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户外夜景 » 户外摄影介绍

户外摄影介绍

发布时间: 2020-12-05 14:46:51

户外摄影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户外摄影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忌阳光直射
亮丽的阳光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使景色有生气,色彩饱和,并为使用高速快门和小光圈提供了条件。但是强烈的阳光也会带来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它那耀眼的光线会使被摄人物睁不开眼,同时,高角度的直射阳光还会在人物脸上造成浓重的阴影,显出皮肤皱纹,损害人物的形象美。所以在户外拍照,应多让阳光从侧面照射被摄者,忌脸部直接面向太阳。

二、忌人物与有色环境过近
在明亮的光线照射下,物体的反光会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人物应尽量远离那些色彩明艳的景物(如新油漆好的建筑物的外墙、大型遮阳棚等),否则那些景物的色彩会映射到人物身上,造成偏色。

三、忌顶光时人物站在水泥地上拍照
因为水泥地表面较平整,且颜色浅淡, 会形成较强的反射)亡,这种自下而上的"脚 光",往往造成一种恐怖效果,应尽量避免。

四、忌立于树旁拍照
光与影相辅相成,光愈强,影愈深。当人物站在树旁拍照时,阳光时常会把树叶投影到人物身上、脸上,造成斑驳的阴影,有损于画面的美感。

五、忌忽视滤光镜
在户外无云的蓝天下,所有避光处都带上蓝色色罩;而在暮日的辉光映照下,所有的景色都染上了一层橙红色。在如此环境中,若想让摄得的景色保持原有的色彩,就必须在镜头前装上相应的滤光镜,在前一种情况下可选用淡红或琥珀色的滤光镜,在后一种情况下可选用淡蓝色滤光镜。

六、忌采用高速片
在晴空烈日下,光线强度已很高,若再采用高速片,往往会迫使光圈收到极小,或无法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这些情况都会给摄影创作带来某些方面的限制。

七、忌胡乱补光
在明亮的日光照射下,景物会有很强的反差。为避免反差过大,运用辅助光进行辅助照明是有效的,但要掌握好分寸,既要避免辅助光过亮,也要避免露出辅助光的痕迹(如出现与主光相反的投影)。

八、忌完全依赖自动曝光档
不少摄影爱好者在户外拍照喜欢使用自动曝光档,殊不知这种自动曝光档只能处理一些普通的情况,而遇到阴阳面各半或逆;光等情况便会变"傻",所以还得见机行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曝光调整。

九、忌逆光直冲镜头
在光线很强的情况下拍摄逆光照,要防止光线直冲镜头,否则很容易产生光晕现象。

十、忌穿反光过强的服装
在强光下拍照,被摄者如穿反光强的服装(如白衬衫、发光尼龙做的服装等),会变得雪白一片或产生大块辉斑,使衣服质感难以表现。

② 户外摄影怎样选景才有高大上的感觉

1、了解装备
首先,摄影爱好者要熟悉你的手机摄像头是怎样工作的,并了解它的局限性。通常情况下,手机摄像头都具有一定的快门速度范围和固定光圈,用户需要对它们有足够的了解,才能通过调整ISO等来对获得最好的曝光效果。
2、使用摄影应用程序
现在手机有很多摄影应用程序来帮助使用者克服设备的限制。例如,苹果的iOS系统的Camera+ 和Camera Awesome应用程序,有网格工具、色阶、图像编辑和曝光、对焦控制等功能。他们不仅能提供各种各样滤镜,还有接口帮助使用者快速上传和共享图片到社交媒体网站。
3、曝光要准确
只有曝光准确,摄影爱好者最终才能获得好的照片效果,这不论对于手机摄像头还是数码单反相机都是一样的。一张曝光不正确的照片,即使使用再强大的编辑应用程序和过滤器,照片曝光情况也不会改变。所以在拍摄时要尤为注意正确曝光,不要寄托于后期再来做特效。
对于手机摄像头说,在户外等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往往能拍摄出较不错的照片,但也要耐心地地寻找最合适的光线。而当在阴影处等光线不足的条件下,可以用白纸反射光线,或使用手电筒及其他手机屏幕作为补充光源,利用所有的知识,尽量获得最佳的光线。使用智能手机的闪光灯只能作为最后的手段。
4、构图是王道
手机拍照与任何专业设备拍摄一样,都要构图问题。

③ 丽江户外摄影有哪些较好的介绍下

直接去丽江,在那里找家工作室.他们会为你量身打造和安排.

