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三花 » 北京亦花园

北京亦花园

发布时间: 2021-02-05 20:44:40

㈠ 去北京旅游

在北京旅游可以分为人文景观的游览和自然景观的游览
提到人文景观 就不得不提起古回都名胜了。为大家所熟答知的颐和园 圆明园这些不必多说 个人认为国子监 四合院 老胡同这些也是好去处;值得一提的是 我一直不同意到北京游览不到长城非好汉以及诸如颐和园这种地方非去不可的观点,我的建议是在老北京人聚居的地方租个房子代替旅馆,在百姓的生活间走一走,这样更能体会老北京的文化。
感受现代北京,国贸,西单,王府井,这类地方时很值得一去的。
像798,艺术家村,展览馆就属于很有艺术氛围的地方,陶冶情操的好去处。

至于自然景观,一定要到郊外走走。密云应当作为首选之地,那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我有几个景点推荐,希望可以考虑一下:桃源仙谷,京都第一瀑,温榆河畔,龙庆峡,通州京杭运河,昌平十三陵,雾灵山。

北京是一座需要发现的城市,它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希望可以找到适合你的那一种。。

㈡ 北京丰台东大街到亦庄天花园三里地铁路线

公交路线一:

公交线路:地铁9号线 → 地铁10号线 → 亦庄线 → 324路,全程约28.6公里

1、从专丰台东大街乘坐属地铁9号线,经过2站, 到达六里桥站

2、乘坐地铁10号线,经过11站, 到达宋家庄站

3、乘坐亦庄线,经过4站, 到达亦庄桥站

4、步行约210米,到达亦庄桥南站

5、乘坐324路,经过1站, 到达天华北路西口站

6、步行约630米,到达天华园三里(二区)


公交路线二:

公交线路:地铁9号线 → 地铁10号线 → 亦庄线 → 运通202线,全程约30.5公里

1、从丰台东大街乘坐地铁9号线,经过2站, 到达六里桥站

2、乘坐地铁10号线,经过11站, 到达宋家庄站

3、乘坐亦庄线,经过6站, 到达万源街站

4、步行约220米,到达宏达工业园站

5、乘坐运通202线,经过3站, 到达天华北街西口站(也可乘坐652路)

6、步行约520米,到达天华园三里(二区)

㈢ 北京亦庄林肯花园距离金融街多远

公交线路:亦庄线 → 地铁5号线 → 地铁2号线,全程约23.4公里

1、从林肯公园步内行约470米,到达亦庄文化园容站

2、乘坐亦庄线,经过5站, 到达宋家庄站

3、乘坐地铁5号线,经过5站, 到达崇文门站

4、步行约240米,换乘地铁2号线

5、乘坐地铁2号线,经过5站, 到达复兴门站

6、步行约580米,到达金融街

㈣ 北京六里桥到大兴亦庄天花园一里坐地铁怎么走

公交线路:地铁10号线 → 亦庄线,全程约25.5公里

1、从六里桥乘坐地铁10号线版,经过11站, 到达宋家庄权站

2、乘坐亦庄线,经过5站, 到达亦庄文化园站

3、步行约1.5公里,到达天华园一里

公交线路:地铁10号线 → 821路,全程约24.3公里

1、从六里桥乘坐地铁10号线,经过12站, 到达成寿寺站

2、步行约430米,到达成寿寺路站

3、乘坐821路,经过8站, 到达新康家园站(也可乘坐623路)

4、步行约920米,到达天华园一里

㈤ 大兴黄村坐几路车去亦庄中心花园

公交线路:兴47路,全程约18.2公里

1、从黄村步行约190米,到达黄村镇政府站

2、乘坐兴47路,经过16站, 到达中芯花园站

3、步行约260米,到达中芯花园

㈥ 到北京旅游该去的地方

北京旅游
北海、景山、什刹海、恭王府、
天坛、陶然亭
颐和园、圆明园、北大、清华
香山、北京植物园、八大处
长城:八达岭、慕田峪、司马台
王府井
水立方和鸟巢
北京的胡同
有名的小吃店:地安门东北角的小吃店、护国寺的小吃店、牛街的小吃店等等。
有名的小吃:北京小吃可分为汉民风味、回民风味和宫廷风味三种。在烹制方式上又有蒸、炸、煎、烙、爆、烤、涮、冲、煎、煨、熬等各种作法,共计约有百余来种。

