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特性
A. 樱花的特性
樱花妩媚多姿,复繁制花似锦,为公园、庭院重要的观赏花木,我国栽培樱花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樱花别名山樱花、山樱桃、福岛樱、青肤樱,为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如任其自然生长,株高可达25米。樱花可分单瓣和复瓣两类。单瓣类能开花结果,果实的颜色有红、紫、黄三种,分别称朱樱、紫樱、蜡樱。复瓣类多为重瓣,一般不结果。世界上种植樱花以日本最盛,800个品种的樱花、日本就占去一半。日本樱花分为两大类五个系:山樱类(野生)有山樱和彼岸樱二系,花多为单瓣;里樱类有里樱、染井吉野(吉野)樱、早樱三个系,花多为重瓣,如日本的“菊樱花”的花瓣竟有300多片。
樱花常见的主要栽培品种有:
(1)山樱花:多野生,花朵小,单瓣,白色或粉红色,花梗及花尊无毛。
B. 樱花的特点
1、樱桃的嫩叶(孽生枝条),冬芽的苞片最外为褐色,逐层变大,最内层绿色,边缘有腺点。幼叶红,对折式折叠,有很多毛。
2、花与叶互生,叶片呈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有芒齿,先端尖而有腺体,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稍淡。托叶披针状线形,边缘细裂呈锯齿状,裂端有腺。
3、花每支有三五朵,成伞状花,萼片水平开展,花瓣先端有缺刻,白色、红色、粉红色。花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
(2)樱花特性扩展阅读:
樱花的生长习性:
樱花为温带、亚热带树种,性喜阳光和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一定抗寒能力。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生长,但不耐盐碱土。根系较浅,忌积水低洼地。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但对烟及风抗力弱,因此不宜种植有台风的沿海地带。
樱属植物有百余种,分布北半球温和地带:亚洲、欧洲至北美洲,主要种类分布在中国西部和西南部以及日本和朝鲜。中国北京、西安、青岛、南京、南昌等城市均有庭园栽培。
参考资料:网络-樱花
C. 樱花的生长习性
樱花为温带、亚热带树种,性喜阳光和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一定抗寒能力。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生长,但不耐盐碱土。
根系较浅,忌积水低洼地。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但对烟及风抗力弱,因此不宜种植有台风的沿海地带。
樱属植物有百余种,分布北半球温和地带:亚洲、欧洲至北美洲,主要种类分布在中国西部和西南部以及日本和朝鲜。中国北京、西安、青岛、南京、南昌等城市均有庭园栽培。
(3)樱花特性扩展阅读:
樱花色鲜艳亮丽,枝叶繁茂旺盛,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常用于园林观赏。以群植,也可植于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盛开时节花繁艳丽,满树烂漫,如云似霞,极为壮观。
花每枝3到5朵,成伞状花序,花瓣先端缺刻,花色多为白色、粉红色。花常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随季节变化,樱花可分单瓣和复瓣两类,单瓣类能开花结果,复瓣类多半不结果。
可大片栽植造成“花海”景观,可三五成丛点缀于绿地形成锦团,也可孤植,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之画意。樱花还可作小路行道树、绿篱或制作盆景。
D. 樱花外形特征作用
樱花为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4~25米,作为庭院观赏栽培的樱花树一般高4~10米。版樱花树皮暗栗褐色至权紫褐色,光滑而有光泽,具横纹。小枝多无毛。单叶互生,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6~15厘米,先端渐尖,叶缘长芒重锯齿。叶柄向阳面紫红色,并长有1~5个腺体,多数为2~3个。花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放,花瓣顶端内凹,有单瓣、复瓣、重瓣、菊瓣之分,单瓣易结实,复瓣、重瓣、菊瓣多不结实;花色为白色、淡红色或红色,也有黄绿色的变种;花径1.8~6.2厘米,多数为2.5~4厘米;花瓣香或无香,花萼多为筒状。花期3~4月(武汉),少数品种在秋冬可开花。果红色或黑色,5~6月成熟(武汉)。
E. 樱花的特性是什么
樱花为落叶乔木。花3~5朵簇生成总状花序,白色或粉红色,花期4月。主要变种有重瓣樱花、湖北樱花、日本晚樱、山樱花等。喜阳光,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怕大风和烟尘,不耐水湿,抗寒性稍差。
F. 日本樱花有哪些特征
日本樱来花(P.yedoensisMats.):干皮暗灰色,叶椭圆形,自先端渐尖或尾尖,缘具芒状细尖重锯齿,齿端具腺,叶柄上端有2腺体,托叶条形,具腺齿,花多重瓣,白、粉或玫瑰红色,核果球形,径约1厘米,熟时紫黑色,本种有两变种:①彩霞日本樱花(var.shojoWils.):重瓣,大型,玫瑰红色;②粉红日本樱花(var.taizanfukusWils.):重瓣,中型,粉红色。