④ 室外人像摄影都有哪些种

室外人像拍摄技巧( 本人摘自新浪博客网友“力的博客 ”)

人像摄影是摄影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室外人像摄影更是摄影中最简单同时也是最难把握的主题之一。因为室外人像拍摄不仅要展现出被摄者的个人气质,同时也要表达拍摄者本人的意图,更加考验了拍摄者对周围环境的把握取舍能力。今天我们就简要介绍一下室外拍摄人像的技巧,希望能够给大家的拍摄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准备工作

人像拍摄有多种风格,现在比较受欢迎的、也比较流行的是虚化背景的风格。而如果你想拍摄出这种风格的照片的话,那么对数码相机则有一定的要求,就是大光圈。

在拍摄室外人像的时候最好能够带上反光板,因为反光板是进行补光、消除人物脸上的阴影、增添人物眼神光的重要工具。有了它,拍出来的照片效果就会大不相同。

二、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

人像的拍摄在时间、地点的选择上比较讲究。通常情况下,晴天的上午9点到11点和下午3点到5点都不错。选择拍摄时间,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光线,太阳在斜射时亮度适中,不像中午的烈日下容易产生难看的阴影。另外,柔和的阳光下人物的表现也会相对好一些,拍摄出来的照片显得更加自然。

三、人像摄影的美姿技巧和构图

所谓构图,即使在特定的画面景物内,安排各种拍摄要素,以达到表现诉求对象的效果。通常有三种常用的构图模式:特写、七分身和全身。拍摄构图时候要注意主体人像和周围环境的搭配,主体的人物要在整个照片中至少占据五分之一以上,因为我们拍摄的的人像照片,若人物占据比列过小,会导致整张照片中的风景变得喧宾夺主,这点喜欢拍摄人像的摄影爱好者们要特别注意。

人像摄影的目的就是把人拍美。所以,如何修饰被拍摄对象,是对摄影者的一个考验。现在我们就介绍几种以姿态造型来改善塑造人物的形象的方法。

对于脸型较胖者,可以适当采用头纱等小饰物来遮挡,同时也可以提高相机机位。
对于脖子较长的被摄者,也应当提高机位,让被摄者手扶下颌。
对于尖下巴的人应该使用高机位,被摄者低头的组合方式拍摄。
拍摄大眼睛者,应该调整被拍摄者的角度,小眼睛者近量靠近镜头。
对于相貌较难看者,应当尽量避免拍摄特写和近照。
最后,我们特别向摄友们介绍一下阴天室外拍摄人像的注意事项。

许多人认为阴天里不适合拍摄人像,其实这个观念并不正确。云层较稀薄的明亮阴天,由于光线散射得相当柔和,反倒是最佳的摄影气候。而在云层沉厚的阴暗天,或是气候变化迅速的阴天,才会真正对摄影者形成较大的技术挑战。

想拍好阴天里的人像,至少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让人物穿着较活泼、鲜丽的衣服,来避免阴天时的灰暗感。
让人物处于较深色系的背景前,肤质会显得较白、较亮。
若您的相机有阴天白平衡的项目,那么拍摄时可以设定在阴天白平衡的项目,这样能够避免拍摄出的照片有偏蓝的感觉。

⑤ 摄影基础知识的介绍

瞬间曝光留下下千姿百态,方寸之间容纳千言万语。用自己手中的照相机留住一个个美好的瞬间,留下一个个难忘的回忆,是很多校友的美好心愿.
为此,一些朋友已经品尝过很多失败和成功的甘苦.但是对更多的朋友来说,摄影似乎还是非常神秘的,可望却不可及。

