不仅受到人们充分的信任,,而且还以巨大的力量震撼了无数青年男女的心。伟大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到,,林黛玉只是隔墙听了几句《牡丹亭》的曲调,,就已经“如醉如痴,,站立不住”。......
明代末年可怜的妇女冯小青所写的这首诗,,是几乎所有研究《牡丹亭》的人都喜欢提及的: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读牡丹亭。
人间更有痴于我,,不独伤心是小青。
任何虚假的艺术都不可能引起如此强烈的情感共鸣的。
......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够在奇幻无比的《牡丹亭》中看到一种强悍而热切的情感逻辑,,并在这种情感逻辑背后,,看到一种使它产生具有必然性的历史逻辑。
《牡丹亭》最精彩的部位,,不是在矛盾纠葛临近解决的后半部分,,而在于矛盾引起和展开的前半部分。不要轻视了那一堂近乎嬉闹的《诗经》课,,也不要轻视了那两个姑娘到后花园赏玩春色的小小举动。正是它们,,给了女主人公以出入生死的力量,,给了剧作家以上天下地的自由。
不妨说,,汤显祖在《牡丹亭》的开头就用轻松的笔触扳开了封建礼教的重闸,,哪怕只是一条缝,,放进来一股强大的新鲜气流,,让我们的女主角迷醉和晕眩。
她竟然在孔圣人编定的诗集中读到了坦率地表述恋情的诗句!她竟然在每日囚禁着自己的房舍后面看到了不加掩饰的春光!这两个发现,,在现代人看来是那样平常,,但对生活在浓郁的理学气氛中的杜丽娘来说简直有惊心动魄的力量。重重的礼教教条和闺房回廊的重重门槛在这里几乎构成了同一种形象。原先总以为是不可逾越雷池一步的,,但今天她惊恐地看到,,外面,,有一个更真实、更美好的天地。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

这两个发现,,引起了她的另一个、也是更重要的一个发现:对自己的发现。

是啊,,连堂堂圣人也没有避讳男女间的恋情,,甚至还用在洲渚间互相呼叫、追逐的雎鸠来比拟,,杜丽娘为什么不能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关关的雎鸠,,尚然有洲渚之兴,,何以人而不如鸟乎?”

由这种联想,,她的胆子壮大起来。她敢于让自己的身心到真实的自然景色中去作一次短促的巡行。但这一步迈出去实在非同小可。这哪里是一次普通的游园,,分明是对她自己内心中已在发酵的情感激潮的一次验证和催动。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游园,,是一个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怡然融和的绝妙艺术片断,,在整个中国文化艺术史上都光彩夺目。人和自然,,在一片勃勃生机中互相感应着。对杜丽娘来说,,这次游园简直是一个重大的人生仪式。她事先选择吉日,,梳妆打扮,,在打扮时已经体味到自己与自然的特殊亲和关系。她对服侍她的春香说: “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这是一种人生原则的自我表述,,也是在贴近自然美的时刻所获得的一种自我发现。待到进得园中,,她轻步慢踏,,美目四盼,,开始怨恨起父母不把这么好的景色告诉她。花草莺燕,,对她来说件件都能引起激动,,样样都在催发她生命的向往、青春的渴求。在这么一个美好的环境里,,她觉得,,她与这些花草声息与共,,她与如许春色魂魄相印。于是,,十分自然,,她由鲜花的易凋联想到自己青春的短暂。她烦恼了,,甚至伤心了。当杜丽娘离开后花园回到自己房中的时候,,满心充溢着一种青春的紧迫感。自然界雄辩地告诉她,,绚丽的春光雄辩地告诉她:必须赶紧追取情感、享受青春!请看她一回到闺房就这样叹息道:默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春啊,,得和你两留连。春去如何遣?咳!恁般天气,,好困人也。……天啊,,春色恼人,,信有之乎?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 泪介)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

