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景拍人像
A. 请问夜景人像拍摄中的技巧
相对于白天的人像拍摄,夜景人像是比较难拍的题材之一,出好片的概率也不高。不过考虑到咱们大部分的用户,平时除了旅游外拍,可能用的最多的,就是家庭朋友聚会,以及晚上逛街或者出去玩的时候了,所以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咱们还是得聊聊,这聚会以及晚上逛街时,人像的拍摄手法。
咱们将分两部分来谈,一,室内,比如朋友晚上聚餐、泡吧时的拍摄技巧;二,室外,晚上逛街时的拍摄技巧。
说实话,如果不是专业摄影师,用的器材也不是单反而是小卡片,然后又没有三角架等必要的辅助工具,那么,在这两种环境下出好片的确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也可以遵照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尽量提高照片的质量,从而为自己的聚会或出游留下珍贵的记忆。考虑到器材的限制(比如说一般的用户不可能配备两支或以上的闪光灯来拍摄夜景,大部分人聚会时也不会准备三角架),本文介绍的是一些比较通用的拍摄方法,尽量做到简单易行。如果您在拍摄中有自己的心得,也欢迎您与我们分享,与广大网友共同学习和进步。
·漂亮的聚会照片
聚会拍照,有几个问题最常见:一、拍的图片不是偏色就是抖动,质量很差。二、偶尔有两张清晰的,也是开闪光灯后照的,结果人是清楚了,背景模糊一片,不仔细看都不知道是在哪里照的。三、你拍两张,他拍两张,相机转了一大圈,最后发现,想找一张清晰的合影做纪念,竟然没有。
其实,如果想在朋友聚会时拍出好的照片,我们可以遵循这么几个简单的做法:
要用就用大光圈:由于聚会的时间大部分是夜晚,场合大多是在室内,自然无法跟白天室外的自然光相比,而昏暗的光线则会延长曝光时间,使得手的抖动对成像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所以,请尽量把光圈开大,从而避免抖动。
慎用闪光灯,多用ISO:或者有朋友会说:光线暗,那开闪光灯不就行了。开闪光灯确实可以提高亮度,防止抖动。但是,除非是比较会用光的摄影老手,否则,在昏暗的环境中开闪灯,大部分得到的照片都是“一片惨白”,即人脸很亮,周围的环境则变的很暗,聚会场所的氛围全都没有了。所以,笔者的建议是“慎用闪光灯”,可以尝试将ISO提高,哪怕提到ISO800(单反可到1600)都行,尽管会有噪点,但比抖动强多了。
偏色要纠正:说完抖动,我们再来说说偏色的问题。由于室内的光源不同于自然光,所以相机在拍摄时,难免会带有一定的偏色。想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开白平衡选择对应的模式,如“白炽灯白平衡”;或者手动设置白平衡,具体方法为:进入菜单的“白平衡”,选择“自定义白平衡”选项,然后找一个白色的物体,比如说雪白的桌布、墙面等都可以,然后将镜头的中心对准白色物体,适当的调整角度,当满屏幕都显示为白色时,按下快门,稍等相机会显示“完成”,相机的白平衡设定就完成了。经过这样处理后,应该相片的颜色就会很自然了。当然,相对抖动而言,偏色并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很多时候,照片带有一定的偏色反倒符合聚会场合的氛围,具体要看咱们聚会的场合以及你喜欢的风格和效果。
至少该有一张广角照片:不管一晚上照了多少张照片,至少,你应该有一张大家的合影作为聚会留念,当然,这张合影没必要像平时会议合影那样排成中规中矩的两排,你完全可以巧妙利用聚会场合的地形来拍摄出生动的画面。而笔者的建议是就算没脚架,在拍摄这张合影照片时,也要选择将相机放在一个平台或者桌面上,选择10秒后自拍的方式来进行。虽然麻烦了点,但好处也很明显,一是能把所有人包括你都放进合影里去,二是能保证画面的稳定和整体的造型。
·学会用光,一切OK
室外夜景人像,是大家普遍认为比较难拍的一种场景。夜景照片之所以难拍,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复杂的光线环境。夜晚室外昏暗的光线会延长相机的曝光时间,如果你手头没有三角架,就很容易产生抖动。闪光灯虽然好用,但是“照近不照远”,只能把人照亮,美丽的背景则照不到了,出来的片子即使清晰,也没有任何的美感。
所以,想在晚上拍出漂亮的人像片,关键的一点,就是用光。这里就需要说到我们的闪光灯。如果你不是专业摄影师,那么估计你晚上出去的时候不会带专门的闪灯,那么如何使用我们相机自带的闪灯拍出好的效果呢?