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需要将摄影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起来。摄影师应该是个"杂家"。
在这块版面上,将向朋友们介绍有关摄影的一些知识。若朋友们在摄影中遇到问题,可来信告之,我们会有针对性地予以解答。

照片上的影像是怎样产生的?
凡是拍过照片的朋友都知道,一幅完美照片的诞生,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
影像的形成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 拍摄曝光
首先,摄影人员必须通过相机的镜头将如诗如画的风景、多姿多彩的景物记录在相机内装的胶片上。这一步就是通常所说的拍摄曝光,是摄影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这时的胶片上存在着肉眼看不见的影像被称为"潜影",顾名思义就是"潜在的影像"。

2.负片的冲洗
拍摄完的胶片必须要经过冲洗加工才能将潜在的影像变成可见影像。冲洗胶片的工作可由专业冲扩店完成,也可自己来完成。如果使用的是彩色负片,在经过显影、漂白、定影等工序后,可以看到,胶片上留有一个和原景物明暗相反,色彩互补的影像,通常,我们把这个影像叫做"负像"。带有负像的胶片被称作"底片"。

在这里提醒朋友们注意:
胶卷是一种不同于画家、作家所用各种纸张的特殊记录材料。在没有经过冲洗加工之前,这种材料是不能在亮室打开的,这时打开也看不到任何影像。而且,如果此时打开暗盒,会使你的前期拍摄结果毁于一旦!

别小看小小的底片,只有它的质量好,照片上的影像才可能好。冲洗好的底片,一定要保持它的清洁,防止沾上脏物和被划伤。因此,湿底片在干燥时,要凉在清洁的环境中,不能让尘埃粘到胶片上,更不能随便用手或抹布等去捋底片,这样容易在胶片上留下指纹或造成划伤,冲洗好的底片不要裸露在外,应装在专用的底片袋中保存,以免沾上灰尘。因为一旦底片上有划痕,会在照片上留下为深色条道,底片上有脏物,会在照片上留下相应的白色影像。
3.印片或放大
看到负像不是摄影的最终目的,要想看到和原景物明暗及色彩一致的影像,还需要通过扩印机的镜头,将小小底片上的负像放大到所要的尺寸,曝光印放在彩色相纸上。放大时,可以对画面进行裁剪,可以对色彩进行校正,可以多张复制,还可以复制成不同的尺寸。印片后,照相纸上留下的也是肉眼看不见的"潜影"。

4. 相纸的冲洗
相纸的冲洗和负片的冲洗方法基本相似,但不完全一样。冲洗之后, 相纸上会出现和原景物明暗一致、色彩相近的彩色影像。
摄影过程涉及到许多具体的技术问题。如拍摄条件的把握、显影条件的控制等等,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因为它们都会影响画面的质量。

