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省级地质公园
『壹』 地质公园有什么特点,江西有哪些省级以上的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Geopark)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 既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旅游、度假休闲、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的场所,又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
建立地质公园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保护地质遗迹,普及地学知识,开展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地质公园分四级:县市级地质公园、省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
江西省级地质公园有: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江西) 、江西庐山世界地质公园、江西省铜鼓地质公园、 江西三清山地质公园
『贰』 女山湖地质公园是几a级景区
女山古火山地质公园,也名女山地质公园,坐落于安徽省明光市东北部女山湖镇(原属邵岗乡)境内.2004年元月被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批准为首批省级地质公园。
『叁』 如何取消省级地质公园
省级地质公园应当在获得资格后两年内建成,经省国土资源厅验收合格后,授予省级地质公园牌匾,并举行揭碑开园仪式。
凡不能在两年内建成并揭碑开园的省级地质公园,省国土资源厅将提出警告,限期6个月完成建设工作,并举行揭碑开园仪式。逾期仍未达到揭碑开园要求的,取消省级地质公园资格。
这是广东省的管理办法,仅供参考
『肆』 地质公园概述
本节主要概述了地质公园的产生、发展现状,明确了地质公园的基本定义,并探讨了建立地质公园的意义。让人们对地质公园的产生、现状以及地质公园的未来发展,产生一个清晰的轮廓,从而系统地了解地质公园。
我国关于地质旅游的研究最早开始于南京大学的夏树芳(1988),在其著作《地质旅行》中对地质旅游的目的概括出8个方面:了解沿途地貌特征;了解沿途地层年代;了解山川的来龙去脉;了解沿途矿产资源情况;注意生物和人类的活动与矿床的关系;了解沿途经济地理与地质的关系;了解风景名胜与地质的关系以及文物考古资料;了解地质事件。
地质遗迹是地质旅游的根本,没有地质遗迹,地质旅游也无从谈起,国际上对地质遗迹保护十分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地质遗产工作组,专门负责全球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也十分重视,其中以美国、加拿大、英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地质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领先,他们制定了严格的法规体系,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国际上对地质遗迹保护的通行作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本文主要就地质公园展开讨论。
地质公园(Geoparks)是自然公园的一种,它是指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珍奇或秀丽景观特征的自然保护区(王永生,2005)。
一、地质公园产生、发展及现状
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迹的载体,人类对地质遗迹保护和利用的历史由来已久,但是真正将保护落到实处,形成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则是从近些年才开始的。1871年,时任美国地质调查局局长的海登率领一个34人的考察队到黄石高原考察火山、地热和温泉,并将考察报告和照片、绘画等提交国会,提出保护本区自然资源和地质景观的建议(赵汀和赵逊,2005)。于是,1872年,美国国会通过黄石法案(Yellowstone Act),在怀俄明州和蒙大拿州的黄石河源头地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美国国家公园的概念是由乔治·凯瑟琳(George Catherine)提出。当时在阿肯色州开辟了热泉保留地(Hot Spring National Reservation),其历史背景是美国大开发中对自然环境、野生动物和印第安文化产生的破坏和不良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是国家公园的建立对地质遗迹的保护只能产生局部影响和效果,它是把人类保护地球遗产由自发行动上升为自觉的行动,由分散的社会努力上升为国家行为,虽然未能形成全面科学系统的规划,但是建立国家公园保护了部分地球遗产(赵逊和赵汀,2003)。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地质遗迹的保护已由各国分散行动变为国际组织发起和推动的全球性行动。但发展十分不平衡,保护工作与合理开发利用彼此脱节,难以成为各地政府参与且居民支持的、影响广泛的行动。从20世纪中叶到90年代前半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开始发挥重要作用。194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巴黎创立了世界保护联盟(IUCN),设立了“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专业委员会”(CNPPA/IUCN),在这里制订的国家公园标准中,正式将优美的地学景观保护和促进纳入科学发展的内容(赵逊和赵汀,2009)。