也这样,,当她从自然的怀抱中重新认识了自己、发现了自己,,她便忍耐不住了。她接受了自然的崇高指令,,要去过一种新的生活,,哪怕是短暂的,,哪怕在梦中。

一切能够享受正常的青春和感情的姑娘是难于理解杜丽娘这番心声的力度的。一切能够自由地观赏自然景色、领受天地恩赐的青年是不会面对春光产生杜丽娘这样强烈的生命冲动的。但是,,我们只要根据汤显祖提供的情境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杜丽娘的烂漫青春陷落在如何深黑的泥渊里,,我们就能理解她。这是一股冲开顽石迸涌出来的激流,,在平常的情况下,,它也许只是一泓静静的泉水。
于是,,她立即做起了大胆的梦。这个梦,,就是她突然翻卷出来的情感的凝聚;这个梦,,就是对于由她的父母、腐朽的塾师、高高的门槛、整日相对的绣架、装着礼教的书柜等等组成的家庭生活的叛逆,,就是对于“宦族”、“名门”的叛逆。平时连午睡也不准许的森严家教,,怎会容忍这么一个梦呢?这个梦,,在杜丽娘活动的天地里,,是没有丝毫容身之地的。但这又正是她全部生命寄托所在,,因此她要背着人,,独个儿到花园“寻梦”。“寻梦”之举,,证明她的青春焦渴,,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种迈开了步不再想回头的决绝行动,,也证明她的这种行动是何等艰苦和可怜,,有着何等险恶和渺茫的现实背景。连梦还要寻,,连梦也值得寻,,汤显祖由此写出了梦境和实境的严重分裂,,理想和现实的严重分裂。他用梦境,,反衬了现实的黑暗;他又用现实,,反衬了理想的珍贵。
当这一切都写好了,,杜丽娘因梦而死、死而复生的理由已经大体沟通。当千百个杜丽娘只能在梦中享受她们的青春和理想的时候,,我们的艺术家为什么不能以自己深厚的同情心和丰富的想像力,,给她们以许诺呢?

然而, 汤显祖的许诺不是轻薄的。他不能伪造一种现实,,他必须如实地写出杜丽娘理想实现的艰难性。他宁肯运用怪诞的手法,,也不愿过多地粉饰。因此,,他只能先在梦中给杜丽娘引来一位青年男子,,而杜丽娘真的要和他结合,,还得经过一番生死磨炼。这样做,,不是炫奇竞怪,,而是为了说明,,在汤显祖生活的年代里(尽管他所采用的是历史上已有流传的故事),,要实现正常的感情理想几乎没有实现可能,,但是,,天地间又毕竟存在着一种不被现实困厄所掩埋的“至情”。只有这种力敌生死的“至情”, 才能构成对于扼杀感情的黑暗现实的挑战。一切萎弱的感情细流,,根本无法与那么沉重的礼教相抗衡。

质言之,,汤显祖笔下的“至情”, 因它从杜丽娘胸中迸发出来时已赋有了特殊的强度和浓度,,因它要对付的是一种像大山一样沉重和巨大的阻碍,,所以就流泻成一种怪异的行程。它无法平直地贴着地面行进。古今中外许多浪漫主义杰作的高强度的、怪异的情感行程,,都与之相类。

平心而论,,汤显祖通过一个春梦交付给杜丽娘的男子柳梦梅,,是配不上杜丽娘的。让杜丽娘为他而生生死死,,他是应该自惭形秽的。柳梦梅,,比上,,比不过张君瑞,,比下,,比不过贾宝玉。这或许是杜丽娘比崔莺莺和林黛玉更不幸的地方。傻乎乎的张君瑞要比柳梦梅真情,,而贾宝玉则更不用说了。林黛玉虽然未能与贾宝玉结合,,甚至连杜丽娘那样的梦也没有做过,,但无论如何她被一个真正理解自己的人爱过了,,这就够了。柳梦梅与杜丽娘还没有那样知心。柳梦梅也有一些大致不错的作为,,对杜丽娘的情感也不能说不深,,但总的说来,,他主要是在杜丽娘身上迸发出来的“至情”的承载体。在杜丽娘身边,,除了父亲,,只有腐朽塾师一个男性,,后来剧中还陆续出现过一些残疾人物,,在这么一个可怕的环境中,,柳梦梅,,已算是一线光明了。

虽然柳梦梅的形象内涵与杜丽娘对于他的情感强度并不相称,,但他无论如何是一个正常的男青年。杜丽娘并不是像林黛玉那样苦苦地寻求一个知音,,而只是寻求一种正常的恋爱生活,,正常的情感形态。因此如果塑造一个也是性格非常鲜明、情感非常奇特的柳梦梅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要不得的。就像后花园的春光并不奇特,,但对杜丽娘来说却珍贵之极一样,,柳梦梅的形象也应是平常的。这样看来,,《牡丹亭》的情感结构与许多爱情题材的剧作不同, 它是更加突出杜丽娘的主体性的。柳梦梅只是她的陪衬,,而不是像《西厢记》和《红楼梦》那样,,男女主人公面对面地向着爱情的峡谷奔跑。......”

