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花园乐队
① 查斯特·贝宁顿是如何自杀的
7月20日,林肯公园(Linkin Park)主唱查斯特·贝宁顿(Chester Bennington)上吊身亡。一代巨星的突然离世让粉版丝受到极大打击,而他权轻生这天正巧是已故好友“声音花园”乐队主唱克里斯·康奈尔(Chris Cornell)的53岁冥诞。
选择上吊的手法相同,也同样没有留下任何遗书,警方调查发现,查斯特房内有几个空酒瓶,但没有找到使用过毒品的痕迹,让人不禁感叹,他可能是因为童年遭性侵的阴影,加上走不出好友骤然离世的悲伤,才会想不开走上绝路。
一颗摇滚的心就这样停止了跳动,我想没有人知道他在死前经历什么,希望天堂不会有悲伤。
② 中国民谣歌手有哪些 民谣起源于哪里有哪些著名的民谣歌曲
问题一:中国民谣歌手有赵雷、宋冬野、周云蓬、郝云、老狼、赵照、曹方、马頔、李志、陈粒、张玮玮、钟立风、贰佰、万晓利、花粥、尧十三等。
问题二:中国民谣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在两汉历史上,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民谣,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各地风俗民情的反映,也有民众对于时事所做的道德评判,抑或借某些事件的发生宣泄积累的不满情绪。
正如《诗经·将仲子》所云:“人之多言,亦可畏也。”民谣的歌词简单,琅琅上口,广为传唱,因此为各个时期的政权所重视。
英国民谣(English Banad),起源于中世纪末期,即12、13世纪,兴盛于14、15世纪,复兴于18、19世纪,是英国最古老的诗歌形式之一。它主要包括两大部分,英格兰民谣和苏格兰民谣。
问题三:《成都》、《三十岁的女人》、《鼓楼》、《玛丽》、《同桌的你》、《睡在上铺的兄弟》、《童年》、《大学自习室》、《窗外》、《橄榄树》、《在希望的田野上》、《采蘑菇的小姑娘》、《青春舞曲》等。
(2)声音花园乐队扩展阅读:
当下中国民谣歌手的代表人物:
1. 赵雷
赵雷,1986年7月20日生于北京,中国内地民谣歌手、音乐人。2011年,赵雷发行个人第一张唱片《赵小雷》,专辑收录的主打歌曲《南方姑娘》被众多歌手及乐迷翻唱,赵雷也因此被更多人认识受到关注。
2. 宋冬野
宋冬野,1987年11月10日出生于中国北京,中国民谣歌手,音乐创作人。2009年,在豆瓣以独立音乐人的面貌,推出歌曲《抓住那个胖子》、《年年》、《嘿,裤衩儿》等歌曲。2011年,宋冬野推出歌曲《安和桥》、《就在不远的2013》。
3. 尧十三
尧十三,原名唐尧,1986年8月25日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中国内地男歌手,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2011年,加入麻油叶民间民谣组织 ;同年,推出个人原创单曲《瞎子》。2012年,为电影《浮城谜事》弹奏吉他曲《我想弹琴给你听》。
③ 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自缢身亡歌迷在其住宅外献花悼念
据外媒报道,知名美国摇滚乐团林肯公园(Linkin Park)主唱查斯特·贝宁顿(Chester Bennington),于美东时间版7月20日上午9时许,被人发现权在美国加州洛杉矶的住宅内上吊自尽,终年41岁。
为表达悼念,查斯特粉丝在其住宅外置花悼念,同时也在纸上表达对查斯坦的思念与哀悼。
④ 查斯特·贝宁顿曾经的辉煌你知道多少
林肯公园的主唱查斯特·贝宁顿Chester Bennington,今天早上在洛杉矶帕洛斯弗迪斯的一个私人庄园自缢身亡,年仅41岁。此消息已得到洛杉矶警方证实。
不少人是完全无法接受这个消息的,因为这个消息就像开玩笑一般的蹦了出来,但可惜的是,他却是真的。
