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三花 » 桃花扇改变了中国戏曲

桃花扇改变了中国戏曲

发布时间: 2020-12-25 09:57:48

『壹』 《桃花扇》改变了中国戏曲常见的大团圆结局(判断题)

正确。
《桃花扇》的结局打破了古代戏剧常见的大团圆模式,给读者或观众留下了更大的思版考余地。《权桃花扇》的结局是一个悲剧结局,南明王朝在风雨飘摇中最终走向了灭亡,《桃花扇》最终也成了“哭声泪痕之书”,让人感受到一种新的情绪体验。

『贰』 中国古典戏剧的成熟时期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中国古典戏剧的发展史:

1、先秦至中唐——戏曲的萌芽期

《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到汉代,在祭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2、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

中唐以后,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3、宋金——戏曲的发展期

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4、元代——戏曲的成熟期

“杂剧”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5、明清——戏曲的繁荣期

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温州是它的发祥地)。

(2)桃花扇改变了中国戏曲扩展阅读

中国四大古典戏曲,也称“四大古典戏剧”。即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 。

《长生殿》和《桃花扇》是清代戏曲发展上的两个高峰,在中国戏曲中也同样具有很高的地位,与《西厢记》和《牡丹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剧,一直深得广大人民喜欢。

《长生殿》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桃花扇》是中国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作者是孔尚任,是他经历十余年三易其稿而完成的。

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升华。

《西厢记》中无不体现出素朴之美、追求自由的思想,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

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叁』 中国古代戏曲经典剧目有哪些

1、《霸王别姬》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表演的梅派经典名剧之一。主角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妃虞姬。此剧,又名《九里山》《楚汉争》《亡乌江》《十面埋伏》。

清逸居士根据昆曲《千金记》和《史记·项羽本纪》编写而成。总共四本。1918年,由杨小楼、尚小云在北京首演。1922年2月15日,杨小楼与梅兰芳合作。齐如山、吴震修对《楚汉争》进行修改,更名为《霸王别姬》。

2、《金玉奴》是戏曲传统剧目,亦名《棒打薄情郎》,取材于《古今小说》第二十七卷《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豫剧皇后陈素真、京剧大师荀慧生的早年剧目,还有评剧、河北梆子均有此剧目,川剧有《棒打莫稽》,徽剧、滇剧均有《红鸾喜》。

3、《宇宙锋》是中国戏曲的传统剧目, 而梅兰芳(京剧)、陈素真(豫剧)、陈伯华(汉剧)三位大师的《宇宙锋》并称为“宇宙三锋”。

秦腔表演艺术家、教育家马蓝鱼的《宇宙锋》是梅兰芳亲排。同样,马蓝鱼老师又传授给了得意弟子梅花奖得主齐爱云。秦腔还有为数不多的演员在演。

4、《长坂坡》是京剧传统剧目,选自《三国演义》第41回“……赵子龙单骑救主”,故事叙述: 刘备自新野撤走,在长坂坡被曹操夤夜率兵追及,与所属部队及家眷失散;赵云舍死忘生,单枪匹马冲入曹营,屡涉险境,终于万马军中救出简雍、糜竺。

后又奋力拼搏,保护甘夫人及刘备幼子阿斗,突出重围。后人有诗赞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护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5、《群英会》是依据《三国演义》第45回“……群英会蒋干中计”改编的传统京剧,故事叙述:曹操谋士蒋干,与周瑜故交,请求过江劝降。周瑜将计就计,盛会隆重宴请诸将和挚友,号称“群英会”。

席间歌舞欢庆,相邀蒋干共眠,旋即详装酒醉,暗将伪造蔡瑁、张允投降书信置于案头。蒋干劝降不果,万般无奈,趁周瑜“熟睡”之际,翻阅文案,“偶遇”此信,大为惊恐,连夜返回江北,告知曹操。曹操即刻斩了蔡、张两人。周瑜暗喜曹操中计,除去了谙熟水战的将领。

『肆』 中国古典戏曲五大名著

元代杂剧—王实甫—《西厢记》
元代南戏—高 明—《琵琶记》
明代传奇—汤专显祖—属《牡丹亭》
清代传奇—洪 升—《长生殿》
清代传奇—孔尚任—《桃花扇》

元代杂剧—王实甫—《西厢记》
元代南戏—高 明—《琵琶记》
明代传奇—汤显祖—《牡丹亭》
清代传奇—洪 升—《长生殿》
清代传奇—孔尚任—《桃花扇》

『伍』 中国戏剧中的十大喜剧和十大悲剧是什麽

一、中国戏剧十大喜剧:

