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桃花石
Ⅰ 湖南省有哪些特色
湖南特色特产有:
1.湘莲又称为糯莲,论口感可谓独步天下。头茬莲子,精于挑选颗粒饱满,洁专白粉嫩、[1] 。放入属嘴里轻轻一呡,就有种独特的酥软口感。白莲色白、粒大、味甘、清香、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汤清肉绵的特色而闻名。白莲有强胃健脾,润肺养心,滋阴补血,固精益肾的功能。白莲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是传统的滋补保健食品。一般用于润肺止咳的多。
2.东江,是湘江源头之一。江水清澈,是天然矿泉水。江湖中所产鱼,以藻类、浮游植物为食,富含多种氨基酸,小仔鱼,更加鲜美。
东江湖中。好的水,成就了东江鱼的良好品质。东江鱼主要是指用东江鱼,特别是小鱼仔加工而成的各种口味的鱼制品,多以无烟薰为主要加式方式,味道以香辣鲜香著称,是当地的一道名产。东江鱼是湖南郴州四大特产之一。
3.腊八豆是我国湖南省传统食品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民间多在每年立冬后开始腌制,至腊月八日后食用,故称之为“腊八豆”。其成品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且异常鲜美,因而很受人们的喜爱。但自古至今一直是家庭或小作坊式的制作,并受到季节制约,一直无法成为消费者四季皆能享用的食品。
Ⅱ 湖南的特产有哪些
仁化银毫茶 湖南仁化银毫茶又称仁化白毛茶,仁化白毛茶以密披银色长毫和具有兰花香的品质风格而驰名,是岭南茶之珍品。仁化银毫,属烘青绿茶,品质风格特点是外形芽头肥壮挺直,披毫,色泽嫩绿鲜润,内质香气清纯芬芳,汤色明净,滋味鲜醇,叶底鲜艳明亮。银毫茶是白毛茶中之极品,原称白毛尖,当地群众依照含毫量和内质高低分为五个档次,即银毫(又称白毛尖),次为白毛茶、白毛乌紫、乌紫白毛和黄壳。银毫茶中茶多酚含量与氨基酸含量均高;茶多酚33.83%;氨基酸3.92%;酚氨比为8.63。 君山金龟 君山金龟便是一种奇特的动物,金龟的背甲高耸,花纹奇丽,龟边呈金黄色,头部两侧呈桔黄色,所以博得“金龟”的雅称。金龟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是一种高级滋补品。肉可以食用,蛋白质含量很高,营养丰富。金龟甲可以制成高级滋补品,能补元气,生津液,主治阴虚、头晕目眩、腰膝无力、崩漏失血、惊悸以及一切元气虚弱、气虚津少等症。用金龟和眼镜蛇泡制成的岳阳“龟蛇酒”,是名牌高级补酒。 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君山银针始于唐代,清朝时被列为“贡茶”。其特点是:芽头茁壮,紧实而挺直,白毫显露,茶芽大小长短均匀,形如银针,内呈金黄色。君山银针茶汁杏黄,香气清鲜,叶底明亮,又被人称作“琼浆玉液”。 临武麻鸭 临武麻鸭是临武久负盛名的四大特产之一,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驰名,更以“滋阴清火、美容健身”而著称,86年获湖南省优质农产品金奖。 安江香柚 安江香柚的历史,从有文字记载的时候算起已有一千多年了。它果肉肥大,瓤白,有12至15个瓣,渣少汁多,甜香爽口,含有大量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和钙、磷、铁等元素。还含有较之橙、橘更多的抗坏血酸。据药书记载,它还具有化痰止咳、醒酒宽中的妙用。 洞庭春茶 湖南“洞庭春”茶是中国11大名茶之一,八五年面世以来,独领风骚,殊荣数得,先后获一次“国优”、四次“部优”、四次“金杯奖”、两次银质奖,两次“国际名茶”称号。 湘黄鸡 湘黄鸡,是产于湖南的黄鸡,又称三黄鸡。湘黄鸡躯体大小适中,成鸡一般重1600克,结构匀称,头小,单冠,脚矮,颈短。公鸡前胸宽阔,毛色金黄带红,躯体秀丽而英武,啼声响亮而清脆;母鸡躯体较短,背宽,后躯浑圆,腹部柔软而富弹性,产蛋性能好。湘黄鸡的药用价值较高,能补虚损,健脾胃,强筋骨,调经血,止白带,是妇科要药,久病体虚者和产妇炖食湘黄鸡,尤有滋补、强身健体、促进恢复的功效。 武冈铜鹅 湖南武冈养鹅已近千年的历史。铜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性温清热,有减少血管硬化、防止脂肪性血栓形成的作用,是中老人理想的食品。武冈铜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长快,耐寒,耐粗饲料。雏鹅喂养1个月,一般可长到1公斤左右,3个月便可上市,大的可达10余公斤,雌鹅喂5个月就可下蛋。 益阳水竹凉席 益阳地处湖南省北部,资水下游,滨临洞庭湖,是中国著名的水竹凉席之乡。早在中国元朝时期,茅竹湖边的农民就已用质地纤细、坚韧柔软的水竹,破成篾丝编织凉席。这一带的农民家家户户都会织凉席,心灵手巧的年轻姑娘是织席的能手。 益阳水竹凉席从砍竹、下料、破篾、拉丝、蒸煮到编织、锁边,要经过十三道工序,而且全是手工操作。篾丝经过蒸煮处理,凉席柔软不易折断,不生竹粉虫,边沿整齐,色泽美观,编织紧扎,经久耐用,并可散热收汗。益阳“熊猫”牌水竹凉席在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荣获银杯奖。 浏阳菊花石雕 湖南浏阳菊花石雕已有悠久历史。菊花石雕是用菊花石雕刻而成的。菊花石是浏阳河上游,浏阳县永和镇附近的碧波潭中特有的产物。这种岩石与众石不同,它色泽呈灰色或灰黑色,上面显现着一朵朵天然生成的菊花状白色花纹,其花纹洁白晶莹,花纹奇趣天成。据地质学家考察,浏阳菊花石是一种以燧石结构为核心的碳酸钙集合体。其花萼部分是坚硬的硅质燧石,花瓣部分是碳酸钙沿石灰岩裂缝充填而成的放射晶体状集合体。 浏阳菊花石雕工艺由仅有的浮雕和半浮雕,发展到现在的圆雕、镂空雕、透雕;石雕作品由原来的平面苗叶发创立体花卉,由山水花草发展到古今人物、飞禽走兽。浏阳菊花石雕《梅兰竹菊》花瓶,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 铜官陶器 历史悠久的铜官陶器,以工艺细致、品种繁多、釉色丰富、造型别具一格而闻名遐尔。 距湖南省会长沙30公里的望城县铜官镇,素称“十里陶城”,是我国古代五大陶都之一。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的陶器证明,早在2100多年前的西汉,长沙一带就有陶器生产。此外,南韩的煤龙岛、日本的冲绳岛也都出土有铜官陶器。由此可见,铜官陶器很早以前就是外贸出口商品。 随着生产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完善,铜官陶器已创制了五大类、近千个品种和数十种不同的釉色,传统器型和釉色被色彩缤纷、多种多样的新产品取代,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深受人们的喜爱。铜官的美术陶瓷题材广泛,粗犷豪放,富有传统特色。 望城剪纸 望城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既无画稿,又无蓝本,全凭艺人头脑的想象构思,信手剪出各种人物、花卉,鸟鲁等图案,造型棚栩如生,刀刀联结,浑然一体,给人以美的感受。望城剪纸富有楚文化特色,造型古朴.线条流畅,动态感强,生活情趣浓郁,望城民间剪纸艺人,能工巧匠辈出,各具不同风格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享誉国内外。 桃源石雕 桃花石产于湖南桃源县北部山区,蕴藏量丰富,其石质坚硬。纹路美观.色彩绚丽,光亮照人。 既像宝石。又像大理石,适宜于生产多种雕刻工艺品。有荷花绿、桃花红、水波蓝、葡葡紫等八种颜色。工人根据桃花石的纹路和色彩,来先择自己雕琢的对象。雕琢仿古唐又马骆驼、图章,香炉、砚台、笔筒、花瓶等上百种工艺品,琳琅满目,栩栩如生。 邵阳竹簧雕刻 竹簧雕刻是将竹簧压成平面,与木板胶合,再精制成各种雕刻艺术品。湖南邵阳地区盛产楠竹,清代艺人王树琅首创竹铸雕刻艺术。