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桃花园
① 百里洲有哪些旅游景点
沙浪奇观位于董市镇 万亩桃花园位于安福寺镇 五柳公园位于马家店镇 百里洲自然野景 其他就没啥子罗
② 枝江安福寺桃花还有吗好玩吗有些什么玩的
一直从3月初开到5月底,因为里面有很多品种的桃花,花期有前后。再说了一棵回桃树,开花是也不是所答有的花一起开,有的先来有的后来,这个现在正是看花的时期。
至于玩,我只能说,里面只适合踏青交友,没有什么特别刺激的。事实感受一下花海还是可以的,毕竟宜昌就只有这个桃园最大。活动有书画会、万人相亲、摄影活动、节目表演等等!
环境较好的农家乐是神龙山庄、桃园鱼庄等,可以钓鱼棋牌休息品茶。
最好带上好的相机!
长江沙浪奇观景区
长江沙浪奇观景区,位于长江北岸的历史文化名镇——枝江市董市镇。《荆州府志》记载:“蜀江自此分为诸洲,自江陵而九十九洲起,此间如乔木之有条枝焉”。长江沙浪奇观景区即董市沙洲,是九十九洲之一,其占地2000余亩,西与三峡大坝相接,顺江东下直达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南越长江直入百里清江画廊,北连长坂古雄风当阳和孔明故里襄樊。三峡国际机场、焦柳铁路、汉宜城际铁路、沿江铁路、宜黄高速公路、襄宜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318国道等比邻景区腹地,交通十分便利。
三峡大坝建成,斩断长江天堑,下游江水平稳回落,在风和浪水的作用下,董市沙洲呈现出多种神妙沙浪奇观。游览长江沙浪奇观自然景色的同时,还可以观赏和参与“长江印林”、“原始淘金场”、“江滩沙雕”、“民俗表演”、“沙海宝藏”、“沙滩军事探险”、“热气球”、“沙滩休闲”、“沙滩垂钓”、“沙滩车”、“帐蓬露营”以及明清古街“老正街”和道教胜地“水府庙”等15个游乐项目。[7]
桃花节
2012年3月,宜昌枝江市安福寺镇秦家塝村的村民忙着整修入园通道、平整土地、修剪桃枝,迎接即将到来的第11届“三峡·枝江桃花艺术节”。枝江桃花艺术节已连续举办10届,年均接待游客18万人,是枝江市旅游的经典
枝江市桃花园(8张)
品牌之一。秦家塝村位于汉宜高速公路枝江市安福寺出口东端,集世界各地一百多个品种,几千万棵桃树沿公路成线成片绵延50公里,50亩以上的连片桃园100多个,素有“桃花第一园”之美称。2012年,该镇投入12万元对进园道路进行了硬化和维护,对景区近万株桃树进行了更新换代,对景区标识标牌进行了完善,还新增了景观树。每个周末将分别举办车友会、相亲会、摄影赛和书画赛等活动,还将举办桃缘农家美食大赛,新建的苗族民族风情园也将正式开园。
关庙山遗址
关庙山遗址位于枝江城东北11.5公里处的问安镇关庙山村,是一个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村落遗址,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文化堆积1米多厚。经碳—14测定,距今5000—6000年,其文化内涵具有大溪文化的典型特点,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专家们命名为大溪文化的“关庙山类型”。关庙山遗址已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庙山遗址于1977年兴修水利工程时发现,当时就引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队和省市文物考古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兴趣,立即对该遗址进行了重点发掘,在发掘的2000多平方米的探方中,出土文物达5000多件。
这些文物大致上分两大类:一类为石质生产工具。品种齐全,磨制精细。有石斧、石锛、石铲、石凿、石网坠等,不仅适合当时不同的生产用途,而且也可以看出关庙山先民们的生产方式,已由采集、渔猎向种植养殖转变。尤其是出土了加工粮食的石杵、陶箕以及夹杂在泥土中的稻谷壳,进一步证实了当时的关庙山人已种植了一定规模的粳稻;另一类为陶器用品,十分丰富。有釜、缸、瓮等储藏具;有陶箕、网坠、纺轮等工具;还有供儿童玩耍的龟、球、铃等工艺品和埋葬死婴所用的瓮棺。这些陶器适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生活用品的造型和现代生活用品的造型几乎一样。尤其是其中的彩陶和蛋壳陶,堪称精品,其造型别致,做工精细,色泽自然,纹饰古朴,有的陶胎薄如蛋壳,拿在手中,轻巧自如。这些种类繁多的陶器用品,与当时的先民们主食稻米密切相关,是中华民族祖先们勤劳智慧的结晶。