如果想把背景以及人物都能清晰的表现出来,我们就需要用到一种闪光模式叫做:慢速同步(或称:低速同步、慢同步)。当我们使用慢速同步来曝光时,镜头前的人物由闪光灯来照亮,而人物身后的背景,则依靠延长快门时间来获得充分的曝光,这样的话,就可以获得人物和背景都比较清晰明亮的照片。
这里就需要特别说明一点:在晚上使用慢速同步来进行拍摄时,我们一定要跟自己的朋友说明一下,拍照时,在闪光灯闪过之后,不要马上就移动位置,一定要保持姿势稍微等一下,因为闪光灯虽然已经闪过了,但是快门还在继续曝光中,这时移动,照片就有可能会变得模糊。
说完这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再来说说其他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1、夜景拍摄的设置相对比较复杂,就别指望自动档了。如果有夜景人像这个场景模式,可以试着拍几张看看效果。如果效果不好,那就选光圈优先或者全手动设置,选择平均测光模式以及中央对焦,这样可以较为精准的对焦。
2、开大光圈,提高ISO这里说的是没有三角架的情况下,如果你没有“铁手功”,那就只能依靠这两种办法来降低抖动了。当然,光圈和ISO也绝不是越大越好,咱们最终仍旧要考虑画质的好坏。
3、为了追求明亮的背景,我们需要延长快门曝光时间,而为了追求画面的稳定,我们又需要尽量缩短快门时间。这个矛盾如何解决呢?笔者个人的意见是,宁愿让画面曝光不足,也要优先保持稳定。曝光不足的话,咱们可以通过简单的PS处理,提高画面的亮度,但是抖动的话,可就不是PS能处理的了。
4、还是说说防抖。有三脚架,最好。没有,那也别太自信自己的“铁手功”,最好将相机放在一个稳定的地方,采取两秒后自拍的方式来进行拍摄,这样可以极大的降低相机的稳定。轿车车身、自行车后座或者栏杆的平台上都行。
夜景拍摄的难度,在于其复杂的光线环境。但凡事无绝对,也正是因为夜景特殊的光线环境,有时候,我们有意识的采用一些特殊的拍摄方法时,反倒能获得特殊的效果,比如像光线般的车流效果、万家灯火的星芒效果等等。可以说,拍摄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手法或者说参数组合,其乐趣就在于创造,所以,我们也不必过于拘泥于技巧。只要在平时的使用中多体会,就能得到令自己满意的效果。
B. 夜景人像怎么拍
希望以高处的建筑物或雕像等作为背景时,可以从下往上进行拍摄,这样能将其整体收入画面。仰拍时,让被拍摄人物的身体前倾。
拍摄示意图如下:
需要掌握的要点:
1.将拍摄模式设置为适于较暗场景的“夜景拍摄”。
2.拉开距离,将建筑物整体都拍进画面,考虑与人物的平衡进行构图。
3.采用从下往上仰拍时,让人物面向相机,身体前倾。
如果是想让背景发生抖动拍摄的夜景灯饰,形成了由点光源构成的光线,十分漂亮。只要背景有明亮的灯饰即可进行拍摄,可以多次实拍找到理想的快门时机。
需要掌握的要点如下:
1.将拍摄模式设置为“夜景拍摄”,闪光灯模式设置为“闪光灯开”。
2.让人物站在漂亮的灯光背景前。
3.让被拍摄人物抓住拍摄者的手,一起旋转的同时按下快门按钮。
如下想利用室外灯光拍摄夜景人像时,明亮的背景条件有利于突显人物。而且,有意识地关闭闪光灯,充分利用地面和桌面的反射光拍摄,可再现真实的色调和氛围。
需要掌握的要点如下:
1.尽量选择有灯光的地点和明亮的背景进行逆光拍摄。
2.为防止人物抖动,让其坐在椅子等处保持不动。
3.为防止拍摄时手抖动,拍摄者可将肘部放到桌面等处固定,然后按下快门按钮。