采用传统白描技法,以刀代笔,在竹簧上刻出各种花、鸟、虫、鱼、诗词书法等图案。产品有茶叶盒、烟盒花等。典雅古朴,是一种一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工艺品。 桃源石雕 桃花石产于湖南桃源县北部山区,蕴藏量丰富,其石质坚硬。纹路美观.色彩绚丽,光亮照人。 既像宝石。又像大理石,适宜于生产多种雕刻工艺品。有荷花绿、桃花红、水波蓝、葡葡紫等八种颜色。工人根据桃花石的纹路和色彩,来先择自己雕琢的对象。雕琢仿古唐又马骆驼、图章,香炉、砚台、笔筒、花瓶等上百种工艺品,琳琅满目,栩栩如生。 墨晶石雕 墨晶石雕是湖南特产,墨晶石产在洞口、新化县一带。石质细腻,黝黑发亮,有"墨玉"之称。雕刻制品显得庄重古朴,浑厚典雅。产品造型写实中有夸张,雕刻刀法灵活多变,因而作品既似玉雕的晶莹细腻,又不失石雕的粗旷豪放,独具一格。产品种类繁多,有供欣赏的人物、走兽、花鸟、山水陈设品有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文案用品,有仿古文物器皿和各种小型玩具。 湘绣 湘绣是我国的四大名绣之一,起源于湖南民间刺绣,起码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其特点是: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富于表现力,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针法,使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在湘绣中,无论平绣、织绣、网绣、结绣、打子绣、剪绒绣、立体绣、双面绣、乱针绣等等,都注重刻画物象的外形和内质,即使一鳞一爪、一瓣一叶之微也一丝不苟。湘绣这种独特的民族风格使它很早就驰名中外。 土家锦 土家锦是湘西土家族的一种传统工艺品和实用品,又叫"西兰卡普"。土家语,西兰即被子,卡普即花。湘西土家姑娘几乎个个都是织锦能手。它是沿袭古代针织加工法,用多种彩色丝线编织图案,多为菱形结构,产品有床罩、窗帘、坐垫、各种壁挂等120多种2900多个图案产品畅销中外。 醴陵釉下彩瓷 湖南醴陵瓷器起源于清朝雍正年间,迄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光绪年间,醴陵开始出现单色下彩,并逐渐烧造出多种颜色的精美的釉下彩瓷。釉下彩是先在半成品坯上彩绘后佩施釉入高温窑焙烧而成的。颜料不含铅,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面,显得晶莹透亮,如水中月、镜中花,看得见,摸得着。 益阳松花皮蛋 湖南益阳的松花皮蛋始于明朝初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益阳松花皮蛋,外包料泥,糠壳沾其表面。剥壳时,易离壳,肉体柔软,指触不沾,透明有弹性,蛋白呈棕褐色,蛋白表面自然形成乳白色松枝图案。蛋黄呈深浅不同的墨绿、草绿、暗绿、茶色、橙红等各种色层,故又称“五彩松花”。蛋黄中心呈小糠心或焦心,味美鲜香,清凉爽口,咸淡适宜,食而不腻,为家常食用之佳品及筵席盘之美肴。并具有清凉、明目、平肝,降血压,开口味等功能。 岳阳龟蛇酒 湖南岳阳龟蛇酒是以洞庭香糯米和柳毅井清泉水为原料,采取古代石甑蒸馏法酿酒,把洞庭金龟、乌龟、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浸泡于酒缸中,并配以党参、当归、杜仲、枸杞、蜂王浆等20多味中药,密封于地下贮存一至二年后取出。酒度为三十八度,酒液透明,色泽深红,入口绵甜,味道酿厚,香气浓郁。 它含有人体所需的十八种氨基酸,营养丰富,具有滋阴补肾、行气活血、提神明目、强筋健骨功能,是珍贵的补品酒,多次被评为湖南省优质产品。 湖南玉兰片 湖南竹林茂盛,笋源极为丰富。绥宁、城步、资兴、靖州等地出产的玉兰片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认为湖南出产的山珍之一。它色白鲜艳,质嫩而脆,有“素中之荤”的说法。根据竹笋不同生长、加工季节,玉兰片分为“宝尖”、“冬片”、“桃片”、“春花”四种。其中“宝尖”是用立春前的笋制成,丰腴脂美,是玉兰片之冠。 湘莲 湘莲粒大饱满,洁白圆润,质地细腻,清香鲜甜,具有降血压、健脾胃、安神固清、润肺清心之功。在历史上被称为“贡莲”,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种植历史。是湖南省传统的土特产品。
Ⅲ 常德汉寿的特产是什么啊
中国珍珠之乡---常德汉寿县
珍珠--珍珠图片
2005年11月9日,第七届中国特产文化节暨中国特产之乡开发建设宣传十周年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汉寿县荣获“中国珍珠之乡”称号。
汉寿引进繁养珍珠已有40多年,前些年,受市场、技术等因素困挠,珍珠产业徘徊不前。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采取区域化布局、科技化养殖、产业化经营等措施,做大做强珍珠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县里成立珍珠产业领导小组,对承包租费“四荒”水面发展珍珠养殖的大户在投资上给予扶持,技术上给予传授,收费上给予优惠,激发了广大农户养殖珍珠的积极性,先后建成50多个珍珠养殖基地或专业村,发展珍珠养殖户1万多户,年产珍珠300吨左右,成为沿海地区淡水珍珠加工的主要原料供货基地。
为了加速全县珍珠产业由大变强,2003年6月,该县成立珍珠产业协会,带头开展珍珠养殖技术的攻关和推广,两年来,举办珍珠养殖技术培训班、讲座30多场次,发放技术资料12000多份,边培训边提高,全县仔蚌繁殖、幼蚌培育、珠蚌吊养、病害防治等珍珠养殖技术走在全省同行前列,涌现出上万名扎蚌技术娴熟的“珍珠姑娘”,她们扎蚌的成活率、成珠率、正园率高出一般水平15%左右。特别是周文庙、岩汪湖一带的8000多名扎蚌女能手更是走红四方,凭着过硬的扎蚌育珠技术,常年活跃在江浙、两广一带的40多个县市的珍珠养殖场,人平年创收过万元,高的达3万多元。
该县还通过招商引资上项目、大户带头办企业等办法,拉长珍珠加工“短腿”。湖南向八老珍珠有限公司牵头、组织18家珍珠加工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提升加工水平,开发出珍珠妆饰品、工艺品、保健品、药品等10多个珍珠加工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市场。前不久,该县珍珠产业协会会长向远德带着珍珠产品赴美国招商时,美国朋友手捧粒大园润、晶莹闪光的珍珠,一脸惊奇,赞不绝口,安利朗德郡女郡长当场把一条珍珠项链戴在脖子上,一连说了三个“OK”。
2000年7月底,汉寿又建成了营业面积达1500平方米,全省最大的珍珠专业市场。2005湖南旅游节期间,每天都有上百名中外游客光顾购物。日前,该县申报了“中国珍珠之乡”,国家“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和宣传组委会专家深入汉寿城乡实地考察后,认为该县淡水珍珠产业化建设独具特色,走在全国同行前列。
Tags: 珍珠之乡 中国珍珠 汉寿珍珠 常德珍珠
·桂花糖
·纹石
·香酥鱼
·桃花石
·酢粑肉
·擂茶
·延泉黑猪
·桃源鸡
·常德马头山羊
·野生葛粉
·桃源茶叶
·张老头牛肉干
·“嚼得乐”休闲食品
·武陵酒
·九溪湘莲
·蛾公酒
·九溪橘红
·淡水珍珠
·桃源石雕
·武陵擂茶
·湘冠蜜桔
·营养荞面
·美味无壳瓜籽
·双龙牌无籽西瓜
·津市传统牛肉粉
·金喀蜂系列
·太青云峰茶
·千诺系列高级烹调油
·国人2000特制啤酒
·国人干啤
·东方灵芝系列
·保健高级竹凉席
·鸡血玉雕
·安乡味蛋
·桃花玉
·洞庭大闸蟹
·洞庭淡水珍珠
·湘 莲
·淡水鲜鱼
·优质稻
·滨湖板鸭
·安乡香芋
·九溪木棉
·汉寿苎麻
Ⅳ 桃花石有哪些著名的典故
没有典故。