遗址中还发掘出原始部落房基十座,有方形的,也有长方形的;有地面建筑,也有半地穴式建筑;屋项均为草原四面坡式,墙体采用竹木结构、外抹泥土而成。由于枝江这一带雨水多,地下水位高,关庙山的先民们已在房屋建筑中考虑到防潮问题,将房基垫层和泥土墙体用火烧烤,还在墙根外围铺筑了散水坡。考古专家们对关庙山原始房屋建筑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里的建筑技术已具备了南方建筑的基本特点。
该遗址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不仅属大溪文化,还叠压有屈家岭文化层和石家河文化层,是长江流域著名的原始村落遗址,它又一次有力地证实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该遗址的考古成果已载入《中国大网络全书》和《新中国考古发现与收获》。[8]
董市镇明清古街
董市原名董滩口,自古名人辈出、商贾云集,逐步形成商埠后而演变成董市,距今有18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集镇上共有四条街道,从东至西为三条直街,分别为正街、河街和背街,正街西头还有一条横街。据清同治五年(1866年)《枝江县志》记载:“居民稠密,半于邑城,四方商贾云集。”如今董市老正街还留存着明清时期的传统居民、商铺作坊及历史遗迹。
董市镇明清古街(7张)
古镇董市“半于邑城,商贾云集”,又是军事要地,宗教圣地,也是经济枢纽。明清鼎盛时期,集镇有300多家字号,1000头毛驴上街驮运货物,年经营额值现币3000万元以上。物流兴盛了商业水陆交通运输业,也带动了手工业作坊的发展。主要行业有粮食加工整米、榨油、豆作酥食、酱园;棉花加工有轧花、弹花、纺线、织布、踹染等;从事金属制品加工有金、银、铜、铁、锡、缤铁(白铁)铸造等。还有生产草编、香炉、方斗纸、棕麻绳等,行业多达50种,产品几百种。
④ 枝江市安福寺万亩桃花园怎么样
只有桃花盛开的时候才好看 可是花期短 去的人多 一下子就只能看人头了
⑤ 枝江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旅游
长江沙浪奇观景区
长江沙浪奇观景区,位于长江北岸的历史文化名镇——枝江市董市镇。《荆州府志》记载:“蜀江自此分为诸洲,自江陵而九十九洲起,此间如乔木之有条枝焉”。长江沙浪奇观景区即董市沙洲,是九十九洲之一,其占地2000余亩,西与三峡大坝相接,顺江东下直达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南越长江直入百里清江画廊,北连长坂古雄风当阳和孔明故里襄樊。三峡国际机场、焦柳铁路、汉宜城际铁路、沿江铁路、宜黄高速公路、襄宜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318国道等比邻景区腹地,交通十分便利。
三峡大坝建成,斩断长江天堑,下游江水平稳回落,在风和浪水的作用下,董市沙洲呈现出多种神妙沙浪奇观。游览长江沙浪奇观自然景色的同时,还可以观赏和参与“长江印林”、“原始淘金场”、“江滩沙雕”、“民俗表演”、“沙海宝藏”、“沙滩军事探险”、“热气球”、“沙滩休闲”、“沙滩垂钓”、“沙滩车”、“帐蓬露营”以及明清古街“老正街”和道教胜地“水府庙”等15个游乐项目。
桃花节
2012年3月,宜昌枝江市安福寺镇秦家塝村的村民忙着整修入园通道、平整土地、修剪桃枝,迎接即将到来的第11届“三峡·枝江桃花艺术节”。枝江桃花艺术节已连续举办10届,年均接待游客18万人,是枝江市旅游的经典
枝江市桃花园(8张)
