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弹
Ⅰ 介绍一下 I-13 “樱花”自杀式飞机
历史背景
早在1944年初期,日本海军就有人认为,目前海军的飞行员投弹水平低劣,靠常规炸弹轰炸根本不可能取得多大效果,建议海军当局制造有人驾驶的滑翔炸弹由1式陆攻携带,飞到美军舰队上空投掷,这样必定能取得重大战果,从而扭转战局,在当时的日本海军军部看来,这完全是一派胡言的疯话,当即驳回了这种建议,但支持有人炸弹的人并不死心,当年马里亚纳海战爆发,日本海军大败而归,海战中日军飞机所投下的鱼雷与炸弹命中率低的惊人,根本没有对美军舰队构成值得一提的伤害 这种情况下,海军内部支持有人炸弹的人员再次跳出来鼓吹研制使用有人炸弹,由于马里亚纳海战失利,塞班岛被美军夺取,美军已经可以直接威胁日本本土,导致战局急剧恶化。 这样,在使用有人炸弹的呼声越来越高,以及美军很快就要攻击菲律宾,而日本海军及航空兵力已受到重挫,短时间内难以组织足够力量阻击美军进一步的攻击这种严峻局面下,日本海军部不得不研究前线提出的展开航空自杀攻击以及使用有人炸弹的意见。 于是海军向海军航空技术厂询问了开发有人炸弹的可能,让空技厂进行预研,已备以后万一真有使用必要时投放,海军空技厂接到海军的预研命令后,立即就在1944年10月制造出了MXY-OHKA有人滑空炸弹,并成功的由1式陆攻完成了投放测试,显示有人炸弹在技术方面的确可行,于是空技厂就生产了一大批有人滑空炸弹,其中大部分为实弹,一部分为培训炸弹驾驶员的训练弹,可以回收重复使用投放。
航空自杀攻击试验成功
1944年底,菲律宾海战爆发,当时日本海军仍未下决心批准菲律宾前线海军航空部队进行航空自杀攻击,自然也不会输送有人炸弹到前线,但海军航空兵有马正文少将不顾海军军部的禁止命令,自行架机起飞撞击了美军航空母舰,这可以说是战争期间首次真正的神风攻击行动,得知有马正文少将驾驶0式战斗机撞击了美军航母以后,海军军部与菲律宾前线日军海军航空部队都深受感染,前线要求自杀攻击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海军军部则发生了动摇,决定让大西垅次郎试验性的组织一支小型自愿自杀机队,看看效果,这就为大规模的海军神风攻击行动开了绿灯,结果在菲律宾战役中日本海军的神风特攻队正式登场,并让世人看到了其巨大威力,从此海军军部就不再反对航空自杀攻击战术了,反大力组建新的神风特攻队,并挖空心思的琢磨研制更便宜更容易制造的各种专用自杀兵器。
动力滑翔有人炸弹出现
有人炸弹虽然十分便宜,但必需由轰炸机携带到目标上空投放,如果进行远程攻击则轰炸机肯定会遭到敌人的火力拦截,为了减少昂贵的轰炸机损失,空技厂在MXY-OHKA有人滑空炸弹试制成功时,又提出了给有人滑空炸弹安装发动机的构想,使有人炸弹获得一定射程,这个建议立即就得到了海军军部的赞同,于是空技厂则在高度保密的环境下开始试制动力滑翔有人炸弹,这就是被海军命名为樱花的MXY7特殊攻击机樱花MXY7特殊攻击机威力介绍
樱花弹设计采用的动力装置有火箭发动机与喷射发动机,安装喷射发动机的樱花展开的较晚,最先制造出来的是安装火箭发动机的樱花弹,这种樱花弹由1式陆攻进行投放,有效射程37公里,除了空对舰樱花以外,还有装更强劲发动机可以自行起飞的岸对舰型,甚至还有用潜艇发射的潜对舰型,战争期间日本一直在不断完善樱花弹的性能,提高樱花弹的射程。 由于樱花弹的俯冲时速度可以达到900-960公里/小时,实际是无法空中拦截的,所以危险性巨大,一旦被发射出来那被攻击的舰艇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樱花弹原本被日军计划用做本土决战用秘密武器,在本土决战中大规模使用,所以战争期间只有少量樱花11型投入了测试性实战。
Ⅱ 二战中的樱花弹是什么
二战中的樱花弹实际上就是一种有人操控的炸弹。
