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事例
① 如何看待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
有教育的因素也有习俗原因,在国外时很多中国游客横穿马路,乱扔垃圾,尤其是在吃饭时喜欢“吼”着说话,这一点让人厌烦。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缺少精神文明,而且在中国基本上素质差的一代是60-70年代出生的人,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但是相比之下,90甚至00素质有了很大改善,这是因为教育原因。总之,自己做起,不管国内国外 停止乱丢垃圾,横穿马路尤其是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尤其是餐厅里。
② 中国游客在外国的不文明行为,哪些是文化差异
遵循当地的文明预抄定俗称,即为文明行为。
可以说,判定文明行为与不文明行为的标准也即是文明习俗。
举例,吃面吃出响声来,在日本是一种文明。吃出声音来,显示出对请客者或饭店的尊重。但在欧洲甚至国内一些地区,则不一样。
③ 中国人最近这两年在国外旅游时的不文明行为被曝光的有哪些
1、中国游客被曝在卢浮宫前泡脚。
2、公务员日本游强行自带酒水。
3、“专到此一游属”现身埃及3000年前文物。
4、游客在法国薰衣草地为抢拍照位置互殴。
5、中国大妈在美国华盛顿景点泼漆被诉。
6、泰国:中国人大力关车门。
7、美国:骑在华尔街金牛上大肆拍照。
8、马尔代夫:中国游客捞珊瑚。
④ 例举说说中国游客在境外旅游时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并谈谈你的看法
在国内乱丢垃圾什么的,仅仅是罚款,现在就算是罚款100又如何呢?在外国丢垃圾,也不罚款,自己去抓下一个乱丢垃圾的。要是没有就站一天吧。违反交通规则也是一样,你去逮下一个违反交通规则的。中国就是罚款扣分,现在可以买分的,变的只要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能去外国旅游的人,哪个是缺钱的人呢?在国内都习惯了不文明行为,在外国能改吗?
⑤ 如何解决中国游客旅游不文明行为
“文明”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
——二谈出国出境文明旅游
夏廷献
西方一家媒体(注:《今日美国报》)2006年9月7日以“中国游客的不雅行为恶名远扬”为题嘲弄中国游客“喜欢推推搡搡,不停地抽烟,遇事还不肯让步”,“一场噩梦,他们太吵了”,“从来不守规矩”等等(转引自《参考消息》9月9日头版)。
这家报纸说中国游客“恶名远扬”,是“五十步笑百步”,因为他们西方国家自己做得也不怎么样。
美国的情况怎么样,手头没有现成资料。法国《世界报》2006年9月5日报道“英整治不文明行为从婴儿抓起”,该文说: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英国也苦于不文明行为的增多:包括吐痰、涂鸦、说脏话、乱扔垃圾、街边醉酒、宣化吵闹、强行乞讨等。更加严重的还有打人耳光取乐的“掴掌乐”、破坏公物、偷盗、吸毒或贩毒等(以上转引自《参考消息》2006年9月10日第6版)。老牌的以绅士闻名于世的英国尚且如此,以英语作为母语的美国也好不到哪里去。有意思的是,法国报纸刊登英国苦于不文明行为增多的消息,其实他自己也是“一屁股屎”,如果不信,到法国首都巴黎一游就知道了。
早已经进入工业文明的西方主要国家尚且如此,更遑论我们属于发展中的国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正在发展之中。中国游客在西方人眼里有点“不文明行为”,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相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游客的素质也会逐步提高起来。20世纪60年代时,美国人也曾给欧洲制造过麻烦,被称作“丑陋的美国人”。几十年过去,“丑陋”的程度才略为减轻了点,但“霸气”依然故我。
笔者这样说,决没有为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开脱的意思,我是要说,凡是有人类的地方,就有不文明行为,东方西方南方北方都一样,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作为地球村的人,都有一个继续向文明迈进的问题,不独中国人,不独中国游客。有关部门对“不文明行为”的纠正,不能操之过急。因为“文明”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从根子上说,人类仍然没有摆脱“动物性”的一面,野蛮草昧的残余根深蒂固,难以消除,各色人种,概莫能外。