桃花石,又名桃花玉、桃花玉石,产于湖南省慈利县、桃源县,以及澳大利亚专。桃花石属分布于奥陶系地层,是一种变质岩,含有方解石、云母、石英等硅酸盐类的复合型矿物,成分复杂,品种较多,区别较大。多通体呈浅红色泽,石上布满桃花状斑点,花朵以红色为主,偶有绿色。罕有通体呈粉红色者,价格昂贵,可以作为摆件观赏。颜色来源于其含有多种稀有重金属成分,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此外,学术界认为,“桃花石”是中国的一种故称。
Ⅳ 上扬子地台东南缘奥陶系层序地层与奥陶系年代地层划分
层序地层学研究的目的之一,便是试图为人们提供一个由一定空间和时间所限定的等时年代地层格架(Posamentier等,1988,1992)。因此,层序地层学研究,应该对年代地层学研究、尤其是新的年代地层表的建立,起到推动作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相关领域里的探索(Loutit等,1991;Posamentier等,1992;Holland,1995;Brett,1995;Sheehan等,1997;殷鸿福等,1995;王训练,1995,1997;梅仕龙,1996;王鸿祯等,1996;史晓颖,1996),已初步说明了这种结合的潜力。
与其他的地质时代一样,奥陶纪自从作为早古生代中期的一个纪开始(Lapworth,1879),其地层系统及界线的划分,以及洲际间的对比等,就一直是各国学者的研究重点。以统(Series)或亚系(Subsystem)为例,各国各地区的划分就一直存在很大分歧,而阶(Stage)的划分就更是如此(汪啸风,1992)。
以创始区英国为代表的西北欧,奥陶系长期使用6统的划分,并被广泛引用。近年虽经厘定,但仍包含5个统的划分(Fortey,1995);北美奥陶系虽有四分的命名,但素有三统的用法(Ross和Ross,1992);而在波罗的海、地中海地区,以及中国、澳洲等地,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则多使用三分的方案(Janusson,1976,1984;Mannil,1990;Thomes,1960;Webby,1976;卢衍豪,1959,1975,1982;盛莘夫,1974;穆恩之,1974,1979;张文堂,1962,1982)。而最近在美国Las Vagas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奥陶纪会议,又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将奥陶系三分的方案(Cooper等,1995)。与此同时,则有许多学者提出并使用两分(统或亚系)的方案(Whittington and Williams,1964;Williams等,1972;Havlicek and Marek,1973;Bednarczgk,1971;Skevington,1973;项礼文等,1980;汪啸风,1980;赖才根等,1982)。以最近澳大利亚Webby(1991)及中国汪啸风等人(1992,1993)的方案为代表,他们均以Nemagraptus gracilis的首次出现为标志,将奥陶系先划分为两个亚系(Subsystem)后,再进行统、阶的划分。
笔者通过对扬子地台东南部奥陶系的层序地层研究,初步确定了其层序地层格架,标定了海平面变化序列的生物-年代地层属性,并与中国其他地台以及世界主要大陆进行了对比。综合已有的古地磁、古生物等方面的资料,在奥陶系年代地层划分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现陈述于下。如前所述,此处涉及的层序级别及相关概念,以综合最近王鸿祯和史晓颖(1996)以及王鸿祯(1999)和王训练(1999)的方案为准,奥陶纪生物带则根据汪啸风及陈旭等中国学者最近(1992~1996)的成果加以综合。
一、上扬子地台东南缘奥陶系层序地层更高级别旋回的构成
比较前述18个层序的沉积特征及时空展布,可以根据相邻层序之间在海进或海退趋势上的相似性与相关性和较显著的层序界面(图3-1;表4-1;图4-1、4-2),将其归并为4个层序组。因分别形成在相对海侵或相对高位背景下,故可称为海侵层序组(TSS)或高位层序组(HSS),分别代表二级海平面旋回——中层序内海侵及高位两个沉积阶段。由此可将这四个层序组归并为两个中层序。下部由OSq1—OSq12组成,上部由OSq13—OSq18组成。其总体特征如下:
1.层序组1
它包括OSq1—OSq7。在台地区包括南津关组、分乡组及红花园组;台缘斜坡区由盘家嘴组、马刀育组及桃花石组等构成;盆地区由白水溪组及桥亭子组底部组成。包含了Rhobadinopora flabelliforme—Tetragraptus approximatus生物带(曾庆銮等,1987;汪啸风等,1996),大致与Tremadoc统及Arenig统底部(Fortey,1995下同)相当。
在台地相区,这7个层序均缺失LST。下部层序的TST厚度小,底面往往呈波状起伏,并包裹有滞留砾或暴露带残积物;上部层序的TST则以泥页岩较多为特征,含笔石等。7个层序的HST多为含角砾白云岩、白云质灰岩、藻(礁)灰岩,顶部或上部,则多见淡水方解石晶洞、膏溶角砾等暴露特征。在台缘斜坡相区,LST或SMST多为扇状—楔状展布的碳酸盐岩碎屑流沉积物。TST主要由泥灰岩、灰岩组成,顶部多发育有相对饥饿状态下沉积的薄层状含碳质泥灰岩及瘤状泥灰岩等,富含笔石、三叶虫、腕足等化石。其HST则多为中厚层状灰岩、泥灰岩,有的还出现白云质灰岩,OSq6顶部则为起伏不平的侵蚀面。盆地相区的这7个层序则为含笔石及少量腕足的薄的粉砂岩、泥岩。
根据曾庆銮(1991)的研究,该阶段宜昌一带腕足底栖组合基本上以Benthic Assemblage1-2(BA1-2)为主。各相区OSq1底部与晚寒武世地层之间往往呈大的间断或岩性截然的接触关系(图3-1,图4-1、2),则说明寒武—奥陶纪之交曾经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海平面变化。相对来说,由于这7个层序彼此间沉积相无太大的跳跃,主体又都在台缘斜坡相区发育,并在时空上总体呈现出退积—加积趋势,因而可视为奥陶纪新海侵发生之初的海侵层序组。
2.层序组2
包括OSq8—OSq12。在台地区对应于大湾组和牯牛潭组,斜坡区相当于九溪组;盆地区则为桥亭子组。时限跨越Didymorgraptus.deflexus—D.murchisoni带,大致与ArenigLlanvirn统相当。
台地区的这5个层序未见LST。TST以薄层状生屑灰岩、瘤状泥灰岩为主,富含腕足、笔石、头足等。HST以中薄层—中厚层状生屑灰岩、含泥生屑灰岩为主。其腕足类底栖组合基本上为Benthic Assemblage3-5(BA3-5)(曾庆銮,1991),水深明显增大。其中,OSq8以凝缩段(CS)直接超覆于OSq7正常浅水礁滩相之上,显示出碳酸盐台地淹没(Schlager,1982)时所形成的淹没型(D型)层序的特点。斜坡及盆地区这5个层序则均为含笔石、三叶虫的粉砂质泥页岩。在宜昌地区,OSq12下部即牯牛潭组中部,可见槽状交错层理(曾庆銮等,1987),顶部则为广泛分布的区域性侵蚀界面(陈旭等,1986;汪啸风等,1996)。斜坡区的九溪一带,OSq12则很可能已缺失,代之以十数厘米厚的铁泥质风化壳残余(湖南区调队,1986;汪啸风等,1996)。显然,OSq12及其顶界显示了海平面已大幅度下降、基底接近暴露背景下的沉积特点(图4-1、2)。
与层序组1相比较,OSq8—OSq12代表了上扬子区奥陶纪大湾—牯牛潭期,碳酸盐台地自淹没到逐渐变浅过程中,一组具明显加积—进积特征的层序,因而可归为高位层序组。这两个层序组共同构成了奥陶系下部二级海进—海退复合中层序,代表了奥陶纪第一次二级海平面变化(图4-1、4-2)。
3.层序组3
包括OSq13—OSq15。分别由台地区的庙坡组及其同期相变沉积大田坝组等、台缘斜坡区的舍人湾组、深斜坡盆地区的烟溪组等组成。跨越G.hinckii(H.teretiusculus)—C.wilsoni带(汪啸风等,1994;汪啸风等,1996),主体属Caradoc世早中期,但下部包括狭义的Llandeilo阶。