最后再提醒大家,为了防止闪光灯的光带来阴影,拍摄时可以让人物稍稍收下颚,以便让闪光灯的光照射到人脸的正面。
C. 单反相机如何拍夜景人像
夜景人像的拍摄属于难度比较大的一种,因为需要考虑到前景背景的曝光正常,又要考虑到如何才能让前景人物的影响清晰地留影。的确,这是多数游客在游览夜景的时候遇到的难题之一。尤其是在使用相机的自动档拍摄的时候,拍摄时打开了闪光灯,使离相机较近的人物得到了正确的曝光,但是由于相机闪光灯范围有限加上曝光时间短,使得本来肉眼看来绚丽无比的夜景在相机中显得黑糊糊的一片。
这是因为远处的夜景在拍摄的时候需要长时间的曝光才能在相片上留下正常的曝光效果,而近处的人物因为闪光灯的照射只需要很短的曝光时间就可以了。所以在拍摄的时候最好使用相机的手动档,将快门调慢,同时强制打开闪光灯拍摄。在闪光灯闪过后建议人物维持原来的姿势直到曝光结束,这样就会拍出人物和背景夜景曝光都很正常的照片了。不过夜景人像拍摄并不是手动相机的专利,有些高级一点的自动傻瓜数码相机拥有夜景人像这个拍摄模式,也是使用慢快门、强制闪光这个原理来设置的。
在拍摄的时候需要使用三脚架固定相机,因为在对背景进行长时间曝光时需要保持相机的静止不动,这时三脚架就成为必需品了。
使用高快门速度加闪光灯的方式拍摄夜景人像,往往是前景人物曝光正常而背景欠曝。
拍摄前,要先向被摄者交待清楚,闪光灯一亮,并不意味着拍摄完毕,必须维持原先的姿势和位置不动,直到被告知可以改变或离开。闪光灯闪亮对,对帘幕快门而言,是前帘到达片窗一端,接通电源的标志,但后帘此时尚未到达片窗,(用同步快门时间)。
只有待后帘经过片窗到达闭合位置曝光才结束。结镜中快门来说,快门开足的瞬间闪光灯同时闪亮,但闪光后快门尚未闭合。由于夜景人像所需曝光时间往往在1秒左右,甚至更长,闪光灯闪亮后,尚有较长时间快门仍开着,用以感受夜景光线,倘若被摄对象移动,则原先被人遮住的背景部分就会面对镜头,继续感光,这样摄得的照片,人像部分就是透明或半透明的了。所以,在快门未关闭前,被摄对象应维持原状。
其实要拍摄夜景人像并不太困难,只要具备下列条件:
(1)尽可能不使用“傻瓜”相机,;较低级或中级“傻瓜”相机如遇现场光线较暗时,就会自动闪光补足,这类相机的闪光补光不是光线人够景不够,致使人处在几乎全黑的环境中,就是背景一片全黑而人物(尤其是脸部)一片死白,以致连眼睛鼻子都不能出现。所以要使用具有手控调节光圈、快门时间功能的相机,即使有快门优先、光圈等功能的,也应调至用手控拍摄。
(2)不要过分相信“夜景模式”,目前有些“智能型”相机,具有“夜景模式”但这种模式只能将焦距定在无限远处,因此不能用来拍摄夜景人像,否则,必定是景色清析而人像松虚。
(3)使用三角架。由于夜间的现场光比较暗,往往要用较大的光圈和较长的曝光时间,“长曝光”如用手持相机进行拍摄,几乎很难避免相机抖动。而用三角架固定相机,即使快门速度长达几秒钟也不会发生相机动的现象。
(4)闪光灯。闪光灯照明具有照近不照远的特性,当然,这受“平方反比定律”的制约。所以,当人处在距灯3至5米处时而景在15米开外时,景物所受闪光灯的光只有人的数十分之一或十妥之一,基本上不起作用,如果要将人像的立体效果体现出来,应准备两只以上的闪光灯。
当以上条件具备后就可以进行夜间人像的拍摄了,具体做法是:
(1)先取景。到达景点后,先寻找值得拍摄的景物,在取景范围内确定下来。