在查斯特·贝宁顿发布的上一张直径克里斯康奈尔的专辑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在宣泄自己的抑郁情绪,但最终没能将他留住。
一颗摇滚的心就这样停止了跳动,我想没有人知道他在死前经历什么,但今天全世界注定是悲伤的!!! 摇滚原本是让人热血沸腾的,但此刻的摇滚是令我心碎的。
⑤ 为什么查斯特自杀让人如此震惊
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Chester Bennington于当地时间7月20日早上,在洛杉矶
帕洛斯弗迪斯的一个私人庄园自缢身亡,年仅41岁。
Chris去世后,Chester还为他写下悼文。对于Chester的自杀,亲友表示震惊但不意外,因为Chester曾经透露过想自杀的念头,他曾表示自己童年时被虐待,导致他医生无法走出阴影,也导致他长期酗酒和嗑药来疗伤。
目前,洛杉矶警方仍在调查Chester的死因。
⑥ 谁能列举几个slash比较出名的作品
专辑名称:《Slash》 发行时间:2010年4月6日专辑封面
专辑介绍
原枪花乐队吉他手Slash的同名个人专辑,同时也是他真正意义上的首张个人专辑正式发行。在两支变化莫测的乐队里呆了25年后,Slash为被称为“弹药”而感到欣慰。Slash说:“这是非常畅快的。我会带着新的想法回到Velvet Revolver乐队”。《Slash》由埃里克·瓦伦丁(Eric Valentine)制作,简的嗜好的贝斯手克里斯·钱尼(Chris Chaney)和九寸钉的鼓手乔什·弗雷泽(Josh Freese)负责所有歌曲的节奏部分。专辑中大部分歌曲的创作是由Slash完成的,每首歌的主唱则由他亲自挑选。黑眼豆豆的女主唱菲姬、摇滚小子(Kid Rock)、摩托头的主唱莱米·凯尔密斯特(Lemmy Kilmister)、Maroon 5的主唱亚当·莱文(Adam Levine)、七级炼狱的主唱M. Shadows、黑色安息日主唱Ozzy Osbourne、傀儡乐队主唱伊基·波普、前声音花园主唱克里斯·科内尔、Cult乐队主唱伊恩·阿斯特伯里(Ian Astbury)、前涅盘乐队鼓手戴夫·格罗尔等众多明星都为专辑献上了自己的歌喉。Slash对这些好朋友的友情客串非常满意,他说:“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我把想合作的艺人都找来,这些合作很新鲜,并且非同凡响。最令我感动的是每个人都倾力而为,大家都想把事情做好。整个过程让我们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 发行公司:Dik Hayd Records
专辑曲目
1. Ghost (feat. Ian Astbury & Izzy Stradlin) 2. Beautiful Dangerous (feat. Fergie) 3. Crucify the Dead (feat. Ozzy Osbourne & Taylor Hawkins)乐队合照(16张) 4. Back from Cali (feat. Myles Kennedy) 5. Promise (feat. Chris Cornell) 6. By the Sword (feat. Andrew Stockdale) 7. Gotten (feat. Adam Levine) 8. Doctor Alibi (feat. Lemmy) 9. Watch This (feat. Dave Grohl & Duff McKagan) 10. I Hold On (feat. Kid Rock) 11. Nothing to Say (feat. M. Shadows) 12. Starlight (feat. Myles Kennedy) 13. Saint is a Sinner Too (feat. Rocco DeLuca) 14. We're All Gonna Die (feat. Iggy Pop) 15. Mother Maria (feat. Beth Hart) (Uk Bonus Track) 16. Sahara (feat. Inaba Koshi) (Uk Bonus Track) 17. Paradise City (feat. Fergie & Cypress Hill) (Uk Bonus Track) 18. Chains and Shackles (feat. Nick Oliveri) 19. Baby Can't Drive (feat. Alice Cooper. Nicole Scherzinger. Steve Adler and Flea)