有人将北京小吃比作千年都城史的“活化石”;著名作家舒乙先生以“小吃大艺”四个字,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北京小吃的内涵。有段歌词中唱到“北京小吃九十九,样样叫你吃不够”。

1、爱窝窝

爱窝窝,北京传统风味小吃,每年农历春节前后,北京的小吃店要上这个品种,一直卖到夏末秋初,所以爱窝窝也属春秋品种,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

爱窝窝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的《酌中志》中说:“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丸而馅之为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可见这种食品是用糯米洗净浸泡,尔后入笼屉蒸熟,晾凉后揉匀,揪成小剂,摁成圆皮,包上桃仁、芝麻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拌和成馅,就成了明万历年间称之为窝窝的食品。

但为什么后来又成为爱窝窝呢?在清人李光庭的《乡谚解颐》一书中找到了说明。因为有一位皇帝爱吃这种窝窝,想吃或要吃时,就吩咐说:“御爱窝窝。”

后来这种食品传入民间,一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说“御”字,所以省却了“御”字而称“爱窝窝”。此小吃在明代已流入民间,明代《金瓶梅》中记录当时流行的美味中就有爱窝窝。

爱窝窝外皮用的糯米是已经蒸熟的,馅也用桃仁、瓜仁、芝麻仁和白糖事先炒好,所以做得之后就能食用。

故《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白粉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搓。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爱窝窝。”还注说:“爱窝窝,回人所售食品之一,以蒸透极烂之江米,待冷裹以各式之馅,用面粉团成圆形,大小不一,视价而异,可以冷食。”

2、蜂糕

蜂糕是用面粉或米面加糖、果料翟霍制而成的一种糕食小吃。因为这类糕食掰开后,内中有较多蜂窝状的小孔,故名蜂糕。

红白蜂糕用面粉发起成稠面糊状,发好的面均匀地兑上碱揉匀,上面放上小枣、桂花、松仁、葡萄干等果料,然后将和好的面上笼蒸,果料在上面,刷一层油,蒸面时用筷子在面上捅几个出气孔,蒸熟即成。做红蜂糕用标准粉加红糖,做白蜂糕用富强粉加白糖。红、白蜂糕味香甜,松软利口。

碗蜂糕用富强粉和面发酵,然后对碱和白糖揉匀,用小碗洗净,里面刷上油,把和好的面放入碗内,上面放五粒红枣,用旺火上笼蒸熟即成。碗糕成碗形,上边开花,利口松软。

米面蜂糕实际上也是碗糕,不过它的原料不是面粉,而是粳米粉。它用粳米淘洗干净,用凉水浸泡4至5个小时,沥尽水后,碾成粉过细箩,用一个盆将老酵撕碎,倒入温水调稀,然后加入米粉搅拌均匀,盖上盖发酵,待发好酵后用碱揉匀,趁热倒在发面盆内,加白糖、桂花、碱面,使劲搅拌成糊状(放碱面注意碱要对得合适,使酸碱中和,恰到好处)。将对好碱的米糊盛入小碗,碗内先刷油,上旺火蒸后取出,上面撒青梅、瓜子仁、京糕丁,也可摆成图案即成。米面蜂糕呈乳白色,配以红绿果料,颜色美观,口软疏松,滋味香甜。因为中有蜂窝,故也称米面蜂糕。

3、扒糕

是北京小吃中的夏季小吃。扒糕与凉粉一般同时出售。出售时摊贩不时的吆喝:“扒糕筋道……酸辣凉粉儿哟……”