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地学部又提出建立世界地质公园计划,以弥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在地质景观保护方面的不足,以及地质遗迹工作难以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和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之不足,建议推动地质公园项目,把地质遗迹保护与支撑地方经济发展和扩大当地居民就业紧密结合起来。1996年在北京召开的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设置了地质遗迹保护专题并组织了讨论(赵逊等,2002)。
中国地质学家早在1985年就提出在地质意义重要、地质景观优美的地区建立地质公园的想法,以加强保护和开展科学研究、科学考察。
在我国地学界的努力推动下,地质公园作为一种保护地质遗迹的有效途径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99年12月,国土资源部在“全国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工作会议”上,审议了“全国2000~2010年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最终确定要在我国建设国家和地方两种不同层次地质公园形式。
国外“Geopark”的概念是20世纪末,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为了创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而提出的。由该部原部长伊德博士(Wolfgang Eder)在1999年正式发表在地质学文献里(陈安泽,2007)。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启动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项目。同年11月,在欧洲,第一届欧洲地质公园大会(1stEuropean Geoparks Conference)也成功在西班牙召开,会议在建立欧洲地质公园网络保护欧洲地质遗迹的议题上达成了共识,并批准了法国豪梯省地质保护区(Reserve Geologiqedr Hayte-prance)等10处为欧洲首批地质公园网络成员。2001年3月,中国国土资源部作为主管地质公园建设的国家机关,批准建立包括云南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在内的首批11处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因此我们可以说,世界上首批地质公园是在中国和欧洲几乎同时建起来的。
2004年,鉴于中国在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方面所取得的良好成绩及在世界地质遗迹保护中做出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设立在中国北京。该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开通世界地质公园网站(www.globalgeopark.org),搜集全球地质公园信息并对全球开放,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管理数据库,为各个国家或地区提供服务。
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了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5处,其中欧洲17处,中国8处。截至2009年8月,全球已经建立了70个世界地质公园,其中中国22处。
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工业活动的影响,导致自然环境不断恶化,接二连三的破坏环境事件不断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地球已经刻不容缓。与此同时,世界上的地质遗迹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威胁,保护地质遗迹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建立地质公园作为保护地质遗迹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和采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地质公园将会以星火燎原之势,带动全人类保护地质遗迹,进而保护我们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
二、地质公园的定义
2001年,地质公园作为一个新兴概念被提出,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组织和民众的热烈欢迎,随后即掀起了一股各国各地建立地质公园的热潮。
地质公园(Geopark)是以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组合而成的一个特定地区。以保护地质遗迹、开展旅游、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而建立的一种自然公园(陈安泽,2002)。
地质公园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以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地质公园既是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旅游、度假休闲、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的场所,又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