1.《救风尘》(元)关汉卿

2.《墙头马上》(元)白朴

3.《西厢记》(元)王实甫

4.《李逵负荆》(元)康进之

5.《看钱奴》(元)郑廷玉

6.《幽闺记》(元)施惠

7.《中山狼》(明)康海

8.《玉簪记》(明)高濂

9.《绿牡丹》(明)吴炳

10.《风筝误》(清)李渔

二、中国戏剧十大悲剧:

1.《窦娥冤》(元·关汉卿)

2.《汉宫秋》(元·马致远)

3.《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4.《琵琶记》(元·高明)

5.《精忠旗》(明·冯梦龙)

6.《娇红记》(明·孟称舜)

7.《清忠谱》(清·李玉)

8.《长生殿》(清·洪升)

9.《桃花扇》(清·孔尚任)

10.《雷峰塔》(清·方成培)

相关介绍:

中国古典悲剧的特点是:与西方悲剧的主人公往往是帝王将相相比,中国古代悲剧的主人公往往是普通劳动妇女;中国悲剧的道德倾向比西方悲剧明显,美感教育作用比较强烈;

西方悲剧多以主人公的不幸收场,而中国古典悲剧的结局则往往是“圆满”的;中国古典戏曲以曲词作为主要抒情手段,因而悲剧中常有西方悲剧所缺乏的“悲壮动人的曲词”。

(5)桃花扇改变了中国戏曲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戏剧,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园地里的一枝奇葩。它不但以邃的思想、博洽的内容、纷繁复杂的主题和扑朔迷离的情节结构为古今观众及读者所倾倒,而且还以优美的文辞、练达的韵律和精湛的音乐曲调而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库藏中的瑰宝。

自从元代有戏剧脚本刊刻以来,戏剧文学就一直在中国文学领域高蹈阔步,以其独具的形式和璀璨的异彩,彪炳百代。

如《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它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但关汉卿并没有局限在这个传统故事里,去歌颂为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的阴德。

『陆』 我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遗存最丰富、最具民族品格的艺术形式之一,戏曲集中华文化之大成,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戏曲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许多剧种正在逐步消失。据中国艺术研究院介绍,我国戏曲剧种已由20世纪60年代初的367个,锐减到目前的267个。

近年来,说起戏曲,总能听到一声声的长叹短吁。中国是个戏曲大国,一代又一代人从戏曲艺术中汲取营养,戏曲有过的辉煌,让人难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戏曲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丰富了民族文化的艺术宝库。

如今,戏曲已经风光不再,戏曲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盟主的地位,亦不复存在。与此相伴随,戏曲剧种的处境则越来越令人担忧,而一些地方剧种,尤其是小剧种、稀有剧种濒临消亡或已经消亡的现象,更是引起广泛关注。

20年消失了上百个剧种

据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提供的一项最新调查资料表明,有文字记载和演出活动的剧种,1982年我国尚有394种,到了目前,还在舞台上演出的剧种只有100多种,能为大家稍稍熟知的剧种则不到50种。以戏曲资源丰富的山西省为例,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个省尚有54个地方剧种,但目前只有碗碗腔、眉户、道情、武乡秧歌、上党梆子、大同耍孩、河曲二人台等10多个剧种有专业剧团,其余只存在于民间班社,逢年过节,当地百姓操持吹打,自娱自乐。有些连民间班社也绝迹,像青阳腔、目连戏、赛戏、平阳花鼓戏、弦子腔等地方剧种永远退出了舞台,成为写在纸上的史料。

今年一直在福建、陕西、湖北等地调研全国剧种现状的刘文峰,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戏曲的专家,近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国戏曲剧种流失的速度惊人,有的地区平均2—3年就消失一个。许多地方,尤其是城市,很难听到、看到当地的戏曲演出,有的仅能从庙会上一睹芳容。在西安,八百里秦川滋养出的秦腔,是陕西的主要剧种,今天很难听到。“汉调桄桄”曾是陕西的9大剧种之一,原来流行于汉中、安康、川北、陇东一带,现在这里20岁以下的年轻人,不知当地还有这个剧种。在太原,也很难看到晋剧的演出。刘文峰说,不少剧种目前仅剩下一个剧团,这“天下第一团”的队伍逐渐扩大,而且是多年不从事商业演出,有的长达10年之久没有过完整的演出。大剧种尚且步履蹒跚,小剧种更是举步维艰,“梨园戏”几尽鼓绝,“打成戏”难以为继,“傩戏”鲜闻其音。

再过几年,几十年,许多剧种或许都只作为一种历史、一种博物馆里的纸上艺术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原生态的艺术形式则难觅其踪。

中国传统戏曲路在何方?