(2)对后景夜景进行曝光,确定曝光组合,由于夜间较暗,有内测光装置的相机若是按常规ISO 100的片速,往往无法测得具体数据。可先按1600甚至3200的片速进行曝光,然后再逐级换算成100片速,再加上“倒易律减退”因素。对于“S”(短时曝光、快门时间不长于1/10秒)型片,若用1/4以上的慢曝光,应增加50%至100%的曝光量。以上海外滩的夜景为例,若用100的照片,当天全黑后,依靠新颖泛光灯照明建筑的夜景,可考虑F8、1秒的曝光组合,若要改变,则可再选择F5.6、1/2秒或F11、2秒的曝光组合。
(3)曝光组合确定后,其中光圈是确定人像站立距离的依据。原先使用闪光灯,是指数除以距离等于光圈,但在这儿,必须换种方式进行计算:指数除以光圈等于距离,这是因为夜景人像拍摄时的光圈是根据现场光确定的,而不是由闪光灯 指数与照明距离来确定的。现在,人站立或座处的位置是由灯和光圈确定的距离来确定的,在这一点上,务请注意:与常规的计算方法不同,要有点逆向思维的意识,是由人(站立的距离)去测光圈。
(4)拍摄前,要先向被摄者交待清楚,闪光灯一亮,并不意味着拍摄完毕,必须维持原先的姿势和位置不动,直到被告知可以改变或离开。闪光灯闪亮对,对帘幕快门而言,是前帘到达片窗一端,接通电源的标志,但后帘此时尚未到达片窗,(用同步快门时间)。只有待后帘经过片窗到达闭合位置曝光才结束。结镜中快门来说,快门开足的瞬间闪光灯同时闪亮,但闪光后快门尚未闭合。由于夜景人像所需曝光时间往往在1秒左右,甚至更长,闪光灯闪亮后,尚有较长时间快门仍开着,用以感受夜景光线,倘若被摄对象移动,则原先被人遮住的背景部分就会面对镜头,继续感光,这样摄得的照片,人像部分就是透明或半透明的了。所以,在快门未关闭前,被摄对象应维持原状。
D. 如何在夜景中拍摄完美的人像照片

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夜景人像的颜色是非常难控制的,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下,夜景人像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比如在室内的白炽灯下、节能灯下雨酒吧里拍出的人像照片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室内的照片是颜色调,偏蓝色,而在酒吧里,则是咖啡色的暖色调,在公路的路灯下,又将呈现出另一种橘黄的颜色。
温馨提示:最后不要忘记,通过后期处理的方法,也可以改变人像肤色不正常的现象。拍摄的时候可以使用RAW格式来存储照片,通过相关软件,可以无损地更改照片的色调与颜色。
E. 如何拍摄夜景人像
夜景里面佳能相机的模式转盘上面有个夜景人像模式、入门级里面有一个框框里面是一个人,然后头上一颗星星的,那个就是夜景人像模式,中级跟高级的模式转盘上没有,要转到自动挡之后去里面找,
如果是高级别的,建议你别用自动档位去拍摄,直接上手动挡M,这样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作,或许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般的夜景人像,我们要求镜头的光圈要够大,最起码要2.8、这样我们的照片整体感觉要好一些,再就是快门速度,不能太低,因为太低了手会抖造成影响模糊,然后就是ISO感光度,这个就根据自己的机器去进行相应的设置了,再就是机顶热靴灯,最好是有离机闪,或者多灯,这样效果会更好
F. 拍摄夜间人像的曝光问题
夜景人像的拍摄属于难度比较大的一种,因为需要考虑到前景背景的曝光正常,又要考虑到如何才能让前景人物的影像清晰地留影。的确,这是多数游客在游览夜景的时候遇到的难题之一。