品牌之一。秦家塝村位于汉宜高速公路枝江市安福寺出口东端,集世界各地一百多个品种,几千万棵桃树沿公路成线成片绵延50公里,50亩以上的连片桃园100多个,素有“桃花第一园”之美称。2012年,该镇投入12万元对进园道路进行了硬化和维护,对景区近万株桃树进行了更新换代,对景区标识标牌进行了完善,还新增了景观树。每个周末将分别举办车友会、相亲会、摄影赛和书画赛等活动,还将举办桃缘农家美食大赛,新建的苗族民族风情园也将正式开园。
关庙山遗址
关庙山遗址位于枝江城东北11.5公里处的问安镇关庙山村,是一个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村落遗址,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文化堆积1米多厚。经碳—14测定,距今5000—6000年,其文化内涵具有大溪文化的典型特点,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专家们命名为大溪文化的“关庙山类型”。关庙山遗址已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庙山遗址于1977年兴修水利工程时发现,当时就引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队和省市文物考古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兴趣,立即对该遗址进行了重点发掘,在发掘的2000多平方米的探方中,出土文物达5000多件。
这些文物大致上分两大类:一类为石质生产工具。品种齐全,磨制精细。有石斧、石锛、石铲、石凿、石网坠等,不仅适合当时不同的生产用途,而且也可以看出关庙山先民们的生产方式,已由采集、渔猎向种植养殖转变。尤其是出土了加工粮食的石杵、陶箕以及夹杂在泥土中的稻谷壳,进一步证实了当时的关庙山人已种植了一定规模的粳稻;另一类为陶器用品,十分丰富。有釜、缸、瓮等储藏具;有陶箕、网坠、纺轮等工具;还有供儿童玩耍的龟、球、铃等工艺品和埋葬死婴所用的瓮棺。这些陶器适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生活用品的造型和现代生活用品的造型几乎一样。尤其是其中的彩陶和蛋壳陶,堪称精品,其造型别致,做工精细,色泽自然,纹饰古朴,有的陶胎薄如蛋壳,拿在手中,轻巧自如。这些种类繁多的陶器用品,与当时的先民们主食稻米密切相关,是中华民族祖先们勤劳智慧的结晶。
遗址中还发掘出原始部落房基十座,有方形的,也有长方形的;有地面建筑,也有半地穴式建筑;屋项均为草原四面坡式,墙体采用竹木结构、外抹泥土而成。由于枝江这一带雨水多,地下水位高,关庙山的先民们已在房屋建筑中考虑到防潮问题,将房基垫层和泥土墙体用火烧烤,还在墙根外围铺筑了散水坡。考古专家们对关庙山原始房屋建筑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里的建筑技术已具备了南方建筑的基本特点。
该遗址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不仅属大溪文化,还叠压有屈家岭文化层和石家河文化层,是长江流域著名的原始村落遗址,它又一次有力地证实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该遗址的考古成果已载入《中国大网络全书》和《新中国考古发现与收获》。
董市镇明清古街
董市原名董滩口,自古名人辈出、商贾云集,逐步形成商埠后而演变成董市,距今有18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集镇上共有四条街道,从东至西为三条直街,分别为正街、河街和背街,正街西头还有一条横街。据清同治五年(1866年)《枝江县志》记载:“居民稠密,半于邑城,四方商贾云集。”如今董市老正街还留存着明清时期的传统居民、商铺作坊及历史遗迹。
古镇董市“半于邑城,商贾云集”,又是军事要地,宗教圣地,也是经济枢纽。明清鼎盛时期,集镇有300多家字号,1000头毛驴上街驮运货物,年经营额值现币3000万元以上。物流兴盛了商业水陆交通运输业,也带动了手工业作坊的发展。主要行业有粮食加工整米、榨油、豆作酥食、酱园;棉花加工有轧花、弹花、纺线、织布、踹染等;从事金属制品加工有金、银、铜、铁、锡、缤铁(白铁)铸造等。还有生产草编、香炉、方斗纸、棕麻绳等,行业多达50种,产品几百种。
⑥ 最美桃花园600字作文
1.
