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无言
⑴ 形容桃花的五言诗句
《桃花》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内裳。
《桃花》
年代: 唐容 作者: 齐己
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拟欲求图画,枝枝带竹丛。
《桃花》
年代: 宋 作者: 文同
种近短墙边,开临小槛前。倚风无限意,笑日有余妍。
枝软围深密,苞浓堕碎圆。只应芳树下,时见武陵仙。
《桃花》
年代: 唐 作者: 薛能
香色自天种,千年岂易逢。开齐全未落,繁极欲相重。
冷湿朝如淡,晴干午更浓。风光新社燕,时节旧春农。
篱落欹临竹,亭台盛间松。乱缘堪羡蚁,深入不如蜂。
有影宜暄煦,无言自冶容。洞连非俗世,溪静接仙踪。
子熟河应变,根盘土已封。西王潜爱惜,东朔盗过从。
醉席眠英好,题诗恋景慵。芳菲聊一望,何必在临邛。
⑵ 桃花无言径成路的意思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内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容,就能感动别人。
出处 《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唐代学者颜师古是这样解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桃李等树,不会说话,从不自我宣传,但是到桃李树下来的人却经常不断,树下的野地也会自然地踏出一条路来,这是因为桃李是实实在在地开出了美丽的花,结出了香甜的果,在为人们默默地服务,所以用不着吹嘘,人们自会欢迎它们。做事力求实际,不尚虚声,就叫“桃李不言”。
⑶ 描写桃花的五言绝句
《入百丈涧见桃花晚开》
年代: 唐 作者: 刘长卿
百丈深涧里,过时花欲妍。
应缘地势下,遂使春风偏。
《出见桃花盛开》
年代: 宋 作者: 张嵲
青林拥萧寺,况乃在山阴。
出见桃花发,方知春已深。
《壶中二色桃花》
年代: 明 作者: 杨基
素颊映红腮,西园共折来。
怜渠竟先落,知是最先开。
《桃花》
年代: 宋 作者: 崔鶠
残月迷春晓,桃花怯夜寒。
何人示妆洗,先傍玉阑干。
《十二月十八日会饮园夫献桃花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宋祁
今岁腊未破,明年春尚赊。
天教催朔气,先作塞南花。
《题桃花小禽图》
年代: 明 作者: 止庵法师
檐外雨初晴,幽禽四五声。
桃花无限思,留客看清明。
《桃花》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桃花坑山》
年代: 宋 作者: 释鉴
地僻人居少,林深路转迷。
桃花流水细,不异武陵溪。
《桃花》
年代: 宋 作者: 舒邦佐
恨题玄都观,欢入武陵溪。
花面无今古,人心自笑啼。
《二月博二十四日馆宿兴宗舍后桃花盛开偶书牖》
年代: 宋 作者: 司马光
金马春寂寂,农桃随意开。
夕风零落尽,不待主人来。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桃花坞》
年代: 宋 作者: 张栻
花开山与明,花落水流去。
行人欲寻源,只在山深处。
⑷ 我用桃花无言趁夜开作上联,求下联。谢谢了。
上联:我用桃花无言趁夜开
下联:谁能明月有心随天去
上联:我用桃花无言趁夜开
下联:谁知明月有心随天起
上联:我用桃花无言趁夜开
下联:谁将明月有心随天落
上联:我用桃花无言趁夜开
下联:谁知明月有心随时去
⑸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两人
⑹ 桃花有意千层雪,桃季无言一对联
浪花有意千重雪
桃李无言一队春
出自
《渔父》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⑺ 关于桃花的五言诗句
《入百丈涧见桃花晚开》
年代: 唐 作者: 刘长卿
百丈深涧里,过时花欲妍。应缘地势下,遂使春风偏。
《出见桃花盛开》
年代: 宋 作者: 张嵲
青林拥萧寺,况乃在山阴。出见桃花发,方知春已深。
《壶中二色桃花》
年代: 明 作者: 杨基
素颊映红腮,西园共折来。怜渠竟先落,知是最先开。
《桃花》
年代: 宋 作者: 崔鶠
残月迷春晓,桃花怯夜寒。何人示妆洗,先傍玉阑干。
《十二月十八日会饮园夫献桃花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宋祁
今岁腊未破,明年春尚赊。天教催朔气,先作塞南花。
《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不知旧行径,初拳几枝蕨。三载夜郎还,于兹炼金骨。
《桃花》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金谷桃花》
年代: 唐 作者: 许浑
花在舞楼空,年年依旧红。泪光停晓露,愁态倚春风。
开处妾先死,落时君亦终。东流两三片,应在夜泉中。
《桃花》
年代: 唐 作者: 薛能
香色自天种,千年岂易逢。开齐全未落,繁极欲相重。
冷湿朝如淡,晴干午更浓。风光新社燕,时节旧春农。
篱落欹临竹,亭台盛间松。乱缘堪羡蚁,深入不如蜂。
有影宜暄煦,无言自冶容。洞连非俗世,溪静接仙踪。
子熟河应变,根盘土已封。西王潜爱惜,东朔盗过从。
醉席眠英好,题诗恋景慵。芳菲聊一望,何必在临邛。
《桃花》
年代: 唐 作者: 齐己
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拟欲求图画,枝枝带竹丛。
《坐中有一桃花自屋栈飞因而即事》
年代: 宋 作者: 戴栩
幽意静中见,春风处处通。层阶生晕碧,罅瓦落飘红。
禅语关诗趣,寒阴出酒功。人家社日近,翠饵捣香蓬。
《桃花》
年代: 宋 作者: 李处权
照水桃花树,春风灼灼开。虽非天上种,何异观中栽。
帝子吹笙罢,渔人信棹回。故园何处是,目尽望乡台。
⑻ 桃李无言什么意思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指桃李两树虽不能言,然其花艳丽,其果可口,众人纷纷摘之,於是树下为之践踏成路。后喻人心诚忠实,德才兼备,自可感召人心;亦喻注重事实,不尚虚声,常用此语。
⑼ 浪花有意千重浪,桃花无言一江春.
浪花有意千重浪,
桃花无言一对春。
一壶酒,一竿纶,
世上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
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鸥,
万顷波中得自由。
⑽ 成语桃李无言的出处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拼音】: táo lǐ wú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解释】: 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出处】: 宋·辛弃疾《一剪梅·独立苍茫醉不归》词:“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拼音代码】: tlwx
【近义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用法】: 作宾语、分句;指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