尤其是在使用相机的自动档拍摄的时候,拍摄时打开了闪光灯,使离相机较近的人物得到了正确的曝光,但是由于相机闪光灯范围有限加上曝光时间短,使得本来肉眼看来绚丽无比的夜景在相机中显得黑糊糊的一片。
这是因为,远处的夜景在拍摄的时候需要长时间的曝光才能在相片上留下正常的曝光效果,而近处的人物因为闪光灯的照射只需要很短的曝光时间就可以了。所以在拍摄的时候最好使用相机的手动档,将快门调慢,同时强制打开闪光灯拍摄。在闪光灯闪过后建议人物维持原来的姿势直到曝光结束,这样就会拍出人物和背景夜景曝光都很正常的照片了。不过夜景人像拍摄并不是手动相机的专利,有些高级一点的自动傻瓜数码相机拥有夜景人像这个拍摄模式,也是使用慢快门、强制闪光这个原理来设置的。
在拍摄的时候需要使用三脚架固定相机,因为在对背景进行长时间曝光时需要保持相机的静止不动,这时三脚架就成为必需品了。
使用慢快门加闪光的方式拍摄夜景人像,使前景和背景曝光都清晰
拍摄前,要先向被摄者交待清楚,闪光灯一亮,并不意味着拍摄完毕,必须维持原先的姿势和位置不动,直到被告知可以改变或离开。闪光灯闪亮对,对帘幕快门而言,是前帘到达片窗一端,接通电源的标志,但后帘此时尚未到达片窗,(用同步快门时间)。
特
使用高快门速度加闪光灯的方式拍摄,往往是前景人物曝光正常而背景欠曝
只有待后帘经过片窗到达闭合位置曝光才结束。结镜中快门来说,快门开足的瞬间闪光灯同时闪亮,但闪光后快门尚未闭合。由于夜景人像所需曝光时间往往在1秒左右,甚至更长,闪光灯闪亮后,尚有较长时间快门仍开着,用以感受夜景光线,倘若被摄对象移动,则原先被人遮住的背景部分就会面对镜头,继续感光,这样摄得的照片,人像部分就是透明或半透明的了。所以,在快门未关闭前,被摄对象应维持原状。
其实要拍摄夜景人像并不太困难,只要具备下列条件:
1、尽可能不使用“傻瓜”相机,较低级或中级“傻瓜”相机如遇现场光线较暗时,就会自动闪光补足,这类相机的闪光补光不是光线人够、景不够,致使人处在几乎全黑的环境中,就是背景一片全黑而人物(尤其是脸部)一片死白,以致连眼睛鼻子都不能出现。所以要使用具有手控调节光圈、快门时间功能的相机,即使有快门优先、光圈等功能的,也应调至用手控拍摄。
2、不要过分相信“夜景模式”,目前有些“智能型”相机,具有“夜景模式”但这种模式只能将焦距定在无限远处,因此不能用来拍摄夜景人像,否则,必定是景色清析而人像松虚。
3、使用三脚架。由于夜间的现场光比较暗,往往要用较大的光圈和较长的曝光时间,“长曝光”如用手持相机进行拍摄,几乎很难避免相机抖动。而用三角架固定相机,即使快门速度长达几秒钟也不会发生相机动的现象。
4、闪光灯。闪光灯照明具有照近不照远的特性,当然,这受“平方反比定律”的制约。所以,当人处在距灯3至5米处时,而景在15米开外时,景物所受闪光灯的光只有人的数十分之一或十分之一,基本上不起作用,如果要将人像的立体效果体现出来,应准备两只以上的闪光灯。
当以上条件具备后就可以进行夜间人像的拍摄了,具体做法是:
1、先取景,到达景点后,先寻找值得拍摄的景物,在取景范围内确定下来。
2、对后景夜景进行曝光,确定曝光组合,由于夜间较暗,有内测光装置的相机若是按常规ISO 100的片速,往往无法测得具体数据。可先按1600甚至3200的片速进行曝光,然后再逐级换算成100片速,再加上“倒易律减退”因素。对于“S”(短时曝光、快门时间不长于1/10秒)型片,若用1/4以上的慢曝光,应增加50%至100%的曝光量。以上海外滩的夜景为例,若用100的照片,当天全黑后,依靠新颖泛光灯照明建筑的夜景,可考虑F8、1秒的曝光组合,若要改变,则可再选择F5.6、1/2秒或F11、2秒的曝光组合。