在樱花弹出现之前,日本虽然也制造了其他类型的有人操控炸弹,且造价十分便宜,但必需由轰炸机携带到目标上空投放。如果进行远程攻击,则轰炸机肯定会遭到敌人的火力拦截。为了减少昂贵的轰炸机损失,空技厂在MXY-OHKA有人滑空炸弹试制成功时,又提出了给有人滑空炸弹安装发动机的构想,使有人炸弹获得一定射程。
这个建议立即就得到了日本海军部的赞同,于是空技厂则在高度保密的环境下开始试制动力滑翔有人炸弹,这就是被海军命名为“樱花”的MXY7特殊攻击机(虽然叫特殊攻击机,实际上就是可操控的载人炸弹~~)。
樱花弹首先设计时采用的动力装置有火箭发动机与喷射发动机。安装喷射发动机的“樱花”开发的时间较晚,最先制造出来的是安装火箭发动机的樱花弹。这种樱花弹由1式陆攻进行投放,有效射程37公里。除了空对舰的“樱花弹”以外,还有装更强劲发动机可以自行起飞的岸对舰型,甚至还有用潜艇发射的潜对舰型,战争期间日本一直在不断完善樱花弹的性能,提高樱花弹的射程。
由于樱花弹的俯冲时速度可以达到900-960公里/小时,以当时的科技实际上是无法空中拦截的,所以对目标的威胁巨大,一旦被发射出来,那么被攻击的舰艇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樱花弹是原本被日军计划用做本土决战的秘密武器,所以战争期间只有少量樱花11型投入了测试性实战。1945年4月12日以后,美军知道了樱花弹的真相,感到十分恐惧,所以舰队不再接近日本本土航行,以免被1式携带“樱花”混到舰队附近造成威胁。另一方面,美军还加强了远程巡逻,重点打击携带樱花的1式陆攻,将樱花摧毁在发射之前。二战结束前日军共动用樱花55架,战死540人,据说仅有4月12日那次袭击美军获得了战果。
日军在看到樱花弹11型由于射程太短,美军舰队远离日本海岸后,携带樱花11型的1式陆攻难以接近到发射距离后,就停止了进一步使用樱花弹打击远方美军舰队的行动,改为准备在本土决战中在大规模使用。另外日本还大力发展生产采用喷射发动机的樱花22型与33型,并计划使用速度更快性能更好的银河轰炸机携带樱花弹,战争结束前还在生产可由潜艇发射的樱花弹。
Ⅲ 谁能帮我搞到 野菜部落 的樱花弹琪的 验证码
去樱花网找小陌要 把机器码给她就行了 别人的机器和你不一样 机器码就不一样 要来你也用不了
Ⅳ 一旦中国对日本核攻击,日本会不会在核弹上载人,参考樱花弹。驾驶冲向中国那场面一定很壮观。
哥们一定是抗战神剧看多了相信历史课本了。在我们有生之年,日本不会主动侵略中国的。
Ⅳ 神风敢死队的口号
神风突击队 神风突击队是日本二战时使用的一种自杀战术。
神风特别攻击队,简称神风特攻队(日语:特别攻撃队)假名 とくべつこうげきたい ,由日本海军中将大西泷治郎首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在中途岛失败后,为了抵御美国空军强大的优势,挽救其战败的局面,利用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机、一弹换一舰”的要求,对美国舰艇编队、登陆部队及固定的集群目标实施的自杀式袭击的特别攻击队。但日军也早有类似观念适用于自杀潜艇、自杀鱼雷“回天”等有人员操作的自杀式战争装备。
所谓“神风突击队”,是全部由十六七岁的青少年组成的自杀性质的敢死队。当时,面对盟军的最后进攻,一批又一批稚气尚未脱尽的日本青少年,在空战中高呼“效忠天皇”的口号,驾驶飞机冲向对方与之同归于尽。
“神风”就是现在所说的台风。据历史记载,1274年10月20日,元朝和日本之间发生的“文永之役”已经进行到白热化阶段,元军分两路在日本的博多湾登陆,打得日军溃不成军。元军乘机追击,但却由于副帅刘复亨在追击中中箭受伤,攻势减弱,而且天色已晚,元军便停止了进攻。
当晚,元军召开军事会议。多数将领认为形势不利,很多人都高估了日军数量,而且国内没有派遣援军,主张撤退。于是忻都下令撤退,但很不幸,撤退当晚,一场台风突然来袭,不可一世的元朝大军被这场大风完全吞没……在这次征战中,元军损失兵力1.3万余人,其中绝大多数不是战死,而是死于这场风暴。由此,元朝再也不敢贸然发动对日本的袭击。日本人认为这场台风是上天挽救了日本,于是乎顶礼膜拜谓之“神风”。这便是“二战”时日军中“神风突击队”起名的由来。日本法西斯妄图借助所谓的“神力”,来挽救其行将灭亡的命运。
