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玩四游 » 许昌清潩河游园改造

许昌清潩河游园改造

发布时间: 2020-12-17 01:47:56

1. 许昌北关社区城中村改造的问题

你去规划局网站才查啊,绝对准确

2. 许昌绿地系统

一轴:即园林绿地景观轴线,东起京珠高速公路许昌北站迎宾游园,西至灞陵公园,东西横贯市区,沿线布局有迎宾园、清潩河公园、文博园、火车站万里广场、许继会馆(广场)、灞陵公园等。
二楔:即许扶运河绿楔和清泥河、石梁河绿楔。许扶运河绿楔包括新兴路绿廊和许扶运河生态绿廊,位于城区边缘地带,由宽渐窄侵入城区,主要由较为自然、稳定的植物群落组成,包括城乡防护林带及周边森林公园;清泥河、石梁河绿楔位于清泥河、石梁河交汇区域,呈三角形。这两个绿楔生境类型多样, 能够为动植物迁移和传播提供有效的途径,提高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开辟大量空间,丰富城市景观。
三廊即学院水系、运粮河和禹郸铁路绿廊,这三条绿廊贯穿许昌整个城区,为建设防护绿地奠定了基础,同时和郊区大面积绿地连接,源源不断地把新鲜空气输入到市中心。
学院水系绿廊结合学院水系,两岸规划宽60-80米的绿地,不但对于提高东城区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为居民提供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运粮河绿廊就是在运粮河两侧规划宽10-20米的绿地,控制水土流失、净化水质,沿途开辟有运粮河公园、帝豪广场等,为居民创造游憩休闲场所,使居民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禹郸铁路绿廊即在禹郸铁路两侧规划宽30—50米的绿带,形成防护林带,消除噪音污染,改善居住环境。
三环即内环、中环和外环。“内环”即护城河风光带。该环带以“四面荷花、四面柳”为特色,河内种藕,岸边植柳,展示历史上“莲城”风貌,并结合附近游园、广场等块状绿地,形成内环景观绿地。“中环”即以贯穿市区的清潩河、清泥河等河道为骨架,规划建设功能完善的滨河景观绿地,形成绿地景观带、历史文化带、休闲观光带、经济开发带。“外环”即在环城38公里快速通道两侧规划建设城市防护绿化隔离带。
十纵以魏武路、学院路、魏文路、潩河路、文峰路、解放路、五一路、延安路、灞陵路、建安路为纵向道路绿廊。
十横以阳光大道、许由路、新兴路、前进路、建设路、许继大道、莲城大道、建安大道、八一路、天宝路为横向道路绿廊。

“一轴、二楔、三廊、三环、十纵、十横”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纵横交错绿廊形成绿色网络,覆盖整个市域,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

