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三花 » 桃花山水

桃花山水

发布时间: 2021-02-20 10:55:08

『壹』 唐伯虎的《桃花诗》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探花

不觉晴晓透窗纱,桃红柳绿满枝发。
谁堪沦落风尘里,低头笑问解语花。

对花

方宅闲置满园春,侣鹤双栖弄箫琴。
甘露无言尽抛洒,花间酌酒自冷吟。

约花

镜里斜插独秀花,半开犹似抱琵琶。
含羞欲绽开无主,劝君休自误尘沙。

问花

东墙争斗西墙妍,花落花开自有缘。
今日赴如且归去,明朝花放在谁前?

留花

春光纵好秋无情,红颜无驻意凋零。
黄梁梦觉三春晚,何必别后再相逢。

别花

芳心冷去番作尘,洞口残枝空向人。
此时一别西风里,聊赖东风早叩门。

葬花

不堪秋节满庭霜,香残委尘收绣囊。
风雨迟来葬花早,零落苦吟两悲伤。

『贰』 桃花的意象是什么

1、喻指年轻美貌的女子
桃花作为一个审美意象,初次出现于《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方润玉认为:“《桃夭》不过取其色喻‘之子’,且春华初茂,即芳龄正盛时耳,故以为比。”桃花即象征着健康,青春,美丽女子。最初,桃花便于女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在后来的诗词中一直延续着,桃花色彩鲜艳,常被诗人们用来赞美女性的美丽,并且常常与爱情联系在一起,人们赞美女性的美丽常常用“桃花脸”“桃花色”。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一个凄美感伤的故事,美丽的邂逅,女子灿烂的容颜如桃花般灿烂,在诗人心中久久未能散去,然而现实逃不过时间,注定是个擦肩而过的结局,次年,当诗人重新回到那个地方,已经物是人非,只剩下灿烂的桃花依旧。自此之后“人面桃花”
就成为了古代诗歌中一个永恒的经典。也正是这首诗将桃花意象做为女子和爱情的隐喻家喻户晓。

2、寄托惜春伤春之情怀

阳春时节,桃花烂漫,争相斗艳,短暂的花期之后,辉煌不再,飘零于风雨之中,容易引起文人雅士们惜春伤春的情感。“二月风光起,三春桃李华”(高瑾《晦日宴高氏林亭》),桃花是春天的象征。
3、抒发故园之思

恋乡情结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古代诗歌之中,唐诗之中的此类是个更是不胜枚举,而就在描述故乡山水,抒发思乡之情时,桃蹊柳陌李白桃红成为重要的意象,刘长卿“故园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归”(《时平后春日思归》)薛能云“十年抛掷故园花,最忆红桃竹外斜”(《重游通泼亭》)桃花在他们背井离乡之后,深觉人世飘零之时,桃花成为感情寄托,温馨的桃李在那种漂泊之中形成强烈的对比,更使得诗人们遥望故乡,深深地思念。

『叁』 有竹林、山水、桃花的地点叫做什么

这样的地方有很多,如果是对应课文,那应该是桃花源。

《桃花源记》原文段落:回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答,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肆』 桃花潭山水各有什么特点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主要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所以和D不同,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伍』 写意山水怎样点桃花

前言古典文人复园林形成于制魏晋南北朝,经过唐宋的发展而趋于成熟,在明清时期到达顶峰,造园手法也由最初再现自然而转向表现自然,由自然山水园林转向写意山水园林。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虚构出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现实生活中文人士大夫在山野之间营造自然山水园林,不从细处着眼,而“放眼望青山”,造就出“临深使人志清,登高使人意远”的思想境界。方士庶《天慵庵随意》所述:“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因心造境,以手运心”的“虚境”,正是古典文人所探究的境界,可见,不仅中国古典绘画的精粹在此,而且中国古典文人园林的精粹亦在此。 文人园林意境的彰显借助于多种形式,可归为:山水情怀沉潜、精神涵养抒写、文学语言渗透、哲学空间铺陈,凸现出文人园林“令居之者忘忧,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含蓄而深远的意境空间。

『陆』 关于桃花的古诗

1、《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2、《桃花》唐代:元稹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译文:桃花朵朵盛开,那或深或浅的颜色,好似美貌姑娘面容上浓淡相宜的薄妆,让人心怡。可无情的春风却将那美丽的花瓣吹落于我的白衣之上,这让人情何以堪啊!

3、《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 玄都观桃花》唐代: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译文:京城的大路上行人车马川流不息,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人们都说自己刚从玄都观里赏花回来。玄都观里的桃树有上千株,全都是在我被贬离开京城后栽下的。

4、《桃花》唐代:周朴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译文:桃花在渐暖的春色里先于百花绽放,谁能忍住不去看那明媚美丽的颜色?可惜初春的狂风地吹过以后,那美丽的花瓣却只化成片片血红的颜色点缀在青苔之上。

5、《庆庵寺桃花》宋代: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译文:当年的桃源人为了避秦之乱,找到这么一个男耕女织的佳地,但他们没有年历记载,只是看到桃花盛开,才知道是新的一年来到了。

倘若我住在桃花源里,就一定不让桃花瓣落入溪水之中,随水流出,为的是怕再有打渔人见到水中桃花,随水找到洞口进来啊!