层序OSq13的下部在台地以及斜坡相区发育普遍不完整(图3-1;图4-1、4-2)。这说明前次大规模海退事件(GRE2)后,OSq13的底界面,也即第一个中层序的顶界面,是一个遍布上扬子地台、起伏不平的古沉积基底。它控制了新的海侵之初沉积物的分布,甚至到了OSq14即庙坡阶主体沉积时,仍未达到完全均一(陈旭等,1986)。
应当指出的是,这一阶段广泛出现了黑色含浮游型笔石碳质泥页岩(湖南区调队,1986;曾庆銮等,1987)。台地相区腕足底栖组合由下部含少量BA1-2代表分子Lingulella等(张建华,1995),逐渐变为以BA3-5为主的群落(曾庆銮,1991),一些地区甚至还出现放射虫等(曾庆銮等,1987)。它们均表明了海水的迅速加深,OSq13-14也相应地表现为较典型的退积—加积序列(图3-1;图4-1、4-2)。因此可将它们归为新海侵过程中的海侵层序组。和层序组1有所不同,此次海水加深的速度和幅度都较大,使得层序组2总体上呈现非补偿状态下的饥饿相。在台缘斜坡和盆地相区,则形成典型的凝缩段而难以细分(图3-1;图4-1、2)。
4.层序组4
包括OSq15—OSq18,分别由台地及台缘斜坡相区的宝塔组、临湘组和五峰组,深斜坡及盆地相区的磨刀溪组、南石冲组、五峰组等组成,包含了D.clingani—D.bohemicus等化石带,与Caradoc世中晚期—Ashgill世相当。
需要着重讨论的是OSq15,即宝塔层序。前已述及,它由宝塔组及磨刀溪组组成。宝塔组广泛分布于台区及台地边缘相区,下扬子及珠穆朗玛峰、塔里木等地也有见及(赖才根等,1982)。岩性均一,遍布收缩纹(俗称“龟裂纹”),厚度不大(峡东为11~12m;桃源九溪则为4~5m)。普遍含有Sinoceras动物群,基本未见底栖型腕足类(曾庆銮等,1987)。根据陈均远(1988)的研究,Sinoceras的壳壁聚爆深度极限可达200m以上。也即它们可生活于外陆棚地带。因此,这一遍布上扬子等地的特殊岩相在其沉积时,其古水深很可能相当大,以致于其间很难再有底栖型腕足动物等生存。笔者在该地区的观测表明,该组的每层收缩纹泥灰岩顶面实质上是一个硬底(hardground);所夹薄层瘤状泥灰岩—钙质泥岩,则多见虫迹扰动等。这样的沉积特征,也说明了该组的沉积背景很可能处于一种相对饥饿的状态之下。
相应的磨刀溪组,为含碳酸锰泥质灰岩,夹含笔石黑色泥页岩、硅泥岩,厚度5~6m。根据近来的研究(蒋德和等,1994;李志昌,1996),这套锰矿应属正常海洋环境下、成矿物质来自大陆壳即属外生型、而非海底火山活动或热水沉积的斜坡—盆地边缘相产物。根据人们对锰元素及其矿物与离岸距离和沉积速率关系的探讨,发现它的富集与离岸距离成正相关,与沉积速率呈负相关(木下贵,1982;Sugisaki,1984;邓宏文等,1990)。也就是说,锰的富集本身就从另一角度表明了一种远岸的、沉积物供给相对较低的沉积背景。外生成因的磨刀溪锰矿层,显然应属这样环境的产物。
显然,宝塔层序(OSq15)所沉积的时期,实际上是一种海侵规模较大、海水深度相当大、离岸甚远、沉积物供给不足、相对饥饿的背景。OSq16、OSq17虽与之相似,但泥质偏多,头足类减少,腕足类增加,且底栖组合为BA4—5(戎嘉余,1984、1987;曾庆銮,1991)。OSq18主体则为笔石页岩(五峰组)等。在OSq17、OSq18的顶部,尤其是后者,在研究区及整个上扬子区则为广泛分布的平行不整合(穆恩之,1953;李耀西等,1975;穆恩之等,1979;刘永耀等,1984;湖南区调队,1986;成汉均等,1996)(图4-2),OSq18底部在桃江一带还出现近源浊积岩(徐熊飞,1980),为低位扇型沉积(图3-1,图4-1、2)。这些都显示了规模较大的海退特征。而整个OSq15可视做奥陶纪第2次二级海平面变化的最大海泛时期产物之一。其下的OSq14,似可看做这一时期的另一产物。只不过它们分别位于最大海泛面的上下,宝塔组及磨刀溪组并且在总体上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向盆地方向的下超趋势(图3-1;图4-1、2)。由此还可以得出一个相关的推论:宝塔组收缩纹灰岩的形成,很可能与这种处于二级海平面变化最大海泛时期的相对饥饿状态密切相关,收缩纹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凝缩相。
显然,这4个层序总体上呈现出典型的加积—进积特征,代表了海侵达到最大规模到逐渐退却过程中形成的高位层序组。它与层序组3共同组成了奥陶系第二个中层序,代表区内奥陶纪第二次二级海平面变化的产物(图4-1、2)。
简言之,上扬子东南部奥陶系含有18个三级层序,它们构成了两个海进—海退复合中层序,代表奥陶纪两次时限较长、幅度较大的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两个中层序之间的界线,物理标志为牯牛潭海退事件2(GNRE2)所形成的广泛分布的侵蚀间断面,生物标志为D.murchisoni—P.elegans带的消失及G.hincksii—H.teretiusculus带的出现;其顶底界,则分别为西陵峡海退事件1(XLRE1)和五峰海退事件(WFRE)形成的较大规模间断或平行不整合(图3-1;图4-1、2)。
二、奥陶系中层序的构成与奥陶系亚系及统的划分
根据Harland等(1989)、Cowie等(1989)及王鸿祯等(1990)、Webby(1995)等人的地质时代表,奥陶纪底界年龄为510~505Ma,顶界则为439~435Ma。而与牯牛潭海退事件2(GNRE2)相当的界线,即狭义Llandeilo底界(Husterograptus teretiusculus带底界),其测年大致可定为468~470Ma。由此可知,奥陶系两个中层序的时限大致相等,均约为30~40Ma。
两个中层序之间的海退事件(GNRE2),不仅在中国其他两大稳定地台上有明显特征(表5-1),而且可在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及北欧等世界主要大陆间进行良好的对比(图5-1)。在南美,它可与Guandacol事件所代表的广泛海退相当(Baldis等,1992;Heredia和Beresi,1995);在澳大利亚,它则与Darriwillian中上部D3D4之间海退事件(尚未命名)相当(Gorter,1992);在英国威尔士,它与传统的LlavirnLlandeilo之间规模甚大的沉积间断相当(Woodcock,1990);而在波罗的海沿岸,则和Aseri阶与Lasnamai阶之间的平行不整合或沉积缺失相当(Mannil,1990);在北美,它可与Chazyian阶与Whiterockian阶之间分布广泛的沉积间断相对应(Ross和Ross,1992,1995;Schutter,1992)。以该事件为界,可将上述地区、尤其是详细进行了海平面变化研究的北美奥陶系,分为旋回特征明显的两部分,构成与上扬子地台相似的两个二级沉积旋回。尽管第七届国际奥陶纪会议通过了以美国为主的代表们极力推崇其三分的方案,但是北美奥陶系中这两个二级旋回却是再也直观不过的事实(图5-1)。
从生物的演化看,与这两大旋回相对应,奥陶纪也可以分为两大阶段。事实上,这也正是长期以来许多中外学者们坚持奥陶系两分法(统或亚系)的主要根据之一(汪啸风,1980;赖才根等,1980,1982;曾庆銮等,1987;汪啸风等,1992,1993;Whittington和Williams,1964;Bednarczyk,1971;Skevington,1973;Cowie等,1989;Webby,1991)。近年来,关于生物群的绝灭—复苏事件等方面的研究,客观上也从另一角度为奥陶纪生物群的两大演化阶段提供了新的证据。这其中以Sepkoski(1995,1996)和Barnes等人(1996)最近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狭义的LlanvirnLlandeilo之交的海平面升降,曾导致了重大的生物群绝灭—复苏事件,其总变化量仅次于奥陶—志留纪之交的同类事件(图6-1、2):
图6-1以奥陶纪为主的早古生代生物属种变化统计曲线(据Sepkoski、1995)
注意奥陶纪底部、顶部和中部的属种数量变化。T—Tremadoc;A—Arenig;L—Llanvirn;L—Llandeilo;C—Caradoc;A—Ashgill
显然,两个中层序正好代表着这样两大生物演化阶段,其间界线代表了一次重要的生物演化突变事件。