相机的使用和维护

相机是高精度的设备,经久耐用、可靠。如果你操作正确并适当保养,相机会很好地为你服务。但是,如果你不好好对待它,它常常会使你处于很尴尬的境地。因此,在使用相机时,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你的照相机。
以下注意事项希望朋友们予以重视:
1.不要尝试用手打开全自动相机的镜头盖。只有在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镜头盖会自动打开,开关关闭时,镜头盖会自动关闭。
2.如果相机有日期显示模式,在电池没电之前不要取出电池,因为日期功能需要电池供电以保持连续。
3.全自动相机应使用带有DX码的胶片,购买胶片,要确保暗盒上带有DX码标记。如果装入了无DX码的胶片,感光度将自动设置在某一个数值上,而不管胶片的真实感光度是多少,因而可能引起曝光不正确。
4.使用和携带相机时,要十分小心,不要摔、砸相机,避免强烈震动、冲击或挤压。当在摩托车、汽车、船、飞机等上携带相机时,应使用厚垫子保护它。使用三脚架时,一定要立稳,特别要防止三脚架被踢翻或被大风刮倒。
5.避免将相机放在装有卫生球的衣柜内,或含有能严重损害相机的化学药品的实验室中。应存放在凉爽、干燥通风良好处。绝不能用诸如涂料稀释剂、酒精或苯清洗相机。
6.如果将相机从低温的户外拿到温暖的室内,水气会在相机内外冷凝成水滴。在带相机进入温暖的室内时,应将相机装在盒子或塑料袋中,使相机的温度逐渐变化。在温差降低后,再打开袋子。
7.一般相机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是40℃—— -10℃,要注意避免相机长时间置于高温、高湿环境中,如夏日的汽车中。
8.渗透到相机中的污物、泥土、灰尘、潮气、有害气体或盐水会损坏相机,使它不运行。在海滨要防止相机与含盐的潮湿空气接触,要防止相机溅上任何液体和雨水。当相机遭雨淋、或接触湿气,应将水擦掉,凉干。
9.更换电池时,应同时更换掉所有旧电池,不能混用不同品牌、不同类型、不同商标的电池,或新旧电池混用。请勿破坏电池、或给电池充电,也不要将电池放在火上烤,因为这样会引起电池漏电、自热、爆炸等。电池应按指示的正负极装好。
10.绝不要尝试拆卸相机。
由于镜头质量对于成像质量的好坏影响很大,但同时它也是最娇嫩的部件之一。所以它的使用和保护就更为重要。
首先,要保持镜头的清洁。

当你把相机挂在脖子上的时候,镜头一定要加镜头盖或透明的UV镜,借以保护镜头不被尘土、油污或其他碎屑所沾污,也不至于不小心把指纹留在镜头上。不要把镜头不加盖就和其他物品堆放在一起,不要随意用手触摸镜头,或让质地较硬的物品接触到镜头,更不要养成随手乱放的习惯。因为镜头脏了,会使影像质量下降,比如,用满是灰尘的镜头拍摄的影像会显得反差低,模糊不清。如果镜头上有指纹的话,会在在印好的照片上忠实地反映出来。在你的摄影包里,应该备有镜头刷、气吹子(也称洗耳球)、镜头纸等等,如果发现镜头脏了,用专用镜头刷可以除去尘土等干性物质,而油污、指纹则需要用专用清洗剂和专用软布擦拭。千万不要用坚硬的东西去刮,那样不仅清洁不了镜头,反而会给镜头造成更大的损伤——划道。轻者要送去维修,重者就要报废。

另外要注意的是,镜头一般是用玻璃制作的,每个镜头组中的镜片的轴心、镜片与镜片之间的位置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排列的,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止镜头受到强烈的震动、磕碰,以免镜头玻璃的破裂或移位,从而影响成像质量。当你把相机架在三脚架上时,这种问题极易发生,要多加小心呦。

照相机的类型及挑选

在摄影器材市场上,有许多款式的照相机和附件可供选购。而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相机属于贵重物品。也许,最初为选购相机奔忙是令人兴奋的,但也是使人畏惧的,尤其是在作出的选择被证实为是一个非常浪费的错误选择之后。因此,奉劝朋友们购买相机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和经济情况来决定机型,不要盲目购置附有很多"多余功能"的高档相机。
尽管一部分厂商曾经试图生产单一的、可以满足所有摄影需要的照相机,但结果是令人遗憾的,没有一款照相机能作为理想的精品来满足所有的摄影需求。因此,要么你要根据已经选择的照相机所能承担的工作,来限定你从事的摄影工作,要么,你要购买几个不同类型的照相机,用来满足你可能会遇到的所有的需要。
照相机的类型很多。按照画幅的大小,相机可以分为大型相机(如照相馆用的座机,可用于拍摄散页片)、中型相机(如120相机,用于拍摄6cm′6cm、6cm′9cm等的画幅)和小型相机(如135相机,用于拍摄24mm′36mm大小的画幅)。按取景方式可分为同轴取景(单镜头取景)和旁轴取景(取景器位于镜头的上方或斜上方)两大类。按曝光自动化程度分类,可分为手动、半自动和全自动(人称"傻瓜")相机。
目前,家用相机以135型相机为主流机型。从使用经验来看,135型相机由于体积小,携带轻便,取景调焦方便,使用的彩色卷片冲洗扩印都比较方便,且相机的品牌很多,中、高、低档次的都有。可依自己的需要购置。