近来,中国媒体上有关传统戏曲的新闻多了起来。先是有新版的昆曲《1699·桃花扇》在北京亮相,这部戏改编自300年前的传统戏剧名著,以其动人的情节以及现代的舞台设计而引起轰动;接着,越剧在其诞生地----浙江迎来了百年诞辰,精彩的演出在当地掀起了不小的“越剧热”。不过,在看到传统戏曲在局部领域复兴的同时,中国戏曲界更为关心的话题是,传统戏剧怎样发展,才能迎合更多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下面,我们就来听听戏曲专家们是如何评说的。

昆曲、越剧都产生于中国的南方,而在中国传统戏曲中影响最大的京剧,则诞生于北方。京剧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它不断吸纳其它艺术门类的精华,因而在全国广为流行,并被人们誉为“国剧”。

不可否认的是,“国剧”在今天依然面临着观众稀缺、特别是年轻观众不感兴趣的严峻局面,这也影响着青年艺人的择业取向,京剧人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后继乏人的问题。北京京剧院院长王玉珍女士认为,传统戏曲要想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新生,必须借鉴和尝试新的艺术手法。她说:

“作为京剧艺术来说,应该与时俱进。我们北京京剧院(也在)考虑如何使古老的传统的艺术能够跟上今天的时代的脉搏,这个也是我们京剧人探索的一个比较重大的课题。”

而中国京剧院二团的团长于魁智先生则认为,培养年轻观众群的问题尤为重要:

“艺术要发展,要流传,演员队伍的接班人很重要,观众‘接班’其实更为重要。具体来说,35岁以下的人很多对京剧是不了解的,怎样去宣传、去普及、去推广,去让他们对京剧不能说爱好,起码让他们产生点兴趣,这是我们这代京剧演员应该做的。”

我们刚才提到的在北京上演的昆曲《1699·桃花扇》,可以视为传统戏曲进行创新的一个例子。《桃花扇》是清代戏剧家孔尚任的作品,“1699”正是它的创作年代。《桃花扇》这部戏,反映的是改朝换代岁月里青年男女悲欢离合的故事,这样的情节,是很容易打动当代观众的。

去年,台湾作家白先勇先生针对大学生观众,打造了一个“青春版”的昆曲《牡丹亭》,着力渲染昆曲柔美的旋律和剧情中的爱情线索,在北京上演时颇受年轻人的欢迎。上个月,更新版本的《1699·桃花扇》上演了,这部戏在舞台视觉、服装设计上更加考究,舞台设计更让人有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该剧导演田沁鑫女士说,戏曲创作应该在传统与现代融合上富于新意,尤其是在舞台空间处理上应有新的手法,新版的《1699·桃花扇》在唱腔上保持了传统,但在视觉形象、舞台造型方面迈出了探索的一步。她说:

“我还是希望在舞台视觉上有所突破,包括舞台的空间结构上有所突破。同时,在内容上我们更可能(做)的是,帮助《桃花扇》来寻找和挖掘出它已经散落或失传的古老唱段,努力把它补充起来,争取做到分寸适宜。”

昆曲的历史,至今已有600多年,被中国人称为“百戏之祖”,中国许多传统戏曲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到过它的影响。昆曲的唱词华美,唱腔典雅,表演性强,19世纪以后,它发展成南方文人士大夫所喜爱的“高雅剧种”,但昆曲也因此脱离市民阶层,渐渐衰落。2001年5月,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首批“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谈到《1699·桃花扇》所作的创新尝试时,昆曲研究专家陈兆弘先生做了充分肯定。他认为,昆剧今天的创新会成为“明天的传统”。

“我们就要把昆曲原汁原味地在一部分剧团中保留下来,另一方面,我们要随着时代要创新,要革新。还要吸收我们现代新的剧种优秀的东西,甚至于国外戏曲的东西。(否则,昆曲)一旦失去群众的青睐,艺术再高雅,也没有生命力。”

与昆曲高雅的传统相反,同样诞生于南方的越剧,一直走的是“平民路线”。这点,即使到了今天也不例外----当昆曲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城市观众的时候,越剧则把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农村观众身上。

