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热带雨林植物园
10月4日,我们一家到植物园游玩。我们首先来到了天界寺。
“天界晓钟”是厦门新二十名景中的一景,天界寺脚下有一个洞,洞内有一口井,人们称它为“仙井”,传说人们可以在井中看到各种奇妙的景象。
我们按照“琴洞”的指示牌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往上走,当走到一个石桥前的时候,看见大榕树上冒出了雾,紧接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我们猜说可能是上面有人浇水吧,可是,路上,草地上也慢慢出现了这种情景,我们也没见人在浇水……路上草上到处都是,我们走在这里,仿佛踩在云上一般,犹如一个人间仙境……原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热带雨林,这个热带雨林是我省第一个人工热带雨林。可是这雾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人工的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我怀着好奇心,沿着小路往上走,雾多时,有时眼睛都看不清事物,在一棵树下,我看到了一个水龙头,里面喷出了细细的水,所以我们看起来就会像雾一样。靠近水龙头,我就感到脚上冰冰的,有水的感觉,在热带雨林内可凉爽了,空气也很好,就像一个天然空调,仿佛是一台天然氧吧。
回到家后,我上网查找了一些有关资料,比如,我知道了此次雨林世界的建设,充分利用樵溪小山谷有利的自然条件,引入雾森系统,并贯穿整个景区营造“雾森”景观。660多个小喷头通过强力喷出形成雾气弥漫、烟雾缭绕的雨林世界景观。热带雨林在假期内每天定时向游客开放,开放的时间是:上午:9:00-9:30,10:30-11:00;下午:2:00-2:30,3:30-4:00,我今天真是幸运,要不就不可能看到这奇妙的景观了。人工热带雨林规划面积10余万平方米,一期建设5万平方米,预计年底与市民见面。接下来,植物园还将重点对一些景点、植物景观进行改造。
上网查找了资料后,使我了解了人工“雾森”景观是怎样形成的,我常常盼望着能够看到热带雨林,想见见到底什么是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是什么样子的,这样一来,我的一个愿望实现了,想看热带雨林,也不用跑到深山老林里了,在厦门就可以看到了,这样真好啊,以后只要有时间,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真方便啊!只要来到了热带雨林,就好像到了一个人间仙境一般!
2. 我已经来到西双版纳了,明天想去玩,请问热带雨林和热带植物园是一个地方吗
不是一个地方,热带雨林应该指的是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望天树内景区或者泛指西双版容纳6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原始森林。
西双版纳的热带植物园说的是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是一个AAAAA级景区。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仑镇。
3. 最近去了热带雨林植物园,不知这货叫啥名字
红花银桦
又名贝克斯银桦,产澳大利亚昆士兰海滨及附近海岛,密集灌木,版株形多变,高3米,花大权,刷状,红色或白色,有时粉红色和杏黄色,花期较长。宜对一年生枝条轻修剪。其叶会对某些人引起皮炎。变种福斯特贝克斯银桦
4. 冀中第一大热带雨林植物园在哪个省市
一般这样的热带雨林是在它的中部相对来说比较大的城市,我们可以判断一下。
5. 热带植物园有多少
20世纪50年代末期,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带领一批科技人员“双手劈开葫芦岛”,克服种种困难,建成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在面积300公顷的植物园内分布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近5000种植物,奇花异树无数:花瓣如陶瓷的瓷玫瑰,蕊黄花白的鸡蛋花,随着歌声微微颤动的跳舞草,70米多高的望天树,致命的“见血封喉”(又名“箭毒树”),800多年的铁树,令人惊叹不已。植物园至今还保留了一片原始热带雨林,其间共有当地乡土植物约2000种,约占西双版纳植物区系的1/2,已引入滇南珍稀濒危植物40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74种。
民族风情园
西双版纳民族风情园的前身是热带果木林场,园内种植着芒果、荔枝、柚子、杨桃、菠萝蜜、椰子等热带果树600多亩,咖啡50亩,还有速生林、翠竹、棕榈、槟榔、砂仁等珍贵植物标本几十个品种。各种热带果树,错落有致,独自成林,特别是绿荫成片的荔枝,如绿色巨伞挡住骄阳,播下绿荫,成为游人的绝好休憩处。在临近后门之处,椰子树挺拔,槟榔树亭亭玉立,在空中花园的点缀下,热带花卉争奇斗妍。后侧是蓬蓬柚树,株株芒果,间夹高大的菠萝蜜树和矮壮的香蕉树。左侧翠竹成林,有清泉倒映竹影……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硕果累累,构成了西双版纳自然景观的缩影。