⑦ 查斯特贝宁顿为什么自杀
外媒猜测,Chester选择在7月20日自杀的原因跟他极其要好的朋友、Soundgarden(声音花园)乐版队以及Audioslave乐队主唱权Chris Cornell有关,因为7月20日是Chris Cornell的诞辰。而Chris Cornell 于今年5月17日上吊自杀,享年52岁。Chris去世后,Chester还为他写下悼文。
对于Chester的自杀,亲友表示震惊但不意外,因为Chester曾经透露过想自杀的念头,他曾表示自己童年时被虐待,导致他医生无法走出阴影,也导致他长期酗酒和嗑药来疗伤。目前,洛杉矶警方仍在调查Chester的死因。
⑧ 垃圾摇滚的回忆故事
从1994年开始,每年的春天都有了一个纪念的理由。纪念一段摇滚岁月的传奇,纪念一个传奇的黯然消逝。在春天乐此不疲的纪念中,人们把岁月的灰尘郑重地擦掉,让传奇露出原初的光泽。事实上,在几年以前,已经有人开始厌倦在纪念中度过春天了,或许他们是不愿看到传奇被这样地对待——像青春的纪念品一样,在一天中被擦亮,然后在一年里束之高阁,留下的仅是一个狂欢的理由。
四月的周末,乐队们聚集到酒吧。腰间的随身听里也许装着金属、朋克、英式或者Hip-Hop的唱片,但这晚他们前来上演的是同一种音乐。乐队名单里或许有些陌生的名字,而他们必唱的曲目观众已经了如指掌。他们开始了整晚的翻唱,哪怕是不稳的节奏和失准的英文也能唤起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这里的夜晚很奇妙,人们因为拥有相同的记忆而激动;在失真吉他的倾诉中,场地内外经历着时空的置换,人们仿佛站在世界的极点,前后左右都是西雅图的方向。当这仪式变成习惯,即便纪念的情感犹如丝绒般高贵,十年下来也蘸染了抹布的味道。狂欢需要理由么?在我们如今的理解中,狂欢应该是随时随地由心而发的。可是我们仍不甘心放过任何一个狂欢的理由,那正说明它是我们不曾拥有的。 4月8日,大洋彼岸传来柯特·科本(Kurt Con)的死讯。在那之前,中国乐迷的青春期已经开始了。
九十年代初,如果你尚在学校里勉强着,肯定认识一个试卷上永远考不到的英文单词“Alternative”,而且知道一种字典里也找不到的解释——“非主流”,或者叫它“另类”也可以。当时懂得这个词的人也确实属于另类——在学校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骑着自行车旷课找人翻录摇滚磁带,对美国的向往一点不少。每一个人都在孤立中,努力搜索志同道合者和交流的快乐,同时为能早一天成为专业乐迷而努力,在课本的遮挡下翻译歌词,进行额外的英语修炼。
非主流的概念到来之前,资讯匮乏的中国乐迷几乎有着相同的信仰,过着一种普遍的精神生活:一边寻找和收集摇滚史上的经典唱片,一边向重金属强壮有力的胸膛扑去。重金属无疑收容了青春期的暴躁。在中国,它比革命性的朋克乐更早地占据人心,其功效性也让人爱不释手——乐迷可以先用它的吵闹赶走看不顺眼的人,再借它的辛辣和硬朗撑起自己发育中的身躯,并留起一头精心梳理的长发。
谁不盼望能在一个秘密的早晨占领学校的广播室,让操场的大喇叭轰出“齐柏林飞艇”(Led Zeppelin)或者“金属制品”(Metallica)的音乐?可仅有的理智告诉我们:那是不可能的。权衡过几十种自杀的方式之后,日子还得过下去。在憋闷和屈辱之中,宗教般的重金属仍然威猛挺立着,年轻的身体却累了。青春渴望一种更有亲和力的召唤,渴望被理解和涂抹上更鲜艳的色彩,也曾偷偷地想过换一件比皮衣更舒服些的行头。