如果仅仅用于拍摄纪念照或为旅游而随身携带,可购置旁轴取景的135相机。这类相机有全自动、半自动和手动几种,一般带有闪光灯,可在较暗的环境下使用。这种相机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如果要用于艺术创作,还是要购买中档以上的单镜头反光相机,但不能是"傻瓜"型的。应该有手动调节装置,以便根据创作的需要人为地控制曝光量、景深等。有条件的话,还可配上用得着的不同焦距的镜头。
在众多的品牌中要作出具体选择时,建议大家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该款相机具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是否正是你所需要的?主要关注的技术问题有:取景方式、调焦机构的工作方式、镜头的焦距测光与曝光模式、卷片模式及闪光模式等。
2. 使用是否方便?
3. 是否有相应的系列配件?如有无能和机身相配的不同焦距的镜头,接口合适的滤光镜,以便在需要时添置。
4. 价格的否合理。
在确定购买某一款机型后,要仔细挑选:
1. 外观检查:不论是金属外壳还是塑料外壳以及皮革都应是平整的,无划痕、无变形、无磨损痕迹。镜头和机身的连接应是牢固且紧密的。后盖和机身也应该是严丝合缝的。没有反复拆卸的痕迹。

2.镜头检查。镜头的质量直接影响成像质量,挑选时要格外留意。如果镜头是可以拆卸的,可以拆下来,如果是固定的镜头,可以将快门速度设在B门档,打开后盖,将镜头对准亮处,用透射光查看镜头上是否有霉点、较大的气泡、裂纹、划道等。还要用反射光从侧面检查镀膜有无伤痕。相机的光圈叶片应该是收放自如的,不能有锈迹,油渍。调整光圈时手感应该是平滑的,不能太涩。
3.检查调焦装置:调焦时,调焦环应该让人感觉有一点儿阻力,但不发涩,而且是均匀的。取景器中的影像应是清晰明亮的。如果是自动曝光相机,应使远近不同的景物分别处于取景器中心,试试自动调焦系统是否反应灵敏。手动调焦系统,应将调焦环上无限远的刻度线对准基线,在旁轴取景器中观察,无限远处的影像应该在取景器中心完全重合,在单镜头反光相机取景器中的裂像应该是对齐的。对近距离的物体进行调焦时,可用皮尺测量景物与相机的距离,检查调焦环上的刻度是否准确。
4.检查曝光装置:打开后盖,对不同亮度的景物拍摄曝光,如果是全自动相机或自动曝光相机,应试试自动光圈和自动快门的反应,手动曝光的相机要检查一下景物亮度不同时,测光表的显示数据是否有变化,用不同的快门速度曝光时,听一听快门开启的时间是否有区别,。
5.带有闪光灯的相机,要检查闪光灯,在确认电池完好的前提下,将闪光灯开关置于"ON"处,待充电指示灯亮起时,按下快门,闪光灯应该闪亮,连续试几次,并且注意闪光灯的充电时间间隔,不应太长。
6. 检查输片结构等机械装置:自动卷片的相机,在装好胶片后,拍摄曝光后,应能自动卷片。手动输片相机,在输片时,应感到有一定的拉力。计数器工作应正常,开盖时,应自动回零。
7.显示屏检查:对于全自动相机,要装上电池,看看屏幕上是否有显示,按照说明书操作一遍,检查一下显示的符号与操作的结果是不是相符。
最后提醒朋友们,以上的挑选方法应得到销售人员的许可,不能卤莽行事,以免招来麻烦。

养成持握照相机的好习惯

首先,在拍摄取景时,不论要拍摄的画面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都必须要使取景器边框的底边和地平线平行,否则,拍摄出来的房子、树木、人就像要倒的样子似的。

