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三花 » 桃花搭渡3

桃花搭渡3

发布时间: 2021-02-15 01:43:52

① “竹外桃花三两枝”的全诗是什么

《惠崇春江晚来景》 -苏轼源(宋代)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② 纤纤青丝为君系,三生三世桃花渡 什么意思

青丝是指头发吧~感觉第一句应该是一个姑娘的头发是为某个男子而系上的~第2句我也不是很懂~轮回三辈子都从某片桃花林走过吗?

③ 桃花渡在哪

确定是"桃花"
还是说桃叶渡么?如果是的就是再南京

④ “竹外桃花三两枝”,它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中的诗句。

全诗: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 · 苏轼

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4)桃花搭渡3扩展阅读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第一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第二首诗题“飞雁图”,对大雁北飞融入人的感情,侧面表现了江南春美。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宋徽宗即位后,苏轼相继被调为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朝廷颁行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

⑤ 桃花三悦三是什么意思

你说的这个应该是“桃花三月三”吧?指的应该是桃花在三月初三日开放。
注:
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三月三,古称“上巳节”,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这天人们都到江水边洗掉身上的污垢,消灾除邪。《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传说这天鬼魂到处出没,家家户户晚上要在房间里放鞭炮炸鬼。
三月三,也是传说中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传说这一天也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因此又称“王母娘娘千秋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日子逐渐演变成祀神活动。
传说
农历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
农历三月三,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军事与战争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宫观在三月三日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道教信徒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颂经祈祷。
农历三月三,在历史传说中是黄帝出生的日子,春秋时代的历史典籍中就有三月三登具茨山朝拜黄帝的记载,唐代以后,渐成规制,绵延至今。
习俗
汉族
台湾、福建地区三月三为“三月节”,“采鼠麹(曲)草,合米粉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帝《台湾府志》),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扫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汉族过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也是男男女女出游踏青的日子。唐代诗人杜甫写有“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宋代欧阳修也在一首词中写道:“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这些都说明,三月三的习俗,唐宋时期仍在盛行。