战法起源
自杀攻击敌军目标的战术,据说起于日俄战争日军攻击俄军的战法中,当时颇有效果,遂被记载下来。
最早有组织的空中神风特攻队,起因于1944年秋,莱特湾海战的需要。雷泰伊海战涉美军登陆菲律宾,恐切断日本从南洋输送能源与物资,回本土供应工厂军需制造。日军方面认为,必须击败盟军在此之行动。但驻菲的日本第一航空队受命支援参战海军时,仅有40架军机的实力,根本无法完成任务。司令长官大西泷治郎中将在10月19日的军事会议上指出,除了把军机装填炸药撞击美军航母,让彼等瘫痪几周,根本没有其他办法可想。于是他在10月底从军事学校中招募的一批23名,由他亲自训练,成绩优秀,并自愿加入的飞行员学徒。大西泷治郎曾询问他们是否愿意为国牺牲,队员表示十分愿意加入,这些学徒当时大约17岁。之后,大西泷治郎询问上尉关行男,是否愿意带领此种史无前例的神风特攻队,据闻当时23岁,刚刚结婚才四个月的关行男,闭起了双眼,低下头沉思了十多秒,才说出“请让我去带领他们”。如此,世界上第一个神风特攻队小组于是产生。而关行男成为了这一小队的第二十四名的队员,无法跟自己的太太再见一面,就在自杀式的攻击中阵亡。
“神风特攻队”是太平洋战争后期日军以飞机撞击敌舰的特种航空部队。1944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连遭惨败,为阻滞美军的海上进攻,决心使用潜艇、快艇和飞机撞击敌舰以挽回败局。自1944年10月起,日本海军先后组建了8个“神风特攻队”,“神风”飞机多由轻型轰炸机或战斗机改装,设备简陋,但装有大量炸药。1944年10月,“神风特攻队”在菲律宾莱特湾海战中首次出击,击沉、击伤多艘美军舰只,使美国海军大为震惊。1945年4月,“神风特攻队”在冲绳战役中更是频繁出击。在莱特湾海战和冲绳战役中,“神风”飞机共出击2550次,其中475次命中目标,击沉美军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舰只43艘,击伤各型舰艇约370艘
菲律宾马巴拉卡特— 1945年春,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要结束时,日本海军神风特攻队以战机为炸弹,向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发动自杀式袭击。像战争期间的许多暴力行为一样,日本的这种做法要么受到强烈谴责,要么被视为不合常理的离经叛道行为。历史教科书的极端解释是,日本年轻飞行员的自我牺牲源自对武士道和日本天皇是神的信仰。“万岁”或“天皇万岁”是他们的战斗口号。
在战争中幸免遇难的飞行员指出,他们的首要动机完全是为了保护他们所爱的人免遭战争的伤害,因为当时局势明显在急剧恶化,日本面临被入侵的威胁。如果他们能阻止同盟国登陆,那他们就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一些前神风特攻队员在接受采访时为战友的死表示难过,一些生还者甚至还感到内疚。10月25日,一群前神风队员和他们的家人在60年前首名神风特攻队员起飞执行任务的一个机场(距离马尼拉北部80公里处)进行哀悼活动。
当地历史学家、艺术家迪增(Daniel Dizon)目睹过前神风队员出发执行任务的情形,当时他14岁。他说,大多数飞行员“出发时就像要去野餐一样”。在迪增的积极帮助之下,当地建起了一个神风队员纪念馆,上月他还帮忙为一名神风队飞行员的雕像揭幕。该纪念馆主要是由菲律宾人资助建成的,他们很佩服这些飞行员的超凡勇气。迪增接受《亚洲时报在线》采访时说: “怎么可以忘记那种事?他们是那么英勇无畏-简直难以形容。”
纪念馆中的一名飞行员、现年77岁的Tsukasa Abe说, “我非常感激当地人民不计前嫌为我们树碑立传……我很欣慰两国人民的关系没有受到破坏。”