杭州越剧院是一支充满活力的越剧团,上个世纪末,在越剧发展一度十分低靡的情况下,该剧团尝试“平民戏曲”的发展之路,特别注意到基层村镇中去培养观众群。杭州越剧院的院长侯军先生说:

“我们的立院之本就是打响‘平民戏曲’的品牌,坚持为观众演戏,让(基层)观众看到满意的好戏。我们选择的艺术道路是:面向演出市场,尽量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要,既尊重老观众的欣赏习惯,又致力于争取新观众。”

一百年前,越剧诞生于浙江的农村地区,后来,一度在大都市上海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现在,越剧在许多大城市中的演出少人问津,而在农村地区的演出却非常火爆。』这也引发了戏曲界的思考:戏曲艺术的复兴,是应该定位在城市?还是应该定位在农村?

戏曲评论家、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周华斌先生认为,戏曲是一门大众艺术,在高雅与通俗的取向上不应有界线,各个剧种可根据自身特点寻找出路。他说:

“中国戏曲是全民族的,全民族的就是要面对全体群众的,农民有农民的需求,城市有城市的需求。今天,(传统戏曲)面对大众,按照不同的受众需要,可以有不同的做法。因为现在的文化,包括戏曲在内,是多元的时代,那么戏曲也可以朝多元的方向发展。”

『柒』 中国四大古典戏剧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哪部

《西厢记》《桃花扇》《牡丹亭》《长生殿》
长生殿》和《桃花扇》是清代戏曲发展上的两个高峰,在中国戏曲中也同样具有很高的地位,与《西厢记》和《牡丹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剧,一直深得广大人民喜欢。
《长生殿》和《桃花扇》创作的年代背景大致是相同的,两部戏所写的都是真人真事,在剧情的组织安排上也的很多类似的地方。它们都是在一个宏大的背景下展开的,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事件十分广阔,但就其中心主题而言,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爱情与政治”。不同之处在于两部戏各有所侧重,《长生殿》所着意表现是自古罕有的“帝妃之恋”,在第一出《传概》中,作者即言道:“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桃花扇》则与之相反,《先声》一出中:“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道明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虽然侧重不同,但“爱情”这一主题在两部戏中都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爱情”是他们表达创作意图重要途径之一。从两部戏的爱情故事创作上来看,与才子佳人小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可以说是才子佳人小说的翻版。《长生殿》中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定情时,明皇送给贵妃金钗和钿盒(第二出《定情》),这金钗与钿盒作为他们的定情信物理一直贯穿了整部戏的始终;李、杨的爱情经过马嵬的的生死诀别后,最终在天国“重圆”。《桃花扇》也与之相似,侯方域与李香君定情时,送给李一把宫扇——即以后的桃花扇;在受到阮大铖的迫害威胁时,侯方域不得不避难远走;清军攻入江南后,南明王朝灭亡,侯、李双双逃难,最后于白云庵相会,在道士张瑶星的点醒下,两人双双出家,撕掉作为他们爱情象征的扇子(也就意味着与过去、与世俗爱情的绝裂)。这与才子佳人的“相爱——波折——重圆/悲剧”的模式是别无二致的,但为什么《长生殿》和《桃花扇》能取得极大成功呢?我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作品所表现的思想的深度,它们与普通的才子佳人小说的最大的差异也正在于此。作品中人物的身份、生活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作品不可能像才子佳人小说一样走向一个庸俗的“大团圆”结局。
《长生殿》的男主人公是唐明皇李隆基,是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身为帝王,他本职工作是治理好国家,但他却纵情误国;身为天子,他有后妃三宫六院,因此他难免有用情不专的一面;正因为如此,他很难能可贵的是又钟情专一的一面。马嵬坡上,面对着生死诀别,作为帝王的他不可能像那平常的痴男怨女一样选择殉情。但他此时表现得“无语沉吟,意乱如麻”,“[忽抱旦哭介]贵妃,好教我难禁架”,感叹到“堂堂天子贵,不及莫愁家”。对于一个皇帝而言,这其中滋味绝非普通的痴男怨女所能体会得到。
而造成这悲剧的一幕的原因是什么呢?不错,是安史之乱,但导致安史之乱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究其原因,唐明皇沉湎于与杨贵妃的爱情,不理朝政,宠幸佞臣(李林甫)、外戚(杨国忠),致始他们先后“专权误国”;安禄山本来因贻误军机解京候审,但通过贿赂杨国忠,不仅得免,而且不降反升,最后雄霸一方,起兵作乱;叛军陷潼关,明皇携贵妃仓皇出逃,于马嵬坡在六军将士的强烈要求下不得已杀之。《埋玉》一出中,六军将士杀杨贵妃,也不算是太枉了杨贵妃;但是只杀了一个杨贵妃而不察究其根源乃是在明皇本人,所以又似乎冤了杨贵妃。李、杨相爱本没有错,但他以帝王的身份“驰了朝纲,占了情场”,结果给国家民族带来了灾难,这同样也了导致他们爱情的悲剧。
在《桃花扇》中,政治这一因素既成就了侯、李爱情,同样也结果了侯、李爱情。侯方域本“家近洛阳之县……自去年壬午,南闱下第,便侨寓这莫愁湖畔。烽烟未靖,家信难通……独为避乱之人”。由于李闯王军队攻破北京,侯方域不得不流寓金陵。正是在金陵“访翠”而与李香君结识。阮大铖为拉拢复社诸生,改变自己受围攻的局面,出资助侯方域梳笼李香君。然而,由于“却奁”遭阮大铖迫害,侯方域不得不避难出逃。后来清军攻入江南,侯、李不得不双双逃难,最后于白云庵重逢。当他们只顾诉情时,却被道士张瑶星一声断喝:“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这点风花情恨割他不断么?”破家亡的沉痛的民族意识使他们猛醒,于是入山“学道”。
比较两部戏可知,《长生殿》可归结为是“爱情结果了爱情,最后又成就了爱情(由于李隆基的真情感动了上天,李、杨最后在天国‘重圆’,并且生生世世永为夫妻)”;而《桃花扇》则是“政治成就了一段爱情,又了结了这一段爱情”。
《长生殿》固然以“重圆”结局,但李、杨也只能是在天国“重圆”,而且说李、杨“本系孔升真人、蓬莱仙子。偶因小谴,暂住人间。今谪限已满,准天孙所奏,鉴尔情深,命居忉利天宫,永为夫妇”。天国究竟本来虚无,“恩与爱总成空”,作者洪升如此结尾,寄寓的是一种深层的悲剧意识。
《桃花扇》以另一种完全不同于《长生殿》方式的结局,其中所蕴涵的悲剧意识同样是深沉的。侯、李弃却情缘,入山学道,结果又如何呢?“新历数,顺治朝”,明朝仍不可避免地覆亡,清军照样入主了中原,可见他们学道是于事无补的,而且“那些文士名人,都是识时务的俊杰,从三年前已出山了”。侯、李牺牲爱情换不来他们所期待的结果。
政治与爱情的纠葛不只仅仅是这两部戏主题,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它更多的是作者对一个时代的思考,是对当时那个社会所潜藏的深层悲剧的思索。“政治”不只是具体的国家政事,它已经上升为是“人”对家、对国的一种责任感,而“爱情”绝不仅仅只是男女之间的有史以来,它是作为“人”的一切情感。