3. 许昌市2009年城市基础建设项目有哪些

09年许昌生态绿化工程一览
蝴蝶广场

蝴蝶广场位于文峰路以西,万丰路以东,用地面积3157平方米内,无拆迁建筑

翠林游园

前进容路清潩河桥西南角游园,用地面积3203平方米,拆迁建筑面积约1959平方米

文兴游园

文峰路与文昌路交叉口三角游园,用地面积2004平方米,拆迁建筑面积约275.7平方米

南外环生态绿化工程

西起文昌路,东至新107国道,长2100米,红线宽50米,两侧各55米绿化带,鉴于绿化带内拆迁量巨大,先期拆除临路部分影响景观的破旧建筑,并完善机非隔离绿化带

登秋台游园

光明路运粮河桥西南角登秋台游园,用地面积8319平方米,拆迁建筑面积约5210平方米;同时建设地下人防工程,平战结合

天宝河游园

为改善天宝河两侧的绿化环境,在八龙路至学院路段,打造1670米长的高标准游园,面积约150亩征地费用2250万

学院河游园

八一路至建安大道段;前进路至新兴路段,共约107亩,征地费用1605万元

我记得还有 沃尔玛 华联 丹尼斯 的项目 我看过市政府的一份文件 写的很清楚 还有格力的空调项目
等等 我帮你找找吧

4. 许昌千亩游园(清潩河游园)在哪那条路上几路公交可以到

许昌的千亩游园在百花路与翠林路中间。。途径 天宝路 八一路 连城大道 前进路 新兴路 许由路 公交:1路17 108 2 106 5 104路

5. 水润连城作文

溯梦
华夏巍巍,中原泱泱,大河万象,润泽许昌。
追溯8万年前,远古先民“许昌人”在这里逐水而居,点燃了文明的香火;回首五千年前,颍水河畔,许由洗耳,令许地名扬;大禹治水,万古流芳。遥想三国时代,曹操雄才大略,许下屯田,运粮河州,千舟竟发,灞陵桥畔,万古英风。
许昌春来早,峥嵘看今朝
许昌建成区面积97.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8.26万人。境内有四条铁路、两条国道、四条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汇聚贯通。集航空、高铁、高速为一体的六纵六横一环的快捷交通体系已形成。河南首座异地航站楼已在许昌投入使用,加速了许昌经济的腾飞。
许昌高铁站的落成,更是许昌占据高铁时代发展先机。
许昌是一座生态宜居的城市,被誉为中国花木之都。近年来,曾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市等称号。
许昌曾有“天下西湖三十六,许昌西湖在其中”的美誉。许昌也曾河湖相连,渔舟唱晚。
然而,随着岁月流逝,特别是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许昌曾经丰沛的河流干涸了,曾经的美景逐渐淡出许昌人的记忆。水资源供量不足,资源型、工厂型和水质缺水问题并存,已成为制约许昌经济发展的瓶颈。
许昌市区现有八条河流穿越而过。曾几何时,许昌的清潩河、运粮河被人们戏称为龙须沟。污水横流,部分河湖不连通,流水不畅且调水能力有限,严重影响着许昌人民的日常生活。
解决好水之源、水之清、水之活、水之灵、水之利成为世代许昌人的水之梦。
追梦
放眼当下 中国,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了社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为此,水利部专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意见》和《关于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代表性强和典型性强的城市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
党的十八大召开和水利部的正确决策,让许昌获得了天时,以竣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境而过,又让许昌赢得地利,许昌人的缺水之痛、想水盼水之梦,汇聚了人和。一个难得的大机遇向许昌垂青。
许昌人看准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抢抓机遇,提出了实现水利事业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精心谋划了三个重大水利项目。即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水系连通、50万亩高效灌溉节水项目。
2013年6月28日,许昌市委书记王树山亲自带队赴水利部就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情况进行汇报,争取水利部领导对许昌申报水生态文明城市工作给予支持。水利部领导明确表示给予许昌重点支持,并希望许昌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树立标杆,成为典型。
7月底,按照编制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目标,择优选择确定同济大学担纲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2013年7月31日,许昌市被水利部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2013年12月14日,这是一个具有转折性的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这一天,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会同省水利厅对许昌水生态文明城市实施方案进行全面审查。经过认真评议,审查委员会认为:该方案定位准确,内容详实,重点突出,一致同意许昌市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实施方案通过审查。
织梦
三个重大水利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行动指南,因此。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市创建是三项中的引领项目,又是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河湖水系是水资源的载体,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实现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必须统筹考虑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加快提升防洪保障能力。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如果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比作一个人的成长,河流就是这个人的经络和血脉,只有经络通畅,血管通顺,人才能茁壮成长。同样城市的河流只有清澈、灵通,城市才能生机勃勃,鲜活润泽。
同济大学副教授朱勍认为:
“今天对水利的认识,肯定是一方面要建立在水资源的保护,水生态,人水和谐这样一个基础上。同时能使水文化的提升,水的特色,怎么才能在城市发展当中,正真的带动经济发展,带动人文发展,带动产业更新产业转型等等一系列东西。这次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其实是教育全民重新认识水,尊重水,然后爱水。到最后大家又能够享受水资源这样一个过程。所以这次的规划是我们把水环境的保护,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水文化景观的建设都融合在了一起。”
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既是争创发展优势,赢得发展先机的现实举措,也是建设美丽许昌、造福全市人民的战略决策。
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水从哪里来呢?
许昌市区可利用的地表水源,主要是北汝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现已建成通水。我市每年调水量2.26亿立方米。鄢陵引黄入鄢工程已建成通水。每年可增加调水量0.5亿立方米。北汝河上游水库的修建,为北汝河枯水期调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规划通过管道,从鄢陵引黄调蓄湖向长葛清潩河上游的增福庙水库调水。线路总长48公里。每年可调水2000万立方米。通过清潩河向长葛和许昌市供水。在干旱年份,可从白龟山水库应急调水。通过白龟山总干渠调水入北汝河大陈闸库区,再沿颍汝总干渠调往许昌市区。每年可调水2900万立方米。形成长江水、黄河水、淮河水齐聚许昌为我们所用的可喜局面。加之中水回用和引黄资源的利用,我市的水资源保障能力将大幅提高。将为我们活水兴水奠定坚实基础。为此,我们可置换出的北汝河水,主要用于生态修复,水系贯通和农业灌溉。
北汝河水通过大陈闸拦蓄后,经颍汝总干渠引致许昌市区西北部。通过清泥河,连通渠等向市区清泥河、护城河、西湖公园、运粮河,灞陵景区、天宝河、学院河、东湖、许扶运河供水。随着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规划的同步实施,许昌市区水生态将呈现出“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连城“的新格局。
“五湖”——分别为
北海(水域面积267亩,蓄水量45万立方)。鹿鸣湖(水域面积260亩,蓄水量44万立方)。芙蓉湖(水域面积260亩,蓄水量44万立方)。东区湿地公园(水面积400亩,蓄水量67万立方)。灞陵湖(水域面积120亩,蓄水量20万立方)。
“四海”——即在三条主要河流出入城区处建设四片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林带,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水面污染,涵养着地下水源,改善生态环境。
“三川”——即流经市区的清潩河、清泥河和学院河(饮马河)。
清泥河流域的综合治理。遵循自然、生态、文化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清泥河及其支流运粮河,幸福渠进行综合治理,使清泥河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通过融入当地历史文化的滨水生态景观工程建设,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拉动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
清潩河提升改造工程,按照聚文、兴文,临水的理念,着力将清潩河打造成为彰显生态文明的绿色画卷,展示文化变迁的历史长河。汇聚城市人气的靓丽风景线,将使其具备生态廊道、文化载体、乐活舞台三大功能。规划四条区域绿道,以保护区域环境和支撑生态体系建设。形成七条文化休闲绿道,八条绿色生态绿色,五个一级驿站,十八个二级驿站。
学院河(饮马河)——结合现在河道区域位置和已建成学院河游园。整体分为饮马河段、新联通段和学院河段三个部分。饮马河段定位为郊野遗韵段,以体现三国文化为主题,向游人展现郊野遗韵风貌,展示湿地科普文化。新逢通段定位为活力新韵段,以活力创新为主题,设置休憩、运动、观鸟等设施,满足游人科普、运动、休闲的需求。学院河段定位为风情民韵段,以展现许昌市的民风民俗为主题,使游人能充分体验许昌厚重、浓郁的地域文化。
两环 :一是运粮河与清泥河的环通。依托清泥河、灞陵湖水域打造以三国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园;依托运粮河,打造以曹魏漕运文化、水生态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景观带。 二是护城河的环通。以护城河为依托,打造具有曹魏文化、古街古巷,水系环绕古城新韵的魏都风情区。市委书记王树山在市委常委会上讨论这一议题时明确要求:“护城河环通工程,要注重规划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注重规划与历史人文相结合,注重规划与改善民生相统一,让群众享受到实惠,提高幸福指数。”护城河作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环通意义非同寻常。
许昌初步形成“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新格局。
当前我们正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加快推进三个重大水利项目建设。