『叁』 游园不值诗人——想象出园的春色,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心惰由——转为——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因游赏受阻而扫兴又得兴,这应该看作是一种精神奇遇.这首诗诗就 是记录这种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一格 的记游诗.首句又作“应嫌屐齿印苍苔”,我却嫌这“嫌”字不好, 它似乎在表现园主人闭门谢客、远离尘嚣的清高,但清高得有点做作. 倒是“怜”字有情致,高齿的木板鞋不避苔滑路僻, 去探访春天消息,其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值得怜惜、同情,尽管它吃了 “闭门羹”,轻拍木编门扇(柴扉,音fēi非)而久久不见打开. “嫌”是从推测园主人感情的角度落笔,“怜”则是从探访春色者的 游兴的角度落笔,后者更贴合“游园不值”、无缘进门的诗题.无缘 进得园门,游赏的愿望受阻,未免有点扫兴.但扫兴之余惊喜地发现 奇遇、奇兴,由一枝红杏出墙,想象着墙内满园春色灿烂夺目,这就 把“屐齿游园”转化为“精神游园”了.失望后的意外精神补偿,弥 足珍贵.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 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度.到底自然界比园主人更 能体贴游人的情趣,这就不仅是游人怜屐,而且春色派遣红杏使者也 来怜屐了.

愿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肆』 求作文!写一次游园活动,观察景物和游人表现,写出自己的感受感想,不少于500字

六月一日上午,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整个校园,使得刚上省级的学校显得更美了。学校为了庆祝我们小朋友的节日,专门举行了一个丰富多彩、趣味昂然的游园活动。
游园活动的项目有:钓鱼、射门、吹蜡烛、投篮、猜谜语、夹玻珠、打盲球、毽球、呼拉圈、浮针、打乒乓球……。其中,我觉得最有趣的项目要算吹蜡烛。这个项目的规则是:如果一口气吹灭三根或四根蜡烛,就可以获得一张对奖券;如果一口气吹灭五根或六根蜡烛,就可以获得二张对奖券。
当我兴致勃勃地来到活动场地时,已经有20多人在那排队等候,所以,我只好排在队伍的最后面耐心等待。队伍象流水一般,缓缓向前流动,真希望眨个眼就能轮到我。此时,有的同学一口气吹灭了六根蜡烛,他们的脸上露出得意地神情。我心想:神气什么,等会看我的!有的同学一口气只吹灭了三四根蜡烛;还有的同学用了很大力气,小嘴鼓得圆圆的,却连一根蜡烛都没有吹灭,失望的他们很不甘心,还想再吹一次,只好跑到队伍的后面继续排队。看着他们的表演,我的心里既高兴又紧张,真担心自己一根都不能吹灭,要是那样,就太没意思了。
一会儿工夫,就轮到我上场了,我快步走到摆放蜡烛的台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快速的向前跑动并用最大的力量把那口气吹向蜡烛。“哇塞”,老师和同学们发出一声惊叹,我回头一望,“一、二、三、四、五”没想到我竟然一口气吹灭了五根蜡烛,我高兴得跳了起来。裁判老师奖给我两张对奖券,此时,身后的同学纷纷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
后来,我还玩了许多项目,感觉都挺好。当游园活动结束时,我已满头大汗,衣服也已湿透,但我一点都不觉得累。我真希望每天都是“六一”,每天都能拥有这么快乐的心情

『伍』 从游园不值中,从一关一出中我感受到什么。

在游园不值这首知识当中,从意外一出我就感觉到诗人
真的是特别热爱这个地方,虽然他有各种不如意,
但是他还是最喜欢自己的家。

『陆』 《游园不值》一诗中,最能使人感受到春意的诗句是什么

色满园来关不住,一枝红源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

朝代:宋代
作者:叶绍翁
原文: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柒』 游园活动后的感受 作文