此外,在公园内设有风景旅行社、旅游汽车出租公司、情园酒店、情园酒吧、风情餐厅等服务设施。游人除可在园内观光赏景外,还可以在公园内休闲度假,尽情享受浓郁的民族风情。
西双版纳傣族园
西双版纳傣族园是西双版纳州精品旅游线——东环线的主要旅游区。傣族园总体规划占地336公顷,主景区由曼将(篾套寨)、曼春满(花园寨)、曼乍(厨师寨)、曼嘎(赶集寨)、曼听(宫廷花园寨)五个保存最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组成,共有村民326户,1536人。傣族园是西双版纳之魂,是西双版纳唯一集中展示傣族历史、文化、宗教、体育、建筑、生活习俗、服饰、饮食、生产生活等为一体的民俗生态旅游精品景区。这里幢幢精巧别致的傣家竹楼和佛寺古塔掩映在绿树丛中,透着一种自然、纯朴、宁静。竹楼周围栽种着香蕉、芒果、荔枝、木奶果、番木瓜等热带水果,还有高大挺拔的椰子树、贝叶棕树和亭亭玉立的槟榔树,把傣家竹楼打扮得格外妖娆。园区里的五个傣寨,像被巨大而美丽的绿孔雀尾巴覆盖,根本看不清村庄和竹楼,只能清晰地看见右面的澜沧江水和左面的龙得湖,靠徒步旅行,才能识别真面目。
野象谷
野象谷,因其方便的交通和独特的热带森林景观而成为近年来西双版纳的旅游热点。
野象谷景区位于景洪市北部,面积369公顷,距景洪47千米。野象谷为低山浅丘宽谷地貌,海拔747~1055米。区内沟河纵横,森林类型依海拔高度变化而分为热带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和黄竹林,森林覆盖率96%。景区内的动物除亚洲野象外,还有野牛、巨蜥、蟒蛇、绿孔雀、犀鸟、豚尾猴、猕猴、黑熊、穿山甲、大灵猫等保护动物以及大量的蝴蝶、鸟类和两栖类动物。由于景区处于勐养旅游区东西两片区的结合部,自然成为各种动物物种的通道,而多年来的人工招引进技术和严格的保护,出没于这里的野象更加频繁,与人的关系更加融洽,成为西双版纳唯一可以方便观赏到野象的地方。
曼听公园
曼听公园位于景洪市东南方,距城区约2千米,处于澜沧江与流沙河汇合的三角地带,占地面积11.54万平方米。园内风光明媚,林木蓊郁,稀有的铁力木、各类果树比比皆是,是人们观赏游玩的理想园地。
曼听公园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公园,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过去是西双版纳傣王的御花园,在傣族历史上曾为封建领主召片领和土司们游玩赏花之所。传说傣王妃来公园游玩时,公园的美丽景色吸引了王妃的灵魂,因此取名春欢公园,傣意为“灵魂之园”。现在为傣族的总佛寺。园内既有地造天成的自然景观,又有人工培育的奇花异卉和园林建筑。游园的客人既可观赏古朴的自然景色,又可鉴赏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人文景观。
进入曼听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铜像,这是周恩来总理身着傣装,左手端水钵,右手持橄榄枝参加泼水的全身铜像。铜像左边是泰王国公主种下的两株象征中泰友谊的菩提树。公园里还修建了圣洁的曼习龙笋塔、西双版纳瓦八洁总佛寺和精美的景真八角亭模拟造型以及四角亭、六角亭和傣族萨拉亭等设施。公园旁是曼听傣族村寨,这些共同形成了公园、村寨和佛寺三位一体的游乐点。
景真八角亭
景真八角亭,也就是大家在电影或是电视里经常看到的云南白塔,是西双版纳的重要文物之一。位于勐海县景真地区,距县城14千米。因这座亭子在景真地方,人们通常称它为景真八角亭。八角亭东南面是流沙河,河上有一座小桥,著名的《葫芦信》悲剧,就发生在那里。八角亭西边是碧波潋滟的景真湖,《召树屯》故事里的孔雀公主楠木诺娜7姐妹,传说就在那个湖里洗澡,遇上王子召树屯的。
八角亭是一座佛教建筑物,是景真地区中心佛寺“瓦拉扎滩”的一个组成部分。据傣文景真史书《博岗》记载,它是由僧人厅蚌叫主持修建的,修建中得到“贺励缅”(意即内地汉人)的帮助,是傣汉两个民族共同劳动的结晶。这座亭子建于傣历一千零六十三年(1701年),已有近300年历史。
亭子为砖木结构,呈八角形,亭身有31个面,32个角,每个角都盖着缅瓦,每层屋脊上都有着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陶制品,墙壁刷有金粉,印有各种图案和动物,还嵌镶各种形状的玻璃镜,在艳阳照射下,闪闪发光。八个亭角偏厦,自下而上,层层收缩,重叠美观,直到顶端,错落有致,结构精密,别具一格。亭顶边沿挂有铜铃。
相传,这座八角亭是佛教徒们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而仿照他戴的金丝台帽“卡钟罕”建筑的。在古代,它是个议事亭,在傣历每月十五和三十两日,景真地区的佛爷集中亭内,听高僧授经和商定宗教重大活动,也是处理日常重大事务的场所,同时也是和尚晋升为佛爷的场所。在八角亭北边大约两里路的山顶,高耸着一座佛塔,与八角亭遥遥相对。据历史记载,八角亭在傣历一千二百一十四年(1852年)时,因战争遭到破坏,后来重修过,“文化大革命”中又遭到严重破坏。1981年,国家拨款重修,八角亭又以它婀娜的姿态,屹立于流沙河畔。在景真佛寺与八角亭之间,有棵巨大古老的菩提树,挺拔的树干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蓊蓊郁郁,点缀了八角亭的绮丽风光。
西双版纳是享誉世界的“普洱茶”的故乡,种植茶树已有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现在茶叶品种发展到100余种。现有茶园面积28.66万亩,年生产精制茶13586吨。你知道吗?
