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唐诗
① 唐伯虎的《桃花诗》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探花
不觉晴晓透窗纱,桃红柳绿满枝发。
谁堪沦落风尘里,低头笑问解语花。
对花
方宅闲置满园春,侣鹤双栖弄箫琴。
甘露无言尽抛洒,花间酌酒自冷吟。
约花
镜里斜插独秀花,半开犹似抱琵琶。
含羞欲绽开无主,劝君休自误尘沙。
问花
东墙争斗西墙妍,花落花开自有缘。
今日赴如且归去,明朝花放在谁前?
留花
春光纵好秋无情,红颜无驻意凋零。
黄梁梦觉三春晚,何必别后再相逢。
别花
芳心冷去番作尘,洞口残枝空向人。
此时一别西风里,聊赖东风早叩门。
葬花
不堪秋节满庭霜,香残委尘收绣囊。
风雨迟来葬花早,零落苦吟两悲伤。
② 唐诗中关于写桃花的诗 一共有多少首 分别是哪些首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王维《田园》)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明·王冕《题墨梅图》)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游庐山大林寺》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来桃花水,中有桃花鱼。浅白深红画不如,花开是鱼两不知。花开正值鱼戏水,鱼戏转疑花影移。先食桃花为羹汤,后烹鳜鱼伴新荠。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桃源行 王维 轻薄桃花逐水流.唐代诗人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白居易 《大理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崔护:《题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杜甫:《绝句漫兴》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吴融:《桃花》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刘敞:《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袁枚:《题桃树》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韩愈《题百叶桃花》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绝句》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 杨凭《千叶桃花》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软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周朴《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陆游《泛舟观桃花》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元稹《桃花》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齐己《桃花》 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 苏轼《桃花》 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 唐寅-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张旭-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③ 唐伯虎诗桃花庵全首
桃花抄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
注:咲是“笑”的“完全异体字”,在任何情况下读音和意义都和本字一样。
④ 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的诗名是什么
据说是罗贯中吟出的一首诗: 玉带桥边袅袅风, 牧童横笛过桥东, 夕阳返回照桃花坞, 柳絮飞来片答片红。 这首诗有不同的版本,但柳絮飞来片片红这一点睛之句却是完全相同。这个版本虽然不太工整,但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它情趣和意趣最佳。 也有另一版本: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一次应邀到朋友家做客。席间,东道主微酣而兴起,信口吟道:“柳絮飞来片片红。”话音刚落,四座哗然,柳絮岂有红色之理?主人一时语塞,面红耳赤。此时金农霍然站起,应声 辩道:“此乃古人吟咏廿四桥之佳句,一点不错!”紧接着一诗脱口而出:“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自忆江东。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此非古诗,实乃金农巧补妙转,令诗理绝处逢生,又增添了新意,终于为主人解了窘。众宾客听罢,佩服得五体投地。