『捌』 中国四大戏曲是那四大是那个省的

中国有五大戏曲,并不是四种,分别是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所属地区分别是北京、浙江、湖北黄梅、河北、河南。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

其主要特点,以集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

(8)桃花扇改变了中国戏曲扩展阅读:

戏曲的艺术特色: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同时,中国戏曲也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

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

『玖』 中国古典戏曲五大名著

《长生殿》《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并称为中国古典戏曲四大名著

『拾』 中国四大戏曲是什么

中国四大戏曲即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 。

《长生殿》和《桃花扇》是清代戏曲发展上的两个高峰,在中国戏曲中也同样具有很高的地位,与《西厢记》和《牡丹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剧,一直深得广大人民喜欢。

(10)桃花扇改变了中国戏曲扩展阅读

1、《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 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该剧具有很浓的反封建礼教的色彩,作者写青年人对爱情的渴望,写情与欲的不可遏制与正当合理,写青年人自身的愿望与家长意志的冲突;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观。

全剧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古代杂剧中是罕见的。该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

2、《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3、《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完稿,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刊成初版。

《桃花扇》所写的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揭露了弘光政权衰亡的原因,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

4、《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创作的传奇(戏剧),共二卷。该剧定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全剧共五十出。前半部分写唐明皇、杨贵妃,长生殿盟誓,安史乱起,马嵬之变,杨贵妃命殒黄沙的经过。

后半部分大都采自野史传闻,写安史乱后玄宗思念贵妃,派人上天入地,到处寻觅她的灵魂;杨贵妃也深深想念唐明皇,并为自己生前的罪愆忏悔。他们的精诚感动了上天。在织女星等的帮助下,终于在月宫中团圆。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