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乐游园是什么
A. 古诗《乐游原》出自哪里
作者: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
1.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也就是说,乐游原本名“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据葛洪《西京杂记》载,“乐游原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又“风在其间,长肃萧然,日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为“怀风”,时人也谓之“光风”或称“连枝草”。可见,玫瑰和苜蓿都是乐游原上有特色的花卉和植物。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
2.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著名诗篇《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3.不适:不悦,不快。
译文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
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
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今天到了傍晚时,我心中有些不惬意,于是就坐上马车,到古时的乐游原上游玩。这时望见将要落山的太阳,真是十分好看,可惜已近黄昏,不多时就要消灭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和表现自己的感受。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句诗也表示:人到晚年,过往的良辰美景早已远去,不禁叹息光阴易逝,青春不再。这是迟暮者对美好人生的眷念,也是作者有感于生命的伟大与不可超越,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B. 《乐游园》描写的是什么
《人文乐游园》是一部关于人文旅行的书,确切地说,是一部关于行者与行专走对属象之间心灵对话的书。对于多数人来说,现在的行走已不再是走马观花似的旅行,如何通过自己的心灵体验,建立起自己于行走对象之间某种心灵或人文的关联,是决定行走品质的关键。能否拥有高品质的行走,无疑与个人的知识背景及文化视野相关,“带着一本书去旅行”也因此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向往,而这部由众多常年行走于世界各地的记者、作家、专栏作者及自由撰稿人撰写成册的书,无疑为旅途中的人提供了一份绝佳的读物。
张曼娟筹划酝酿了七年,写下《唐诗乐游园》,让充满魅力且穿越千年的唐诗,经典重现,了解诗人的生命故事,你会发觉这些诗句的情境都是可以触摸、嗅闻、品尝的,有时甜蜜得令人微笑,有时苦楚得引人落泪,65位诗人的生平际遇,205首诗作的历史现场与创作启发,邀您一起重返唐诗经典,走进《唐诗乐游园》。从10岁到100岁,都可轻松读懂唐诗!全书配有丰富绚丽的图画,由台湾著名画家王书曼执笔,更加赋予作品主题温煦的生命力,在不同的角落暗藏了美丽的风景。
C. 乐游园古诗
乐游原
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
可怜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D. 古诗《乐游原》的意思。
临近傍晚抄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袭;
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
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这首诗是作者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和表现自己的感受。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句诗也表示:人到晚年,过往的良辰美景早已远去,不禁叹息光阴易逝,青春不再。这是迟暮者对美好人生的眷念,也是作者有感于生命的伟大与不可超越,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
E. 写出《乐游园》古诗
是《乐抄游原》。
F. 古诗《乐游原》的全文翻译
向晚意来不适,驱车登古原。自
译文: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乐游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前两句点出登原游览的原因:由于黄昏日暮心情不适,便驱车登上古原;后两句极力赞叹晚景之美:在夕阳余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后两句诗历来脍炙人口,其意蕴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6)唐诗乐游园是什么扩展阅读:
乐游原是唐代游览胜地,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这首《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G. 李商隐的唐诗是登Le游园还是登Yue游园
读le
登乐游园原文::::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专
登乐游园注释:属:::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长安志》:"升平坊东北隅,汉乐游庙。"注云:"汉宣帝所立,因乐游苑为名。在曲江北面高原上,余址尚有。……其地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宽敞。京城之内,俯视指掌。
登乐游园注释
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H. 《乐游园》古诗
李商隐
乐游原》
向 晚 意 不 适,
驱 车 登 古 原。
夕 阳 无 限 好,
只 是 近 黄 昏。
[注释]
1.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2. 不适:不悦, 不快。
[简析]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
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
对本诗素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只是”无转折之意,而是“就是”“正是”之意,那就无伤感惋惜之情了。
I. 乐游原这首古诗是什么
1、原文
乐游原 / 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译文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J. 乐游原古诗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乐游原专
唐代:李属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0)唐诗乐游园是什么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乐游原是唐代游览胜地,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
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这首《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