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三花 » 张大千水墨荷花

张大千水墨荷花

发布时间: 2021-02-16 07:25:32

『壹』 张大千,擅长画什么

山水画。人物画。


张大千艺术造诣极高,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可以说后无回来者.张大千答在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青绿山水),人物(张大千的人物画有二变:30岁之前研习明清人物画传统,风格委婉俊秀;1941年前往敦煌临摹隋唐人物壁画,风格大变,所画人物气势恢弘,色彩艳丽,尽显盛唐遗风。


打字不易,望采纳谢谢!

『贰』 张大千的代表作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伟大艺术家,特别在艺术界更是深得敬仰和追捧。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他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
张大千是全能型画家,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
张大千的画风,在早、中年时期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花费了一生大部的时间和精力,从清朝一直上溯到隋唐,逐一研究他们的作品,从临摹到仿作,进而到伪作。
张大千的画风,先后曾经数度改变,晚年时历经探索,在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是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可贵之处,是技法的变化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
张大千30岁以前的画风可谓“清新俊逸”,50岁进于“瑰丽雄奇”,60岁以后达“苍深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其独创泼墨山水,奇伟瑰丽,与天地融合。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
代表作品:《爱痕湖》《长江万里图》《四屏大荷花》《八屏西园雅集》

『叁』 求图,水墨荷花

『肆』 张大千泼墨山水与徐渭大写意绘画关系与区别

没听说过有中写意的说法。还是-- 1,用网络的几个搜索功能搜--会有答案的 2,找书--关于中国画的1201

『伍』 画荷花最厉害的大师是谁

1、王冕

元代著名画来家,擅源长梅花和荷花,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 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 等。

2、朱耷

朱耷擅花鸟、山水,也是历史上荷花画的圣手,其花鸟承袭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其 特点是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并对所画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

其他擅长画荷的大师:

俞淑贞、董希源、路雨年、徐渭、八大山人。

『陆』 中国画荷花作品名字都有什么

《荷花图》、《荷花鸳鸯图》、《疏荷沙鸟图》、《宋扇面画晚荷郭索图》、《宋冯大有太液荷风图》。

1、《荷花图》

《荷花图》是中国近代画家张大千创作的水墨画,该作品绘画的是荷花,整幅画,构图饱满,疏密有致,用笔豪放大气,格调清新典雅,仿佛预示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具有一股强劲的蓬勃向上之势。作者创作这幅作品是为了赠予毛泽东。

2、《荷花鸳鸯图》

《荷花鸳鸯图》是明末清初书画家陈洪绶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中为荷塘一角,芦苇丛生,清澈见底的水面上,一对鸳鸯相伴而游,在它们上面荷叶碧绿似伞,几朵红荷正绽吐芳菲。

花鸟画法工整细致,虚实相合。荷叶的脉络、荷花的红丝及荷柄之上的细刺都描绘得极其生动,而水波、水草、芦苇只以淡墨数笔勾染而成。笔法虚实结合,使画面呈现一种空灵润泽的感觉。

3、《疏荷沙鸟图》

《疏荷沙鸟图》是宋代佚名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中所绘残败的荷叶表明了时当秋日,荷塘的一角,一枝枯瘦的莲蓬横出画面,鹡鸰栖止于莲梗上,侧首注视着上方的一只小蜂,其凝神专注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莲梗两端的鹡鸰与莲蓬巧妙地平衡了画面,而鹡鸰目向小蜂的视线则带动观者的视线落于画面上方,这种布局使画面显得既稳定又生动。

此图格调典雅,用笔精致,画风细腻,荷叶枯黄的斑点和细小的筋脉均描绘得一丝不苟。

4、《宋扇面画晚荷郭索图》

《宋扇面画晚荷郭索图》是宋代画家佚名创作一幅绢本设色画。此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中一只硕大的河蟹张牙舞爪踞于残荷之上,肥重的身躯竟将荷梗压断。衬以苍老的莲蓬、枯黄的荷叶、稀疏的芦荻,更增添了萧瑟冷寂的气氛。荷叶和莲蓬用粗笔勾描,蟹用细笔写之,笔法粗犷写实,设色鲜艳浓重。

5、《宋冯大有太液荷风图》

《宋冯大有太液荷风图》是宋代画家冯大有创作的一幅中国古画,文物原属于故宫旧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材质为册、绢、设色,尺寸为23.8 x 25.1厘米。

这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太液荷风」图,从题名到内容,事实上托寓了不少吉祥的含意。画名的「太液」是指「太液池」,此池原是汉代宫廷的御池,尔后历代宫廷御池就多沿用这个名称,成为富贵吉祥的象征。