蓝图会就,鼓舞许昌,饱尝缺水之痛的许昌480万人民,宏伟的兴水之梦新航程正式起航。
溯梦 ——回响着远古的历史和曾经的辉煌;
追梦——执着的拳拳的民心和坚定的步伐;
织梦——勾画未来成就梦想,让许昌润泽,世代永昌!

6. 作文巛天一庄园》700字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东经113°03′~114°190′、北纬33°16′~34°24′。东邻周口市,西交平顶山市,南界漯河市,北依省会郑州市,距离省会仅80公里。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南北;311国道、地方铁路横穿东西;新郑国际机场在北50公里。2008年,许昌市辖3县(许昌县、鄢陵县、襄城县)2市(禹州市、长葛市)1区(魏都区),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总人口456.41万人:其中许昌市区建成区面积45.8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8万人。

悠久的历史文化,使许昌享有“魏都”、“钧都”、“花都”之称。

许昌是古许国都邑和曹魏发祥之地,享有“魏都”之称。郭沫若曾说:“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 灿烂的三国曹魏文化,使许昌仍然保留有昔日曹操处理军国大事的丞相府,曹操与王公贵胄狩猎的射鹿台,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青梅亭,成就关羽忠义美名的春秋楼,曹操惜才、放才的灞陵桥,曹操保证80万大军军需供应的大粮仓和运输军粮的运粮河,以及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国鼎的受禅台等。河南省三国名胜古迹景点20个,许昌独占14个。历代都有不少文人墨客到此游览观赏。1918年夏,毛泽东、罗章龙等由湘赴北平途中,游览了汉魏许昌故城遗址。许昌还是唐代画家吴道子潜心作画之地,他曾在许昌西湖筑洞而居,习画练笔,被后人尊为“画圣”,相传许昌灞陵桥石刻《关公挑袍图》为吴道子所画。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欧阳修、范仲淹等都曾来许昌观光讲学,遗留下不少诗文墨迹。建国后,毛泽东、刘少奇、李先念、胡锦涛、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来许昌视察、指导工作。