正常建筑(图),东倒西歪的亭子(图)

另外,使用相机拍摄时,要用双手把握相机,以横握相机为例,一般是用左手心托住相机,左手大拇指和食指调焦,用右手食指按压快门。尽量使相机处于静止状态,按压快门时,要屏住呼吸,动作要轻。若用力过猛,相机可能受到振动,胶片上记录下来的影像就可能模糊。可将肘部夹紧身体,或将相机放在坚固稳定的物体上,如三脚架上,膝盖上,也可以靠在柱子、墙壁上,尤其在使用快门速度比较低时,最好找一个支撑点,否则,很难得到清晰的结果。
使用三脚架时,千万不可大意的是,便携式三脚架上放置了相机之后,常常头重脚轻,遇有刮风时,有翻倒的可能;人走过时,有可能被绊。因此,应做到人不离相机。从三脚架附近经过的车辆等有比较大的震动时,也会使影像不清晰,这一点要予以注意。
再有,不要用手握住变焦头,因为变焦时镜头要前后移动!
手指和头发以及相机背带等物不要触及镜头、自动调焦窗口、传感器窗口、闪光灯等,也不能挡在这些部件前面,因为这样会使照片的某一部分因被遮挡,而无法记录影像,也会弄脏镜头,从而影响照片上影像的清晰度。

相机镜头被遮挡--照片示意图

关注摄影过程中人眼的适应能力

瞬间曝光留下千姿百态,方寸之间容纳千言万语。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用自己手中的照相机留住一个个美好的瞬间.但是,也许有的朋友注意到了,有些场合,我们看起来感觉光线很明亮,可拍摄下来的影像却相当暗;有的景物,在人眼看来色彩鲜艳夺目,拍摄到画面上却面目全非。这是为什么呢?
大凡拍过照片的人都知道,如诗如画的风景、多姿多彩的动体是经过相机镜头后记录在感光胶片上的,这纯粹是一个物理化学过程。而我们的视觉感受却不那么简单,既有人眼的生理功能在起作用,也有记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对景物的感觉就不及胶片那么"客观"。人的视觉所具有的这种特点被称之为"视觉适应"。 往往由于人们对这种"视觉适应"的"熟视无睹",致使在某些情况下引起摄影的失误。
"视觉适应"表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表现为"亮度全面适应"。例如,人从室外走入室内,常常感到室内和室外景物一样亮。但是,如果用与室外拍摄相同的光圈和曝光时间来对室内景物进行拍摄,却会发现,室内的照片因曝光不够而显污暗。这是因为,当人进入室内时,室内的低照度会引起人眼瞳孔的扩张,灵敏度提高,使进入人眼的光量成倍增加,多时可达十几倍,因而意识不到光照的变化。这就是人眼?亮度全面适应"。而胶片却不具备这样的调节功能。因此,从摄影的角度来看,由于人眼的调节幅度很大,往往不能正确估计光照的实际强度,这是对摄影不利的。解决的办法是,在 按下快门之前,要用测光表测光,对相机的光圈和速度做出必要的调整,以补偿胶片所不具有的"亮度适应"。
相应地,对于色彩的感受,也存在"色觉全面适应"的现象。表现在对于不同照明条件,如日光和灯光、晴天和阴天、早上和黄昏,虽然光源的光谱成分发生了变化,但是由于人眼视网膜上感光细胞的灵敏度所具有的自我调节功能,使人眼看不出物体色彩的有多大变化。加之人对物体在白光下的颜色是有记忆的,因此,当光源有所改变时,心理作用致使人们对物体色的变化不易察觉。这时,千万要记住的是,胶片可没有这样的适应能力,因此,要根据光源的不同,选择不同种类的胶片,或使用相应的滤光镜。否则。会出现不同的偏色。
视觉适应的另一表现为"局部亮度适应"。例如,视野中有一个相当亮的物体,对它长时间的凝视后,由于视网膜上这一局部的感光细胞疲劳,灵敏度下降,在将目光移到另一个浅色反光表面时,就会给我们留下一个该物体的暗的"后像"。反之,注视一个黑色物体后,将目光移到另一个浅色反光表面时,就会给我们留下一个该物体的白?后像"。随着灵敏度的再次调整,后像会渐渐消失。若长时间凝视的是一个彩色物体,则在目光转移到另一个平面时,就会产生一个和该物体色彩相反的"后像",如凝视的是一个红色的物体,它留下的后像的颜色近乎青色,这种现象称为"色觉局部适应",也称"色后像"。
认识这种适应的实际意义在于,如果长时间凝视一幅画面,再观察下一幅画面时,前一幅画面的"后像"会叠加在后一幅画面上,对其亮度和色彩产生影响。这一点,可谓有利有弊。在第二幅画面出现之前,在前一幅画面中展现与其互补的色彩,会令第二幅画面的色彩显得更鲜艳。而在为照片校色时,则要尽量避免长时间注视一幅画面,防止因视觉疲劳造成灵敏度下降,对色彩判断失误。