从A.Trench等人(1991,1992)最近的古地磁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以H.teretiusculus底界(即狭义的Llandeilo底界)为界,可将奥陶纪分为正极性为主的早期和反极性为主的晚期。也就是说,奥陶系的两个中层序,实际上也恰好代表了正反极性不同的两个古地磁演化阶段,其间界线则代表了分隔两大阶段的古地磁极性倒转突变事件(图6-3)。
图6-3上扬子东南缘奥陶纪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与奥陶系年代地层划分
全球变化分别据Fortey(1984)及Ross(1985);T-R事件命名据本文;磁性地层据Trench(1991).斜格代表正向(N),空白代表反向(R),竖条为未确定;英国年代地层中的生物带据Fortey和Owens(1987),统的划分按Forety(1995)的最新厘定;中国的笔石带据陈旭等(1993)及汪啸风等(1996),阶的划分据赖才根等(1982)及汪啸风等(1996)。H.teretiusculus=G.teretiusculus
(1)岩性的过渡性。在台地相区,它基本由原牯牛潭组上部及与之相当的地层组成,其岩性特征与下伏层序OSq8—OSq11相似;而在斜坡及盆地相区,与之相当的地层却往往为与上覆层位相似的灰黑色笔石页岩。
(2)古生物群的过渡性。既含有与下伏层位关系密切的笔石群Didymograptus murchisoni—Pterograptus elegans、头足类Dideroceras、Vaginoceras等,同时又含有与上伏层位面貌相近的头足类Lituites、Sinoceras及三叶虫Birmanites等,并与新兴的Eoplacognathus suecicus,E.foliaceus等结构复杂的平台型牙形石动物群共生。
(3)层序结构上的过渡性。由前述分析及图4-1和图5-1、5-2等不难看出,该层序的顶、底面看来都存在着明显的间断或剥蚀。因此,它既可被看做是前一次二级旋回末期海平面大幅度降低时的产物,可当做中层序的“末期高位层序”;同时,也可看成是后一次二级旋回初期海平面开始上升时的沉积,当做第二个中层序的“底位”或“陆架边缘层序”。
鉴于此,关于层序12(OSq12)在奥陶系两个中层序结构构成中的确切位置,作者尚存有一定的疑问。如果一并考虑到Pterograptus elegans为代表的特化型均分笔石动物群的生物地层学意义(穆恩之,1974),和Didymograptus murchisoni带底部的古地磁极性倒转事件(Trench,1991)的存在及影响等,将层序12(OSq12)归于奥陶系上部中层序底部也许更符合逻辑。但由于与之相应的层序底界及海平面旋回在英国、澳大利亚、南美等地的确切层位和时代特征尚不是十分清楚(图5-1)等,因此本文暂将层序12(OSq12)置于奥陶系下部的中层序中,并相信今后的研究终会解决这一问题。
Ⅵ 湖南有什么特产,回答加好友。
仁化银毫茶
湖南仁化银毫茶又称仁化白毛茶,仁化白毛茶以密披银色长毫和具有兰花香的品质风格而驰名,是岭南茶之珍品。仁化银毫,属烘青绿茶,品质风格特点是外形芽头肥壮挺直,披毫,色泽嫩绿鲜润,内质香气清纯芬芳,汤色明净,滋味鲜醇,叶底鲜艳明亮。银毫茶是白毛茶中之极品,原称白毛尖,当地群众依照含毫量和内质高低分为五个档次,即银毫(又称白毛尖),次为白毛茶、白毛乌紫、乌紫白毛和黄壳。银毫茶中茶多酚含量与氨基酸含量均高;茶多酚33.83%;氨基酸3.92%;酚氨比为8.63。
君山金龟
君山金龟便是一种奇特的动物,金龟的背甲高耸,花纹奇丽,龟边呈金黄色,头部两侧呈桔黄色,所以博得“金龟”的雅称。金龟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是一种高级滋补品。肉可以食用,蛋白质含量很高,营养丰富。金龟甲可以制成高级滋补品,能补元气,生津液,主治阴虚、头晕目眩、腰膝无力、崩漏失血、惊悸以及一切元气虚弱、气虚津少等症。用金龟和眼镜蛇泡制成的岳阳“龟蛇酒”,是名牌高级补酒。
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君山银针始于唐代,清朝时被列为“贡茶”。其特点是:芽头茁壮,紧实而挺直,白毫显露,茶芽大小长短均匀,形如银针,内呈金黄色。君山银针茶汁杏黄,香气清鲜,叶底明亮,又被人称作“琼浆玉液”。
临武麻鸭
临武麻鸭是临武久负盛名的四大特产之一,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驰名,更以“滋阴清火、美容健身”而著称,86年获湖南省优质农产品金奖。
安江香柚
安江香柚的历史,从有文字记载的时候算起已有一千多年了。它果肉肥大,瓤白,有12至15个瓣,渣少汁多,甜香爽口,含有大量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和钙、磷、铁等元素。还含有较之橙、橘更多的抗坏血酸。据药书记载,它还具有化痰止咳、醒酒宽中的妙用。
洞庭春茶
湖南“洞庭春”茶是中国11大名茶之一,八五年面世以来,独领风骚,殊荣数得,先后获一次“国优”、四次“部优”、四次“金杯奖”、两次银质奖,两次“国际名茶”称号。
湘黄鸡
湘黄鸡,是产于湖南的黄鸡,又称三黄鸡。湘黄鸡躯体大小适中,成鸡一般重1600克,结构匀称,头小,单冠,脚矮,颈短。公鸡前胸宽阔,毛色金黄带红,躯体秀丽而英武,啼声响亮而清脆;母鸡躯体较短,背宽,后躯浑圆,腹部柔软而富弹性,产蛋性能好。湘黄鸡的药用价值较高,能补虚损,健脾胃,强筋骨,调经血,止白带,是妇科要药,久病体虚者和产妇炖食湘黄鸡,尤有滋补、强身健体、促进恢复的功效。
武冈铜鹅
湖南武冈养鹅已近千年的历史。铜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性温清热,有减少血管硬化、防止脂肪性血栓形成的作用,是中老人理想的食品。武冈铜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长快,耐寒,耐粗饲料。雏鹅喂养1个月,一般可长到1公斤左右,3个月便可上市,大的可达10余公斤,雌鹅喂5个月就可下蛋。
益阳水竹凉席
益阳地处湖南省北部,资水下游,滨临洞庭湖,是中国著名的水竹凉席之乡。早在中国元朝时期,茅竹湖边的农民就已用质地纤细、坚韧柔软的水竹,破成篾丝编织凉席。这一带的农民家家户户都会织凉席,心灵手巧的年轻姑娘是织席的能手。
益阳水竹凉席从砍竹、下料、破篾、拉丝、蒸煮到编织、锁边,要经过十三道工序,而且全是手工操作。篾丝经过蒸煮处理,凉席柔软不易折断,不生竹粉虫,边沿整齐,色泽美观,编织紧扎,经久耐用,并可散热收汗。益阳“熊猫”牌水竹凉席在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荣获银杯奖。
浏阳菊花石雕
湖南浏阳菊花石雕已有悠久历史。菊花石雕是用菊花石雕刻而成的。菊花石是浏阳河上游,浏阳县永和镇附近的碧波潭中特有的产物。这种岩石与众石不同,它色泽呈灰色或灰黑色,上面显现着一朵朵天然生成的菊花状白色花纹,其花纹洁白晶莹,花纹奇趣天成。据地质学家考察,浏阳菊花石是一种以燧石结构为核心的碳酸钙集合体。其花萼部分是坚硬的硅质燧石,花瓣部分是碳酸钙沿石灰岩裂缝充填而成的放射晶体状集合体。
浏阳菊花石雕工艺由仅有的浮雕和半浮雕,发展到现在的圆雕、镂空雕、透雕;石雕作品由原来的平面苗叶发创立体花卉,由山水花草发展到古今人物、飞禽走兽。浏阳菊花石雕《梅兰竹菊》花瓶,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
铜官陶器
历史悠久的铜官陶器,以工艺细致、品种繁多、釉色丰富、造型别具一格而闻名遐尔。
距湖南省会长沙30公里的望城县铜官镇,素称“十里陶城”,是我国古代五大陶都之一。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的陶器证明,早在2100多年前的西汉,长沙一带就有陶器生产。此外,南韩的煤龙岛、日本的冲绳岛也都出土有铜官陶器。由此可见,铜官陶器很早以前就是外贸出口商品。