许昌钧瓷历史悠久,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变幻而著称,位居中国五大名瓷之一,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盛誉,是馈赠与收藏的佳品。1997年,禹州市钧瓷研究所为迎接香港回归烧制的特大型钧瓷花瓶“豫象送宝”,作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礼品,赠送香港。200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国礼“华夏瓶”首窑开窑仪式在禹州举行。钧瓷艺术吸引了国内外陶瓷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以及社会知名人士,形成以钧瓷为主的对外交流活动,一大批钧瓷名品、珍品被收藏、馈赠。使许昌享有了“钧都”之称。

许昌鄢陵花卉在唐朝即开始栽培,到宋朝花卉的栽培已成规模,并且一直流传明清,素有“鄢陵腊梅冠天下”、“江北花卉数鄢陵”美誉。目前已形成绿化苗木、盆景盆花、草皮草毯、鲜花切花四大系列的花木基地。市政府在鄢陵县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累计签订购销合同金额32亿元。花卉产业不仅成为许昌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还以此提高许昌知名度、优化许昌投资环境。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许昌进行调研,兄弟省、市不断组织人员到许昌参观考察。花卉产业使许昌真正成为独具特色的平原“花都”。

许昌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工业门类齐全,已形成了以电力装备、金刚石制品、发制品、能源、纺织、建材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现有“许继电气”、“黄河旋风”、“许昌瑞贝卡”三家上市公司和两家“中川国际”、“天宇电气”控股上市公司。

许昌烤烟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烟叶种植历史悠久,所生产的烟叶油分足、香气浓、色金黄,是卷烟的上等原料,中华等许多知名品牌的卷烟,都把许昌烟叶作为重要的配方原料。我国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世纪制丝生产线诞生在许昌,被誉为河南省食品工业第一品牌的“帝豪”牌卷烟产自许昌,许昌卷烟工业创造的效益曾占全省卷烟工业的98%以上,许昌卷烟总厂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许昌生态资源深厚,城市绿地总面积1227公顷,人均34.2平米,公园绿地面积达322公顷。城市绿化布局已经形成一轴、三廊、三环的优美格局。小西湖、灞陵桥、清潩河游园、春秋广场等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良好的休憩环境。城东新区的建成使许昌商业区、行政区以清潩河游园为界,形成合理的城市功能布局,城市环境容量大大提升。目前正在实施的带状城市建设----在许昌至长葛城乡一体化推进区87平方公里范围内,绿化用地面积1.4万亩,生态用地4.1万亩,掩映在万亩林海中的新行政区、工业园区、旅游产业聚集区和观光生态农业产业将使许昌成为一个“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新型城乡一体化生态旅游城市。尤其是许昌鄢陵花卉苗木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素有"鄢陵蜡梅冠天下"和"中国花卉之乡"之美誉。目前花卉苗木已达40万亩。计划发展到50万亩。这样的绿园氧吧,中原罕见,国内少有。特别是该区域内陈化店的水各种微量元素均超过天然矿泉水水质的国际标准,深水的水温可与西安华清池温泉媲美。是开发休闲度假、健康旅游的最佳选择。目前已建成有“中原花木博览园”、“花都温泉度假庄园”等景区。