电台DJ引进“非主流”这一概念已值九十年代初,迟是迟了些,不过更便于我们感受完整的景观。人们不仅听到了“音速青年”(Sonic Youth)、“恐龙二世”(Dinosaur Jr.)、“简的嗜好”(Jane’s Addiction)和“小妖精”(Pixies)这些八十年代非主流代表乐队的唱片,还很快地认识了“声音花园”(Soundgarden)、“蜜浆”(Mudhoney)、“涅盘”(Nirvana)、“珍珠酱”(Pearl Jam)、“石庙向导”(Stone Temple Pilots)、“叫树”(Screaming Trees)、“讨厌鬼”(Melvins)和“泰德”(TAD),得知在“非主流”模糊的范畴下还有一个更具体的分类“垃圾摇滚”(Grunge)。或者也可以叫它“邋遢摇滚”,反正在字典里一样找不到确切的翻译。无论如何,在有着金属的张扬、朋克的热忱和实验探索的声音中,青春得到了更彻底的安慰,孤独感和哀伤有处落脚了。
不仅仅是追随,我们也目击了“碎瓜”(Smashing Pumpkins)和“红辣椒”(Red Hot Chili Peppers)杀入主流的过程。继硬摇滚和重金属之后,中国乐迷开始了又一段共同的记忆。断代史式的唱片收藏宣告结束,从此跟上了美国的步伐,一步也没再落下。所以,柯特·科本去世的那天我们能够记忆犹新,在他生活的27年里,至少有3年是有我们陪伴的。他被脆弱和迷茫轰死在辉煌里,我们一样觉得他是烈士,会把四月献给他的亡灵。 一开始我们还说不清乐队在非主流的小厂牌发行唱片有什么样的意义,只觉得那是件很酷的事,起码它是小众,和别人不一样。1983年左右,美国的朋克摇滚蓄起了长发,朋克和金属之间水火不容的局面开始缓解。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一些五花八门的后朋克乐队因为独立于主流场景而有了“非主流摇滚”这个集体称谓。非主流摇滚囊括了来自吵闹的流行乐、后硬核朋克、疯克金属、流行朋克和实验摇滚的所有元素,为之后的垃圾摇滚奠定了基础。乐队中的大多数都签约于独立厂牌(事实上若他们跑到大厂牌旗下日子也不会好过,难以得到真正的尊重)。
当我们终于领会到独立精神的含义,非主流摇滚已经变成了九十年代最火爆的音乐形式。以“傀儡”(The Stooges)和“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那种泥泞、黑暗的音效为基础的垃圾摇滚,继承了朋克乐的热情和八十年代早期美国硬核的独立思想,虽然吉他直接源自早期的金属乐,但审美已经远远脱离了它,抑扬顿挫的动力美学与模糊、失真吉他一起成为了辨认这一流派的标志性记号。1991年,垃圾摇滚乐队“涅盘”的专辑《别在意》(Never Mind)在商业上大获成功,这事不仅使“涅盘”很快跨入主流,而且被看做整个非主流运动的重要划分点。相比由涅盘乐队开始的第二波浪潮,以“绿日”(Green Day)、“蜜浆”(Mudhoney)和“声音花园”(Soundgarden)为代表的第一波垃圾摇滚乐队更为重型。而“涅盘”比他的前辈更具旋律性,他在音乐、歌词中渗透出的内省和焦虑也成为了垃圾摇滚乐的标志之一。“涅盘”跨入主流之后,垃圾摇滚丢失了很多独立性以及与朋克乐的关联,成为了九十年代硬摇滚中最流行的风格。
垃圾摇滚突围主流以后没多久,后垃圾摇滚出现了。与1992年初“涅盘”爬上排行榜首仅隔几年,“布什”(Bush)和“蜡盒”(Candlebox)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后垃圾摇滚多指一批在西雅图垃圾摇滚袭击主流后昙花一现的乐队——垃圾摇滚度过全盛期后,九十年代中期至末期组建的乐队又掀起了新的浪潮——他们中的一些在出了一张精彩专辑之后迅速报销;另一些也能够一张专辑接一张专辑地火下来。“韦泽恩”(Weezer)、“集体灵魂”(Collective Soul)、“胜过以斯拉”(Better Than Ezra)、Seven Mary Three、“现场”(Live)、“银椅子”(Silverchair)、“海绵”(Sponge)仍然在出唱片,而“信条”(Creed)和“火柴盒20”(Matchbox Twenty)到如今也卖得很好。西雅图的乐队们深深扎根于八十年代地下非主流摇滚,后垃圾摇滚则受垃圾摇滚的影响,效法了垃圾摇滚的风格和声音。