随着生产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完善,铜官陶器已创制了五大类、近千个品种和数十种不同的釉色,传统器型和釉色被色彩缤纷、多种多样的新产品取代,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深受人们的喜爱。铜官的美术陶瓷题材广泛,粗犷豪放,富有传统特色。
望城剪纸
望城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既无画稿,又无蓝本,全凭艺人头脑的想象构思,信手剪出各种人物、花卉,鸟鲁等图案,造型棚栩如生,刀刀联结,浑然一体,给人以美的感受。望城剪纸富有楚文化特色,造型古朴.线条流畅,动态感强,生活情趣浓郁,望城民间剪纸艺人,能工巧匠辈出,各具不同风格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享誉国内外。
桃源石雕
桃花石产于湖南桃源县北部山区,蕴藏量丰富,其石质坚硬。纹路美观.色彩绚丽,光亮照人。 既像宝石。又像大理石,适宜于生产多种雕刻工艺品。有荷花绿、桃花红、水波蓝、葡葡紫等八种颜色。工人根据桃花石的纹路和色彩,来先择自己雕琢的对象。雕琢仿古唐又马骆驼、图章,香炉、砚台、笔筒、花瓶等上百种工艺品,琳琅满目,栩栩如生。
邵阳竹簧雕刻
竹簧雕刻是将竹簧压成平面,与木板胶合,再精制成各种雕刻艺术品。湖南邵阳地区盛产楠竹,清代艺人王树琅首创竹铸雕刻艺术。采用传统白描技法,以刀代笔,在竹簧上刻出各种花、鸟、虫、鱼、诗词书法等图案。产品有茶叶盒、烟盒花等。典雅古朴,是一种一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工艺品。
桃源石雕
桃花石产于湖南桃源县北部山区,蕴藏量丰富,其石质坚硬。纹路美观.色彩绚丽,光亮照人。 既像宝石。又像大理石,适宜于生产多种雕刻工艺品。有荷花绿、桃花红、水波蓝、葡葡紫等八种颜色。工人根据桃花石的纹路和色彩,来先择自己雕琢的对象。雕琢仿古唐又马骆驼、图章,香炉、砚台、笔筒、花瓶等上百种工艺品,琳琅满目,栩栩如生。
墨晶石雕
墨晶石雕是湖南特产,墨晶石产在洞口、新化县一带。石质细腻,黝黑发亮,有"墨玉"之称。雕刻制品显得庄重古朴,浑厚典雅。产品造型写实中有夸张,雕刻刀法灵活多变,因而作品既似玉雕的晶莹细腻,又不失石雕的粗旷豪放,独具一格。产品种类繁多,有供欣赏的人物、走兽、花鸟、山水陈设品有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文案用品,有仿古文物器皿和各种小型玩具。
湘绣
湘绣是我国的四大名绣之一,起源于湖南民间刺绣,起码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其特点是: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富于表现力,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针法,使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在湘绣中,无论平绣、织绣、网绣、结绣、打子绣、剪绒绣、立体绣、双面绣、乱针绣等等,都注重刻画物象的外形和内质,即使一鳞一爪、一瓣一叶之微也一丝不苟。湘绣这种独特的民族风格使它很早就驰名中外。
Ⅶ 湖南有什么特产
仁化银毫茶
湖南仁化银毫茶又称仁化白毛茶,仁化白毛茶以密披银色长毫和具有兰花香的品质风格而驰名,是岭南茶之珍品。仁化银毫,属烘青绿茶,品质风格特点是外形芽头肥壮挺直,披毫,色泽嫩绿鲜润,内质香气清纯芬芳,汤色明净,滋味鲜醇,叶底鲜艳明亮。银毫茶是白毛茶中之极品,原称白毛尖,当地群众依照含毫量和内质高低分为五个档次,即银毫(又称白毛尖),次为白毛茶、白毛乌紫、乌紫白毛和黄壳。银毫茶中茶多酚含量与氨基酸含量均高;茶多酚33.83%;氨基酸3.92%;酚氨比为8.63。
君山金龟
君山金龟便是一种奇特的动物,金龟的背甲高耸,花纹奇丽,龟边呈金黄色,头部两侧呈桔黄色,所以博得“金龟”的雅称。金龟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是一种高级滋补品。肉可以食用,蛋白质含量很高,营养丰富。金龟甲可以制成高级滋补品,能补元气,生津液,主治阴虚、头晕目眩、腰膝无力、崩漏失血、惊悸以及一切元气虚弱、气虚津少等症。用金龟和眼镜蛇泡制成的岳阳“龟蛇酒”,是名牌高级补酒。
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君山银针始于唐代,清朝时被列为“贡茶”。其特点是:芽头茁壮,紧实而挺直,白毫显露,茶芽大小长短均匀,形如银针,内呈金黄色。君山银针茶汁杏黄,香气清鲜,叶底明亮,又被人称作“琼浆玉液”。
临武麻鸭
临武麻鸭是临武久负盛名的四大特产之一,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驰名,更以“滋阴清火、美容健身”而著称,86年获湖南省优质农产品金奖。
安江香柚
安江香柚的历史,从有文字记载的时候算起已有一千多年了。它果肉肥大,瓤白,有12至15个瓣,渣少汁多,甜香爽口,含有大量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和钙、磷、铁等元素。还含有较之橙、橘更多的抗坏血酸。据药书记载,它还具有化痰止咳、醒酒宽中的妙用。
洞庭春茶
湖南“洞庭春”茶是中国11大名茶之一,八五年面世以来,独领风骚,殊荣数得,先后获一次“国优”、四次“部优”、四次“金杯奖”、两次银质奖,两次“国际名茶”称号。
湘黄鸡
湘黄鸡,是产于湖南的黄鸡,又称三黄鸡。湘黄鸡躯体大小适中,成鸡一般重1600克,结构匀称,头小,单冠,脚矮,颈短。公鸡前胸宽阔,毛色金黄带红,躯体秀丽而英武,啼声响亮而清脆;母鸡躯体较短,背宽,后躯浑圆,腹部柔软而富弹性,产蛋性能好。湘黄鸡的药用价值较高,能补虚损,健脾胃,强筋骨,调经血,止白带,是妇科要药,久病体虚者和产妇炖食湘黄鸡,尤有滋补、强身健体、促进恢复的功效。
武冈铜鹅
湖南武冈养鹅已近千年的历史。铜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性温清热,有减少血管硬化、防止脂肪性血栓形成的作用,是中老人理想的食品。武冈铜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长快,耐寒,耐粗饲料。雏鹅喂养1个月,一般可长到1公斤左右,3个月便可上市,大的可达10余公斤,雌鹅喂5个月就可下蛋。
益阳水竹凉席
益阳地处湖南省北部,资水下游,滨临洞庭湖,是中国著名的水竹凉席之乡。早在中国元朝时期,茅竹湖边的农民就已用质地纤细、坚韧柔软的水竹,破成篾丝编织凉席。这一带的农民家家户户都会织凉席,心灵手巧的年轻姑娘是织席的能手。
益阳水竹凉席从砍竹、下料、破篾、拉丝、蒸煮到编织、锁边,要经过十三道工序,而且全是手工操作。篾丝经过蒸煮处理,凉席柔软不易折断,不生竹粉虫,边沿整齐,色泽美观,编织紧扎,经久耐用,并可散热收汗。益阳“熊猫”牌水竹凉席在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荣获银杯奖。
浏阳菊花石雕
湖南浏阳菊花石雕已有悠久历史。菊花石雕是用菊花石雕刻而成的。菊花石是浏阳河上游,浏阳县永和镇附近的碧波潭中特有的产物。这种岩石与众石不同,它色泽呈灰色或灰黑色,上面显现着一朵朵天然生成的菊花状白色花纹,其花纹洁白晶莹,花纹奇趣天成。据地质学家考察,浏阳菊花石是一种以燧石结构为核心的碳酸钙集合体。其花萼部分是坚硬的硅质燧石,花瓣部分是碳酸钙沿石灰岩裂缝充填而成的放射晶体状集合体。
浏阳菊花石雕工艺由仅有的浮雕和半浮雕,发展到现在的圆雕、镂空雕、透雕;石雕作品由原来的平面苗叶发创立体花卉,由山水花草发展到古今人物、飞禽走兽。浏阳菊花石雕《梅兰竹菊》花瓶,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
铜官陶器
历史悠久的铜官陶器,以工艺细致、品种繁多、釉色丰富、造型别具一格而闻名遐尔。
距湖南省会长沙30公里的望城县铜官镇,素称“十里陶城”,是我国古代五大陶都之一。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的陶器证明,早在2100多年前的西汉,长沙一带就有陶器生产。此外,南韩的煤龙岛、日本的冲绳岛也都出土有铜官陶器。由此可见,铜官陶器很早以前就是外贸出口商品。