在江汉流域,有“三月三,地(荠)菜煮鸡蛋”的习俗。这一天,人们会将新鲜荠菜花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与鸡蛋等一起煮。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曰:“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诗文中的“地米菜”即是地(荠)菜,传说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不仅可以驱鬼保平安,还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
畲族
在畲族民众中,三月三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
传统的“三月三”,又称“乌饭节”,传说这天为谷米的生日,家家要吃乌米饭。据悉,畲族的“乌饭节”源于一名畲族将军带领畲民起义,反抗唐统治者的一场斗争。而乌饭是用一种叫“乌稔子”的野果的汁液,把糯米饭染黑制成。
畲族三月三歌会也十分著名。夜幕降临时,则举行篝火会,竞相对歌。节日里还要赶舞场,跳起火把舞、木拍灵刀舞、竹竿 舞、龙灯舞、狮子舞、鱼灯舞。同时还有问凳、操石磉、腹顶棍、操杠、赶野猪等畲族民间竞技。
壮族
三月三歌圩,又叫歌婆节,是壮族的重大节日。壮族三月三歌节这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
三月三歌墟那天,青年男女三五成群,互找对象以歌对答,此起彼伏彻夜不息。所唱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一不唱。在歌圩中,还有抛绣球作为定亲信约的,所以,它又是恋爱中青年传达情意的场合。
侗族
“三月三”是报京侗族的一个民俗节庆,大约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有关“三月三”侗族节日的来历,传说很多。后人统一为“播种节”。其一,农历三月将开始农时播种。村民们举办农忙前的播种节,痛痛快快地玩几天。过了“三月三”节,寨上将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专心一意的搞好农业生产。其二,三月春暖花开,是男女青年播种爱情的好时光。
如今的“三月三”节已成全寨人请客会友,广交亲朋,相爱定情,经商贸易的综合性节日。
布依族
三月三是布依族隆重的传统节日。古时称为"地蚕会",适逢冬去春来、春耕播种时节,村里的男女老少带着家炒的玉米花,一同到田间地头踏青,吃玉米花、唱山歌。这也象征着把田里的害虫都吃掉,期盼当年获得丰收。后来,布依族的"三月三"又演变为布依族的情人节,青年男女同来到山坡上对唱情歌。
瑶族
瑶族的“三月三”,又叫“干巴节”。相传在很久以前,野兽经常出入瑶族村寨伤人、损坏庄稼,为了保卫家园,寨子的民族英雄盘古率勇士上山狩猎、捕杀猛兽,盘古不幸被羚羊用角顶破腹部而当场死亡。那天正是农历的三月初三,为了纪念民族英雄盘古,瑶族人民把每年的三月初三日定为纪念盘古的日子,取名为“三月三”。
每年的“三月三”之前,瑶族男人们都要提前一个星期到老林狩猎、捕杀野兽、下河捞鱼摸虾,并且烤成干巴带回家里。妇女们则上山采摘小靛叶等天然染料,煮水后染成红、黄、蓝、紫四种颜色的糯米饭敬献盘古,年复一年,一直流传到今天。
现在,瑶族同胞们虽然不再上山狩猎捕兽,但每到过“三月三”时,他们都会放下手中的农活休息一天,妇女们做针线活,男人们读经书或者搞其它娱乐活动,而姑娘小伙们则相约到寨子边的山坡上树林里对歌,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黎族
黎族称三月三为“孚念孚”,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们称它为谈爱日。
每年的“三月三”,正当山花烂漫、红棉争艳、槟榔飘香的时候,黎族男女便会穿上盛装,带着山兰米酒、竹筒饭和粽子,从四面八方来到集会点祭祀始祖。当夜幕降临,山风送爽时,上年纪者聚饮叙旧,而青年男女们就成群结队相会对歌,表达爱情。天将破晓时,才依依惜别,相约明年“三月三”再相会。
苗族
“三月三”是苗族人民纪念先祖的传统节日。据苗族古歌中传说,在远古时候,有五位苗族祖先(姓邓、盘、李、赵、蒋)远渡重洋来到海南岛。他们在过海途中约定到岸后,各走一方、各自为生,但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要相逢一次。后来,遵照祖先的嘱咐,每年三月三,苗族人民都要团聚在一起,以纪念自己的祖先。
这一天,苗族人民也家家杀鸡抓鱼、蒸三色饭,祭祀先祖。
土家族