扒糕用荞麦面制成,锅内烧开水,倒入荞面,快速搅拌,荞面熟透后,盛在盘内拍平晾凉,切成小块,再将小块扒糕削成两头薄中间厚的长条薄片盛在碗内,浇上用麻酱、酱油、好醋搅拌的汁,加上红咸胡萝卜擦的丝,浇芥茉或辣椒或蒜末均可。《燕都小食品杂咏》中称:“色恶于今属扒糕,拖泥带水一团糟。嗜痂有癖浑难解,醋蒜熏人辣欲号。”并注称:“热天之扒糕,用荞麦面蒸成饼式,浸凉水中,食者以刀割成小条,拌醋、蒜、酱油等食之。色灰黑,见之欲呕,色恶不食,于扒糕吾云亦然。”

看来《燕都小食品杂咏》的作者不喜扒糕,要按孔子“食恶不食”的教导行事。但很多老北京人虽视其色恶,乃至被醋蒜辣子的酸辣味熏得要号叫,但仍钟情于扒糕。大概是源于扒糕的原料荞麦有上乘的营养价值。《本草纲目》中就说荞麦“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能炼五脏滓秽。作饭食,压丹食毒,甚良”。今人经科学验证,认为荞麦含有磷、钙、铁及氨基酸、脂肪酸、亚油酸多种维生素的营养食品,是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首选的食品之一。《本草纲目》称养麦“甘,平寒,无毒”,还说:“酸微寒,食之难消,久食动风”,故不可多食。

4、白水羊头

是北京小吃中的精品,它是羊头用白水煮熟切片,撒上椒盐的一种吃食。色白洁净,肉片薄而大,脆嫩清鲜,醇香不腻,佐餐下酒皆宜。

京味小吃120余种,名称如下:

(根据下面的参考网址,有逐个细解。)

姜丝排叉
· 豆汁
· 自来白
· 银丝卷
· 炒肝
· 山药饼
· 冰碗
· 油茶
· 豌豆黄
· 炸回头
· 萨其玛
· 桃仁酥
· 炸糕
· 炒肝儿
· 油条
· 豆陷烧饼
· 京味水饺
· 碗糕
· 年糕
· 窝头
· 京东肉饼
· 芥末墩
· 面茶
· 墩饽饽
· 卷果
· 肉末烧饼
· 涮火锅
· 黄糕
· 蝴蝶酥
· 炸酱面 吃出浓郁的老北京风情
· 京城“通缉”羊羯子
· 灌肠
· 羊蝎子
· 扒糕
· 羊眼包子
· 爆肚
· 芸豆卷
· 褡裢火烧
· 老北京糊塌子
· 北京杏仁茶
· 北京焦圈
· 北京碗糕
· 北京豆豉
· 北京酱桃仁
· 京都藤萝方脯
· 油炸香蕉
· 仿膳豌豆黄
· 水煮鲶鱼
· 花式红烧肉
· 木瓜炖生鱼
· 鲜肉虾泥馄饨
· 菠萝虾仁炒饭
· 榆钱糕
· 盒皮大奶卷
· 北京浦五房酱肉
· 姜丝排叉
· 甜酱姜芽
· 栗子面窝头
· 水晶门钉
· 梁实秋豆汁儿
· 马蹄烧饼
· 八宝菜
· 白薯铃
· 咸甜酥烧饼、豆馅烧饼
· 北京粽子
· 馓子麻花
· 北京酱黄瓜
· 桂花糖熟芥
· 藤萝饼
· 豆汁
· 自来白
· 银丝卷
· 炒肝
· 山药饼
· 芝麻凉糕、凉糕
· 燕京酱萝卜
· 冰碗
· 油茶
· 豌豆黄
· 炸回头
· 北京麻花
· 萨其玛
· 桃仁酥
· 炸糕
· 炒肝儿
· 豆腐脑
· 干蹦
· 牛舌饼
· 蜜箅子
· 臭豆腐卷煎饼
· 水乌他
· 油条
· 杏仁酥
· 冰碗、炸年糕坨
· 雪花落 .

