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三花 » 淮北花鼓戏桃花庵

淮北花鼓戏桃花庵

发布时间: 2021-02-15 10:17:37

① 求淮北花鼓戏mp3下载

我把压缩包传到网络附件了,你查找你的提问附件

点击压缩包下载。直接下载,没有密码

满意请选为【满意答案】


手机提问的用户查看。请要用电脑网页版查看下载


② 淮北花鼓戏的传承人

周钦全是淮北花鼓戏的传承人,2008年时,当淮北花鼓戏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老人曾一度欣喜:传统文化受到重视,终于可以后继有人了。而如今,老人又产生了悲观情绪,“我已经85岁了,当我作古之后,谁来延续这些文化精髓?”
往昔岁月
最辉煌时收了500弟子
“我天大的心愿,就是政府能投点钱,抢救这个戏种。”昨日上午,在杜集区李
园村一间农舍中,作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淮北市首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淮北花鼓戏项目的传承人———周钦全老人这样告诉记者。据介绍,老人原是宿州市萧县人,11岁开始登台献艺,渐渐成为当地名角。到了上世纪50年代,老人带着3个儿子及徒弟在淮北一带演出,成为最受欢迎的艺人。一谈起过去,老人显得十分兴奋。由于深受百姓喜爱,当时不少人把孩子送来学戏,最辉煌时,他收了500多个徒弟,后来他就和儿子、徒弟组成了濉溪县花鼓戏班。
绝妙技艺
绝活惊呆美国艺术家
“淮北的花鼓戏与凤阳花鼓不一样,身段、动作、眼神、唱腔都不是一路的。”老人一谈到花鼓戏就滔滔不绝。他告诉记者,淮北花鼓戏最有意思的就是“花鼓大走场”。“那是10大走、36中走、72小走、108扑加上92哆嗦,可不是一般人能走下来的。”
令老人自豪的,是当年自己还能扮成旦角,头扎绣球,手舞长绸,脚绑垫子——也就是穿“三寸金莲”绣花鞋。老人找出几只小巧精美的红绣鞋捧在手中。绣鞋长约10余厘米,老人身材高大,这样小的鞋如何穿下去?“这就是绝活儿!”上世纪90年代初,他带着弟子们应邀到怀远县参加电视艺术片《虹》拍摄时,就指导弟子现场表演脚绑垫子,把当时在场的美国艺术家都惊呆了。
剧团解散
众弟子改行养家糊口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演出市场开始急剧萎缩,周钦全的剧团演出越来越少,本来是自挣自吃的演员们开始陆续离开剧团,外出打工养家糊口。最后连老人的孙子也不得不开个电焊铺。到了2005年,剧团最终解散,此后再也没有演出过。
48岁的张淑华,是周钦全的得意弟子,也是老人的干女儿。她告诉记者,自己也因为演出市场不好,政府没有资金投入,不得不与丈夫一起离开剧团。“大家都要吃饭呀,空守着剧团不能当饭吃。”她背着老人悄悄地告诉记者,剧团里技术最全面的是老人的孙媳妇,如今却只能跟着一个唢呐班去挣钱。
日子一天天过去,2008年时,老人高兴地得知,淮北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成为淮北市首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己也成为省文化厅公布的这一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一遍遍地让人把文件读给他听,得知政府要求保护和抢救时,十分高兴。
老人心愿
政府帮助传承花鼓戏精髓
谈到现状,老人的情绪一下子低落下来。老人说,自己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至今也没有结果。老人告诉记者,如今徒弟们都忙着在外打工,想再演一出花鼓戏都凑不齐演员。那些服装道具只好寄放在孙女家的小屋里,屋顶漏雨,地面浸水,还有老鼠啃咬,这些行头都不能用了。“我不识字,以前学戏没有剧本,都是记在心里的。如今年事已高,这几年想找个人通过自己口述,记下肚子里的400多出剧目,可大家都忙着挣钱养家,现在只记下几个”老八本“、”新八本“的戏名,而想通过演出继续把淮北花鼓传承下来更可能只是一个梦想。”
“我今年85岁了,现在不抢救这些东西,我一死不就全完了吗?现在我天天都睡不好觉,我天大的心愿,就是在活着时,政府能出钱关心花鼓戏,把我会的这些戏都传下来,让子孙们也能看到这些好东西。”说话时,老人一直抚摸着过去的行头,这些曾经陪伴他和弟子们无数次登台演出的行头,凝聚着老人的骄傲和辉煌;而今,只能静静躺在一个个破旧的木箱中。