7. 以水润连城,生态鄢陵为主题的作文。

华夏巍巍,中原泱泱,大河万象,润泽许昌。
追溯8万年前,远古先民“许昌人”在这里逐水而居,点燃了文明的香火;回首五千年前,颍水河畔,许由洗耳,令许地名扬;大禹治水,万古流芳。遥想三国时代,曹操雄才大略,许下屯田,运粮河州,千舟竟发,灞陵桥畔,万古英风。
许昌春来早,峥嵘看今朝
许昌建成区面积97.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8.26万人。境内有四条铁路、两条国道、四条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汇聚贯通。集航空、高铁、高速为一体的六纵六横一环的快捷交通体系已形成。河南首座异地航站楼已在许昌投入使用,加速了许昌经济的腾飞。
许昌高铁站的落成,更是许昌占据高铁时代发展先机。
许昌是一座生态宜居的城市,被誉为中国花木之都。近年来,曾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市等称号。
许昌曾有“天下西湖三十六,许昌西湖在其中”的美誉。许昌也曾河湖相连,渔舟唱晚。
然而,随着岁月流逝,特别是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许昌曾经丰沛的河流干涸了,曾经的美景逐渐淡出许昌人的记忆。水资源供量不足,资源型、工厂型和水质缺水问题并存,已成为制约许昌经济发展的瓶颈。
许昌市区现有八条河流穿越而过。曾几何时,许昌的清潩河、运粮河被人们戏称为龙须沟。污水横流,部分河湖不连通,流水不畅且调水能力有限,严重影响着许昌人民的日常生活。
解决好水之源、水之清、水之活、水之灵、水之利成为世代许昌人的水之梦。
追梦
放眼当下 中国,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了社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为此,水利部专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意见》和《关于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代表性强和典型性强的城市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
党的十八大召开和水利部的正确决策,让许昌获得了天时,以竣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境而过,又让许昌赢得地利,许昌人的缺水之痛、想水盼水之梦,汇聚了人和。一个难得的大机遇向许昌垂青。
许昌人看准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抢抓机遇,提出了实现水利事业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精心谋划了三个重大水利项目。即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水系连通、50万亩高效灌溉节水项目。
2013年6月28日,许昌市委书记王树山亲自带队赴水利部就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情况进行汇报,争取水利部领导对许昌申报水生态文明城市工作给予支持。水利部领导明确表示给予许昌重点支持,并希望许昌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树立标杆,成为典型。
7月底,按照编制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目标,择优选择确定同济大学担纲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2013年7月31日,许昌市被水利部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2013年12月14日,这是一个具有转折性的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这一天,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会同省水利厅对许昌水生态文明城市实施方案进行全面审查。经过认真评议,审查委员会认为:该方案定位准确,内容详实,重点突出,一致同意许昌市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实施方案通过审查。
织梦
三个重大水利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行动指南,因此。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市创建是三项中的引领项目,又是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河湖水系是水资源的载体,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实现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必须统筹考虑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加快提升防洪保障能力。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如果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比作一个人的成长,河流就是这个人的经络和血脉,只有经络通畅,血管通顺,人才能茁壮成长。同样城市的河流只有清澈、灵通,城市才能生机勃勃,鲜活润泽。
同济大学副教授朱勍认为:
“今天对水利的认识,肯定是一方面要建立在水资源的保护,水生态,人水和谐这样一个基础上。同时能使水文化的提升,水的特色,怎么才能在城市发展当中,正真的带动经济发展,带动人文发展,带动产业更新产业转型等等一系列东西。这次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其实是教育全民重新认识水,尊重水,然后爱水。到最后大家又能够享受水资源这样一个过程。所以这次的规划是我们把水环境的保护,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水文化景观的建设都融合在了一起。”
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既是争创发展优势,赢得发展先机的现实举措,也是建设美丽许昌、造福全市人民的战略决策。
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水从哪里来呢?
许昌市区可利用的地表水源,主要是北汝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现已建成通水。我市每年调水量2.26亿立方米。鄢陵引黄入鄢工程已建成通水。每年可增加调水量0.5亿立方米。北汝河上游水库的修建,为北汝河枯水期调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规划通过管道,从鄢陵引黄调蓄湖向长葛清潩河上游的增福庙水库调水。线路总长48公里。每年可调水2000万立方米。通过清潩河向长葛和许昌市供水。在干旱年份,可从白龟山水库应急调水。通过白龟山总干渠调水入北汝河大陈闸库区,再沿颍汝总干渠调往许昌市区。每年可调水2900万立方米。形成长江水、黄河水、淮河水齐聚许昌为我们所用的可喜局面。加之中水回用和引黄资源的利用,我市的水资源保障能力将大幅提高。将为我们活水兴水奠定坚实基础。为此,我们可置换出的北汝河水,主要用于生态修复,水系贯通和农业灌溉。
北汝河水通过大陈闸拦蓄后,经颍汝总干渠引致许昌市区西北部。通过清泥河,连通渠等向市区清泥河、护城河、西湖公园、运粮河,灞陵景区、天宝河、学院河、东湖、许扶运河供水。随着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规划的同步实施,许昌市区水生态将呈现出“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连城“的新格局。
“五湖”——分别为
北海(水域面积267亩,蓄水量45万立方)。鹿鸣湖(水域面积260亩,蓄水量44万立方)。芙蓉湖(水域面积260亩,蓄水量44万立方)。东区湿地公园(水面积400亩,蓄水量67万立方)。灞陵湖(水域面积120亩,蓄水量20万立方)。
“四海”——即在三条主要河流出入城区处建设四片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林带,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水面污染,涵养着地下水源,改善生态环境。
“三川”——即流经市区的清潩河、清泥河和学院河(饮马河)。
清泥河流域的综合治理。遵循自然、生态、文化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清泥河及其支流运粮河,幸福渠进行综合治理,使清泥河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通过融入当地历史文化的滨水生态景观工程建设,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拉动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
清潩河提升改造工程,按照聚文、兴文,临水的理念,着力将清潩河打造成为彰显生态文明的绿色画卷,展示文化变迁的历史长河。汇聚城市人气的靓丽风景线,将使其具备生态廊道、文化载体、乐活舞台三大功能。规划四条区域绿道,以保护区域环境和支撑生态体系建设。形成七条文化休闲绿道,八条绿色生态绿色,五个一级驿站,十八个二级驿站。
学院河(饮马河)——结合现在河道区域位置和已建成学院河游园。整体分为饮马河段、新联通段和学院河段三个部分。饮马河段定位为郊野遗韵段,以体现三国文化为主题,向游人展现郊野遗韵风貌,展示湿地科普文化。新逢通段定位为活力新韵段,以活力创新为主题,设置休憩、运动、观鸟等设施,满足游人科普、运动、休闲的需求。学院河段定位为风情民韵段,以展现许昌市的民风民俗为主题,使游人能充分体验许昌厚重、浓郁的地域文化。
两环 :一是运粮河与清泥河的环通。依托清泥河、灞陵湖水域打造以三国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园;依托运粮河,打造以曹魏漕运文化、水生态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景观带。 二是护城河的环通。以护城河为依托,打造具有曹魏文化、古街古巷,水系环绕古城新韵的魏都风情区。市委书记王树山在市委常委会上讨论这一议题时明确要求:“护城河环通工程,要注重规划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注重规划与历史人文相结合,注重规划与改善民生相统一,让群众享受到实惠,提高幸福指数。”护城河作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环通意义非同寻常。
许昌初步形成“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新格局。
当前我们正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加快推进三个重大水利项目建设。