随着生产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完善,铜官陶器已创制了五大类、近千个品种和数十种不同的釉色,传统器型和釉色被色彩缤纷、多种多样的新产品取代,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深受人们的喜爱。铜官的美术陶瓷题材广泛,粗犷豪放,富有传统特色。
望城剪纸
望城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既无画稿,又无蓝本,全凭艺人头脑的想象构思,信手剪出各种人物、花卉,鸟鲁等图案,造型棚栩如生,刀刀联结,浑然一体,给人以美的感受。望城剪纸富有楚文化特色,造型古朴.线条流畅,动态感强,生活情趣浓郁,望城民间剪纸艺人,能工巧匠辈出,各具不同风格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享誉国内外。
桃源石雕
桃花石产于湖南桃源县北部山区,蕴藏量丰富,其石质坚硬。纹路美观.色彩绚丽,光亮照人。 既像宝石。又像大理石,适宜于生产多种雕刻工艺品。有荷花绿、桃花红、水波蓝、葡葡紫等八种颜色。工人根据桃花石的纹路和色彩,来先择自己雕琢的对象。雕琢仿古唐又马骆驼、图章,香炉、砚台、笔筒、花瓶等上百种工艺品,琳琅满目,栩栩如生。
邵阳竹簧雕刻
竹簧雕刻是将竹簧压成平面,与木板胶合,再精制成各种雕刻艺术品。湖南邵阳地区盛产楠竹,清代艺人王树琅首创竹铸雕刻艺术。采用传统白描技法,以刀代笔,在竹簧上刻出各种花、鸟、虫、鱼、诗词书法等图案。产品有茶叶盒、烟盒花等。典雅古朴,是一种一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工艺品。
桃源石雕
桃花石产于湖南桃源县北部山区,蕴藏量丰富,其石质坚硬。纹路美观.色彩绚丽,光亮照人。 既像宝石。又像大理石,适宜于生产多种雕刻工艺品。有荷花绿、桃花红、水波蓝、葡葡紫等八种颜色。工人根据桃花石的纹路和色彩,来先择自己雕琢的对象。雕琢仿古唐又马骆驼、图章,香炉、砚台、笔筒、花瓶等上百种工艺品,琳琅满目,栩栩如生。
墨晶石雕
墨晶石雕是湖南特产,墨晶石产在洞口、新化县一带。石质细腻,黝黑发亮,有"墨玉"之称。雕刻制品显得庄重古朴,浑厚典雅。产品造型写实中有夸张,雕刻刀法灵活多变,因而作品既似玉雕的晶莹细腻,又不失石雕的粗旷豪放,独具一格。产品种类繁多,有供欣赏的人物、走兽、花鸟、山水陈设品有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文案用品,有仿古文物器皿和各种小型玩具。
湘绣
湘绣是我国的四大名绣之一,起源于湖南民间刺绣,起码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其特点是: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富于表现力,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针法,使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在湘绣中,无论平绣、织绣、网绣、结绣、打子绣、剪绒绣、立体绣、双面绣、乱针绣等等,都注重刻画物象的外形和内质,即使一鳞一爪、一瓣一叶之微也一丝不苟。湘绣这种独特的民族风格使它很早就驰名中外。
土家锦
土家锦是湘西土家族的一种传统工艺品和实用品,又叫"西兰卡普"。土家语,西兰即被子,卡普即花。湘西土家姑娘几乎个个都是织锦能手。它是沿袭古代针织加工法,用多种彩色丝线编织图案,多为菱形结构,产品有床罩、窗帘、坐垫、各种壁挂等120多种2900多个图案产品畅销中外。
醴陵釉下彩瓷
湖南醴陵瓷器起源于清朝雍正年间,迄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光绪年间,醴陵开始出现单色下彩,并逐渐烧造出多种颜色的精美的釉下彩瓷。釉下彩是先在半成品坯上彩绘后佩施釉入高温窑焙烧而成的。颜料不含铅,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面,显得晶莹透亮,如水中月、镜中花,看得见,摸得着。
益阳松花皮蛋
湖南益阳的松花皮蛋始于明朝初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益阳松花皮蛋,外包料泥,糠壳沾其表面。剥壳时,易离壳,肉体柔软,指触不沾,透明有弹性,蛋白呈棕褐色,蛋白表面自然形成乳白色松枝图案。蛋黄呈深浅不同的墨绿、草绿、暗绿、茶色、橙红等各种色层,故又称“五彩松花”。蛋黄中心呈小糠心或焦心,味美鲜香,清凉爽口,咸淡适宜,食而不腻,为家常食用之佳品及筵席盘之美肴。并具有清凉、明目、平肝,降血压,开口味等功能。
岳阳龟蛇酒
湖南岳阳龟蛇酒是以洞庭香糯米和柳毅井清泉水为原料,采取古代石甑蒸馏法酿酒,把洞庭金龟、乌龟、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浸泡于酒缸中,并配以党参、当归、杜仲、枸杞、蜂王浆等20多味中药,密封于地下贮存一至二年后取出。酒度为三十八度,酒液透明,色泽深红,入口绵甜,味道酿厚,香气浓郁。
它含有人体所需的十八种氨基酸,营养丰富,具有滋阴补肾、行气活血、提神明目、强筋健骨功能,是珍贵的补品酒,多次被评为湖南省优质产品。
湖南玉兰片
湖南竹林茂盛,笋源极为丰富。绥宁、城步、资兴、靖州等地出产的玉兰片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认为湖南出产的山珍之一。它色白鲜艳,质嫩而脆,有“素中之荤”的说法。根据竹笋不同生长、加工季节,玉兰片分为“宝尖”、“冬片”、“桃片”、“春花”四种。其中“宝尖”是用立春前的笋制成,丰腴脂美,是玉兰片之冠。
湘莲
湘莲粒大饱满,洁白圆润,质地细腻,清香鲜甜,具有降血压、健脾胃、安神固清、润肺清心之功。在历史上被称为“贡莲”,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种植历史。是湖南省传统的土特产品。
Ⅷ 湖南有什么特产
松花皮蛋
地区: 益阳市-市辖区
产于益阳,是驰名中外的地方名特产品,相传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以形美、色美、味佳、性凉、价廉、易储藏等特点而备受食者欢迎。蛋体离壳,宜剥宜取,蛋白透明,凝固适中,富有弹性,落地不碎,刀切不黏;蛋黄居中,略带糖心,金红油亮,咸淡适宜,清香扑鼻;表面布满松枝花纹,宛如镶嵌在翡翠里的玉花,故称“松花”。松花皮蛋营养丰富,含蛋白质13%,脂肪10%左右,还含有钙、磷、铁等物质,不合铅,无有害物质,吃起来清凉可口,有解热降火等功能,食之有益人体健康。
安化红茶
地区: 益阳市-市辖区
安化红茶红汤红叶,香气持久,滋味鲜醇。早在西晋时,安化就有种茶的记载,明清列为贡品,与安徽“祁红”,福建的“建红”并称“三红”,曾获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小郁竹器
地区: 益阳市-市辖区
竹器是我国的传统工艺品之一,益阳是我国有名的竹器之乡。“郁”,益阳方言,是将竹材构件加热弯曲,使之符合造型需要的一种工艺。竹器主要是指利用竹子制作的各种花竹椅、方竹桌、竹沙发、茶几等家具用品。益阳小郁竹器就是以这种工艺为主,结合拼、嵌、榫合等技法制作的小竹器。这种竹器始创于600多年前,长期以来,因其美观大方,轻巧适用而深受海内外欢迎。由于益阳小郁竹器的声誉日高,一些国家的代表团专程到益阳考察其制作方法。1962年以来,应外国政府的邀请,益阳已多次派专家到国外传授制作小郁竹器的技艺。现在益阳小郁竹器在国际市场上被认为是一种名贵工艺品,香港竹器公司在经营益阳市竹艺厂的小郁竹器后,来信赞美说:“你厂产品压倒了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有竹器,公认为世界第一流。”泰国手工业考察组到厂参观后,也赞扬“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水竹凉席
