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湿地公园土地规划
㈠ 急!!!郑州黄河湿地公园的具体位置
坐520路:全程约1小时30分钟 / 21.9公里
在紫荆山站乘坐 520路, 在 花园口镇风湿病内医院站 下车后就会看到“黄河容花园口景区”的大门,现在不收费了,从这里沿着堤顶公路向西1.4公里就会看到湿地公园的大门。
湿地公园建设受阻,现在还没完全建好,不收费。有一些步道通往黄河边,都是风景。
㈡ 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
2009年,吴忠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城市建设全面贯彻宁夏自治区关于加快黄河金岸城市的战略部署,以建设沿黄城市带上最具特色、最有魅力、最富活力的滨河生态水韵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城市“西移东扩”战略,纵深推进“两大工程”,做活“路、水、绿、特”四篇文章,深入推动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三城联创”的工作思路。按照这一思路,为了充分发挥天造地设的黄河水域优势,吴忠市以建设黄河湿地公园为重点,加快了黄河两侧景观绿化,公园湿地生态系统不断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湿地公园建设初具规模。为了进一步扩大湿地面积,巩固保护成效,积极推进湿地公园有序发展,吴忠市委托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根据湿地公园发展现状,对吴忠黄河湿地进行了总体规划,制定了《宁夏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该规划根据吴忠黄河湿地公园的现状条件以及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要求,本着“立足保护、合理利用,平衡湿地保护与城市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对公园用地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从地域景观、特色创造、旅游吸引力、文化融合、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综合考虑,通过加强水源保护和用水管理、营造湿地景观、融合地域民族文化、服务城市与居民、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等多种有效措施,将湿地公园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湿地体验区、服务管理区等四个功能区。吴忠市将按照规划,通过长期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再现黄河自然湿地原生态,展示黄河水草肥美的原始风貌,将吴忠黄河湿地公园打造成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和湿地文化交流中心的品牌。
㈢ 急!!!郑州黄河湿地公园的具体位置
坐520路:全程约1小时30分钟
/
21.9公里
在紫荆山站乘坐
520路,
在
花园口镇风湿病医院站
下车后就会看到“黄河花园口景区”的大门,现在不收费了,从这里沿着堤顶公路向西1.4公里就会看到湿地公园的大门。
湿地公园建设受阻,现在还没完全建好,不收费。有一些步道通往黄河边,都是风景。
㈣ 黄河湿地公园的景区简介
河与海的交汇,孕育出这片神奇的土地——黄河口湿地。作为大自然丰厚馈赠的她,如珍珠般撒落在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为了让这片丰饶的土地永远繁盛,黄河口人为了她的微笑一直在努力——黄河口,共和国最年轻的湿地。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就如一条桀骜不驯的巨龙,裹泥带沙蜿蜒东流入海,塑造了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在黄河口的新淤地上,分布着两大片地球暖温带地区最辽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主要是现行清水沟流路和原刁口河流路中淤积形成的新湿地,总面积230平方公里。1992年10月,这片新生的土地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呈现出原生态的黄河口湿地,早春时节,近18万亩人工刺槐花盛开,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养蜂人;暮秋时节,绵延数百里的芦苇荡,形成了壮观的“芦花飞雪”图。这里的湿地成为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据调查,芦苇荡中有近1500种动物,其中鸟类就有289种,成千上万只丹顶鹤、白天鹅、黑鹳、白琶鹭、金雕等珍禽鸟类飞翔嬉戏,令人叹为观止。
㈤ 济阳的黄河湿地公园什么时间建
据了解,我市今年计划新建市级森林公园2处,目前已有簸箩峪等公园通过专家评审,达到市级森林公园建设标准。大寨山自然保护区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已通过了省环保厅组织的专家组评审。另外,我市今年计划将济西湿地、平阴玫瑰湖、商河大沙河和济阳澄波湖4处湿地建成省级湿地公园。目前,已完成了省级湿地公园建设总体规划,并通过了专家组评审,正式批准为省级湿地公园。同时,济西湿地公园和平阴玫瑰湖湿地公园已完成了国家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现正积极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