㈦ 北京乾隆花园有哪些建筑布局组成

乾隆花园的第一进院是从花园正门、衍祺门到古华轩。主要有古华轩、承露台、禊赏亭、旭辉庭、撷芳亭、矩亭、抑斋等建筑。

古华轩是院落的主体建筑,它坐北处中,是一座五开间歇山卷棚式的敞轩,周围带廊,檐柱间设倒挂楣子与栏杆坐凳,金柱间安放着灯笼锦的透空落地罩。

轩内是楠木本色的天花,雕刻有百花图案,十分古朴淡雅。檐前老楸一棵,是建轩前的故物,每到春夏之交,开花满树,璀璨似锦,轩也因此而取名古华。

古华轩东侧湖石堆叠的山峦主峰上,有一座承露台,四周白石雕栏环绕,承露台下山石间辟有门,洞东洞北有石阶可到台上。

禊赏亭建于1772年,亭坐西面东,坐落于须弥座平台上,面阔3间,进深3间,前出抱厦,平面呈"凸"字形,三面出歇山式顶,中间为四角攒尖琉璃宝顶,黄琉璃瓦绿剪边,檐下饰以苏式彩画。明间后设黑漆云龙屏门,挡住了亭后的高墙,有延伸花园西进之感。北侧有游廊接旭辉庭。

禊赏亭抱厦内地面凿石为渠,渠长27米,曲廻盘折,号称是"九曲十八弯",取"曲水流觞"之意,称为"流杯渠"。渠水来自亭南侧假山后掩蔽的水井,汲水入缸,经假山内暗渠流入渠内。

亭的内外装修均饰竹纹,以象征王羲之兰亭修禊时"茂林修竹"的环境,恰切地烘托了建筑的主题。亭前垒砌具有亭园情趣的山石踏步,亭檐下以刻有竹纹的汉白玉栏板围护,渲染了幽雅闲适的意境。

禊赏亭北,山石渐渐高起,其上建有一座三开间的卷棚歇山式建筑,因坐西朝东,面迎日出,取名旭辉庭。庭南斜廊下落与禊赏亭相接。

撷芳亭位于第一进院落的东南隅。其北侧为抑斋,抑斋西侧有游廊相接,游廊西延,转而向南,围成小院,自成一体。游廊转角处建一亭,名矩亭。

撷芳亭建于石山之上,高出墙垣,伫立亭中可俯瞰院内外风景。亭为四角攒尖顶,绿色琉璃瓦,黄色琉璃瓦件饰檐、脊。檐下饰以倒挂楣子,安白石坐凳栏杆。石山有蹬道,蜿蜒而上可达撷芳亭。

撷芳亭形式简洁,体量适中,又可登临远眺,成为院内重要的景观。

撷芳亭建成之后,紧接着又建造了矩亭。亭为方形,坐西朝东,四角攒尖绿剪边黄琉璃瓦宝顶。檐下饰以苏式彩画。亭内西面为游廊槛窗,上悬乾隆御笔"矩亭"匾,顶部是编织纹天花,为宫内仅有。矩亭南、北、东三面接游廊,向南可通衍祺门,向北可达露台,向东可到抑斋。

抑斋位于第一进院内的东南角,坐北向南,仅有两间,为硬山式卷棚顶,覆绿剪边黄琉璃瓦,前后出廊,檐下饰苏式彩画。前后开门,门户错置,步步锦隔扇门,余为槛窗,玻璃屉窗。室内为小佛堂,隔断之上嵌以佛龛。东间有门可暗通养性殿的西配殿佛堂。

由古华轩向北过垂花门,是乾隆花园的第二进院。乾隆花园第二进院的主体建筑是遂初堂,该建筑五开间、带前后廊、卷棚歇山顶,坐北南向。

左右出转角游廊,与东西配房的前廊相通,东西配房各五间,北三间明廊,南两间装修推出,做成暗廊,房门开在北三间的中央。配房南端出廊与垂花门两侧的倒座游廊相接。廊房相间,构成了一个整洁的三合院。

