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的故事
A. 有关桃花源的故事里面的好词和四字词语六个
您是指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吗?如果是这个的话,里面的好词很多,比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豁然开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得......
B. 发生在桃源的传说故事
民间传说:桃源池
市区著名的古官宅“观察第”,早年大门前有个私家花园,大数亩,名曰“桃源园”。园中有一口池塘(今鑫光酒店处)叫“桃源池”,池水与文洽浦相通。解放后该园被县供销社辟为办公大楼及宿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张清清在此开菜馆,便称“桃源酒家”。这“桃源池”也称“聚宝池”,还有个传说故事。
相传明天启年间,“观察第”主人陈见庵的后裔陈巧奇,为使陈家花园更具观赏性,便在“桃源池”中放养四只白鹅,每当客人来访,必带到池畔亭子上观鹅赏景,好不惬意。可是没多久,客人争相进园,陈巧奇却挂起了“谢绝参观”的牌子,为什么呢?
原来园中出了件奇事:一日,巧奇之妻到“桃源池”给白鹅喂食,好一阵不见白鹅影子,心想这鹅会去哪里呢?正疑惑,却见四只白鹅突然都从水中钻出,每一只白鹅的口中都刁着一块银绽,见主人立于池畔,竟不约而同、兴高采烈地扑打着翅膀,来到主人面前,伸长脖子献上银锭。之后,三天两头,白鹅总从池中刁来银子,陈巧奇担心“天机漏泄”,就不让外人进园了。
那么“桃源池”缘何会有这么多的银子呢?据说这是因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三至六月,长乐曾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倭乱。时南北乡遭受倭寇兵火竟达三个多月之久,无论平原、山村,无不被洗劫一空。据《长乐县志》记载,其中四月廿六至廿九日,倭夷日夜攻打长乐县城,幸好赣州守备率兵来救,用鸟枪击伤贼寇百余人,倭夷才退出长乐。
那倭寇攻城期间,城中富商豪绅等有钱人家,因怕城破惨遭掠夺,纷纷都把金银财宝、贵重物品坚壁起来。所谓“七缸八缺,埋在虎埕当中”的谚语,就是产生于此时。由于当时倭乱不止长乐一地,福州城外、闽县、福清、连江等地也惨遭蹂躏,因此长乐的城外闾里及闽县、福清、连江附近居民,避贼入城者不计其数,以致蒸染成疫。倭夷退后,城中四门,每天抬出的棺材竟有百具。而这死者之中,自不乏有钱人,他们突然死去,先前坚壁的财物也就成了谜。据说这“桃源园”,本是县城一位钱姓富豪的,当下因见情势危急,连夜把家中银子偷偷抛入池中,不料钱家人都在瘟疫中惨遭不幸,所以银子也就留在池中了。不久,“观察第”陈见庵的后裔,就得到了这座园子,自然也包括这口“聚宝池”了。
也是陈家前世积德烧好香,这笔钱财,竟然轮到他来得了。据称陈巧奇的白鹅,前后足足为他刁起数千两银子。后来有人得知此事,便偷偷地到池中寻找,也多有所得,故“桃源池”便有了“聚宝池”的雅号。现池已成为高楼,说不定那地下还存着不少银子!