在中国,以具有国家级地质科学意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由国家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审定,由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质公园,称中国国家地质公园(National Geopark of China)(姜建军,2006)。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指南和标准》规定了世界地质公园的内涵、申报程序、遴选标准和准则,其中规定世界地质公园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地质公园必须要有明确的范围界定,并具有足够大的面积以便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主要是通过旅游)。地质公园应当包含若干各种规模、具有国际意义的地质遗迹,或者其中包含了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或美丽的地质体的一部分。这些特征以及形成这些特征的事件和过程在区域地质历史中具有代表性。
“地质公园”是一个地理区域,在这里地质遗迹是保护、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整体概念的一部分。地质公园应当考虑这个地区的整体地理概况,不应当仅仅包含具有地质意义的遗址点。非地质主题是其完整的一部分,尤其是当它们与景观有关时,非地质内容可以展示给游客。由于这个原因,其中包括一些生态的、考古的、历史的或者文化价值的遗址也是必要的。在许多地方,自然、文化以及社会历史都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不能被分开。
(2)地质公园申报的前提条件是要建立一个管理机构,并有规划。仅有给人印象深刻和具有国际意义的地质遗迹是不够的。地质公园区域内的地质特征必须让游客易于到达,且互相连接,并具有正规公园式管理的安全性。地质公园应该由指定的地方机构或者一些拥有足够的管理设施、有资质的管理人员和足够财政支持的机构来管理。特别要注意旅游活动必须与当地状况以及自然和文化特征相匹配,必须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传统习惯。尊重、加强并保护当地文化价值是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许多地区和国家,当建立地质公园时,还要考虑土著居民的习惯。
(3)地质公园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经济活动和可持续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地区环境,这对地质公园所在地区具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将增强当地居民的认同,促进文化繁荣,从而使地质遗迹得到直接保护。
在保护地质公园中的地质资源时,会创造新的税收来源(如地质公园旅游、地质产品等)。这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附加收入,将吸引私人资本的加入。“地质公园旅游”是一种与经济有关的、力求成功的、快速发展的学科,是一个旅游业中的新领域,其中涉及密切的多学科合作。
(4)地质公园必须提供和组织各种工具和活动来向公众传播地学知识和环境保护的理念(如通过博物馆、解说、教育中心、地质路线、旅游指南、通俗文学和图件、现代传播媒体等)。应当允许开展科学研究,与大学开展合作,促进地质学家与当地居民之间开展交流,所有教育活动应该围绕整体的环境保护反映出伦理导向。
(5)地质公园并非一定就是一块全新的保护区域或景观地(它可能存在于已有的国家公园或自然公园中),但与总体上实行全面保护和管理的国家公园或自然公园有很大差异。按照国家立法规定,地质公园应该保护的重要地质特征包括:有代表意义的岩石、矿产资源、矿物、化石、地形和景观。地质公园管理机构要确保其地质遗迹的保护应与地方传统和立法机关的义务协调一致,由地质公园所在地国家政府决定特定地质遗迹或地质公园的保护力度和措施。
三、建立地质公园的意义
从2004年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诞生以来,地质公园就担负着保护地质遗迹及其自然环境,传播自然科学知识,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重大使命。同时建设地质公园对于保护地质遗迹,开展生态旅游具有重大的意义,对此卢云亭(2006)及姜建军等(2006)有过详细的研究阐述。
(一)建立地质公园能更有效地保护地质遗迹和自然环境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正因为地质遗迹的这种不可再生性和珍贵性,才使得我们需要采取各种方法来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建立地质公园无疑是其中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手段。在《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对具有国际、国内和区域性典型意义的地质遗迹,可建立国家级、省级、县级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段、地质遗迹保护点或地质公园”。由此可见,建立地质公园保护地质遗迹和自然环境已经作为一项基本规定列入我国的政策法规体系。该规定中还明确列出了需要给予保护的地质遗迹类型:
(1)对追溯地质历史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典型层型剖面(含副层型剖面)、生物化石组合带地层剖面、岩性岩相建造剖面及典型地质构造剖面和构造形迹;