③ 淮北花鼓戏的介绍

淮北花鼓戏是安徽省极具民间特殊演唱风格的汉族稀有戏曲剧种之一。据传溯专源属于明初。又有记载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淮北花鼓戏是在安徽淮北地区汉族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剧种,它因发源于淮河以北地区,表演时男角上场背花鼓,乐队伴奏时也以“花鼓”为主乐,因此叫淮北花鼓戏。流行于安徽北部和皖豫苏鲁交界地区,大致可以分三路:北路(徐州、曹州、砀山、萧县、开封、邳州),中路(宿州、灵璧、泗洪、涡阳、蒙城、阜阳)和南路(蚌埠、淮南、寿县)。

④ 淮北的民俗

淮北市是一个新建的矿区城市,因为人员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所以各种艺术形式的演出均有他们的观众。但这一地区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地方戏曲当推淮北梆子戏、泗洲戏和花戏。
① 淮北梆子戏:
淮北绑子戏源于河南豫剧豫东沙河调。由于豫东与淮北毗邻,长期的艺术交流,使豫东沙河调逐渐吸收了淮北民歌和民间小调的有益成份而演变成今天的淮北梆子戏。淮北梆子戏的唱腔具有高昂、粗犷、奔放、感染力强的特点,有二百多种曲牌。演唱分大本腔与二本腔(二本腔即假嗓),在伴奏乐器上除弦乐和鼓板之外,另加枣木梆相击作声,藉以增强声调之节奏。在艺术表演程式上受京剧的影响较大,但仍具有地区特色。淮北市梆剧团,淮北市的厂矿、郊区、农村剧团在演出剧目时绝大多数是演唱淮北梆子戏。
② 泗洲戏:
泗洲戏原称“拉魂腔”,源于苏北鲁南地区,传入淮北,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建国前基本上是由民间小班社在农村演出。这种班社多以家族、家庭成员、师承关系为核心组成。建国后才逐步进入城市登上舞台。泗洲戏的唱腔具有加快、爽朗、委婉的特色。在农村中流传有这样的歌谣:“拉魂腔,拉魂腔,不怕你不来,就怕我不唱。”由于它的唱腔优美动人,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深受淮北地区人民的喜爱。又因为泗洲戏的老一辈艺人多数生长在泗县一带,所以这一剧种在语言运用上又具有泗县一带语言粗犷、幽默的特色。
泗洲戏的剧目:传统大戏约有80多出;传统小戏和折子戏约有60个左右。除此,还有二百个“篇子”。优秀的生活小戏如《拾棉花》、《走娘家》、《借水瓢》、《钓水鸡》、《野姑娘》等,都是根据这些“篇子”整理改编出来的。建国以来,除创作了一批优秀的现代剧目,如《结婚之前》、《两面红旗》、《摔猪盆》等外,还整理改编了一批受到群众欢迎的传统剧目,如《三蜷寒桥》、《杨八姐救兄》、《拾棉花》、《走娘家》、《打千棒》等;这也是有代表性的剧目。
建国以来,泗洲戏在党的重视和培养下,无论在声腔艺术、表演艺术和剧目的创作、整理工作上,都取得了较显著的进步和发展,它拥有李宝琴、霍桂霞等著名演员,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演员,受到群众的赞赏。十年洗劫几乎使这个剧种濒于灭绝,但在打倒“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光辉照耀下,泗洲戏又恢复了青春,目前,地、市、县级专业剧团已恢复了七个,正在欣欣向荣地发展着。
③ 淮北花鼓戏:
淮北市郊农村的集镇一直有花鼓戏小班社演出。这种班社五至十人,多以家族、家庭成员、师承关系为核心组成。他们农忙种田,农闲演出。一般不搭台子,围个地摊就可演出。淮北花鼓戏音调委婉,带有拖腔。不用弦乐,只用鼓板。生角穿件大褂,带上髯口,也简易化妆。旦角头上扎个彩球,腰间系上彩裙,自我表白角色。唱腔虽然曲调比较单调,但因吸收了淮北的民间小调,劳动号子、农谚、歇后语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因而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淮北花鼓戏的剧目分大戏小戏两种,传统剧目有《王小赶脚》、《四宝珠》、 《花园会》等一百七十多个。内容多反应当时人民的生活、劳动、习惯、性格,运 用当地群众的纯朴语言,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⑤ 淮北花鼓戏的唱腔