期盼已久的来小区迎新春游园活动自终于来到了,每户三张活动票,我吃完午饭就早早地来到举办游园活动的地点,试目以待。

游园活动开始了,参加的人真多,娱乐项目更是数不胜数,有:摸福、摸乒乓、旋转盘、套圈、飞标等等,让我十分兴奋。首先去“摸福”吧,我飞快地跑过去,戴着面具去“摸福”,那面具是透明的,那“福”自然好“摸”,我没费什么力气就摸到了,还得到了奖品一捆鞋套呢!然后我又去摸乒乓,摸三个颜色一样的就有奖,我一个一个地摸,哈哈!全是黄色的,又中奖了,我又得到了奖品一包碘盐呢!我高兴得无法形容。接下来我又去玩“旋转盘”,我一拨旋转盘,它迅速地旋转起来,“转啊,转啊,”转得我眼花缭乱,突然停了下来,指针指向的礼物是一个儿童玩具,我想要得到的礼物没得到,真是气死我也!但我又得到一件礼物,使我时时有一种幸福的感觉,玩套圈的人真多,不时发出惊呼声,我也激动地跑去看,啊,这里的奖品可丰富了,我欣喜若狂用一张票换来了五个圈,我一下丢远了,一下又丢近了,我又瞄准了一丢,可还是没套住,气得我火冒三丈!但内心却充满了喜悦。

游园活动在人们的欢笑声中结束了,大家边走边谈着活动中的趣事回到了家中,沉浸在新春的快乐中。

『捌』 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的诗,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件()的事,但他从()想象出(),感受到(

《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诗,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遗憾)的事,但他从(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 )想象出( 满园的春色),感受到(春天的无限美好与美丽)。

解析:

《游园不值》宋代诗人叶绍翁的诗作。此诗写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先是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

全诗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8)游园感受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此诗创作时间难以确证,其创作动机也有很大争议。刘永生《千古名诗千家诗》认为这就是纯粹的记游之作,蔡干军《诗艺引谈》则认为是为赞美高人隐士而作,而林方直、陈羽云《唐宋诗词浅释》则认为是反封建独裁、反压迫的政治诗。

从诗意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作者简介: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其学出于叶适,与真德秀友善。诗属江湖诗派。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

『玖』 南山大佛游园心得体会

我把南山集团的概况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南山集团位于胶东半岛渤海之滨的港口城市——龙口市,东临烟台,西依龙口港,南接青岛,北与大连……
烟台南山大佛位于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境内景色秀丽的卢山之中,南山大佛,高28.66米,重380吨,这座举世罕见的锡青铜释迦牟尼大坐佛,堪称目前世界第一铜铸大佛。 烟台南山大佛万佛堂内陈列着9999万尊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金铜佛像,与大坐佛共同构成了万尊佛像的宏大阵容。佛教历史博馆内展示了佛教文化兴起兴盛的历史记载,馆内还陈列展出了释迦牟尼佛舍利等数十件文物和佛教文化艺术珍品。山旅游风景区是国家首批授予187处AAAA级景区之一,它位于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境内景色秀丽的卢山之中,景区内的南山禅寺、香水庵、灵源观、文峰塔、南山古文化苑等景点均系晋、唐、宋、元、明、清代遗迹,千年古刹,可谓圣地重光,更添新颜。古建筑群中的亭榭廊塔,山林水系,依山构造,古朴典雅,迤逦壮观,气势宏伟。景区内的南山大佛,高38.66米,重380吨,这座举世罕见的锡青铜释迦牟尼大坐佛,堪称目前世界第一铜铸大坐佛 我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这次游玩我受益匪浅
不知道是不是烟台南山大佛?

『拾』 幼儿园亲子游园活动体会该怎么写

通过这次亲子游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幼儿园老师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关爱与呵护,同时也让我们看到老师为这次活动付出的劳动和精力,不管是从选择路线的安排上、家长的发动性上(既有纸条、又有短信)。活动的组织过程、后勤还是教育意义上都能看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