C. 《桃花源记》编一个故事
《新桃花源记》
我为身边的杂事搅扰得心烦意乱。晚上熄灯后躺在床上,于胡思乱想之中无论如何也无法熟睡。忽而我在朦胧中被一阵异香惊醒,睁开眼睛,竟看见床前飘着一朵金黄的菊花,虽在黑暗中,它的鲜艳的色彩也无法被掩饰。那细长的花瓣错落有致的卷曲着,一尘不染的,让人在面对着这“花之隐逸者”时,也顿生心旷神怡之感。我方知那让我惊醒的异香,乃是来源于它了。那香气并不浓烈,宛如悬在空中的一缕丝绦,若隐若现的,使你疑心它本是来自于仙境。我只觉得那花朵连同它的气味已经融入了我的灵魂,我几乎要入定了……
忽然,它开始慢慢的飘走了,而我也情不自禁的随它而去。我不知它要带我飘向何方,只觉得树木,楼房,校园,街道……那黑暗中的万物连同几点未熄的灯火都渐渐离我远去。慢慢的,它们又都融化了,彼此混杂在一起,如一片黑色的河水,时而缓缓的流淌,时而剧烈的翻腾,突然这一切却又凝固了,就像一张被胡乱泼满了墨汁的画布一样。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连那夜幕也离我而去了。我的眼前是一处幽静的村舍,一圈篱笆围出了宽敞的院落,几间草屋在院子中间伫立着,房前屋后栽植的树木蓊蓊郁郁的,为这院子平添了许多生气。时候大概是初秋,种在篱边的菊花尚未开放,不过几株性急的已经长出了骨朵儿。往远处望去,可以隐约的看见连绵的群山的影子。
我推开柴门,走入院中,这才看见屋前树下的石桌旁坐着一位老人,他端着杯子,正在那儿安详的独饮——我不知道他是在品茶还是酌酒。不意间那熟悉的诗句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了出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我禁不住小声说了出来:“啊,陶渊明先生!”老人抬起头,看见了我。我有些后悔自己的冒失,心里思忖着如果他问我是谁,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我该如何回答。可他只是微微笑了一下,说道:“你好啊,年轻人。”接着便问:“你觉得我住的这地方怎么样 ?”
“真是太美了!”我回答,“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人与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住在这儿能让人把一切烦扰都忘得一干二净……”
“那只是你现在看到的,”他轻轻摇了摇头,说,“你还记得钱钟书先生是如何借用西方人评论他们的牧歌的话来评价中国的田园诗人的吗?”
“记得记得。他说西洋文学里的牧歌老是形容草多么又嫩又软,羊多么既肥且驯,牧童牧女怎样在尘世的净土里谈情说爱,于是有人说这种诗里漏掉了一件东西——狼。而中国传统的田园诗也常常遗漏了一样东西——狗,地保公差这一类统治者的走狗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剥削和压迫农民的制度。”
“是啊。后人从我的文字中看到的,绝不是我的生活的全部。弃官归隐虽然让我远离了官场的污浊,但因此我也不得不忍受贪官酷吏们的横征暴敛。当那些官差在村子中叫嚣隳突的时候,你跟本没有办法躲避他们。唯一值得庆幸的,只是自己不必再与此等人同流合污而已。而且,生活中的烦恼还不只这些。我虽不愿作官,可毕竟是个文人,于种田还是外行。如果遇上年景不好,一年的收成都不一定能填饱肚子。‘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呵呵,现实可绝非诗里写的那么轻松啊。还有更糟的呢:自从归隐以后,我的家里已经着了三次火,遇到这样的事情,谁还能够平心静气?”
“唉,刚到这里的时候,我还以为来到了您笔下的桃花源呢。”我怃然,“看来世外桃源终于不过是个乌托邦罢了。”
“不,你错了,年轻人。我问你:假如没有那些烦恼,你是否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呢?”
我没有料到他会问我这样的问题,沉思良久,才答道:“我倒是愿意,只是我不能。我还要找工作,还要准备考试,还要拿学位……”
“哈哈哈……”他笑了起来,“这就是了。其实,无论你身在何处,都无法逃避世俗的羁勒,除非你能不食人间烟火。所以,桃花源不是世上的一处地方,而是你心中的一种意境。”我听得一脸茫然,他接着说:“桃花源其实就在你的心里,当纷繁芜杂的世事让你的灵魂无法安宁的时候,你自然会想到它。那里没有争名逐利,没有尔虞我诈,也没有人间世的那许多欲求。那里是一处宁静的港湾,当你的心灵之帆经历过一番惊涛骇浪之后,一定会停泊在那里。只要你在心中为自己保留这样一处桃花源,无论你在生活中遇见什么烦恼,你的灵魂都能找到它的归宿。守住心中的桃花源,你便不会迷失自己。记住:桃花源,就在你的心里……”
心中的桃花源,心中的桃花源……
我躺在自己的床上,没有了村舍,也没有了那菊花。
心中的桃花源啊,我如何才能找到你?