蓝图会就,鼓舞许昌,饱尝缺水之痛的许昌480万人民,宏伟的兴水之梦新航程正式起航。
溯梦 ——回响着远古的历史和曾经的辉煌;
追梦——执着的拳拳的民心和坚定的步伐;
织梦——勾画未来成就梦想,让许昌润泽,世代永昌!

8. 关于许昌的作文700字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东经113°03′~114°190′、北纬33°16′~34°24′。东邻周口市,西交平顶山市,南界漯河市,北依省会郑州市,距离省会仅80公里。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南北;311国道、地方铁路横穿东西;新郑国际机场在北50公里。2008年,许昌市辖3县(许昌县、鄢陵县、襄城县)2市(禹州市、长葛市)1区(魏都区),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总人口456.41万人:其中许昌市区建成区面积45.8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8万人。

悠久的历史文化,使许昌享有“魏都”、“钧都”、“花都”之称。

许昌是古许国都邑和曹魏发祥之地,享有“魏都”之称。郭沫若曾说:“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 灿烂的三国曹魏文化,使许昌仍然保留有昔日曹操处理军国大事的丞相府,曹操与王公贵胄狩猎的射鹿台,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青梅亭,成就关羽忠义美名的春秋楼,曹操惜才、放才的灞陵桥,曹操保证80万大军军需供应的大粮仓和运输军粮的运粮河,以及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国鼎的受禅台等。河南省三国名胜古迹景点20个,许昌独占14个。历代都有不少文人墨客到此游览观赏。1918年夏,毛泽东、罗章龙等由湘赴北平途中,游览了汉魏许昌故城遗址。许昌还是唐代画家吴道子潜心作画之地,他曾在许昌西湖筑洞而居,习画练笔,被后人尊为“画圣”,相传许昌灞陵桥石刻《关公挑袍图》为吴道子所画。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欧阳修、范仲淹等都曾来许昌观光讲学,遗留下不少诗文墨迹。建国后,毛泽东、刘少奇、李先念、胡锦涛、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来许昌视察、指导工作。