除此之外,还从八十年代早期的刺耳流行乐、流行朋克、斯加乐复兴(Ska Revival)、非主流金属和经典摇滚专辑中汲取能量。他们一边保持内省和焦虑,一边又把自身搞得极端严肃,不过也有一些乐队用鬼马的幽默感替换了垃圾摇滚代表性的阴郁。这一切使后垃圾摇滚从诞生之日起就干脆地成为了一种主流和商业的风格。新世纪来临之时,后垃圾摇滚依然流行。 大洋彼岸的人有幸参与传奇的书写,这是多么令人羡慕哦!相比之下我们又经历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呢?我们是连文化大革命都没见过的一代人,没吃过什么苦又有一肚子的苦恼,苦恼之一就是我们不能轻松地出去看看世界。在花枝招展的青春期,除了破仔裤和印着涅盘乐队唱片封面的T恤衫,中国的垃圾摇滚乐迷不知道还能穿些什么。就连破仔裤和乐队图案的T恤衫也是从国外照片上看来的。
其实不仅是我们,美国的垃圾摇滚青年也在那些照片前调整着自己的步伐。在看到“蜜浆”和“涅盘”的唱片封套以后,一些乐队改变了自赏的演出方式,舞台表演开始变得越来越生动。随后,像“珍珠酱”这样的乐队也感觉到了压力,努力在舞台上表现得更令人激动,每次演出都像发起一场运动那样费尽苦心,而不只是主唱戳在麦克风前唱歌。
在运动的开始阶段,即使美国各城市的垃圾摇滚现场也有着彻底不同的氛围。东海岸,是一些偏执的光头朋克摇滚;在西雅图,磕了药的男男女女脸上带着微笑晃来晃去。也许正像我们一样,城市越孤立,怪人就越多,也就越热闹。在声音花园乐队的演出上,有穿法兰绒的哥们儿,有歌特范儿的,有金属范儿的,都很够味儿。在波士顿、纽约和华盛顿的现场,你要是想演给硬核光头看的话,现场就有十个人;要是只想演给鸡冠头看,现场就有一个人,总之是找不出成气候的观众。刮光头的、留山羊胡的,不一而足,就像怪厮大集合。
通过“珍珠酱”1993年的那首《活着》(Alive)的MV,MTV电视台开始接受“舞台跳水”的激情场面。蜜浆乐队1989年第一次去英国演出的时候,英国还没有“舞台跳水”这种事,通过MTV的传播,当他们第二次再去的时候,英国人就掌握了自己的方式——他们在舞台前添设了一个小台子,观众排队上去一次一个人地往观众群里跳。这种斯文的英式“跳水”给蜜浆乐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演出现场的另一类人物是摄影师,查尔斯·皮特森(Charles Peterson)就是其中较著名的一位。他成功的要诀在于既是观众的一部分也是舞台的一部分。他把相机伸到乐队面前的时候,往往正和乐队一样醉得一塌糊涂,这使他被贴上了“不清楚摄影师”的标签。但是在乐队看来,恰恰查尔斯拍摄的图片抓住了音乐的速度和激情,他去拍照并非受哪支乐队之托,镜头中的人物却都像是他的朋友。说不清他究竟是怎么拍照的,其他摄影师都在三首歌过后被轰下了舞台,他却能幸运地用镜头享受和靠近音乐。这个在1986至1990年间为《汽车商人》杂志拍小货车图片的人,就像一个地下工作者,用公家的胶卷记录了一场如火如荼的运动。由于是黑白照片并使用了让人显得苗条的效果,照片中的古怪观众看起来竟是那么歌特,乐队看后都蒙掉了,他们的音乐可完全不是那样的啊!当然,垃圾乐迷和歌特乐迷是不可能混淆的,在样貌上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符号。鉴于垃圾摇滚的开放心态,乐迷在着装上与其他音乐风格的追随者不免有重合的部分,却又有着微妙的区分。和朋克相似的是,垃圾乐迷也穿乐队图案的T恤、破牛仔和从廉价商店淘来的旧衣服,但他们不会像朋克那样貌不惊人死不休地毁掉头发,不会把脑袋染成粉色并在脸上穿几个钢钉;更不要说铁链子,这点甚至区分于非主流摇滚乐迷,非主流乐迷会像朋克那样带上条铁链子让自己显得更酷,但垃圾乐迷不会,在他们眼里酷不酷不在于身上带着多少金属。说到着装,此刻Grunge最应该被翻译成“邋遢”——脏乱但必须随意的长发、一件或两件印有衷爱乐队的T恤衫、一件领尖钉着纽扣的衬衫或者棉绒套头衫、旧货外衣、破牛仔或是灯心绒的裤子或裙子、条纹袜子外加一双Converse鞋,以及几处不专业的文身(一些人是在科本死后才去纹的)。无论把这些符号做怎样的搭配,它们都表示着垃圾摇滚不仅仅是非主流摇滚的一个分支,而是一种态度。