『柒』 我有一幅<山水桃花>的图片,需要有关的对联

癫狂柳絮随风舞
轻薄桃花逐水流

『捌』 有没有山,水,桃花的诗句

,桃花的诗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崔护《题都城南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崔护《题都城南庄》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山,的诗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杜甫《绝句二首》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张继《枫桥夜泊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苏轼《题西林壁》
《描写水的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竹枝词》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竹枝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陪族叔刑部》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江夏别宋之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桃源行》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归嵩山作》

『玖』 国画 山水画 桃花叫什么名字好

桃花春雨江南;春风入画图;春韵图;

『拾』 描写桃花一年四季景色的样子

乍寒乍暖——形容冬末春初气侯忽冷忽热。乍:忽然。 乍暖还寒——形容冬末春初气侯忽冷忽热,冷热不定。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又例“柳梢绿小眉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 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莺:黄鹂。例:“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莺飞草长——形容明媚的春景。例:“莺飞草长谁为主?渺渺春江作歌苦。” 春光漏泄——原指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将至的信息。比喻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漏出来。例:“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也作:漏泄春光,漏泄春光 春光明媚——形容春天的景色十分鲜明美好。明媚:形容自然景色的鲜妍悦目。例:“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年,民乐雍熙。”又例:“行够多少山原,历尽无穷水溃痪醯那锶ザ校种荡汗饷髅摹![辩析]“春光明媚”重在“明媚”,多形容春景美丽;“春暖花开”则重在“花开”,多形容春景宜人。 春暖花开——春光和煦宜人,百花纷纷绽放。现也比喻大好时机。例:“后又杂植四方所贡奇花异木于其中,每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赏晏。”亦作:春暖花香。例:“春暖花香,和风淡荡。我则见东郊上,男女成行,处处闲游赏。”[辩析]“春暖花开”着重于“花开”,多形容春景宜人;“春光明媚”则着重于“明媚”,多形容春景美丽。 春寒料峭——形容初春的寒冷。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例:“那是一个阴冷的漆黑之夜。春寒料峭,风雨凄凄。”亦作:料峭春寒 春色撩人——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撩:撩拔,挑逗、招惹。例:“桃花烂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为。” 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例:“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亦作:满园春色 春色恼人——春日美好的景色,反惹人烦恼。例:“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春意盎然——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 春意阑珊——春天的景象衰败凋残,指春天就要过去了。阑珊:将尽,将衰。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又例:“柳飞绵花瓢瓣,又一番春意阑珊。” 亦作:春事阑珊 春回大地 ——1)春色降临到广阔的大地。如:“四月,春回大地,万紫千红”。 2)也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如:“落实政策同欢庆,春回大地喜安居”。 亦作:大地春回,大地回春 花香鸟语——花儿散发着清香,鸟儿在欢唱。形容动人的春天景象。例:“云雾渐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来往,各处花香鸟语,颇可盘桓。”又例:“春天一到,公园里花香鸟语,充满了生机。” 亦作:鸟语花香 惠风和畅——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惠:柔和;和:温和;畅:舒畅。例:“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桃花流水——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例:“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亦作:流水桃花。 春山如笑——形容春天的山景如微笑般明媚动人。语本宋·郭熙·山水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辩析]“春山如笑”偏重于春天的景物;“燕语莺啼”则偏重于春天的气氛。 燕语莺啼——燕子喃语,黄鹂歌唱。形容春光明媚。莺:黄鹂。例“绿树春深,燕语莺啼声断续,蕙风飘荡入芳丛。”又例“燕语莺啼,和风迟曰,郊外踏青,禁烟寒食。”亦作:莺啼燕语。例“见百花盛开,莺啼燕语,触景伤情。”[辩析]“春山如笑”偏重于春天的景物;“燕语莺啼”则偏重于春天的气氛。 燕舞莺歌——燕子飞舞,黄莺歌唱。形容春光明媚。同“燕舞莺啼”。例:“燕舞莺歌昼晷永,帘幕无人门宇静。”亦作:莺吟燕舞。例:“日丽风和熏协气,莺吟燕舞皆欢意。”亦作:燕舞莺啼。例:“此时正值暮春天气,只见一路上有的是红桃绿柳,燕舞莺啼。” 莺歌燕舞——同“燕舞莺歌”。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例:“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与春关联的成语和熟语 大地回春 春回大地 万象回春 春回地暖 大地苏醒 万物复苏 万木萌发 万象更新 蛰虫昭苏 春燕回巢 春生秋杀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与春风关联的成语和熟语 春风骀荡 春风荡荡 春风煦煦 春风送暖 春风曛暖 春风温煦 春风料峭 与春光关联的成语和熟语 春色满园 满园春色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如海 春深似海 春色迷人 春色撩人 春色弥望 春山如笑 春和景明 韶光淑气 春日阳和 春寒料峭 春暖花开 春暖花香 万紫千红 百紫千红 千红万紫 万红千紫 春花怒放 花红柳绿 柳绿花红 柳媚花明 柳暗花明 花明柳暗 桃红柳绿 柳绿桃红 桃红李白 桃李争妍 桃李争辉 桃柳争妍 杏雨梨云 杏雨梨花 百花吐艳 百花争妍 百花齐放 百卉含英 百卉千葩 飞花点翠 草长莺飞 莺飞草长 柳亸莺娇 莺歌燕舞 燕舞莺啼 花香鸟语 鸟语花香 百鸟鸣春 红杏闹春 红杏出墙 红情绿意 绿肥红瘦 红瘦绿肥 绿暗红稀 http://www1.upweb.net/index271-img/showlog.phpid=24604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