第三种视觉适应称作"旁侧适应"。 在彩色摄影中,视觉的"旁侧适应"也是应该引起重视的。在画面中,如果相邻的面积为不同的亮度或颜色,人眼视网膜上不同部位感光细胞的灵敏度调节,会使视觉发生变化。其规律是,亮的物体在暗背景上显得更亮,暗的物体在亮背景上显得更暗(参见图1);前景物体的色彩会向着背景的补色方向变化。参见图2、3、4。图1表现的是正常的人脸肤色,图2是在红背景下人脸的肤色,很明显,肤色偏向红色的补色--青色;而图3中,蓝背景下,人脸的色彩偏向蓝色的补色--黄色。因此,在拍摄人像时,一定要有意识地注意背景色对人脸肤色的影响。

图2
图3
图4
←图1

http://www.szxy.org/art/photo/disc/zhangming/fr.htm

⑥ 户外人像摄影技巧

户外人像摄影技巧:

  1. 由自己选择焦点。

  2. 始终对焦在眼睛上。

  3. 用大光圈来获得浅景深。

  4. 尽量不要用小于50mm的焦段拍摄人像,使用70mm或更长的焦段。

  5. 用RAW格式拍摄 。

  6. 随身携带灰卡以调整白平衡。

  7. 避免阳光直射。

  8. 在阴天拍摄时要更加小心。

  9. 利用反射光。

  10. 使用现有的反射光。

  11. 了解F16准则。

  12. 从家里带一张床单和一些夹子。

  13. 不要让无关紧要的景物进入画面。

⑦ 户外摄影常识有什么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冰雪消融,鸟类也开始傲游在蓝天之上,或者春水之中。这时候正是广大摄友拍摄的好时节。寻找一个良好的野生状态,没有人类破坏的环境是拍摄鸟类的最好的场所和地点,北方草甸和沼泽之中是拍摄鸟类的好去处,南方的丛林和湖泊也是不错的选择。耐心的等待1-2个小时。接着就的拍摄你想要的照片
出行拍摄照片,很多比较狠的摄友弄的装备和驴友相似,帐篷,睡袋、登山鞋、酒精灯等等。不但麻烦而且还不安全。其实拍摄如果不是专业的拍摄鸟类,可以在城市周围的公园和旅游景点拍摄,只要早起或者晚归避开游客高峰期就可以拍摄到好的照片。如果很想拍摄与众不同或者更加专业的照片那么就要付出更大的辛苦,和其他专业摄影师们交流地点的选择,找个好的熟悉环境的向导,带上必要的设备,还有万万不能忽视的GPS。
6个户外拍摄的常识
1. 时时刻刻留意你相机里的储存卡是否已经满了,因为抓拍鸟类基本都是瞬间稍纵即逝,不要因为没有额外空间而损失难道的照片!
2. 多预备一些空间比较大的储存卡,现在的储存卡价格很便宜,多备储存卡或者带上一个笔记本电脑。
3. 额外的望远镜头。在拍摄鸟类时一般只带一个高倍的望远镜头就可以,但是如果有一个额外的机身或者望远镜头会更方便,而且不会因为临时故障让拍摄计划搁浅。
4. 确保你的相机里的电池电量是充足的。不要以为节省一点就使用不充足的电池,这样会因小失大。
5. 将使用完的电池进行标记与没使用的电池区分开(应用于可充电电池),而且要充足的配备闪光灯电池。
6. 还有一些是我们必要的装备
。额外电池
。额外的存储器卡片
。蓄电池充电器
。 USB-USB微型缆绳
。软的布
。镜头打扫灰尘的刷子
。无指的手套
。前灯或手电
。塑料袋(为保护您的相机在雨中或泥泞的沼泽地上跪坐时应用)。
其实以上这些也谈不上什么,主要是一些经验,都是“预想立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充分些这样才不会手忙脚乱,才能拍摄更好的照片。