许昌钧瓷历史悠久,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变幻而著称,位居中国五大名瓷之一,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盛誉,是馈赠与收藏的佳品。1997年,禹州市钧瓷研究所为迎接香港回归烧制的特大型钧瓷花瓶“豫象送宝”,作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礼品,赠送香港。200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国礼“华夏瓶”首窑开窑仪式在禹州举行。钧瓷艺术吸引了国内外陶瓷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以及社会知名人士,形成以钧瓷为主的对外交流活动,一大批钧瓷名品、珍品被收藏、馈赠。使许昌享有了“钧都”之称。

许昌鄢陵花卉在唐朝即开始栽培,到宋朝花卉的栽培已成规模,并且一直流传明清,素有“鄢陵腊梅冠天下”、“江北花卉数鄢陵”美誉。目前已形成绿化苗木、盆景盆花、草皮草毯、鲜花切花四大系列的花木基地。市政府在鄢陵县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累计签订购销合同金额32亿元。花卉产业不仅成为许昌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还以此提高许昌知名度、优化许昌投资环境。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许昌进行调研,兄弟省、市不断组织人员到许昌参观考察。花卉产业使许昌真正成为独具特色的平原“花都”。

许昌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工业门类齐全,已形成了以电力装备、金刚石制品、发制品、能源、纺织、建材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现有“许继电气”、“黄河旋风”、“许昌瑞贝卡”三家上市公司和两家“中川国际”、“天宇电气”控股上市公司。

许昌烤烟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烟叶种植历史悠久,所生产的烟叶油分足、香气浓、色金黄,是卷烟的上等原料,中华等许多知名品牌的卷烟,都把许昌烟叶作为重要的配方原料。我国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世纪制丝生产线诞生在许昌,被誉为河南省食品工业第一品牌的“帝豪”牌卷烟产自许昌,许昌卷烟工业创造的效益曾占全省卷烟工业的98%以上,许昌卷烟总厂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许昌生态资源深厚,城市绿地总面积1227公顷,人均34.2平米,公园绿地面积达322公顷。城市绿化布局已经形成一轴、三廊、三环的优美格局。小西湖、灞陵桥、清潩河游园、春秋广场等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良好的休憩环境。城东新区的建成使许昌商业区、行政区以清潩河游园为界,形成合理的城市功能布局,城市环境容量大大提升。目前正在实施的带状城市建设----在许昌至长葛城乡一体化推进区87平方公里范围内,绿化用地面积1.4万亩,生态用地4.1万亩,掩映在万亩林海中的新行政区、工业园区、旅游产业聚集区和观光生态农业产业将使许昌成为一个“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新型城乡一体化生态旅游城市。尤其是许昌鄢陵花卉苗木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素有"鄢陵蜡梅冠天下"和"中国花卉之乡"之美誉。目前花卉苗木已达40万亩。计划发展到50万亩。这样的绿园氧吧,中原罕见,国内少有。特别是该区域内陈化店的水各种微量元素均超过天然矿泉水水质的国际标准,深水的水温可与西安华清池温泉媲美。是开发休闲度假、健康旅游的最佳选择。目前已建成有“中原花木博览园”、“花都温泉度假庄园”等景区。

许昌是“中原城市群”重要城市之一,“十五”时期国家实施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两大战略工程都在许昌境内经过,为许昌今后发展增添优势。

9. 曹魏风许昌行 城市变化作文600字 城市变化!!!!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东经113°′~114°190′、北纬33°16′~34°24′。东邻周口市,西交平顶山市,南界漯河市,北依省会郑州市,距离省会仅80公里。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南北;311国道、地方铁路横穿东西;新郑国际机场在北50公里。2008年,许昌市辖3县(许昌县、鄢陵县、襄城县)2市(禹州市、长葛市)1区(魏都区),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总人口456.41万人:其中许昌市区建成区面积45.8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8万人。