㈥ 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简述
2008年5月21日,总投资23亿多元的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方案——《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郑州市林业局报送国家林业局审批。在当天召开的该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的评审会议上,尽管相关职能部门的参会人员对此方案有许多疑惑,但是最终还是以获得多数的赞成票而通过。
㈦ 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
从2003年开始,吴忠市全面开展了黄河沿线的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先后向内宁夏自治区容林业局、国家林业局申报、争取、实施了吴忠市黄河湿地保护和恢复建设等项目,大力退耕还湖,开挖扩大湖面,植树种草,使湿地保护区面积不断扩大,公园以河流湿地为主体,有湖泊、滩涂、稻田、鱼塘等多种类型,同时包含有湿地植被、人工林草等,是宁夏境内水禽的重要迁徙地、繁殖地和停歇地,每年有10万多只水禽在此繁殖或栖息。经过多年的保护与恢复,吴忠黄河湿地公园不仅仅是成为一个公园,也是一处生态湿地,既是一座城市的公园,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栖息地。
㈧ 黄河湿地公园的主要景点
千百年来,川流不息的黄河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维持了黄河口湿地生态的多样性和延续性。
黄河三角洲的生存发展离不开黄河水,当黄河水量充沛的时候,人们感觉不到水资源短缺的危机。然而,进入上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中后期后,由于黄河径流量的减少和人类对黄河水的超量利用、浪费,使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水资源严重不足,甚至出现断流。据黄河利津水文站资料显示:1995年黄河断流120天;1996年黄河断流126天;1997年黄河断流210天;1998年黄河断流173天。黄河水的极度短缺引起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生态失衡,生物植被大面积死亡,珍禽鸟类相应减少,黄河口湿地连连喊“渴”。
完整的湿地可以具备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美化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黄河三角洲正处东北风口,一旦失去湿地,以上功能将全部尽失,东营和胜利油田的建设和发展就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和制约。生态湿地,对黄三角的发展举足轻重。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的湿地生态系统,总体面积达5000平方公里。如何维持黄河口湿地生态的多样性和延续性?痛定思痛,饱受缺水之苦的东营市更加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工作。
东营市坚持“绿为水润、水为人利、人为生态”的原则,为留住湿地,东营市对黄河口采取了系列抢救性恢复保护措施。通过投巨资修筑防海潮大堤,湿地内围堰蓄水,在高盐碱地域人工培育柽柳林和人工种植芦苇等措施,使4238公顷湿地恢复了原貌,黄河三角洲的植被逐年增多。芦苇面积增加到5.2万公顷,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达407种,有14种国家稀有树种也落户黄河口。20万亩畜牧草,10万亩速生林,13万亩人工柽柳林,50万亩人工芦苇与黄河口湿地的自然植被浑然一体,共同构筑起一道靓丽的绿色生态景观线。自2000年以来,黄河河务管理部门在黄河来水持续偏枯的情况下,实施黄河水量科学调度,使得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水源补给,湿地生态的逐渐恢复,也为鸟类提供了大量的水草、野草、谷物、昆虫及水生动植物食物链,吸引了众多的珍禽候鸟,“天上有飞鸟,地上野兽跑,鱼虾水中跃,绿林随风拽,花儿竞相开”的自然画卷重现黄河口。 黄河三角洲地处暖温带,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移重要的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每年的10月末到11月下旬是保护区最美、候鸟最多的季节。截止目前,保护区内已经发现陆生动物901种,其中鸟类由1992年的265种增加至289种,还有152种鸟类被列入《中日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的协定》中。每年到黄河口做客的候鸟达400万只,世界珍惜濒危鸟类——黑嘴鸥也在这里栖息繁衍。黄河口作为中国及全世界上重要的鸟类保护基地,是开展鸟类保护、科研、维护物种多样性和监测环境污染的重要场所。为确保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安全,在这里启动了“湿地鸟类生态安全区系统”和黄河自然保护区湿地监测工程,实现了与香港观鸟协会的“联网”。目前,总投资380万元的黄河口湿地观鸟乐园正在建设中,将成为救治病伤鸟类,保护、繁殖濒危珍禽的重要科研场所。
㈨ 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项目状况