地区: 益阳市-市辖区
水竹凉席产于益阳,主要原料是水竹,也有用小楠竹编织的。水竹凉席加工细致,有“薄如纸,明如玉,平如水,柔如帛”的美誉。可以折叠,携带方便,易于保存,不仅是精美的床上用品,还可加工成各种工艺品。水竹凉席历史悠久,长沙出土的战国楚墓和汉墓等文物中都有花纹别致、加工细致,独具风格的精美竹席,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
益阳纸伞
地区: 益阳市-市辖区
传说益阳纸伞来源于鲁班的妹妹鲁云,产于益阳,融合彩画、油画、双层花等多种技艺,花、鱼、虫、鸟、飞禽走兽跃于伞面,传神逼真、轻巧玲珑,既可防雨、防晒,又是难得的艺术佳品。
舞凤石砚
地区: 益阳市-桃江县
产于桃江县舞凤山,舞凤石砚做工精细,端庄大方,不仅为书画优良用品,也是书房案头高雅的陈设品,年产40万方,产品远销国内外。
安化松针
地区: 益阳市-市辖区
安化松针是利用安化高山云雾中的细嫩牙叶精制而成,具有外形挺直、圆细秀丽,状似松针、白毫显露、翠绿均整、香气馥郁、滋味甜醇、汤色彻亮、叶底嫩匀、风格独特等特点。1959年研制成功,1962年被评为湖南三大名茶之一,1986年被评为商业部名茶,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89年被评为农业部名茶,1994年获乌兰巴托国际商工贸金奖并定为全国定点旅游商品。
湘中铁锅
地区: 益阳市-市辖区
产于益阳地区,具有规格统一,厚薄均匀,色泽光滑,铁质搭配适宜等优点。150年前,就远销长江流域各省,在台湾也有“益阳锅”之说。益阳铸锅是自清乾隆初年(1736年左右)开始,光绪中叶至民国初年(1892~1912年)是益阳锅的黄金时代,建国后成立了益阳湘中锅铁公司,规模不断扩大,1979年在全国首先研制成功挤压铸锅新工艺,1980年获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名列全国第一。715风味美食
特产编——沅江
沅江银鱼
地区: 沅江市
沅江市盛产银鱼,据《湖南通志》记载∫沅江县出银鱼,以大小相杂者佳。”银鱼又名白小或面条鱼,现在沅江市的银鱼主要品种为太湖短吻和寡齿短吻。
特产编——湘西州
湘泉酒
地区: 湘西州-吉首市
系采用湘西特产云雾糯高粱和香糯米为原料,择取武陵中龙、风、兽三眼古泉之秀水,将民间传统工艺和现代酿酒科技融为一体,又以小曲糖化,大曲发酵,老窖续糟,缓火蒸馏,量质摘酒,陈年老熟,精心匀调而成。酒质具有清澈透明、芳香浓郁、绵甜爽净、回味悠长的特点,兼有“泸型之香,茅型之细”的独特风格。产品装潢独特,是著名画家黄永玉设计的紫砂陶瓶。
古丈白毛尖
地区: 湘西州-古丈县
产于古文县,是中国名茶之一。泡出的茶,清洌甘美,芳香袭人,清醇无比,余味无穷,其采摘和制作都是极精细的,经过各道严格程序细采,精制好的白毛尖茶,形如雀舌,多毫毛,汤色清澈带微黄,香气持久似白兰,滋味醇厚回味甘。因古丈多高山,加之高山阴蔽湿润的自然环境,茶树天天都在云蒸雾绕之中,不受寒风烈日之侵,出产的毛尖质量好,产量高。
苗绣
地区: 湘西州-花垣县
花垣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厂生产,采用苗族悠久的刺绣工艺,设计精致美观,以绣、扦、挑、串、捆、洒等独特工艺,辅以粘花、贴花、补花、堆花等子段,绣品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产品有服装、床单、门帘、枕套、腰裙、围兜等27种,图案有山川、河流、楼阁、人物、花鸟等250多种,其中“苗绣低腰裙”∫苗族织花领带”荣获国家民委、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
土家织锦
地区: 湘西州-吉首市
在土家族人聚居地区,姑娘出嫁,娘家除了打发一套木器嫁妆外,还要打发铺盖。这些铺盖中最珍贵的是土家织锦被盖。这些织锦被盖既有长辈亲属陪送的,也有姑娘自己学会织锦后,在织机上一线一梭亲手创作攒积下来的。土家织锦是在木制斜腰机式织机上织成的。这种织机由机架、机杼、滚子、坐板等主要部件组成。织锦姑娘坐在坐板上手拿牛骨或银、铜等金属挑刀,旁边摆一只麻篮,麻篮里摆好彩线便开始织锦。土家织锦讲究配色,—般以红、蓝、青色棉线为经线,自由选择各色棉线、丝线或者毛线作纬线,采取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法织成。织锦姑娘们通过辛勤劳动,世代淘选积累,基本定型的传统图案已达200余种,其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土家织锦与土家族的生活习俗密不可分的依承交触,土家族人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成了土家织锦的题材范围,比如表现各种动物、植物、生活用具、风俗习惯、历史政治等的图案成了土家织锦图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产编——常德市
芙蓉王香烟
地区: 常德市-市辖区
是常德卷烟厂生产的甲级烤烟型卷烟,产品以湖南上等优质烟叶为主,选配云南、贵州等地优质烟叶精制而成,年产7万大箱,1979年被轻工部评为优质产品,1988年评为“湖南名烟”。
德山大曲
地区: 常德市-市辖区
以优质高粱为原料,小麦大曲作糖化剂,精制而成。1962年,湖南省白酒评比会上,名列第一。
武陵酒
地区: 常德市-市辖区
1971年试用投产,1973年被定为湖南省招待外宾用酒,1979年全国第三届评酒会上,被评为优秀酒,在省内四大名酒中,名列前茅,有“仿茅台”之称。
桃源石雕
地区: 常德市-桃源县
产于桃源县城南1km处的八字路乡文溪山,主要有桃花石、纹石、鸡血石等。它们是一种上好的首饰材料、雕刻工艺品原料和观赏物。
麻蓉酥糖
地区: 常德市-市辖区
产于津市,为湖南历史悠久的传统产品,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主要用麦芽糖、芝麻仁等原料制成,1981年被省政府评定为优质产品,1983年7月经商业部评为系统优质名特产品。
特产编——岳阳市
龟蛇酒
地区: 岳阳市-市辖区
产于岳阳市酒厂,该酒以陈年优质白酒与洞庭湖特产金龟、眼镜王蛇、党参、当归等10余种名贵原料经年酿制而成。酒的色泽橙红透明,味美醇和,具有滋阴补肾、运气活血等疗效。
君山银针
地区: 岳阳市-市辖区
产于岳阳君山。其芽头壮实挺直,茸毛披盖,长短大小匀齐,恰似支支银针,故名君山银针。君山银针,清爽甘醇,饮后齿舌留香,精神振奋。1956年,“君山银针”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被誉称为“金镶玉”。将它放在玻璃杯中,冲下沸水,立即将盖盖上,开始茶叶全部冲上水面,只见毫尖颗颗朝上,直挺竖立,悬浮于杯中,带有白色茸毛的嫩芽,很快泛起许多亮晶的小水泡,犹如微波细浪,群鱼吐珠;继而茶芽垂直徐徐下沉杯底,宛如春笋出土,笋尖林立。这时,杏黄色的茶汁冉冉扩散,仿佛云霞浮动。如果继续用开水冲泡,可见茶芽三起三落,真可谓“茶中奇观”。君山银针品质超群,一方面是大自然赋予的条件优越,但更重要的是严格的采摘工序。君山银针从采摘到制作,整个工艺全是手工操作,道道工序十分精细。要求在清明前后7~10天采摘,只采单一芽头,并要求芽头肥壮,重实紧直,芽长25~30mm,并带2~3mm芽柄,长短一致,宽窄均匀,茸毛明显而无病虫伤害。采摘的鲜芽,要经过拣剔除杂,轻放薄摊。从鲜芽分拣到制成干茶,经过杀青、摊晾、初烘、初包发酵、复烘摊晾、复包发酵、干燥等七道工序,历时三天三夜,要求非常严格。精细的加工艺术,色、香、味、形四美俱佳,有独特的风味,不愧是好山好水出好茶。
蜂蜜酒
地区: 岳阳市-临湘市
产于临湘市蜂产品综合利用实验厂,该厂与湖南省轻工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合作酿制成的蜂蜜酒,含有大量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是迎宾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