(2)对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科学文化价值的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微体古生物、古植物等化石与产地以及重要古生物活动遗迹;
(3)具有重大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岩溶、丹霞、黄土、雅丹、花岗岩奇峰、石英砂岩峰林、火山、冰川、陨石、鸣沙、海岸等奇特地质景观;
(4)具有特殊学科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岩石、矿物、宝玉石及其典型产地;
(5)有独特医疗、保健作用或科学研究价值的温泉、矿泉、矿泥、地下水活动痕迹以及有特殊地质意义的瀑布、湖泊、奇泉;
(6)具有科学研究意义的典型地震、地裂、塌陷、沉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遗迹;
(7)需要保护的其他地质遗迹。
(二)建立地质公园可以更广泛地传播地球科学和环境保护知识
地质遗迹实际上更像是一部无字的历史教科书,它把地球46亿年的历史静静地雕刻在地球的每一寸土地上,展示在人们的眼中。他们或激情澎湃(如火山、瀑布)或沉默静谧(如典型地层剖面、构造行迹)或绚烂夺目(如丹霞、雅丹、矿物宝石产地)或悲凉沧桑(如地质灾害遗迹)……而所有的这些地质遗迹都静静地等在原地,待我们人类去认识和了解,地质公园的建立无疑为普通公众打开了一扇认识地质学、了解地球科学的窗口,人们可以在参观游览山水胜景的同时学习地球科学知识,增强自己环境保护意识。
地质公园不仅有雄奇秀丽的山水,有些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人们身在其中,不仅精神愉悦,心灵也能得到陶冶和沉淀。
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地质公园是面向公众的科普基地,是培养未来地球科学家的摇篮,也是人们丰富知识层面开拓视野的户外课堂,是高校教师和学生进行地质科学探索、研究的基地。
(三)建立地质公园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即:“既能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需要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地质遗迹对于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人们更多地把发展经济的目光放在对传统资源(如煤、石油、金属)的发掘上,这极大地限制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地质公园的建立,使宝贵的地质遗迹资源不需要改变原有面貌和性质而得到永续利用,这是对地质遗迹资源利用的最好方式。
旅游业是一种绿色产业,通过建立地质公园,在地质遗迹和自然生态环境都得到合理的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业,进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地质公园的建立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去参观游览,改变了当地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同时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增加居民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地质公园所在地区的旅游知名度也会显著提升,这就会大大激发当地群众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地方文化的复兴,更加注重保护当地地质遗迹和自然环境,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地质遗迹资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伍』 浙江省丽水市4A景区有哪几个
浙江省丽水市4A景区有5个。主要是神龙谷、东西岩、石门洞、龙泉山景区、南尖岩景区。
1、神龙谷
神龙谷是浙南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在幽长的峡谷中飞瀑流泉、溪水潺潺,其中落差300多米的神龙瀑有“华东第一飞瀑”之誉。
2、东西岩
东西岩在丽水市莲都区老竹镇境内,位于瓯江支流虎迹溪畔,距丽水市区28公里,属典型丹霞地貌,因东西两巨岩对峙而得名。有江南最为罕见的石梁飞瀑奇观。景观以奇险怪峻名,代表性的景点有穿身洞,清风峡、日月池、十字峡等。东西岩同时还为丽水畲族聚居地。
3、石门洞
石门洞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县城西北31公里的瓯江南岸,隔江为330国道,交通便捷。整个景区由洞天飞瀑、太子胜景、仙桃、师姑湖四个景区组。
4、龙泉山景区
龙泉山位于浙江省龙泉市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其主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江浙第一高峰,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与云贵高原相识,形成了高原湖泊、高山草甸、云海雾松等众多高原特有的自然奇观。
5、南尖岩景区
国家4A级景区,被联合国授予国际摄影创作基地,茂林修竹,群峰峥嵘,怪石林立,沟谷幽泞,潺潺注水,飞泉瀑布,云海变幻,山里人家,高山梯田层层叠叠一线天全年最高气温不超过30度梯田云海道竹林还有廊桥古村落溪水。
『陆』 申报省级地质公园流程
法律依据