游桃花园
今天,我们学校全体出动去枝江桃花园游玩。
我们一进门,就闻到了扑鼻的芳香,感受到了浓烈的春天的气息。
我们走到了桃花最茂盛的地方,只见桃花们群芳吐艳、姹紫嫣红、美丽动人。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羞答答地低着头;有的像骄傲的公主,昂首挺胸;还有的像高贵的夫人,优雅的向我们微笑......真是婀娜多姿啊!
桃花的颜色也鲜艳的让人眼花缭乱,有深红色的、有粉红色的、还有嫩白色的。
我想,这些桃花长成桃子后一定会非常的甜。
赏完桃花,导游与班主任老师带领着我们去吃午餐。
只见杨沁怡、我和刘潇鸽几个人把桌布平铺在一块干净的草地上,接着把背包放在中央,剩下的位置留着自己坐,然后吃起带的零食来。
你瞧,李威同学津津有味的吃着辣豆腐干,嘴上手上尽是油,过了一会儿,他又往脸上一抹,变成了一只“小花猫”。我们见此情景,哈哈大笑,笑的梨花带雨的(......)
待我们吃了几十分钟左右,导游又带我们去看背气球比赛。
参赛选手被分为两个队:红队和黄队。每个队派出两名选手参加比赛,那两个选手要不用手拿并背靠背,背着气球跨过障碍物走到另一边的筐子旁边,将气球“扔”下去。时间到了之后,裁判会根据两队筐子里的气球多少来判定哪一队获胜,获胜的那一队会获得气球奖品。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老师带领着我们依依不舍地上了返回学校的车,我们的心思还在那快乐的桃花园游里。
2.
我心目中的桃花源水要是甜的,风要是暖的。我心目中的桃花源花要是红的,树要是绿的。我心目中的桃花源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没有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猜疑。我心目中的桃花源是那样的和谐美丽……
我留恋于心目中的桃花源久久不能归返,我沉浸于心目中的桃花源深深不能自拔。因为现实是那样的黑暗无边,生活是那样痛苦惆怅。我寄希望于理想,我寄希望于光明,我寄希望于心目中的桃花源!我躲避现实,我逃避生活,桃花源你是我心目中美丽的港湾!
桃花源,我多少次梦回牵绕。桃花源,我多少次地地吟唱。桃花源,你是镜中的落花。桃花源,你是水中的道月。你是如此的虚无,你是如此的缥缈,我怎能将你拥抱?
桃花源请你离开你那芬芳的深闺,桃花源请你走出你那冰冷的高墙,轻轻的把握拥抱,柔柔的把握亲吻。现实中的黑暗是我窒息,生活中的不顺使我惆怅,我需要你温柔的力量。啊,我心目中的桃花源!
千百万次的回首,千百万次的呼唤,你珊珊走来,步履如此的轻妙,举臂半遮的水袖,也遮蔽不了你花容般得月貌。
你想我走来,缓缓的伸出手臂,轻轻的把握拥抱,柔柔的把我亲吻,如我梦中的一样。只是我没有想到,你冰冷的身躯胜过千年的寒冰,我被冰雪围绕。我想念起躲避的现实,他虽然黑暗无边,但是我坚强。我想念起逃避的生活,他虽然痛苦惆怅,但是我充满力量!