3、曝光组合确定后,其中光圈是确定人像站立距离的依据。原先使用闪光灯,是指数除以距离等于光圈,但在这儿,必须换种方式进行计算:指数除以光圈等于距离,这是因为夜景人像拍摄时的光圈是根据现场光确定的,而不是由闪光灯 指数与照明距离来确定的。现在,人站立或座处的位置是由灯和光圈确定的距离来确定的,在这一点上,务请注意:与常规的计算方法不同,要有点逆向思维的意识,是由人(站立的距离)去测光圈。
4、拍摄前要先向被摄者交待清楚,闪光灯一亮,并不意味着拍摄完毕,必须维持原先的姿势和位置不动,直到被告知可以改变或离开。闪光灯闪亮对,对帘幕快门而言,是前帘到达片窗一端,接通电源的标志,但后帘此时尚未到达片窗,(用同步快门时间)。只有待后帘经过片窗到达闭合位置曝光才结束。结镜中快门来说,快门开足的瞬间闪光灯同时闪亮,但闪光后快门尚未闭合。由于夜景人像所需曝光时间往往在1秒左右,甚至更长,闪光灯闪亮后,尚有较长时间快门仍开着,用以感受夜景光线,倘若被摄对象移动,则原先被人遮住的背景部分就会面对镜头,继续感光,这样摄得的照片,人像部分就是透明或半透明的了。所以,在快门未关闭前,被摄对象应维持原状。
通过以上的操作,你就会拍摄出令人满意的人像夜景了。
G. 夜景人像怎么拍能达到人和背景夜色都曝光准确(佳能)
夜景人像是拍摄难度比较高的摄影场合,受限于器材和经验,一般内很难获得比较理想容的效果。
好的夜景人像取决于以下因素
1、准确的曝光 (不过曝不欠曝)
2、画面清晰 (无抖动)
3、人像的辅光 (自然柔和)
4、背景和构图 (画面简洁,背景不杂乱)
拍摄技巧简单谈几点:
1、使用大光圈镜头
2、采用三脚架
3、外置闪光灯
4、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让被摄主体有比较理想的辅光,比如人物左侧右侧或侧上方有自然光照明,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亲和力
5、提高相机感光度,但不要太高,以控制画面上的噪点在可接受的范围。
6、相机以单反最佳,镜头尽量选用定焦镜头,比如35,50或75mm定焦。
构图什么的不说的,拍摄时应选择光圈优先,对着背景的光源测光,然后闪光灯后帘同步。
一般满足这些条件的话,画面还能过得去。要想获得最佳效果,最好多设定几次多拍几张,择其优。
夜光人像,采用卡片机,普通的手机,没有外置闪光灯的话,效果很难保证,期望值就不能太高了。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一点。
H. 拍夜景人像用什么镜头好
中焦大口径镜头
I. 佳能相机如何拍夜景人像
1、拍好夜景与相机无关。
2、拍好夜景,一是要相机的快门和光圈组合能拍出环境的气,这涉及要相对曝光准确。二是人物的光照度也要足够,这涉及到如果现场光线不足时,要增加补光,简要的方式是加闪光灯(但输出光线要宜当小一点)。如果不能,也可以借用其他较大面积的浅色物件反光到脸上。
J. 单反夜景拍摄 单反夜间人像怎么设置