开发湿地,以利用自然景观创造其经济价值,在中国,郑州不是首家,但由于湿地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如何找到保护与开发以及寻找其中间的平衡点,是相关建设部门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黄河大堤北侧,总面积1359公顷。2007年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2008年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建设,建设周期自2009年至2018年共计10年。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示范园开建,2012年5月1日免费开放。2012年9月1日至10月8日,在该公园举办了首届黄河湿地文化节,接待游客116.8万人次。 规划中的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为2390公顷,其位置处于郑州市惠济区的黄河浮桥和黄河公路大桥之间的黄河河道南侧。在《规划》里,记者看到,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由6个功能区组成:科普宣教区、休闲娱乐区、滩地探索区、生态保育区、黄河农耕文化区和综合服务区。“这个规划在全国目前已建成的18个国家湿地公园中是十分诱人的。”参加项目规划评审的专家之一、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研究员陈克林说,“以往的湿地公园中,还没有这样地域和文化色彩浓厚的规划。”其中有评审专家指出,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具有典型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丰富,每年数量巨大的候鸟在此停歇、越冬或繁殖,位置十分重要。规划区湿地景观优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紧邻郑州市区,交通便捷,是建设湿地公园的理想场所。
由于湿地公园分为国家湿地公园与城市湿地公园两种类型,河南除三门峡与南阳的属于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外,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将是河南首家国家湿地公园。评审会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和认真审阅规划报告后指出,建设湿地公园,对实现生态保护、开展生态旅游、建设生态郑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规划,湿地公园已开建,2010年完工。另外,由于建设湿地公园一般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而该规划的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每平方公里投入资金约达1亿元。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向来都称之为“地球的肾”。虽然说建立国家湿地公园一方面是为更好的保护生态,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湿地往往因过度重视经济利益而导致人为破坏。所以,防止人为开发导致危机,以避免湿地遭破坏,在2007年10月份,郑州市就对黄河湿地进行立法保护。未经批准在保护区内开展参观、旅游等开发利用活动的,将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湿地首先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是一个不可打扰、可望而不可及的受保护的生态系统。”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认为。特别是对于黄河湿地来讲,如何在开发与保护之间寻找平衡点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对于这两个方面,往往很难两全其美。如果过度开发或者开发不当,将会造成湿地的消失。”冯德显担心地表示,“生态环境一旦遭受破坏,后果将令人担忧。” 在相关职能部门的重重疑惑中,总投资23亿元的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于2008年5月21日中午12时30分,在专家团苛刻的评审中,获得多数的赞成票。
《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设计负责人、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袁军博士,就是用这样诗情画意的语言来介绍规划方案的。会后,参加评审的人员,包括对该项目表示怀疑的人员,纷纷表示:“这是一个十分诱人的规划。”
占地面积为2390公顷的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中的位置处于郑州市惠济区的黄河浮桥和黄河公路大桥之间的黄河河道南侧,公园自西向东依次与侯寨村、牛庄村、前刘村、大河路办事处、李西河村、花园口村毗邻。 在与会专家同意了该规划后,郑州市副市长王林贺说:“该项目将按计划进行,相关事项政府一定会妥善处理。”
作为候鸟迁徙地中线必经之地的郑州黄河湿地,其生物的多样性和它对郑州市环境的作用,迫使政府必须考虑湿地的保护。而合理的开发对黄河湿地的保护是一种必须。“湿地的效益中,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成立公园的目的,就是三种效益的体现。”与会专家陈克林说。“23亿元的建设资金如何筹集,这是一个学问。”王贺林说,“黄河滩区绝大部分已被人购买,我们如果要求购买者按规划进行开发,不但能节省资金,还能兼顾多方利益。”规划显示,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历时三年建成。尽管很多人对该项目有很多意见,但还是表示支持。
㈩ 2020年7月19日郑州黄河湿地公园开放吗
你好!
今年最好不要
外出去人多的地方,
安全是最重要的。