2.山樱(P.serrulataLindl.),又名青肤樱。干皮粟褐色,叶多为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常尾状,缘具尖细单锯齿或重锯齿,齿端有腺质刺芒,叶表苍绿光滑,背面微被白粉有中脉有毛,幼叶常为褐色。叶柄有2-4腺体,花单瓣或重瓣,白或粉红,果卵状球形,熟时黑色,为中国原产种,华北山地多见野生,生长快速,萌芽力强,抗烟尘,常作樱桃之砧木,核仁可入药。
G. 樱花树有什么特点
里樱抄花,在日本是指经过人工栽培驯化而栽在庭院中的樱花园艺栽培品种,花大而丰满,花梗长而多姿。日本的樱花园艺栽培品种十分丰富。
樱花按花期可分为秋冬、早、中、晚,里樱花一般属于中樱或晚樱。
里樱花的花色有白、粉红、红、黄绿等,白色的品种有‘太白’、‘白雪’等;粉红色的品种有‘启翁樱’、‘初美人’等;红色的品种有‘关山’、‘横滨绯樱’等;黄绿的品种有‘郁金’、‘御衣黄’等。里樱花有一花两色的品种,甚为美丽,如‘松月’品种的内瓣为白色,外瓣为粉红色。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樱花的一花两色的品种与梅花的一花两色的品种不同,梅花的一花两色的品种属洒金型梅花,其花色以白色为主,但每朵白花上必洒红条或红斑,而里樱花一花两色是指每朵花中有从白色到红色的渐变过渡。
里樱花的花瓣按数量多少有单瓣、复瓣、重瓣、菊瓣之分,其按花径大小有大轮、中轮、小轮之分。里樱花的许多品种有雄蕊瓣化和雌蕊叶化的现象,正是雄蕊瓣化和雌蕊叶化的现象才使得里樱花娇美异常。
里樱花的盛开方式也因品种而异,有先叶开花的,如‘染井吉野’、‘松月’等‘也有花叶同放的,如‘关山’、‘一叶,等。
H. 日本樱花有哪些特征
日本樱花(抄P.yedoensisMats.):干皮暗灰袭色,叶椭圆形,先端渐尖或尾尖,缘具芒状细尖重锯齿,齿端具腺,叶柄上端有2腺体,托叶条形,具腺齿,花多重瓣,白、粉或玫瑰红色,核果球形,径约1厘米,熟时紫黑色,本种有两变种:①彩霞日本樱花(var.shojoWils.):重瓣,大型,玫瑰红色;②粉红日本樱花(var.taizanfukusWils.):重瓣,中型,粉红色。
2.山樱(P.serrulataLindl.),又名青肤樱。干皮粟褐色,叶多为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常尾状,缘具尖细单锯齿或重锯齿,齿端有腺质刺芒,叶表苍绿光滑,背面微被白粉有中脉有毛,幼叶常为褐色。叶柄有2-4腺体,花单瓣或重瓣,白或粉红,果卵状球形,熟时黑色,为中国原产种,华北山地多见野生,生长快速,萌芽力强,抗烟尘,常作樱桃之砧木,核仁可入药。
I. 樱花有什么特性
花卉介绍
观赏复用樱花主要由其制原种所培育,它们通常在裸露的分枝上开放着大量的白色、粉色或红色花朵,花期暮冬至暮春,日本早樱(P.×subhirtella)的品种自暮秋时开花。大多数习见的品种不仅能够绽放出由艳丽的重瓣花朵所构成的密集花簇,而且还具有其他特点,从而增添了它们在花期外的观赏价值,例如大山樱(P.sargentii)秋季有着绚丽的叶片,有些品种具发亮的彩色树皮。所有这些特点使花樱成为在小型庭园中使用的上乘的孤植乔木。
栽培
可种植在任何湿润且排水良好、十分肥沃的土壤中,喜日光充足。要将各种修剪控制在最低限度,限制修剪仅对幼株进行操作。在仲夏时剪去受损枝或病害枝,并对主干上所萌生的枝条进行清除。
光照条件
全日照。
土壤参数
土壤排水良好。
耐寒级别
花卉为十分耐寒的植物。
樱花
樱花
J. 樱花的特点,是什么
1、树皮呈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横纹。
2、花与叶互生,叶片呈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有芒齿,先端尖而有腺体,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稍淡。
3、托叶披针状线形,边缘细裂呈锯齿状,裂端有腺。
4、花每支有三五朵,成伞状花,萼片水平开展,花瓣先端有缺刻,白色、红色、粉红色。花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
拓展资料
樱花的简介:樱花(学名:Cerasus sp.):是蔷薇科樱属几种植物的统称,在《中国植物志》新修订的名称中专指“东京樱花”,亦称“日本樱花”。樱花品种相当繁多,数目超过三百种以上,全世界共有野生樱花约150种,中国有50多种。
全世界约40种樱花类植物野生种祖先中,原产于中国的有33种。其他的则是通过园艺杂交所衍生得到的品种。
樱花原产北半球温带环喜马拉雅山地区,在世界各地都有生长,主要在日本国生长。花每枝3到5朵,成伞状花序,花瓣先端缺刻,花色多为白色、粉红色。花常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随季节变化,樱花花色幽香艳丽,常用于园林观赏。樱花可分单瓣和复瓣两类,单瓣类能开花结果,复瓣类多半不结果。
据文献资料考证,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樱花已在中国宫苑内栽培。唐朝时樱花已普遍出现在私家庭院。当时万国来朝,日本朝拜者将樱花带回了东瀛,其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樱花象征热烈、纯洁、高尚。被尊为日本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