⑧ 户外摄影注意事项

一、忌阳光直射亮丽的阳光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使景色有生气,色彩饱和,并为使用高速快门和小光圈提供了条件。但是强烈的阳光也会带来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它那耀眼的光线会使被摄人物睁不开眼,同时,高角度的直射阳光还会在人物脸上造成浓重的阴影,显出皮肤皱纹,损害人物的形象美。所以在户外拍照,应多让阳光从侧面照射被摄者,忌脸部直接面向太阳。二、忌人物与有色环境过近在明亮的光线照射下,物体的反光会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人物应尽量远离那些色彩明艳的景物(如新油漆好的建筑物的外墙、大型遮阳棚等),否则那些景物的色彩会映射到人物身上,造成偏色。三、忌顶光时人物站在水泥地上拍照因为水泥地表面较平整,且颜色浅淡,会形成较强的反射)亡,这种自下而上的"脚光",往往造成一种恐怖效果,应尽量避免。四、忌立于树旁拍照光与影相辅相成,光愈强,影愈深。当人物站在树旁拍照时,阳光时常会把树叶投影到人物身上、脸上,造成斑驳的阴影,有损于画面的美感。五、忌忽视滤光镜在户外无云的蓝天下,所有避光处都带上蓝色色罩;而在暮日的辉光映照下,所有的景色都染上了一层橙红色。在如此环境中,若想让摄得的景色保持原有的色彩,就必须在镜头前装上相应的滤光镜,在前一种情况下可选用淡红或琥珀色的滤光镜,在后一种情况下可选用淡蓝色滤光镜。六、忌采用高速片在晴空烈日下,光线强度已很高,若再采用高速片,往往会迫使光圈收到极小,或无法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这些情况都会给摄影创作带来某些方面的限制。七、忌胡乱补光在明亮的日光照射下,景物会有很强的反差。为避免反差过大,运用辅助光进行辅助照明是有效的,但要掌握好分寸,既要避免辅助光过亮,也要避免露出辅助光的痕迹(如出现与主光相反的投影)。八、忌完全依赖自动曝光档不少摄影爱好者在户外拍照喜欢使用自动曝光档,殊不知这种自动曝光档只能处理一些普通的情况,而遇到阴阳面各半或逆;光等情况便会变"傻",所以还得见机行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曝光调整。九、忌逆光直冲镜头在光线很强的情况下拍摄逆光照,要防止光线直冲镜头,否则很容易产生光晕现象。十、忌穿反光过强的服装在强光下拍照,被摄者如穿反光强的服装(如白衬衫、发光尼龙做的服装等),会变得雪白一片或产生大块辉斑,使衣服质感难以表现。
采纳哦

⑨ 丽江明远户外摄影俱乐部的介绍

云南省丽江明远户外摄影俱乐部成立于2009年,经丽江市民政局注册登记并批准,是丽江市唯一一家非盈利性户外俱乐部,直属丽江市委社科联,管理机关为丽江市民政局。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