三月三是土家族的情人节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为媒,以踩脚定亲。
在土寨苗乡,有一种习俗,叫“三月三,蛇出山,蒿子粑粑扎蛇眼”。就是农历三月初三日,家家户户做蒿子粑粑吃。据说,吃了三月三的蒿子粑粑,进山劳作,出门办事,就不会遭遇蛇咬伤,而且一路平安,凡事吉祥。
其它相关
始于汉代的“三月三”庙会
“三月三”庙会是江都古镇仙女庙的传统“节目”。
农历三月初三,正值“杜鹃竹里鸣,梅花落满道”的时节,这一天,当街西斑带河上一弯纤细的月牙儿悄悄落下,镇东那株苍老的榆树梢上慢慢地透出一抹红晕,此时,小镇此起彼落地响起欢快的爆竹声,整个小镇开始沸腾地热闹起来。
太阳渐渐升起,居高临下观望:身着吉服的人群,像彩蝶游移,从四面八方向镇上汇拢,继而如春潮般地涌向庙场。大街小巷,爆竹纷飞,锣鼓喧闹,到处是节日的欢声……
据说,此会始于汉代。相传西汉末年,王莽造反,天下大乱,三月初三,汉高祖第九代孙刘秀被王莽追逃到仙女庙(当时称蔡家庄)一带,为一渔夫所救。后来,庄民感念刘秀的福泽,特建一金龙王庙(乡民以为皇帝是金龙化身),以后每年三月三,都有四乡八镇的村民前来烧香朝拜,渐而演化成庙会。也有人说这“三月三”与农事有关。农忙开始,乡民总是祈求风调雨顺,所以,这一天先祭奠一下龙王,以求一年五谷丰登。此说,似更可信些。
传说总归是传说,对于身居乡间,辛苦的人们来说,这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庙会的来源并不重要,但这一自娱性的节日倒是令人向往。庙会那天,镇上的居民要事先邀请外地的亲友赴庙会。于是方圆数十里的男女老少云集镇上,甚至扬州、南京一带的人,也有乘车赶来的,那场面煞是壮观。
这一日,龙王庙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庙场四周,商贩云集,各种小吃遍布街中,诸种土产杂陈其间。耍猴的,舞刀枪玩棍棒的,打莲花落唱道情的……吆喝声、叫卖声、锣鼓声,还有孩子手里的小嗽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二三里外也听得见。庙前有一处平地,但见香客摩肩接踵,面容虔诚,烧香的、烧纸锭的,火光熊熊,浓烟升腾。庙堂内灯烛辉煌,香烟缭绕,钟馨聒耳,一片伽蓝香气。
行香开始,浩浩荡荡的队伍起程了。只听锣鼓喧天,鞭炮震响。“马匹”(充神马的人)赤着上身,穿红裤,脸涂花纹,口中横衔一枝长铁签(代马嚼口),手执四五尺长的铁棍,在神前跪拜踊跃,挥舞开道。其后是香火队,信徒们背着香袋,手执香火,排成4 行,徐徐而行。只见烟雾缭绕,缥缈弥漫,如入仙境一般。紧随香火队之后是鼓乐队,乐师身穿青衫,腰束黄带,手执鼓、拔、笙、箫、弦子、二胡等乐器,演奏乐曲。接下来,是人数最多的化妆的歌舞队,各种歌舞争奇斗胜,美不胜收。
耍木头人戏的则靠一根扁担,扛着一个小台子,周围有布挡,上面挂有一排排尺把长的小木偶,台前挂有一个小布帘,艺人在布挡下面一手牵引线,一手敲大锣,嘴里唱着台词,台上的小木偶就绘声绘色地表演起来,什么《猪八戒招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集生、旦、净、末、丑和文场、武场于一身,其景令人陶醉。
走在行香队伍最后的,是那些逢大难不死的劫后余生者,他们身穿大红囚衣,口里喃喃念语,三步一跪,五步一叩,感谢神明恩宠,祈祷保佑平安。行香队伍吹吹打打,热热闹闹,行一程停一阵,停一阵行一程,缓缓地绕镇一周后再折回龙王庙,这时已是红日偏西……
“三月三”是庙会也是集场,十里方圆,处处是货摊,吃、穿、用、耍,琳琅满目,五彩缤纷。从正月起,外地商贾和手工业者,即分水陆两路,或肩挑驴驮,或推车乘船,从四乡八镇涌向仙女庙,其中有土特产品、农副产品、农具和一些小商品。
最多的是“窑货”和“水鲜”,窑货即宜兴一带的大缸、砂锅、绿瓮、锅碗瓢盆等,水鲜则是宝应一带的藕、荸荠,所以“三月三”的江都集又称为窑货集和水鲜集。而通州大布,本地的家机布,也倍受欢迎。赶集的人几乎个个都拿着购来的物件,尤其是农民,扛着买来的崭新农具,眉飞色舞,喜气洋洋。
“三月三”龙王庙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人们精心组织、规模盛大的“三月三”新庙会。其时,南京的、苏州的、上海的、扬州的、江都本县的商贾、群众云集江都镇十几条大街上,有来卖货的,有来买物的,有来看热闹的,有来采风的,还有来谈对象相亲的,真是万头攒动,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前后延续三天。
集市上各种货物应有尽有,入口的粮油、糕点、水果、土产;穿着的裙衫、衣裤;农用的,抽水机,拖拉机、化肥、农药;家用的,家具、炊具、电器、化妆品……不怕买不到,只怕想不到,五花八门货,样样能买到。