在太平洋战场连连败退之后,1944年10月日本指挥官意识到美国进攻日本本土是迟早的事。由于可以作战的飞机很少,加上同盟国开始将作战焦点转向太平洋战区,日本高级海军航空队指挥官决定成立一支由战斗机编成的敢死攻击队,每架带上250公斤炸药,俯冲撞沈敌军航母以期挽救败局。此外,别无它法。驾驶这些战机的飞行员被认为是神风队员。
据说,西元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先后两次派出强大的舰队攻打日本九州,每次都是在眼看日本就要被征服时,海上突然刮起强烈的台风,使蒙古大军船毁人亡,全军覆没。素来崇尚神灵的日本国民便把这两次葬元军于鱼腹、救日本于转瞬的暴风称之为“神风”。神风突击队这个名字显然是给首个自动请缨执行此次任务的战斗单位。它被认为是对最初执行任务的敢死队的敬意,但很快其他使用同样自杀式战术的队伍也被称为神风突击队。
神风突击队名为“特种部队”
神风突击队被普遍称为“特种部队”-飞行员们没有把自己称为神风队员,但这个词很快就传开了,并深深印在西方人的脑海里。它是指不顾一切或采取自杀式行动的人。从对许多飞行员的采访中发现,这与飞行员们的情况完全不同。他们能够生还是因为任务中途取消,或他们找不到合适的攻击目标,或他们自己被击落坠海,或他们迫于天气恶劣或机械故障不得不返航。
前特种部队飞行员中岛接受采访时说,“没有人因为想送死而去执行这种任务。”他在美国生活工作多年。他告诉《亚洲时报在线》,“这是命令-保护国家、家人、兄弟姐妹、朋友、家乡免遭敌人入侵。”
在1944年10月25日神风队在莱特湾海战中击沈圣罗号战舰证明这种战术能给敌军造成严重损失之后,日本海军在冲绳战役期间大肆使用这种自杀式袭击战术。根据《美国战略轰炸调查总结报告》(太平洋战争部分),从1944年10月到1945年6月冲绳战役,日本一共发动了2550次神风攻击行动。
他们的命中率约20%,也就是说5架飞机中有1架设法击中敌军舰船-有些被炸沈,有些受到损害。其他飞机要么在飞行中出现机械故障,要么被敌方飞机拦截,要么被他们试图袭击的舰船的防空火力击中。其他前神风突击队员承认绝大多数特种部队飞行员在执行单程任务时首先想到的是他们的家人。
没人高呼“天皇万岁”
现年78岁的西藤是一名战机飞行员,他参加过新几内亚和瓜达康纳尔岛战役。他表示连环画中神风突击队飞行员崇拜天皇的形象与实际不符。他笑着说, “天皇从来没有在飞行员的脑海中出现-那完全是报纸虚构的。我不信有人快要死时还高呼‘天皇万岁’。”
虽然最初的特种部队都是被他们的上级直接要求自愿执行这种任务的,但后来飞行员们还是被要求填表声明他们是否愿意执行这种任务,绝大多数飞行员都说他们愿意。然后,那些明确表示愿意执行任务的人从中央司令部接到“特种部队命令”,然后他们必须出发。这些命令通常都写在空军基地的布告栏上以供所有人阅读。因为飞行员们知道他们的生还机会微乎其微,所以当时他们一心想着应该抓住一切机会阻止敌军登陆日本海岸,这样他们才不会白死。
现年77岁的川崎看到基地布告牌上贴出的招募告示时还是一名新的海军飞行员。对18岁的人来说,最具吸引力的是自愿者在经过两三个月的训练之后就有机会上前线。考虑到如果自己继续呆在常规部队就还得等1年才能上战场,川崎丝毫也不在意告示上“生还机会渺茫”的警告。
他被分配到鱼雷分队,这是从原先俯冲坠毁战术演变而来的。他被训练利用秒表和潜望镜导航、驾驶一种装有1.55吨炸药、单人控制的鱼雷攻击敌舰。他说,他当时毫不犹豫地自动请缨,因为对一名普通日本海军飞行员来说,死亡率非常高。他笑着说,日本士兵习惯开玩笑说参军不仅可以获得打折的电影票,也会缩短寿命。他在接受《亚洲时报在线》采访时说,“从一开始,我就从未想过能活着回来。”
但正因为川崎被派到日本南部四国海岸等待美国入侵,所以他才有机会活下来了给世人讲述这段历史,因为美国从未在他驻守的地方登陆。川崎说,战争期间,人操鱼雷的潜水员个个都想上战场。根据命令,任务只派给那些已经顺利完成训练的潜水员,先完成训练的就先执行任务。他回忆说,如果某人的任务取消了,那他就必须被安排执行下一次任务。因此,对于迫不及待想上前线的年轻潜水员来说这是非常令人沮丧的。