⑤ 求桃花坞的诗词
[明]唐寅《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专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属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也有传闻是陶渊明所作】
⑥ 桃花樟里桃花庵 完整诗词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你得驱驰我得闲。
别(他)人笑我忒(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作者】:
唐寅,唐伯虎,才气放,武夷游,洞庭荡;称才子,风流样,隐苏州,装颠狂。传画艺,名声响,孤骜图,意清朗;松声图,雄伟壮,松与泉,合声唱。
明代的著名画家,历来均推崇唐寅、仇英、沈周、文征明,世称“吴门四家”。“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
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较低下,在当世“显亲扬名”主导下,刻苦学习,11岁就文才极好,并写得一手好字。16岁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应天乡试,获中第一名“解元”。次年赴京汇考,“功名富贵”指日可待.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大地主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遭受刑拷凌辱。自此才高自负的唐寅对官场的“逆道”产生了强烈的反感。性格行为流于放浪不羁。唐寅与同乡“狂生”张灵交友,纵酒不视诸生业,后在好友祝允明规劝下,才发奋读书,决心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后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诸名山,并荡舟于洞庭湖、彭蠢,然后郁郁回到苏州。晚年信奉佛教,自号六如居土。曾作诗自责,说大丈夫虽不名,也应慨当以慷,又何必效楚囚的样子呢,遂自刻了“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被南昌宁王宸濠聘用后,发现宁王有反意,于是装疯回到苏州,从此放荡不羁,思想比较颓废。
唐寅性格狂放不羁,在绘画中则独树一帜,自成一路。他行笔秀润缜密,具潇洒清逸的韵度。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人物画多描写古今仕女生活和历史故事。
【注释】:
车马:古时文臣坐车,武将骑马。所以这里以车马指代同等待遇的官职。意为功名富贵。
忒:太。
【赏析】:
唐伯虎一代才子以文名天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花落水流,一片自然。将车马权贵视如尘土,将酒盏花枝分者奉为天人,自有傲骨。疯颠也好,痴狂也罢,花间独坐自饮自斟,自有风流。此诗多处运用“桃花”二字,读来却琅琅上口,足见他文才斐然。陶潜也是一位隐居者。陶潜单薄名利,与世不争;唐寅醉眼看花,装疯卖傻。同样是不肯折腰的才子,处世之道却截然不同。此诗虽不是直接描写唐伯虎其人,却有观其言的乐趣。每一句都自成妙趣。前四联写出一幅堪比《桃花源》的景象,并写那“仙人”如何悠然自得。五到八联述说平生志向,富贵贫贱做个比较。最后两联嘻笑人间,笑他人眼拙。颇有曹雪芹“一纸荒唐言,满脸辛酸泪”的意味。
⑦ "柳絮飞来片片红,夕阳返照桃花坞"这首诗名是什么
据说是罗贯中吟出的一首诗: 玉带桥边袅袅风, 牧童横笛过桥东,版 夕阳返照桃花坞, 柳絮飞权来片片红。 这首诗有不同的版本,但柳絮飞来片片红这一点睛之句却是完全相同。这个版本虽然不太工整,但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它情趣和意趣最佳。 也有另一版本: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一次应邀到朋友家做客。席间,东道主微酣而兴起,信口吟道:“柳絮飞来片片红。”话音刚落,四座哗然,柳絮岂有红色之理?主人一时语塞,面红耳赤。此时金农霍然站起,应声 辩道:“此乃古人吟咏廿四桥之佳句,一点不错!”紧接着一诗脱口而出:“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自忆江东。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此非古诗,实乃金农巧补妙转,令诗理绝处逢生,又增添了新意,终于为主人解了窘。众宾客听罢,佩服得五体投地
求采纳
⑧ 哎,桃花坞里桃花庵,是什么诗词里的
韩磊制的歌曲《桃花庵歌》
出自唐伯虎的《桃花庵歌》