遂初堂北为花园的第三进院,它以山景为主。庭院中央峰峦叠起,洞谷相通,环山布置建筑,于幽深旷邈中略有拥塞之感。主峰上建有一座方亭,称为耸秀亭。北边是延趣楼,东南为三友轩。

耸秀亭平面呈方形,四角攒尖顶。黄色琉璃瓦件饰檐脊,其余铺绿色琉璃瓦。檐下饰倒挂楣子,下设坐凳栏杆。亭下悬崖峭壁,洞谷幽深。

登临亭内,可俯瞰园内外景致,是良好的观景点。同时,由于该亭高耸于石山之上,位置显要,加之形式简洁,外观玲珑剔透,又是园内的重要景观。

延趣楼分为上下两层,连廊面阔5间,进深3间。上覆歇山卷棚顶,以黄色琉璃瓦件饰檐、脊,其余铺绿色琉璃瓦,脊角安走兽5个。檐下梁枋饰以苏式彩画。

延趣楼的东、南、北三面出廊。廊檐部位上安倒挂楣子,下设栏杆。廊内侧安门窗以分隔室内外空间,门窗上部皆用棂条拼成步步锦形式,素朴雅致。

室内装修以多种做工精美的瓷片镶嵌装饰,既朴实淡雅,又不失皇家气度。

延趣楼初建时曾有天桥从楼上直通院内石山峰顶,到了后来,嘉庆皇帝在重新修葺时,将天桥拆去。

三友轩坐北面南,为三开间式的小轩。建于1774年。三友轩为黄琉璃瓦卷棚顶,东为硬山式,西为歇山式,三面出廊,这是一种巧借地形的屋顶构造形式,为宫中仅有。

轩明间槅扇4扇,中间两扇为门,檐下挂匾"三友轩",两次间为灯笼锦支摘窗。轩内以松、竹、梅岁寒三友为装修题材。尤为夺目的是紫檀透雕圆光罩,罩上竹叶以玉片镶嵌,构思巧妙。

东为3扇支摘窗,与乐寿堂隔窗相望。后檐皆为支摘窗,窗外为假山。西次间西墙辟窗,以紫檀透雕松、竹、梅纹为窗棂,疏密相间,雕刻精细。透过西窗,可观赏窗外玲珑的假山与翠竹青松。

三友轩的装修题材与轩外的种植物相统一,内外呼应,渲染突出了建筑主题。

落萃赏楼后是花园的第四进院落,其主体建筑为符望阁,其前山屏主峰上有碧螺亭。山屏西南有楼,形同曲尺,楼东西三间,南北五间。楼下匾额题名为"养和精舍"。符望阁之东有曲廊一段,再东为颐和轩腰廊,其西为三开间歇山顶的玉粹轩。

符望阁是第四进院落的院的主体建筑,在形制上模仿建福宫花园的延春阁。符望阁面阔、进深各五间,周围带廊,外观两层,内实三层,四角攒尖顶,蓝色琉璃瓦件饰檐、脊,其余铺黄色琉璃瓦,是乾隆花园最高的建筑。

符望阁的室内装修颇具特色,以各种不同类型的装修巧妙地分隔空间,穿门越槛之际,往往迷失方向,故俗有"迷楼"之称。室内装修制作精美,又以金、玉和珐琅等镶嵌装饰,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乾隆年间,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一,皇帝都要在此地赏饭给王公大臣。嘉庆皇帝也曾登临此阁,并有《咏符望阁》之诗咏。符望阁是宁寿宫花园中最高大的建筑,登临其上可一览紫禁城内外的秀色。

碧螺亭因其形制似梅花,构件亦以梅花纹装饰,又称碧螺梅花亭。亭平面呈梅花形,五瓣形须弥座,五柱五脊,重檐攒尖顶,上层覆翡翠绿琉璃瓦,下层覆孔雀蓝琉璃瓦,上下层均以紫晶色琉璃瓦剪边,上安束腰蓝底白色冰梅宝顶。每层五条垂脊,分为5个坡面,亦仿梅之意。