金钱、荣誉甚至生命如浮云。
“我们当时认为我们不需要金钱、荣誉甚至我们的生命-这就是当时的心境”,川崎说。但战争结束后,他认识到他需要一条谋生之路。最后他在一家面粉厂工作并成家立业。他说:“我一直过着多姿多彩的生活”,并补充说如果他有机会回到过去,他不会那么冲动去送死:“看起来有点奇怪,我当时是18岁的士兵,而现在差不多80岁了。”
有些特攻队员由于在预定出击前一天战争结束而幸存了下来。前特攻队飞行员安陪在菲律宾接受采访时不愿谈及几个小时之差如何影响了他一生的命运-他的预定攻击任务安排在1945年8月15日下午,但在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发表讲话,宣布日本必须“忍受不可忍受的”并承认战败。
在那些幸存的飞行员中,几乎所有人都曾目睹过他们的队友一去不复返的情形。“看着他们离开感觉非常痛苦,他们先走了一步,而你却还在后面,因此总觉得欠了他们些什么。”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特攻队飞行员非常坦诚地说:“当我没有被选中时,如果我说我不高兴那是撒谎!”
尽管使用神风攻击战术没能扭转最终战局,他们还是间接保护了他们的家人,因为神风攻击造成的威胁迫使盟军不得不抽调原本用于轰炸日本本土平民和工业目标的B-29轰炸机用来打击九州的神风特攻队机场,从而使B-29轰炸机对日本平民和工业目标的轰炸减少了2000多架次。
根据可靠的资料,神风特攻队击沈了34-45艘盟军舰船,并导致了更多数目的舰船受到损坏,而且还在空中与敌方进行过较量。此外,由于这种自杀攻击的震撼性,许多目击过神风攻击的盟军海军士兵还遭受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美军海军士兵心有余悸
1945年4月11日当一架神风特工队飞机撞上美国海军密苏里号这艘排水量4.5万顿的战舰时,比尔·奥比茨就在不远的地方,不过飞机上携带的炸弹并未爆炸。他说海军士兵害怕神风攻击,因为“你知道当他们俯冲过来的时候,你要么把他们打下来,要么他们就撞在舰船上”。
有些人暗示,发动911恐怖袭击的恐怖分子就是从日本的神风攻击中获取灵感的,但幸存的神风特攻队员一致反对与现代恐怖分子相提并论-他们在二战中只攻击军事目标。911事件的恐怖分子是否从神风攻击中获取灵感这个我们不得而知。
川崎说:“将911恐怖袭击跟神风攻击相提并论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我们从来不袭击911事件中那样的平民目标。”他还表示,服从命令是士兵的天职,他们的动机与当今的自杀袭击的截然不同,神风攻击战术是一种拒敌于国门之外的防御战术而不是进攻战术。
前神风特攻队员中岛说:“没有人追求死亡或试图自杀-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我们有责任保卫我们的国家。对我来说,两者有重大区别。”
战果
由于自杀式飞机能高速飞行,在飞行员的操控下,它相当于一颗精确制导炸弹,爆炸效果非常不错,一架自杀式飞机如果击中目标有可能炸沉美军一艘驱逐舰甚至航空母舰。这也就成了日后日本军部为何大规模运用自杀飞机进行攻击的原因之所在。
然而因为仅能破坏船舰上层结构;无法像鱼雷般容易击沉船舰,因此仅能击沈商船改装航舰。较大的正规航舰,如约克镇级企业、艾塞克斯级仅被重创,没有沉没。
在这种攻击方式的出现初期,给美军军舰造成了一定损失。但在美军加强防空火力后,这些攻击就鲜有成功的战例。到战争末期,由于日本缺乏汽油,燃料仅能以酒精混合代替,其战斗机性能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军,难以在空战中取胜。