悠久的历史文化,使许昌享有“魏都”、“钧都”、“花都”之称。

许昌是古许国都邑和曹魏发祥之地,享有“魏都”之称。郭沫若曾说:“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 灿烂的三国曹魏文化,使许昌仍然保留有昔日曹操处理军国大事的丞相府,曹操与王公贵胄狩猎的射鹿台,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青梅亭,成就关羽忠义美名的春秋楼,曹操惜才、放才的灞陵桥,曹操保证80万大军军需供应的大粮仓和运输军粮的运粮河,以及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国鼎的受禅台等。河南省三国名胜古迹景点20个,许昌独占14个。历代都有不少文人墨客到此游览观赏。1918年夏,毛泽东、罗章龙等由湘赴北平途中,游览了汉魏许昌故城遗址。许昌还是唐代画家吴道子潜心作画之地,他曾在许昌西湖筑洞而居,习画练笔,被后人尊为“画圣”,相传许昌灞陵桥石刻《关公挑袍图》为吴道子所画。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欧阳修、范仲淹等都曾来许昌观光讲学,遗留下不少诗文墨迹。建国后,毛泽东、刘少奇、李先念、胡锦涛、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来许昌视察、指导工作。

许昌钧瓷历史悠久,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变幻而著称,位居中国五大名瓷之一,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盛誉,是馈赠与收藏的佳品。1997年,禹州市钧瓷研究所为迎接香港回归烧制的特大型钧瓷花瓶“豫象送宝”,作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礼品,赠送香港。200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国礼“华夏瓶”首窑开窑仪式在禹州举行。钧瓷艺术吸引了国内外陶瓷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以及社会知名人士,形成以钧瓷为主的对外交流活动,一大批钧瓷名品、珍品被收藏、馈赠。使许昌享有了“钧都”之称。

许昌鄢陵花卉在唐朝即开始栽培,到宋朝花卉的栽培已成规模,并且一直流传明清,素有“鄢陵腊梅冠天下”、“江北花卉数鄢陵”美誉。目前已形成绿化苗木、盆景盆花、草皮草毯、鲜花切花四大系列的花木基地。市政府在鄢陵县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累计签订购销合同金额32亿元。花卉产业不仅成为许昌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还以此提高许昌知名度、优化许昌投资环境。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许昌进行调研,兄弟省、市不断组织人员到许昌参观考察。花卉产业使许昌真正成为独具特色的平原“花都”。

许昌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工业门类齐全,已形成了以电力装备、金刚石制品、发制品、能源、纺织、建材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现有“许继电气”、“黄河旋风”、“许昌瑞贝卡”三家上市公司和两家“中川国际”、“天宇电气”控股上市公司。

许昌烤烟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烟叶种植历史悠久,所生产的烟叶油分足、香气浓、色金黄,是卷烟的上等原料,中华等许多知名品牌的卷烟,都把许昌烟叶作为重要的配方原料。我国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世纪制丝生产线诞生在许昌,被誉为河南省食品工业第一品牌的“帝豪”牌卷烟产自许昌,许昌卷烟工业创造的效益曾占全省卷烟工业的98%以上,许昌卷烟总厂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许昌生态资源深厚,城市绿地总面积1227公顷,人均34.2平米,公园绿地面积达322公顷。城市绿化布局已经形成一轴、三廊、三环的优美格局。小西湖、灞陵桥、清潩河游园、春秋广场等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良好的休憩环境。城东新区的建成使许昌商业区、行政区以清潩河游园为界,形成合理的城市功能布局,城市环境容量大大提升。目前正在实施的带状城市建设----在许昌至长葛城乡一体化推进区87平方公里范围内,绿化用地面积1.4万亩,生态用地4.1万亩,掩映在万亩林海中的新行政区、工业园区、旅游产业聚集区和观光生态农业产业将使许昌成为一个“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新型城乡一体化生态旅游城市。尤其是许昌鄢陵花卉苗木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素有"鄢陵蜡梅冠天下"和"中国花卉之乡"之美誉。目前花卉苗木已达40万亩。计划发展到50万亩。这样的绿园氧吧,中原罕见,国内少有。特别是该区域内陈化店的水各种微量元素均超过天然矿泉水水质的国际标准,深水的水温可与西安华清池温泉媲美。是开发休闲度假、健康旅游的最佳选择。目前已建成有“中原花木博览园”、“花都温泉度假庄园”等景区。

许昌是“中原城市群”重要城市之一,“十五”时期国家实施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两大战略工程都在许昌境内经过,为许昌今后发展增添优势。

10. 陈潩灿的寓意是什么帮忙解释一下好吗。

潩:( 《说文解字》释云:水。出河南密县大隗山,南入颍。从水异声。

灿:意为光彩,鲜艳夺回目,鲜明耀眼 《说答文解字》释云:灿爤,明瀞皃。从火粲声。

字义灿表示鲜明、灿烂、灿然。
音律陈、潩、灿的读音是chén、yì、càn,声调为阳平、去声、去声。
字型陈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6画;潩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6画;灿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7画;。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