亭柱间围成弧形的白石栏板上雕刻各种梅花纹图案,柱檐下安装透雕折枝梅花纹的倒挂楣子,亭内顶棚为贴雕精细的梅花图案天花。上下檐额枋彩画为点金加彩折枝梅花纹苏式彩画。亭前檐下悬乾隆御笔"碧螺"匾,亭南架一石桥,通萃赏楼二层,东西有石阶,可通山下。

碧螺亭形体别致,色彩丰富协调,是极为罕见的亭式建筑。

玉粹轩西倚宫墙,东与符望阁相望,是仿建福宫花园凝晖堂而建造的。

轩广三间,前出廊,为覆歇山卷棚顶,绿色琉璃瓦件饰檐、脊,其余铺黄色琉璃瓦。轩内隔为三室,南称得闲室,北为佛堂,室内有通道可北通竹香馆。

轩前东南侧横亘一道以彩色石片贴面的短垣,北侧则以游廊东与符望阁相接,将玉粹轩前隔出自成一体的小院。轩南与石山相连,有蹬道可达山顶。

符望阁北为乾隆花园的最后一进院落,院内的主体建筑是倦勤斋。在第五进院的西侧有一个跨院,有北房四间,即倦勤斋西部。

南北弓形的矮墙中,辟八方门洞,门左右设彩色琉璃漏窗,门额刻"暎寒碧"3字。八方门内植树叠山,山上建有歇山式的竹香馆,十分精致。

左右各出爬山游廊,顺山势向南北跌落,北通倦勤斋,南通玉粹轩北廊,把这一小小院落分隔得十分得体,装点得趣味盎然。

倦勤斋是仿建福宫花园中的敬胜斋而建,倦勤斋坐北朝南,面阔9间,卷棚硬山顶,覆绿琉璃瓦,黄琉璃瓦剪边。前出廊,檐下绘苏式彩画。

东5间与符望阁相对,东西各接游廊,分别与符望阁东西廊相接,房廊相对,构成一个封闭的院落,自然形成东5间、西4间的格局。

东5间均为明间开门,余为步步锦支摘窗。明间檐下悬"倦勤斋"匾额。内顶棚糊以团花纹天花。从东次间东前檐柱至西次间西前檐柱建成凹字形仙楼,以纱橱隔为小室数间,设宝座床多处。

仙楼为"卍"字锦底竹丝挂檐,玉璧镶嵌,百鹿图裙板,夹纱双面绣隔心。装修精湛,为乾隆时期内檐装修之精品。中有通道与西4间连通。

西4间,顶棚饰以竹架藤萝的海漫天花,周围竹篱环绕,楼阁间仙鹤起舞,喜鹊嬉戏,姚黄魏紫,争芳斗艳,使人仿佛置身于天然美景中,实为装饰室内的通景画。

此画出自乾隆年间宫廷画师郎世宁和王幻学的手笔,裱糊于室内的墙壁上,一扫丹柱椒壁庄严单调的感觉。

南面立有一和楠木雕彩绘竹纹圆光罩,与北墙裱糊的彩绘竹篱圆光罩遥相对应。西侧一方形小亭,坐西面东。亭为木质仿竹纹,也称竹亭。

竹亭为四角攒尖式顶,上置涂金木宝顶。亭南与亭后有木质仿竹夹层篱笆。后檐两侧设门,供上下场用,此为倦勤斋小戏台,为太上皇在室内观戏而建。亭前亦设一仙楼,面西,正中上下均设宝座床,为看戏时所用。乾隆时,南府太监常在此演唱岔曲。

斋前由东西两段游廊隔成一个方整幽雅的庭院,院中古柏耸立,有十字方砖甬路,可以行进。西4间前一弧形院墙,中开八方门,通往竹香馆。

总观全园,其叠山的选石与叠置技巧,花木的艺术形象与配置,文化内涵的充实等,均称得上是皇家园林中,小巧玲珑、精湛华丽的不朽之作。整座花园既有私家园林玲珑秀巧的风貌,又与皇宫华贵富丽的氛围相协调,异常珍贵。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