我怨恨地将你推离,而你却依然神秘的微笑。
不是我把你吸引,而是你将我追寻。夜夜将我呼唤,日日向我祈祷。生活虽然痛苦惆怅,却是对你灵魂的鞭挞,现实虽然黑暗无边,却是对你意志的激扬。你摒弃了所有的美好,却将我苦苦寻找,今你如偿所愿,为何却有这般苦恼?
你的魅力是我神魂,你的笑容使我颠倒,你是我迷失了方向,你是我失去了自我的力量!
你怎能这般幽怨,如同怨妇一样!一切都是你的选择,与我的美丽又有什么牵扯?
明白了。一切都是我的错。你再美好,也只是风中的清香。是抓不住的美丽,是触不到的芬芳。原来现实,生活才该是我追寻的方向!
3.
桃花园,一个神圣而美好的地方。我想每个人在他心中的某一处,一定拥有着只属于他自己的“桃花园”。无论这个人是好是坏,是善是恶,他心中的桃花园依然美好。
桃花园,它可以是一种幻想,也可以是一种目标,还可以上一种梦想,更可以是一种希望。只是根据年龄的不同,没个人的心中便有了不同的桃花园。小孩们心中的“桃花园”:那里有他们心爱的玩具,并且花儿盛开有山有水,神气而美丽,使他们为它而痴迷。青年们心中的“桃花园”:那里有他们的目标,使他们为目标而奋斗。中年人心中的“桃花园”:那里有他们想要的生活,使他们为那种生活而努力。老年们的“桃花园”:那里有他们想要的未来——长寿,使他们为那种希望而去做到每天笑口长开。
我,一个中学生,我的心中也有属于我自己的桃花园。我心中的“桃花园”它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它对我来说它是一种目标,它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我为它而奋斗努力做到它。它虽然只有小小的八个字,但做起来却需要我付出多少呀!不过我相信,有付出就有收获,那怕着个收获十分的小。其实每一个人都一样,都在为自己心中的“桃花园”付出,他们不怕有付出没有收获,因为他们和我一样,都坚定的相信着这么一个真理,那就是有付出一定有收获。
o(∩_∩)o 若有帮助请点击我回答下的【选为满意答案】按钮,
o(∩_∩)o 不要摆着问题不处理,浪费网络资源,谢谢!★★★★★★还望亲给予好评★
⑦ 枝江有什么好玩的
旅游
长江沙浪奇观景区
长江沙浪奇观景区,位于长江北岸的历史文化名镇——枝江市董市镇。《荆州府志》记载:“蜀江自此分为诸洲,自江陵而九十九洲起,此间如乔木之有条枝焉”。长江沙浪奇观景区即董市沙洲,是九十九洲之一,其占地2000余亩,西与三峡大坝相接,顺江东下直达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南越长江直入百里清江画廊,北连长坂古雄风当阳和孔明故里襄樊。三峡国际机场、焦柳铁路、汉宜城际铁路、沿江铁路、宜黄高速公路、襄宜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318国道等比邻景区腹地,交通十分便利。
三峡大坝建成,斩断长江天堑,下游江水平稳回落,在风和浪水的作用下,董市沙洲呈现出多种神妙沙浪奇观。游览长江沙浪奇观自然景色的同时,还可以观赏和参与“长江印林”、“原始淘金场”、“江滩沙雕”、“民俗表演”、“沙海宝藏”、“沙滩军事探险”、“热气球”、“沙滩休闲”、“沙滩垂钓”、“沙滩车”、“帐蓬露营”以及明清古街“老正街”和道教胜地“水府庙”等15个游乐项目。
桃花节
2012年3月,宜昌枝江市安福寺镇秦家塝村的村民忙着整修入园通道、平整土地、修剪桃枝,迎接即将到来的第11届“三峡·枝江桃花艺术节”。枝江桃花艺术节已连续举办10届,年均接待游客18万人,是枝江市旅游的经典
枝江市桃花园(8张)
品牌之一。秦家塝村位于汉宜高速公路枝江市安福寺出口东端,集世界各地一百多个品种,几千万棵桃树沿公路成线成片绵延50公里,50亩以上的连片桃园100多个,素有“桃花第一园”之美称。2012年,该镇投入12万元对进园道路进行了硬化和维护,对景区近万株桃树进行了更新换代,对景区标识标牌进行了完善,还新增了景观树。每个周末将分别举办车友会、相亲会、摄影赛和书画赛等活动,还将举办桃缘农家美食大赛,新建的苗族民族风情园也将正式开园。
关庙山遗址