而莲(又名荷)与成双成对的鸭只,在传统吉祥文化中,意指「夫妇和合」;莲及莲子,是为「连生贵子」;而蝴蝶双飞,则又寓寄着对爱情的祝福。

总之,莲塘的景象除了能带给人悦目的感受之外,因为能够产生许多美好的联想,因此相当受到人们的喜爱。

『柒』 张大千 擅长画什么画

国画
张大千——山水、花鸟和人物,1957年,以写意画《秋海棠》被纽约国际艺术学会选为世界大画家,并荣获金奖。
张大千:(1901-1984)名爱,又名秀,季菱,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或迳署“署人张大千”。四川内江人,幼年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 的熏陶指引,并从名师曾农髯,李梅阉学诗文、书法和绘画。除临摹历代名迹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经过刻苦钻研,获得了卓越揲诚就。青年时代,即与二哥张善 齐名,二十多岁,曾赴日本留学,学过染织,回国后,一度迷于佛学,曾去宁天童寺“皈依佛门”,想当和尚,据说,他怕在头上烫九个香记,只好等待别了师父弘筏大和尚,回到现实世界来,青年时期就能画一手很好的具有石涛、八大人画风的作品,几可乱真,所以有“南方石涛”之称。他早年画的《石涛画册》,竟被著名鉴赏家、画家陈半丁作为石涛“真迹”珍藏起来,以夸耀于画友面前,被张大千识破指出,后来传为佳话,足以证明千在二十几岁在摹拟古人传统绘画的功力和成就,已经是惊人了。张大千于1940年后,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对于我国敦煌洞窟,逐个整理编号,进行临摹,丰富了绘画技法。1948年适居香港,后又旅居印度、法国、巴西等国。1984年病逝台湾,享年八十四岁。
张大千以擅长画荷花著称,素有“古今画荷的登峰造极”之誉,此次荣宝春季拍卖会上,还有一幅张大千画于1980年的《荷花》拍卖,估价150万元至250万元。

『捌』 丹青水墨画荷花价值

荷花是大千的世界

窃以为,全中国的荷作,无非两种。其中有一种是张大千的,而另一种,则不是张大千的。大千的荷作,开嗓就是2000万起,市场上的反应居然还是趋之若鹜、看来,万人空巷一画难求现象不是装的。

-我们了看看大师都是怎么做到的
同是荷作,何以差别于天壤?看看大千的画荷态度。
张大千语: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
张大千画过朱荷、粉荷、黄荷、白荷、墨荷、金壁荷;
画过风荷、晴荷、雨荷、秋荷;画过没骨荷、工笔荷、写意荷等,
总之,他笔下荷花均是落落大方,雅俗共赏,娇艳而不俗,沉着而不浮,生动而不匠。
再来看看,大师走后,我们都在干些什么。俗话说得好,画笔传情,丹青写意,就拿丹青荷花说事吧。

再来看看我们是如何传承的
大师早已远去。
一股脑儿地蜂拥而至,这是写意人生么?不是,我们是在进行产业升级,我们也强化细节,我们也再造流程,好笑的是我们也喊出“严把临摹质量关,客户满意企业笑”。你晓得吗,一夜之间,祖国冒出多少个美术之乡?

此情此景,让人恍如隔世,难不成这不是在糟蹋艺术?难道我们是在创造历史?创新是我们永远的精神,我们对艺术事实了工业化4.0,华夏儿女创造世界级神话,一个集成各种技术,覆盖上下五千年的全新业态出现了。
千百只草泥马从我心里呼啸而过。我的心拔凉拔凉的,但是我仍要维保持面若桃花

大师的遗产
我很清楚,也许这绝不是个别现象,这全民冲动,因为大多数人们有意无意的被戳到尿点了,我深信不疑,那个更加敏感刺激的H点已然被激活。
像上证指数终将突破10,000大关一样,那个更加流光溢彩的世界已经在敲门了。

之所以这么说,盖因或藏家和藏品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或因念想、因有意义、或因有交织。总之,藏品往往已无法用金钱去衡量了?好的时候,好比恋人一般的一见钟情,亦是情理之中.
对于一幅画来说,在懂得欣赏的人面前,画就是宝贝,价值是需要挖掘才可会被发现的。
人们常说,初恋的人不懂爱情。同理,初识也不可能发现价值。而且,初识也是需付出的,有时候甚至还是痛苦的,取舍和权衡,内心必然会忐忑会煎熬。好在当时没有放弃,还是做到了咬咬牙的坚持,最终仍然入手了。

发现美挖掘美
花枝招展当然美,路人皆知,而平淡质朴也是美,只不这种美常常会被淹没在茫茫人海中,如果你有能力去发现他人没有发现之美,这才叫做慧眼独具。
你的藏品你的画,你才是当然的主宰,当你做主,你的喜欢的才是王道,容不得他人说三道四。