关于快门速度的控制和选择,说得通俗一点,快门就相当于遮挡在胶卷前面的一张帘子,根据门帘打开的大小来决定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强弱,将这个大小控制用时间来控制就是所谓的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和光圈F值一样只能表示部分参数,15的意思是1/15秒,而30则表示1/30秒,要比1/15秒快出一倍;相应的,60代表1/60秒。在较慢的快门速度下,第一帘幕数值表示快门的打开速度,而第二帘幕使之则表示快门的关闭速度。但在较快的速度下(如1/125秒或更高)两个帘幕一起移动,只让一道狭小的光线从胶卷的一端投射到另一端。快门速度越快,允许光线进入的裂缝就越窄,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就越少。在有些相机上,快门帘幕为垂直移动设计,不过原理也是一样的。
还是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如何选择合适的光圈值。选择不同的光圈值,允许光线穿过镜头的孔径就会有所不同。孔径越大,穿过的光线就越多,反之则越少。当你将光圈值设置为最大时,光圈值的度量值F的数值为最小。而当你逐渐关闭镜头或缩小光圈值时,对应的数值就会越来越大。而这恰恰会让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为什么孔径越大,数值越小;数值越小,孔径反而越大呢?其实F值的大小并不是全部光圈值的大小,只是部分而已。比如f-8的光圈值实际上要比8大一些。其实只要接受这个观点,这一现象还是比较容易记忆的:数值越大,孔径越小;数值越小,孔径越大
光圈值设置为f-4、快门速度为1/500秒时曝光效果和光圈值为f-5.6、快门速度为1/250秒的效果一样。这时可能又有读者出来认为“我的相机为自动设置,可以自动找到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的最佳结合点,所以不需要对它们进行设置”。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尽管你的相机为自动设置,但你能保证它每次使用不会出现差错吗?所以大家在使用自动相机时,每次使用时都得注意相机的光圈值和快门速度。如果你能做到这点,相信你的摄影技术一定会有很大提高,即使见了专业摄影师,也不用低声下气的讨教摄影技巧了!
其次,是要曝光准确。抛开为了表现特殊意境而制造的特殊效果,基本上以光圈优先模式,采用平均测光即可获得正确的曝光量。如果这样无法达到我们需要的效果,也可以通过快门优先模式,或者全手动(M档)对快门速度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配合适当的光圈,快门速度在2-4秒之间,即可获得类似"车流"“水丝”这样的特殊效果。
TIP:同时也要注意,过长的曝光时间也会增加画面噪点,尤其在没有降噪功能的机器上尤甚。这点就很奇怪,的PRO90IS有8秒曝光,而在没有降噪功能的O记2100身上却有个16秒!看过8秒长曝的片子,那哪里还是夜景么。到处都是“繁星点点”。
一般情况下拍摄夜景是不需要打闪光灯的。因为闪光灯的有效距离有限,无法将所要拍摄的全景照亮。但如果是拍摄夜景人像的话,则需要打开闪光灯,并选择慢同步模式,以保证人物和背景都获得足够的曝光。除此以外,为了使拍摄的景物层次更加清晰,通常我们都使用最小光圈拍摄。对于某些相机而言,这样还可以额外获得灯光的星芒效果。注:由于相机的区别,产生的星芒强度和形状有所不同。一些相机很难产生美丽的星芒。
这些只是拍摄夜景的一些基本技巧,对于具有全手动功能的相机来说,通过曝光时间的不同,可以获得各种不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