1. 具有典型意义的地质遗迹,应当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具有观赏、科普价值的地质遗迹,可以建立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的设立、建设和管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2.《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1994年地矿部令第21号)第六条国务院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协助下,对全国地质遗迹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在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协助下,对本辖区内的地质遗迹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3.《关于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77号)一、受国土资源部的委托,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负责国家级地质遗迹(地质公园)的评审工作。
报批程序:
经评审委员会2/3以上评审委员(包括2/3,含委员委托的代表或书面评审意见)表决后 ,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将评审意见及申报材料报送国土资源部地质遗迹(地 质公园)领导小组审查,对在隶属关系、管理体制等方面不存在异议的地质公园,由国土资 源部提出审批意见。
2.对虽经评审委员会2/3以上(包括2/3)评审委员表决通过,但在隶属关系、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异议的地质公园,由国土资源部委托国家地质遗迹(地质 公园)领导小组负责与地质公园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协调后,报国土资源部审批。
受理条件
申报资料与标准
1、拟建省级地质公园申报书;
2、拟建省级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
3、拟建省级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文本;
4、拟建省级地质公园的位置图、卫星(航空图)、地形图、环境地质图、植被图、规划图等图件资料;
5、拟建省级地质公园的自然景观及主要保护对象的录像带、照片集、光盘等;
6、拟建省级地质公园博物馆建设方案等。
工作内容
审查:
1、是否符合保护区的分级标准;
2、是否符合保护的对象;
3、保护程度划分是否符合要求;
4、是否符合建立地质公园的相关规定。
办理期限
(一)总时限: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办结。
(二)内部各办文环节工作时限:
1、收文“政务中心”工作时限:自受理之日1个工作日内将受理资料录入办文系统。
2、主办部门工作时限:自收到“政务中心”递文起1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相应事务,呈报厅领导签批;
3、分管厅长工作时限:自收到递文起3个工作日内签批意见;
4、办理结果校对、打印(文印员)工作时限:自收到递文起1个工作日内出文(证)。
办理结果
1、同意:由省国土资源厅发文批准;
2、不同意:复函说明并退还资料。
『柒』 国家和省级地质公园内的古生物地质遗迹保护
5.3.2.1 河南关山国家地质公园
河南关山国家地质公园是在河南关山省级地质公园和河南万仙山省级地质公园基础上整合而申报成功的。她是一座以峰林、峡谷、多阶断崖、方山等景观和新构造崩塌地貌为核心,泉、瀑、溪、潭、人工湖水体景观映衬,以“回龙精神”等人文景观为重要补充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公园内主要保护的古生物地质遗迹有:三叶虫、头足类、牙形石、腹足类、海百合、角石类、腕足类、植物化石等。公园建设工程中,对分布在参观路线上的化石点进行了保护。
5.3.2.2 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
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郑州市北郊的黄河之滨,公园以典型黄土地层古生物剖面、河流地质作用景观为主线,集黄土地貌、水体景观、古生物与人文遗迹于一体。公园内保护的古生物地质遗迹主要以新生代哺乳类动物化石为主。公园建设工程中,对分布在参观路线上的化石点进行了保护。
5.3.2.3 其他地质公园
在河南信阳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河南红旗渠-林虑山国家地质公园、河南跑马岭省级地质公园、汝州大红寨省级地质公园、卢氏玉皇山省级地质公园、邓州杏山省级地质公园、桐柏山省级地质公园园区内,都多多少少地分布着一些不同门类、不同属种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如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园区内的硅化木、林虑山国家地质公园内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跑马岭地质公园内的寒武系层型剖面中的三叶虫和奥陶纪的动物化石、大红寨地质公园内的脊椎动物化石、玉皇山地质公园内的脊椎动物化石、杏山地质公园内的古生代动植物化石、桐柏山地质公园园区内的无脊椎动物化石、新乡凤凰山省级矿山公园内的三趾马动物群等。在公园建设工程中,这些珍贵的古生物化石资源都得到了重视和适度地保护,不少还在实施重点保护工程后作为科普参观点。
『捌』 申请地质公园流程
楼主问的是申请哪一级的地址公园呀?目前中国的地质公园共分为四级,分别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地质公园和县(市)级地质公园。
这四级地质公园的差别主要是:
①世界地质公园(UNESCO Geopark):必须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和颁发证书。