换句话说,人类从野蛮到文明,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虽然经过了千万年的进化,总体上脱离了“蒙昧时代”,但仍然或多或少地遗传了“动物性”的一面——不够文明的自然行为。例如不守秩序,喧哗吵闹,随地吐痰、便溺、乱扔垃圾的不卫生习惯等。就某个地区某个“个体”来说,可能遗传的更多一些。中国游客是不是就比西方游客做得更差,从总体上看,我不这么认为。我亲眼看到,欧洲大都市马路上“闯红灯”的多是西方人,中国游客倒反而还不敢。
人类作为“高级动物”,“高级”在可以用理性控制自己的感性,可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级、低级动物做不到。但人类对自己“动物性欲望”的控制(法律、制度、道德等)也不是万能的,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文明”都处在渐进的“过程”之中,谁要不要说自己的“文明”就好得不得了,企图用一种文明代替其他众多文明。
各种文明还是和谐相处取长补短为好,旅游文明或曰文明旅游也应如此。
⑥ 中国人在外国的不文明行为,有没有真实事例 急需!!!!!!
在国际机场遇到几华人在打扑克,所有的各国旅客中他们的声音最响亮,一日本友人问之,吾急中生智曰其为台湾人,不
⑦ 中国人在旅游不文明的行为,要具体事例。
提高素质做文明观光客
旅游中见过的不文明的行为还真不少,例如:随手扔果皮、乱扔食品包装袋、随地吐痰、在古迹上乱写乱画、破坏花草树木、衣着不整敞胸露怀、语言行为粗俗等等。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有损形象,也给景区管理带来很多困难。
提高修养素质,大家举止文明,在旅游观光时,玩得才有档次,才开心。有时遇上不文明的行为,就会让人心里堵得慌,没了雅兴。记得有一次在峨眉山旅游,看见一个小伙子抢道,把一老年人撞在了地上,旁观者都指责那年轻人。遇到这样不开心的事,还有什么心情旅游?一次在都江堰,由于天气太热,有个男士就脱光了上衣,腆起大啤酒肚,看起来真的很不雅观。记忆中有一次在西昌乘公交车,为了赶时间,一急之下便挤着要抢先上车,突然觉得大家都在打量我,回头一看,原来所有乘客都在排队,我一下就脸红了,十分愧疚,忙站在后面去排队上车。的确,如果没了滋生不文明的土壤,丑陋的举止,就会成为过街之鼠。
当然做文明的观光客,不能只说别人,不检点自己的所作所为,提高修养素质,还得从点滴开始,从自己身边做起,像公益广告说的那样:用自己的文明行为点起一盏盏明亮的灯,大家都参与进来,就会照亮一个世界
⑧ 旅游不文明的小故事
舆论普遍认为,建立游客不文明档案,旨在开启文明旅游时代的“美丽”信号。由此,游客旅游不文明行为上升到社会管理层面,实际上是提升了一个层次。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外出旅游成为国民放松休闲的首选。然而,景区大声喧哗、商场购物不排队等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在国内景区屡见不鲜。在境外,中国游客“窘态百出”更被贴上了“中国特色”的标签,严重影响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对此,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认为,此举暴露出国民素质建设落后于物质幸福建设速度的问题,人们普遍还停留在粗糙肤浅和流于形式的旅游习惯中。
为了规范游客的旅游行为,中国政府一直在探索针对性的解决游客不文明现象的办法。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旅游的不文明行为将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
“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范了旅游市场所有责任主体的行为约束,有利于改变人们对旅游行为的理解和认知。”夏学銮说。
而此次建立游客不文明档案也提出将依法制定对不文明旅游者追责制度。
媒体人殷建光认为,此举是国家旅游文明建设的创新举措,为依法治理旅游工作设立具体规矩。
最新一项数据显示,2014年预计国内旅游人数达36.3亿人次,出境游达1.14亿人次。旅游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国民出国旅游的部分陋习以及中国旅游市场秩序尚欠规范,导致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塑造阻力重重。
“游客不文明行为是旅游发展的短板,必须在文明旅游新时代里补齐,而旅游正成为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领域。”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薛澜说。
然而,提升游客文明行为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一个演进和逐步提高的过程。当人们的道德水平无法达到自我约束的时期,仍然需要通过市场契约、法治建设和社会诚信进行规范。