茶马古道
近年来,专家经过认真考证后认为,千百年来,祖国内地与边疆就存在着一条汉族与多民族交往的古老通道。古道绵延上千千米,纵横交错,分布甚广,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两条主要的线路,一条以现今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等产茶地为起点,向西北经今云南大理、丽江、迪庆到西藏昌都、林芝至拉萨,再经拉萨南下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和印度,另一条则从现今的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理塘、巴塘、昌都、拉萨等地,到达尼泊尔、印度。
这条通道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通道中,地势最险要最复杂的文明文化传播的古道,完全由人和马的脚踩蹄踏而成。往来于这条坎坷崎岖的驿道,马帮为中国内地与边疆源源不断地运送着茶、糖、盐等生活必需品,又为内地与边疆运送马匹、皮毛等,因此将这条古道称为“茶马古道”。同“丝绸之路”一样,茶马古道在中华大地上曾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清朝政府的衰落,茶叶贸易开始受到影响,而随后的几次火灾、战乱的洗劫,使这条古道逐渐衰败。加之现代交通工具的迅速崛起,古道逐渐被乱草湮没,成了人迹罕至的地方。
虽然茶马古道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但普洱茶文化一脉传承下来,古老的茶山正焕发出新的气象,谱写着普洱茶的新篇章……独具风味的傣味菜傣味菜在云南菜系中独享盛誉,以糯米、酸味及烘烤肉类、水产食品为主,多用野生栽培植物做香料,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傣味菜总要加入香茅草、香料、辣椒、花椒等许多调料,酸、辣、香便是傣味最大的特色。
傣味菜的代表之一香竹饭,傣语称“考澜”,只能用具有特殊香味的香竹“埋考澜”煮制。香竹为乔本科竹类,竿细如酒杯,内壁粘有一层具有特殊香气的白色竹瓤。煮香竹饭,选用当年长成的嫩竹,依节砍下,每段留一竹节。把糯米放在香竹筒里,用水浸泡15分钟后,放在炭火或烤炉内用微火烘烤。食用时,敲打竹筒使之变软,竹筒内壁的竹膜便粘在饭上,用刀一剖两半,香竹饭便脱竹而出,香气浓郁,饭软而细腻。这种米饭,既方便食用,又方便携带,是傣家人用以待客的主食。
傣族日食三餐,以大米为主食,喜食糯米。景洪市傣族的风味食品丰富多彩,范围包括糯米制品、肉鱼制品、蔬菜制品、瓜果制品、澡米制品和虫米类制品等。制作方法分为烤、蒸、煮、腌、剁、舂六大类,上百余种,其特点“酸、辣、甜、香”。
6. 绿水河热带雨林度假区有什么景点
在大约五千抄余亩的热带雨袭林中,人们可以尽情欣赏大自然赋予人们的美景,置身其中,使人心旷神怡。热带雨林生长着国家级的珍稀保护植物多达2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植物就有4种(多歧苏铁、金花茶、望天树、桫椤),生长的维管植物有135科410属598种,栖息着49科134种脊椎动物。这里依然保持着中生代时期的生长区系,特别是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多歧苏铁以及红河苏铁、广东苏铁、叉叶苏铁、宽叶苏铁等5种野生苏铁在这里首次发现,表现出了这一地区生物的多样性和远古性。专家认为,绿水河热带雨林是世界苏铁品种最多,珍稀植物品种最多,生物种群最集中的地方,是世界的植物宝库和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宝库。
7. 临颖热带雨林植物园门票多少钱
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
8. 大兴的植物园热带雨林还营业吗
植物园好,我去了好多漂亮的植物,到了中间还有可以品尝咖啡和荼,不去可惜了.傅物馆只有植物和鱼虫的标本,噢对了,里面还有蛇,我以为植物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