莱特湾海战“神风特攻队”击沈美军两艘航空母舰,协助日本军舰击沈四艘美军驱逐舰,似乎收到成效。后来此战术又用于次年冲绳岛战役,以及本土防卫战。但由于美军数量已经居绝对优势,后来短期速成的特攻人员难以接近美军军舰,效果也逐渐不彰。
志愿性问题
神风特攻队的成员包含一些不知生死为何物,但具有狂热爱国心的日本青年。神风特攻队在军中、民间招募军民青年,当时甚至包括日本的前殖民地如台湾,皆曾有年青人参加。在进行简单的飞行训练后,让其驾驶只有单程油料的飞机满载炸药起飞,抵达美海军军舰上空后,以自杀攻击的方式撞向军舰。内中或者有像关行男那样,在军国主义与自己的生命之间作过一番挣扎的较年长军人。但也有报道说部份神风特攻队队员是被迫的,尤其是在战争后期,指挥官甚至命令其空军的优秀飞行员一并充当敢死队。
鸟饲行博研究室的网页中指出,至今仍有人认为特攻队是特攻少年兵及学徒兵志愿发生的,但其实特攻队乃1944年秋莱特湾海战前的日军高层的方针。他们强求志愿送死,年纪轻轻便要接受为祖国、家人,甚至神的荣耀和家人的荣誉去送死的命运,因此即使心中有不愿意也必须默默接受。
关于部分神风队员参加任务并非完全本于自由意愿的事实,可以从任务编组得到佐证。一般神风特攻任务执行时,会采取以下编组与措施:
担任特攻飞机是樱花机,没有或仅有有限动力,由轰炸机挂载(下图)至敌舰近处抛出,无返航希望。若特攻机是普通战机,则只提供单程油料。
某些资料显示,特攻队员被绑缚于特攻机或战机上,当然不提供伞具,断绝其求生的希望。
上级对因故取消任务(如敌踪消失)的特攻员们,会动员同侪加强心理压力,务使坚定执行下一次必死任务的意志。
特攻机队一般皆由数架战机“护航”前往任务区。官方理由是评估战果,有可能的话并对殉难现场摄像,以记录殉职者之荣誉。但实则也发挥督战职能,对有退却迹象的队员执行“惩处”。
设备
神风特攻队所用的飞机多由轻型轰炸机或战斗机改装,设备简陋,攻击力弱,但如以自杀式的方法撞向敌方军舰,却有非同小可的破坏力。在每次进攻中,大部份的神风特攻队飞行员为国捐驱,务求为日军带来最大的利益。
从1945年起,由于有经验的飞行员大量战死短缺,且战机减少、油料极为困乏。日军开始采用了多种新式特攻战术。放弃了采用轻型轰炸机作自杀式攻击,改为制造多款专为神风特攻队而设计的自杀式武器,其中最出名的是“樱花弹”和“回天鱼雷”。
命运
根据电视频道Discovery的专题,大西泷治郎等人将特攻任务常规化的企图,并非仅在于“一人、一机、一舰”的牺牲与交换,因为即使能维持莱特湾海战的效率,日军高层也能预知飞行员锐减的后果。大西泷治郎的设想是,依据日军观察美军作战程序,总是以官兵生命安全为重要顾虑。如果特攻能造成美方大量伤亡,并显示日人必死抵抗之决心,经由美国媒体揭露,在美国本土或许会引起厌战情绪,不愿贸然攻击日本本土。则处于不利战局的日本,或许有谋求谈判,停止战斗,不需面对投降与毁灭的一线希望。
但该专题报道,美军太平洋战区也掌握日方此一谋划,而把日本特攻的消息尽量压缩,所以战时美国社会对特攻的具体情况,所知不多。加上特攻成效在几个月内就锐减,特攻战术的失败遂无可避免。更有甚者,在有限的报道与口耳相传下,神风特攻队的行为与日军不愿投降也不善待俘虏的思想混合,在美国民间塑造出日本人野蛮、残酷又疯狂的形象,反而更加强化了对日作战应毫不留情的舆论,一般相信,因此产生的道德除罪化气氛,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投掷原子弹与利用B-29轰炸日本城市等行动。
大西泷治郎中将在天皇裕仁宣布投降后,为对他推出的战术造成的约4,000名日本青年的死难及其家属致歉,切腹自杀身亡。目前还活着的“神风”队员大约只有几百人,而架机出击之后尚能生还的更是极少。
[编辑本段]特攻队命丧诺门坎
日军除在太平洋上对盟军作战中投入了神风特攻队外,还在陆地作战中投入过神风特攻队,以此来挽回失败的局面,遗憾的是日军最终没有脱离失败的命运。
1939年日军北下,企图进攻苏联,占领西伯利亚掠夺更丰富的战略资源和辽阔的苏联领土。