垃圾摇滚的态度就是心态的开放。它推倒了横亘在金属和朋克中间的大墙,融合了各种音乐元素,完成了青春应有的尝试。但也因为它的包罗万象,致使垃圾摇滚缺少鲜明并彻底的时尚感,一代乐迷经历了成长的惶惑以后,逐渐把它束之高阁。当年风头乐队的成员在今天发出这样的感叹:“来看我们乐队演出的新鲜血液越来越少,越来越少。观众也和我们一起变老了。现在的孩子对什么感兴趣,我真是说不上来。”
垃圾摇滚之于我们,始终是一段光辉的岁月和年轻的标准之一。它淡出了历史舞台,我们的青春却没有结束。
⑨ chriscornell为什么自杀
据国外媒体报道,北京时间5月18日,声音花园乐队(Soundgarden)主唱克里斯-科内尔(Chris Cornell)被发现在底特律的一家宾馆死亡,终年52岁。Chris Cornell一生饱受毒品和抑郁的纠缠,周三晚间上吊自杀前不久他才与乐队成员完成了一场音乐会。经法医鉴定,Chris Cornell死因为上吊自杀。
据警员表示,Chris Cornell被发现死在底特律的一家酒店,后他的家人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发言人詹姆斯马丁内斯表示,韦恩县验尸官周四进行了尸检,并裁定他的死因是上吊自杀。
音魔合唱团 (Audioslave)主唱 Chris Cornell 的第二张个人专辑,不仅依靠深具才气的创作才华外,他那变识度极高的迷人嗓音,都是最佳注册商标,在2001年Rage Against The Machine主音Zack De La Rocha宣布单飞展开个人音乐事业后,其余团员偕同Chris组织起Audioslave重新整合再出发。2002年推出首张同名专辑《Audioslave》,缔造全球近五百万张销售量,2002——2004接连推出五首摇滚榜Top 10单曲,第二张专辑《Out Of Exile》迅速突破百万门槛,并成为首张美国冠军专辑,曾坐上主流摇滚榜亚军单曲〈Doesn't Remind Me〉,获得48届葛莱美"最佳硬式摇滚演出"提名。在2007年2月15日 Chris Cornell 宣布因音乐理念不合而退出 Audioslave乐团。
在此张专辑中 Chris 创作了许多不同风格的歌曲,包括 blues, psychedelia, and country. 专辑曲目有前张专辑的 "You Know My Name" - 电影'皇家赌场' 的主题曲, "Billie Jean" 迈克尔杰克逊 的畅销曲, "No Such Thing" 将会是美国宣传的主打单曲,在英国则以 "Arms Around Your Love" 替代。
007之皇家赌场主题曲。美国创作型男歌手克里斯·康内尔(Chris Cornell)负责创作007系列电影的最新一集《Casino Royale》的主题曲。
⑩ 哪位同人有月蚀乐队的简介
乐队简介:
月蚀乐队的前身是福建地区地下乐队圈内朋友熟悉并且喜欢的奠乐队。奠乐队于2003年11月左右组建,于2005年4月正式更名为月蚀。该乐队从组建以来一直吸收各种风格金属乐元素,力图使自己的作品更加丰满完整,这是支在成长中的乐队。
成立该乐队的想法是在一次演出之后,曾经同属另一支死亡金属乐队的吉他手张书贻和贝斯手苏元煌,他们想组建一支更加旋律化的带有哥特风格的金属乐队,这种想法与从河北来福州散心的唐博不谋而合,于是三个有着共同爱好的年轻人走到一起,他们找到了鼓手小猫,键盘手陈策,经过了几场演出后确立了乐队的风格。一段时间后,小格作为女声主唱加入乐队,一支阵容齐整的哥特金属乐队成立了。在福建这个摇滚沙漠省份,他们经过为数不多的现场洗礼,日渐走向成熟。2004年12月底,节奏吉他手小菜的加入使乐队的人数达到7人,音乐整体感觉更加丰满。
月蚀乐队始终坚持原创路线,作品深受欧洲旋律死亡金属,黑金属以及哥特金属的影响,大多反映了个人内心深处关于生活深层次地探讨,歌词中充满悲伤、黑暗、阴郁。乐队到目前为止共有原创作品10余首,比较能代表乐队风格,且较受朋友们欢迎的作品有《沉》、《Who cares me》、《永远没有永远的永远是永远》。