其中,社会诚信是重要一环。《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4)》指出,旅游业和广告业是最不受信任的两个行业,而旅游业则是社会信任水平中唯一不增反降的行业。
薛澜表示,游客不文明档案是旅游系统全面开展诚信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不文明和不诚信看似是两个不同含义的个体行为,但两者的外延有交叉重叠部分,严重的不文明往往也涉及到不诚信。
从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到银行、法院、学校纷纷采用诚信档案系统,重塑个体诚信已成为社会共识。而旅游行业也希冀通过个人“攒人品”来加速社会诚信化。
“一处失信、处处制约,通过将个人行为纳入到诚信记录,会引领一种新的旅游风气,让不守旅游规矩的人在信用评分上有较低的排名,从而受到应有的管束和惩处。”网友“小奇”说。
“不仅如此,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与旅游服务跟不上有密切关联,”薛澜建议,首先应建立景区、旅行社等旅游经营者的不文明档案,用明确规则倒逼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产品,从而满足游客的需求。
然而,也有大量网友质疑建立了游客不文明档案之后,由于无法追踪个人不良信息,加上尚未制定档案记录细则及惩罚措施,也会使不文明档案建设形同虚设。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思敏表示,游客不文明档案的执行必须遵循“依法治国”的原则,对程序、裁量权有严格的规定,并根据情节的不同分等级处理,设置一定的惩罚时效。
“诚信是最大的社会资本,制度规范只是让不文明游客形成对诚信道德和依法行事的一种约定,要让整个旅游生态更加文明,更多的是依靠全民素质和文明意识的提升,以及政府部门、旅游经营者共同发挥作用,通过自觉倡导健康有序的旅游行为,让旅游真正回归精神文化活动的本质。”薛澜说。
⑨ 以中国游客在海外的不文明行为为题目写一篇英语作文
写作思路:先具体写游客的不文明情况,再写到该如何解决不文明的情况。
As a tour guide of an international travel agency, I find it so embarrassing to see many Chinese tourists behave badly abroad. They speak loudly in public places, carve characters on tourist attractions, throw rubbish, spit everywhere, and even cross the road when the traffic lights are still red. Such bad behavior overseas has caused damage to the country’s reputa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stop this. First, before going abroad, tourists should be trained to obey social and public order, and respect local religions and customs. Besides, kindergartens and primary schools should do more to teach the kids to be responsible citizens. Last, laws should be made to punish those who behave badly in public places. I hope soon tourists overseas will change their behavior and win respect for themselves and our country.
作为一家国际旅行社的导游,我发现看到许多中国游客在国外表现不好,真是太尴尬了。他们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旅游景点刻字,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甚至在红绿灯时横穿马路。这种在海外的不良行为损害了国家的声誉。
应该采取措施制止这种情况。首先,在出国前,应训练游客遵守社会和公共秩序,尊重当地宗教和习俗。此外,幼儿园和小学应该做更多的事情来教育孩子成为负责任的公民。最后,应该制定法律来惩罚那些在公共场所行为不端的人。我希望海外游客能改变他们的行为,赢得对自己和我们国家的尊重。
⑩ 中国人出国旅游不文明行为
吃饭浪费,剩下饭菜不打包;大喊大叫;爱蹲着;爱脱鞋;自盯着人看;自凑热闹等。
以上也是你出国应该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