关庙山遗址位于枝江城东北11.5公里处的问安镇关庙山村,是一个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村落遗址,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文化堆积1米多厚。经碳—14测定,距今5000—6000年,其文化内涵具有大溪文化的典型特点,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专家们命名为大溪文化的“关庙山类型”。关庙山遗址已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庙山遗址于1977年兴修水利工程时发现,当时就引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队和省市文物考古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兴趣,立即对该遗址进行了重点发掘,在发掘的2000多平方米的探方中,出土文物达5000多件。
这些文物大致上分两大类:一类为石质生产工具。品种齐全,磨制精细。有石斧、石锛、石铲、石凿、石网坠等,不仅适合当时不同的生产用途,而且也可以看出关庙山先民们的生产方式,已由采集、渔猎向种植养殖转变。尤其是出土了加工粮食的石杵、陶箕以及夹杂在泥土中的稻谷壳,进一步证实了当时的关庙山人已种植了一定规模的粳稻;另一类为陶器用品,十分丰富。有釜、缸、瓮等储藏具;有陶箕、网坠、纺轮等工具;还有供儿童玩耍的龟、球、铃等工艺品和埋葬死婴所用的瓮棺。这些陶器适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生活用品的造型和现代生活用品的造型几乎一样。尤其是其中的彩陶和蛋壳陶,堪称精品,其造型别致,做工精细,色泽自然,纹饰古朴,有的陶胎薄如蛋壳,拿在手中,轻巧自如。这些种类繁多的陶器用品,与当时的先民们主食稻米密切相关,是中华民族祖先们勤劳智慧的结晶。
遗址中还发掘出原始部落房基十座,有方形的,也有长方形的;有地面建筑,也有半地穴式建筑;屋项均为草原四面坡式,墙体采用竹木结构、外抹泥土而成。由于枝江这一带雨水多,地下水位高,关庙山的先民们已在房屋建筑中考虑到防潮问题,将房基垫层和泥土墙体用火烧烤,还在墙根外围铺筑了散水坡。考古专家们对关庙山原始房屋建筑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里的建筑技术已具备了南方建筑的基本特点。
该遗址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不仅属大溪文化,还叠压有屈家岭文化层和石家河文化层,是长江流域著名的原始村落遗址,它又一次有力地证实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该遗址的考古成果已载入《中国大网络全书》和《新中国考古发现与收获》。
董市镇明清古街
董市原名董滩口,自古名人辈出、商贾云集,逐步形成商埠后而演变成董市,距今有18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集镇上共有四条街道,从东至西为三条直街,分别为正街、河街和背街,正街西头还有一条横街。据清同治五年(1866年)《枝江县志》记载:“居民稠密,半于邑城,四方商贾云集。”如今董市老正街还留存着明清时期的传统居民、商铺作坊及历史遗迹。
古镇董市“半于邑城,商贾云集”,又是军事要地,宗教圣地,也是经济枢纽。明清鼎盛时期,集镇有300多家字号,1000头毛驴上街驮运货物,年经营额值现币3000万元以上。物流兴盛了商业水陆交通运输业,也带动了手工业作坊的发展。主要行业有粮食加工整米、榨油、豆作酥食、酱园;棉花加工有轧花、弹花、纺线、织布、踹染等;从事金属制品加工有金、银、铜、铁、锡、缤铁(白铁)铸造等。还有生产草编、香炉、方斗纸、棕麻绳等,行业多达50种,产品几百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