淮北花鼓戏唱腔大体上分两大类,一类是用于“八句子”和单出戏的专用调,如“货郎段”“西厢段”“黑驴段”等,旋律抒情优美,上下句对称整齐,组织比较严谨;另一类是用于正本戏的板调,如“平板”、“寒板”等。叙述性强,变化灵活,富于表现力。

淮北花鼓戏的唱腔哀婉缠绵,低徊流转。尤其“寒调”,唱来如泣如诉,如哀如叹,别具一格,极富个性。民间向有“花鼓戏难学、难唱、又难听,听过三天,迷上就不轻”之说。乐多哀音,行腔幽婉低徊。可谓原汁原味民间俚俗戏曲音乐的活化石。
淮北花鼓戏的舞台表演较完整保留了传统戏曲“虚拟表演”的原始状态。所有情景纯用虚拟手法表现,男女演员可互扮各种角色行当。
淮北花鼓的唱腔保留了中华民族“歌言情”的原始风貌,充分展示了淮北地区妇女“哭言泣语”、“哀叹悲歌”的独特抒情方式和浓郁地方特色。并且吸收了众多地方小调,民歌的营养,形成了宿州调、浍北调,口子调,寒板,货郎段调等丰富的唱腔曲调。对研究中华民族戏曲传统、丰富民族戏曲音乐、发掘戏曲文化资源、保护文化生态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价值;对创建地域特色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和对外文化交流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最具淮北地域特色而又没被开发的原生态 “土特产”。是值得珍惜的一种珍稀文化资源和宝贵精神财富。

⑥ 淮北花鼓戏的表现形式

“花鼓大走场”是淮北花鼓戏最具特色的“绝活儿”。表现形式为男角背花鼓(称“鼓架子”)。在“盘鼓”和“八句子”中舞姿丰富多彩。女角头扎绣球,手舞长绸,脚绑垫子――穿“三寸金莲”绣花鞋。表演技术难度高,演员需有深厚的基本功和表演技巧。国家文化部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里记载有淮北花鼓大走场的部分音乐和舞蹈。
“花鼓大走场”是淮北花鼓戏特有的表现形式,是一种表现欢愉、喜庆和男女相需情绪的艺术抒情方式。是民间农闲、节日喜庆歌舞的较原始表现形态。是劳动群众热爱生活,赞美生活,期盼美好未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精神风貌和纯美情感的充分展现。多姿多彩的舞蹈与锣鼓、说唱、逗趣的巧妙配合,完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
“绑垫子”是淮北花鼓戏的一大独创。不仅是艺术美的创造,而且展示了中国古代妇女“裹脚”这一历史现象,在1990年应邀赴安徽怀远参加电视艺术片<虹>拍摄时,曾被美国艺术家们赞誉为“中国的民间芭蕾”。是一不可多得的活的历史史料。
淮北花鼓戏的130余个剧目,题材丰富广泛,带有淮北花鼓独特的风格特征。开展对淮北花鼓戏的剧目和表现特征的研究,对于发扬民族戏曲传统,推动戏曲创作,打造戏曲艺术精品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⑦ 淮北的戏曲作文300字

淮北市是一个新建的矿区城市,人员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各种艺术形式的演出版均有自权己的观众。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地方戏曲当推淮北梆子戏、泗洲戏和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是在安徽淮北地区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剧种,它因发源于淮北地区,表演时男角上场背花鼓,乐队伴奏时也以“花鼓”为主乐,因此叫淮北花鼓戏。

淮北琴书是地方曲艺的大曲种之一,它源远流长,积累丰富,旋律优美,板式繁丽,而且曲腔对文学载力强。既能说唱传奇大书,又能咏唱抒怀寄情的曲段。它是以说唱为主的曲艺形式,流行为苏西、豫东、皖北、鲁西南一带。

⑧ 淮北花鼓戏屈公案怎么样能搜到

这件事情是过于小众,基本都是当地的刻板,它是建议你去到批发市场,在哪里买,有更多的6941

⑨ 求淮北花鼓戏下载地址,多谢了!

搜网络视频 淮北花鼓戏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