入夜,节日的江都镇别是一番风景。所有的文化场所灯彩通明,锣鼓喧天,茶座、剧场、舞场、溜冰场、游乐场、公园到处是;扬剧、淮剧、黄梅戏,有名的剧团、红的角儿纷纷登台,联袂演出。
这些文化娱乐场所已成为人们交流信息、洽谈生意、联系感情的好地方。可以说每次庙会都使江都人开拓了眼界,都使江都人结交了朋友,都使江都这个千年古镇名声远播。
三月三情人节
农历三月三的情人节:三月三的情人节由来已久。有诗为证,李白诗云:“啸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这里的年年柳色,即指农历三月三的情人节。透过这首诗,我们看到中国的情人节是多么的浪漫:一对有情人在春和景明的艳阳天,漫步灞上,折柳相赠,啸声不断,何等境界?!不仅如此,我国在很久很久以前,亲人相别,友人相离都有折柳相赠的习惯,也有诗为证:“垂柳无端馈赠别”。由此可见,情即为柳,柳即为情以成定式。老百姓将多情人的浮浪叫做寻花问柳,即源于此。今天我们虽然已看不到古人的定情物和结情的场面,但是却有着无数的情诗和情歌,足以让我们享用不尽。另外,在一些少数民族中间,至今还保留着三月三赛歌会的习俗。云南的少数民族,在农历三月三这一天,许许多多的靓男少女成群结队对歌定情,互赠信物,幽会密林深处,这场面和欧美国家的情人节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月歌圩节
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碰彩蛋是互相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歌节是民贸的盛会,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1985年,区人民政府将三月三定为广西的民族艺术节。
黎族“孚念孚”的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七指岭地区遇到罕见的大旱,人们度日如年。一天清早,一个名叫亚银的年青人告诉大家,说他梦见一只百灵鸟,要想摆脱这场灾难,必须爬上五指山的顶峰,吹起鼻箫诱捕它。亚银自告奋勇地登上五指山顶峰,他在山顶上吹起他心爱的鼻箫。一直吹了三天三夜,一只百灵鸟才从幽谷中飞来,亚银赶忙追捕,他追过一座山岗,最后亚银定神一看,百灵鸟变成了一位非常漂亮的黎族姑娘。姑娘答应跟亚银到人间解救灾难。旱灾解除后,未想到却触怒了峒主。他派家丁把百灵姑娘捉去,这时亚银赶来,他俩躲进一个山峒里,峒主命令家丁用火烧到山洞时忽然乌云滚滚、雷声大作、石裂山崩,把万恶的峒主和他的家丁全压死了。亚银和百灵姑娘变成一对鸟儿,飞上天空,乡亲们闻讯赶来,目送他们,激动地跳起舞唱起歌,祝他们美满幸福。这一天正是农历三月初三,从此这一天便成了黎家的一个传统节日。
为了庆祝三月三,准备工作要提前半个月进行。男子上山狩猎,把所获猎物腌好封存;妇女在家舂米和做粽粑;青年男女准备漂亮的服饰和定情的礼物。猎物和粽粑作为祭品,用以祭礼堂里的祖先,若出猎无所获,则杀鸡代替,祭祀由氏族老人主祭。
节日那天,黎族人民集合在一起,预祝“山兰”(山地旱稻)、狩猎双丰收。老人们携带腌好的山味和酿好的糯米酒,来到村中最享众望的老人家里,席地围坐,在芭蕉叶和木瓜叶上痛饮。
宜丰潭山“三月三”传统牛嘘
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江西省宜丰县潭山龙岗邹氏发祖公的诞生日,要唱戏三天,以示祭祖。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潭山镇一带都要举行传统“三月三”物资交流大会(当地方言称牛嘘,即传统牛交易会),来自上海、湖南、湖北、南昌、上高等省内外二百余商家共万余人参加了有着三百多年历史传统物资盛会。每次物资大会都会有商品、土特产、种子、耕牛、花卉、书画、娱乐等七大交易市场。
“三月三”物资交流大会起源于清朝初期潭山镇龙岗村,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当时邹氏村民为了方便十里八乡乡民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而举行的以土特产、种子、耕牛为主的物资交易。几百年来,这一传统盛会一直来间断并由当初龙岗村发展为现在潭山集市举行,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参加交流的商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丰富多。
三月三鬼节
江淮、江南一带,每年农历三月三称为鬼节,传说这一天鬼魂出没.夜晚,家家户户在自家每间房屋里鸣放鞭炮,来吓走鬼、驱鬼。