就现场效果来说,月蚀在福建地下乐队里边可以说是最好的之一,乐队曾经在福州、厦门、泉州各地多次演出,场场演出必有疯狂甩头,POGO的场面,观众反响热烈,这在福建本土乐队中是较为罕见的。
乐队的发展也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地下金属厂牌“殇”在听了小样《永远没有永远的永远是永远》以后,决定将其收入即将制作发行的中国地下金属合辑《死夜3》;中国地下音乐网(www.democn.com)在其论坛中开辟了月蚀乐队专门讨论版块;而作品《Who Cares Me》也被收入《我爱摇滚乐》第45期。
2005年9月,原键盘手陈策因为个人原因离开乐队,随后,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黄鹤明加入乐队成为新任键盘手。11月底,乐队人员再次变动,小菜离队,新任节奏吉他手郭海加入。
2005年12月29日,乐队在福州“爵士•蓝调”酒吧举办了“月蚀乐队2周年纪念专场演出”,这是乐队成立2年以来在福州的第一次专场演出。当晚现场气氛极为火暴,乐队所有成员均化妆登场,从视觉上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力,月蚀再一次展现了在当地无与伦比的现场冲击力。
2006年初,乐队自主制作完成《沉》、《Way Out》、《Sacrifice》、《无法救赎》等四首小样作品,并在网络上流传,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上月蚀的作品。
2006年3月,键盘手黄鹤明由于个人原因退出,乐队进入暂时的休整期,进行一些音乐上的探索,准备着新一轮的蓄势待发。
月盈则众星暗 月蚀则天地暗
乐队设备:
吉他:IBANEZ JEM7D/IBANEZ RG470
吉他效果器: BOSS GT-8 /DIGTECH GNX3/MT-2
音箱:百威BANDIT 112
贝司:握威6弦巡洋舰
键盘:KORG N364
鼓:珍珠七鼓,知音嚓片,TAMA HP900双踩
乐队大事记:
2003年11月底 奠乐队成立于福建福州。
2003年12月6日 参加福州中洲岛摇滚之夜演出,这是乐队成立以来第一场演出。
2004年初 小格加入乐队成为女声主唱。
2004年4月 参加福建师范大学“爱在身边”募捐义演。
2004年4月26日 应邀赴厦门参加“莱雅摇滚音乐会”。
2004年5月22日 参加福建师范大学第三届校园原创音乐会。
2004年9月3日 乐队再次赴厦门参加“厦门沙滩摇滚音乐节”,做了乐队成立以来的第一
个专场演出。
2004年圣诞节 连续两天参加在福州举办的圣诞摇滚夜演出。
2004年底 节奏吉他手小菜加入。
2005年4月9日 应邀在泉州“在路上”酒吧做专场演出。
2005年4月28日 参加福州“蓝调爵士”酒吧"朋克大战金属战士"演出。
2005年7月8日 参加福州"声音花园2周年"纪念演出。
2005年9月 键盘手陈策离队,黄鹤明加入。
2005年10月19日 以嘉宾乐队身份参加声音碎片乐队全国巡演福州站的演出。
2005年10月30日 参加“福建高校新音乐联盟”福建行政学院摇滚专场。
2005年10月31日 参加福州“夜猫”酒吧万圣节摇滚party。
2005年11月7日 以嘉宾乐队身份参加军械所乐队全国巡演福州站演出。
2005年11月底 节奏吉他手小菜离队,郭海加入。
2005年12月29日 在福州“爵士蓝调”酒吧举办2周年纪念专场。
2006年3月 键盘手黄鹤明离队。
乐队成员信息:
唐博,主唱,目前成员,查看详细信息
小格,主唱/和声,目前成员,查看详细信息
苏元惶,贝司手,目前成员,查看详细信息
小猫,鼓手,目前成员,查看详细信息
郭海,节奏吉他手,目前成员,查看详细信息
张书贻,主音吉他手,目前成员,查看详细信息
陈策,键盘手,以前成员,查看详细信息
小菜,节奏吉他手,以前成员,查看详细信息
黄鹤明,键盘手,以前成员,查看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