②国家地质公园(National Geopark):必须由所在国中央政府(目前中国由国土资源部代表中央政府)批准和颁发证书。
③省级地质公园(State Geopark):必须由省级政府(目前中国由省国土资源厅、局代表省级政府)批准和颁发证书。
④县(市)级地质公园(County Geopark):必须由县(市)级政府批准和颁发证书。
下面以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为例,说明申报流程。首先是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由公园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2)申报时间:申报书必须于每年5月31日前报送,逾期则作为次年申报处理。
(3)申报资料要求:
①填写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书。由国土资源部监制。
②拟建国家地质公园的综合考察报告。
③拟建地质公园总体规划。
④拟建国家地质公园图件,包括公园位置图、地形图、卫片、航片、环境地质图、规划图等。
⑤拟建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及其要保护对象的录像或光盘,照片集。
⑥批准建立省级地质公园的文件、土地使用权属证书(按规定“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地区必须为省级地质公园,且原则上应在该级别建设和管理二年以上)。
下面是报批程序:
申报材料审查合格后,由评委办公室提交评委会进行评审(一般每年一次在第四季度召开),经评委2/3以上委员表决通过后报国家公园领导小组审批,次年宣布批准结果。国家地质公园被批准后,要经过实地检查验收,在地质遗迹保护措施和地质科普导游设施达到要求时,由国土资源部主持揭碑开园仪式。
由上面的报批程序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地质公园的建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方面都必须作好应做的各项工作。
其它级别地质公园的程序差不多,只是申报人和批准人不同而异。
『玖』 丽水莲都区天堂山海拔高度多少
天堂山又名塔山,位于衡阳市常宁市洋泉镇,北瞻衡岳,南依南岭。享有'鱼米之乡'、'油茶之乡、''有色金属之乡'、'世界铅都'等美誉。
天堂山--西江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衡阳市常宁市南部,北距国际历史文化名城、南中国交通中心、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区65公里,频临衡桂高速公路、衡昆高速公路,总面积220平方公里。整个风景区由天堂山自然风景区、天湖国家湿地公园、西江漂流、塔山西江瑶族风情区、庙前溶洞及石刻景观区等景区组成,景点100多个,集雄、奇、险、秀、趣于一体。
天堂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景区有西江漂流、民俗风情表演、龙潭瀑布、财神洞、古龙洞、庙前民居、海己湾石林、野猪林、中国印山、石马景区、天堂湖泛舟、天堂湖水上飞伞、泉峰三寺、康家戏台、培元古塔等。天堂山
天堂山--西江风景名胜区距衡阳市65公里,濒临衡枣、衡昆高速公路,居衡阳、郴州、永州三市之一隅,地理位置为东经112°07'-112°41'、北纬26°07'-26°35',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寒冷期短,四月至十一月宜于旅游。
天堂山-西江风景区景区内地形地貌奇特,风光旖旎迷人,民族风情浓郁。已形成了"天堂山之高、天堂湖之秀、财神洞之奇、古民居之幽、西江漂之趣、中国印山之绝"的旅游特色,塑造了 "山水天堂、印章王国、魅力瑶寨"的旅游形象。2002年7月,天堂山-西江风景区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6年5月,庙前景区成为省级地质公园。12月18日,中国印山(庙前地质公园)旅游区成为国家 AAA级旅游景区。
2009年,天堂山荣获"国家森林公园"称号,总面积5933.4公顷,由弥泉景区和庙前景区组成。弥泉景区包括衡阳市常宁区弥泉国有林场四个管理区、4个村和塔山瑶族三个村,庙前景区包括中国印山、财神洞、庙前古民居。著名景观: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天堂庙、九龙塔风景区最高处的南天门、壮观幽深的猴子滩瀑布和猴子潭、栩栩如生的乌龟石等二十多处名胜古迹,被誉为"水的源头、林的海洋、天然氧吧、云的故乡、摄影师的天堂。"天堂山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90.8%,共有种子植物1379种,被子植物1367种。
『拾』 国家地质公园增加至214家,四川上榜的14家地质公园有多美吗
国家地址是公园新入选了,四川盐边格萨拉地质公园和四川达古冰山地质公园。格萨拉地质公园位于格萨拉彝族乡。公园有着独特的地貌组合,和当地的石林、盲谷、落水洞形成了巧妙的岩溶特征。当地景色非常壮观,在国内外都是非常罕见的。
四川还有很多其他的地质公园。比如四川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同样这个地质公园也有着独特的地质遗迹和天然地质景观。在每天不同的时段,我们能够感受到岩溶峡谷和石林与日月交辉相应。四川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是比较令人震撼的,因为这里有恐龙骨化石。是中侏罗世恐龙动物群的埋藏地。并且也是全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省级的风景名胜区。
同样被入选的还有,四川龙门山构造地址国家地质公园、四川海螺沟国家地质公园、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等共计16个国家级地质公园,都是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