⑥ 食糜三战吕布,作穑桃花搭渡.是哪个生肖

你好,答案是马
属马的人比较难与人混熟,他们的防卫心很重,所版以平时跟朋友权在一起的时候都会觉得他们不太合群的样子。但是如果你身为他们的朋友,并且真心对待的话,属马的朋友一定会对你加倍的好,你也一定会感受到他的那种真诚付出。如果朋友有困难,只要他能办得到,必定是赴汤蹈火,不辞劳苦出手帮忙,只要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他们都不会推脱。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⑦ 三战吕布,作穑桃花搭渡,是什么意思

闽南俗话:食糜三战吕布,作穑桃花搭渡:比喻好吃懒做的人。
闽南话解释:食糜(吃饭);作穑(做事情)。
应该是猪吧

⑧ 桃花搭渡的男女主人公是谁

女主:桃花
男主:渡伯

故事梗概:
陈馥闺演桃花,陈水和演渡伯。苏小姐和表兄隔一条江谈情说爱,桃花身为奴婢,整天搭着渡船奔跑两地;幕拉开,舞台变成一条江,江上有舟,舟泊岸,岸有柳,柳下桃花,舟上渡伯,早晚见面多,话题也多,唱个歌儿解解渡江的沉闷,下层人之情趣也。
“正月百花开,百花开来蜂蝶狂,昨夜的园门没上锁,桃花偷走来渡江。”
渡伯唱正月,以花蝶取笑桃花好象要私奔的模样。
“二月木棉花,红花开了开白花,白花飞落你身上,唇边额角好安家。”
他以花取笑她的花样的年华,她也以花取笑他的银白岁月。
然后,渡伯以三月的双飞燕笑桃花奔走两地为他人作嫁衣裳,自己却孤单单;桃花则用四月赶着双飞燕雨水上揭阳的鹭鸶,嘲笑渡伯比它们多了一只脚(船桨),所以一年四季都守在江边。五月的龙船,六月的荔枝……都各有所喻,悦耳,欢愉,幽默而富于潮州地方风味。