在诺门坎和苏联边防部队发生猛烈的冲突,结果让朱可夫率领的苏联边防部队打了个落花流水,日军虽然出动了关东军精锐的部队,配备了大量坦克,以及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的所有战斗机,仍然节节败退。
信奉武士道的日军,为了彻底打击苏联部队,不惜出动200名特攻队员来夺回战争上的失利。
执行任务的日军特攻队员们,身上绑满了炸药,手里架着机关枪,潜伏在战壕里,引诱大批苏联的坦克脱离主力,在离日军特攻队几十迷的距离时,日军特攻队朝着苏联坦克蜂拥而上,引爆身上的炸药,和苏联坦克同归于尽,一举炸毁苏联坦克几十辆。
这是日军神风特攻队在陆战中投入过战斗的一次。
“神风”的来历
南宋灭亡的时候,日本“举国茹素”来哀悼大宋的灭亡。元世祖忽必烈因日本此举,且倭主不来朝贡,造大船7000艘往攻,结果船队被暴风雨所摧毁,日本人从此将此风称为“神风”。二战中“神风敢死队”即出自这个典故。明亡后,朝鲜和日本认为中国已亡,日本从此蔑称中国为“支那”。明治维新后,自认为华夏正统的日本曾打着“攘夷主义”的旗号发动甲午战争等对清战争。唐、宋、明时作为对中国文明衷心倾倒的两个附属夷国,日本和朝鲜至今因还因宗主国文化沦丧而对中国存有偏见。由于满清毁书,今天中国大学中文系、历史系的教授经常前往日本、韩国查阅中国古籍,如此才能写出有见地的古代文学、历史论文
Ⅵ 喜贩樱花弹润紧致霜对瘦身真有效果吗
白花钱还没看到效果
Ⅶ 二战中日本为了挽回败局用了哪些疯狂的武器
自杀潜艇...
Ⅷ 樱花自杀机的历史背景
早在日本人之前德国元首最宠信的冒险家 欧洲最危险的男人——奥托 斯科兹尼和著名的德国女试飞员 汉娜 莱希。提出用有人驾驶自杀飞机攻击高价值目标的Reichenberg计划。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发出了Fi-103A-1Re.4“赖兴贝格”IV 赖兴贝格只装备KG200的狮子座中队 即IV./KG200 轰炸机部队
总监斯道普少将 想建立一只完全执行自杀任务的部队 称为 赫尔曼格林师。 在70名志愿飞行员中,到1945年2月底只有不到一半人接受了一些训练,随后由于缺乏燃料,所有训练都被取消.
3月15日鲍姆巴赫在施佩尔协助下 说服了元首,自杀攻击并不符合德国士兵的传统信条,元首同意了。当天晚些时候,鲍姆巴赫下令IV./KG200中队解散。到此为止,位于丹嫩贝格和下萨克森的空军弹药厂已经改装了200多枚“赖兴贝格”,不过除了试验中心用于测试的外,没有一架投入实战。
日本驻德技术联络官员曾多次参观这种武器。在德国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为日本人的自杀式飞机————川崎“樱花”奠定了基础。
1944年初期,日本海军就有人认为,目前海军的飞行员投弹水平低劣,靠常规炸弹轰炸根本不可能取得多大效果,建议海军当局制造有人驾驶的滑翔炸弹由1式陆攻携带,飞到美军舰队上空投掷,这样必定能取得重大战果,从而扭转战局,在当时的日本海军军部看来,这完全是一派胡言的疯话,当即驳回了这种建议,但支持有人炸弹的人并不死心,当年马里亚纳海战爆发,日本海军大败而归,海战中日军飞机所投下的鱼雷与炸弹命中率低的惊人,根本没有对美军舰队构成值得一提的伤害
这种情况下,海军内部支持有人炸弹的人员再次跳出来鼓吹研制使用有人炸弹,由于马里亚纳海战失利,塞班岛被美军夺取,美军已经可以直接威胁日本本土,导致战局急剧恶化。
这样,在使用有人炸弹的呼声越来越高,以及美军很快就要攻击菲律宾,而日本海军及航空兵力已受到重挫,短时间内难以组织足够力量阻击美军进一步的攻击这种严峻局面下,日本海军部不得不研究前线提出的展开航空自杀攻击以及使用有人炸弹的意见。