全文如下: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⑨ 唐伯虎桃花诗
桃花庵歌(古诗)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白话译文
桃花坞里有座桃花庵,桃花庵里有个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着很多桃树,他摘下桃花去换酒钱。
酒醒的时候静坐在花间,酒醉的时候在花下睡觉。
半醒半醉之间一天又一天,花开花落之间一年又一年。
我只想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间,不愿意在达官显贵们的车马前鞠躬行礼、阿谀奉承。
车水马龙是贵族们的志趣,酒杯花枝才是像我这样的穷人的缘分和爱好啊。
如果将别人的富贵和我的贫贱来比较,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如果将我的贫贱和达官显贵的车马相比较,他们为权贵奔走效力,我却得到了闲情乐趣。
别人笑话我太疯癫,我却笑别人看不穿世事。
君不见那些豪门贵族虽然也曾一时辉煌,如今他们却看不见他们的墓冢,只有被当作耕种的田地。
(9)桃花坞唐诗扩展阅读: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桃花庵:唐寅在桃花坞建屋,名为桃花庵。
2.桃花坞(wù):位于苏州金阊门外。北宋时章粢父子在此建成别墅,后渐废为蔬圃。唐寅于此筑室,故名桃花庵。
3.车马:此处代指高官权贵。
4.“车尘”二句:别有版本或作“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5.太疯癫:另有版本作“忒风颠”或“忒风骚”。
6.五陵:原指汉朝的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座皇陵,皇陵周围还环绕着富家豪族和外戚陵墓,后用来指豪门贵族。
创作背景
周道振《唐伯虎全集》于本诗题下注:“拓本有‘弘治乙丑三月’。”周道振、张月尊编撰《唐伯虎年表》云:“弘治十八年乙丑,三月,桃花坞小圃桃花盛开,作《桃花庵歌》。”即此诗写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这一年,上距唐寅科场遭诬仅六年。
唐寅曾中过解元,后来受到科场舞弊案牵连,功名被革,在长期的生活磨炼中,看穿了功名富贵的虚幻,认为以牺牲自由为代价换取的功名富贵不能长久,遂绝意仕进,卖画度日,过着以花为朋、以酒为友的闲适生活。诗人作此诗即为表达其乐于归隐、淡泊功名的生活态度。
⑩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出自唐伯虎哪首诗,求全文理解
桃花坞,即今苏州市桃花坞大街及其周边地区。唐诗人杜荀鹤曾作《桃花河》诗,宋范成大《阊门泛槎》诗有“桃坞论今昔”句。可见桃花坞名称由来以久。宋末元初曾居住过逃花坞庆元里的徐大焯在《烬余录》中详细描述了桃花坞的范围:“入阊门河而东,循能仁寺、章家河而北,过石塘桥出齐门,古皆称桃花河。河西北,皆桃坞地,广袤所至,赅大云乡全境。”
桃花坞在历史上多有兴废。最早是农桑之地,到宋熙宁年间,梅宣义在此筑台冶园,柳堤花坞,风物一新,称“五亩园”,又名“梅园”。绍圣年间,枢密章楶在五亩园南筑“桃花坞别墅”,占地七百亩。章氏子弟在此基础上又广辟池沼,建成一座庄园式园林,人称“章园”。《吴门表隐》誉其“园林第宅,卓冠一时”。梅、章两家为世交,梅宣义子梅采南、章楶子章咏华,仿效曲水流觞典故,将两园池塘打通,建双鱼放生池,一端通梅园的“双荷花池”,一端通章园的“千尺潭”。当时郡人多于此春游看花,一时鼎盛。
宋末兵变,梅园、章园废圮不堪。元以后,桃花坞又屡有兴建。明弘治年间,著名画家唐寅以卖画所蓄,购得章楶的桃花坞别墅,取名为“桃花庵”,并在四周种桃树数亩,唐寅亦自号“桃花庵主”。清顺治初年,名医沈明生又购得此地,复建“桃花庵”等建筑以表追思,时人称“唐家园”或“沈太翁园”。乾隆年间,僧禅林、道心改建为宝华庵,光绪年间又改为文昌阁。
仍是在桃花坞,明天启年间,杨大潆建“准提庵”,供奉准提佛。清嘉庆年间,吴县知县唐仲冕以唐寅族裔身份在准提庵东侧建“唐解元祠”,署室名“桃花仙馆”,以祀唐寅、祝允明、文征明三先生。
民国初年,爱国士绅费仲深购得唐寅故居一角,建“归牧庵”。1925年,其子费巩与袁世凯孙女袁慧泉在此成婚。
至于五亩园,清末叶昌炽重筑园亭,建筑物名称多用五亩园旧有,人称“叶氏花园”。后被谢家福购得,建“望炊楼”。
除了园林故居、士绅会馆,清代开始,桃花坞的百姓民宅鳞次栉比,商家作坊比比皆是,其中最盛者便是年画作坊。尤其是太平天国大火将山塘街年画作坊烧毁殆尽后,苏州的年画生产便只有桃花坞硕果仅存。“桃花坞年画”因此得名,并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年画品种之一。
唐寅曾于弘治十一年(1498年)乡试第一,但在会试时因被人所累而下狱。唐也由此厌恶官场,鄙薄功名,从而放浪形骸,足迹遍及名山大川。曾治印一方,号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他晚年隐居桃花坞,常与文人墨客聚饮。客去不问,醉便酣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