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的古诗
⑴ 古诗游园一值
游园不值
朝代:宋代
作者:叶绍翁
原文: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⑵ 游园惊梦古诗
不是,是昆剧
昆剧
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被改编成各种戏曲传专唱了数百年之久,“良辰美属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词句更是脍炙人口。在江南苏杭一带,昆曲是当年颇为流行的一种戏曲,而《牡丹亭》则一直是昆曲的保留剧目。《牡丹亭》中,最为引人入胜的当属杜丽娘与柳梦梅那亦真亦幻的爱情故事。因教书先生教授了《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词,杜丽娘萌生伤感之情,在与丫鬟一起游览了自家的后花园之后更生伤春之情,回来后竟然梦中与一手持折柳的公子在花园内有了一番云雨之情,在梦醒之后独自入后花园寻找梦里多情郎。由此,也就有了昆曲《牡丹亭》中杜丽娘“游园”、“惊梦”和“寻梦”等几段戏。
⑶ 有什么关于游园的古诗词吗
初夏游张园
作者:戴复古朝代:宋代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释义】小鸭在池塘中或浅或深的水里嬉戏,梅子已经成熟了,天气半晴半阴。在这宜人的天气里,邀约一些朋友,载酒宴游了东园又游西园。风景如画,心情格外舒畅,尽情豪饮,有人已经醉醺醺了。园子里的枇杷果实累累,像金子一样垂挂在树上,正好都摘下来供酒后品尝。
游园不值
作者:叶绍翁朝代:宋代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释义】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春园中吟》
作者: 邵雍 朝代: 宋春暖
游园乃是常,城中殊不异仙乡。
竹间日日同真侣,水畔时时泛羽觞。
雨后鸟声移树啭,风前花气触人香。
林间富贵一般乐,更从其来更不妨。
⑷ 关于游园的古诗
1、青丝白马冶游园
唐
崔颢
《代闺人答轻薄少年》
2、独上乐游园
唐
白居易
《登乐游园望》
3、昔君乐游园
唐
元稹
《酬乐天登乐游园见忆》
4、朝游园花新
唐
司马扎
《猎客》
5、乐游园里春正好
元
杨维桢
《丽人行》
6、秉烛游园聊适情
宋
白玉蟾
《留别鹤林诸友》
7、一年一别乐游园
宋
晁公溯
《感事》
8、何秘游园问主人
宋
陈文蔚
《壬申春社前一日晚步欣欣园》
9、苏公宅畔蝶游园
宋
陈藻
《赋京口苏园》
10、春暖游园乃是常
宋
邵雍
《春园中吟》
11、就便游园归去迟
宋
邵雍
《首尾吟》
12、汉世乐游园
宋
孙嵩
《曲江头》
13、逢春细和乐游园
宋
王灼
《三和谢娱亲堂扁》
14、萦纡乐游园
明
王祎
《长安杂诗(十首)》
⑸ 《乐游园》古诗
李商隐
乐游原》
向 晚 意 不 适,
驱 车 登 古 原。
夕 阳 无 限 好,
只 是 近 黄 昏。
[注释]
1.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2. 不适:不悦, 不快。
[简析]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
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
对本诗素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只是”无转折之意,而是“就是”“正是”之意,那就无伤感惋惜之情了。
⑹ 写出《乐游园》古诗
是《乐抄游原》。
⑺ 古诗描述情人游园观的诗
陆游和唐婉在一起时写的诗句如下:
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版柳。东风恶,欢权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一丛花
仙姝天上自无双,玉面翠蛾长。黄庭读罢心如水,闭朱户、愁近丝簧,窗明几净,闲临唐帖,深炷宝奁香。
人间无药驻流光,风雨又催凉。相逢共话清都旧,叹尘劫、生死茫茫。何如伴我,绿蓑青篛,秋晚钓潇湘。
柳梢青
锦里繁华,环宫故邸,叠萼奇花。俊客妖姬,争飞金勒,齐驻香车。
何须幕障帏遮。宝杯浸、红云瑞霞。银烛光中,清歌声里,休恨天涯。
定风波
敧帽垂鞭送客回,小桥流水一枝梅。衰病逢春都不记,谁谓,幽香却解逐人来。
安得身闲频置酒,携手,与君看到十分开。少壮相从今雪鬓,因甚,流年羇恨两相催。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