于是海军向海军航空技术厂询问了开发有人炸弹的可能,让空技厂进行预研,已备以后万一真有使用必要时投放,海军空技厂接到海军的预研命令后,参考了德国的试验机Fi-103A-1Re.4“赖兴贝格”IV之后并在德国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在1944年10月制造出了MXY-OHKA有人滑空炸弹,并成功的由1式陆攻完成了投放测试,显示有人炸弹在技术方面的确可行,于是空技厂就生产了一大批有人滑空炸弹,其中大部分为实弹,一部分为培训炸弹驾驶员的训练弹,可以回收重复使用投放。
1944年底,菲律宾海战爆发,当时日本海军仍未下决心批准菲律宾前线海军航空部队进行航空自杀攻击,自然也不会输送有人炸弹到前线,但海军航空兵有马正文少将不顾海军军部的禁止命令,自行架机起飞撞击了美军航空母舰,这可以说是战争期间首次真正的神风攻击行动,得知有马正文少将驾驶0式战斗机撞击了美军航母以后,海军军部与菲律宾前线日军海军航空部队都深受感染,前线要求自杀攻击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海军军部则发生了动摇,决定让大西垅次郎试验性的组织一支小型自愿自杀机队,看看效果,这就为大规模的海军神风攻击行动开了绿灯,结果在菲律宾战役中日本海军的神风特攻队正式登场,并让世人看到了其巨大威力,从此海军军部就不再反对航空自杀攻击战术了,反大力组建新的神风特攻队,并挖空心思的琢磨研制更便宜更容易制造的各种专用自杀兵器。
动力滑翔有人炸弹出现
有人炸弹虽然十分便宜,但必需由轰炸机携带到目标上空投放,如果进行远程攻击则轰炸机肯定会遭到敌人的火力拦截,为了减少昂贵的轰炸机损失,空技厂在MXY-OHKA有人滑空炸弹试制成功时,又提出了给有人滑空炸弹安装发动机的构想,使有人炸弹获得一定射程,这个建议立即就得到了海军军部的赞同,于是空技厂则在高度保密的环境下开始试制动力滑翔有人炸弹,这就是被海军命名为樱花的MXY7特殊攻击机(图中大飞机下的小飞机)
1945年3月21日,由日本海军721航空队首次携带樱花弹实弹,在野中少佐的指挥下组成神雷特攻队,前往攻击美军航空母舰,共出动18架1式陆攻,其中15架挂载了樱花11型,但途中遭遇美军60架F6F泼妇战斗机的拦截,全部18架1式陆攻都被击落,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参加拦截的美军战斗机飞行员也发觉这批1式陆攻特别怪异,飞的很慢,动作笨拙,肚子下还挂着不知什么东西,当时美军也不知道这些陆攻机身下挂的是什么东西。
1945年4月12日,日军再次出动8架1式陆攻携带樱花11型前往攻击美军特混舰队,这天由于日军起飞了大量神风飞机,吸引了美军注意力,8架1式陆攻才得以接近美军舰队,不过在抵达射程前,美军战斗机发现了这几架怪异的1式陆攻,立即前来截击,但樱花弹驾驶员一发现美军战斗机接近,不顾离有效发射点还有一定距离,立即启动了火箭从1式陆攻中脱离了出来,朝美军舰队猛扑过去,把前来截击的美机弄的目瞪口呆,很快美军战机就回过神来,立即对这8架樱花弹展开拦截,但樱花弹向海上俯冲的速度快的惊人,以远远超过美军战斗机的高速冲过了阻截,其中6架因距离过远在抵达距离美舰很近的地方坠海,另外2架樱花弹,1架撞中美军驱逐舰曼纳特.艾贝尔号,当场将其炸成2截,另1架在1艘驱逐舰旁落水将这艘驱逐舰重创,这恐怕是樱花弹战争期间唯一战果,其他的战斗基本都是1式陆攻携带着樱花弹还没接近美军舰队就被击落。
Ⅸ 航母如何发射樱花弹
樱花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人发明的,一种人力驾驶,进行自傻式攻击的单程飞行器专。他它属的速度极快,装药量很多。一架就可以重创一艘大型航母。
樱花蛋不是有航空母舰携带,而是有陆基轰炸机挂载,在半空中发射的。
但是因为攻击美国航母编队的时候为遭到美国战斗机的拦截。日本人的轰炸机很少能飞到航空母舰附近。所以樱花弹的实战效果并不是太好。
Ⅹ 樱花弹厉害吗
太厉害了,就是一枚人驾驶的炸弹,在太平洋海战中这玩意不知道击沉了多少美军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