大写意之美
这是最能体现中国画艺术特色,在表现手法上难度最大的一种画法。
大写意强调学养品格,讲究笔墨情趣,尊崇自然法则。要求画家必须具备乘兴挥写、一气呵成而又形神兼备的快速表现能力。能够以传统精华为基点,将浑朴自然之趣,天人合一之境,作为自己在
大写意有审美上的终极追求,因而始终以一种沉静淡定的独立姿态,孜孜干山川万物、世态人生中所孕含着的内在之美的探索,并用宿墨的黔黑苍莽构建起自己的艺术世界。
大写意画风沉郁朴茂,意境幽远深遂,气格纯净高雅。
此外,大写意讲究笔墨间凝聚着真切博大的高韵深情和坎坷严酷的人生体验,一股坚贞浩然之气激荡在画面之中,散发出一种清奇之气,涩重之昧,率真之趣和幽远之思,充满了独特的个性魅力和神秘的生命力量。

再说丹青荷花
丹青荷花,还是需要追求一些内在的:
画家一个画家_新浪博客丹青做画,之个性很多。
第一,是素雅:画者需深吸一口气,运气以捉笔,错色来布局;
第二呢,还是素雅:构思简单,通盘布局,粗细墨白,错落有致;
最后,仍然是素雅:跃然纸上的,是雾气弥漫中的荷花,微风荡漾,凌波飞燕。具备有清新的形象和优雅的气质,无疑,如此这般,才是是好丹青的景致。这,才够写意,这,方达意境。

『玖』 张大千擅长画什么

山水画。

20 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

他与二哥张善子昆仲创立“大风堂派”,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工。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名号多如牛毛。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

(9)张大千水墨荷花扩展阅读

主要作品:

1、乔木高士

一九八二年,八十四岁高龄的张大千仍然作画不止,此图为张大千带病绘之。在简笔淡墨的山石上以花青重染,色调清新淡雅,遒劲苍老的乔木却茂然有生气;一持杖高士仰望乔木,似对生命几何若有感悟。从此图也可看出大千晚年对自己人生的思考。

2、阿里山浮云

为张大千八十二岁时忆游之作,以泼墨为主,几不见勾勒皴擦,然山脚几笔房屋的勾勒,顿使抽象笔墨转化为万千气象,实乃“笔简意周”、意趣天成。

大千还曾作《阿里山晓色》,其忆游作品在简化实景的同时却增强了对神气的表现,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更有真情的流露。

3、峨嵋金顶图

为大千八十一岁时在台湾摩耶精舍所作,此图是大千梦中的峨嵋胜景,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虚实相生,在墨线立骨的山石形体上挥洒石青石绿,更让画面显得“瑰丽雄奇”,流淌出山之神韵和浓烈的思乡情绪。