附:部分戏文
不过女戏子,台上台下;
无非刀马旦,梦里梦外
——桃花渡
桃花搭渡我叫桃花渡,至于真名早已不在乎了,只知道我一生的记忆,除了那拉二胡的男子,就是高甲戏了,而,拉二胡,亦是为了高甲戏,所以,从有记忆开始,就一直念叨着高甲出戏……
遇到他是在我怎样一个年纪,我及笄他弱冠,随着帮主的颠沛辗转,我也流离在一个又一个地方,戏帮里的姐妹换了一批又一批,在那个文字成灾的年代……
桃花搭渡我描凤眉,穿花袍,上了那戏台,台下是翘首以盼的闽南老人家,我微微一回头,便瞥见我左手边戏台上,那拉二胡的老李已经不在了,取代他的却是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正在认真地试着手上的二胡音色,呜呜咽咽的二胡声,虽不像《二泉映月》般优美,却别有一番冷清……
微微斗个花枪,戏开场,生旦净末丑就位,唱南音,文武腔,我至始至终只记得那呜呜咽咽的二胡声,仿佛一台戏,就为了成全那眉清目秀的小伙子手里的二胡唱……
神不守舍……
等到下面的老人用力鼓掌,我蓦然发现戏近尾声,我一个后空翻,却不小心翻出场外,落到了那一群吹吹拉拉的班底中去,观众却浑然不觉,把手掌鼓得沸沸扬扬,那么张扬……
场边的阿伯把我扶起,报以一笑,望向那眉目清秀的小伙子,他淡淡一笑,只是说了你功夫不到家……
桃花搭渡高甲戏,剧有绣房、旦丑,音分南曲、傀儡,唱用本嗓,清婉细腻,我虽不是花旦大家,却也从小苦练,一身本事,何有不到家?只是不知道什么迷了心神……
而已……
抛却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说法,我虚心向那小伙子请教,却发现他造诣比我深多了,什么空翻什么唱腔,什么大碰场什么凤摆尾,信手拈来,浑然天成……
我问他为什么不上台,他却说台上太投入,怕忘了自己是谁,还是台下清醒,可以一边看戏一边思索,我微微一惊,这话像是出自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的口中吗?
却一时忘了自己是个比他还轻轻的小妹子……
他会写剧本,什么《秦宫月》什么《花田错》,在他笔下都那么栩栩如生……
渐渐迷了自己,在他创造的一片世界中……
“这里可以用个旁白,再予以闽南十三腔,这样更贴近观众不是吗?”我站在他的身边,看着他的笔下,那叫昭君的美丽女子幽怨地出塞,笔下缓缓流出的,不是文字,而是历史了……
我反而更惊叹于他的历史和文字底蕴,连那眉间一蹙的风韵,都被他描摹的黯然销魂……
“你干嘛叫桃花渡?”
“不知道,我从有记忆开始,就出现在高甲戏的戏帮里,而大人们,都这么叫我……”我迎着他的目光,微微一笑,突然发现眉清目秀的他在那一瞬有那么一点迷人……
“哦,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专门为你写一个剧本……”他搁下手中的笔,站起身,对着窗外那宛如亘古不变的戏台叹一叹息,背对着我,好生萧索……
夜好深了……
高甲戏子,如果爱上了高甲戏,就再也爱不上其他,除非那其他也是高甲一份子……
我暗自庆幸眉清目秀的他也对高甲戏爱得愿意朝生暮死……
而我也庆幸可以像个书童一般,陪着他,看着他笔下的人物生老病死、婚丧娶嫁……
有时候高甲戏真的是种艺术,在那一场又一场的艺术中,我唱戏,他拉二胡,什么破不破晓都不在乎,只在乎在艺术里的男男女女,他们相识相知……
就像《花田错》里褪色的山水仍然是邂逅男女的镜花水月一般,得罪了花田,原谅了打扰……
愿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过,我也心安理得……
最记得那么一天,戏到一半,我还醉在贵妃醉酒中,一批红卫兵串上台,直接把他拉走,而原因就是他那一场《亭房道》太多儿女私情太过缠绵悱恻……
我还来不及跟他说句话,等我回身过来,他已经消失在街角,那么步履匆匆……
我至此再也没见过他一眼,不知道是不是缘分难尽……
爱也匆匆一别……
而我在他的房间里,竟然发现了一本剧本,《桃花搭渡》,而且未完待续……
我知道这是他写给我的剧本,剧里的男女最后什么命运却少了交代……
多可惜,这一残谱不知道要残多少年……
谁知一残就是残了六十年!
月惟西挂,泪也结霜……
我转啊转,不知道转过了多少地方,演啊演,不知道把那《桃花搭渡》演绎了多少遍,虽然有始无终……
但始终寻不到那个眉清目秀的他,也寻不到这样一个能续写残局的人了……
直至我白发苍苍,我才明白,今生只得一醉了,那高甲戏结下的情缘,我在继续而他呢?
对于他说的台上太投入,我终于懂得,那是一种爱到极致爱到骨子的深沉,除了这样,再也没什么理由那么投入了……
高甲戏,还是那么迷人,我看着台上那一张张稚气的脸,那小生怯生生,那花旦声音珠圆玉润,那武丑翻起了十三个跟斗,一切宛如水过……
谁知道那台上有没有那么一对情愫暗生的小伙子小姑娘呢?
而我对高甲戏的那份眷恋,永不曾变过,就像我还期待能在垂垂老矣的年纪,还能蓦然在左手边看见那满脸皱纹却眉清目秀的老头,在拉着《桃花搭渡》的续曲……
“不过女戏子,台上台下;无非刀马旦,梦里梦外……”我浅浅一笑,离开那高甲戏场,背后搭配着南音,拉起了呜呜咽咽的二胡……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