心中的桃花源,你竟比那现实中的桃花源更其缥缈……
D. 桃花源记编故事
晋朝太元年间,在武陵这个地方有个以捕鱼为职业的人,有一次,他沿着一条溪水划船行驶,忘记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一棵杂树,散发着清香的草又鲜艳又美丽,落下来的桃花瓣散乱在地上。渔人感到很奇异,就再向前行驶,想走完这片桃树林子。
桃树林的尽头,是溪水的发源地,一到就看到一座山。山脚下有个小洞,好像有点发亮。渔人就弃船登岸,从洞口摸进去。开始极狭窄,只能通过一个人。又走了几十步,突然感到开阔明朗。只见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齐,那里有肥沃的土地,优美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到处可以听到。众来来往往,耕种操作,男男女女的服装,完全和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孩子全都愉快的自在逍遥。他们看到渔人,就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有人就邀请他到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请他吃喝。村里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上代因为逃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们来到这块和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就此同外面的人断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居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渔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件一件地全都给他们说了,他们都惊奇感叹。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的家里去,都拿出酒饭来招待他。渔人在洞里停留了几天,才告辞回去。洞里的人嘱咐他说:“不能对外面的人讲这里的情形呀。”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经过的路,处处做上标记。回到郡里,渔人就到太守那里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去,寻找先前做好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不能再找到那条道路。
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个清高的人。他听说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去寻找,没有实现,不久,他就患病去世。以后就不再有去寻找桃花源的人了。
E. 桃花源的成语故事
【成语】: 世外桃源
【拼音】: shì wài táo yuán
【解释】: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内安乐的理想境界。后容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成语故事】:
晋朝陶渊明在他写的《桃花源记》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渔夫,划着小船,顺溪流而下,忽然发现一片桃花林,穿过桃花林,迎面有一个山洞。过了山洞,就像来到另一个天地。这里的人男耕女织,土地肥沃,人人生活幸福,家家和睦相处。村里的人热情招待了他,并告诉他,他们的祖先在秦朝因避战乱,来到这里安家落户。一代一代下来,与外界完全隔绝了,根本不知道外面世界有什么变化。临别时,村里人叮嘱渔夫,不要对外人讲这儿的事。这个成语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F. 桃花源的故事内容
说是武陵地方的一个复渔夫,沿着一条小制溪航行,忽然看到山中有一个缺口,就丢下船从这缺口里走进去,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土地平旷,房屋整齐,人民生活古朴而富裕,男女老少熙熙为乐,看到渔人大吃一惊,纷纷请他回家吃饭饮酒,自称祖先是为了逃避秦时的战乱,逃进桃花源来生活。这些人不知道秦以后有过汉朝,汉朝以后又有晋朝。渔人在这桃花源里住了好几天,想家了,就与他们告别。出了桃花源,以后再去寻找,就找不到了。
G. 桃花源记的故事简短翻译故事
有一群打鱼人(渔来夫自)在途中偶遇绵延两岸数百步的美丽桃花林,于是溯源而上,(经过一个狭窄的山洞)发现了桃花源。桃花源里自给自足,民风淳朴,桃花源人在内居住已久,从未接触外界,见有客人,个个宴请到自己家,渔人离开时还特意嘱托他们不要外泄桃源的秘密。然并卵,他们泄密了。可是后来人们怎么也找不到桃花源了,桃花源也渐渐无人问津。
H. 电影桃花源的故事
听说过,没看过,感觉不是很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