『拾』 张大千荷花图的作品欣赏

(1935年作)的尺寸为:179×66cm。画作上的钤印为:“张爰(白文)大千(朱文)”。画作上的款识为:“孤鸾室乙亥十月写此供奉,张爰。”
画作为1935年(农历乙亥年)十月,其岁时为谢玉岑先生所作,画上题有“孤鸾室”三字,“孤鸾”是谢先生中年后常用的斋名。
画作中有藏于荷叶间的白荷花数朵。大千先生曾说有诗咏白荷花曰:“人品谁如花浩荡,文
心可比藕玲珑。”意思是说若有人其人品、人格有如荷花那么“浩荡”,那么其文、其画之心,定即可比莲、藕那么锦绣玲珑。
张大千先生的题为“孤鸾室”的《张大千荷花图》,画中主要的两柄如伞之荷,通天彻地,荷梗刚劲又婀娜,其姿其态优美无比,正如高凤翰诗中说的“五尺长”,但这种感觉又何止“五尺长”,简直是石涛诗中那“十丈不胜花”。是荷,却更是莲,比莲更美,更生动。那荷叶的画法,实可说不知是怎么画的,是极为随意的“破笔”却很是和谐,很是统一;是墨,是色,是从心所欲的挥洒,是天真烂漫的泼墨,反而更显变化之无穷无尽。他一次与弟子糜耕云谈话时说:“中国画重在笔墨,而荷花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画荷,最易也是最难,易者是容易入手,难者是难得神韵。画荷主要在于画荷叶及荷梗。”画作恰好说明了他自己的旨意,所以他创作了“十丈”的“不胜花”。画家作画是不能盲目的,必须有自己的“主见”,必须要“立意”,必须要“胸有成竹”,必须要“意在笔先”。只有这样,画中的“笔和墨”才会生动,才能达意,才能至笔飞墨舞之神效。
画作中两柄如伞之荷确是“花如今隶茎如篆,叶是分书草草书”。荷干都是两笔完成:一笔从上至下,另一笔从下至上,两笔自然接榫。荷心看上去宛如矗立水中央一般。两柄如伞之荷下,有“才露尖尖角”的小荷,有始展的小荷,有渐长的小荷。三小荷姿丰态动,笔墨各异,富有变化。水纹寥寥,水草疏密,行笔疾劲,为他人所难模仿。特别是画面最前面那水纹中的一笔淡墨,似小草,却又更似水中之影。似,又不似;不似,又极似“影”。妙,真是妙笔生花、妙笔画草、妙笔画“影”。这一笔胜似多笔。
画作在用笔、用墨、用色、用水、布局诸方面均极佳,堪为神逸之作。画中一巨石,是实,而画中却施以清淡轻灵之笔,真可谓真可谓轻描淡写描顽石,实为一奇。绝近处以浓墨为主、干湿浓淡变化丰富的破笔画荷叶,既间以同前一荷花的抑扬有致的白荷花,随衬以淡墨荷叶……石顶部又画数片花与叶,淡淡的,笔墨生动。花作若隐若现状,宛如含羞少女,娇憨可爱。在墨色方面,自近而远,由浓至淡,浓淡相间,臻于化境。在布局上,以实为虚,画石一大块却施之于白,计白当黑。此画取石涛之气,取八大之“毅”。难怪乎徐悲鸿说:张大千的荷花为国人脸上增色。 (1976年作)的尺寸为:93×173cm。画作上的钤印为:“千千千、大千父、得心应手、一只眼、乞食人间尚未归”。画作上的款识为:“江水秋弥洁,潆洄玉有文。芙蓉向风合,花影自缤纷。六十四年嘉平月环荜厂写,爰翁。”
画作令人印象深刻之处,是构图的饱满:前景三丛蓬勃展开的荷叶,以
浓墨泼写,呈斜三角形,几乎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二空间,左下的一丛向下、向左,中间的一丛向上,分别逸出画面,将空间拓展至画外;后景田田的荷叶,以淡墨写出,迷离朦胧,连成一片,烘托出前景几丛荷叶的纵横气势。穿插在荷叶间的,是点点粉荷。花分两组:处在画面中央偏左位置的,是一朵盛开的荷花,掩映在荷叶间,被周围密生的荷叶紧紧围护着;与这朵荷花遥遥呼应的是画面右侧的另一组荷花,含苞待放、怒放、将残的三朵荷花,虽情态不一,却顾盼相应,正喻示着花的一生。两丛荷花形成的三角形,与前景荷叶犬牙相错,加之圆浑劲挺的荷茎,支撑其作品的结构。
作品巨大的尺幅,正发挥了大千豪放的笔势,在整体氛围的渲染上,显示出其熟练老到。以花青罩染荷叶,粉红浅抹荷花,朱红间黄点出花蕊,渲染出秋日荷塘的氤氲。题识“江水秋弥洁,潆洄玉有文。芙蓉向风合,花影自缤纷”,可谓画龙点睛!
画作作于1976年元月的环荜庵。
人所共知,大千画荷,早年学八大。其实,石涛花卉对他的影响,尤其是浅绛法的花卉,或许更深,他曾谓:“清湘花卉蔬果尤隽永有致,不落白阳、青藤窠臼……先施水墨,后笼浅绛,盖亦山水法也。”张大千的许多花卉画,特别是画荷,皆是运用石涛这种先用水墨,再罩花青、赭石的方法。傅申教授在《大千与石涛》一文中,更详细地指出:“大千的墨荷……实际上是兼采八大的荷叶与石涛的荷花。从八大得气,自石涛取韵,因此而能自成一家的。不识此秘,对大千的画荷,终只得其皮相而已。” (作画年代不详)的尺寸为:120×62cm。
整幅画,构图饱满,疏密有致,用笔豪放大气,格调清新典雅,仿佛预示着一个新生命
的诞生,具有一股强劲的蓬勃向上之势。只见两片卓然飘逸的巨型荷叶,在晨风的吹拂下,傲然地随风舒展着筋骨,而荷叶疏影中一朵高雅洁白的荷花已悄然绽放;两枝白嫩无瑕的荷花腾空而出,花蕾中正孕育着灵动鲜活的生命,含苞待放。那种超凡脱俗、生机盎然、蒸蒸日上的美丽与意蕴,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是其纯熟的功底与老辣的技法,于浑朴中见清秀,于洒脱中含缜密,于酣畅中寓意蕴,令人称道折服。其用笔鲁朴疏狂,持搏雪傲霜之气;架构自然忘形,汲天地灵气之精;泼墨淳厚飘逸,拥潇洒儒雅之神,让人叹为观止。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